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扶秦-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两年,扶苏将学宫、工坊、商铺、学委都交由他人打理,自己安心在朝堂上学习处理政事,扶苏才从新让李斯满意。
“公子想做什么?”李斯问道。
“那太多了。”扶苏眼睛明光闪烁,他这十多年无时无刻不在计划着如何改变秦国,策划了太多的方案,他有太多的事情想要做。
“公子能做什么?”李斯又问道。
“呃。”扶苏闭嘴不语,在章台宫中,嬴政曾吩咐过扶苏要看好王宫,多向大臣们学习政务,诸事皆可凭大臣议定,有不决之事,可快马传送邯郸。
“大王让公子做什么?”李斯继续发问。
“父王让我多向诸位大臣学习。”扶苏已经明白过来了,他这个监国并没有实权,除了他有点懵懵懂懂,所有人都明白这一点。
李斯点点头,扶苏的悟性还算可以,就指点扶苏道:“不过怎么学习,也是有讲究的。”
“还请老师教我。”扶苏恭敬道。
“既然大王已经明令要出行邯郸,而且三公九卿半数以上都随行在侧,那天下郡县有疑难之事定然会发往邯郸,而不是送往咸阳,公子在咸阳并不会有太多政事。”李斯道。
“学生明白,也没有其他奢望。”扶苏解释了一句。
“嗯,你要知道,在朝议之前,大王曾经着急我和魏缭商议此事,大王本意是要公子随行前往邯郸的,被我给拒绝了,并建议公子监国。”
“啊,这是为什么?”在扶苏看来,既然监国并没有什么实际权力,那还不如跟着嬴政前往邯郸旅游一圈。
“你可知道大王前往邯郸为了什么?”李斯又开始了这种以问题回应问题的教学方式。
扶苏思索一阵,摇了摇头。
“大王是去杀人的。”李斯说的平淡,扶苏却听出了一阵阴测测的感觉。
“杀人?杀什么人?”扶苏问道,韩国灭亡,嬴政也只是把韩安圈居在陈县,并没有杀他,为了安抚赵人,应该不会把赵迁给杀了吧。
“大王幼居邯郸,多受邯郸公卿欺辱,如果不是太后竭力维护,恐怕就死在了邯郸,你当知道大王重情重义,对太后可谓极孝,如果不去报了这仇,恐怕不是大王的性格。”
李斯得解释让扶苏目瞪口呆,半天才道:“大臣们这么反对就是为了这个,父王真的要在邯郸杀人。”
李斯沉重的点头,道:“这事情已经不可避免,你不要去劝谏了。”
李斯自然了解扶苏的脾气,在朝议时那是他没想到这一层,如今既然知道了,十有**会去劝阻嬴政。
“可是”扶苏还想说什么。
“这也是我建议你留在咸阳的原因,大王兼并天下,本就应有暴戾之气,在邯郸杀一匹人,除了为太后报仇,同样可震慑天下人心公子则不同,公子素来心善,愿意为了咸阳孤儿不惜钱财,兴办学宫,这份仁心,正是大秦今后所需要的,既然邯郸的屠杀不可阻挡,公子还是不要沾染的好,免得污了公子的贤名。”
“我,我”扶苏听到屠杀这个词,心中一颤,还想说什么。
“父王并不是听不进劝谏的人,我还想试试。”扶苏道。
“公子今日朝堂之上,没有出言阻止,现在再去阻止有谁会知道呢?”李斯摇头劝解。
“何必要人知道,只求无愧于心。”扶苏越发坚定。
“太后素来疼爱公子,公子要阻止大王为太后报仇吗?”李斯冷冷问道。
扶苏听了这话,就是一怔,久久不言。
“你是我的学生,我自然会为你考虑。”李斯看着扶苏,放缓了语气道:“大王至今没有册封公子为太子,此次大王出行邯郸,让公子监国,虽然还是没有册封太子,但监国素来是太子在国君不在国都时担任,这等于是变相承认了公子的地位。”
“所以公子什么都不用做,就已经有了监国的最大收获。”李斯道。
“既然大王离开之后,咸阳并不会有重大的国事,需要处理,那这些事情公子尽管安排,这是监国的权利,办得好不过是锦上添花,办不好也无伤大雅,大王不会怪罪,毕竟公子年龄还大王虽然十三岁登基,但知道二十二岁才亲政,自然不会苛责公子。”
“政事任凭公子处理,但是有些事情,公子万万不可操之过急。”李斯见扶苏已经开始走神,就提醒道。
“官员的任免、奖赏、斥责,公子不要插手,大王亲政后形成的习惯公子不要随意改变,只需按部就班即可,现在还不是公子展现的时候。”
李斯将自己的建议一点点的告诉扶苏,扶苏不时的提出些问题,这是李斯任职廷尉之后,他与扶苏之间少见的交流。
“你的学宫到底有几个年纪?”李斯的教导结束之后,问扶苏道?
