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之无良诸侯-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堑囊彩腔平砭沂爻堑幕平砭奖父拥拖拢依钚莸谋硪脖日庑┗平砭嗌闲矶唷

    这两县几乎是手到擒来,李休许给苏双以巨大的利益,,苏双自然也要投桃报李,而且从目前看来,李休对于商人很重视。

    李休的战备苏双了解的很清楚,甚至前面那几天苏双都要来找李休商量利益交换的事情,可是苏双忍住了,他要等李休先来找他。李休的养气功夫还是比苏双强上一筹,苏双在李休出门之前来找了李休。

    苏双最终决定,赠予李休战马百匹,铠甲五百件,另外兵器七百件。

    这些装备都是正规军才能装备的精品,特别是战马方面,苏双可谓是下足了本钱。

    李休向着苏双连连道谢,甚至还想要和苏双做一个结拜兄弟,毕竟人家有钱啊。可是李休还是忍住了,苏双是一个商人,商人注重利益,这次资助李休也是一种投资,一旦李休失势,苏双的脸怕是会比翻书还快。

    虽然想到这层,李休的脸色依旧不变,他亲自送苏双出门,而苏双也很快的将他许诺的物资给李休送了过来。

    苏双给的战备都是精品,特别是那百匹战马,更是难得一见的好马,李休将这批战马全部给了飞熊卫装备,至于武器装备方面,李休当然是优先供给自己老底子的部队。毕竟这几战下来武器还是有损坏的。至于换下来的武器装备,李休便全部给降兵,为他们增加战力。

    两日之后,蒋钦与史涣领兵回归高唐,虽然拿下了城池,但是他们的脸色却是并不好看,因为此战,他们两人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管亥清楚黄巾军的内部情况,再加上孙乾这张三寸不烂之舌,直接就将两县的黄巾军说降了。

    李休本部,加上两县与高密投降的黄巾军,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八千之众,李休将他们整编,然后以各种形式在三县之地搜集物资。

    李休将手上大半的兵马集结,五千兵马集结高唐,准备前往平原。

    张白骑手上有着三万兵马,而平原却只有区区的五千守军,张白骑作为平原黄巾军的大渠帅,手上用来攻城的部队当然不可能是被李休收降的黄巾军可以相比的。

    而平原的守军却是从来没有发出过求援的信号,,而张白骑方面却是一直调集兵马,要不然李休也不会那么容易就拿下高唐四县。

    “平原有能人坐镇啊。“李休感叹道。

    平原国的相国名叫荀爽,这是李休这几日打探得到的情报,当李休知道驻守平原的人是荀爽之后,他顿时就愣住了。

    荀爽,字慈明,。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日后尚书令荀彧之叔,是一个三国里的隐形牛人。

    荀爽是被称之为神君的荀淑的第六子,其兄弟八人俱有才名,被时人称为“荀氏八龙。

    荀爽排名老六,但却是这八人中最为出类拔萃之人………………“荀氏八龙,慈明无双“说的就是荀爽。

    荀爽的子侄辈荀彧在内政方面可是在这时代堪比萧何的存在,而在谋略方面也足以与张良陈平比肩。这是一个无敌大牛人,即使是日后的诸葛亮,综合实力上也未必有荀彧那么厉害。

    能够与荀家结缘,这对李休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这一次,他要好好地结好荀爽,此战他要打得漂亮。

    李休这几日在校场之上训练兵马,他准备摆下一个阵势,与张白骑的黄巾军决战。李休操练的阵势乃是从太公兵法中演变而来,名唤四门斗底阵,这时候左慈的藏书效果就显现出来了。

    四门斗底阵威力极强,可攻可守,军分四门,,其中各门的军队相互穿插,可发挥数倍的战力。李休为了能够尽快的成阵。将这个阵法化繁为简,虽然会使得阵法的威力大减,但是李休相信在黄巾军中没有人能够识得此阵。

    在粮草方面准备完毕之后,李休便带兵前往平原。

    平原城主府,一个年过花甲,满脸皱纹的老者此时手中正捧着一本书籍,细细的端详着,而此时,平原城外的黄巾军正在发动猛攻,三万黄巾军轮番上阵,强攻平原,平原陷入了危机之中。而荀爽,却是怡然不惧,静静的翻着手上的书页,对于强攻的黄巾军,似乎并不在意。

