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之无良诸侯-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学习完了标点符号之后,已经是深夜,但是蔡邕却还是乐此不疲,因为他发现眼前的年轻人思想十分的开阔,有着许多不逊色于标点符号的奇思妙想。

    “重光,不知你最喜欢何人的诗文啊。”蔡邕问道。

    李休沉思了一番道:“我最喜欢诗经中的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每每读之,我都能感受到热血沸腾。

    “无衣的的意思不知你理解多少。”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同样的战袍。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同仇敌忾!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同样的衬衫。君王要起兵,修整好矛和戟,和你共同做准备!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同样的战裙。君王要起兵,修整好铠甲和兵器,和你共同上前线!这是文字上的意思,但是此诗讲的却是忠军之意,当初楚国大臣申包胥请秦国之兵救楚,此诗就是那时候所做,若是我所料不差此诗只为秦国将士勿忘家乡。”

    “愿闻其详。”

    当时吴国大军攻入楚国的国都,正是急需战力之时,此时秦兵入楚,我想当时的楚王定然会竭尽全力拉拢让他们留在楚国,此诗只为让秦兵记住自己是秦人,并且隐晦的指出,你们的父母妻儿还在秦国。“古时候男子平民的衣服大多都是妻子所做,而无衣在这名字上就已经指出。

    虽然李休的言论让蔡邕有些不喜,但是李休的话却是另有一番道理和见解。

    “重光欲王天下乎。”此时蔡邕的脸色变得有些凝重,从李休的见解来看,李休绝对是那种不甘居于人下之辈。

    闻言,李休淡淡的一笑道

    “平生所愿,不求为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只愿驱除胡虏,让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之言再度响彻北方大地。”李休在说这话的时候眼中露出向往之色,这确实是他的指向之一,而且可以说是最大的志向。

    看着无比沉稳说出此言的李休,蔡邕的脸色微微缓和。

    “你之言倒是与卢植卢子干相近。”

    “晚辈怎敢与卢尚书相提并论。”卢植在黄巾之乱结束之后经过彻查官升一级,成为了仅次于三公的尚书令。虽然因为尚书令的官职手上的权力被削减,但是实际上卢植的名望却是在那时候大增。此时的李休又怎么能和卢植这样的大牛人相提并论。

    “重光勿要妄自菲薄。”蔡邕笑道。

    忽然,天边闪过一道红光,地面开始震动,李休一把拉过蔡邕躲到了书案之下。

    从目前的情况开看,洛阳地震了。

    “天生异象,必有大祸啊锕”蔡邕跟李休在桌子底下,颤颤巍巍的说道,他虽然热衷文学,但是心中喊却装着天下的百姓。

    李休看着如此模样的蔡邕想告诉他这只是普通的地震,红光只是因为地震而产生的自然现象,但是想着这些后世的知识,李休只能闭了嘴。

    地震的持续时间不长,很快就已经结束。

    (本章完)
………………………………

第112章 卢植的制衡之策

    洛阳大地震之时,天空中闪过璀璨的红光,一块巨石落到了洛阳城外五里处,其上刻着些许文字。

    “享国运四百年,汉亡。”

    当这个消息传到当权者汉灵帝刘宏的耳中之时,纨绔的汉灵帝也停止了嬉闹,脸上露出凝重之色。他虽然纨绔,但是同样也知道高祖的这份基业是何等的来之不易,他不愿做大汉的亡国之君。

    一时间,朝中的官员以三公为首,九卿为辅,一时间齐聚朝堂之上。

    朝堂之上,众臣自然只能宽慰刘宏,至于那些个什么其他言论,他们暂时还想不出来。

    看着台下的众臣,刘宏的脸上露出一抹落寞之色。

    难道天下之大居然没有我所能倚重的大臣吗。

    “陛下,所谓人定胜天,勿要被外头的流言所扰,当务之急应该请陛下再临朝听政,这样方不负我大汉这万里河山。”尚书令卢植站出,他从不相信鬼神,只相信自身,现在外戚把持朝政,人若是灵帝能够站出来的话,形式或许会发生逆转也说不定。

