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扶秦-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穆田成将扶苏送到最好的客房,就带着朱文等人离去,为他们安排住宿。

    扶苏坐在椅子上,不理会跟随过来跪在地上的彭定伶,对俞途道:“俞队正,客栈外围的安全由你负责,其余之处交由羽白负责,如何?”

    俞途做蒙恬的亲兵,平日都是在蒙恬近身服侍,如今扶苏让他们负责外围,俞途心中有些不服气,但也知道亲疏有别,更何况扶苏也没说要让他听从羽白的吩咐,当下也不多说,道:“谨遵公子吩咐。”

    “那你去吧。”扶苏吩咐道。

    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彭定伶,不知道这个人怎么惹怒了一向温和的扶苏。俞途拱手转身离去,去安排侍卫。

    “蒙戈,庭院之中交给你。”扶苏又道。

    “是。”蒙戈跟随扶苏有两年时间,对扶苏的脾气很了解,也走出去安排护卫。

    “这最后的防线就交给你了。”扶苏看着羽白,慎重道。

    赵人跟秦国有化不开的仇恨,不是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化解的,在恒山这样赵地的腹地,小心一些总没有过错。

    “必不负公子所托。”羽白也明白这几乎是扶苏第一次在客栈居住,自然知道轻重。

    “孟安去外边守着,不准任何人靠近。”

    羽白离开之后,扶苏又让孟安出去,房间内之剩下西陵和十个术士,众人都看着跪在地上的彭定伶,一时间房间里只有呼吸声,压抑的让人喘不过气。
………………………………

第244章 讲故事

    求推荐、支持、月票。

    “彭先生,这是做什么,还不快起来。”扶苏淡淡道。

    彭定伶如蒙大赦,就要起身,却听到扶苏轻哼一声,这才明白,扶苏这是等着自己承认错误呢,不由得懊悔不已,若真是想让自己起身,何必让自己在众人面前跪了那么长时间。本来想要借力起身的姿势,顺势变成了叩首。

    “小人糊涂,请公子恕罪。”一边说着一边磕头不停。

    “你犯得什么糊涂?我又恕你何罪啊?”扶苏冷冷开口。

    “小人没能认真传教,有负公子之托。”彭定伶已经有些害怕了,要知道扶苏这一次为了传教可是准备了数年之久,派出的牧师也有三十人,不差自己一个,可是犯了错的好像只有自己一个。

    扶苏又是哼了一声,没有评论。

    “起来吧,大家都先说说此次传教的情形吧。”扶苏说道。

    彭定伶松了口气,看来这次是过关了,慢慢的站起身。

    扶苏见无人先开口,就道:“彭定伶,你先说。”

    “啊?”彭定伶一惊,看到扶苏有些不耐烦的眼神,赶紧说道:“小人此次和另外两个牧师一起在信都县传教,总体上效果不太好。”

    彭定伶看了扶苏一眼,见扶苏没有其他反应,接着道:“我们十一月十五到达邯郸,我们在邯郸商量了一番,觉得县城之中,不是传教的地方,就决定先从乡里之间开始,十七日六个人一组分赴诸县。那时候邯郸郡还有不少残兵作乱,民心难安,我们也没少遭到郡兵查验,如果不是有公子府的令牌做保,怕是不少人就要被郡兵给收拾了。”

    “即使在乡里之间,传教也没有那么容易,刚刚经历过战乱的邯郸,人人都是戒备的眼神看着外来的人,处处都防备着我们。我们在一个叫百泉的小村子,遇到了残兵作乱乡里,三个护卫帮着当地的村民击退了贼兵,这才有了些进展。”

    “我们出发前,西陵总管就给了我们不少钱财,我们不时用钱财给村民买些越冬的粮食和布匹,和当地的人迅速成了朋友,甚至百泉的里长还将周围几个村子的里长都介绍给我们认识。我们六个人以百泉为基地,借着给村民分发粮食和布匹的机会,尝试着给他们讲故事。”

    “讲故事?”扶苏愣了一下,古人的智慧不能小觑啊。

    “不过我们的钱财毕竟有限,不可能给他们太大的帮助,也不敢一次就将钱财用完,大人们每日还要去想办法打猎或砍柴,刚开始他们还看在我们曾经的帮助上,忍着性子听一阵,后来就”

    “听我们讲故事的只剩下些孩子,要说是传教,实在是有些夸大其词了。”

