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扶秦-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举手之劳罢了,秀儿姑娘无需如此。”扶苏开口拒绝道。

    听到扶苏拒绝,张秀儿有些失望,眼珠一转,又说道:“怎么不见杨公子,他不在公子府里吗?项公子不问问杨公子的意见,就这么拒绝了?”

    “呃。”扶苏说不出话来。

    正当扶苏考虑是不是派个人把在学宫踢足球的杨建叫回来时,夏薇端着茶盘进来。

    “这位姑娘,请用茶。”夏薇趁着奉茶的机会,偷偷的打量张秀儿,张秀儿发觉之后脸色通红,却又不好说什么。

    “公子,午饭已经准备好了,可是张先生都走了,你看?”

    夏薇将茶杯放在扶苏面前,轻声说道。

    “都走了?”扶苏奇怪道。

    “西陵和郦先生还在府里,张先生说公子既然与佳人有约,他自然不好打扰,就先回学宫了。”夏薇说这话,又看了张秀儿一眼。

    夏薇虽然降低了声音,但还是被张秀儿听到了,配合着她偷偷打量张秀儿的动作,张秀儿脸上刚消退的红霞,再次浮上脸颊。

    夏薇的话和动作让扶苏也是大囧,夏薇平日里可没有这种打趣人的嗜好。

    “张姑娘,既然来了公子府,一定不要公子府的美食,公子府的美食在咸阳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咸阳的达官贵人想要品尝公子府的美食都没有机会。”扶苏对张秀儿道。

    “夏姐姐,你去吩咐厨房,上菜吧。”扶苏也不等张秀儿反对,就对夏薇道。

    “别,别,公子,母亲还有伯母还在等我的消息,我还要回去,改日再来拜访。”张秀儿顾不得喝茶水,连忙起身,向扶苏告辞。

    “还没问张姑娘你们住在哪里,把令堂她们一并请来就是,你也听到了,今日公子府准备的饭菜足够。”扶苏开口道。

    “这不太好。”张秀儿道,说着就要往外走去。

    “那张姑娘总要告诉我你们现在住在哪里,等杨建回来,我和他一起去寻你。”扶苏并没有强求张秀儿留下来。

    张秀儿再次失望,开口道:“我们住在升元客栈,我先回去了,免得母亲着急。”

    张秀儿说完,对扶苏一礼,又对夏薇道:“谢谢这位姐姐。”

    扶苏将张秀儿送出府门,看着张秀儿跟山伯走远,才返回府里。

    “公子真是好本事,我听说公子在颍川一共不过十多日时间,怎么就把人家的魂儿给勾到了咸阳来了。”扶苏刚进府门,夏薇就打趣扶苏道。

    “夏姐姐可不要胡说,我不过是顺便帮了她一次而已,她是特意过来感谢的。”扶苏笑着解释道。

    “对了,待会儿找人给张姑娘他们送些食盒过去。”

    “公子还不承认,人刚离开,就要给送公子府的美食过去。”

    扶苏苦笑摇头,不再争辩,心中直呼冤枉。

    张秀儿离开公子府,心头渐渐平静下来,自语道:“难怪,那夏姑娘比我可漂亮多了。”

    山伯在一旁听了张秀儿的话,微微叹了一口气道:“小姐,你没发现吗,项公子在公子府里身份可不一般呢,公子府里的下人见了项公子都要行礼,那夏姑娘看起来是公子府里的奴婢,却要听项公子的吩咐。”

    张秀儿一愣,她倒是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现在一想确实如此,不由得心里更加烦乱。

    “扶苏,叫我回咸阳有何事?”杨建当天晚上就从学宫赶回了咸阳,见到扶苏就问道。

    说实话扶苏并不想把杨建从学宫里请到自己府上,尤其是因为张秀儿把杨建叫回来。杨建这小子,一肚子的八卦心思,若是知道张秀儿来找过自己,不知道又要说什么乱七八糟的话。

    “还记得张秀儿吗?”

    “记得啊,她不是看上你了吗。怎么,缠上你了?”杨建斜躺在椅子上,有气无力的说道。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扶苏笑骂道:“张秀儿说要感谢你,明天咱们一起去见一见。”

    “感谢我?”杨建坐直身体,道:“要谢也是谢你,跟我有什么关系!老实交代,打什么主意?”