    汉灵帝深深的点了点头然后再问道:”不知爱卿有何高见。“

    卢植手持玉笏,朗声说道:”当开祭坛,祭祀神明,大赦天下,大行仁政,变更法度,向边关增兵,保卫家园,方可使我大汉再度焕发生机。“

    “就依爱卿所言,你可与大将军商量。”刘宏打了一个哈切,看向台下首位的何进道。

    何进闻言,眼中露出一抹喜色,若是让卢植真正的变更法度,那么他手上的权力必然会小上不少,而现在灵帝让他参与到变法之中也使得他权力更进一步。

    看着如此不求上进的灵帝,卢植的眼中闪过一丝落寞之色。

    卢植有经天纬地之才,文能治国,武能平乱,可惜在灵帝的眼中他始终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即使他再努力,也无法真正的获得灵帝的重视。

    “臣领命。”落寞的卢植后退回了他本来的位置,使得朝堂之上再度的安静了下来。

    “陛下,陛下不好了。此时一个太监急急忙忙的跑到了大殿之上,在这位太监的手中,还有着一份带血的书函。

    渔阳人张纯造反,自立为帝,国号为燕。

    这个消息宛若晴天霹雳使得原先准备离开的灵帝再度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汉亡的石碑刚刚出现,而张纯又在此时造反,难道大汉真的要完了吗。

    “张纯逆贼,朕待他不薄啊。”灵帝咬牙切齿道。

    “不知哪位爱卿愿意领兵平叛。”

    一说到领兵平定叛乱,朝堂之下就更安静了,领兵平叛极为凶险,而且更是要前往幽州的苦寒之地,几乎是没有人愿意去的。

    看着朝堂之下的文武官员,卢植闷哼了一声,然后再度上前。

    “爱卿可是愿意亲自领兵平定叛乱?灵帝的眼睛一亮,卢植是朝堂之上公认的第一人,要是卢植愿意领兵前往的话,必然能够大获全胜。

    “张纯之乱不足为虑,臣保举一人,定能大败张纯,相比于张纯,微臣认为凉州之地的威胁更大。“

    “爱卿保举何人。“灵帝完全没有听到卢植后面半句话,只是问道平定叛乱的人选。

    “右北平太守公孙瓒。”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公孙瓒出身贵族。因母地位卑贱,只当了郡中小吏。他貌美,声音洪亮,机智善辩。涿郡刘太守很赏识,将女儿许配给他。后逐步做到中郎将,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勇猛,威震边疆。在黄巾之乱之时领兵相助刘虞平定幽州黄巾,被封为右北平太守。

    “可是那白马公孙瓒。”何进的眼睛一亮,他知道公孙瓒的名字,当初平定幽州一战,公孙瓒以三千白马义从冲击五万黄巾军大军的军阵,最终大胜而归,何进十分想要招揽公孙瓒为自己效力,但是可惜公孙瓒却是卢植的弟子。

    “公孙伯圭乃是卢尚书的高徒,有他领兵自然能平定那小小的张纯叛乱。”堂下,一个文官阴阳怪气的说道,很显然他是何进的人。

    “我卢子干举贤不避亲,伯圭的兵马就在右北平,朝发夕至,若是堂下哪位大人愿意自然也可以带兵平乱。”卢植显得有些气愤,他此举虽然有些私心,但是此时公孙瓒确实就是最佳的平叛人选。

    “卢尚书之品格何某自然知晓,陈大人所言确实过了,臣力保公孙瓒出战张纯。”何进出言,使得台下何进的势力纷纷表示支持,而那位所谓的陈大人此时的脸色就像那打了蜡的茄子,拍马不成反而被打到了马腿上。

    公孙瓒出战张纯之事已定,朝堂也散会了,卢植回到了自己的府中。在卢植的府中,有一大耳之人侍立堂下。

    “玄德,我以奏请陛下大赦天下,你三弟杀安西县尉之事也已经接过,伯圭现在已经被陛下任命为平北将军,你若是愿意星夜便可前往北平。”

    那个大耳和善之人自然就是日后的三国蜀主刘玄德了,此时他听到卢植的言论脸上露出了狂喜之色。

    黄巾之乱中他也建立了功勋,被任命为安西的县令,而他的三弟那个暴躁的张飞却在此时惹了大祸,鞭笞都邮,杀了原先安息的县尉,惹下了大祸,使得刘备被迫与他逃亡,此时便来到了洛阳,投靠卢植。

