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扶秦-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姓名?”杨建、扶苏两个人穿着一身小吏的服饰,在周家提供的厢房里询问眼前的小厮,一人负责询问被登记人,一人负责在户口本上登记信息,桓牧站在厢房门口负责维持秩序。厅堂外面站满了仆役和婢女,有些不安的望着他们,一个管家在一旁帮着桓牧维持秩序,不时的往里边观望。
“啊?”被问到的小厮有些怔忪。
“叫什么?”杨建换了一个说法。
“三木。”小厮赶紧道。
“姓什么叫什么?”杨建只好补充道。
“葛三木。”
“年龄?就是多大了。”
“13。”
“倒是看不出来你有十三了。出生日期,就是什么时候生的?”
“唔,俺娘说打饥荒那年。”
杨建有些无力,准备查阅早就备好的黄帝纪年表,拍了一下脑袋,对扶苏说:“跟我一般大,帝元2454年。”
“哪月哪日?”
“啊?不知道。俺娘说我生下来就碰到饥荒,哦,想起来了,俺娘说蒙大将军出兵打仗的时候,俺爹跟着去了,后来再也没回来,俺爹走了十天我就生下来,我不知道是哪一天。”葛三木有些伤感。
这次杨建不知道要查什么了,无助的看着扶苏和桓牧,扶苏放下手里的羽毛笔,揉着手腕说:“十三年前蒙骜将军攻打魏国,10月7日从咸阳出发,那你就是10月17日出生,记着可别忘了。不过你记住,现在才八月份,不到十月十七你就不到十三岁。”说着提起笔把刚刚在纸上记下的年龄改成12周岁。
“哦,我记住了,现在十二,十月十七十三岁。”
“小建,要不我来问,你写?”扶苏忍住每次叫杨建的时候爆笑的冲动。
“好、好。”杨建松了口气。
“你不要紧张,大秦每个人都要被问一遍的,是在咸阳出生吗?”
“是,以前在咸阳还有房子呢,我娘说为了养活我就卖了。”
“那你现在是住在这里?”
“是呀,要不然我跟我娘住哪?”
“你娘也在这儿?”
“嗯,就在外边呢。”
“那你把你娘也叫来,我先给她登记了。”
“行,你等着。”葛三木说完也不等扶苏说话,就跑到门外,去叫他娘了。
扶苏对杨建说:“记下来,籍贯咸阳,住址就是这周宅的门牌号――玄鸟大街9号,体貌特征嘛,他还是未成年人,少写点儿,瘦弱、面色枯黄、下颌左侧有黑痣。”
“今天上午能把周府的人登记完了就算完成任务了。”扶苏对已经有些不耐烦的杨建说。
杨建本来并没有打算参与统计之中,只是扶苏贵为公子,而且比他还小,领着一个小组不说,还亲自入户参与人口统计,他只好硬着头皮和扶苏一起参与进来,扶苏劝了他几次,反倒是激起了他的性子,大声嚷着:“甘罗十二岁为相,我都十三了。”
扶苏听了他的话,很想告诉他,跟甘罗做比较,有可能会没有好下场啊。
“这还有十几个呢,要我说就应该让像周家这样奴仆多的大户提前把奴仆登记好,咱们誊抄就行了。”杨建对扶苏建议道。
“嗯,可以考虑,你别忘了记下来。”扶苏正准备说一些让家主把奴仆的信息登记下来有可能会弄虚作假,就见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跟着葛三木一起进来。门口周家的管家又往里张望,看到扶苏瞅着他,赶紧又闪开了。
“大娘快坐下。”扶苏搬来一张坐垫,给葛三木的母亲。
“大娘,三木兄弟是你儿子?”
“嗯啊,是。”妇人有些紧张。
“大娘你今年多大了?”
