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扶秦-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哼,你还不信,不信你可以问问夏姐姐,她也知道。”元曼不满的道,走了没多远的夏薇听到元曼的话,脸上一红,感觉扶苏看向了她,赶紧加快了脚步,匆匆离开。
扶苏看了夏薇的表现,觉得事情确实不对头,芈氏此次把夏薇送到他身边,跟以往的送婢女大不一样,似乎真有什么事。
“怎么回事?”
“嘿嘿,你如果让我跟你去学宫玩,我就告诉你。”元曼开着条件。
“你在王宫里,称王称霸不是挺好吗?”扶苏问道。
“哎呀,无聊透了,只要父王不在,准被母后叫去,天天学什么礼仪。你可不知道,我见了夏姐姐就害怕,她才进宫三年,礼仪学得比我好多了,天天被母后夸奖,让我好好跟她学,我见了她准没好事。”
“夏姐姐怎么跟你一起过来,还住在你的宫殿里了?”元曼想起了什么?
“母后让她跟着我。”扶苏一脸无奈。
“哈哈,太好了。”听说夏薇跟着扶苏,元曼一脸高兴。
“这下你信了吧,这就是你要结婚了的前兆啊。”元曼一副神棍的表情道。
扶苏不置可否,对元曼道:“好妹妹,跟哥哥说说是怎么回事。”
………………………………
第104章 书法
(感谢书友三山里、陕汉、稳稳的幸福―俪超恋的推荐。最近看有关秦史方面的书,发现秦始皇对儒生的态度是渐变的,淳于越之前,他好像对儒生还都挺宽容的,我要不要尊重历史?)
“太子,我们真要和秦国联姻?”一个身材高大的侍卫开口询问。
“不得已而为之。”太子面色阴沉,低声道。
“可是秦国虎狼之心,即使联姻,怕也改变不了太子在秦国的处境,反而会让我们和赵国的矛盾更加恶劣。”
“赵国不足为虑,让人忧心的是秦国啊。”
“赵燕世代为敌,没有缓和的余地,秦国与我们并不接壤,反而有共同的敌人赵国,我们此时与秦国联姻,会让我们的关系更好。”
侍卫一阵无语,他不知到太子所说的关系更好是从何说起。
此太子,就是命运不济的燕国太子丹。他一开始的命运和嬴政一样,同在赵国为质子,还和嬴政结下了友谊。后来嬴政做了秦王,而姬丹却因为与嬴政的关系,被燕王送到秦国为质子。无论是燕王还是姬丹都以为凭他们的关系,嬴政会对姬丹照顾有加。嬴政已经贵为秦王,对自己在赵国的经历毫不避讳,还当成乐事,经常拿他们在赵国的往事来打趣姬丹,地位的不同造成了相同的事情带来的效果大不相同,在各国使节面前弄得姬丹无法下台,姬丹和嬴政的关系也迅速恶化,姬丹心中对嬴政充满了恨意,他在秦国过得并不如意,甚至还不如在赵国的时候。
“秦国有兼并天下的野心,今日即使与秦国联姻,也未必能让秦国放过燕国啊。”
“扶苏是嬴政最喜爱的儿子,能让妹妹嫁给他,或许会让嬴政对燕国另眼相看吧。”姬丹说道。
侍卫心中泛起一阵无力感,天下人都知道嬴政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怎么会因为扶苏的婚姻而耽误政事,真不知道素有咸菜之名的太子怎么会想出这样的馊主意。
“燕国公主?”扶苏皱眉道。
“是啊,据说是燕国太子亲自提婚,父王看在与他的关系上勉强同意,还与母后商量来着。”元曼在扶苏的诱骗下很快将事情跟扶苏说了。
“我听人说,燕国的公主今年都十六了,比大兄大了四岁,我看啊,母后把夏姐姐给大兄,是想让夏姐姐帮着大兄呢。”元曼一直在宫中,知道夏薇很受芈氏的宠爱,跟她这个长公主有得一比。
扶苏听到是姬丹亲自提婚,眉头皱的更紧,感觉这里边有问题。他在咸阳见过这个在旧时空十分有名的太子,总体来说外貌上很符合他悲剧人物的特色,整天阴沉着脸,不见一点笑容,再加上知道他将来会策划一次对嬴政的刺杀,扶苏对他的感觉很不好。
说实话扶苏对自己在秦国的爱情曾经有过幻想,但也仅仅是幻想而已,他知道自己作为秦王长子,自己的婚姻不可能受自己控制,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但如果是姬丹的提议的话,他不免有些担心,怕这里面会有什么阴谋。
“你听到我要订婚是不是很开心啊?”扶苏放下心中的疑虑,对元曼说道。
“当然。”元曼道。
“呵呵。”扶苏笑道,“我是长公子,你可是长公主,我订婚了,你订婚的日子也不远了!”
