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扶秦-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子饶命,小人知错了。”宋风被孟安和西陵牢牢摁住胳膊,不能动弹,眼见金丹就要送到嘴里,连忙求饶。

    “这点胆色也来我这里招摇撞骗,哼哼,说吧,谁让你来的。”最后几个字,扶苏厉声道。

    “公子千万不要误会,没人指使。”宋风赶忙摇头道。

    “果真?”

    “是真的,小人听闻秦王喜好长生之术,一直想着见到秦王,凭本事得到秦王重用,只是小人不像燕齐两国的术士那么有名,难以晋身,听闻公子创建学宫,招贤纳客,以为公子也喜欢长生术,所以才过来碰碰运气。”

    宋风把他到学宫的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楚,只是为了在学宫扬名,并非受人指使,其实扶苏也不过是诈他一下,并不认为真的有人要用这种手段来害他。

    只是宋风透露的信息,却让扶苏皱眉不已。

    “你从何处听说秦王好长生术?”

    “这个,在方士之间一直这么流传,传闻秦国姹女……”

    “姹女是什么?”扶苏刚才就就注意到了这个词,只是没有发问。

    宋风有些奇怪的看一眼扶苏,却被扶苏瞪了一眼,连忙道:“姹女就是水银,黄芽是硫磺、天星是白铅,都是方士用的隐语。”

    “那就用大家都懂的话好好说,不然把这丹药给你服下。”扶苏示意孟安、西陵将人放开。

    “是,方士之间传言秦国水银价格日渐高昂,巴郡何清家的朱砂更是专供秦王,乃是秦王为求长生药,倾力而为所致,所以天下有名的方式都往秦国而来,除了秦国天下最强之外,就是为了在秦王面前博个前途。”

    扶苏面色阴沉,他并没有发现嬴政对长生药有什么特别的关注,虽然知道嬴政对长生不老向往不已,但扶苏以为那是嬴政老年之后的所作所为,难不成刚刚三十岁的嬴政就已经痴迷于长生不死了?

    “你说的何清和燕齐的方士是怎么回事?”

    “何清是巴郡巨富,夫家世代以开采朱砂矿为生,何清的丈夫去世后,何清没有改嫁而是掌管着何家的生意,把生意越做越大,堪称富可敌国,乃巴郡第一富豪之家。因为朱砂是炼丹最常用的物品,因此凡是方士都知道何清这个人。”

    “秦王求长生的名声传出来之后,天下的方士都闻风而动,但天下间燕齐的方士最有名,其中有卢瑟、韩忠、徐福、侯怀、石岭几人为其中佼佼者,听说他们已经开始往秦国而来,想得到秦王的重用。”

    “徐福?”扶苏听到这个名字心中就是一跳,这个人在旧时空可是大大有名,有传说徐福乃是日本人的祖宗。

    “公子知道这人?”

    扶苏摇摇头,道:“不知道,你说说。”

    “这徐福乃是齐国人,据说他曾经出海入得仙山,得到仙人授法。”宋风一副羡慕的口吻说道。

    “怎么你会以为是真的?”

    宋风尴尬道:“这个,不一样的,燕齐之地经常可以见到海外仙山,说不得真有神仙传授。”

    “不过是海市蜃楼罢了,哪是什么仙山!”扶苏低声嘟囔一句。

    宋风解说完毕,忐忑不安的看着扶苏,不知道扶苏会怎么处置他。

    扶苏皱眉沉思,思考自己能不能改变嬴政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或者改变那三千被徐福诓骗的童男童女的命运。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希望渺茫,嬴政可不是个轻易能被说动的人。

    “公子,该吃午饭了,要不然下午的选举可就来不及了。”孟安见扶苏又开始神游天外,不由得提醒道。

    “哦。”

    扶苏见宋风正眼巴巴的瞅着自己,登时有了主意,看来这宋风也是好时运啊,于是对宋风笑道:“看在你在我服用金丹的最后时刻提醒了一句,我暂且饶过你,跟我一起吃饭吧。”
………………………………

第125章 装神弄鬼

    (感谢陕汉、翡冷翠、、稳稳的幸福―俪超恋的推荐。)

    “呼!”宋风长出一口气,当即跪倒在地,叩首道:“多谢公子,多谢公子。”

    “起来吧,我们一起吃饭,正好有些事情需要麻烦宋先生。”

    “不敢,不敢,公子但请吩咐。”

    扶苏却是笑而不语,让孟安将准备好的食盒拿进来。

    食盒打开,宋风本以为是扶苏自己的小灶,没想到却是学宫食堂的饭食。

    “宋先生何时做的方士?”

