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扶秦-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女转身往里走去,不再理会扶苏等人。老仆走到扶苏前边,给扶苏带路。

    扶苏穿过一个门廊,眼前确实是灵堂的布置,可以看到灵堂正中间躺着一个男子,周围跪坐着七八个妇人,正在低声的啜泣,见到少女回来,抬头看了一下,待看到扶苏进来,皆是面露愤恨之色。

    扶苏在老仆人的引领下,向着死者祭拜一番,扶苏并未说话,只是偷偷观察,灵堂布置的十分简陋,死者二十岁左右,瘦骨嶙峋,脸上已经出现了尸斑,隐隐的有尸臭味传出。

    也许是扶苏的祭拜,让灵堂中的众人对扶苏没了那么大的敌意,纷纷对扶苏还礼,只有少女没有表示。

    扶苏也不以为意,从孟安身上取出一摞金锞子,交给了老仆,在老仆惊讶之中,转身离开。

    少女的脸色这时候却有些奇怪,目送扶苏离开,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并未开口。

    扶苏站在张府外,仰头望天,默默无语。

    一旁的陈全水看到扶苏随手给了张家一摞金子,已经认定扶苏肯定是大人物,看了看扶苏的脸色,低声道:“公子恐怕误会了,我与张家也算有些交情,知道死的并不是张良,而是张家的二公子,名叫张高。”

    扶苏听到陈全水的话,转头看向他,道:“这是怎么回事?”

    “唉,说起来,张家这些人也挺可怜的,公子高义啊。”

    扶苏没有应声,只是静静等着下文。

    “当年张丞相在世的时候,张家可是风光无量,张家两代人做了五朝的相国,别说在郏县,就是在整个韩国那也是无人可比,每年到张家来的公卿贵族不知道有多少。可是二十年前张丞相去世之后,这一切都变了,当时张良才两岁,张高不过是刚出生不久,张府就剩下这两个男人,怎么撑得起张府,好在张丞相的弟弟还在,倒也没让张良他们受人欺负。张良十六岁的时候,他叔父也去世了,张良就到新郑去求官,可是这一晃就是六七年,官位没求到,倒是得罪了不少新郑的权贵,被人撵回了郏县。”
………………………………

第145章 搭档

    “去年底张良从新郑回来,年初韩国就亡了,我人听说张良要密谋要亡秦复韩,用家产招纳豪杰,就连张高生病,他也不管不问,张家数十年积蓄的家产被张良几个月就散光了。四五天前吧,张高死了,张良还是丝毫不管,一心只想着多结交豪杰。两天前不知怎么的,张良就突然离开了,张府这才开始治丧。”陈全水说完又是一叹。

    扶苏听着陈全水的话,感觉不可思议,不敢相信张良会是这样一个人。听到陈全水说两天前张良离开,不由得有些懊恼,后悔自己来的晚了,可是张良不早不晚在两天前离开,显然是有人给他通风报信了,让张良知道了自己在阳翟询问过张良的事情。

    “那少女是谁?”扶苏开口问道。

    “应该是张良的堂妹吧。”陈全水也不太确定的道,眼睛不时的飘向孟安,似乎在计算孟安身上能带多少钱财。

    扶苏点点头,示意孟安给些赏钱,举步离开张府。

    扶苏有些意兴阑珊的回到驿馆,正准备进入房间,熊剑却挡在了门口,扶苏有些疑惑的看向他,熊剑摇摇头,用手指了指房间。

    扶苏还在疑惑着,羽白已经“噌”的一声拔出佩剑,将扶苏护在身后。

    扶苏这才明白过来熊剑的意思,猛地想起他上次遇刺,不由得有些紧张。

    待扶苏离开房门前,熊剑贴着墙壁,轻轻拔出自己的剑,用剑尖轻轻的将房门推开。

    房门的响声,提醒了里边的人,传出一阵惊喜的声音:“扶苏,你回来了!咦,人呢?”

    说话的声音越来越近,一个少年从房间里走出来,他还没看到人影,只见两道青光分左右而来,少年猛地向后跳了一步,回到房间里。

    “谁?”少年猛的大喝,如临大敌。

    “杨建?”扶苏听到少年的声音还有些疑惑,看到一闪而逝的身影,就已经确定了少年的身份。

    “嗯,是我,是我,可是扶苏公子,你们这是要干嘛?”