元曼本来还想表达一下自己的喜悦之情,听到了扶苏的话,怔了一下,满脸惊恐,认真思考了一下,有点不自信的说道:
“不会的,不会的,父王和母后那么疼我,肯定不舍得把我嫁出去,大兄你说是不是?”
说完一脸希冀的看着扶苏。
扶苏有些心疼的看着一脸期待的元曼,轻轻道:“父王和母后舍得,我也舍不得。放心吧,有大哥在,肯定不会让元曼吃亏的。”
“好啊,好啊,这可是大兄说的,将来可不能说话不算话。”元曼扯着扶苏的手撒娇道。
元曼怀着忐忑的心情离开了扶苏的宫殿,留下扶苏一个人静静的思考。
扶苏在考虑要不要提醒嬴政或者孟达,将来姬丹对嬴政的刺杀,但是想到旧时空的刺杀并没有成功,反而加速了燕国的灭亡,他又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但姬丹的提婚绝对不正常,自己要想个什么办法化解。
“公子,赵高大人来了,说是给公子送来明日大典的服饰。”孟安在一旁小声道。
“哦。”扶苏起身相迎。
赵高虽然是个阉人,但才学不错,办事也很得力,深受嬴政喜欢,此时的他还是一个一心一意辅佐嬴政的贤才,还不是那个不可一世,指鹿为马的权臣。发现这一点之后,扶苏虽然心底仍然对赵高有些警惕,但已经没有那么深的憎恨。
“赵大人怎么亲自过来了。”
“臣从大王那讨了这个差事,是想见公子一面,有件事想请公子帮忙。”
“哦?赵大人,先里边请。”扶苏让孟安将袍服接过去,领着赵高进了殿内。
“臣的好友栎阳令胡毋敬听闻公子喜好书法,特意用楷书抄写了《史籀篇》改称《博学》,请公子品鉴,高不才,对书法也很有兴趣,作了《爰历》一篇,还请公子指正。”赵高说完,拿出两本书,递给扶苏。
扶苏知道栎阳,曾经是秦国的国都,如今也算是秦国的大城,清华学宫离栎阳是不远,但如果不是特意打听,还不至于能听到学宫的消息。扶苏接过两本书,却没有打开,而是笑着对赵高说:“赵大人要请人品鉴书法,应当去找廷尉李大人,他不仅发明了楷书,还作了《仓颉篇》作为书法范本刊行,是咱大秦国一等一的书法家,名闻天下啊。”
“臣也想请李大人指点一番,可是李大人事务繁忙,怕是没有功夫理会咱们。公子是李大人的高徒,指点我们也足够了。”赵高把姿态放的很低。
“我比李师那可是差远了。”扶苏笑笑,打开了《博学篇》。
确实如赵高所说,《博学篇》的文字是照抄了正在流传的《史籀篇》,只不过通篇使用楷书写就。扶苏又将赵高所做《爰历篇》打开,很是意外。
赵高的书法修长挺拔,飘逸不羁,比李斯的作品看起来更有风骨,都说字如其人,看到这样的作品,扶苏不仅生出一股错觉,这个赵高和旧时空指鹿为马的赵高会是同一个人吗?
