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无良诸侯-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脸上露出一抹苦笑,虽然已经猜测出黄巾军在此处没有留下太强的力量,但是为了稳妥起见,曹操还是用了心目中最佳的撤退方案。
……
丰县,由黄巾军大将龒都驻守,一万士兵加上坚固的城墙,龒都相信,这丰县万万是不可能会被攻占的。在射阳,以及剧县方向,有着大量的黄巾军,一两日间就能抵达丰县,以一万守军,要是守不住丰县一两日,那么他龒都也就别混了。
龒都在丰县可谓是无聊至极,因为无论是在相县,还是在下邳的官军都被友军拖着,根本发起不了实质的进攻。
这几日,无聊的龒都都在城头上晒着太阳,期盼着建功立业的机会。比如,周仓,刘辟这些老兄弟都在前线奋战,现在战功累累,只有他在丰县守着这太阳。
似乎是上天听到了龒都的祷告,在丰县的不远处忽然扬起了烟尘,一队人马向着丰县的县城开来,观其装束,应该是官军中人,而领军者居然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
龒都看着城下的官军,不由得舔了舔嘴巴,眼中露出跃跃欲试之色。
在龒都看来,城下的人马简直就是送功劳来了,让那么一个孩子领兵,想来这支兵马的战斗力也是不强。
“城上的黄巾军听着,我乃破贼校尉孙坚之子孙策,奉命来取丰县。“
龒都一听,不由得一愣,这小子似乎是一个愣头青的,带着那么点点的兵马就来攻打有着上万兵力的丰县。
丰县的地形开拓,周围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所以龒都并不认为城下还有伏兵存在。
“取我大刀来。”看着来送功劳的孙策,龒都立刻就点齐了兵马,很快,黄巾军的士兵就在丰县列阵。
“前面的黄巾贼将可是龒都否?”孙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傲慢,使得龒都的心中万分不爽。
“正是某家,小娃娃,可知本将的的厉害。”龒都大刀一挥,颇带力道,使得孙策的脸色不由得一白。
“家父孙坚,让我来取尔之首级。”孙策看着挥舞了一下兵刃的龒都,不由得咽了一口唾沫,脸色微微有些发白。
看着如此模样的孙策,龒都心中暗道:“他老子是多不喜欢这娃儿,就这样让他来送死,不过这娃儿长的倒是不错,要是抓了自己享用的话倒也是不错。”龒都傻傻的笑容使得对面的孙策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在东汉,世家收养**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而龒都也正是这么一个同**好者。平常龒都还是比较喜欢女人,但是孙策长的实在是太唇红齿白,使得龒都起了色心,不过也是,日后孙策可是有着孙郎的美名。
“贼将,敢与我一战否。”
听得孙策的话语,龒都立马拍马上前,他可不认为这个年纪只有十五六岁的少年能够有多少武艺,战场之上,刀枪无眼,要是伤了那漂亮的小脸蛋这是龒都无法忍受的。
两人上前,龒都抬着头,脸上尽是高傲之色,而孙策则是显得有些畏畏缩缩。
“看枪。“孙策出枪,但是力道方面却是差的可以。
龒都见状,轻蔑之意更重,他持刀一挡,就将孙策的这一枪挡下。
孙策策马,微微的向后退去,龒都也不追击,仿佛孙策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一般。
“霸王一字摔。”低沉的声音从孙策的嘴中响起,之前的软弱在这一刻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为可怕的力量。
龒都看着忽然暴起的孙策,脸色不由得大变,孙策的长枪从天空中落下,龒都持刀相抗,勉强将孙策的这一击挡下,但是手臂却是一阵酥麻。
孙策日后可是有江东小霸王的美誉,力量方面当然是一流,这一枪已经使得龒都知道了自己与孙策之间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