经过扶苏一点一点询问,了解到妇人虽然看起来有五十岁,但今年不过才三十九岁,原姓姜名娥,秦国西疆陇西郡人。葛三木的祖父经商途径陇西时与她父亲相识,她十七岁时与葛三木的父亲葛坎结为夫妻,曾生育两子都不幸夭折。后来西疆出现动#乱,葛家的生意出现偏差,经营不善家道中落。
葛三木出生之前,葛坎入伍,想要积累军功为家里挣下一份田产。没想到葛坎第一次上战场就牺牲了,虽然军中给了田地和抚恤,但她一个女人,实在是无力耕种,又要养活孩子,便把田产变卖了度日。但钱财总有用完的一天,娘家离咸阳又远,无人接济,姜娥就靠给人缝补衣服、编织草鞋为生,只是这点收入哪能养活孩子,于是又把葛家的房屋卖出去,带着葛三木一同到了周家为奴,如今已经有十年时间。
说着说着姜娥就悲从中来,再难抑制,开始抽泣,葛三木也跟着难过起来,搞得扶苏和杨建也是手足无措。
哭声渐渐止歇,扶苏赶紧插话道:“大娘,您别伤心了,我看三木兄弟虽然年龄不大,但也算机灵,将来长大了,说不定就能重振家业的。”扶苏为了安慰姜娥,也懒得管葛三木是不是真的机灵,好话开口就来。
“只是不知道,你和三木跟周家签的是活契还是死契啊?”
“活契,活契,周家也是做生意的,以前跟舅公也有往来,对我们母子还算照顾。更何况葛家就三木一根苗了,签了死契周家可要断了香火了,我怎么能做这种事。我现在攒了不少钱了,再有五年,三木长大了,我们就搬出周家,让三木做点小生意。”
扶苏听了之后,示意杨建将这一点记下,然后叫来一直候在外边的管家,拿过纸张,讲姜氏母子的信息读给他们听,确认没有错误,才让杨建将这些信息誊抄到户口本上,户主关系一栏特别标明“主仆(活契)”。
就这样扶苏他们三人一个小组,一上午只完成了包括周家在内的两户人家,从周家出来已经快到未时了,三个人饥肠辘辘,相互看了一眼,同时说道:“先吃饭”,然后都是哈哈大笑,往扶苏府上而去,周府外等了许久的羽白轻吐一口气,赶紧跟上。
………………………………
第81章 战略武器
(感谢书友稳稳的幸福—俪超恋、無訫嗳仩祢、海洋近卫军、陌陌的看着我的推荐和建议,相信在大家的支持下,我会把书写的更好。)
随着咸阳和周边五个县的户口统计的深入,发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但是这些郎中们都有真才实学或者家学渊源,扶苏对他们的培训在他们看来更多的是嬴政对扶苏的“培训”,他们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了很多的对策,户口统计在他们的建议下措施越来越完善和高效。杨建为了偷懒提出的“大户”人家提前将家里的奴仆信息登记好的建议也被采纳,只是扶苏秉承鲁迅先生“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的想法,在通告乡绅富户的时候没忘了加上一条凡有弄虚作假者户主罚为官奴的警告。
不过户口统计方式方法的不断完善,却没有让扶苏高兴起来,他自己深入到咸阳的普通家庭中,才知道此时的秦国可以说是千疮百孔,因为整个秦国的家庭都已经千疮百孔。在秦国的都城咸阳这样的地方,他遇到了无数像姜娥葛三木一样破碎的家庭,由于常年不断的战争,咸阳到处是失去了父亲、丈夫、儿子的家庭。而正是这么多破碎的家庭仍旧苦苦的支撑着秦国的战车不断前行,让更多的家庭失去亲人,扶苏第一次对统一战争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不过这一丝怀疑很快散去。
统一是天下大势,不可逆转,如果没有秦国的统一,那么六国仍将继续春秋以来的相互征伐,没有正义可言的乱战只会造成更多家庭的破碎,中国的内耗将更严重。虽然秦国统一天下之后二世而亡,可是统一的成果却被汉王朝所继承,才有了数十年后汉武帝集全民族之力大败匈奴的战绩。
如果没有秦国的统一,那么分裂内斗的中国肯定不是强大的游牧民族的对手,匈奴入侵,刚刚有了封建社会萌芽的中国有可能再次回到奴隶社会,比西方更早的进入黑暗时代,彻底沉沦。
他依稀记得历史上被汉民族打败的少数民族一路西迁,给西方带来了数次大大的动荡,在那里建立了不可战胜的国家,其中就包括匈奴人建立的奥匈帝国和突厥人建立的奥斯曼帝国,成为西方国家头上高悬的利剑,永久无法抹去的阴影。
而很多打败了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称中原人为两脚羊,以人为食,想要通过野蛮的屠戮让中原彻底的亡国灭种,同样给中原带来了巨大的创痛。
既然统一的步伐不能打断,那就加速统一的进程,早一日统一就会避免更多的家庭破碎,但以扶苏目前的能力,还做不到左右战争局势,只能在减少这些已经破碎的家庭的痛苦上下功夫了。一个为此而产生的念头随着扶苏接触的家庭越来越多而日益深入脑海。
只是目前户口统计工作刚刚展开,扶苏也没有余力去施行自己的想法,只能先把想法完善,做一些准备了。
“老唐啊,最近在忙什么啊,没怎么见到你啊。”扶苏一边享受着热水泡脚,缓解连日走门窜户带来的劳累,一边跟唐固打趣。
唐固见惯了扶苏惫赖的样子,倒也没有把扶苏的怪形怪状放在心上,但自从他们两个相互交底之后,扶苏跟他交流越来越不见外,让他有些受不了。
“这几日忙着制作公子交代的东西,没有过来聆听先知教诲,实在罪过。不过东西一做好,我就马上带来了,公子可要看一看?”