    “叔祖。”此时,一个身穿褐色衣衫的青年文士走进了荀爽的官署,在禀报之后走到了荀爽的身边,在荀爽的耳边说了几句。

    闻言,荀爽的脸色依旧不变:“公达,既然有人要来救援平原,那就让他来救,到时我们出兵相助就好。”

    那个被荀爽称之为公达的青年便是日后赫赫有名的曹魏五谋主之一的荀攸。在黄巾军起义之后,他便来到了平原,相助荀爽守城。

    平原虽然只有五千人马。,但是却都是精锐,再加上荀攸的相助谋划,即使击败城外的黄巾军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荀爽却是选择了被动的守城。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荀爽深知明哲保身之道,若是击败城外的黄巾军,那么必然有更多的黄巾军前来攻城,自己手上的力量虽然能够击退黄巾军一次,但是却未必能够击退黄巾军第二次,所以荀爽一直和黄巾军耗着。

    而现在的形式是,黄巾军分裂,大势已去一半,青州的黄巾军兵力已经捉襟见肘,荀爽之所以不反攻黄巾军只是想要找一个机会,毕竟若是现在出城与黄巾军决战必定会有不小的死伤,而现在援军已到,那么战机也就随之而来。

    荀爽命令荀攸领兵埋伏于平原城外山丘的土坡之上,那里是官军前来平原的必经之地,也是黄巾军必然的阻截之地。荀爽的意思是在土丘旁边埋下伏兵,等候黄巾军与官军的战斗,在合适的时机两面夹击,为援军打出一条道路。

    (本章完)
………………………………

第85章 四门斗底阵

    李休所带领的官军行军速度极快,很快就来到了黄巾军为了防止增援平原官军的第一道防线。

    此处的黄巾军依山扎营,其中两千黄巾军驻扎在内,主将也是一个二流武将巅峰的高手,在知道李休夺取了高唐之后,张白骑又向着这山寨增兵一千。

    三千黄巾军驻扎在其中,看着李休的兵马在营寨下列阵,黄巾军也是严阵以待,守将王寒已经派人通知张白骑请求援兵。

    可是就这样一座易守难攻的营寨,短短的半日就被李休攻破,守将王寒的人头被挂在了营寨之上,威慑黄巾军。

    张白骑这几日不要命的猛攻平原便是知道高唐已经被李休夺取,自己的后路已断,只能拼命的攻击平原,以求生路,而现在,李休已经兵临城下,而他的三千守军却仅仅只坚持了半日便被李休击破。张白骑陷入了焦急之中,一旦李休到达平原,那么离自己的死期也不远了,平原五千守军的厉害张白骑可是深深地领教过了,两面夹击之下,张白骑岂能不败。

    想要不被官军两面夹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击退或者歼灭其中的一路,平原守军的厉害张白骑已经领教过了,想要短时间拿下定然是不可能的,现在唯一有希望歼灭的只有李休的这一路。

    李休此次带了五千人马,为了攻下营寨死伤了一些,但是还是有四千多的兵力,张白骑分析,李休手上部分的兵马都是黄巾军的降兵,若是自己前往攻打,黄巾军的降兵必然不会死战,而且还有可能重新回归自己的麾下。

    张白骑调集了一万兵力,这一万大军都是张白骑军中的精锐,是他最为精华的一部分兵马。

    张白骑留下两万大军驻守在平原城外,以防平原军的突袭。

    张白骑的大军终于与李休相会,在平原城外的一座山丘上,两军静静地对峙着。

    突然,在李休的军中冲出一骑,手持长枪厉声喝道:”黄巾军的张渠帅,我家校尉请你一见。“

    张白骑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他和李休之前并没有什么交集,唯一的交集可能就是他是贼,而李休是兵。