    “老师,玄德即刻去准备。”刘备兴高采烈的走了出去,而在卢植的眼中却是闪过一抹忧色。

    “玄德此人虽是汉室宗亲,但却不是什么安分的人,不过为了制衡外戚的势力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现在的朝堂有三大势力,一为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二为以世族袁逢为首的世族势力,三为宦官势力。在卢植看来,宦官都是些断了根的人,只要失去了皇帝的庇护也翻不起什么风浪,而袁逢为首的世族势力虽然强大,但是却个个为自家的事情筹谋,若是刘宏掌权必然还会靠过来,对刘宏掌权最大的掣肘就只剩下了何进的外戚集团,此次卢植举荐公孙瓒平乱就是为了让公孙瓒扩充实力,与他在朝内与朝外抗衡何进的外戚势力。

    (本章完)
………………………………

第113章 真正的汉灵帝

    洛阳城人口超过百万,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李休进入洛阳城之后也被洛阳的繁华所吸引。

    “重光,天子脚下自有一番气度,待明日我请我府上的管家带你游历一番。”李休发明的标点符号使得蔡邕惊为天人,这一次蔡邕入宫的主要目的就是向汉灵帝建议推广标点符号,造福天下的读书人,既然李休是标点符号的始作俑者,那么他自然也要随着蔡邕一起面见汉灵帝。

    其实蔡邕让李休入宫见汉灵帝也是有私心的,他想全力向汉灵帝举荐李休。现在的汉室外戚干政,导致皇权旁落,蔡邕虽是一介文人,但是却有忠君爱国之心,他举荐李休便是为了让汉灵帝的身边多上几分力量。

    洛阳的皇宫之内,汉灵帝高坐在龙椅之上,在他的身旁,还有一位太监侍立左右。这位太监名叫蹇硕,是目前灵帝最信任的人之一,虽是太监,但是武艺高强,一般的将军也不是他的对手。忽然,汉灵帝脱口问道:“蹇硕,你说卢植还堪用否。”

    ”卢尚书虽然文武双全,但是为人太过耿直,再加上现在年事也已高,用他来对付何进怕是有些力有不逮。“蹇硕与卢植是有仇的,当他听到灵帝想要重用卢植的时候,为了自身的利益当然要劝阻。

    “卢植确实老了,且声望太高,不易掌控若是把他扶起来可能比之何进更为可怕。”灵帝目光闪烁道。

    灵帝远不是外界所言的那般不堪,相反他还很聪明。

    当年陈蕃窦武拥立他登基为帝,尔后把持朝政将灵帝当成了傀儡,可是结果又是怎么样,陈蕃死了,窦武也死了。当时灵帝就是采用了分而治之的方法,选择了世族最看不起的何进上位,尔后斗垮了陈蕃窦武,尔后为了打压世族手中的权力,发动了党锢之祸。

    可惜灵帝太小看了世族的力量,党锢之祸使得大量的世族投向了何进那边,太傅袁逢将袁家长子袁绍举荐给了何进,使得何进一方势力大涨,自此何进就在也不是灵帝能够控制的了。

    当时得到世族支持的陈蕃窦武能够拥立他刘宏为帝,那么今日得到了世族支持的何进自然也能,为了使得世族对他放松警惕,灵帝只能装成那种昏庸无道的模样,世族也渐渐的对灵帝放下了戒心,渐渐的出身豪强的何进身边的世族也暴露了自身的本性,在灵帝有意无意的挑拨下,世族们开始脱离何进的阵营。

    但是即使如此,何进也是羽翼丰满,为了能够制衡何进,刘宏将州刺史改为州牧,加大了州牧的权力,并且还派出了自己最为亲信的大臣,身为汉室宗亲的刘虞出镇幽州,又以刘岱为兖州刺史。还有陈王刘宠要不是灵帝对他的支持也不敢在陈国招募那么多的士兵。

    “蹇硕,既然你说卢植已经老了,那么你看何人能够成为朕的臂膀啊。”被烦心事困扰的汉灵帝揉着自己的太阳穴问道。

    “校尉曹操智谋过人,且颇有武艺,曾被许子将的月旦评评为治世之能臣,此人若是能够全力相助陛下定然能够为陛下多出一臂膀。“

    闻言,刘宏的眉头一挑:“你说曹操,若是朕没有记错的话他可是和你有仇啊。”

    ”陛下,所谓举贤不避亲,虽然曹操和臣有仇,但是他却真的是一个人才,在国家的面前,个人的私利又算得了什么。“

    “哈哈哈。”刘宏从自己的龙椅上站了起来,放声大笑。为了迎合刘宏,蹇硕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忽然,刘宏的笑容戛然而止,他冷冷的看向蹇硕。