    “别胡思乱想了,她带着一家人来咸阳投亲,结果亲戚没找到,现在住在升元客栈,我想着短时间还好,长时间恐怕不行,就想着给他们寻处房子。”扶苏说道。

    “还说没奸情,这么热心,肯定没好事。”杨建像是发现了大秘密一样,叫了起来。

    扶苏以手扶额,摇头道:“我只是听说他堂兄张良是个贤才,想通过张秀儿接触张良罢了,我今天已经见过她了,明天咱们一起去见一见。”

    扶苏说完就离开了,留下杨建在那里嚷嚷着“不相信”。

    一夜无话,扶苏不顾杨建唉声叹气,强拉着他一起去升元客栈去见张秀儿。

    “什么人?”一匹马从远处往公子府奔来,被公子府的侍卫喝止。

    “我是太子太保蒙大人的侍卫蒙戈,公子可在府上?”来人没有下马,扔下一个令牌,大声的询问道。

    “公子今日一早就出去了,蒙大人不如先在府里等一阵。”侍卫知道蒙毅是扶苏的老师,对蒙戈还算客气。

    “去了哪里?”蒙戈没有跟侍卫闲聊的打算。

    “蒙大人稍等,我去里边问一下。”侍卫碰了个冷屁股,有心发作,但看蒙戈的样子,似乎是有急事,只好作罢,去府里询问扶苏的去处。

    过了不长时间,侍卫从府里出来,对蒙戈道:“公子和杨建小将军去了升元客栈。”

    侍卫声音刚落,蒙戈就调转马头,向升元客栈而去。

    “多谢项公子昨日送来的饭菜,果真是美味无比,不负其名。”张秀儿对扶苏道。

    “秀儿姑娘,咱们是朋友,你初来咸阳,人生地不熟,我能帮一点忙也是好的。”扶苏客气道。

    张秀儿听扶苏说他们是朋友,眼中一亮,笑容绽放。

    “张姑娘,扶……少龙说你们还没有住的地方,我家正好还有一所宅子空着,你们先去住着如何,待你们找到了合适的地方再搬出去也好。”杨建差点顺口说出了扶苏的身份,但好在反应还算快,带了过去。

    “我……”张秀儿正要推辞,就听到楼梯上“嗵嗵”响,接着就是一个侍卫模样的人对着扶苏拜倒。

    “小人蒙戈见过公子,太保大人有书信给公子。”蒙戈跟扶苏见完礼,就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双手递给扶苏。

    “你先起来,蒙师可是有什么急事?”扶苏伸手接过信件,看到蒙戈风尘仆仆,应该是一路疾驰,没有休息,才会这样。

    “太保大人按着梁安指点的路线,从博望苑一路追寻陶古等人的踪迹,在汉中发现了些线索,让我给公子前来报信。”蒙戈依言起身,道。

    “杨建,你领着秀儿姑娘去你家的宅子看看。”扶苏吩咐杨建道。

    “秀儿姑娘,我还有事,你先跟着杨建去他家的宅子去看看,满意的话就先住下来,不满意我再给你另寻一处,告辞。”

    扶苏把杨建留下,向张秀儿告辞。

    “蒙师发现了什么?”扶苏问蒙戈道。

    (小结未完,马上十二点,先发了,不然就是v章了。稍候补上。)
………………………………

第190章 赵亡(上)

    能求票吗?

    扶苏再次来到蒙武的家里,两年来他已经无数次来到蒙武的家里,除了第一次是为了找蒙武帮忙寻找陶古等人,其他的时候过来都是为了打听蒙武的消息。

    一年半前的时候,蒙武就已经明确告诉扶苏,陶古人找不到了,唯一的线索就是蒙毅追踪的刺客了,而蒙毅追踪刺客已经到了楚国。

    “你老师还在楚国,没有回来。”蒙武看到扶苏,有些头疼的说道。

    扶苏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出来蒙武是黑冰台真正的统领,这半年来,每个月就来找蒙武一次,从未落下过。

    “那老师有没有送信回来?”扶苏满脸堆笑,对蒙武的表情浑不在意。

    “给。”蒙武也不多说,将蒙毅送回来的最新情况交给扶苏。

    “追查刺客至会稽,激战数场,折损卫士三人,请统领派遣十人为援。”蒙毅给蒙武的消息很简短,并没有详细的经过。

    “蒙大人,老师追查刺客已经两年之久,前前后后折损了十多人了,老师没有受伤吧?”

    “我不清楚。”蒙武答道。

    “这是老师第一次求援吧,以前虽然也有损伤,但从没有求援,是不是老师遇到难事了?”