………………………………
第105章 演出
(看来上一章写的不好,只有铁杆书友稳稳的幸福―俪超恋的三票推荐,好可怜……)
“赵大人是有备而来啊。”扶苏放下手中的书帖,笑着对赵高说。
“是胡毋敬这小子,公子的学宫就在栎阳附近,听说公子在编撰蒙学课文,推广楷书,就自己动手写了一篇,他又怕自己不够分量,非得让我也写一篇。不知公子觉得可否合用?”赵高对自己和胡毋敬的书法很是自信。
“不说学宫如今废了很大功夫编撰启蒙书籍没有所得,只看赵大人如此热心,我也要把这两篇文章用在学宫之中。”扶苏笑着回道。
“能用上就好,算是不负胡毋敬所托。”赵高喜笑颜开。
赵高虽然备受嬴政喜爱,但由于出身一直被朝中大臣攻讦,如今两篇文章被采纳,扶苏肯定会将他们刊行天下,对自己的名声大有好处。
“公子一路劳顿,还请早些休息,高告辞。”赵高目的达到,向扶苏告别而去。
翌日一早,扶苏在夏薇的帮助下,穿上华服,很是英武不凡的前往章台宫。
此时的章台宫黑色的旌旗迎风招展,旌旗之下一列列士兵昂首挺胸,威武雄壮,一片肃杀之气弥漫开来。
扶苏到达的时候,文武百官站在宫殿之外,相互的打着招呼,一片喜色,扶苏看到李斯和魏缭,一一上前行礼。
不久一个礼官站在宫殿正门大声道:“百官进殿。”
文武百官在丞相王绾和熊琦的带领下鱼贯进入章台宫,分列入座。
待百官坐定,礼官有高声道:“各国使节进殿。”
以楚国为首的各国质子和使节闻声而入,也在侍者的引导下在殿内坐下。
扶苏看到姬丹入殿,不由得多看了几眼,似乎这样能知道姬丹向嬴政求婚到底是为了什么。
姬丹似乎感觉到了扶苏的目光,向扶苏望去,温和的微笑致意,扶苏却把目光撤去,没有理会。
“大王到。”
嬴政缓步走向王位,坐定之后,众官员一起向嬴政行礼。
“各位卿家免礼。”
“开始吧。”
“姬安上殿。”
礼官一声高唱,每隔五十步就有一个侍者接着将“姬安上殿”四个字传递下去,知道宫城门前。
待声音传到宫城门前,中尉冯云大手一挥,城门在士兵们合力之下,渐渐打开。
一辆马车从城门穿过,赶车的正是曾经出访秦国的娄成,马车后边跟着一群韩国的降臣,满面凄容的亦步亦趋。
过了不到两刻钟,马车在章台宫外停下。娄成伸手将车帘掀开,身材微胖的韩王姬安从马车上下来。他还穿着王服,头戴王冠,面色也还红润,似乎并没哟受到什么委屈。
姬安整理好衣服,抬头向章台宫望去,面色一白,终于有了一点亡国之君的凄惶。台阶两侧站着士兵,持戈而立,面容沉肃,目不斜视,正等着他拾阶而上。
姬安定了定神,从马车里去除一封帛书,一枚印玺,在韩国降臣的目光中,抬步登上台阶,往章台宫走去。
扶苏看到身材微胖的姬安出现在章台宫正殿门口的时候,没有去想姬安的满头大汗是累的还是紧张的,而是在想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难道亡国之君都是胖子吗?在他印象中蜀国的刘禅、南唐的李煜好像都是胖子来着。
进殿之后,姬安感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不免更是紧张,脸上似乎连汗水都不敢流出,只剩下煞白。
他抬头看去,嬴政坐在王位之上看着他,面无表情,他吓了一跳,不敢多看,把目光挪开,又看到秦国的大臣们或是兴奋或是鄙视的瞅着他,没有一个正眼瞧他的;接下来是各国的使节,他们的目光要柔和的多,有些人虽然满是幸灾乐祸,但更多的人则充满了同情。姬安看见这些使节的目光,没来由的脸上一红,然后迅速的消减下去,脸色更加苍白。
“殿下何人?”礼官道。
听到这四个字,扶苏险些“噗呲”一声笑出来,尼玛当大家是聋子的吗?
姬安却没有心情考虑这些,诚惶诚恐道:“外臣姬安拜见秦王。”
“既是外臣何不依礼而拜?”
姬安一下楞在当场,过了一阵,才缓缓跪下,向嬴政行礼。
“免礼。”嬴政冷冷开口。
“所来何事?”
