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扶秦-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燕秦两国素无仇怨,燕国受赵嘉蒙骗,出兵代地,恶了大王,特命外官前来解释误会,免得燕秦两国交战。”

    嬴政哼了一声,没有言语,桓牧在下边开口道:“秦国百万之兵,陈于燕境,不日可取燕国,为何要接受燕国求和。”

    荆轲站起来,不看桓牧,对着嬴政道:“燕国地处极北,本是偏远之地,既无珠玉,又无金银,不过有些不服管教的蛮夷,大王取之何用?”

    “赵地虽为秦,然民心不安,大王从赵地攻打燕国,岂是良策?”

    “今秦有魏在腹心,楚为强敌,齐做恶盟,不去魏楚齐,而攻燕,焉能成事?”

    “太子丹数言与大王友善,燕国亦曾为秦攻赵之臂助,今大王焉能弃之不顾?”

    荆轲一开口就滔滔不绝,倒是让米星大为惊诧,不知道眼前这个墨者第一高手,何时有了这样的见地和能言善辩的本领,一时间竟然觉得,如果荆轲能够说动嬴政放弃攻打燕国,似乎不刺杀他也能说得过去。
………………………………

第269章 刺秦

    (感谢qq阅读书友1795100379的推荐。)

    嬴政不可能不防范荆轲等人是刺客的可能性,只有意识到荆轲是真正能言善辩的使者时,嬴政和殿内的众臣才会放下警惕,给他下手的机会,但机会只在一瞬之间,现在才见到他,还不是时候。

    “倒是好口才。”嬴政随口说道。

    “赵嘉逃亡,燕国趁机南下相迎,侵占代地,又是何故?”典客令林场开口问道。

    “燕秦本有攻赵之盟,燕军南下不过是尽盟友的本分罢了。”荆轲的气势慢慢的弱了下来。

    “好一个盟友,接纳秦国判将,也是盟友该做的!”桓齮冷声道,樊於期就是他的副将,他也是因为樊於期的逃亡而被罢将。

    “嘿嘿,赵国投降,燕国却盘桓恒山郡曲水,后又侵略赵地,这也是盟友的本分?”又有人开口。

    “我大军未履燕地,燕军却陈兵相抗,这就是盟友的本分?”

    一时间大殿之上全是呵斥、询问的声音,荆轲的脸色在变。

    荆轲团团作揖,然后对嬴政道:“樊於期之事实是小人作祟,出兵赵地也是樊於期的阴谋,我家太子已经醒悟,命人斩了樊於期,今日奉还其首,又从代地撤兵,还请大王念在同盟之谊,饶过燕国一回。”

    荆轲示意米星将木匣打开,里边是一颗用石灰吸干了水分的人头,大殿里一阵耸动。

    嬴政不置可否。

    “樊於期本就是秦国将领,就这样死了,倒是便宜他了,赵国降秦,代地就是秦国之土,燕国占领数月,想这样就蒙混过关,未免太看得起自己了。”樊於期逃亡之后,嬴政就将樊於期的家人全部枭首,亲族也都迁往蜀地,处罚不可谓不重,是嬴政登位以来受到惩处最重的两个人,上一个人是嫪毐。桓齮对樊於期怨念深重,这样开口,一时间没人反驳也没人赞同。

    “太子知道惹恼了大王,愿献上督亢之土,作为赔罪,万乞大王宽宥。”

    嬴政这才露出了有兴趣的表情,开口道:“呈上来。”

    黄奇紧走几步,要从荆轲手中取走地图,米星在一旁有些焦急,却不敢动弹。

    荆轲却再次跪下道:“太子自责听从小人之言,日夜恐惧,又有奸臣处处掣肘,故外臣来秦之时,太子亲自为我解说督亢兵势,以免有小人抗拒大王天兵,请大王允许我为大王解说。”

    荆轲说完趴伏在地上,双手前伸,地图就在手中平托着。

    黄奇转头看向嬴政,嬴政点点头,允许了。

    荆轲却没有展开地图,而是继续道:“太子素知大王信义,外臣请大王允诺,待取得督亢之地后,切莫再加兵燕国,否则臣不敢奉上地图。”

    “大胆!”

    “狂妄!”