    彭定伶没有说他调戏妇女是怎么回事,只是讲了他们传教的艰难。彭定伶说完看了扶苏一眼,扶苏还是表情平静,让彭定伶无从判断扶苏的观感。

    彭定伶说的情况,确实算不上好,如果要用钱来收买信徒,扶苏再有钱也经不起这么用,再说用钱收买的信徒,哪里有虔诚,关键时候根本起不到作用,反而可能把“教风”都给带坏了。想想中世纪的欧洲,上帝教可是没少向信众收钱的,总不能到了扶苏这里反而要想心中送钱吧。

    扶苏看向其他人,发现众人的脸色都有些尴尬。其中一人开口道:“我跟宋风是一个小组,我们小组比彭定伶他们还要不如,没有遇到残兵作乱,没能交好村民。”

    “不过我们去的是武安县,那里多是山地,三个传教士每日去山中打些猎物送给村民,倒是让村民的敌意减消了不少,但还没有达到让他们来听我们讲故事的地步。”

    “我收到消息来睿成县的时候,听宋风说想在村子里开办个私塾,教孩子们认字,就只有这些情况。”

    开私塾,扶苏眼前一亮,这倒是个注意。

    “我和齐林生、刘长木一个小组,我们比较靠近邯郸,倒是比他们的情况好些,能够通过商铺多弄到些粮食、布匹,进展可能要好一点,不过也有麻烦,经常遇到郡兵的盘问,我们只能说是商铺的伙计”

    接下来众人一一说了各自小组的情况,都没有什么大的收获,最好的反而就是彭定伶的小组,因为遇到了残兵作乱反倒是帮了他们忙了。扶苏也明白了,为什么众人脸色都尴尬了,做的最好的彭定伶小组自承没有好好传教,那他们的所作所为更算不上是好好传教了。

    “你们做的不错,至于遇到的困难,那是我考虑不周,我会想办法弥补,各位先去休息吧。”扶苏挥手让众人散去,就连一直忐忑不安的彭定伶也随众人离去。

    房间里就剩下西陵一个人,西陵看着扶苏,不知道扶苏为什么把花钱给人“讲故事”看的这样重,到了恒山郡什么事都没做就召见了这些传教士。

    “你买下这间客栈,做的不错。”扶苏敲敲桌面,道:“邯郸商铺现在是李宏在负责吗?”

    看到西陵点头,扶苏接着道:“通知他邯郸郡商铺建好之后,其中十分之一的利润交给方刚管理,除了应当上交咸阳的,其他的利润全部用来支持睿成县的发展,你这几天在城外买一处庄子,用来收养孤儿。”

    “另外,过几天,睿成县也要开始传教,让李宏先在睿成县设个商铺的点,东垣城倒是不用急,按部就班就好。”

    西陵暗道看来自己还是低估了扶苏对于“讲故事”的执着,虽然比不上对学宫的重视,但这是商铺利润除了学宫之外的第二个去向了。看来在睿成县开设商铺,除了睿成县是扶苏的封地之外,支持传教也是重要原因。

    “你去忙吧,让孟安进来。”西陵还在想着这个传教到底有什么用的,别扶苏给打断。

    “衣阗也会养鸽子是吧?”孟安一进来,扶苏就问道。

    孟安愣了一下,怎么在咸阳的国君府里养鸽子还不够,还要在封地养鸽子吗?
………………………………

第245章 遇刺

    虽然心中有着疑惑,但还是回答道:“据我了解,衣阗是个奇人,家中长辈是隐士。幼居山林之中,不与世俗交,衣阗就养成了与动物沟通的本事,鸟雀的习性他应该是了解不少的,但至于会不会养鸽子,我倒没听他说过。”

    “那就让他试试。”扶苏看出孟安的不解,道:“先养着,将来你就知道了。”

    此时没有电力,用不了无线电、更不用说网络、电话手机,扶苏想到的快速传递消息的只有信鸽了,不过对信鸽扶苏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还要专业的人士来操作。

    “通过商铺传信回府里,让郦先生从学宫挑选可靠的启蒙教习来睿成县,也给师叔传信让他配合。”扶苏又想到了宋风在武安县开办私塾的事情,吩咐道。

    “是。”孟安领命离去。

    半夜里扶苏被敲门声惊醒,扶苏起床开门,羽白和栾杰已经守在门口,蒙戈站在庭院中,持剑而立,不一会儿俞途领着一人从前边进来。

    “何事?”扶苏表现的很是镇定。

    “秦良郡守着人来报,上卿郭开遇刺身亡。”

