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之无良诸侯-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休此次前来是想要拜会荀爽,答谢他给予的人情,但是现在的荀爽却已经不在荀家,早在几日前他就留下了书信准备游历名山大川,著书立传。对此李休感到十分的遗憾。不过李休却是见到了另一个人,那就是荀彧,荀文若,日后曹操最主要的谋士。

    荀彧,是一个很古板的青年人,虽然年纪比之荀攸还要小一些,但是一双眼睛似乎可以看穿万物。

    荀彧的相貌十分好看,加上身上的儒雅之气,以及良好的出身,称之为少女杀手也不为过,不过可惜的是荀彧已经名花有主了,他的妻子出身颍川钟氏,是颍川的又一大豪门。

    说到钟氏,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那就是钟繇钟元常。或许大家可能不知道钟繇是谁,但是钟繇却是有一个极为厉害的儿子………钟会。

    钟繇也是在演义中十分不出彩,但是实际上却是一个十分厉害的人物,在李休看来,重要这个人在日后的曹魏集团中贡献至少能排进前三。

    先不说颍川钟氏对曹操的帮助,单说钟繇日后镇守长安,稳定关中局势这个功劳就可以横扫一大片了。

    可惜荀彧以及钟繇这两个人不是现在的李休能够接触的,甚至是荀攸也只是因为荀爽的关系这才能够接纳李休与他称兄道弟。士人的世界只有士人才能容得进去。想要招揽那些人才就只能等待日后的群雄并起,世家站队了。

    既然接触不到那些真正有才能的高端人士又见不到荀爽,李休自然也不会在荀家待着,他向荀攸告退,然后准备回到自己在颍川的住处。

    当李休回到自己住宿的客栈的时候,李休蒙了,店小二以及数十名彪形大汉将李休的东西全部都丢了出去。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李休怒了,而且是大怒,用手指头想想这些人就是被自己恐吓的袁术派来的。

    此时,李休有些后悔,不是后悔为什么要得罪袁术,而是那时候为什么不真的将袁术痛打一顿。李休想要打人,但是却被众多的士子围着,指责李休是蛮夷。

    既然颍川不留人,那么李休也不会死皮赖脸的呆在这儿,不过在心中,李休暗暗的发誓,要是有他飞黄腾达的一天,一定要让这些轻贱过他的士子跪在地上唱征服。

    李休与太史慈可以说是被赶出了颍川,看着颍川的城池,李休的心中愤愤不平

    天下士人,沽名钓誉这多,真才实学者少,趋炎附势者多,品德高尚者少,这就是现在李休的想法。

    “终有一日,我要让颍川士子为今日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李休双眼一咪,头也不回的便向着东面奔去。

    李休走出颍川不久,就有一骑也冲出了颍川,此人正是荀攸,李休的文采武艺使得荀攸佩服,性格较为孤僻的荀攸也将李休当成了好友,此时李休负气而走,荀攸就是去将李休追回来,要是连李休都保不住,那么岂不是说他荀家不如袁家。

    “重光兄,慢走。“荀攸高声喊道,使得李休止住了步伐。

    “公达兄,今日我在颍川的耻辱来日定当让那些人十倍奉还,若是公达兄以我为友,那么便不要阻拦我离开颍川。“

    “重光兄,我在半月前也接到了朝廷的任命书,任命我为黄门侍郎,虽然离我赴洛阳的期限还远远没到。但是既然有重光兄同行,想来也没有什么宵小能够近身。”

    荀攸的心意李休感受到了,心中不由得暖暖的,至少荀攸并没有因为李休的出身而轻视他。

    “公达不回家报信?”李休问道。

    “家中之事自有文若叔父主持,待到的驿站,再派人回家报信吧。”

    两人并行,刚出不到半日路程地便发现了有些不对劲儿,在地上有着一片片凌乱的书籍。

    荀攸下马,看着地上的竹片,脸上多出了一抹凝重。

    “公达兄,这竹简上的字与我大汉的通用文字似乎有些出入。”李休看着竹简上的字不由得有些疑惑道。

    “这是飞白文。”荀攸苦笑一声。

    “飞白文,什么是飞白文。”李休自认不是什么文盲,但是对于飞白文这个称谓却是第一次听说。

    “重光可知蔡飞白否。”

    李休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虽然他读过三国,但是却不知道蔡飞白到底是何人。

    “蔡飞白,自然是蔡中郎,蔡邕蔡大家。”