    荆轲话一开口,整个朝堂上尽是呵斥声,荆轲却不为所动,把地图抓牢,没有在众人怒气中妥协的意思。

    嬴政将手一抬,大殿中瞬间安静下来,嬴政缓缓开口道:“看你如此胆识的份上,如果地图是真的,燕国向大秦称臣不再挑衅寡人,答应你也无妨。”

    荆轲吁了口气,道:“谢大王。”

    “还请公公为我按着边角,我将地图展开。”荆轲脸上露出笑容,似乎此次秦国之行的目的就要达到了。自己的使者身份,应该被接受了,出手就在此时。

    黄奇看着这个胆识过人,辩才也不错的使者,竟然想起了百多年前的蔺相如,心下隐隐有些担忧。

    荆轲双手握着卷轴,缓缓的将卷轴拉开,地图快要铺平时,荆轲猛的一扥地图,一把匕首出现在地图上,荆轲不等黄奇有反应,抓起匕首,一个箭步冲上了嬴政所在的座位旁。

    眼前的一幕让所有人都惊呆了,除了嬴政特许,大殿之上无人能带武器,有资格带武器的王翦还在秦燕的边境,大臣们见荆轲拿着匕首刺杀嬴政,一时间都有些措手不及,不知道该如何办。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米星见地图打开时就有了准备,也从地上站起,抱住了黄奇,不让他动弹。

    桓齮大喝一声,“护驾”,赤手空拳前去保护嬴政。

    嬴政看到荆轲冲过来,就感到不好,可是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仓促之间没能离开座位,只好抬手挡住荆轲,荆轲一把抓住嬴政的袖子,挥舞匕首刺了下去。

    嬴政手上发力,荆轲的身形走样,匕首刺在袖子上,袖子“刺啦”一声断开,荆轲再刺,嬴政已经在座位上站起来,向后躲去,整个座位向后倒下来。

    荆轲第二击仍然未中,殿门口的已经出现了侍卫的身影,荆轲着急不已,绕着座位追杀嬴政,嬴政已经趁机站了起来,见荆轲追来,想要拔剑,情急之下竟然没有拔出来,只好大步逃跑。

    荆轲抬步追了上去,却飞来一个箱子,将荆轲的速度给挡了下来,箱子落地,药材洒落一地,看来是太医夏无且将手中的药箱当成武器来用了。

    “大王从背后拔剑。”桓齮看出来了,嬴政的剑平时只是用来装饰的,用来实战的话,实在是太长了,拔都拔不出来。

    嬴政听闻,将佩剑向后一拨,右手背过去,从后边拔了两次,才将剑拔出来,持剑在手,嬴政有了胆气,转过身来直面荆轲。

    荆轲看着嬴政手握长剑,冷冷看着自己,不屑一顾,脚下不停,眼睛在大殿内扫视一圈,桓齮距离他只剩几步的距离,米星已经被众人死死的摁在地上,不能动弹,如果再不能得手,刺杀就没有了成功的可能了。

    想到这里,荆轲加快脚步,将还插在柱子上的匕首取在手中,飞身而起,准备舍命一击。

    嬴政举剑迎击,长剑和匕首碰在一起,发出“噌噌”的声音,嬴政手中的长剑传来一股巨力,长剑险些脱手,往下偏了不少,没能刺中荆轲的上半身,砍在了左腿上,荆轲几乎无法前行。嬴政露出冷笑,荆轲却毫不在意,伸手将匕首掷向嬴政,嬴政偏头躲过飞来的匕首,“哆”的一声,匕首钉在了嬴政身后的柱子上,长剑再挥,荆轲的左腿斩断,荆轲瘫坐在地上,不顾腿上的血流如注,无奈苦笑。

    “刺杀不成,你还笑得出来?”嬴政拄剑于地,看着眼前发笑的刺客,莫名其妙。

    “虽然没有成功,但我能以死相报姬丹的恩情,也算对的起他了。”

    “你死了无所谓,不过做事情总要有代价的。”嬴政说完,将长剑丢在地上,桓齮已经赶了上来,站在嬴政身侧,防止荆轲再有行动。

    荆轲的刺杀就这么结束,但刺杀带来的后果显然还远远称不上已经开始了。

    嬴政就这么坐在王位前的台阶上,看着侍卫们上前,将荆轲砍杀,心中一阵惊悸。事情发生的太快,他刚才都没来的及害怕,只想着保命了,再加上剧烈的动作,难免心跳加速,脸上一阵潮红。

    荆轲被杀之后,米星却免于一死,被侍卫押了下去。诸位大臣顾不得大殿内血污满地,跪在地上,口称有罪。

    最后一个迎接荆轲的赵高更是冷汗涔涔,不敢稍动。

    嬴政哼了一声,也不起身,道:“夏无且,你且起来。”

    夏无且面上一喜,但又觉得不是时候,很好的掩藏下来。

    “蒙嘉下狱,殿前侍卫失职,剜去双目,以示惩戒。着都尉褚玄追索刺客同党。”