扶苏听闻唐固的话,知道唐固这是故意的。“跟你说过了,不要叫我先知,我可没那么大本事教导墨家下一任巨子。东西呢,拿出来我瞧瞧,看看是不是达到了墨者的技术水平。”
唐固将自己携带的竹箱打开,从里边取出了两样东西,马鞍和马镫。
“怎么是木头的,我不是说要用兽皮和铁料吗?”
“这一套只是样品,公子可以先检验样式是否正确,另外用兽皮制作还有一些难度。”
“样式倒是还行,就是不知道用起来怎么样。走吧,咱们在马上试一试就知道了。”扶苏说这话把脚从叫盆里抽出来,胡乱的擦拭了一下,穿上鞋子向外走去。
“孟安,牵一匹马到操场上,找一匹温顺点的。”唐固出了房间就大喊大叫。
扶苏转过头,看到唐固就这么提着马鞍和马镫出来了,急忙对唐固说道:“老唐,怎么没装箱子里,这玩意儿可是战略武器,不能被人学了去啊,赶紧放箱子里。”说完进到房间里,拿了一张坐垫在手里,也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扶苏虽然对古代军事不了解,但也看过旧时空奥运会的马术比赛,多少知道马鞍和马镫对骑手是有多么重要,而这两样东西运用到战争中,将大大增强秦国骑兵的作战能力。
当然扶苏的初衷并不是把这些马具当成战争武器使用,而是为了在户口统计期间方便自己的出行,他总不能穿着一身小吏的衣服,却天天坐着马车出门,换成骑马虽然还有点显眼,但却没那么大的反差了。可是马匹拉出来才发现马上就放了一个软垫,防止硌屁股而已,作为骑手只能通过缰绳来控制马匹,这么高的危险度,让一向爱惜姓名的扶苏怎么能忍,扶苏这才有了让唐固打造一套合用的马具的想法。
有了想法之后,扶苏让唐固打造时,他才想起马鞍和马镫在军事中的重要作用,因为扶苏发现唐固竟然听都没听过这两样东西,听了扶苏的要求之后一脸的懵逼状。直到扶苏用自己拙劣的绘画技巧,加上语言描述和肢体动作才让唐固明白扶苏要的是什么东西。
但此时唐固听了扶苏的话,却有些震惊,他没想到手里的这两样东西会被扶苏看的这么重,扶苏让工匠们打造惯了各种玩具,再加上除了扶苏要求的用兽皮鞣制,这两样东西做起来并不困难,唐固想当然的把马鞍和马镫当成了新玩具来看待。
………………………………
第82章 试用
(感谢书友稳稳的幸福—俪超恋、無訫嗳仩祢的推荐。)
意识到马鞍和马镫对军事有重大作用之后,唐固脸上迅速浮现出怒意,在墨家和扶苏的合作协议里,成瞿曾经特别强调扶苏不能主动要求墨者为秦国革新进攻性武器,因为这太过违背墨者的非攻思想。
扶苏抬起头正好看到唐固满是怒火的双眼,感觉要糟,但仍是自信笑道:“哈哈,老唐,你不要误会啊,马鞍和马镫都不是什么进攻性武器,他们只是用来骑马的,不信你待会儿看了就知道。”说完也不看唐固的反应,往操场走去。
扶苏和唐固走到操场的时候,孟安已经牵着马等在那里,西陵也牵了一匹马站在旁边,侍卫们向操场上张望着,不知道公子大晚上的要马干什么,难道这时候要练习骑术。
“清场。”扶苏看到羽白也赶了过来,对羽白吩咐道。
羽白听了之后神色一凛,迅速的伸出左手举过头顶,握拳之后又张开五指,对着天空划了一个圈。正在观望的侍卫们看到羽白的手势,立马行动,一改往日在扶苏要求的“不要太严肃”,分布在院墙周围,把几个正在张望的婢女赶了出去,关上通向正院和工坊的角门,侍卫们自己也不再往操场上看,几棵高大的树木上还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羽白对侍卫们的利索的反应很是满意,对扶苏点点头。
孟安在扶苏的示意下把马牵过来,这并不是一匹供人骑乘的马,而是已经驯服专用拉车的驽马,性格比较温顺,但是大晚上从马厩里牵出来也显得很不情愿,一直打着响鼻。