    蔡邕,李休似乎有了点什么印象,但是却说不出什么东西来,只是知道这个人似乎很有名。

    荀攸露出一股看文盲的表情,然后解释道:“前些年,陛下修饰洛阳宫殿,命令工匠重新粉刷皇宫中的文字。伯喈先生在当时从受到了启发,创造了一种名为‘飞白书’的书体。这种书体文字优美,连绵不绝,堪称旷古烁今,现在在市面上可谓是万金难求。而现在居然出现了那么多的书简残渣,而且都是用飞白文书写。“

    “难道是伯喈先生出事了。”想到此处,荀攸的脸色大变,不由分说就往着书简的方向冲去。

    李休看着荀攸,也不由得苦笑了一声,虽然到现在他还没有搞清楚蔡邕是谁,但是看着荀攸那么紧张的模样想来也定是那种一等一的大人物。

    蔡邕,是当朝帝师,当世的几位大儒之一,或许在演义中这个人物出场的次数仅仅一话,但是也绝不能扼杀他对中国文学史上作出的卓越贡献,蔡邕还有一个女儿,名叫蔡昭姬,也就是日后因为帝号被强制改名的蔡文姬。

    李休随着荀彧追着书简的方向奔去,只见地上的书简越来越多,荀攸的脸色也是越来越急,最终在一处山谷的附近,传来了嘈杂的声响,一个老者仰天大哭。

    “这些天杀的贼人,我的书,我的书。”

    “伯喈先生。”荀攸看着仰天长啸的蔡邕,目光也不由得微微一凝,身为颍川荀氏的嫡系成员,荀攸自然也是见过蔡邕的。

    (本章完)
………………………………

第109章 夺书

    荀攸,是荀家的嫡系门人,但是也只是在参加一次酒宴的时候才见过蔡邕一面,不过对于蔡邕的相貌,荀攸可是记在了心里。

    而蔡邕,因为只见过荀攸一面,而且那时候荀攸是跟着家中长辈前来赴宴,故而蔡邕也是不认识荀攸的。

    “伯喈先生。”荀攸轻轻的呼唤了一声,使得蔡邕抬起了头来。

    原来,蔡邕就在前些日子,蔡邕得到了一篇诗篇,名叫橘颂,据说是当年楚国大诗人屈原所做,这份橘颂使得蔡邕乐开了花,他这一次前往颍川就是为了将橘颂赠给颍川书院。

    橘颂虽然有所流传,但是却都不是完整的版本,而蔡邕得到的版本却是完整的。可是在颍川的道路上,蔡邕遇到了劫匪,自己辛辛苦苦整理的书籍不但丢了一部分,连带着自己的那份完整的橘颂都被人家抢走了,蔡邕本人,也是在护卫的拼死护卫下才逃到了此处。

    蔡邕在原地大哭,哭的不是自己注释的书籍,那些书籍蔡邕自信可以再整理出一篇,可是那原稿的橘颂却是万金难求。

    “伯喈先生,不知那伙强人是往哪边走的。”在一旁,李休问道,如果对方刚行出不远,那么他就有自信将蔡邕的书给抢回来。

    听得李休的话,蔡邕眼中闪过一丝亮色,他抓住了李休的手,连忙道:“小兄弟,你要是能够将橘颂的原稿给我抢回来,我蔡伯喈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闻言,李休淡淡的一笑道:”我听闻蔡大家有一女名叫蔡昭姬,年方二八,才学出众“李休的话还没说完,蔡邕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不行,这个绝对不行。”

    李休说出蔡昭姬的名字只是为了确定眼前的蔡邕是不是历史上那个名人的父亲,毕竟三国时代姓蔡的名人也就那么几个,现在从蔡邕的表情来看,眼前之人恐怕真的是蔡文姬的父亲。

    “在下听闻蔡大家之女精通音律,想来是蔡大家教导有方,故而想要请蔡大家指导在下一二。”

    听到李休的言论,蔡邕的老脸不由得一红,原先他以为李休要提什么过分的要求呢。

    “好,老夫答应你,对你指点一二。”

