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西霸途-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天,卫青从西山营打猎回来觉得还有些事情,于是放下手里的家伙开始逛长安城。
长安城甚是繁华,街道上拥挤的人群几乎都要后脚踩着前脚的脚跟,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让整条街显得十分喧哗,而外族商人也在丝绸铺里大量批发着丝绸。
卫青在副将郑田军的陪同下绕过了几条街,卫青甚至还饶有兴致的买了几根糖葫芦吃。
“将军,这长安街真是越来越繁华了,末将记得十五年前刚进旗门军的时候,这条街还只是一条清淡的小吃街,这变化实在是太快了!”郑田军感慨道。
卫青嘴巴乐得都开花了,不停的往嘴里塞糖葫芦道:“是啊,走喝酒去!”
两人快速的向一家客栈跑去,来到二楼两人靠窗而坐。
这里是长安街最高的楼房,坐在这里可以观赏到整个长安街的境况。
看着繁华长安,卫青的思绪到了刚刚从军的时候……。
那年,卫青还很小,受姐姐卫子夫入宫的影响,卫青在宫中得到了一个校尉的职务。
随后刚刚登基的汉武帝刘彻决定与匈奴开战,由于自汉高祖刘邦至景帝时期汉朝就是忍辱负重,匈奴常年联合其他胡人部落对汉朝的袭扰造成了很重的损失,加之七王之乱又刚刚结束,社会的动荡和外族的侵略使得汉朝雪上加霜,整个长安看不出有什么繁华之处。
百姓流离失所,边疆不断告急,商贸外交全部瘫痪,整个国家可谓是百废待兴,这都因为一件事情,那就是国家军事力量不够强大,四夷虎视。
卫青可谓是运气很好,借助姐姐卫子夫顺利拿到了通往名将的通行证,在汉武帝刘彻大政方针下,由此也打开了二十年征战外族侵略并将其打残的辉煌历史。
“哎,时间过得太快了。”卫青望窗而叹道:“本将记得,当初皇上决定对匈宣战的时候,整个长安一片恐惧,那个时候,只要是商户富甲都会准备两套行囊,随时准备逃命!”
郑田军听后深有感触:“确实,末将当初还是禁卫军的一个门头儿,得知皇上对胡人宣战,长安很多人都恐惧,末将记得当初还专门调来李息和韩安国坐镇长安。”
“哎,那是因为自高祖皇帝起匈汉战或不战都没有赢过,百姓面对侵略,抵抗的底气不足啊!”卫青算是分析的十分彻底:“马邑之围后,皇上都在怀疑自己的决策是否是正确的。”
郑田军听到这里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多了,他看着深情的看着卫青道:“也就在这个时候,大汉朝出现了一个叫卫青的人,龙城大捷,瞬间点燃了复兴大汉的火焰。”
一听郑田军在拍马屁了,这卫青尴尬道:“胡说八道,这都是皇上英明决策,没有皇上的决策和亲自指挥,本将怎么可能拿下卢龙城!”
(本章完)
………………………………
第147章 喝酒接上
郑田军听完卫青的话,然后将脸转向了窗外,两人就这样看了很久的风景,郑田军忽然道:“将军,末将有句话不知该提不该提!”
卫青一笑端起酒杯一口下肚道:“说!”
“末将自漠南大战就跟着将军,一路走来也有几年了,末将觉得皇上对你的态度似乎变了,更加器重骠骑将军!”郑田军想说重一些,但又怕触动卫青的神经。
卫青听后脸色也变得阴沉,半响道:“呵呵,霍儿确实是个打仗的奇才,大汉能有此好男儿幸也,呵呵,当然,要是能多几个像霍儿这样的孩子就更好了。”
“将军说的这是违背内心的话!”郑田军毫不客气的说道。
面对郑田军的话,卫青一下子就哑口无言了,他连续喝了两杯酒道:“田军呀,你跟着本将军也不是一两天了,本将就实话告诉你吧,皇上这是要为大汉朝培养新人!”