    “禀公子,小人家族世代居住在耒阳,靠近五岭蛮荒之地,受当地土著影响,多流行巫蛊鬼神之道,耳濡目染之下,小人对此颇感兴趣,后来到得中原之地,见方士横行,小人就萌生了以此为业的念头,不过到现在将近十年,也不过得其皮毛,不曾被各家方士接纳。”宋风说着脸上露出悲苦之色,看来这神棍的行当也不好混啊。

    “不要如此客气,接触久了你会发现,我其实很随和的。”

    “我问一句有些不恰当的话,宋先生除了会招摇撞骗,可会装神弄鬼吗?”

    宋风脸上一红,不自然道:“偶尔为之,偶尔为之。”

    “哦,说来听听。”

    “是……”

    原来这宋风自从十五岁离开家乡,到达中原,见方士不事生产,仅凭一张嘴,玩弄世间人,就产生了做方士的念头,至今已经快三十年。他这三十年并不好过,楚国盛行巫蛊鬼神之道,可方士并不盛行,他本以为自己了解巫蛊之道,用在方士的手段中,可以独树一帜,声名鹊起。没想到,他带着这想法去求见有名望的方士,却是处处碰壁,不受待见。

    一来是楚国向来就受到其他中原诸国的歧视,二来燕齐的方士流传已久,已经有了自己的传承,对于外来抢食的,自然不会有好脸色。宋风这些年远远避开燕齐方士出现的地方,只能在荒野乡间谋求生路,过得十分不如意,韩国灭亡时,他正好在韩国,在无数纷乱流传的消息中,他听说扶苏创建学宫,招贤纳客,就想过来碰碰运气,没想到一个月的准备,刚刚出手,就被扶苏看破。

    扶苏静静听完宋风的经历,知道这是个有野心的,对于心中产生的一点灵光,越发自信,于是开口道:“我有个主意,如果你愿意的话,说不定能让你实现愿望,甚至有可能号令天下方士,就是不知宋先生是否有意参与!”

    宋风怔怔的看着扶苏,他没想到扶苏看破了他的手段,不仅没有收拾他,还会出言招揽他。

    宋风心中飞速的旋转,一方面想到的是自己这近三十年的遭遇,如果得到扶苏的青睐,自己的命运都将改变。另一方面却想扶苏知道方士的手段,却仍然招揽自己,看来是想用方士的手段做些事情,这些事情肯定不是小事,这个念头一起,宋风心中一片寒意。

    “拒绝,拒绝。”宋风心中不住的回响一个词,可是他看到扶苏面带笑意的看着他,升起一股更大的寒意,连忙起身,跪下道:“多谢公子厚爱,小人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扶苏见宋风如此反应,更是满意,是个有脑子的,不用担心他做不好。

    “宋先生想多了,不过是装神弄鬼而已,要不了先生的性命。起来吧。”

    “宋先生,说实话,这学宫你是待不了了,就先去思贤苑住上一阵,等这边事了,我再与先生详谈。”

    “谨遵公子之命。”既然已经接受招揽,宋风很有下属的自觉,扶苏说什么他就应什么。

    未时三刻,众人都出现在大会议室,发现扶苏早已等候在这里,而且桌子前放着一大堆众人上午填写的选票,见到众人进来,一一与众人打招呼。

    待众人到齐,扶苏走上讲台,拿着那一堆的选票。

    扶苏咳嗽一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然后道:“上午大家都填写了一次选票,经过张苍先生检查,发现不少问题,因此在正式选举开始之前,我先把已经出现的问题跟大家解说一遍,争取待会选举能顺利进行。”