    蔡邕能够受到荀攸那么尊敬,想来在士林中拥有极为恐怖的名望,这样的人即使他不开口,李休也一定会帮他抢回书简的。

    蔡邕指了指盗贼逃跑的方向,然后指出盗贼已经走了两个时辰。李休吩咐太史慈保护蔡邕以及荀攸,然后自己向着蔡邕指的方向跑去。

    前世,李休就是以追踪而闻名的,今生,追踪的本事也一点都没有落下,他全速前进,根据盗贼所留下的脚印深浅,判断他们行进的方向。

    超一流武将的李休速度方面可是一流,现在能够在奔跑上稳稳压过自己一头的也就只有一人,那就是同样身为超一流武将的典韦典君明。

    不过即使是这样,李休追到山贼的时候也已经是深夜了。

    山贼们似乎也不是本地人,他们没有自己的山寨,在一处营地安营扎寨。营寨之中大约有着二三十个山贼,但是李休却觉得他们并不像山贼,山贼绝不会有那样的精气神。强行攻击只能鱼死网破,李休这次的任务不是拿下这些山贼的性命,而是帮蔡邕夺回他的书简。故而李休以自己敏捷的身手潜入了营寨之内。

    “可惜那蔡邕的护卫拼死护卫,要不然我们就能直接取下那老儿的性命了。“帐篷之内,一个脸带刀疤男子说道。

    “大哥,这次取不下蔡老儿的人头人头让他进入了颍川的地界算他运气,我们就在此处守着,我就不相信他能够永远不出颍川。”蔡邕在士林中拥有极高的威望,一旦发现蔡邕死在颍川,颍川的世族必然全力追查,到了那时候,即使他们身后的主子也是吃不消,所以他们要让蔡邕死的意外。

    听到二人的谈话,李休的眉头微微的一皱,心中暗道:“此事似乎不简单啊。”

    斩草要除根,李休若是没有听到这番言论或许会放过这伙山贼一马,可惜这次他既然已经圈了进来,那么就只能杀了。

    李休化为了一道黑影,手中的匕首在这黑夜中也掩饰不了他的锋芒,手起刀落,处理尸体无不展现出李休的实力,一具具尸体被李休解决,最终,李休潜入了营内,面对那两个山贼的头领。

    “你是谁。”看着毫无预兆进入的李休,那个山贼惊恐的说道。

    “将蔡大家的橘颂交出来,我留你们一个全尸。”李休的声音有些淡漠,就在刚才,他将周围的营帐全都搜了一遍,但是却没有发现橘颂,既然如此,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橘颂在眼前两个人的手上。

    “橘颂,我们烧了。”那个山贼头子警惕的看着李休,同时后退的数步已经握住了自己的兵刃。

    “我不信,我不信你们不知道橘颂的价值,像干你们这一行的,定然不会放过任何的油水。”李休淡漠的说道,手中的匕首猛然握紧。

    听到李休的话,那个山贼头子连忙拱了拱手:”原来是道上的兄弟,我李毅有眼不识泰山。“

    当李毅拱手的时候,李休的我脸上却满是嘲讽。

    “这招我早就玩腻了。”

    山贼头子脸上露出惊愕之色,抬起头来却发现了一抹银光从远处激射而来。

    山贼头子想要闪身,但是却发现这一刀是闪无可闪。李休的手上准备了另外两把飞刀,封锁了他闪身的道路。

    “不!山贼头子惊恐的喊道,李休的这一刀已经足以要了他的性命。

    亮光闪过,手起而刀落,两个山贼就在那么一瞬间就被李休斩杀。

    李休收起了自己脸上的嘲讽,走到了山贼的身边,从他们的尸体上搜出了名叫橘颂的书籍。

    李休打开这个橘颂想要看看蔡邕视若珍宝的书籍到底是怎么样子的,可是发现书籍上的文字他完全看不懂,原来,橘颂是用以前楚国的文字书写的。

    (本章完)
………………………………

第110章 到底是谁

    李休帮蔡邕夺回橘颂的原稿,使得蔡邕乐开怀。

    “伯喈先生,可否借一步说话。”李休将自己拿回橘颂时的所见所闻说给蔡邕听,蔡邕闻言,脸上露出一抹愁苦之色。

    “看样子是那个屠夫了。”

    屠夫是谁李休不知道,但是从蔡邕的脸色上来看,此人绝对是一个大人物,这才使得蔡邕没敢说出此人的真名。

    “重光,我可以这么叫你吗。”重新拿回书籍的蔡邕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他给李休的感觉如沐春风,似乎与他交谈就能感受文艺的气息。

