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扶秦-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输天在下边叫到:“继续啊!”

    扶苏点点头,孟安继续在桥面上加重,当重量达到一百斤时,模型上已经放不下那么多的铁权,孟安将众多小的铁权一一取下来,放上去两个五十几的铁权,然后再添加重量。

    当重量达到一百六十斤,公输家的模型开始发出微弱的噼啪的声音,在静静的会议室中尤其突出,仿佛是从众人的心底响起。

    “好了,就这样吧!第一道题目公输家胜出,我宣布公输连为学宫工学首席教习,公输明、公输天为学宫教习。”扶苏直接宣告了此次比试的结果。

    “这个模型有这样的承重能力,称之为宝物也不为过,怎能让它今日毁于我手。公输先生,这模型就卖给学宫如何,我打算将他展览出来,供各位教习和学生观览,激励学问。”

    “公子过誉了,不过小术尔,公子既然喜欢,就送给公子了,说什么买卖,太看不起咱们了。”公输连得扶苏如此赞叹,高兴的哈哈大笑。

    “好,那我就收下了。”扶苏也不客气,直接收下了。

    “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成瞿老先生改造的橐龠。说实话,大家都知道我喜欢工匠技艺,博望苑中养了一批工匠,这些工匠有的善于炼铁,有的长于营筑,各有所长。我对其中的炼铁一项很是看重,想要打造出更好的铁出来,为之投入了很多金钱,却一直没有得到提升,老工匠告诉我这是因为现在的炉火温度不够,一定要想办法把炉温提升上去才行,因此才有了今天的改造橐龠的题目,可惜公输家有此神技,却没有改造橐龠,实在可惜。”

    扶苏的一番话,让大家明白,原来扶苏不是随意出的题目,而是有目的的,只是不知道这桥梁模型是要干什么,难道哪里要造桥了?

    孟安再次出去,这次几个工人抬进来一个铁皮的煤炉,也是扶苏的创意,墨家的作品,只是现在铁材在秦国比较紧俏,没有办法批量生产,在场的众人,几乎都没有见过。

    说是煤炉,可燃料却不是煤球、煤饼,而是柴火,就是两家完成题目没用完和用废的木材。

    柴火点着,开始徐徐的冒出青烟和火苗,整个会议室里开始暖和起来。只是也许是煤炉的构造并不是和好,柴火燃烧的火焰不是很大,而且烟雾不算少,并不能满足众人屋子里继续暖和的需要。

    吴#思帮着成瞿和冷石将橐龠摆放好,三人开始测试橐龠的效果。

    成瞿和冷石做的橐龠,外观上并没有让扶苏很满意,让旧是此时流行的样子,只是看起来比平常见到的要小很多,看来他们的打算是是把原来需要几个人才能用起来的橐龠,改造成需要两个人甚至一个人就能用的橐龠,没有达到扶苏的要求,让扶苏有些后悔为什么没有只出这一道题,让公输家也打造橐龠得了。

    事实证明,扶苏的想法没错,橐龠确实有效果,柴火燃烧的更旺,而且烟雾大大减少,而且是冷石一个人在操作,效率上来说比现在工坊中使用的要高一些,原来几个人操作一个,现在没人一个,也算达到了扶苏要的结果。
………………………………

第118章 筹划

    (感谢陕汉、稳稳的幸福―俪超恋、翡冷翠、、sp加速球的推荐。)

    公输家三人和胡非都进入学宫,成为学宫的教习,扶苏没有立即给他们分配教学任务,而是让他们先熟悉学宫,看他们自己喜欢哪门课程,过一阵子再做选择。

    公输家和墨家同时接受了扶苏给新工坊设计建设图纸的任务,本来打算推荐公输家其他人进入学宫的公输连,立即打消注意,让公输家其他十多人前往工坊,准备参与新工坊的建设,工坊的日子更适合他们。

    蒙毅到了学宫,却是什么正事也不干,天天等着体育课到来,当起了体育老师兼足球裁判,把两支足球队训练的有模有样,大大抢了杨建的风头。学宫的事务还是交到了张苍的手里,扶苏彻底解放,每天当学生,兼任助教,帮个科老师整理教材。