    扶苏说完,不理会众人的交头接耳,拿出一张选票道:“这张选票,不是用楷书书写,是废票,也是上午大家的选票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在此再次提醒大家,大家填写选票一定要用楷书填写,否则为废票。”扶苏没有设置代书人,为那些不识字或者不会楷书的人代书,这是学术委员会选举,不是旧时空基层选举,不会写字情有可原。

    “这张选票,出现涂改,废票。”

    “这张选票,多写一个名字,废票。”

    “张张选票,三个名字,全是一个人,废票。”

    “这张选票,书写非候选人名字,也就是我,废票。”

    “这张选票……”

    扶苏将选票中出现的错误一一指出,然后将选票举起,让大家看个明白。这些被挑出来的选票足有十多张,再加上和他们相同错误的,加在一起,超过了一半人的选票是废票。这样的比例让扶苏对这次选举的成功没有了一点信心。

    “大家还有什么疑问?”虽然没有信心,但是学术委员会已经推出去,选举势在必行。

    “公子,如果,如果不会写楷书怎么办?”有人低着头,偷偷问道,好像抬起头会很丢脸一样。

    “楷书是唯一适用于大秦官方文书的文字,是秦王钦定的合法文字,其余古字在秦国都已废除,清华学宫,是秦国学宫,首先一条就是要守秦法,凡是非楷书书写的选票,皆是废票。”

    “公子,我刚到学宫不到一、一周,在座的教习我都不认识,也都不认识我,没人可填怎么办?”这人用着刚学会不久的新词,其实想问的就是没人选自己怎么办。

    扶苏一怔,这个问题,他还真没想到,因为一共还不到百人,他就没搞什么候选人公示,也没有指定或先选出几个候选人进行差额选举,而是直接在这八十人中选,没想到还真有谁都不认识的。

    不过好在扶苏虽然没有参加过选举,但是旧时空各种电影电视让他有丰富的储备。
………………………………

第126章 成立

    (感谢陕汉、sp加速球、稳稳的幸福―俪超恋、海洋近卫军的推荐。)

    “大家不用担心,待会儿每人有简单的自我介绍,为了防止有人提前准备就没告诉大家,让大家都见到一个真实的候选人样子。”扶苏马上反应过来,临时加了一个流程。

    接着众人各自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扶苏一一予以回答,等到大家都不再提问,自我介绍开始。

    “自我介绍并不强求,全凭自愿,凡参加者阐述时间不得超过两分,以滴漏计时,谁第一个?”因为自我介绍是临时起意,扶苏并没有指定详细的规则,只能加一个时间限制草草了事。

    扶苏话音刚落,廖智第一个站起来,走上讲台,虽然在座的人几乎都已经认识他,但他并不打算放过这个宣传自己的机会。

    “大家好,我是廖智……”廖智几乎把上午大家看到的简介复述了一遍,最后加上一句“希望大家能选我做委员。”

    董迁也不甘示弱,廖智还没有下来,董迁就站起来,准备走上讲台。

    “各位先生好,小子董迁给各位先生见礼了,在廖智先生的邀请下有幸参与《弟子规》、《千字文》的编撰……”董迁才十八岁,虽然傲气无比,但却是个情商高的,先是摆了自己的才能,有大大夸赞了一番廖智和姜焕,宣称自己只是恰逢其会,才成就了自己的名声,这次选举只是给大家烘托下气氛,希望能够留在学宫跟大家学习,如果侥幸能够入选委员会一定会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审核大家的作品。他这一番话一出口,顿时引来无数的叫好声,让在他前面发言的廖智脸色一黑。

    “大家好,我家罗石,齐国人……”

    “我叫……”

    众人一一自我介绍,这将近八十人,都是带着出人头地的目的来到秦国,有这种出风头的机会自然个个不会放过,最后只有两三人没有上台,只这一项自我介绍,就用去了一个时辰,大大超过了扶苏原先的预计,但又不能半途而废,只好继续下去。

    接下来的各项流程,都是上午已经演练过的,倒是进行的顺风顺水,没有出现意外。

    待众人都将选票投进票箱,张苍带着两个人将票箱打开,在众人的注视下,开始清点选票,清点完毕,张苍宣布道:“本次选举共发放选票七十二张,收回选票七十二张,其中废票八张,弃权票无,下面开始唱票。”算上张苍学宫目前一共来了七十八个教习,宋风被赶跑了,张苍不参与选举,司马毋恽、林维、成瞿、胡非被直接任命,结果就是还有七十二人参与选举。

    “韩维、廖智、许英。”

    ……

    张苍开始一个一个的读着选票上的名字,自然有人在黑板上写下名字,在后边划着正字,目睹这一切的扶苏突然眼眶湿润起来,啊,多么熟悉的班干部选举会议啊!