“那把大将军又放何处?”郑田军继续追问:“末将斗胆,皇上确实太偏心了,漠南大战、两次河西大战军功全系霍部,河西浑邪王和休屠王投降,本该大将军前期受降。”
“此事不提也罢!”卫青抬手挡住了郑田军的话:“霍儿很优秀,他去定能向胡人展示我大汉天威,向四夷昭示我浩浩皇恩。”
卫青始终不敢在这件事情上多说什么,他知道事情往往就是嘴惹的祸,特别是面临现在这种外戚权力和当年窦氏集团乃至高祖时期的吕氏权力失衡有的一比的情况下。
虽然都是同一个现象,外戚权力大,但面临的皇帝却不一样,文帝景帝那是被外戚压着的,而刘彻不一样,他是把外戚干翻的人,说明一点,他的心里容不下外戚权力大。
面对卫青的不温不热,郑田军内心很急,但也不能多说什么:“将军,你真的就不打算争取了吗?受降可是成名将的难得机会啊!”
卫青以一种轻松的态度说道:“本将一身戎装从来不是为了什么名将,只是为了尊严。”说完就看着郑田军道:“百年来胡人从未把我汉人当人,没有受到过太大的打击,以至于到最后把我汉人称为双脚羊,打家劫舍更是家常便饭,咱们在这些胡人眼里就是劣等的。”
郑田军很矛盾,更加不知道如何劝说卫青了。
“都是穷苦人,都是大汉的男儿,本将一介马奴,年少时深受胡人之害,也深知边疆百姓的痛处。”说这卫青眼神中就露出一丝的忧伤感,这一种责任和使命。
说完之后卫青沉思了一会儿继续道:“从一介马奴一跃成为大汉朝的大将军,身为臣子只有感谢吾皇的再造之恩,在战场多杀胡人,为大汉,为皇上迎回尊严,至于其他什么,都不是一个臣子该提和该想的,皇上心里自有定数!”
卫青说这话其实听得是郑田军一头雾水,但他也只能这样说,总不能直接对着郑田军说,皇上这是在平衡权势,你千万不要乱说什么的吧!他想着郑也应该明白。
(本章完)
………………………………
第148章 帝国双臂
卫青的性格非常内向,而作风上又不与王公贵族多交往,所以他的想法没有几个人知道,境界高的人当然能看出朝廷势力的这一变化,但另一些人则把这件事情看成卫青的软弱。
长安街的吵闹声依然打不破卫青郁闷的心情,而郑田军从卫青的脸上看不出有丝毫的不乐意又或者是郁闷,相反看得很开似的。
“来啊来啊,新鲜的饼啊!”
“这丝绸可是上等货,这贩卖到外邦百分之百赚钱。”
……
长安街的繁华程度超出了想象,平阳公主从街的一头走到这头花了足足一个时辰,他在找卫青,因为卫青一大早就和郑田军出门了,听家将说是逛街去了。
经过家将和仆人的寻找,终于在客栈找到了正在喝茶的两个人。
“夫人!”郑田军左右谨慎的看了看起身礼拜,这是家将们在外面对平阳公主的称呼。
见两人都在这里,平阳公主冲着郑田军微微一笑。
卫青道:“夫人,你来干什么呀?”
平阳边坐下边说道:“陪将军逛这长安街啊。”说完就调侃道:“不知将军都买了什么呀?”
卫青尴尬的笑了笑也没有说话,两人就这样坐着品茶……。
就在这时,随着一阵嘈杂的说话声,从楼梯上店小儿快速的跑了上来,而紧随其后的就是几位穿着非常时髦的达官贵人,想是做买卖的。
商人从卫青和平阳公主坐的一桌而过,几人还相互对视了一下,当然,大家相互不认识。
“这长安街变化实在太大了,我记得十五年前,这地方还是一个惨淡的巷子呀!”商人甲说完就站到窗口欣赏起繁华的街景。
商人乙似乎也很激动,他也跟着站到了窗口感叹道:“是啊,咱们的皇上太有魄力了,把这些捣乱的胡人打得是服服帖帖,不然咱们在外邦哪能安生的做生意赚钱。”说这商人乙就深情的看着楼下道:“这是繁荣的景象啊,背后可是皇上打出来的呀!”
商人甲:“是啊,没有强大的军事做后盾,那有现在的盛世!”