龒都想要撤退,凭借着身后的上万士兵,想来孙策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奈何不了他。忽然,在孙策的袖中出现了一把匕首,孙策轻轻的一翻,手上的匕首轻轻往前一送,直刺龒都的喉咙。
孙策的这两招都是李休传授,李休早就料到龒都会因为孙策的年纪而产生轻视之心,故而将这两招传授给了孙策,孙策的天资使得李休有些惊叹,这样的天资即使是自己也未必能够胜的过吧。
龒都被杀使得丰县的黄巾军大乱,趁此机会,孙策军中,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将从四个不同的方向杀出,四个一流武将同时出手,使得黄巾军大败。
“伯符之才若是假以时日,天下之间少有人敌。”在远处,一直观测着这一战的李休不由得向身旁的孙坚感慨道。
孙坚听着李休夸赞自己的儿子,心中对李休的好感也上升了几分。
“此战全赖重光运筹帷幄,要不然伯符也未必能够那么顺利的拿下丰县。”孙坚笑着说道。
(本章完)
………………………………
第61章 反攻
孙坚拿下丰县,使得徐州与相县之间的通道被打通,此时两股兵马可以连成一线,与黄巾军来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决战。
孙坚拿下丰县的消息使得在下邳与黄巾军对峙的官军精神一振,陶谦更是兴奋的连说了三个好字,现在的官军主力全都被黄巾军牵制,孙坚的这一战可谓是打破了僵局。
以三千兵马击败一万黄巾军,而且是那种最难打的攻城战,这样的战绩又怎么能不使得激动人心呢。
在孙坚拿下了丰县之后,陶谦立马派人与刘宠取得了联系,刘宠的手上掌握着徐州最为精锐的兵马,有着这支兵马,陶谦心中的底气也是足了几分。
陶谦的使节连夜兼程,来到了相县,此时的相县,战况可是激烈的很,在知道丰县失守的消息之后,盘踞在射阳的黄巾军全力出动,猛攻相县
一个个的黄巾军被当做了炮灰,城池之下,堆满了尸体,一个个的黄巾军踩着自己战友的尸体前进。
刘宠在城头上指挥战斗,与黄巾军相比,官军的伤亡要小得多,但是也架不住黄巾军人多,官军也是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该死,这些黄巾军到底在想什么。”
黄巾军的猛攻虽然死伤惨重,但是他们的人数却是比官军多得多,城头之上死伤的官军让刘宠心头直滴血,这些都是沛国的人马,是他傲立在徐州的底蕴。
官军并不是铁打的,他们也会感到疲惫,这样下去,最大的可能就是两败俱伤。
在丰县,孙坚早就接到了相县被围攻的消息,想要带着自己的部队救援相县,但是却是被李休阻止。
孙坚带的人马只有三千人,虽然战力强悍,但是却也架不住黄巾军的人多,加入守城战反而会浪费这一支力量。
李休在等,等到刘宠真的支撑不住的时候再去相县,这样他才有把握让刘宠放弃相县,会和下邳的徐州军,与黄巾军进行一场决战。
剧县的黄巾军此时也是有了动作,他们集结兵力,死死的将下邳守军拖住,而他们的另一支兵马则是早早的去了东海郡。
东海郡的力量早就已经被抽调的差不多了,此时也就几千兵马,黄巾军一战攻破朐县,糜家的产业被黄巾军劫掠一空,糜家家主糜竺连夜带着僮客出逃,局势再度发生了变化。
糜家被灭的事情传到了徐州各大世家家主的耳中,更使得他们下定决心要与黄巾军殊死一战。
要是徐州战败,那么迎接他们的就是和糜家一样的命运。
广陵城中,陈家家主陈珪派人到处游说各个世家出兵,现在的广陵郡,已经是风起云涌,五万世家联军集结完毕,由陈珪亲自率领开赴下邳。
徐州世家的底蕴是惊人的,五万兵马虽然惊人,但是却不是他们的极限,陆陆续续的兵马正在抽调。
看着一支又一支的兵马向着下邳集结,陶谦的心中豪情顿生。
倾尽徐州之力,集结起来了十万大军,有这么一支兵马在,黄巾军又有何惧。
陶谦的脾气本来就不是很好,开战以来他却是始终处于被动,现在他手上的有着如此强大的力量,想的事情当然就是反攻,反攻剧县。