“什么?”扶苏一时有些转不过弯。
“学宫!”李斯提醒道。
………………………………
第193章 固执
感谢qq阅读书友309187的五推,书友东狱残风四推,黑桃qqk1ng、150920203754585、160721201321388、王玉柱、烈火花菱、tnyut、茅野禎丞、dngjinlin、didunying成为本书的粉丝,书友卓冉荣升第一评论员,更感谢我自己成为自己的第一粉丝和票王,好可怜。
“李申已经在学宫两年了,我本以为他在学宫学宫一年,就足以毕业,结果你倒好,每年新增一个年级,李申虽然每年都在最高年级,但总要有个头吧。”李斯不满道。
李斯的话让扶苏一阵尴尬,现在学宫的设置对李申这种家学丰富的学生确实不太公平,这也是一些官宦子弟离开学宫的原因,明明学不到太多东西,却还要交学费,虽然是怀着交好扶苏的目的来的,但扶苏两年间也才在学宫出现了四次,你让他们怎么交好。
“要不让师弟还是回家吧,学宫现在还不太成熟,师弟在学宫怕是会被耽误了。”扶苏扭捏道。
“回家倒是不用,你那里吃得好,睡得好,又有同龄人陪着他玩耍,他可不愿意回来,我只是好奇你的学宫的年级什么时候是个头,能让李申学到些真本事。”
“我的打算是将来学宫人数足够了,分成小学和中学和大学,小学五年、中学三年、大学两年,但是现在学生太少,分的这么详细有些”
“你打算把这些学生养到二十岁?”李斯觉得有些不可置信,扶苏的商铺到底是赚了多少钱,能这么花。
“不是,现在只有小学是必须的,中学和大学都看学生自己选择,而且学生年满十六岁,学宫不再负责食宿,而且除了特需的学科,无论是谁都交学费。”扶苏道。
“什么特需的学科?”李斯有些好奇道。
“学医,或者愿意去我的商铺、工坊工作。”扶苏道。
“哎,你要知道,你这么做要花费多少精力、财力,才能收到你想要的效果!”李斯明白过来了,扶苏这还是孤儿院的路子,要把贫困的学生养到成年,还负责安排给个工作。
“学生有分寸。”扶苏坚持道。
李斯不过是借着李申来劝自己罢了,他的好意扶苏当然明白,扶苏给别人的感觉,对那些未成年的贫困学生花费的心思,远胜过对所谓名士的心思,甚至府中的门客,也都要有一技之长才能留下,否则名声再大,扶苏也一概不收。
“好吧,你好自为之。”李斯明白自己这次的劝说还是失败了。
离开李斯府上,扶苏也有些头疼,学宫虽然有张苍坐镇,但却是现在最不可能完成扶苏三年规划的地方,现在的一二年级加在一起不过是四十多人,还没有学宫第一次开学时招收的人多。他正琢磨着是不是可以利用监国的权力,来个义务教育,但想到李斯的话,这定念头刚一出现,就被扶苏丢到了爪哇国。
他也和张苍一起分析过学宫不进反退的原因,一来是官宦子弟本就有限,热情又被打消,想要通过学宫完成交好扶苏的目的,实在是困难,没有全部退学已经是给扶苏面子了。二来,秦国这两年忙于对赵国的战事,大量征召士兵,农民家中的成年劳力基本都去当兵,家中的孩子基本上都被当做劳力来使用了,学宫开出的条件虽好,但农民总要把地种完,不然光是人头税就会让他们承受不起。面对这种情况,扶苏和张苍也无法可想,只能等战事消停,再想办法。
扶苏趁着月色,回到自己府中。
躺在床上的扶苏久久不能入睡,他即将迎来自己来到这个时空后,距离最高权力最近的时刻,虽有着重重限制,却仍然让扶苏激动不已。
扶苏在自己的床上辗转反侧,想着几天后自己该如何做好这个监国。
楚国,会稽。
蒙毅站在街角处,看着远处一个商铺,聚精会神。
一个穿着黑衣的矮汉悄悄的来到蒙毅身边,顺着蒙毅的目光看了一眼,道:“大人,应该就是这里了。”