    “那曹腾到底给了你多少钱,居然让你那么为曹操说话。”

    噗的一声,蹇硕立马跪倒在地:“陛下,臣冤枉啊。”汗水从蹇硕的额头流下,别人或许不知道刘宏的手段,但是身为刘宏亲信的蹇硕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爱卿,起来吧,朕只是和你开个玩笑。此时的刘宏又恢复到了一派和气的模样,笑眯眯的说道,而跪倒在地的蹇硕却是怎么也不敢起来。

    刘宏看着不敢起身的蹇硕,走到了他的身前,伸手就要将蹇硕扶起来,蹇硕见状,不由得一惊,要是真的让刘宏扶他,那么他的罪过可就大了。

    “臣知错,知错啊。”蹇硕在地上连连磕头,因为与地面的亲密接触,蹇硕的额头已经变得通红。

    刘宏居高临下,看着连连磕头的蹇硕,脸色不由得一冷。

    “朕让你起来你听不到吗。”刘宏的话使得蹇硕一愣,呆呆的看着刘宏。

    “曹操确实是一个人才,但是与他的接洽却还要你来做,朕知道你的忠心,但是别忘了要是没有朕的支持,你什么也不是。”蹇硕是一个太监,他之所以能够占据高位,与刘宏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此时刘宏提醒蹇硕,便是为了给蹇硕一个教训,萝卜加大棒是每一个当权者都必须掌握的一门技巧。

    “蹇硕,朕这些年也攒了不少的钱财,想要拿出这笔钱成立一支兵马制衡何进,你便是那支兵马的统帅之人。”

    听到刘宏的话语,蹇硕不由得大喜,刘宏要对何进动手了,现在的刘宏经过多年的经营羽翼已丰,唯一比不上何进的就是兵权,何进掌握着整个洛阳的兵马,除了皇城的禁卫军之外几乎都是何进的人,想要对付何进就必须要有兵马,一支属于自己的兵马。若是蹇硕能够掌握这支兵马,在解决了何进之后他就是大汉王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无冕之王,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打败何进的基础上。

    “朕的这支兵马就叫西园军,在明日朝会之后,征兵之事我就全权交给你去办,钱财方面你不用担心,朕会全力支持。”

    这些年,汉灵帝到处的敛财,手上的财富甚至比国库还要多,这次汉灵帝准备拿出手中所有的财力了来和何进以及更难对付的世族来一场博弈。

    “封侯万金。”汉灵帝在让蹇硕退下之后又再度开始了狂笑,不过这次他的笑声中却是带着无奈与愁苦。

    (本章完)
………………………………

第114章 皇家暗卫无良军

    “陛下,蔡邕求见。“

    “请蔡师入殿觐见。”蔡邕是当世大儒,曾经做过灵帝的文学老师,虽然为人古板,但是却对汉室忠心耿耿,对于蔡邕,灵帝是极为尊敬的,听到蔡邕前来觐见之后,灵帝立马命令小黄门将蔡邕引进宫殿。

    “臣蔡邕参见陛下。”

    “蔡师请起。”

    刘宏与蔡邕一起进入了皇宫的内殿,在内殿之中,蔡邕向灵帝介绍了标点符号之法,灵帝虽然不怎么感兴趣,但是还是点头称是。

    “既然蔡师如此推崇这什么符号,朕明天就下旨向全国推行。”

    得到了灵帝的首肯,蔡邕不由得大喜,连连叩谢灵帝的恩典。

    “陛下,这标点符号非臣首创,乃是一名异人发明,现在这名异人的弟子正在殿外等候陛下接见。”

    “朕有些乏了,蔡师还是退下吧,至于那名异人的弟子,朕会以千金相赠。”对于标点符号刘宏兴致缺缺,之所以给出赏千金的承诺也只是给蔡邕一个面子。

    “殿下,此人乃是东莱太守李奉之孙,臣观之文韬武略无一不通,是一个人才,若是能为陛下所用当为陛下的助臂。”

    “李奉。”刘宏皱了皱眉头,他并不像外头表现的那样对于朝堂之上的事情漠不关心,相反对于朝中之事他几乎了如指掌,李奉这个名字他听过,据说是一个悍将,不过李休进京乃是何进征辟一旦李休早已投靠了何进,那么对他来说无异于养虎为患。