    俞途说完,跟在他身边的人对这扶苏跪下道:“小人宣水生,是郡守府的护卫,郡守今日傍晚收到邯郸郡刘当大人的急报,赵国残兵下山作乱,上卿郭开遇刺身亡,邯郸已经开始追查,请恒山郡协助搜索贼人踪迹。睿成县靠近邯郸,郡守大人担心公子安危,特命小人率郡兵十人前来保护,请公子早日离开睿成县,回返东垣城。”

    “郭开遇刺?”扶苏想起上午俞途所说赵人对郭开的恨超过对秦军的恨,看来还真是的,自己秦国公子来到赵地尚且安稳,没人刺杀,赵兵却去杀了郭开。

    “你可知郭开遇刺的详情?”扶苏问道。

    宣水生摇摇头,道:“秦大人收到消息就遣小的前来,并未告知详情,请公子尽早起程。”

    扶苏沉吟不语,上卿的职位不低,当年蒙骜立下赫赫战功,也是封了上卿,郭开虽是文臣,但出行怎么也得有几十个人的护卫。他毕竟是降臣,嬴政也肯定会派铁鹰卫士保护监视,这武力可就不算小了,竟然还能让一群残兵得手,看来这残兵的力量不小。

    想到这里扶苏有些心动,但是想到娄先跟他所说的话,就摇摇头道:“我有公务在身,事情还没办,走不了。”

    羽白等人都没有说话,扶苏说什么他就做什么。

    “公子……”宣水生却不是扶苏的人,他是奉了秦良的命令来请扶苏返回郡城东垣,自然以任务为重。

    “我至少要在睿成待上好几天,肯定不会离开。”

    见俞途和蒙戈都有些担忧,宣水生脸上神色焦急,扶苏就出了个主意道:“残兵再怎么厉害,也不至于敢攻打县城,我就在县城之中,不说他们不知道我在这里,即使知道了,也拿我没办法。如果你还不放心,可以把护卫留下,这样我手里就有四十多人可用,还有什么可担心。”

    扶苏说完不等宣水生在劝说,就对俞途和羽白道:“不用紧张,该怎么巡逻还照旧就是,即使贼人来了也得先过了城墙这一关不是。”

    “除了值守之人,都去休息吧。”扶苏说完就回到了自己房间休息不提,宣水生自有羽白招呼。

    “宣什长,你这夜里赶路,想来也是辛苦了,这客栈还有房间,就带着你的兄弟先去休息吧,即使有什么话也等明早再说。”

    宣水生见扶苏已经进了房间,也只好叹了一声,跟着羽白出了庭院,安排自己的手下去休息。

    第二日一早,娄先就赶到兴远客栈,他已经收到了郭开遇刺的消息,要跟扶苏商量。

    “你若是劝我先离开睿成县,就不用说了。”扶苏一边吃着早餐一边跟娄先说话。

    娄先叹了一声,道:“我确实有意劝公子先行离开。”

    娄先没有等扶苏说理由,接着道:“睿成县距离邯郸太近了,而且除了挨着邯郸,还挨着巨鹿郡,这样的地方本来就容易生乱。赵地人心本就不安稳,再出了郭开的事情,怕是要有乱子,睿成县的城墙并不高大,到时候……”

    “怎么,你娄大人这点自信都没有?”扶苏吃完饭,将筷子放下,打趣娄先。

    娄先没有心情与扶苏开玩笑,道:“我来睿成的时间毕竟还短,真没有什么信心。”

    “你不用太过担心,恒山郡是秦国的前线,驻有大军,那些残兵不至于敢来恒山郡攻打县城,只要城门加强检查,即使有一两个宵小能进的城来,我身周游四十人,足以护卫安全了。”

    娄先想了想,觉得扶苏说的也有道理,不再像刚开始那样着急,说了一声,“还请公子多加注意。”

    娄先准备离开,扶苏却叫住他道:“郭开遇刺的详情你可知道?”

    “郡守传来的消息只说郭开遇刺,要县城加强城防,小心不测,倒是没有多说。”

    “嗨,你说他一个上卿不好好的待在咸阳,跑回邯郸干什么,结果刚当上上卿没几天,老命就没了。”扶苏自叹道。

    却不想娄先却回到道:“这个臣倒是知道一二。”

    “说来听听。”

    “郭开爱钱如命,虽然已经迁往邯郸,但据说在邯郸还有不少家产,这次回来估计就是想把这些钱运到咸阳去。”

    “为财而死,倒也不枉郭家累世巨富。”扶苏叹了一声。

    “与三老见面的事情准备的如何了?”