蒙毅“呸”的吐了一口痰,恨恨道:“确定吗?别再让这帮见不得光的老鼠跑了。”
“错不了,我找人在这里蹲了三天,还专门找了越君的人确认,就是这里,南墨巨子良臣平时就藏在这里。”
“嗯,童骞这次辛苦你了,你在越君面前漏了身份,这次任务结束就跟我返回咸阳。”蒙毅继续盯着商铺,轻声道。
“多谢大人。”童骞连忙感谢。
“给我看好这里,寅正发动进攻,一个也不要放过,你安排人两个人盯着,其他人都去休息。”蒙毅吩咐道。
“大人,我们现在只有十多个人了,大人还受了伤,要不要等统领的援手到了在动手?”童骞有些担心的道。
“呸!”蒙毅又是一口痰吐出,用手捂住嘴,把即将到来的咳嗽压了下去,阴测测的道:“老子还没吃过这么大的亏,心里闷的慌,实在等不及要报仇啊,从咸阳派人过来,少说也要半个月了,等不及啊等不及。”
“不用说了,免得这个南墨巨子发现了不对,跑了怎么办?我们跟南墨斗了几场,互有胜负,但他们的人损失更大些,现在这会稽能有二十个墨者就不错了,我们赢得机会很大。”蒙毅道。
“我去休息,到时间叫我。”蒙毅说完,又看了一眼远处的商铺,冷笑一声,转身离开。
童骞看了蒙毅一眼,对着身边的人吩咐一番。
商铺是一座前铺后宅的结构,后边的宅院被商铺的小楼所遮掩,良臣正在宅院中,愁眉不展,为自己两年多前的决断后悔不已。
他在西墨中有自己的眼线,知道西墨招受了嬴政的打击,为数不多的墨者竟然趁着扶苏不在脱离了扶苏的保护,还逃离了咸阳。南墨的实力远不如西墨,良臣南墨压过西墨一头,并没有报太多希望,可是西墨的变数让他看到了机会,派遣了刺客去刺杀陶古等人。
………………………………
第194章
求推荐、收藏,呃,也能求月票了。
良臣的脸上已经不见了几年前天下大势在握的自信,蒙毅这两年给了他太大的打击。他还没有跟扶苏正面交手,就被蒙毅给狠狠的收拾了一顿。
为了稳妥,良臣定下了用下毒暗算陶古等人的办法,想要让陶古他们静悄悄的消失,却没想到陶古太奸诈,发现了情况不对的情况下,使了个李代桃僵,南墨大意之下,让西墨逃走了四个人。虽然南墨发现之后,积极挽回,但也只是把柴光和焦功志给截杀了,梁安和乐鹏还是回到了咸阳,自己好不容易策反的商平暴露,然后南墨的灾难就来临了。
扶苏为了寻找陶古和柴光等人,竟然寻到了蒙毅,蒙毅迅速联想到了更早之前扶苏的刺杀案,带着秦国黑冰台的人沿着陶古等人的路线前进。蒙毅在审讯商铺管事和伙计的时候,泄露了消息,良臣一度以为得到了内部消息,小看了蒙毅,吩咐南墨打蒙毅一个伏击,想让蒙毅知难而退,没想到那只是蒙毅故意泄露的消息,其实却早有准备,结果第一次交手,南墨就损失惨重,连在商铺中的另外两个奸细也被扶苏揪了出来。
蒙毅遇到南墨的刺客之后,果断的放弃了继续追寻陶古的打算,全力追查刺客来处,用了两年的时间,始终咬着南墨留下的尾巴,一直到不久前良臣整合南墨所有的人力,给蒙毅来了个狠的,让蒙毅负伤。
掌握历史走向的优越性,在蒙毅面前根本体现不出来,秦国黑冰台的实力远超他们,如果南墨还隐藏在暗中慢慢发展,或许还能长久下去,可是一旦被黑冰台发现,就无力翻腾,只能被动挨打。
“巨子,人都已经送走了,我们在楚国的人只剩下十多个人了,等蒙毅反应过来,即使能找到这里,我们也早已远走高飞了。”飞青躬身对良臣道。
“姓蒙的现在到哪了?”良臣问道。
“蒙毅受伤之后一直在历阳修养,他只是派了几个人追踪咱们撒下的饵,其他人都留在身边保护自己。”飞青回答道。
良臣听了飞青的话,面上一松,紧接着心中升起不安的感觉,道:“不可能蒙毅受的是小伤,咱们还把要往南越之地逃亡的消息给了他,他从汉中一直追着我们到了历阳,既然知道了我们要跑,怎么会眼睁睁看着,他应该紧咬不放才对,不可能突然就停下了,一定是有阴谋。零九”