陶谦集结了七万大军,自己挂帅,陈登为军师,大将萧凌为先锋,又有海西徐氏的徐淼为后应,保证粮道不绝,浩浩荡荡的出了下邳。
相县方面的战局,陶谦当然也是知道的,他以陈登之弟陈矫领兵一万驰援相县。
相县兵马原先就有五万,加上刘宠的号召力,守住相县应该不难。
其实,陶谦是有私心的,刘宠在徐州的实力实在是太过强大,强大到了陶谦都不敢忽视的程度,。
要是在下邳囤积起了兵马,那么一旦刘宠求援,那么出于情面他都要集中力量救援刘宠,而现在他将主力调集攻打剧县,并且提前派出了支援相县的援军,即使是刘宠也不能说些什么。这样既能削弱刘宠的实力,又能不留下什么话柄。
在丰县,当李休听说了黄巾军劫掠糜家的消息之后,脸上一时间也显得错愕。
以张曼成的智慧,显然不应该会犯这样的错误,洗劫糜家差点将糜家灭门,这样的事情定会使得徐州的世家同仇敌忾,因为他们不知道下一个被消灭的世家是不是他们自己。
本来,李休想要依靠刘宠在徐州的威望组织出世家的联军与黄巾军交战,而现在这件事情似乎被张曼成解决了。
李休去找了孙坚,询问他的意见,多日的相处,使得李休对着头江东猛虎越发的不敢轻视,孙坚除了武艺之外,谋略方面也属于一流级别。
两人商量,却是没有商量出什么结果来,最终,只能判定为张曼成犯了糊涂。
陶谦率领的徐州兵一路向着剧县方向打去,途中,黄巾军的士兵设下重重伏击,使得徐州军死伤惨重。
但是剧县的兵马本来就只有四五万,加上前面与李休战斗损失的,现在的兵力早就已经捉襟见肘,官军顺利的打到了剧县的城下,陶谦持剑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官军顺着陶谦的命令发起了冲锋,但是在剧县的城头,黄巾军的抵抗却是异常的激烈。
凭借着城池的地形,官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终拿下了剧县。
剧县城外的一处山丘上,看着剧县的战斗,早已退出剧县的张曼成等人脸上也露出了伤感之色。
抵挡官军的都不是黄巾军的精锐,真正的精锐都已经被张曼成带走,要不然,陶谦也不可能那么简单就拿下了剧县。
剧县一丢,陶谦立马下命大军向琅琊郡进发,琅琊的丢失始终是陶谦心中的一根刺,此次挟大胜之势,陶谦大军反攻琅琊。
似乎黄巾军当初在琅琊做的事情太狠了,琅琊郡的百姓听说官军反攻,立马拿起自己的武器协助官军拿下了一个又一个城池。
陶谦军中,一个中年男子成为了琅琊之战的最大功臣,他叫诸葛玄,是琅琊诸葛氏家主诸葛珪的堂弟。
诸葛珪现在担任了泰山郡丞之职,所以在黄巾军劫掠琅琊之时,诸葛氏的大部分高层都逃到了泰山郡,但是琅琊诸葛氏的实力,在地方上的声望依然强大。
(本章完)
………………………………
第62章 正式任命
凭借在徐州的底子,以及琅琊诸葛氏的全力帮助,陶谦很容易就收复了琅琊郡,在相县方向,似乎知道了陶谦收复琅琊郡的消息,十万黄巾军向射阳方向撤退。
相县,在一轮艰苦的抗战之下,剩下的兵马只剩下了三万,其中接近一万都是徐州的兵马,与刘宠攀不上什么关系。刘宠的心中在滴血,沛国的实力在一轮抗击之下缩水了一半,而且沛国的兵马名义上虽然还剩下两万,但是这些兵马大多都是从相县征调来的,战力比之以前的老兵,还是相差不少。
在接到了黄巾军撤退的消息之后,刘宠把心一横,传命城中的兵马集结,要打上一场追杀战。
刘宠领兵追杀,但是遇到了黄巾军的精锐部队断后,再往后又怕脱离了自己的地界遭到黄巾军的伏击,于是便撤兵回了相县。
黄巾军在剧烈的消耗之下,兵力只剩下了十五万左右,现在大部在射阳集结,另外的一支主力则在淮阴屯集。
从面上看,此战官军大获全胜,但是实际上,黄巾军还是有机会一举拿下徐州的。
当日,张曼成伏击李休,大获全胜,若是那时,张曼成全力挺进下邳,然后以以战养战的方法持续战斗,那么相县原本的五万兵马早就已经灰飞烟灭,到那时,徐州世家胆寒,凭借陶谦手上的几万徐州军也无翻天之力。
可是那时候的张曼成确实没有选择挺进下邳,反而奇袭了东海,并且做出了与官军打持久战的准备。
以张曼成的才能,当然将这些都计算到了,他撤兵其实有着更大的原因。而且此战黄巾军虽然伤亡惨重,但是官军也好不了多少,徐州六郡中的琅琊郡以及东海郡现在已经被洗成了白地,至于其他的州郡也因为与黄巾军的战斗元气大伤。