    “见还是不见。”刘宏的心中有些挣扎,能够得到蔡邕如此的举荐,想来这个李休绝不是那种庸才,但是同样的,这个人也可能是何进的人。

    何进虽然对刘宏没有不臣之心,但是此人权力**很强,不会坐视自己手上的权力被夺走,但是刘宏是天子,他想要做一个能够掌控一切的天子。

    “蔡师,朕知道了,让那个李休进来吧。”

    李休进殿,立马就是给刘宏行礼,全身跪伏在地。

    “抬起头来。”刘宏慵懒的声音响起,在外人的面前,他必须要做出一种毫不在乎的模样。

    李休闻言,缓缓将头抬起,刘宏看见李休的相貌,脸色不由得大变。

    “横弟,横弟。”刘宏一把冲了出去,扶住了李休,李休见到如此失态的灵帝,不由得微微后退了半步。

    “陛下可是认错人了。”李休的声音虽然平静,但是他的眼中却是闪过了几分颜色。

    刘宏闻言,似乎也知道了自己的失态。

    “横弟已死,眼前之人怎么可能是横弟呢。”

    刘宏口中的横弟名叫刘横,是他的堂弟,也是他当年最为信任之人,其人勇武过人,被刘宏任命为进禁军的统领。当年为了削减世族的权力,刘宏毅然而决然的发动了党锢之祸,但是刘宏却是小看了世族手上的力量,他们的全力反扑使得刘宏措手不及,甚至直接威胁到了刘宏的帝位。

    在那时,刘横站出,在朝堂之上癫狂的说出党锢之祸是他谋划,是他想要得到刘宏手中的帝位才蛊惑刘宏发动的党锢之祸。

    “他姓刘,我也姓刘,我为何不能为帝。“当日的言论还在刘宏的耳边萦绕,他知道自己的这位堂弟并不是想要篡位,而是要保护他,即使因此丢了性命。

    刘横最终因为谋反被杀,刘横无妻,自然也没子,就带着那样的孑然一身赴了那黄泉,这件事是刘宏心中最大的痛。

    李休的相貌与当年的刘横不说是一模一样,但是却也有七分相似,才使得刘宏如此失态。

    “起来吧,听说那所谓的标点符号是你师傅发明的,倒也算是个妙人,这样吧,朕赐你黄金千两,下去吧。”

    蔡邕不明白刘宏为什么会那么草草的了事,以他对刘宏的了解来看,既然召见了李休就应该会对他委以重任,刘宏是不会浪费时间在那些不相干人的身上的。

    “难道这只是陛下给我的一个面子。”蔡邕心中暗道。

    刘宏将李休和蔡邕送走,然后无力的坐回了自己的龙椅之上。

    “怎么会这么像呢。”刘宏坐在自己的龙椅之上喃喃自语。时间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刘宏才缓缓的坐了起来。

    “传令下去,我要去见太后。”刘宏很快就来到了太后所居住的昭仁宫,只有在这里他才能畅所欲言。

    “不可能,当年横儿并未娶妻,哪有可能有子嗣在世。”刘横的父母早年就已经过世,所以刘横是董太后一手抚养长大的,对于刘横,董太后十分的了解,自从刘宏即位之后就一直帮着刘宏处理政务,且又不近女色,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子嗣留下,即使是有,也早就被那些疯狂报复的世族斩草除根。

    “此人二十岁上下,若是按年岁算他应该是朕即位之前所生,虽然朕也知道不可能,但是朕还是想要查上一查,朕打算启用无良军,也算是了却自己心中的病吧。”刘宏长叹一声,脸上露出落寞之色。

    “无良军。”董太后闻言,脸色不由得一变。

    无良军是由当年的汉高祖刘邦设立直接听命于天子,掌控情报的组织,人数只有区区的百人,但是却是精锐中的精锐,负责暗杀以及情报的打探,现在被刘宏安插在各个诸侯的身边,把握他们的动向。这是刘宏手上最大的力量,也是他与外戚世族博弈的最大筹码,现在居然为了一个李休就要动用这么一支隐秘的力量。

    “母后,不要再劝,此事朕心意已定。”刘宏的眼中闪过一丝坚毅,他缓步走出了昭仁宫,然后换上了一身便服带着蹇硕等几个武艺高强的护卫就出了宫。

    刘宏出宫不是为了玩耍,而是去了一个地方,一个他十几年都不敢去的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