    果然如同张苍所料,接下来的数个月的时间不断有人想要进入学宫,或是一人独自前来,或是三五好友结伴而来,或是十数人打着学派的名义前来,其中包括廖智邀请的数位儒生。张苍对此早有准备,一一给予教习的身份。这些人不像公输家,他们在学宫没有反对者,张苍也没有进行考核,都打着推荐的名义,进行安排,搞得成瞿和公输连都很不满,不过看扶苏没有反对,他们也都没去找张苍的麻烦。

    看着学宫在张苍手里逐渐成型,扶苏却有点高兴不起来,他本来打算学宫先保持原样,削减学宫的预算,支撑工坊新建,现在学宫人数一增减,预算自然无法削减,甚至需要增加才行。还有就是扶苏本来打算学宫从小学开始,一边培养人才,一边进行发展。谁知道韩国的灭亡,秦国成为了天下人都侧目的所在,公子扶苏兴办的学宫,自然成了各国人才眼中走向秦国朝堂的捷径。现在扶苏正在思考怎么让这些以当官为目的的学者们转而进行学术研究,把学宫直接发展成研究所、社科院。

    学宫中的教习逐渐多于学生,想让每个教习都参与教学是不可能了,但扶苏绝不会花钱白养一群学者,即使这样会给他带来无数的名声,他也不愿意。这些没事可做的学者们,开始把在稷下学宫那一套东西搬到清华学宫来用,每天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唠唠家常,辩论学问,清华学宫大有辩论乘风的趋势,让廖智、伏胜等人欣喜不已。可这样的变化却不是扶苏想要的,扶苏觉得是时候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给这些学者找点事情做了。

    黄帝纪年2468年五月初一,学宫的学生迎来了他们入学以来第一次长假,马上要进行夏收,学宫给学生们放假十天,让他们回去帮助家里收麦子、蚕豆,这些孩子十二三岁算是劳力了。

    学生们离去,学宫一下子冷清不少,因为不参与教学,大多数教习的工作都没有受到影响,他们的工作就是每日的辩论不休,扶苏却没打算让他们继续逍遥下去。张苍挨个通知教习,五月初二学宫要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讨论各位学宫教习的工作,请各位教习积极准备发言。教习们相互讨论着这个学术委员会会议是个什么东西,会前氛围十分良好。

    “你这个什么会议,是要干什么?”蒙毅平常对学宫事务并不上心,但每次欢迎新到来的教习,他都能保证每次都到场,真正重要的事情他不会错过。

    “就是给这些教习找些事情做,不想他们每天都练嘴皮子。”扶苏在蒙毅面前没有做学生的自觉,说话很是随意。

    “你别乱搞啊,我看张苍做的挺好,几个月好不容易让学宫上了正轨,你可别给搞乱了。”蒙毅知道扶苏花样多,但是在他印象中,学宫就应该是张苍管理下的样子,挺好的。

    “整日像老师你一样无所事事,就踢足球了,有什么好的!”扶苏白了蒙毅一眼,继续准备自己的发言稿。

    蒙毅被扶苏的说的一阵脸红,他这个祭酒确实做得不够负责,与其说是工作,不如说是来学宫休息来了。

    “可是学宫不就是这样的?我可是听说稷下学宫,就是一群学者坐而论道,无比快活。你让一群贤才去教一群孩子,这哪里是学宫,明明就是蒙学在做的事情,实在太浪费这些贤才了。”蒙毅并不是十分理解扶苏创办学宫的目的,只以为扶苏是借着学宫的名字要招贤纳士,蓄养门客。

    “让这些贤才天天练嘴皮子才是浪费,就应该给他们找些事情做,不然就成了眼高手低,一无是处,我要这样的贤才有何用!”

    “你打算怎么做?”蒙毅见无法说动扶苏,转而打听扶苏的想法。

    扶苏停下笔,将自己的想法跟蒙毅交代一番,蒙毅听了却是紧锁眉头,他可从来没见过天下有这样的学宫。

    “你这样做,花费可不小。你要清楚,你的学宫才开了不到半年,就已经来了快要百人,虽然不能说全是贤才,但至少有一些;如果学宫按你的想法长久的办下去,不说那些孩子,就是这些教习的支出,就够你头疼。”蒙毅继续劝道。

    “没关系,我现在有的是钱,再说,如果学宫真的办好了,那就不是我出钱了,父王会替我出钱的。”