唐固看到扶苏如此慎重行事,对扶苏没有向他说明马鞍和马镫的作用更为不满,但还是把它们交给了扶苏。扶苏伸手接过来,借着火炬发出的光亮,仔细观察着。他在旧时空并没有仔细观察过马具是什么样子,尤其是在那些骑手脚下的马镫,扶苏是一点也想不起来他们是什么样的形状了,只能按照他的仅有的一点记忆给唐固描述了大概,而墨者严格按照扶苏的描述打造了这一套马具。
马镫是扶苏在旧时空自行车上脚蹬子的基础上改造的,底部是一个矩形的木版,木版两头被环状的木头连接,中间形成一个刚好能容脚伸进去的空间,木环顶部突出一部分,有一个镂空的方孔。马鞍倒是与扶苏记忆中颇为吻合,前后都高高翘起,正好能把臀部嵌进去,贴在马腹两侧的木板的下端有跟马登上一样的方孔。
扶苏再一次被墨者的制造水平给震撼,扶苏发现手里的马鞍和马镫并不是用一整块木头雕刻的,而是用不同的木块拼接起来的。木头不像金属可以锻打,更不像塑料可以直接成型,用木料拼接出这些这样的造型,还能如此坚固,墨者是怎么做到的。
扶苏悲剧的发现这一套马具除了用到木料,就用了两根形制一样的铁条,长约一尺、宽一寸、厚半指,两端都有弯钩,应该是与马鞍和马镫上的方孔相挂组合在一起。
扶苏把马鞍与马镫组合好,手中掂了掂,并不是很重,轻轻的吧马鞍放到马背上,又把他从房间里拿出来的坐垫铺在马鞍上。
这匹马第一次接触这些东西,有些抗拒,四蹄左右挪动了两下。扶苏看着已经套好的马,瞅后瞅向正牵着马的孟安和指挥警戒的羽白,等着他们自告奋勇,飞身上马,至于在场边牵着另一匹马的胖子西陵,压根就不在扶苏考虑的范围之内。只是孟安、羽白都是第一次接触这些东西,还没搞明白是要干什么,对扶苏的暗送秋波没有理睬。
扶苏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准备上马,却发现以自己现在的身高,想要借助悬空的马镫上马是个问题,只好挥手把底盘最稳的西陵招来。
“单膝触地,蹲下,嗯,对。”扶苏指挥着西陵做一次人肉的上马石。
“十指交叉,对,手心向上,放到膝盖上。”
“好,就这个姿势,往马肚子靠近,好,就这样别动。”扶苏一只脚踩到西陵手心,脚下发力,纵身一跃,发挥了数年来打熬身体的作用,跨在了马鞍之上,还没等扶苏抓稳缰绳,身下的马又是四蹄挪动,左右轻晃。扶苏只好伏下身子,双手紧紧搂住马身子。
等马匹渐渐适应了身上的重量,稳定下来,扶苏才敢起身,从孟安手里要过缰绳,轻轻一抖,身下的马倒退两步开始前行。扶苏仔细回忆着蒙毅教给他的骑术技巧,尝试着让马奔跑起来。
在孟安等人震惊的眼神中,扶苏骑着一匹不算雄壮的马绕着操场缓慢的奔跑起来,在他们的印象中扶苏只在蒙毅的强迫下骑过几次马,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好的骑术,扶苏没有理会他们的震惊,甚至开始向他们挥手示意。
只有唐固清楚的知道扶苏是靠着马鞍和马镫的作用才能如此自如的控制马匹,如果秦国的骑兵都配上这两样东西,以秦国目前的军事水平,唐固无法想象山东六国还能坚持几年,恐怕就是常年与胡人交战的赵国李牧也不是秦国骑兵的对手吧。
扶苏从马背上跳下来,很是兴奋,有了这一套虽然不怎么成熟的马具,他完全可以轻松驾驭马匹,英姿飒爽的骑马飞奔不用想,但是以马代步是没有问题了,扶苏心下开始想着找嬴政要一匹好马了。
唐固黑着脸走向扶苏,趁扶苏不注意,把马鞍和马镫从马背上取下,放进自己拿着的竹箱,紧紧合上盖子,抱在怀里。
扶苏看唐固抱着箱子,有些头疼。
“老唐,这是什么意思,觉得做得不够好,想要做个更好的给我?”