    蒙武脸色也不太好看,他比扶苏更了解蒙毅,轻易不会服输,如今到了向他求援的地步,要么是发现了南墨的老巢,要么就是蒙毅受了伤。

    “公子不用担心,你老师有分寸。”蒙武掩饰了自己的担忧,安慰扶苏道。

    “那我就先告辞了,老师有什么消息,还请蒙大人告诉我一声。”蒙武不愿意多谈,扶苏只好告辞离开。

    “公子回府吗?”蒙戈在一旁问道。

    自从蒙戈留在扶苏身边,羽白和孟安就被蒙戈从扶苏身边挤开了,扶苏所有的衣食住行,似乎都被蒙戈来安排。

    “先不回去,去西市看看。”扶苏答了一声,轻抖马缰。

    扶苏的三年规划,已经过去了两年,无论是学宫还是工坊商铺,基本的框架都已经按照扶苏的要求搭建完毕,但距离完成扶苏定下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商铺从工坊拆分出来之后,扶苏的教育基金也设立完成,可是学宫招收的学生并没有明显增多,甚至有些官宦子弟直接从学宫退学了,年满十六的学生,也没有人继续留在学宫继续深造的打算。

    工坊的架构经过扶苏的合理化,产量倒是大有增加,看现在的势头,不用等三年期满就能完成各项任务。齐楚两国陆陆续续送来的工匠,大概有五百人,都被吸收进了工坊,虽然技术比不过扶苏的工匠,但是都是熟练工,人数也众多,倒是让扶苏喜出望外。

    廖智在学报上开辟了专门的广告栏,虽然效果没有扶苏想象的好,几乎成了博望工坊和商铺的新品发布专栏,但总算给学委带来了一点收入,虽然钱财同样是扶苏的产业出的。

    不过扶苏所说的发现话题和创造话题,还是有些效果,学宫中如今各家的名士来了不少,都是看到学报对各家的点评,被吸引过来的,有些是看不过学报的文章,想要在学报为自己的学派正名,更多的则是发现了学报文章的高水准,想要在学宫磨砺学问。

    这些人的学问要比学宫放开办时来的人高出不少,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他们都是来做学问的,按着扶苏的规划,这些人本应该在学委下管理,但廖智知道学委的情况,学委那一点可怜的收入,自给自足尚且不够,不可能同时养活这么多人,求着张苍一起向扶苏求情,把这些人都归到了学宫的名下,他们不参与教学,只是互相交流学问,算是学宫代管的人才。

    最让扶苏欣喜的是西陵负责的商铺,让扶苏不得不慨叹,果然胖子都有做奸商的潜质。

    往日里连动弹都不愿动弹的西陵,接受了扶苏的任命之后,竟然在郦食其那里请来了十多个愿意在商铺一显身手的人才,用了半年时间带着他们把所有的商铺视察了一遍,整个人狠狠的瘦了两圈。

    “公子。”瘦下来的西陵显得干净利落,听到扶苏过来,忙不迭的过来行礼。

    “真是辛苦你了。”扶苏有些感慨的道。

    “为了公子,都是应该的。”西陵鼻头都有些酸。

    “还受的住吗?不行我就换个人过来,郦先生那里准备已经充足。”扶苏说道。

    “多谢公子体谅,只是我这里刚上手,频繁换人怕是对公子的计划不利。”西陵虽然心动,但还是拒绝了,离开公子府,替扶苏掌管商铺虽然辛苦,但让西陵觉得自己还有些用处,而且他也喜欢这种充实的感觉。

    “嗯,跟我说说这一个月的情况吧。”扶苏看了西陵一眼,往楼上走去。

    “齐国商业繁荣,送来的工匠很都有过做小二的经历,我从里边选出了四十多人,目前正在培训,准备充实到商铺和酒楼中去。”

    “商铺现在已经开了十九个分店,咸阳两家、三川两家、东郡两家,其他各郡都是一家,生意最好的当属东郡,我正筹划着在东郡开设如家、食为天的分店。”