想到这里,良臣猛地停下,对飞青道:“去,通知咱们的人手马上离开会稽,化整为零,分开往燕国出发。”
“巨子,应该不至于吧,蒙毅要追也是向着咱们留下的线索往南去,未必会找到这里来,而且铺面里还有些钱财没有收拾,是不是……”飞青有些迟疑。
“些许浮财,不要也罢,蒙毅如果那么好对付,还能一直追到历阳吗!不要废话,快去。”良臣说完,就回到自己屋里。
良臣的话让飞青有些尴尬,从蒙毅进入楚国,就是飞青负责对付蒙毅,结果还是被蒙毅一直追踪到历阳,直到良臣出手,才算让蒙毅消停下来,本来以为摆脱了蒙毅的追踪,没想到巨子竟还是不放心。
飞青跺跺脚,一边往商铺走一边高声道:“老高,老常,快叫大伙准备出发,你们两个先行一步,去曲阿为巨子准备好舟船,注意安全。”
“都从后门走,留下两个人,把所有的酒和菜油都搬到屋里来。”良臣突然从屋里出声道。
半个时辰后,童骞正盯着远处的商铺,突然觉得哪里不对,商铺后边好似有火光传出,仔细看去,浓烟在火光的映照下,飘向天际。
童骞豁然站直身体,一边往商铺冲去,一边吩咐道:“快,去个人禀报蒙大人,商铺着火了,其他人往周围追。”
童骞冲进商铺的时候,火势已经大了起来,附近的百姓被火势惊醒,正呼喊着要救火,后边的宅子全被引燃,如果不是商铺和宅子之间有块空地,良臣有意让商铺遮挡火光,争取逃跑的时间,估计商铺也免不了被引燃。
童骞在商铺中迅速的搜索一番,没找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找个机会,偷偷的溜出了商铺。
蒙毅脸色阴沉的看着被映红了的夜空,这么大的火势,显然是有人故意纵火,良臣发现了他们!
“大人,我发现着火的时候,火势已经起来,我只在商铺中搜索了一番,没有找到有用的东西,商铺中很凌乱,像是匆忙离开,是不是有人泄露了消息。”
“可有人在商铺中进出?”蒙毅问道。
“没有,我一直亲自盯着,从大人离开,到现在一个时辰,商铺一直大门紧闭!属下办事不利,请大人责罚。”童骞向蒙毅请罪道。
“这次是我大意了,怕被良臣发现没有在周围都布置暗哨。”蒙毅看着渐行渐近的官兵衙役,退回到街角,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先回客栈。”
“大人,他们离开顶多一个时辰,咱们追一阵吧,说不定还能追到。”童骞不甘心道。
“你知道他们往哪跑了吗!把咱们的人叫回来,别被良臣各个击破了。”蒙毅道。
童骞一阵咬牙,这次蒙毅为了端了南墨的老窝,故意没有让负责追踪的人靠的太近,以免南墨发现端倪,没想到却真的被南墨给甩开了。
“这次先放过他们,被我蒙毅盯上,我倒要看看他们还能躲到哪里去,吩咐长沙的人手,把南墨留给咱们的点心收拾了。”蒙毅又看了看远处的火光,带着众人离开。
第二天一早,蒙毅领着众人往陈县出发,那里是距离他们距离最近的秦国领土。还没有赶到陈郡,邯郸城破的消息就已经传到了楚国,蒙毅听了消息先是高兴不已,接下来却是内心暗叹,自己辛辛苦苦两年,抓着南墨不放手,蒙武几次想让他返回咸阳,都被他拒绝了,他非要把南墨抓住才甘心,没想到眼看着事情就要成功,还是没良臣给跑掉了。
………………………………
第195章 归隐
上一章章节名忘了写了,等假期结束会找编辑补上,见谅。
帝元2470年八月十三,嬴政出行邯郸,公子扶苏监国摄政,丞相王绾辅政。