“不是不好,是太好了。”孟安他们都在,唐固忍着没有发飙,却清楚的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
扶苏微微摇头,看来是箱子里的东西是要不回来了,让唐固继续为扶苏改进马鞍和马镫更是想都不要想了。
“我有话对你说,或许你听了会改变主意,愿意听就跟我来,如果你不愿意听也没关系,让成瞿来吧,我跟他说。”
说完也不理会唐固是否愿意,转身往前庭走去,现在已经酉时了,如果唐固不跟来,他很乐意早点休息,咸阳的统计工作刚完成一半,明天还要继续奔波。
………………………………
第83章 非攻
(感谢书友秦汉唐宋明中的打赏。感谢书友renoult、無訫嗳仩祢、稳稳的幸福—俪超恋、三山里的推荐。实在不好意思超过了12点,今天这一章写了删,删了又写,来来回回,还是有点偏离了原来的想法,明天两更表示歉意。)
第二天扶苏三人迈着疲惫的步伐回到公子府的时候,唐固正一脸便秘的表情在等他,他见扶苏回来,就一直跟在他的后边,跟孟安、西陵一起簇拥着扶苏进府。
“老唐,可是成瞿老先生到了,请他过来一同用餐如何?”扶苏见唐固没有主动开口的打算,只好自己先开口。
“嗯。”唐固很不自在的应了一声,就匆匆离去。
“老先生,我们又见面了。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桓齮将军之孙桓牧,这位是杨端和将军之孙杨建。”
虽然不知道扶苏为什么对面前这个老头如此客气,但是桓牧和杨建还是很认真的向成瞿行礼。
这是扶苏与成瞿的第二次见面,这个号称喜欢扶苏府上美食的墨家巨子,除了在确认扶苏身份时见了扶苏一面,就再也没跟扶苏有过交流。扶苏与墨者的合作,全有唐固负责,如果不是此次唐固认为马鞍和马镫的出现有可能是违背墨家的理念,即使扶苏提出见成瞿,估计成瞿也不会理睬。
成瞿比两年前看起来老了许多,但是在扶苏面前仍然是满脸笑意,似乎与两年前并没有什么区别。
“两位不愧是将门虎子,倒是与公子一样少年英雄,将来追随公子建功立业不在话下。可惜我早生了几十年,公子府上的美食都不知道还能享用几次了,自从两年前在公子府上用了一餐,这两年可是把我馋坏了,今日又来叨扰,还望公子莫怪。”
“老先生玩笑了。请。”扶苏心想你两年没有在我面前露面,还号称喜欢我府上的美食,鬼才信。
用餐完毕,桓牧和杨建见扶苏与成瞿似有话说,就各自回了自己的客房,成瞿则跟随扶苏到了他的书房之内。
“公子召老头子我来,不知可是有什么指教。”
“老先生又说玩笑,哪里有什么指教,只是唐固似对我有所误会,想请老先生开解一二。”扶苏恭敬道。
“唐固曾经不止一次的向我建议让公子成为墨者,对公子可谓是言听计从,我这个巨子都快指挥不动他了。这两年墨家在公子的帮助和庇护下不仅改进了很多技术,而且安排好了后路,他怎么会对公子有误会,怕是公子多心了。”
“是吗,嘿嘿。”扶苏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虽然他在唐固面前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他口中的先知,但是唐固跟着他六七年,见多了扶苏在工家之事上的博大精深,又有成瞿确认了他的身份,自然是把他当成了墨子一样的先贤级人物。
两年前,扶苏与成瞿确认合作之后,扶苏就警告墨者嬴政不喜欢他们,建议墨者不要暴露身份,只以普通工匠的身份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