“对了,这一次咱们得多囤一些丝绸,等皇上拿下河西,立马开拔出玉门,绝对能赚他一笔!”商人乙说完就开始非常激动:“我一个朋友和博望侯张骞熟悉,他说张大人告诉他,西域人非常喜欢咱们大汉的丝绸和瓷器,他早年就是和张骞出使过西域。”
“拿下河西谈何容易!”商人甲似乎不抱有什么希望。
商人乙一下子就激动道:“我可告诉你,这事儿估计就在这一两年,你想啊,这第一次河西大战和第二次河西大战时间相隔多远?一个在春季一个在夏季,这说明皇上已经下定决心要在短时间内解决河西问题,所以不出所料的话,这第三次肯定会很快了。”
商人甲听后就开始用筷子夹着花生米边吃边说道:“哎,听说那是一条不归路啊,我有几个朋友前些年就冒险想从河西去西域,可惜啊,最后一个都没回来,听说被匈奴人留下当什么住客了,反正价值不菲的货物也不见了踪影。”
(本章完)
………………………………
第149章 单于诏书
浑邪王和休屠王降汉的事情可谓是在汉朝掀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波,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感觉自豪,这是百年来抵御外侵取得的重大成果,一些与匈奴血战过的老士兵直接是喜极而泣,这标志着匈奴的败落已经开始。
汉朝廷积极应对着浑邪王和休屠王降汉的事情,而河西的局势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经过浑邪王的说服,河西诸王就有十二个部落王国决定一起降汉,这无疑是大功一件。
浑邪王和休屠王们积极寻找这自己的出路,而匈奴的单于庭在经过广泛的调查和核实之后,也更加确定这二王在抵御汉军中有严重失职的行为,自次王赵信更要将其召回杀死。
这天,草原的太阳刚刚下山,浑邪王和其他几个王就出现在边境的一个部落王国里,他们站在山丘的口处焦急的看着远方。
而远方在夕阳余辉的照耀下,遮天蔽日的尘土飞扬而来,伴随着是一阵阵沉闷的马蹄声,听着就让人心惊胆战。
“浑邪王,来了,来了,来了!”当户焦急的跑过来禀报。
来者不是别的,正是匈奴单于庭派来的第二波单于特使,这一波来者不善,大多都是单于庭护卫队的将军。
浑邪王和休屠王对视了一下,浑邪王然后感到紧张的问道:“是不是伊稚斜的亲兵卫队。”
“是!”当户说完就下去安排去了。
浑邪王看着休屠王道:“看来这次他们是想在河西把咱们搞定了,连伊稚斜的亲兵卫队都动用上了!”
“汉朝那边究竟联系得怎么样了?”休屠王想得到确切的信息,其实休屠王也很纠结,万一这大汉朝不接受,而自己的反心又暴露给单于庭,那最终的结果是无法挽回的。
浑邪王又看了看越来越近的单于信使道:“李息已经传来话,汉皇已经接受了咱们的降书,现在就等着具体事情的磋商!”
“浑邪王,你确定?要知道,一旦此事大白天下,我们将左右都不被收留,后果比右贤王还惨!”休屠王还是很担心。
浑邪王一拳打在休屠王的胸口坚定道:“怎么!你还想着伊稚斜会原谅咱们?要知道柯尔金都已经被杀了,柯尔金是什么人,助他登上单于大位的人,是咱匈奴帝国的大将军啊!”
休屠王听后虽然没有说什么,但眉头紧锁的一脸担心。
浑邪王见状安慰道:“放心吧,此事儿包在本王身上,绝对不会有什么事情,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稳住这单于庭来的信使,如果可以直接将其杀掉,以绝后患。”
休屠王一听要杀了单于庭来的信使,这一身冷汗都出来了。
就在此时,单于庭的信使已经到了,总共来了一队人马大概是二十人左右,他们个头高大,看上去个个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军中战将,犀利的眼神可以直接杀死人。
“浑邪王率休屠王等河西诸王拜见单于使节!”说完诸王全部下跪,当然,这是部落王国迎接单于庭大员最尊贵的礼节。
(本章完)
………………………………
第150章 诏书单于
单于庭使节非常傲慢,看都没有看诸王后直接就进了大帐,那一脸的霸气看着就让人恶心。
来者不善,浑邪王和休屠王内心嘀咕这降汉的事情莫非已经传到了单于庭伊稚斜的耳朵里,但浑邪王又感觉不应该。
浑邪王和休屠王对视一下也快速的跟了进去。
王帐内气氛非常紧张,单于庭来使可谓是一点好脸色都没有给,当即大声问道:“伊稚斜诏令,速令二人回去商讨河西大事,为何两位不肯奉诏,还借机骗取信使的信任。”
浑邪王和休屠王早就知道这家伙是为这事儿来的,浑邪王满头大汗的说道:“回将军,这几日汉军接二连三的派兵袭扰我河西一境,前几天一支三千人的队伍还杀进了休屠王的地盘!”