    后边的一切不需要扶苏参与,扶苏静静的看着众人紧张期待着选举结果的出来的表情,幻想着十年二十年后选举会不会在秦国盛行起来。

    “开始计算选票,韩维,六票,廖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四十三票,许英,一二三四五六,三十票……”

    “下面统计得票最多的候选人,廖智,四十三票,费成,四十票、公输连,三十七票、许英、三十票。”

    最终被选举出的四名委员是廖智、费成、公输连、许英。

    这七十二人中的儒生大多都是廖智邀请而来,在加上两篇文章,他的当选毫无悬念,而董迁和姜焕分别得票十七和二十五,大概是因为董迁年龄太小,而姜焕根本就是个书呆子,不善交际。

    费成得到四十张选票是谁也没想到的事情,他在学宫想来没什么存在感,如果不是因为嬴政的命令,他和另外两名太医不会出现在这里,扶苏猜测他能得四十张选票,是以为费成曾经在扶苏的吩咐下给这些新来学宫的教习诊病,又是个老好人,自然得到了学宫众人的支持。

    公输连则是因为他性格豪爽,又有心机,善于结交朋友,他是自动来学宫中最早的人,给后来者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在今天之前,学宫中名声最响的就是他。

    至于许英,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就当选了,他当初跟随胡非一起来到学宫,号称喜好农事,可是扶苏发现他对什么学问都感兴趣,甚至能和费成讨论医学。扶苏把他的当选归于他的才学渊博,折服了众人。

    选票统计完毕,蒙毅以学宫祭酒的身份,宣布廖智、费成、公输连、许英、司马毋恽、林维、成瞿、胡非为清华学宫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廖智因为得票最多,担任委员会会长。

    蒙毅当着众人的面对学术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希望学术委员会能早日开展工作,再次表达了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创造学宫的美好明天。

    选举结束,众人成群结队的往食堂走去,一场自我介绍严重的拖延了扶苏设计好的工作进程,正常的晚饭时间已经过了,大家早已饥肠辘辘。众人三五个一堆,相互讨论着今天的经历,既有新奇,也有不屑,更有对廖智等人的羡慕、嫉妒。

    “这一场选举,如同嬉戏,你说那学术委员会能成吗?”

    “嘿,这可是秦国公子,你知不知道,秦国的户口统计,就是这小儿负责的,他这么做必有深意。”

    “狗屁的深意,我看啊,他就是没钱了,等着你写不出文章,好把你赶出学宫呢。”

    “胡说八道,你今天没注意到吗,谁要是能出书,将来可是在博望商铺贩卖的,你难道不知道这博望商铺目前可是秦国最大的商铺了,说了你也不懂,你们这些山东人肯定听都没听过。”

    “你们说宋风那小子去哪了?”

    “管他做什么,我正好有个构思,咱们一起想想,看能不能写一篇文章出来,早点登到学报上”

    ……

    “恭喜廖兄。”

    “公输大哥真厉害。”

    ……

    “公子,董迁先生来了。”扶苏正准备休息,却听到孟安的禀报。
………………………………

第127章 奇思妙想

    (感谢稳稳的幸福―俪超恋、海洋近卫军的推荐。)

    扶苏心想不会是因为没有选上委员,来闹脾气吧。

    “董先生,来此何事?”