    羽白探头看了一眼,里边只有杨建,就把剑收了,示意熊剑不用紧张。

    扶苏走进房间,微笑道:“我还没问你是干嘛呢?”

    “我来找你啊,从咸阳道阳翟,又从阳翟追到这里,可累死我了,怎么一见面就是刀剑招呼,幸亏本公子武功高强,要不然……”杨建拍着胸口,心有余悸的样子,从桌子上抓起一杯水,一口喝下。

    杨建不等扶苏坐下,放下水杯道:“公子可真不够朋友,我以为你没几天就从咸阳学宫了,没想到等了几天,还不见回来,就回了趟家里,这才知道,你来颍川负责户口统计,竟然也没来叫我,我就自己追过来了。”

    “你不在学宫踢足球,跑过来干什么,我可是有正事的。”扶苏在房间里坐下,挥手让熊剑和羽白出去。

    “不就是户口统计吗,所以才说公子不够朋友啊,要知道我可是参与了咸阳很多地方的户口统计的,还记得玄鸟大街吧,咱俩可就是从那里开始的,你现在来颍川怎么能忘了老搭档。”杨建一副很有成就感的样子道。

    扶苏微笑点头,他当然记得,如果不是要当时每天参与户口统计,他也不会有心专门研究了马镫和马鞍。

    “杨将军知道吗?”扶苏看着杨建有些疲惫的脸色道。

    “嘿,祖父在荥阳领兵,家里人都以为我在学宫呢,反正我也是在学宫好久不回去,没事的。”杨建不在乎道。

    “你自己一个人偷偷跑过来的?”扶苏看着杨建,一脸的不敢置信。

    “我倒是想,可是家里的侍卫不放心,非要跟着。”杨建看了看扶苏的脸色,解释道。

    “放心,出了咸阳,我就让侍卫回去送了信了。”

    “你可不知道,这一路可是把我累坏了。”

    扶苏又给杨建倒了一杯水,静静的等着他说话。

    “我可不像你,走的都是直道和官路,直道不让走,我们只能找些小路,为了赶路,错过了几次宿头,荒郊野岭的没少待,今年也不知道怎么了,连野物都没多少,可把本公子给饿坏了。”

    杨建不停歇的将自己一路的遭遇向扶苏倾诉,不时的观察扶苏的神色,确定了扶苏没有赶他回去的意思,才停了下来。

    “你干回老本行,怎能少了我这个搭档呢,是不是!”吃晚饭的时候,杨建不住的向扶苏强调。

    “行了,行了,你可以留下来。”扶苏不得不向杨静明确道,不然的话,这饭都没法吃了。

    晚饭过后,扶苏、杨建和郎中们一起开了个小会,查看了一下户口统计的准备工作是否完备,这些郎中都参与过不止一个县的户口统计,对这些前期准备已经轻车熟路,无论是户口本、身份证还是县里原有的簿册都已经准备齐全,甚至已经准备了不少街道名字备用,就等着扶苏下令开始工作了。

    “县城大概要多长时间?二十天足够吗?”扶苏不确定自己要在颍川呆多久,如果要等颍川的户口统计全部完成,估计要半年之久,嬴政应该不会让他出来这么就,也许熊琦从陈郡回来,他也要跟随回咸阳。

    众郎中互相看来一眼,一个年龄最大的郎中出声道:“二十天怕是有些紧张,颍川新立,坊间还有些混乱,恐怕不像在咸阳那么容易开展,统计完成之后,还要核对一番,以免错漏。”

    扶苏沉吟不语,没有找到张良,他的心思已经放在了去找韩修身上,并不想在郏县待太久。

    “要不让季常再派些人过来?”

    扶苏摇头否定了,他已经带了一半的郎中跟在身边,季常他们负责的地域更多。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按部就班吧,不过我不会一直待在郏县,也要去其他地方看看。”

    众人疑惑不解,不知道扶苏说的豆腐是什么东西,难道公子府上又研究出了什么新的食物,回到咸阳倒是要好好尝尝。

    “无妨,公子只需安坐,走街串巷的事自然交给我们。”

    扶苏摇摇头,还是要亲自去做的,也没向众人辩白,总结道:“那就从县城开始,两人一组,一边开展工作,一边培训县里的官吏,咱们离开以后的工作,还要他们来做。周大人,你跟我一组,杨建你也一起,大家都去休息吧。”
………………………………