    “如家和食为天的分店倒是不着急,如今邯郸的战事快要结束,赵国灭亡就在旦夕,要备些人手,先把邯郸的商铺开起来再说。”扶苏听着西陵的计划,不时翻看着财务支出。

    “是。”西陵点头答应。

    “不错,上个月的收入又有增加,你的功劳不三倍利润的目标不远了。”扶苏将手中的账本放下。

    西陵脸上露出自得,跟着扶苏学过小数,而且是最早接触小数的人之一,对自己在数字上的天赋很是自得,扶苏让他来商铺大概也是看中了这一点。

    “公子,黄公公来找公子。”孟安上楼来,对扶苏道。

    “黄公公,我刚从王宫出来,他有什么事?”黄奇是嬴政书房的太监,嬴政找扶苏,都是派黄奇过来。

    “公子,大王让公子速速进宫。”黄奇正在爬楼梯,见到扶苏,就高声道。

    “出了什么事?”扶苏问道。

    “喜事,喜事,赵国灭了。”黄奇高声道。

    黄奇的话让扶苏一阵惊奇,看来历史又拐了个弯,在他的记忆中,李牧是中了反间计被赵王杀死,赵国的灭亡是在李牧被杀之后,他记得上次朝会,前线传来的战报还说李牧在井陉抵挡着王翦的大军,让秦军不得寸进,他也没有听说秦国朝堂上有施行反间计的打算,赵国怎么突然就亡国了。
………………………………

第191章 赵亡(下)

    扶苏赶到王宫的时候,朝堂的官员几乎都已经到齐了。

    扶苏给李斯等人见礼之后,恭敬的站在李斯等人的身后,等着官员到场。

    官员到齐之后,嬴政在黄奇的陪同下出现,嬴政坐下后,众人齐声恭祝。

    嬴政看了扶苏一眼,眼睛里透着满意。

    “杨端和将军来报,前日大军已破邯郸,正前往井陉夹击李牧和司马尚的大军。黄奇,你将战报给各位达人传下去。”

    “是。”黄奇应命,拿着战报交给了王绾。

    王绾迅速的扫视一遍,看了扶苏一眼,将战报给了身边的冯去疾,让人奇怪的是几乎每个人看了战报之后都会看扶苏一眼,让扶苏大呼古怪。

    扶苏从李斯手里接过了战报,才知道众人为何都会看了战报之后看自己一眼。

    “臣被蹬鞍五千具,骑兵速度大增,突袭邯郸,一战而下,得赵王迁”

    原来马鞍和马镫已被秦军默默使用,并且用在了灭亡赵国的关键战役中,难怪扶苏发明了马鞍和马镫三年了,还不见马鞍和马镫流传出去,原来是秦国的将领们想来一着出其不意啊。

    “恭喜大王,秦军得此利器,战力得到极大提升。”等战报又回到了黄奇手里,王绾代替众官说道。

    嬴政一阵大笑,很是自得。

    “扶苏,这都是你的功劳,你要什么赏赐,尽管说。”赵国的灭亡先让比上次韩国的灭亡让嬴政开心的多。

    “儿臣不敢,全赖全军用命,众将军指挥有方,儿臣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将士们比儿臣更应该赏赐。”扶苏躬身道。

    “不错,不愧是寡人的儿子。”嬴政笑眯眯的道,“你不缺钱财,贤名传遍天下,这赏赐什么倒是让我破费脑筋。”

    “等战事停歇,同三军将士一起赏赐,如何?”嬴政问道。

    “儿臣谢父王。”扶苏的夸奖却让扶苏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君王把这赏无可赏的话说出来,对臣子来说可不是好兆头。旧时空的电视剧里可没少过这种镜头,聪明的做法自然是像刘伯温那样退隐山林,还好自己只是个十二岁的娃娃,又是嬴政的儿子,也许嬴政说这句话只是因为对扶苏的喜爱,没有其他的意思。

    “寡人欲亲往邯郸,众卿以为如何?”嬴政没头没脑的问道。

    嬴政的话让众官一阵交头接耳,嬴政对赵国的怨念所有人都知道,从私心上来说,嬴政幼年的时候在邯郸居住,没少被赵国的公卿欺负,庄襄王继位的时候,又差点被赵国杀死。从国家的角度来说,长平之战后,秦赵两国是死仇,赵国是六国反秦的领头羊,数次合纵反秦,赵国都是纵长。如今赵国灭亡,邯郸被被破,嬴政去邯郸的目的不言而喻。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嬴政的心思,一时间却无一人干出口劝谏。

    王绾作为秦国相邦,本应当为嬴政查漏补缺,第一个出来劝谏,可他了解应征的性情,嬴政决定的事情,很少会轻易改变,何况他也清楚自己其实丞相的大权如今在廷尉令李斯那里,自己说是个摆设也不为过,这时候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省的恶了嬴政。