面对浑邪王的谎话,这休屠王连忙尴尬的应对:“确实确实,就在前几日一大队汉军忽然出现在本王境内,诸王以为是卫青来了,所以派兵支援。”说完休屠王笑道:“还好,只是虚惊一场!”
这借口勉强还可以,信使也算是听进去了,他也不能说更多,他的任务就是把这些贻误战机消极待战的诸王全部送回单于庭。
信使毫不客气道:“既然汉军已经退去,就请浑邪王和休屠王做好准备即可随本使回单于庭,伊稚斜单于还等着你们呢!”
“是是是是,小王立马安顿好一切政务马上就出发!”浑邪王笑眯眯的说完就看了看休屠王。
信使拿起桌案上的酒杯翻看道:“好,你们安顿好了就随本使出发!”说完就奸笑了一下。
又是等着,这把浑邪王和休屠王给僵住了。
下来之后,浑邪王和休屠王快速来到部落王帐的一侧,两人非常紧张的左右到处看,跟做贼似的。
休屠王还是担心道:“这可如何是好?汉军那边究竟有没有一个准信啊,那个李息究竟可不可信呀!”
浑邪王其实已经是急得满头大汗,面对休屠王的再三追问,这浑邪王都有些怀疑汉军是否是真心的了。
浑邪王道:“这样,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一次去单于庭肯定是有去无回,本王现在就去见李息,你想办法拖住他。”
休屠王被浑邪王的心里没底也弄得心里没底了,他的担心可谓是又上升了几毫米,一想到降汉的事情这汗毛都出来了,事情一旦失败,自己的全族将被伊稚斜处死。
浑邪王见休屠王一直在发愣,于是心一狠道:“休屠王,拖是拖不住他们的,只有干掉他们!”
“对,干掉他们!”休屠王六神无主的说道。
见休屠王的信心也下定了,浑邪王还是像做贼一样四周看了看,在确定没有任何人的情况下对休屠王道:“本王马上就亲自去会一会汉将李息,这里就交给你了!”说完就坚定的转身离开。
看着浑邪王那坚定的背影,休屠王站在原地始终没有反应过来,他的内心五味杂陈的同时也在纠结……。
(本章完)
………………………………
第151章 深夜会面
降汉可是天大的事情,浑邪王可谓是提着整个族人的脑袋在办这事儿,一旦失败,两边都将视自己为敌人。
浑邪王把拖住单于庭信使的重担就交给了休屠王,而自己却亲身向汉边境的李息大营去了……。
此时的李息这几天正在忙着两件事,头等大事当然是和浑邪王取得联络,这降汉的事情可是重中之重,而另一件事就是继续修筑他的长城,这也是汉武帝刘彻亲自下令要修的。
李息所修筑的这段长城位于汉羌边境,虽然羌人现在没有任何胆量与汉为敌,但刘彻为了长远考虑,必须像秦始皇一样在边境修筑一条长城来防范羌人,但这在李息看来是脱了裤子放屁。
“报!将军,将军匈奴人又过来了!”李息的副将这速度快的惊人,从城楼下一个飞跃就上了城楼。
李息一听匈奴人又来了,当即放下手里的毛笔道:“在什么地方,快请!”说完自己就坐到了将军椅上。
受降这件事情上,双方都是派了代表,李息作为汉朝的代表,而浑邪王的代表就是他的当户大人,几次的联络都是浑邪王的当户在全权处理这件事情,当然还加上小浑邪王。
不一会儿,副将就带着浑邪王和几个匈奴人来了,而浑邪王的嗓门比较大,进屋就大喊道:“谁是李息,谁是李息!”
这李息一听当即纳闷了,于是笑着道:“李息在此,呵呵!”