    对于赵高的失职和黑冰台的错处,嬴政没有提,在这个当口,也没人敢插嘴。

    嬴政挥手让众大臣退出大殿,夏无且则被单独留下。

    黄奇领着一群内侍将打扫大殿,嬴政慢慢站起来,夏无且小心的上前搀扶,嬴政坐下后,夏无且很有眼力劲的提出给嬴政诊治。

    嬴政默默不语,伸出胳膊,让夏无且搭脉。

    “大王并无大碍,只是活动剧烈罢了,歇息一阵,必无大碍。”

    嬴政挥挥手,夏无且也知趣的退下。

    过了没多久,芈氏领着后宫中人求见,他们听到消息说是嬴政被刺杀,虽然知道刺杀并没有成功,但还是急切的想要见到嬴政。

    “进来吧。”嬴政坐在王位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大王。”芈氏领着众人向嬴政行礼。

    “起来,是谁多嘴多舌,真该掌嘴。”看到芈氏等人担忧的神情,嬴政露出点笑容,以作安慰。

    芈氏还没有说话,一个两三岁的小孩窜了出来,跑到嬴政身边,口称“父王”,正是嬴政最小的儿子胡亥。

    “父王,坏人在哪,我把他杀了。”胡亥开口之后,眼睛滴溜溜的转,似乎在寻找坏人的踪迹。

    嬴政将胡亥搂在怀里,笑道:“坏人已经死了。”

    “算他们走运。”胡亥叫到。

    芈氏看着这父子的互动,不由的思念已经数月未见的扶苏,扶苏曾经也遭遇过刺杀,而且凶手至今没有伏法,如今嬴政在深宫之中这些刺客都能进来,扶苏在赵地,不知道会不会也遭到刺客刺杀。想到这里芈氏脸上的担忧更甚。

    元曼在一边撇撇嘴,这个最小的弟弟抢了她不少风头。

    “父王万安。”元曼找个机会开口道,几个年幼的公主也都跟着向嬴政行礼。

    “胡亥,快下来。”芈氏开口将胡亥从嬴政怀里叫了出来。

    “大王,嬴虔几人还在学宫之中,要不要把他们叫回来?我听说刺客是燕国来的,扶苏在恒山郡会不会有危险,大王下旨让他回来吧。另外,母后那里……”

    芈氏关心嬴虔等人,只因为他是王后,是嬴政所有孩子的嫡母,可他真正的孩子只有扶苏和元曼两个。

    芈氏提到扶苏和太后,嬴政眉头一皱,无论是赵姬还是扶苏,确实都好久没有见到了。

    “母后那里不用通知,她这一段时间身子不太好,就别让她担忧了。我会派人通知扶苏回来,嬴虔他们也先回宫吧,等褚玄搜索一番再说。”

    众多妃子和儿女围着嬴政,乱糟糟的一片,让嬴政很是心烦,芈氏看出了嬴政面上的疲惫,带着众人离开。

    嬴政独坐在大殿中,无人上来打扰,过了这么久,他的心中还怦怦乱跳,十多年前嫪毐作乱,大军摧城,他也不曾有过这样的恐慌,匕首上乌黑的锋刃,似乎还近在眼前,嬴政握手成拳,狠狠捶在了扶手上,似乎所有的恐慌都随着这一拳被击得粉碎。

    “黄奇!”嬴政站起身来,恢复了往日的英武。

    “奴才在。”黄奇赶紧应道。

    “让李斯、费腾、桓齮来章台宫见我。”嬴政说完,龙行虎步离去。

    (感觉还是差点事……)
………………………………

第270章 召回

    蒙毅看这眼前不成人形的米星,面目阴沉,又是墨者,而且不仅刺杀嬴政,路上还曾经策划刺杀扶苏。手中的供词详细记录了荆轲的来历,荆轲单名一个轲,楚国旧都荆州的孤儿,所以被称为荆轲,从小被良臣的师傅收养,在吴越之地学习剑术,为了南墨准备后路来到燕国,跟高渐离称为朋友,受姬丹赏识,良臣到燕国后给姬丹出谋划策,让荆轲前来刺杀嬴政。

    “你说南墨都逃到燕国了?”蒙毅阴沉开口,想要亲自确认一遍。

    “杀了我吧。”米星声音嘶哑,脸上的皮肉翻出来,如同一朵绽放的红花。

    无论蒙毅怎么询问,米星嘴里都只有这一句话,蒙毅皱了皱眉头,用刑过度了。

    蒙毅皱眉被旁边的人看到,立即有人站了出来,手中提着鞭子,就要往米星身上招呼。

    蒙毅抬手阻止,道:“让他养好伤,再好好的审。”