    娄先一愣,没想到扶苏除了坚持留下,竟然还想着跟三老见面,开口劝道:“此事是不是等几日再说,出了郭开的事情,治安状况会更糟糕。”

    扶苏本想拒绝,但想到娄先还是一县县令,出了郭开的事情,肯定要忙不少事情,就道:“三老先算了,城中的富户豪绅,倒是不耽误,你可以先安排这些人过来,我先见见。”

    “是。”娄先应了一声,告辞离去。
………………………………

第246章 值不值得

    感谢阅友1693441892的推荐。

    郭开的遇刺让整个赵地都紧张起来,驻守在曲逆的蒙恬收到消息之后,当即上禀王翦,请求整肃地方,被王翦以燕军威胁为由拒绝了。

    “校尉,上将军为何执意不肯让我们动身啊?”一个看起来很是英武的少年,对着正在看地图的蒙恬问道。

    “燕军虎视,大军岂能轻动!”蒙恬转过身来,问道:“赵贲,俞途可有消息传回来?”

    “什么大军,校尉手下不过数千人,还有一半是辅军,面对燕军能当什么用,再说燕国的军队都集中到代地了,对面的燕人还敢自找麻烦不成?”赵贲很是不忿,守在这里仗没得打,整天只能操练士兵,实在是无聊的很。

    “俞途可有消息?”蒙恬又问了医生。

    赵贲道:“四日之前俞途就通过郡兵传来了消息,已经跟睿国君接头了。”

    蒙恬点点头,没有说话,嬴政给他旨意让他保护扶苏在恒山郡的安全,他虽然上心,但是总不能亲自去护着扶苏,有王翦的军令在,他也不可能派遣太多的士兵过去,只能将自己的亲兵派出去一部分,作为扶苏的护卫。

    赵贲看着蒙恬,有些吞吞吐吐,当蒙恬注意到他,他又赶紧避开眼神。

    “还有什么话没有说?”蒙恬瞪眼道。

    “呃,俞途如今跟睿国君在睿成县。”赵贲小声说着,见蒙恬有些不明白,赵贲解释道:“就是原来的棘蒲县,挨着邯郸和巨鹿的那个。”

    蒙恬听了一阵气恼,赵国残兵就是在邯郸郡肆虐,如果邯郸加大追剿力度,这些残兵很有可能往其他郡县逃跑,虽然恒山郡驻有大军,可能性要小一些,但还是有可能。

    “怎么不早说?”蒙恬吼了一声。

    “来人。”蒙恬传令道。

    “校尉?”亲兵听到蒙恬的呼和,闪身进来。

    “持我令牌速去上将军营中,就说睿国君身在睿成县,本校尉担心邯郸残兵会突入恒山郡。另外恒山郡西部山区也有残兵肆虐,所以再次请求发兵围剿,并请太原郡配合,以免贼兵势大,危及赵地和睿国君安全。”

    蒙恬说完,又加上了一句“速去。”

    赵贲看着蒙恬这风风火火的样子,不明白一向风度儒雅的蒙恬怎么突然变了性子。

    “来人!”派去送信的人刚离去,蒙恬又叫到。

    “召各位郡侯前来议兵。”蒙恬吩咐道。

    亲兵退去,蒙恬趁着军侯还没有赶到,对赵贲道:“赵贲,我把兵力给你留下一半,谨守大营,不准燕军轻进一步,你可能做到?”

    蒙恬神情肃穆,一点没有玩笑的意思。

    赵贲躬身领命,道:“末将遵命。”

    “哎,大王亲自给我颁发了旨意,让我保护睿国君安全。”蒙恬见赵贲已经领了军令,又开口解释。

    赵贲张张嘴,很想说话,却被蒙恬挥手打断。

    “你觉得马镫和马鞍效果如何?”蒙恬问道。

    “骑兵有了马鞍和马镫简直就是如虎添翼,打起仗来如有神助啊。这次灭赵,马镫和马鞍当居首功。”赵贲亲自参与了对赵国的攻战,自然知道马镫和马鞍的重要性,赵国的骑兵当属七国第一,可是在装备了马镫和马鞍的秦军面前却吃了大亏。