第146章 项少龙

    杨建看着眼前的表情都不自在的少女和扶苏,暗自低声道:“有奸情。”

    扶苏瞪了杨建一眼,对少女道:“张姑娘不要误会,县令几日前就已经出过告示,想必你也知道郏县要做户口统计,城东由我和这两位大人负责,今日来是公务在身,并不是故意前来滋扰。”

    郏县城东是豪富之家集聚之地,治安要比其他地方好一些,被众位郎中分配给了扶苏,于是扶苏还有那个叫陈全水的老吏再一次来到了张良家,出来见扶苏的正是前日那个眉清目秀少女,他见少女表情有些不对,才出口解释。

    少女也有些不好意思,向扶苏敛衽一礼道:“多谢公子对张家的帮助,前日秀儿错怪了公子,还请公子不要见怪。”

    扶苏这才知道张秀儿的名字,心中倒也觉得颇为合适。

    “不会,当时是我来的不是时候。秀儿姑娘把家里的人都叫出来吧。”

    “公子稍候。”张秀儿说完对扶苏又是一礼,对那老仆人吩咐道:“山伯,去把伯母和母亲她们请来吧。”

    “不知公子如何称呼,如何认得张良的?”趁着家人还没有出来,张秀儿开口问扶苏,眼睛紧紧盯着扶苏,很在意扶苏的答案。

    “呃,我叫项少龙。”扶苏顿了一下,没有说出真名,“并不认识张良,只是久闻其名。”

    杨建和周光对扶苏的假名见怪不怪,这两天他们已经听到这名字好几次了。

    “原来是项公子,公子是楚国人吗?”张秀儿表情轻松下来,似乎对扶苏的回答很满意,转而对扶苏的名字很感兴趣,继续问道。

    扶苏苦笑一下,倒是忘了项氏是楚国的贵族,名声大着呢。

    “在下是咸阳人,并非楚国人。”扶苏怕张秀儿继续问其他问题,便主动问道:“姑娘和张良……”

    张秀儿脸色微寒,冷冷道:“没关系,我们张家没有张良这个人。”

    扶苏有些尴尬,苦笑不语。

    张秀儿见扶苏的表情,似乎觉得有些失礼,解释道:“公子既然不认识张良,以后还是不要和他打交道的好,他可不是什么好人。”

    张秀儿似乎不愿多说,对扶苏充满好奇的表情视而不见。

    山伯跟随几个妇人一同过来,后边还跟着几个丫鬟奴婢,除了那个山伯竟然全是妇人,前日那两个青壮也不见踪影。几个妇人见了扶苏,都是一愣,想起前日扶苏给的金子,连忙向扶苏表示感谢。

    扶苏有些疑惑,张秀儿见了,主动开口道:“这是张家全部的人了。”

    张秀儿并没有进一步解释的意思,扶苏只好讪讪闭嘴,没有追问。

    杨建拿出笔纸,看了看扶苏,又看了看张秀儿,开口问道:“谁是家主?”

    几个妇人看向张秀儿,张秀儿脸色变得有些苍白,低声道:“项公子,写我可以吗?”说完带着乞求的看着扶苏。

    张家的妇人听了张秀儿的话,一阵黯然。

    “这倒是没问题,只是不知,这几位跟姑娘都是什么关系。”

    张秀儿迟疑一阵,对扶苏依次介绍道:“这是我母亲和二娘,这几位都是我的伯母,剩下的都是我张家的奴仆,我从小就跟他们生活在一起。”

    “那张良?”扶苏还是忍不住问道,张秀儿虽然声称张家没有张良,但张良应该是张府人的无疑。

    张秀儿沉默一阵,“张良是我堂兄,不过他现在跟张家没有关系。”

    扶苏看了出来,张秀儿对张良的怨气深沉,他这样说审视无礼,可是几个妇人都没有表示反对,扶苏也不愿再纠缠追问。

    “好吧,作为一户倒也没什么。”扶苏示意杨建开始记录,自己琢磨着怎么询问张秀儿比较合适。

    “秀儿姑娘多大了,生辰是什么时候?”扶苏问道。

    “14岁,十月十四生。”张秀儿脸色微红道。

    扶苏有些惊奇,没想到这泼辣而又不失稳重的一个姑娘竟然才十四岁,却忘了他才十二岁就已经单独负责颍川郡的户口统计事宜,熟悉的人或许早就清楚扶苏早熟稳重,不熟悉的人怕是要比他现在惊奇的多。

    “姑娘不要误会,每个人都要登记的。”扶苏解释了一句,有思考一下,“可是韩桓慧王三十年吗?”