    “那学宫可就不再是你的了!”蒙毅提醒道。

    “是谁的又有什么关系,反正是在秦国,这些人也都为秦国所用。”扶苏对这一点并不在乎,作为秦国长公子,他肯定不缺人用,自己培养还不如让嬴政指定来的放心,至少不用怕嬴政的猜忌。自己现在没有长大,嬴政不在意他的所作所为,不代表嬴政永远对他的做法没意见,学宫走上正轨之后,还是早点脱手的好。

    蒙毅看了扶苏一眼,暗自点头,“好,你说需要为师做什么,我帮你搞定。”

    扶苏诧异的看着蒙毅,没想到蒙毅这么快就换了想法。

    “老师就准备一片欢迎稿吧,展现一下大秦对天下贤才的热忱之心。”扶苏说道。
………………………………

第119章 会议

    (祝大家中秋快乐。感谢翡冷翠、、陕汉、稳稳的幸福―俪超恋、sp加速球的推荐。)

    蒙毅站在演讲台上,以清华学宫祭酒的身份,开始讲话。

    “首先,我代表学宫和秦国欢迎各位的到来,你们来到这里是学宫和秦国的荣幸……”

    在扶苏的要求下,蒙毅没有用华美的骈俪文章,而是直接用白话开讲,而且没有废话,该说什么就说什么,扶苏可不想看到旧时空那种废话一大堆的会议形式。

    “……清华学宫,是公子扶苏创立,他对学宫的规划,跟稷下学宫大不一样,各位如果期望着像在稷下学宫一样,靠辩难出名,是不可能的……”

    “清华学宫不养混吃等死的‘闲才’,无论谁想要留在学宫必须拿出真本事。”

    蒙毅说道这里,却是让底下的学者们一阵交头接耳,有人出声道:“什么是真本事?”

    “各位不要急,待会儿自有分说。”蒙毅没有进行解释,而且他也解释不出,只能继续自己的演讲。

    “学宫是做学问的地方,不是养鸡鸣狗盗之徒的地方,这里虽然有公子创立,但却不是公子的私产,更不是公子为了博取名声养客所在,这里是确立秦国百年之基的地方。”

    扶苏让蒙毅表达出来的几点意思,蒙毅都表达了出来,接下来,扶苏再说出他的计划,就没有那么突兀。

    “……下面有请一手创立学宫的扶苏公子。”蒙毅说完最后一句话,免不了撇嘴,搞了半天,自己只是为了把扶苏引出来。

    “各位先生好。”扶苏走上讲台,很客气的跟这些学者打招呼。

    “各位先生陆续到来,这么长时间一直没有机会然大家坐在一起,交流学问,实在是扶苏的罪过。”

    “公子客气了。”

    “公子说的哪里话!”

    ……

    众人对扶苏的态度,比对蒙毅要热情太多,这种反差,让蒙毅直皱眉头,他倒不是觉得自己受到了轻视,而是觉得这一批教习功利心太重,怕是没什么大学问。

    扶苏见了众人的反应,内心也是一叹,发出了和蒙毅同样的感叹,不过不管他们学问怎么样,至少这么多人到学宫,给学宫涨了人气。

    “各位先生不嫌弃学宫鄙陋,屈身与此,扶苏十分感激。”

    “大家之中,来这里最早的已经在这里待了三个月,来的晚的也已经待了十多天,对清华学宫应该是有所了解的,所以肯定知道,清华学宫,跟稷下学宫是完全不同的。清华学宫,是教学之所,教为各位先生教,学为众生学。”

    “学宫开学的时候,学宫一共只有十二位教习,学生有五十余人,现在学宫的教习已经多达八十人,可是学生一个也没有增加,反而有几人因为家中生计差点退学,让各位都去教学生,不仅不现实,而且教学也未必适合每位先生。所以我这里有个计划,关系到在座的每一位先生,还请诸位一同参详。”

    扶苏说道这里,停了下来,对着在门口候着的孟安挥挥手,就有几个人抬着几个木箱进来,摆在了会议室。

    “发下去吧。”