    “大人放心,咱们手上有分寸,他看起来挺严重,但都是皮肉伤,养两天就能审。”鞭手将鞭子收起来,向蒙毅解释道。

    蒙毅没有理会,拿着米星的供词离开了。

    孟达低着头将蒙恬送来的供词交给嬴政,嬴政瞅了几眼,随手放在一边。

    “墨家贼心不死,这个叫良臣的你亲自去办,办好了再回来。”嬴政淡淡开口。

    孟达心下一颤,听懂了嬴政的意思,这是给自己赎罪的机会,更有一层意思就是办不好就别回来了。

    “是。”孟达不敢多说,心中苦涩,南墨岂是那么好对付的,蒙毅用了两年时间还是让他们给跑了,而且马上就来了个刺杀还以颜色,老巢灭了还有这么大的能量,自己要怎么才能办好。

    嬴政看着桌上的供词,心中有些疑惑,不知道威慑么墨家对扶苏的敌意这么重,竟然还在刺杀自己之上,难道就因为扶苏对工匠之事的喜爱?

    嬴政莫名冷哼一声,将供词随手扫在一边,不再理会。

    嬴政被刺杀的消息,迅速传遍天下,扶苏收到消息,最先的反应是失落,自己怎么把燕国灭亡之前的荆轲刺秦给忘了,对于扶苏来说,提醒嬴政这种事情是不能做的,但自己不在咸阳,却错过了一次在嬴政面前立功的机会。早就知道刺秦必然失败的扶苏,并不觉得参与到这件事中,会给自己带来危险,穿越而来,却不能亲历这样的大事件,实在是一种遗憾。

    嬴政召回扶苏的诏书紧随而来,扶苏看着诏书中提到的荆轲还打算刺杀自己,有些无语,自己跟荆轲也不认识啊,怎么自己也成了刺杀目标。

    诏书中没有提到马蹄铁的事情,看来王翦没有向嬴政说这件事,自己发出的奏章也还没有到达咸阳。离了自己,在睿成县打造马蹄铁的几乎没有可能了。

    收到旨意之后,扶苏在睿成县停留一天,一是将工坊和商铺的事情向郭开、李宏交代一番,二是等着被自己留在东垣的幕僚们先行起程,三来怎么也要通知魏通和瞿满一声,将接下来户口统计,安抚赵地的事情交给他们。

    找来李宏、郭开,将自己即将离开的消息告知。

    “马蹄铁估计是用不到睿成县的铁匠了,但既然已经收购了,就让他们打造新式农具吧,我会让咸阳把图纸送过来。”

    如果有足够长的时间,扶苏本来还打算,先在睿成县把孤儿的事情也办下来,先在看来自己是无法亲自操作了,只好单独向李宏吩咐一番,在李宏心惊之中,嘱咐再三。

    跟随了扶苏数月之久的俞途,向扶苏告辞,被扶苏拒绝了,以担心刺客再次刺杀为由为挽留了下来,俞途等人跟羽白和蒙戈都不一样,这可是在蒙恬身边受过熏陶的亲兵,扶苏哪能轻易放手。

    扶苏离开的时候,嬴政被刺杀带来的风暴已经刮起来,刚刚平静下来不久的赵地,再次动荡起来,倒不是赵地的旧官僚和贵族闹事,而是搜检刺客、调动兵马粮草的动静太大,已经波及到了平常的百姓,不过也确实起到打草惊蛇的作用,听说赵地不少隐藏下来打算报复秦国的“侠客”们受到殃及,暴露之后逃亡他地。

    看到嬴政如此大动干戈,扶苏看了燕国的方向一眼,心道姬丹的脑袋要不保了。

    扶苏离开睿成县的同时,良臣也收到了荆轲刺杀失败的消息,虽然早有秦国是二世而亡,嬴政不那么容易死,但还是心中叹息,荆轲已经是他能找到的最好的刺客了,难道只能等待天意。既然有天意,为何又降下了扶苏这样的天毒?

    姬丹有些期待的看着良臣,良臣只是摇头,将手中的消息递给姬丹。

    姬丹看后,大惊失色,手中的布条掉在地上,失声道:“先生,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良臣有些失望,姬丹并非明主,刺杀又失败,看来燕国呆不长了啊。

    “嬴政肯定会出兵报复,太子还是尽快做好防御准备为好。”良臣看着失神的姬丹,提醒道。

    姬丹醒过神来,叫道:“是你说荆轲能与虫达相比,肯定不会失手!”

    良臣沉默无语。

    “如果不是你信誓旦旦,我怎么会从代地撤兵!”