    “伯喈先生言重了。”李休冲着蔡邕拱了拱手,若是能够和蔡邕这样的大牛人交好,对于自己未来的帮助是极大的。

    “重光,我欲去颍川将橘颂送给颍川书院,使这旷世之作能够让天下士人能够观赏,不知重光可否送老夫一程。”以蔡邕的身份只要放出消息,颍川的世家定会排出大量的护卫护送,而蔡邕选择了李休,这也算得上是一种信任。

    “伯喈先生,我是被颍川的人赶出来的。”李休苦笑一声,在他的心中除非自己能够达到让颍川士人仰望的成就,要不然他绝不在进入颍川的城池。

    李休将自己在颍川的事情说了一遍,使得蔡邕眉头大皱。

    “现在的读书人就没有一点文人的气节吗,即使袁家势力庞大,也不该如此的趋炎附势,重光你随我回去颍川,我为你出头。”

    蔡邕的话使得李休的心中好受了不少,同样,对蔡邕的好感也是直线的上升。

    为了护送蔡邕,李休重新回到了颍川,当李休和蔡邕踏进颍川城门的那一刻,颍川的读书人看向李休的目光完全不同了。

    蔡邕在士林中的威望可是无与伦比,能够随着蔡邕一起到颍川的,想来人品也不会差了。

    蔡邕将橘颂的原稿送去了颍川书院,然后孤身去了颍川袁家的根据地。

    到底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第二日就有袁家的人前来给李休赔礼,同时带上了丰厚的礼物,而那些出言侮辱李休的人也纷纷前来道歉。

    “重光,我知你武艺不凡,不知可否护送老夫回洛阳。”蔡邕邀请道。

    “能够护送伯喈先生实在是我的荣幸,况且我也本就是往洛阳去的。”李休将自己前往洛阳述职的事情说了一遍。

    蔡邕闻言,眉头不由得一皱。

    “重光,或许我拖累你了。”蔡邕的这一句话使得李休有些摸不着头脑。

    “先生何出此言?”

    “我若是没有猜错的话,前来刺杀我的恐怕是当朝的大将军何进,我当初离开洛阳前曾用言语抨击他目无尊上,恐怕也只有他有这个动机了。”

    “先生,你在出洛阳前得罪过大将军?

    “没错,何屠夫权势滔天,你此行已经将他得罪,不若直接随我入皇宫面圣,也只有陛下才能保得住你。“

    听得蔡邕的言论,李休的心中多了几分暖流,同时也感叹蔡邕的政治智商太低了,何进能够做到大将军这个职位也绝不可能是那种白痴,在出洛阳之前就和蔡邕结怨,然后蔡邕死在半道上,这样的事情绝不会是一个政治高手能够做出的事情。

    “或许,那些刺客不是大将军派来的。”李休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出,使得蔡邕看向李休的目光完全变了。

    眼前之人最多只有二十出头,但是却拥有如此敏锐的观察力以及政治头脑,未来的前途无量啊。

    李休与蔡邕在第二天就离开了颍川,随行的还有荀攸,引得一干颍川的士子羡慕。

    洛阳城中,一片的歌舞升平,在一处隐蔽的山庄,一个身穿黑衣的卫士似乎在汇报着些什么,在他面前是一个身着华服的中年人。

    “蔡伯喈没死也就没死了,这样或许对我更加的有利。”听到黑衣卫士的汇报,之后,中年人的脸色却是一点也没有变化,仿佛蔡邕能够逃脱升天就是他特意安排的。

    在另一个方向,也就是大将军府的方向,大将军何进听到了蔡邕被刺杀的消息之后,脸色也是大变,蔡邕可是士林的代表,一旦蔡邕死了,那么士林也就大地震了,而且那些士人恐怕也会将矛头指向自己这个曾经与蔡邕交恶的人吧。