在监国的第一天扶苏很不在状态,近乎于一言不发,让辅助的王绾觉得扶苏似乎谨慎的过了头。而扶苏这样的表现,却并非王绾所想的谨慎过头,而是他第一天就被削了面子,而且是被自己的老师削了面子,魏缭在扶苏监国的第一天就没有出现,让扶苏忐忑不安,难道魏缭是因为自己去找李斯求助,而没有去找他,就闹了意见。
扶苏等着王绾等人将政务处理完毕,誊抄之后在王绾的监督下,加盖印章,然后毫不停留的就离开了咸阳宫。
扶苏先是给芈氏请安,并汇报了朝堂的情况,就匆匆离开王宫,去往魏缭的府上。
魏缭见到扶苏来到府中,并没有多说什么,直接领着扶苏到了自己的书房。
“老师今日为何没有”扶苏话才说了一半,就被魏缭伸手打断。
“我没有出现,不是因为公子,公子不要自虑过甚。”魏缭依旧是一副冷冷的样子。
“那是为何?”看起来魏缭会为扶苏解释一番,但扶苏还是忍不住开口相问。
“秦国已无敌手,我在朝堂何用?”魏缭随手为扶苏倒了一杯茶。
“你不来我也要去找你,你是我的弟子,我对你也算有些了解,你是大王的公子,性情却与大王截然相反,大王刚毅果断,心志狠厉,而你却是善心泛滥、妇人之仁,如果你不是嫡长子,又聪敏过人,将来绝无可能继承王位。”魏缭一开口就不给扶苏留情面。
“不过我相信你会是个适当的君主。”魏缭并没有多说。
“你不来找我,我也会去找你,我的这些书,全是留给你的。”魏缭随手指着书房里的书。
扶苏随着魏缭的手指打量着魏缭的书房,除了大量的纸质书籍之外,魏缭的书房里还有很多竹简,看起来都有了些年头。
“老师”扶苏很想劝说魏缭留下,但却不知该如何开口。
“你不用再劝,我去意已决。”魏缭道。
扶苏和魏缭都安静了下来,书房里的气氛越来越压抑。
“老师要去往哪里?”扶苏沉默半晌,问道。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魏缭引用来一句诗经的话作为回答。
“老师离开朝堂不怕会有杀身之祸吗?”扶苏轻轻问道。
“若是数年之前,我或许还有这样的疑虑,但现在吗!”魏缭难得的露出笑容道:“韩赵相继而亡,其余四国无论如何都是回天乏力了,纵使四国出现再天才的人物,也改不了灭亡的命运,大王的气度,岂会在意我这样一个老朽。”
魏缭顿了一顿,道:“如果公子把三十六计此时刊印,我想杨将军和大王不会阻止的。”
扶苏再次沉默,魏缭在平时沉默寡言,一开口就不给人反驳的机会。
“老师,我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老师答应。”扶苏放弃了劝魏缭留在朝堂的打算,另起一题。
魏缭看了扶苏一眼,还没有说话,书房的门被人打开。
“叔父,公子。”魏通向着魏缭和扶苏行礼。
“公子是来送叔父的吗?我还发愁叔父这么多书怎么给公子送去呢!”魏通笑呵呵的说道。
“魏兄不是去了上郡吗?何时回的咸阳?”魏通也曾经参与思贤苑的培训和后来的户口统计,后来去了上郡去做县令。
“叔父半年前就给我去信,让我返回咸阳了。”魏通道。
“魏兄也辞官了?”扶苏看了魏缭一眼,魏缭这是全面脱离了朝堂啊。
“是啊,通家贫,从小就是靠叔父接济,如今叔父年龄大了,要归隐终南,我当然要跟随伺候。”魏通理所当然的道,对自己的县令职位好不在乎。
魏缭看向魏通的目光中全是欣慰,他这个侄儿不仅有才学,而且有孝心,要说有什么不足,你那就是和自己一样有时候不善言辞,当然在魏缭的眼里这并不算大问题。
扶苏听了魏通的话,眼中精光一闪,有戏。
“老师,我的提议你一定要答应。”扶苏好像来了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