    张白骑也知道李休的武艺,高唐之战的情报他也是早早的拿到,一旦自己出阵,而李休又突然发难,那么自己恐怕就只能交代了。

    “告诉你家校尉,想要一件便让他来我军阵前。”这只是张白骑的一句戏言,在他看来,自己不敢去李休的阵前,李休也应该是一样,可是事实却不是张白骑那么想的李休策马便来到了张白骑阵前。

    “张渠帅有礼了。”这是李休来到张白骑阵前说的第一句话。

    看到李休的容貌,张白骑微微一愣,他没想到攻下高唐的李休居然那么年轻。

    “李校尉此来所谓何事。”所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何况是人家主帅亲自到来,张白骑也是读过几年书的,可以说得上知书达理,而且从小练武,对于武人的气节他还是尊重的。

    张白骑带人来到阵前,仔细的打量了一下李休的军阵,眼中不由得露出一抹羡慕之色。

    “李校尉此来何事。”李休既然来到自己的阵前,定然有事情和自己谈,故而张白骑直接开门见山。

    张白骑面白无须,虽然已经到了中年,但是看起来却是十分的年轻。李休细细的打量了张白骑一眼,然后观察了一下张白骑的军阵,,发现张白骑似乎没有什么恶意,不由得对张白骑高看了几分。

    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李休这次来见张白骑也是有准备的,李休将自己手上的弓兵全部放在了前方,骑兵待在两翼待命,随时准备出击,手中也拿着穿云枪,一旦张白骑想要发难,就直接和张白骑干上一架。

    李休笑道:“在下此来只为与张渠帅商讨一事。”

    “何事。”张白骑闻言道。

    “张渠帅,在下知晓渠帅深知兵法韬略,但不知对阵法了解如何,在下欲摆下一阵,若是张渠帅能够破阵,在下就领兵回归高唐,再不和张渠帅为敌。”

    李休话语刚落,张白骑便露出了思索之色。

    “我该如何相信你。”

    “这简单,我可发下毒誓。”在汉代,信奉鬼神之说,对于誓言,还是十分遵守的,李休既然肯发下毒誓,那么张白骑也就不需要担心了。

    张白骑自认读过几本书,对于兵法阵法也有自己的认知,而且自己手上有着一万精兵,李休只有五千,一倍的兵力差距即使李休的阵法自己不认识也可以以力破阵。

    张白骑答应让李休摆下阵法,李休闻言,恭维了张白骑一句之后便骑马回归本阵,但是张白骑看不到的是李休笑了,笑的是那么的轻蔑。

    李休回到阵中,大手一挥,手下的兵马便向风一样的被调动。

    李休摆下的阵法名叫四门斗底阵,分为四门,分别由自己手下的四大将驻守,徐盛守备东门,管亥守备西门,史涣蒋钦分别守备北门以及南门。

    这四人皆是一流武将,有他们守备四门,可谓是牢不可破。

    在远处的山丘之上,荀攸正静静地看着对峙的李休军与黄巾军,在两人宣布以斗阵来判定此战输赢之时,荀攸的脸上露出了好奇之色。

    荀家之内,他最喜欢军事,兵书战册他读了一大堆,李休此次居然那么成竹在胸,对于李休的阵法荀攸也是万分的好奇。

    李休手上的大军分为四队,分别向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布阵,其中又有小队人马相互穿插,李休亲自镇守中阵,指挥大军的运作。

    “这是四门斗底阵。”荀攸的脸上露出惊容。

    李休这个改变过的四门斗底阵换做别人或许会不认识,但是在荀攸这个读过万卷兵书的名士却是能够识别。

    荀攸看着完全结成阵势的李休军,眼中的好奇之色越来越浓。

    “若是我用兵又该如何破阵呢。”荀攸的心中暗道。

    (本章完)
………………………………

第86章 败黄巾

    李休的阵法一摆出来,张白骑的脸色就不由得变了变,李休的阵法他不认识,而且从阵法的阵势来看,此阵绝不好破。

    “张渠帅,还请破阵。李休镇守中阵,身边围绕八百健卒,手持令旗,指挥四大将带领的兵马。

    “好。”张白骑的手上好歹有一万精锐,即使张白骑不认识李休的阵法,兵力的差距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弥补的。