    出乎扶苏意料,董迁并没有提及下午的选举,而是想要写书。

    “公子客气了,当不得先生的称呼,公子称我名讳即可。”董迁虽然傲气,但在秦国公子面前,也还谦逊。

    “不可,不可,董先生如此大才,我岂能如此无礼,我称你一声董兄吧。”扶苏知道那两篇文章几乎是董迁一人写就,年龄却不过十八岁,算得上是天才了。

    “多谢公子。”

    “我和廖师、姜兄编写《弟子规》、《千字文》的时候,廖师曾说这两篇文章都是应公子的要求所写,而且公子似乎还有其他的构思,我当时就心动不已,只是那两篇文章牵扯了精力,一直没有机会向公子讨教,如今两篇文章已经通过了公子的审核,我并没有其他本事,只觉得自己文笔还不错,特此前来请公子赐教。”

    “董兄如此急迫?”扶苏问道。

    “我知董兄为了《弟子规》、《千字文》心神消耗巨大,不打算休息一阵吗?”

    “我也就这点本事了,不写点东西,就是蹉跎岁月,浪费生命。”

    “那好,我这里还有两个想法,还请董兄参考。”扶苏整理了一下思路,把之前想要让廖智完成的任务,告诉董迁。

    “第一个,《百家姓》,就以董兄的《千字文》的形式,以四言韵文的形式,罗列百家姓氏。”

    董迁点点头,“这个不难,不出数月,必能完成。”

    扶苏摇摇头,道:“没那么简单,这只是简本,我的想法是以此为基础,编撰世本。”

    扶苏停顿下来,思考一阵,接着说:“现在有好事之徒编撰世本,但其中多有谬误,而且追溯祖先之时,也多奇谈怪论,牵附神鬼,我有意正本清源,编撰百家姓氏之谱,不知道董兄以为如何?”

    董迁听了之后默默思考,过了一阵,董迁面色严肃道:“公子的想法很好,但是编撰百家姓氏牒谱,恐怕不是数人一时一刻能够完成,就是数年之功,也未必能成。”

    董迁看向扶苏,扶苏却没有表示,既不表示赞同,也没有否认。

    董迁又是沉思一阵,道:“好,我写,不过我有自知之明,自己一人实在无法完成,需要几个帮手,还请公子应允。”

    “这个没问题,无论是不是学宫教习,只要董兄能够请到,都可以。”

    董迁点点头,“除此之外,还需要查阅史籍,以作参考。”

    “也没有问题,太史院的司马鸿可予董兄方便,而且秦国的户口统计也将完成,到时候我可以想办法让董兄借阅户籍资料。”

    “那就多谢公子了。”

    看来这董迁果然是自负才学,扶苏本意不过是让《百家姓》提前出现,但是看到董迁主动来寻,才把难度提升,不过这董迁竟然丝毫不惧,提了两个要求就接下任务。

    “董兄果然大才,我期待董兄早日完成,名动天下。”

    董迁连称不敢,接着问道:“有第一个,那是不是还有第二个?”

    扶苏笑笑,没有说话,也许写出《百家姓》不是太难,但想写出严谨的世本,可没那么容易。

    “公子?”董迁见扶苏没有答话,问了一声。

    “剩下的不用着急,待你把第一个完成了再说吧!”

    董迁听了默然无语,最后还是道:“简本《百家姓》容易,世本就难了,恐怕要耗时数年也未必能成,但这几年间,我自认为还有余力可以完成类似《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一样的文章,公子若有其他计划不妨一起告诉我,就是我不能完成,公子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扶苏看着董迁,没想到他有如此自信,要知道旧时空这些启蒙读物大部分都是无数人一起完善才创造出来的,这董迁竟然将他们当成正式工作之外的休闲了。

    “好,既然董兄有此大才,那我就再说一个。”

    扶苏起身,走进自己的书房,从里边拿出一本书,放到董迁面前。

    董迁拿近一看,是一本装订精美的《韩非子》,这本书也是博望商铺贩卖的诸多书籍中的一种,韩非能够名称天下,除了嬴政对韩非思想的推崇,就是通过这本书了。

    “公子这是何意?”

    “董兄,有没有读过这本书?”

    董迁点点头,“刚到学宫,廖师就把这本书给我,我曾仔细读过。”

    “那就好,这里边有几篇文章,不知道董兄是否还记得?”

    “哪几篇?”

    “守株待兔,讳疾忌医、自相矛盾……”扶苏将《韩非子》一书读了无数遍,顺嘴就说出来几个在旧时空的成语,这些成语无一例外都是源自《韩非子》。

    董迁低头思考一阵,面色有异道:“可是那‘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