“臣受祖宗所遗,为周天子牧守一地,然无德无能,内不能安文武,外不能御强敌,今秦为诸侯之伯,安欲以韩地托秦,望大王恩准。”这些话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姬安倒是说的顺溜。
“寡人数次请你归秦,为何今日才来?”嬴政仍然是冷着脸,丝毫没有因为姬安委婉的投降而有所改变。
“外臣为韩地政务所缠,无暇西来,还望大王恕罪。”
扶苏看着嬴政和姬安的演出,只觉得自己小腹疼痛,如此忍耐笑意,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一个是中华祖龙,一个是亡国之君,竟然一起配合把一场亡国之战,演的如此款款情深,倒也是好演员了。
“……夫韩以秦为不义,而与秦兄弟共苦天下。已又背秦……”嬴政与姬安的演出结束,礼官继续登场,拿出一篇早就写好的文章,当着姬安和各国使节的面宣读起来。
扶苏听了一阵,更是腹诽不已。诏书的大意就是秦韩本是兄弟之国,两国相互守望,共同抗击外敌的袭扰。可是韩国竟然背叛了秦韩的同盟,一而再再而三的攻打秦国,秦国对韩国容忍再三,还请李斯去请韩王来秦解释误会。韩王不仅不予理睬,竟然还扣留李斯,帮助赵国攻打秦国,秦国这才攻打韩国。韩国国内民不聊生,对外又不守信用,可见韩国的君臣不能做到牧民有方,才有了今日的灾祸。既然韩王已经投降,秦王又有仁义之心,不忍韩国的民众无人牧守,勉为其难,把韩国的烂摊子接过来,一定会善待韩国的民众。
“姬安,你可还要话说?”嬴政待诏书读完,淡淡的问道。
“臣多谢大王。”姬安十分痛快的伏地谢恩。
………………………………
第106章 逃跑了
(感谢书友稳稳的幸福—俪超恋的推荐,额,又是他一个,要打击我的自信啊)
“寡人在陈县有别宫一座,可予你居住。”嬴政对姬安说道。陈县是秦从楚国攻打下来的领地,在韩国以南不远的地方。
接着又对旁边的内侍道:“来人,赐姬安座位。”
姬安又是一通感谢,在内侍的指引下做到了扶苏的身后,丝毫不在意各国使节的眼神从同情转为鄙视,一脸泰然的跪坐了下去。
接下来,是嬴政的独角戏,在他的台词中,既然韩王没有能力治理韩地,真诚的托付给他,他一定会善待韩国的百姓,让韩国的百姓过上远离战争的好日子,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秦国将在韩国故地建立郡县,纳入秦国管理,与秦国土地和人口一视同仁。
这样的演出无非是告诉六国的使节,你们看看,我本来是不想打韩国的,可是韩国对不起秦国,也对不起韩国的百姓,你们跟秦国过不去,我就要打你们,你们自己干不好那我过去替你们干,我是为了百姓好,才接受韩王的托付。不过你们不用担心,你看韩王投降了,我好吃好喝的供着他,他还不用再为政事烦心,舒舒服服的过日子,多好。你们不要误会了我的好意,一定要把我的意思转达给各自的国君。
“大王威武。”在一片祷祝声中,演出终于结束。
接下来是嬴政的赐宴,至于对韩国的具体处置,早已商量妥当,不会当着各国使节的面进行讨论。宫廷乐舞对上演助兴节目,正经的八佾舞,对于秦王用这种只有天子有资格用的舞蹈,各国使节倒是没有什么可说的,战国以来,各国国君连王号都敢用上,何况这种在春秋就已经被用的乱七八糟的舞蹈。
见惯了旧时空各种类型的舞蹈,扶苏对这种慢慢悠悠的舞蹈除了未见之前的好奇,如今已经没有丝毫兴趣,只顾着解决桌子上的食物。
所有的仪式结束之后,扶苏并没有直接返回学宫,而是回到自己的公子府,如果真如元曼所说姬丹向嬴政求婚,那么嬴政肯定会召见他。扶苏在公子府等了一天并没有受到嬴政的召见,扶苏觉着姬丹的求婚大概还没有定下来,只是放出了风声,便带上夏薇一起返回学宫。
“怎么回事?”扶苏骑马走到咸阳的东门,却看到士兵们挨个盘查过路行人,一个认得扶苏的伍长,走了过来。
扶苏挥手让伍长到了跟前。
“回公子,燕国太子跑了,咸阳各处城门都在盘查。”那伍长一边指挥士兵搬开路障,一边对扶苏道。
扶苏听了伍长的话,心头有些明了。
“真的跑了?”扶苏问。
“这个小的也不知道,只是冯大人刚刚从东门巡查离开,要求务必严查,想来是真的。”伍长只是接到命令要找姬丹,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何事。