浑邪王定眼一看,坐在将军椅上的人,当然浑邪王和李息打交道已经是很早很早的事情了,可以说比卫青都还早。
但浑邪王还是认不出来了,因为两个人都已经老了。
浑邪王瞪大了眼睛慢慢的边向前移动边观察李息:“你真是那个镇北将军李息?”说完就露出一脸的不信。
“如假包换!”李息那是非常高兴。
浑邪王当即就摇了摇头道:“哎,都老了,你不记得本王啦!”
本王!李息也定眼一看,这老头子似乎确实在哪里见过:“浑邪王,你就是浑邪王!”李息桌案一拍大声道。
浑邪王忽然也大笑起来:“哈哈哈哈,你老啦,你小子老啦!”
“你也年轻不到哪里去呀!”李息走上前双手用力拍了一下浑邪王的肩膀然后高兴道:“大汉朝欢迎你呀!”
说着两人就像很久很久没有见面的老友一般相继就坐下了。
浑邪王反复观察着李息道:“你小子啊,什么都没变,就是变老了,本王还以为你跟着卫青干副将,至少都会封个侯爵啊。”说完就四周看了看道:“没想到被整到这儿来修长城来了。”
“哎,一言难尽啊!一言难尽啊!对了,你的当户昨天才回去,本将把该说的该做的全都给他说了一遍!”李息奉上茶水。
浑邪王放下手里的杯子道:“李将军,本王今夜亲自前来就是为此事而来,此事恐怕有变,必须速速处理,否则夜长梦多啊,伊稚斜已经派了三波信使来河西,形势危急啊!”
(本章完)
………………………………
第152章 李息出面
李息听后站了起来,与当户经过了几次的磋商之后两人现在已经没有了相互的戒心,李息道:“本将将此情况已经向骠骑将军霍去病进行了汇报,霍将军的意思下月初受降!”
“不可不可呀,李将军,此事必须快呀,本王和休屠王可能等不到下月初了,还请李将军立马快马加鞭回禀朝廷,我浑邪王归汉之心似箭呀!”浑邪王焦急的说道。
这事儿汉武帝刘彻其实和大臣都已经商量好了,既然是受降,那么就要按照一些程序来,而这个程序既要对得起列祖列宗,也要对得起大汉百姓,更要彰显大汉威严,所以要准备。
而霍去病接到任务后为了准备好,以确保受降过程中的万无一失,霍去病也同意下月初入河西受降。
李息当即叫来副将道:“赶快笔墨伺候……。”
副将比李息还激动,快速打开一条竹简就开始记载起来。
浑邪王道:“受降的地点在休屠王境内的黄河边上,本王将亲率本部十万人马,休屠王七万人马和诸王十万人马迎候,还望李将军加紧回禀朝廷,此事本王万万等不起了!”
浑邪王说完的那一刻,副将也就记载完毕,他快速将竹简拿到李息面前道:“将军,怎么样?”
李息快速的看了一遍然后合拢交于副将手里道:“立即以八百里加急军情送往长安,记住,先送骠骑将军,后送朝廷!”
“是!”副将快速拔腿而去。
事情办妥了,浑邪王内心的石头总算掉落了,而李息则高兴的对下人道:“准备酒菜,本将军要和浑邪王喝上几倍!”
“好,哈哈哈,本王记得第一次与你交手你就已经是大汉朝的威武将军了,本王就纳闷了,这么多年了,你怎么被弄到这边地来了!”浑邪王走出房间边走边看道。
……
李息和浑邪王的交情其实也是很深的,当然这种深就得益于双方交战互为对手。
李息的发家之地就是陇西,他和李广一样一开始戍边的地方就是防止河西的匈奴人入侵,李息成为陇西守将,浑邪王就经常派兵袭扰陇西边境,打家劫舍也是无恶不作。
这两个人就像李广和北边的左贤王一样,你打我我打你,谁也奈何不了谁,最终打破这一天平的就是后来出现的卫青。
卫青出现后第一仗就把浑邪王打败逃回了自己的玉门地带。
而一直是汉军老人的李息的命运也变了,直接给卫青当起了副将,这一当就成了永远,李息再也没有翻身过,大汉朝天南地北到处都有他的身影,但从来都是副的,就没正过……。
唯独这一次镇守羌人成了正将军,可惜啊,又遇到了一个懦弱的敌人,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