    姬丹越发激动,把阻止秦军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荆轲身上,如今希望破灭,嬴政报复即将到来,想想自己那个胆小无能的父王,心中悲叹。父王看不清形势,一心想着与秦国交好,甚至帮助秦国攻打燕国,自己屡次劝谏都不被采纳,还被数次呵斥,为了挽救燕国用刺客行事,又失败了,真是天要亡燕国啊。

    如今秦国势大,又携怒而来,自己该如何保全燕国啊。

    姬丹逐渐冷静下来,苦叹一声,对良臣拱手道:“丹一时失状,请先生勿怪。”

    “无妨。”良臣淡淡道。

    “如今燕国危在旦夕,还请先生教我。”姬丹再次拱手道。

    良臣再次沉默下来,还有什么计策能够在强秦之下存燕,又有什么计策能让墨家免于覆亡,更有什么计策能杀了扶苏啊。
………………………………

第271章 冷淡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感谢稳稳的幸福―俪超恋、0雨夜语叶0、a我爱动漫、兰陵王御林军、4176456、qq阅读书友1745098970的推荐。)

    不说姬丹因为荆轲失败而仓惶失措,扶苏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返回咸阳,在直道上见了不少转运粮草的车马,也收到了王翦、辛胜、蒙恬三人率领秦国大军从代郡、恒山郡、巨鹿郡三路开始进攻燕国的消息,已经攻下了数座城池。

    看着眼前这座已经离开了四个月的城池,唏嘘一番,不过他并没有在城外过多停留,嬴政派来的人早早在此等候,宣召扶苏进宫。

    咸阳城内看不到嬴政被刺杀的影响,繁华依旧。看到许久不见的扶苏车架,人群不自觉的驻足观望,扶苏不知不觉中已经给这个时空,尤其是咸阳带来了不小的改变,扶苏的天才之名渐渐消淡,亲民的名声已经传开。尤其是扶苏不歧视商人,甚至可以说是喜爱工商业,让商人不自觉的为扶苏传播名声,增强商业合法性,民众对扶苏的好感,远超一般的公族。

    进了王宫,扶苏等了许久没有见到嬴政,找个了内侍询问一番,知道嬴政正与李斯等人商量国事,扶苏便先去拜见芈氏。

    芈氏见到扶苏,比扶苏前次从颍川郡回来要激动的多,不等扶苏行礼,就拉住了扶苏的手,口中直说又瘦了。

    扶苏现在的个头超过常人许多,快要比芈氏高两个头,只好躬下身子,配合芈氏。

    芈氏诉完思念之情,扶苏找些在赵地的趣事讲给芈氏听,转移了芈氏的视线。

    一直到吃午饭的时候也不见元曼,扶苏不免开口询问。

    芈氏脸色有些不自然,摇头没有说话。

    “元曼怎么了?”扶苏当即变色。

    芈氏又摇了摇头,道:“不知道是哪个奴才嚼舌根,说是你大婚之后元曼也要嫁出去了,再加上……”

    “元曼还没到十三岁吧!”扶苏知道古人结婚早,但也不至于早到这种程度吧。

    “我跟她说了这事做不得准,可是这丫头说你父王现在眼里只有胡亥,不喜欢她了,正在闹脾气,怎么劝都不听……”

    芈氏随口说着胡亥得宠的事情,却让扶苏心惊肉跳,心道不愧是注定要当皇帝的人,听命所归啊。

    “……你说她一个大姑娘了,怎么还要跟自己的弟弟置气!”芈氏对元曼的小脾气哭笑不得。

    “母亲放心,我见了父王就去跟她聊聊。”扶苏笑了一下。

    “说道你父王,你去见他要小心些,自从上次燕国来了个刺客,他心情就不太好,动不动就发脾气。”芈氏的心思迅速从元曼那里回到扶苏身上,对扶苏提醒道。

    扶苏点头,表示知道,看芈氏的表现,芈氏并不知道扶苏在恒山郡也差点遭到刺杀的事情。

    “还有半年你就要举办婚礼了,这次回来,一定要安安心心的学习政事,不要再想着你的工匠和商铺,更不要想着离开咸阳,知道吗?”芈氏继续嘱咐道。

    扶苏苦笑点头,还有半年就要大婚了,这对他来说算不上什么好事,让扶苏不解的是怎么连芈氏都劝他不要醉心在工坊和商铺,难不成芈氏察觉了嬴政的什么态度。

    吃完午饭,黄奇过来传达了嬴政的旨意,让扶苏过去。

    同样是数月未见,嬴政的表现跟芈氏相比,相差甚远,既没有父子之间闲话温情,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