    箱子打开,众人看去,里边是一本本摆放整齐的新书,上边有“弟子规”、“千字文”等字,正是扶苏让廖智和伏胜两人编写的启蒙书籍。书籍分发到这些学者手中,每人一本。

    “这是学宫的廖智、董迁、姜焕先生共同编写的启蒙书籍,大家可以看一看。”扶苏伸手指向廖智等人。

    顺着扶苏手指的方向,七十多人齐刷刷的看向廖智三人,三人瞬间感觉仿佛拥有了整个天下,廖智更是激动的脸色通红。

    众人开始翻看手中的书,发现封面上除了书名和博望印刷馆之外,还有廖智、董迁、姜焕三人的名字。翻开书籍,扉页上不是序言,而是廖智的生平简介。

    有人轻轻读到:“廖智,男,生于2433年,齐国临淄人。师从儒家,善《论语》、治《尚书》,在齐国颇有贤名。2468年参与清华学宫的创建工作,并承担学宫启蒙学科的教学和教材编撰任务,与董迁、姜焕共同编写划时代的启蒙书籍《弟子规》、《千字文》,文采斐然,才情无双。”

    众人看到这里,再次看向廖智,眼神都变得有些不同,廖智也看到这些文字,对扶苏的安排十分感激,但也不仅感到脸上微红,最后那八个字他可当不起。

    再翻一页,只见上边写道:“董迁,男,生于2450年,齐国历下人。儒生世家,善《论语》、精于《诗》……”这一页介绍了董迁的基本情况,把他被廖智邀请,参与两本启蒙书的编写的事情,为两本启蒙书的问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尤其提到他编写此书时刚刚18岁。

    看了两页,大家对于第三页已经有了预感,再翻下去,果然是姜焕的生平简介,竟然还是齐国人,儒生。

    翻到第四页,才是序言,大意就是说现在扶苏创办学宫,但苦于没有合适的启蒙书籍给学生启蒙,于是委托廖智等人编撰启蒙书籍,廖智等人不负所托,用时三个月,编撰两篇启蒙文章,为了让天下都知道他们的功绩,博望印书馆免费为他们刊印发行。把廖智等人大大的夸赞了一番,两篇文章也被形容成千古奇文,只得每个还没有启蒙的孩子学习。

    众人看到这本书不过二十多张纸,其中三人的生平简介就占去了三张,序言又一张,目录又一张,剩下的正文部分不过才不到二十张纸,扶苏竟然还如此推崇此书,那么这本书肯定有独到之处。

    很多人直接略过目录,开始阅读正文。

    在座的很多人都是经由儒生启蒙,才走上做学问的道路,因此看到《弟子规》不免觉得亲切。扶苏的引导没有白费,廖智等人用了扶苏给出的那句话,作为这篇文章段落标题。

    “作文方式倒是新奇,只是也没有序言里说的那么厉害吗?”有人边读边评论道。
………………………………

第120章 写文章

    (感谢陕汉、sp加速球、书友160517135149967、稳稳的幸福―俪超恋的推荐。)

    “确实不过是引申孔丘的话罢了。”有人更加不屑。

    “呵呵,你们不懂,这是启蒙读物,通篇看,你们就懂了!”有人看到了《弟子规》的不俗,解释道。

    在旁边人的提醒下,他们才发现《弟子规》是通篇都是三言韵文,朗朗上口,而且通俗易懂,正适合孩子启蒙所用,比现下大多数人使用的《史籀篇》要高明不知多少倍。

    “除了这些,此篇文章大有荀况《劝学》之能,教人向学,兼及礼貌品德、待人接物、做人之理,确实是一篇好文章。”

    众人的阵阵议论,不断的传到廖智等人的耳朵里,三人免不了兴奋异常,只是其中董迁对这些赞扬不屑一顾,这才看了第一篇文章,若再看了我写的《千字文》,不知道你们会是什么表情。

    终于有人翻看完《弟子规》,翻到《千字文》的文字。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那人轻声读出八个字,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带给他一种宏大的气势,一下子被这篇文章吸引,眼神都难以从书上移开。

    “这《千字文》也不错,天地宇宙,日月星辰,世事更迭,人间百态,都有叙述,也是难得的好文章。”

    “四字一句,通篇成韵,也适合训蒙,不错不错。”

    “哼哼,你们真是瞎了眼了,这篇文章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全篇文章没有任何两个字是重复的,而且我算了一下,全文确实如篇名所说‘千字文’,一共一千个字,一字不多,一字不少,没有任何两个字重复,能写出这篇文章,真是让人佩服。”