而且,这几战中,死伤的大多数是黄巾军的炮灰,真正的主力部队却是没有多大的损失。
张曼成之所以撤兵,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豫州方面,渠帅赵弘领兵与官军激战不利,被皇甫嵩大败。南阳方面,太守秦颉征调十万民夫,将南阳打造成了铁桶江山。
南阳郡,有五十多万户的人口,据不完全估计,南阳郡的人口多达二百四十余万,这是大汉人口最多的一个郡,几乎可以与整个徐州媲美。
****义在刚开始的时候还占据着优势,但是现在却是陷入了僵局。秦颉在南阳的名望很高,在他的号召下,南阳的物资源源不断,而****义,面对着源源不断的南阳兵,****义从原先的优势转变成了劣势,十几万黄巾军被南阳兵拖住,无法驰援豫州的战场。
黄巾军号称百万,但是现在,这百万黄巾军已经被团团的困住,想要摆脱这样的僵局,只能从别的地方抽调有生的力量。
张曼成满是风尘的回到了淮阴,他立即就下命渠帅张牛角领兵五万驻守射阳,又让张燕领兵一万驻守淮阴。而他本人则带着十万黄巾军前往豫州,解渠帅赵弘之围。
张曼成相信,现在的徐州已经没有实力再支援豫州了,几番激战下来,官军的有生力量被消耗殆尽,现在的徐州军虽然号称十万,但是实际上兵力却早已捉襟见肘。
只要守住射阳以及淮阴,那么只要自己能够先拿下豫州,徐州的桥头堡就还在。现在的张曼成严重感觉自己准备的不足,若是黄巾军能够推迟两年再起兵的话,形式可能就会大不一样吧。想到此处,张曼成的脸上露出了痛苦之色,嘴中喃喃的低语了一句:“大贤良师。”
徐州的黄巾军撤退,使得徐州短暂恢复了太平。现在的徐州百废待兴,但是又接到了朝廷的命令,让他们驰援豫州战局。
对此,陶谦也是十分的无奈,他传命大将萧凌领兵两万攻打射阳,也算是做样子吧。
此次徐州之战大获全胜,首功当属孙坚。孙坚一战拿下丰县极大地激励了徐州军的士气,而那些观望的徐州世家出兵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是孙坚的战果。
一时间,孙坚被誉为英雄,成为了失手可热的人物。
孙坚见到了陶谦,陶谦的夸赞了孙坚几句,对于孙坚,陶谦还是十分想要招揽的。
“陶公,丰县之战,有一人出谋划策,当为首功。”孙坚向着陶谦拱手道。
陶谦闻言,脸上露出了好奇之色,孙坚的高傲他早就听说过了,而在他的口中,似乎对那个出谋划策之人极为推崇。
“何人。”陶谦好奇的问道。
“李休,李重光。”
对于李休,陶谦是复杂的,李休多次落他的颜面,但是他的大局观却是极好的,而且数次立下大功。只是,下邳一战之后,李休失踪了,很多人都说李休已经死了,陶谦还为他伤感了一下。
现在听说李休还活着,甚至还是丰县之战的大脑,陶谦说不出什么滋味。
“文台,请你帮我问候李重光,并且拿我的手书令李重光为骑都尉,择日到我身边赴任。”
陶谦的这句话等于帮李休打开了仕途的大门。虽然在相县的时候刘宠暂时任命了李休为都尉,但是别忘了,陶谦才是徐州之主,而且这次陶谦是正式任命,而非暂时。
都尉已经是州牧能够任命的最高官职,向更高一级的校尉,则是要朝廷的手书,陶谦这个任命已经是给足了李休面子。
得到陶谦的这个任命,李休的脸上有些惊讶,他今年还不到二十岁,。但是却已经坐到了都尉的位置,要知道,即使是曹操,现在也只是一个都尉,虽然曹操是隶属于朝廷的都尉,比地方上的都尉高上一个级别,但是从名义上,李休已经可与曹操平起平坐。
李休感谢了一下孙坚多日来的照顾,然后便来到了一处酒楼。
酒楼之中的雅间之内,有着五个人,步鹭,步鸾,邓展以及徐盛陶应。
(本章完)
………………………………
第63章 一县之长
陶谦把李休调到了身边,但是因为前面发生的种种事情,怎么看都觉得别扭,于是陈登为陶谦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把李休外调。徐县县长王嘉被黄巾军斩杀,现在的徐县正缺少一个管事的人,李休刚刚被任命为都尉,以他的身份去徐县理政也不算辱没了他的身份。