    见张秀儿点头,便对杨建道:“帝元2453年十月十四。”

    询问完毕,杨建将草稿纸递给张秀儿,道:“姑娘看一下,是否有错误。”

    张秀儿接过纸张,很是好奇,用手指捻了两下,才仔细看向杨建的记录,不大一会儿却茫然的抬头,看向杨建。

    杨建见了张秀儿的样子,以为她不识字,就接过来道:“姑娘不识字啊,那我给你念一下好了。”

    杨建读完,张秀儿点点头,又摇摇头,道:“没有错误,字我倒认得,只是这上边的字我不认识几个。”

    杨建听了,不以为怪,点头道:“正常,我给你说啊,你看这是楷书,写的是你的名字,这是小数,记的是你的年龄。”

    接着又看了扶苏一眼,搞怪道:“你听说过扶苏的名字没?”

    “秦国公子扶苏吗?”张秀儿搞不懂杨建是什么意思,仍然点头道:“据说有神童之名。”

    “对,就是他,这些字就是他发明的,怎么样?厉害吧!”杨建向扶苏挤眉弄眼,扶苏不愿搭理他,从他手里抽出草稿纸,交给周光,让他誊写到户口本上。

    将张家众人的信息登记完毕,已经是未时,扶苏等人向张秀儿告辞。

    “据说咸阳流行日食三餐,如今已经过了午时,诸位还没有用餐,伯母在家中略备了薄酒,还望项公子能给张家一个表达谢意的机会?”张秀儿看扶苏几人已经工作完毕,挽留道。

    扶苏听了想都不想,就要拒绝,却不防旁边的杨建毫不客气的答应道:“哎呀,我早就了,本来不想打扰的,但既然你们有心,我们今天就在这里吃饭了。”

    说完一脸的你们真懂礼貌的样子,扶苏心中腹诽不已,但也没有再开口拒绝,轻轻点头应允。

    “我们三人的护卫有些多,麻烦秀儿姑娘,给他们也准备些饭菜。”

    张秀儿自然答应。
………………………………

第147章 故事

    (不好意思,上午修改前边的错误,忘了上传了。)

    如果说只是户口统计,那么扶苏他们在张家待的时间确实过长了一些,他们出门的时候,有不少人正在偷偷观察。户口统计开始两天,很多人都已经对这项工作很是熟悉,都很好奇扶苏他们在张家干什么。

    杨建出门的时候还是眉飞色舞,可是也注意到这些偷偷观察的眼神,马上一脸严肃正视前方,彰显自己的成熟。

    扶苏没有在意这些目光,领着众人前往下一户人家。

    又过了两日,扶苏与杨建,周光分开,每人或是带着从属文史的吏员,或是带着识字的有秩、啬夫,或是更下一级的亭长,边工作边对他们进行培训。

    第十日的时候,田志派人过来传话,说是熊琦已经从陈郡返回,快要到达许县界内,请扶苏早日返回阳翟。

    此时郏县的统计工作已经完成了一多半,比预计的速度要快得多,虽然韩国刚亡,社会动荡,但是强秦的名声在外,倒也没人敢在秦国推行的新政上故意拖延。

    当晚扶苏向周光等人交代一番,打算第二日就和杨建一起回返阳翟。

    与众人分别之后,杨建却是神秘兮兮的,对扶苏道:“明日给你个惊喜,也不枉你把我留在这里。”说完之后笑哈哈的回了自己的房间。

    第二天一大早,扶苏与众位郎中道别,骑上马开始北返。杨建却故意拖拖拉拉,走的缓慢,对扶苏的催促毫不理会。

    他们没走多远,距离郏县城墙大概三、四里地的样子,发现路边果然有人等待,扶苏远远的看过去,发现是与他有过两面之缘的张秀儿和山伯站在路边。

    “你搞什么?”这似乎就就是杨建所说的惊喜,扶苏低声询问杨建。

    杨建正色道:“我看你们有奸情,特意通知秀儿姑娘前来送别,怎么样,我考虑的周到吧。”

    扶苏笑骂道:“胡说八道。”