“既然冯大人亲自巡查,那事情八成是真的,东门是离开咸阳去往燕国最方便的城门,你们仔细查吧,我也不能例外,只是我这马车里只有一个女眷,你们不可惊扰。”扶苏对伍长说道,但其实扶苏却知道,如果姬丹真的逃跑,估计早已离开咸阳。
“是。”听了扶苏的话,伍长打开手中的画像,对着扶苏的侍从们一一辨认放行。
“夏薇姐姐,你可曾听到过姬丹为燕国求婚的消息?”路上无聊,扶苏向夏薇问道。
“嗯,是听到过一些,大王跟王后商量的时候说,姬丹旁敲侧击,想要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公子,但并没有正式的提请,大王也没有应允。”夏薇在马车里脸色有些发红,芈氏就是因为嬴政的这些话,特意打听了燕国公主的情形,知道燕国公主比扶苏大了好几岁,才将夏薇赐给扶苏,免得扶苏收到欺负。
“那就是了,姬丹压根就没想着跟秦国联姻。”扶苏听到夏薇的解释,更加确定心中所想。
“怎么会?”夏薇惊讶道,谁都知道如今秦国兵缝正盛,姬丹放出联姻的风声,却不打算联姻,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姬丹的逃跑应该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策划的,他在秦国过得不如意,恐怕早就有了这种打算,韩国的灭亡只是让他的想法更加坚定,提供了契机。他放出风声说要与秦国联姻,看似被秦国灭了韩国的声威所慑,但实际上应该是为了麻痹秦国的看守,为自己逃跑打掩护。
扶苏向夏薇解释一番,听得马车中的夏薇心中忐忑,不知道芈氏听了消息会不会再让自己回去。
扶苏又想到将来的荆轲刺秦,当下慨叹道:“可惜全是一些小聪明,不过是为燕国埋下了加速灭亡的祸根罢了。”
扶苏向夏薇介绍着一路的风景和学宫的趣事,扶苏虽然讲的有趣,可是夏薇却不愿意配合扶苏的兴致,一路上没有跟他撘几句话,谨守着自己的规矩。
扶苏回到学宫时,杨建早已经回来多时,只不过他回来也没有去上课,而是早早的等在了食堂,准备吃午饭。上午多是语文和术学,这些课程对他来说已经早不适用,他在学宫里做助教多与做学生,只有在体育课上才能看到他完全的投入。
扶苏刚把夏薇安顿好,就有校工过来禀报说,除了杨建之外,食堂还有三十人也在等待,扶苏有些好奇,问了校工,他却也不知道这三十人是干什么的,直说杨建和他们聊得很开心。
“哎,真是可惜,我竟然去不了,只能在学宫里陪着一群孩子,不过学宫也挺好玩的,我现在可是足球队的队长兼教练。”扶苏还没进入食堂就听到杨建的声音传出来,还有一阵阵的喧闹声。
“扶苏。”
扶苏刚走进食堂,就听到有人喊他,扶苏往喊他的人看去,不由得喜上眉梢。
“师兄,你回来了!”这三十多人正是李由以及和他一起去其他郡县进行户口统计郎官。
“嗯,在外奔波半年,很是想念你府上传出来的美食,听说你在这里建了一座学宫,就先过来了。”李斯向扶苏说道。
………………………………
第107章 自荐
(感谢书友稳稳的幸福―俪超恋、陕汉、sp加速球的推荐。)
扶苏笑笑,“美食管够,师兄跟我说说户口统计的情况怎么样?”
郎官们奔赴各地进行户口统计,已经过去了半年之久,扶苏本以为一两个月就会有郎官完成任务返回,没想到这一去就是半年,李由他们去的是三川郡,紧挨着咸阳,算是距离最近的了,尚且用了半年时间,不知道那些去了蜀郡和巴郡的郎官们要多久才能返回。
“好啊,能不能让食堂先上饭,我们这半年可是馋坏了。李由指着眼巴巴的瞅着厨子们做饭的一群郎官说,扶苏看到他们满面风霜的样子也是一怔。
“你们怎么搞成这个样子了?”扶苏不由得诧异问道。
“呃……”李由一阵语塞。
“三川挨着韩国,我们一个月前就听到消息说韩国投降,韩王被俘,当时我们的工作已经差不多要完成了。又听说一个月后咱们大秦要在咸阳举行受降仪式,就把手头的工作赶紧完工,想回来参加受降仪式,没想到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反而我们这三十多个人为了赶路变成了这幅鬼样子。”
“好,让食堂先上饭吧,现在距离上午的课程结束还有半个时辰,食堂应该赶得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