    张白骑使用了直接的办法,命令手下的士兵强攻四门,每门配备两千名士卒,以一打二,欲要以力破阵。

    张白骑身边留守两千人马,这两千人是用来防范在中阵的李休的,一旦李休的兵马有什么异动,他便挥兵与李休一战。

    张白骑强攻四门的士兵开始发起了进攻,可是他们却没有遭到什么抵抗,直接进入了阵中。

    张白骑也不是什么蠢人,他命令手下留守一部分士兵保证退路,然后其余的士兵开始猛攻,张白骑的做法是此时最好的办法,一旦李休阵法有什么变动,他也能保证自己的士兵能够撤出来。

    张白骑的士兵一路向前,想要直接破入李休的中阵,但是他们没有发现的是,自己的身边已经没有多少的弟兄了。

    官军的士兵在阵中相互穿插,虽然没有与黄巾军正面交手,但是却时常的骚扰黄巾军,也正是这样的骚扰,黄巾军渐渐的就有人落单。

    李休的令旗一挥,在东阵徐盛的方向便突然杀出一支骑兵,他们配备最精良的武器,攻击黄巾军准备的所谓后路。

    张白骑见状,他知道战机来了,他下命东阵的士兵强行向后撤退,并且命令手上的士兵分出一千攻向东门的人官军,想要在官军反应之前,吃掉李休的骑兵。

    骑兵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战场的主力,当看到李休骑兵集团出现的时候,张白骑就下定了决心。

    张白骑的士兵接到围杀李休骑兵集团命令的时侯全军向后突击,而在此时,他们发现自己的身边居然没有多少弟兄了,反而官军的长枪兵向着他们发起猛烈的进攻。

    入阵的黄巾军遇到了官军的猛烈进攻,他们虽然是黄巾军的精锐,但是在官军的眼中,他们还是不够看。

    张白骑看着被屠戮的东门便认为李休的主力就在东门,吩咐其他三门的士兵驰援东门。

    山丘之上,荀攸看着张白骑的摆兵布阵,心头不由得感慨一声………此战胜负已定。

    荀攸带着兵马就直接撤退了,四门斗底阵是一个巧阵,自然要用巧劲才能破解,要以荀攸的看法来看,想要破解李休的阵法,必须要做到虚而实之,实而虚之,而张白骑却是直接强攻,这直接就把自己所占的优势丢弃。

    荀攸带着人马回归平原,原先,荀攸以为李休手下的士兵虽然精锐,但是却未必是张白骑的对手,他早早地埋伏好一支兵马为的就是在两人厮杀的精疲力尽之时在领兵杀出,而现在这一切都不用了,张白骑必然败亡,现在他要回平原,将平原的兵马抽调,攻击平原的黄巾军大营。

    张白骑强攻四门斗底阵,被李休大败,一万黄巾军被杀的七零八落,最终跟随张白骑逃出生天的只有百人。

    张白骑没有在李休没有结成阵势之前就发起进攻就注定了他败亡的命运,他的手上一万精兵,在不考虑山坡上的伏兵,他和李休一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而且在李休布阵的时候张白骑也没有发起攻击,本来若是在李休阵势结成一半的时候全军出击,虽不能保证大获全胜,但是应该也能将李休逼退。

    张白骑一路向着平原逃去,他的手上还有两万兵马,只要回归自己的大营,那么张白骑就还有翻盘的机会。

    可是,当张白骑回归平原大营的时候,眼中见到的却是一片的断壁残垣,官军与大营之中的黄巾军厮杀着。

    “撤退,撤退!”张白骑大吼道,自己虽然逃出了李休的追杀,但是此时李休的兵马却也在向平原移动,一旦李休的兵马到来,张白骑便只能接受全军覆没的命运。

    张白骑带着手上的人马撤退,去东武投靠他的好友邓茂,邓茂手中可是有五万大军,有他的相助,自己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其实,张白骑想错了,现在的李休可没有办法很快就来到平原城下,今日一战,张白骑的一万大军被击败,但是却也不是全死了,他们很多人都选择了投降。