    “不说马鞍和马镫让李牧大吃一惊,没来得及反应,就被上将军给围了起来。就是咱们这一部能够截住赵嘉那也全是马鞍和马镫的功劳,不然赵嘉肯定是被燕军保护起来了。”

    “那你知道睿国君为何被封为国君吗?”蒙恬又问道。

    “据闻公子将要大婚,大王为此封公子为国君。”赵贲道。

    “嘿,那我如果告诉你,马镫和马鞍就是睿国君发明的,你说他值不值得我前去保护,我敢不敢有丝毫的轻忽!”蒙恬说完,不理会目瞪口呆的赵贲,整理自己的披挂。

    蒙恬驻守曲逆总兵力将近万人,一共四个军侯,各管千余人,剩下的都是亲兵。蒙恬作为校尉,亲兵就有千人,当然这是在战时,如果战争结束,他手里的士兵大部分都会各自归建或者复员。

    “奚俊、郎昆、罗勉、蓝渠见过校尉。”不长时间,蒙恬手下四个军侯一起到来。

    “免礼,平身。”蒙恬也不废话,直接开口道:“我收到郡守秦良的求告,恒山郡西部藏匿赵国残兵,破坏郡县,毁坏良田,实乃大患,我既担着郡尉之职,自然不能坐视,准备发兵前去清剿,诸位以为如何?”

    四个军侯面面相觑,蒙恬兼任恒山郡尉不是一天两天了,西部山区闹兵患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前一直说着要等迫退了燕军再做处置,怎么今天突然换了说法。

    几个人都求助于赵贲这个蒙恬的副手,可赵贲似乎还在回味着什么,心思根本不在他们这里。

    “校尉,燕军还在河对岸,我们此时开动大军是不是不妥当?”奚俊问道。

    “你们难道不知道,对面的燕军其实不过五千人,燕国的大军如今都被牵制在代地,防备上将军用兵了,这里没有多少人,不用担心他们会有什么动作。”

    蒙毅解释一句,几个人仍旧不烦心。

    “校尉,上将军有令,让我们谨守军营,除非燕国进攻,不得轻动。”郎昆也开口说出了疑问。

    “那是对付燕军,地方不靖,我这郡尉焉能置之不理,此事就这么说定了,无需再议。”

    蒙恬一句无需再议,让几人腹诽不已,既然不让议,何必要问我们意见。

    “虽然燕军无力进攻,但也不能全军都离开,我只用三千人,其他人随赵贲留守大营,防备万一。”

    “赵贲,奚俊、罗勉、蓝渠,你们四人留守大营,郎昆,你随我去清剿残兵,准你曲补充辅军一千,限半日时间,速去准备。”

    蒙恬吩咐完毕,挥手让几人离开,自己看着地图,思考着接下来的剿贼计划。

    蒙恬吩咐下去,根本没用半天时间,郎昆就将士兵补充完整,队列整齐的站在大营内,等候着蒙恬的点校。
………………………………

第247章 联动

    (求推荐、收藏、月票。字少给个评价啊、书评啊。)

    蒙恬并不知道,他带兵出发回引发多秦燕两国多大的举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蒙恬带着大军刚刚有动作,沈水对面的燕军大营就知道了。

    “焦将军,这秦国搞什么,会不会攻打过来?”

    焦将军一阵无语,沈水并不算宽阔,蒙恬领着兵马往南而去,看的清清楚楚,虽然不能排除迷惑自己的可能性,但这几天秦军大营一直没有增援兵马进入,进攻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把军情上报。”焦将军说完转身离开,留下一群军汉在沈水边疑思难定。

    军情通过层层传递终于传到了燕国太子姬丹那里。姬丹看着手中传来的消息,久久不语。

    “请先生来。”

    过了一刻钟左右,一个不到三十岁的男子来到,正是从楚国逃亡到燕国的南墨巨子良臣。

    “先生,荆卿真能成功吗?”

    良臣毫不迟疑道:“荆轲是赵处女的传人,其剑术可与虫达、张仲相较,焉有不成之理。”

    虫达是魏国有名的剑圣,据说一手剑击之术,天下无人能敌,张仲则是齐国的剑客,与虫达齐名。

    姬丹还是不肯下定决心,良臣将姬丹的表现看在眼中,不由得大为失望。

    看来姬丹即使得了南墨之助也不是良主,南墨还是要尽早返回楚国,刘邦和项羽两个人虽然都不能确定,但项氏是楚国的大姓,在楚国找到项羽的纪律要远远大于在其他国家寻找。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