    “孟德,我问你知道救了伯喈的李重光是何人吗。”蔡邕被救,那么李休自然也就到了何进的眼中。

    蔡邕被刺杀的消息是李休放出去的,只有将这件事情搞大,才能使得蔡邕更加的安全,当然这件事情李休也是和蔡邕商量过的,而李休也从夺回橘颂变成了蔡邕的救命恩人。

    “李重光此人我曾在徐州见过,此人颇有谋略,且武艺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

    听得曹操的夸赞,何进的眼睛不由得一亮,曹操无疑也是那种心高气傲之辈,能够得到曹操的夸赞,看样子那个李重光也不是那种简单的人。

    “孟德你说李重光能否为我所用。”何进漫不经心的问道。

    ”李重光是大将军征召进洛阳的,自然能为大将军所用。“

    闻言,何进哈哈大笑起来。

    黄巾之乱之后各地的诸侯实力纷纷暴涨,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各地的诸侯,何进才像各地诸侯的子嗣发起了征召。李休原先在何进的眼中是不起眼的,不过这次蔡邕的事件使得李休进入了何进的眼中。

    何进的笑很快就停了下来,他冷声道:“孟德,你从我府中调一支精兵前往颍川,保护伯喈的安全。”

    “大将军,此时若是派人前去颍川保护伯喈先生安全怕是有欲盖弥彰之嫌,即使大将军对伯喈先生没有什么恶意,但是那些颍川的士子恐怕也会说将军做贼心虚。

    何进的眉头一皱:“那么此事又该如何解决。”

    曹操道:”以李重光的武艺保护一个人应该不难,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我想还是应该派出一支人马暗中保护。“

    “善。”

    在得到了何进的调兵命令之后,曹操走出了大将军府。只剩下何进一人。

    “我虽然不喜伯喈的不变通,但是此人的风骨我还是极为佩服,到底是何人想要害伯喈呢。”

    (本章完)
………………………………

第111章 标点符号

    颍川距离洛阳的行程并不远,三日的时间就足以从颍川到达洛阳,今日是李休一行人到达洛阳的最后一天,他们在洛阳城外的驿馆休息。

    晚上,灯火依旧通明,不知道为什么蔡邕就是睡不着,在小院中走着,不知不觉便走到了李休的院落,通过窗户纸,蔡邕可以看到有一人正捧着一本书籍阅读。

    “重光,我可以进来吗。”

    听到来人是蔡邕,李休自然也不敢怠慢,打开了门户。

    “重光你在看何书啊。”看着李休书案上的书籍,蔡邕不由得来了兴趣,读书,研究学问是蔡邕最大的兴趣。

    “小子正在读孙子兵法。”李休恭敬的回答道。对于那些太过文雅的书籍,李休是不喜欢的,今夜不知道为什么李休也是睡不着,故而就拿起了孙子兵法研究。

    蔡邕闻言,不由得点了点头,然后走近李休的书案,拿起了李休正在看的孙子兵法。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李休的书籍上有着许多蔡邕看不懂的符号。

    “重光,这是。”蔡邕的求知**是极强的,此时看着李休书籍上的符号只感到玄妙无比,但是又说不上来有什么作用。

    李休书上的东西当然就是后世的标点符号,因为看书看得累所以就为这些文字加上了符号,当然这个后世的东西李休自然要想一个理由掩盖过去。

    “这是我的师尊独创的符号,名叫标点符号。”

    闻言,蔡邕的眼睛变得无比明亮,直接抓住了李休的肩膀。

    “你师尊是何人。”

    既然蔡邕发问,李休自然智能乖乖回答:“在下的师尊姓左,名元放。”

    “左元放?就是那个疯子”当年的左慈年少轻狂,做了许多的疯狂之事,即使是蔡邕也是有所耳闻,不过也只有那种人才能有如此的奇思妙想吧。蔡邕的心中默想道。

    “重光,你来为我解释这些符号到底有何用,虽然我不懂它们的意思,但是我却知道他们定然有大用。”

    看着求知**如此强烈的蔡邕,李休自然是答应的了。

    李休从最基础的逗号开始教起,到最后的括号,这一切都使得蔡邕连连点头,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此时的蔡邕看向李休仿佛就是在看一件稀世的珍宝。

    蔡邕不愧是真正的学霸,很快就将李休的标点符号完全掌握。

    “重光,这些符号若是推广开来顶灯使得无数学子收益,明日,你随我一起进京面圣,我要劝服陛下在全国推广这个标点符号。”

    蔡邕的话使得李休的心中一突,蔡邕是谁,是曾经灵帝的文学老师,若是明天真的直接由蔡邕领进洛阳的皇宫,那么对于自己将来的仕途来说绝对是一件无与伦比的好事。对此,李休自然满口的答应。

    在学习完了标点符号之后,已经是深夜,但是蔡邕却还是乐此不疲,因为他发现眼前的年轻人思想十分的开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