    刚刚就任左丞相不久的冯去疾却没有这样的顾忌,开口道:“大王,此事不妥,如今战事尚未完结,赵国仍是战场,恐怕不太安全。”

    “是啊,大王,赵国只是邯郸灭亡,还有十多个城池没有投降,接下来的政务必定繁忙,大王此时离开咸阳,多有不便。”有人见冯去疾打头,也跟着劝道。

    三个订阅,这是要扑街了啊。

    “如今李牧还有精兵十万屯守井陉,赵国公子嘉也逃亡在外,请大王勿以身犯险。”

    “大王,杨将军正忙于和王翦将军回合,合击李牧,又分兵追索公子嘉,任务繁重,大王驾临邯郸,势必会让杨将军分心,还请大王三思。”

    “请大王三思。”一时间众人纷纷劝阻,有些是确实是想救邯郸的赵人一命,有的人则单纯是为了秦国朝堂和嬴政考虑,不过无论是谁,都没有说邯郸的人不该杀。

    扶苏看着众人,心道,你们这些人啊,注定是要失败的,扶苏虽然并没有想到嬴政去邯郸是为了杀人,但从旧时空的历史中,他可是知道,嬴政是个喜欢巡游天下的君主,甚至在路上遭受了刺杀也没有退缩,最终死在了巡幸天下的路上。

    不过也幸亏扶苏现在还没有想到嬴政前往邯郸的目的,不然他肯定是要劝谏的,说不得此次的赏赐没了希望,还会因此让嬴政不满,要知道胡亥已经出生了,而且据芈氏说,嬴政对自己的这个最小的儿子很是喜爱。

    “寡人注意已定,此事无需再议。”

    果然如扶苏所料,嬴政虽然是问话,心中其实早就有了决定。

    “冯去疾、李斯、王冉、赵高、冯云随驾前往。”嬴政一连点了二十多个名字,几乎把小半个朝堂都带在了身边,这是准备在自己的马车上处理政事了。

    扶苏的名字没有出现,这扶苏微微有些失望,他在朝堂上呆了两年,几乎没有离开咸阳一步,咸阳城外的学宫,一共也只在开学的时候去了四次,如果不是张苍的严格要求,咸阳城内还有个商铺供他随时发挥聪明才智,他只怕早就受不了了。

    “扶苏以公子监国。”嬴政看了扶苏一眼,道。

    扶苏听到自己的名字,本以为嬴政准备带着自己,万万没有想到,嬴政竟会让他留下来监国。

    “儿臣年幼,还请父王三思。”扶苏虽然心中有些微微的窃喜,但更多的是不知所措,想要想李斯和魏缭求救,众目睽睽之下,只好先推辞。

    “寡人十三岁登基,如今你也是十三岁,寡人出行,留你监国有何不可。”嬴政虽然因为众人的反对心情有些不爽,但也没有把脾气发在扶苏身上,反而和颜悦色的打趣起扶苏。

    “父王天纵之姿,儿臣哪里能和父王比。”扶苏已经推辞,而且确实心里没底,只好继续推辞道。
………………………………

第192章 监国

    求推荐、收藏

    扶苏同样没有能够改变嬴政的决定,满怀着忐忑的心情接受了嬴政的旨意。

    “老师,我该怎么做?”临时的朝议结束,扶苏在嬴政的“书房”的章台宫从新拜谢了嬴政,接受了嬴政的一番耳提面命就匆匆忙忙的到李斯的府上求教。

    李斯在自己有些花白的胡须上轻抚,看着扶苏,眼中透着满意。

    扶苏少年聪慧,无人能及,可是扶苏立府之后的表现却让李斯不甚满意,在扶苏安心于朝堂之前,李斯只对扶苏办的学报还算满意。

    无论是想办孤儿院,最终办了个学宫,还是无数让人无法想象的工坊产品,甚至是日进斗金的商铺,都不让李斯满意。如果说扶苏前几年做了什么事情让李斯满意的,那就只有学委办的学报了。

    扶苏的学宫不提倡辩论,可是学报却兼收并蓄,无论何门何派,只要你文章写得好,都可以在学报上发表,这个让扶苏并不满意的学报俨然成为了天下学术思想交流碰撞的中心,虽然学报的销量还不能让扶苏满意,但他的名气却是实实在在的传遍了天下,为扶苏也为秦国吸引了不少的读书人。

    这两年,扶苏将学宫、工坊、商铺、学委都交由他人打理,自己安心在朝堂上学习处理政事,扶苏才从新让李斯满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