    “听杨公子说,项公子今日就要离开,秀儿特意前来相送。”张秀儿见扶苏来到身前,主动开口道。

    “张姑娘有心了,多谢。”扶苏体内的灵魂已经三十多岁,虽然有被这个幼小的躯体同化的迹象,但对这个才十四岁的小女生确实没有龌蹉的心思,一切不过是杨建的臆测。

    如果说扶苏对张秀儿另眼相看的话,只能说随着这些天的了解,他才知道,在郏县人看来,张良确实如陈全水所说,为了复韩,散尽了家财,对家人不管不顾,弟弟死了也不安排丧事,反而仓皇而逃。而张秀儿一介女儿身,在张良身在新郑,张高病重期间,操持所有家事,把张家打理的井井有条,如果不是张良回家,估计张家也不会这么快败落。

    “公子,我刚开始以为你是听闻张良结交豪杰,过来骗吃骗喝的,所以对你有些误会,还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虽然第二次见面的时候,扶苏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满,但是张秀儿还是希望向扶苏解释一番,免得扶苏芥蒂。

    “我根本就没有在意,你不要多心。”

    “大兄原来不是这样的。”张秀儿没头没脑的来了一句,扶苏却明白她说的是张良,扶苏没有说话,静静的听着,他也想知道这个旧时空里刘邦的军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也许是一直没人倾诉,扶苏给她的好感让她觉得扶苏是个可以交心的朋友,张秀儿开口之后,就不停歇的一直说下去。

    “以前的事情我不知道,但自从我记事以来,大兄对几位伯母和二哥一直都很关心,从来不愿意让他们受半点委屈,大兄对我也很好。他懂得很多东西,经常给我讲好玩的故事,还教我和二哥读书,好像天下间就没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父亲去世之后,大兄说张家累世公卿,不能在他这里断了,要去新郑谋一份官职,养活家人,就离开了郏县,他走的时候,只带了几套衣物,一串布币,其他的东西都留给了我们用度。”

    “没有想到大兄这一去,就再也不是我认识的大兄了。去年年底,大兄从新郑回来,对我们说朝堂之上全是苟且之辈,国君昏庸,大臣无能,如果让他们一直在朝堂,韩国肯定会很快亡国,他一定要进入朝堂,驱除奸佞,匡扶国君,避免韩国灭亡的命运,他劝说伯母动用家里的钱粮,打通关系,让他能够进入朝堂。”

    “他是家里的嫡子,家里的钱财本来就是他的,更何况他是要入朝为官,家里没有人反对,大兄很高兴,当时就要返回新郑,只是二哥突然生病,他才留了下来。”

    “没想到过了年新郑就没了,大王也投降了。大兄听到消息,像疯了一样,整天说着张家不能就这么没落,一定要亡秦复韩,让张家人重新做丞相,他到处散播自己招贤纳客的消息,附近几个县的流氓全都过来充当我家的门客。可这些人都是来骗吃骗喝的,费腾将军带着军队还没到郏县,这些人就拿了钱财跑光了。我们都劝大兄,不能再这么做,大兄却说孟尝君养士三千,方能为相,这点钱财又算的了什么!丝毫不听劝阻,反而变本加厉,连二哥的病情都不在乎了。”

    “二哥去世之后,他竟然不闻不问,任由高哥的尸骨腐烂,公子来之前的两天,张良打包了家里仅有的钱财,匆匆离去,不知道去哪了!”

    张秀说完张良的故事,已然泣不成声,双眼茫然,显出她还只是个孩子的事实。

    扶苏默然无语,他更加的迷惑,不确定张良到底是深谋远虑、志向远大,还是自私自利、不择手段。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扶苏见张秀儿没有停下的意思,只能想办法转移她的注意力。

    张秀儿果然渐渐的收声,歉然道:“让公子见笑了。”

    扶苏微笑表示不在意,开始了他的故事。

    “以前,有个人,既不会种地,也不会经商,更没有做过官吏,连饭都吃不起,却天天背着把剑,自认为是士……”
………………………………

第148章 无果

    (争取写出第三章,求支持。)

    扶苏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将韩信的故事改编一番,讲给面前的小姑娘听,也许是知道张良将来会有无限的成就,给她一些希望。

    “这个人,后来成为了元帅,被人称为军神。”

    “公子是说我大兄将来也会成为军神吗?”张秀儿似懂非懂,开口问道。

    扶苏摇摇头,“我并不是神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