除了去徐县理政之外,陶谦还将一部分士兵交给李休统帅,李休是都尉,要是不给他士兵话也说不过去,再加上徐县周围时常有黄巾军残军活动,也需要一支地方武装保卫。
陶谦给了李休一千人马,虽然人数有些少,但是陶谦却是给了李休在徐县自由募兵的权力。
李休自出征以来,带的都是精兵,即使不是精兵也是战斗力强悍的正规军,而陶谦给他的兵马李休只能用四个字形容“惨不堪言。”
这些兵马是陶谦临时抽调的,本来也算不上正规军的序列,徐州之战结束之后,陶谦将部分临时征调的士卒遣散,而这一支部队原先也是要遣散的序列的。
为了保卫徐县的安宁,陶谦将这个皮球踢给了李休,希望李休能让这支士兵脱胎换骨。
不过好在,陶谦也并不是那么的不近人情,至少,李休收降的黄巾军他是半个都没有克扣。
这些黄巾军都是徐县之战的时候李休收编的,几次大战下来,这些人的战斗力早已经今非昔比,人数虽然锐减到了五十人,但是李休敢说,即使是两到三倍的正规军也绝不是这五十人的对手。
这些士兵随着李休出生入死,早就已经对李休忠心耿耿,李休亲自统帅这支兵马。期望将这只兵马训练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精锐。
青州的战局,现在基本已经稳定下来,李休的爷爷李奉一日间连败黄巾军三阵,可谓是战绩彪炳,在青州,还有着十几万官军,再加上卢植这位汉末朝廷的第一名将在,想来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变数。黄巾军如同炉灶中的柴火,虽然初时十分猛烈,但是现在却早已经后继乏力。
李休想要组建自己的班底,现在的他文有步鹭,武有邓展徐盛,这样的阵容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已经够用了,但是自己若是还想要有更大的发展,光凭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他还需要更多的人才,还要组建一支战力强悍的军队。
李休听说,当日突围之时,张曼成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名叫飞熊,对于这个名字,李休还是十分喜爱的,所以便为自己身边的这支兵马,也就是以前黄巾军的降兵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飞熊卫。
李休的兵马还没到徐县,就在徐县的周围晃了一圈,在徐县的周围还有着不少的黄巾军残军,他们都是徐州之战中失散的兵马,对于这些兵马,李休的心中并没有什么好感,他亲自压阵,命令手中的一千人马围杀这些黄巾残军。
李休手上的这一千人马大多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李休想要组建一支战力强悍的兵马,那么就要让这支新兵蛋子成长。
现在,围杀黄巾军的漏网之鱼无疑是最好的办法,这些黄巾军人数不多,往往都是几百人为一队,各自占山为王,一千人马,兵力是他们的几倍,想要打一场围杀战也是不难,最重要的是,这些兵马也能在围杀中成长,最终形成战力。
李休在徐县扫荡了一圈,手上的兵马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多了不少,黄巾军的降兵迫于李休的威势,纷纷投降,李休将这些兵马挑选青壮编入军中,现在的李休手上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一千五百之众。
扫荡完了徐县周围之后,李休还想去别的地方逛逛,练练手上的兵马,但是却接到了陶谦的手书,让李休速去徐县赴任。
李休无奈,带着兵马前往徐县。
李休的兵马到了徐县之后,只见城门口的百姓夹道欢迎,老百姓们准备好了吃食,犒劳李休的兵马。李休虽然是数次大战的英雄,但是徐县的百姓也不应该对他那么的欢迎。
对于李休的疑惑,身旁的步鹭淡淡的一笑,低声在李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