    众人听他一说,马上把书翻得哗哗响,验证他说的是不是真的。

    “果真如此,真是厉害。”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一点,这一千个字,应该是经过特意挑选,都是平常作文最常用到的文字。”

    “是啊,是啊,这样一来,这篇文章就不是随意写就,而是在固定字数、固定每个文字之后写就,难度大大提升。写出这篇文章……”

    “三个月!三个月?”有人失神的念叨道,似乎不相信刚刚看到的介绍。

    众人看向廖智三人的眼神,简直就是在看怪物。

    “廖兄你好,我叫黄林,楚国人,当年荀况先生来楚国游学时,我曾跟随他一起学习礼法,善《春秋》,希望以后能向廖兄多多请教。”一个坐在廖智不远处的儒生,抓住机会,跟廖智打招呼道。

    廖智一愣,马上醒过神来,干笑道:“好说,好说。”

    “廖兄,廖兄……”

    “董迁,董迁……”

    “我也是齐国人……”

    “我师祖师孟轲……”

    一时间无数的人好像醒悟了什么,纷纷向廖智三人打招呼,想要与三人结识。不看这本书能不能流传天下,只看写出这两篇文章的才学,就值得在座的各位结识,尤其是那些儒生,仿佛找到了指路的明灯一样。

    扶苏看着会议室里变得一片乱糟糟的一片,有些吃惊,没想到放出一本书来,竟然有这样的效果,那接下来事情就好办了,脸上不仅露出笑容。

    但也有一些人对三人毫无反应,甚至是对两篇文章也看不上眼,扶苏把这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牢记在心,准备有机会试试几个人到底有什么本事。

    哄闹声渐渐止歇,扶苏笑着说道:“各位先生真是热情。”

    一时间众人都有些讪讪。

    “这本书跟各位以后的工作有关。”扶苏摇晃着手里的书,很有旧时空领导们在演讲台上指点江山的感觉。

    “各位如果对教学有兴趣,可以选择成为专职教习,但教授的内容目前只能在学宫现有的五门课程中选择。”

    扶苏这句话一出,就让很多人露出不满的神情,在他们中很多人看来,学宫的课程中语文、术学那都是蒙学教授的内容,剩下的思想、自然、劳动,那更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此外,再说学宫的学生,都是些什么人!让他们去教,这不是埋汰人吗!

    “目前学宫的五门学科都是基础中的基础,以语文来说,只有识字,才能继续学习更高深的知识,否则的话事倍功半。学宫会继续发展,将来学科内容会不断细分,增加,比如说现在自然学得好的学生,也许对植物特别感兴趣,他如果接受医家的教授,就有可能成为一名医者,学宫将来会设置医科,专有医家或者大夫授课。”

    扶苏的一个例子,让下边坐着的费成等人脸现喜色,他们在学宫三个月,天天讲授一些动植物特性,一个学医的徒弟没收到,跟扶苏对他们说过的培养一大批医者完全不符。好在学宫不时也有人头疼脑热,他们还有用武之地,学宫的待遇也不错,不然他们估计会辞职不干了。

    “如果各位不喜欢教授学生,各位先生可以选择写文章。”扶苏给出了他们第二项选择。

    底下又是一片片嗡嗡声,有人喊道:“要写什么样的文章?”

    这人很明智的没有提及刚刚读过的两篇文章,他们都很有自知之明,觉得自己没本事写出《弟子规》、《千字文》这样的文章。

    “什么样的都行,只要你不宣扬反#人类、反#社会。”扶苏蹦出两个新词。

    “比如你对法家的法治和儒家的礼治有想法,可以写写《论法与礼对于国家治理的异同》;如果你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可以写写历史名人的传记、史实的考证;如果你对墨家学问比较感兴趣,可以写写《墨家鬼神思想百年的嬗变》等等,你有什么学问就写什么东西。”

    “写文章,就是各位先生的工作,各位先生写的文章如果通过学术委员会的审议,将会刊登在学宫的《学报》上,如果哪位先生写的文章超过十万字,那么博望印书馆将会免费为各位先生印刷发行,随着博望商铺传遍天下。”

    “真的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