    李休此战又收降了三千黄巾军,好在此次准备充足,收下这三千降兵虽然有些勉强,但还是能够支撑。

    李休现在降兵足足超过了他本部人马的三倍,再过几次大战李休想会更多,这些降兵现在就已经使得李休捉襟见肘,又如何能够在收揽降兵呢。

    李休大军过了一日才来到平原城下,看着平原城下的黄巾军大营,李休不由得一惊。以他现在的实力面对一万黄巾军也要靠阵法才能取胜,而他得到的情报却是在这里还有着两万黄巾军。

    李休吩咐手下向平原城中送了拜帖,面对荀爽,李休可不敢摆什么架子,只能恭敬,恭敬,在恭敬。

    荀爽让李休将手下的兵马留在城外,然后进入城中相见。

    李休进入平原城中,只见平原百姓安定,即使还在战时也是商贩还是有不少去跑货,平原的富庶使得李休不由得一呆,这座城池是李休所见过的城池中最富庶的,即使是下邳城也没有那么的繁荣。

    这使得李休对于荀爽更加的敬佩。

    李休原先是由一个小厮领着,而现在,这个小厮悄然退去,一个身穿青衣的青年迎了上来,面对李休他颔首示意。

    李休见到此人,心头不由得一惊,此人气度非凡,剑眉星目,在李休所认识的人当中唯有广陵的陈登陈元龙可以相比。

    李休连忙回礼,然后笑着道:”先生何人。“

    青年回答道:“在下荀攸荀公达。”

    (本章完)
………………………………

第87章 荀爽

    荀攸,日后的曹魏五谋主之一,虽然在演义中不怎么出彩,但是在正史中却是一个极为厉害的人物,以计谋百出而闻名。

    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

    在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经荀彧举荐成为曹操的军师。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

    荀攸是荀家最为出众的人才之一,虽然在内政方面不如荀彧,计策方面稍逊郭嘉,但是他却是一个综合性的人才,作为荀家的嫡系子弟,荀攸现在的前途可是一片的光明。

    李休虽然对荀攸眼热,但是却也知道荀攸这样的人才不是他现在能够招揽的,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交好荀攸,等到来日诸侯并起之时,方有那么一丝机会。

    李休在这一路上没有说话,但是举止礼仪却是做到了极致,像荀攸这样出身豪门的人要是刻意与他攀交情反而会被看低一等。

    在荀攸的带领下,李休进入了平原荀爽的府邸。

    荀爽的府邸布置的很朴素,周遭养着些植物,给人以一种舒适的感觉。

    “李校尉,此处感觉如何。”这是荀攸和李休到目前为止说的第二句话,李休自然要好好的回答,微微思索了一番,便脱口而出:“此处清新雅致,给人以一种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之感。”

    李休的话使得荀攸一愣,特别是那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细细品味歌更是让人心旷神怡。

    荀攸原先以为李休只会带兵打仗,现在看来,自己似乎小看他了,不过想想也是,若是李休是一个粗鄙武夫,那么也不能摆出那四门斗底阵。

    “好一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此处正是老夫小憩之地,小友好文采。”远处,传来一个中正的声音,只见一个发须洁白的老者正向着此地走来,在看向老者的那一刻,荀攸低下了头颅,叫唤了一句:“叔祖。”

    看着荀攸的模样,李休自然也就猜到了眼前之人的身份,荀爽,被人称之为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荀爽。

    荀爽乃是当世大儒,在大汉的士林极具声望,就冲荀爽刚才夸赞李休的那句话,李休日后便可以在士林中立足。

    “慈明先生谬赞了,在下刚才只是有感而发,算不得真的。”

    李休刚才说的诗句是取自刘禹锡的陋室铭。这可是流传后世的精华之作,至于李休为什么要这么说,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在荀爽的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在李休的心中,是这么想的,剽窃算什么,只要是能对我好的事情,什么都可以做。

    李休摆出谦虚的表情,荀爽见状,不由得暗暗的点了点头,然后指了指自己种的山竹,笑道:”这是老夫亲手所栽,不知李校尉可否以此为诗。“

    “慈明先生,休在先生面前担不起这校尉二字,先生可称呼休的表字,重光。”

    “重光。”听到这个表字之后,荀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