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之无良诸侯-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宏出宫不是为了玩耍,而是去了一个地方,一个他十几年都不敢去的地方。

    这是一处封闭的府邸,此时已经破落不堪,满是灰尘,上头贴着一张封条,刘宏上前,将封条撕下,打开了府门,灰尘从门口落下,缠在刘宏的黑丝上,但是刘宏却是恍若未觉。

    “横弟,横弟、”刘宏将蹇硕等人留在了府门外,自己则是坐到了满是灰尘的台阶上,双眼变得空洞无比。

    忽然,刘宏的双眼再度焕发出了神采。

    “横弟,朕在此地发誓,一定会让那些世族血债血偿!”刘宏的面目变得狰狞。

    (本章完)
………………………………

第115章 挑拨

    今日,在皇宫的金銮大殿之上,汇集了朝中所有的文武大臣,灵帝刘宏高坐其上,但是却始终是一副慵懒的表情。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刘宏打了一个哈切,看向台阶下一个个的文武官员,转身欲走。

    “陛下,臣有本要奏。”在人群中的最前方,卢植站出。

    “卢爱卿,又有何事啊。”灵帝的声音有着几分不耐烦,但是看着满朝的文武,他也不好意思马上离去。

    “在前日,右北平太守公孙瓒以三千白马义从击溃张纯所部,斩杀张纯,张纯的首级已经再被送来洛阳的路上。”

    灵帝闻言,慵懒的眼中不由得闪过一丝精光,但是还是做着漫不经心的模样。

    “公孙瓒不愧是卢尚书之弟子,传命下去,封公孙瓒为关内侯,兼镇北将军。”

    关内侯现在早就已经烂大街了,但是镇北将军却是一个有实权的官职,灵帝的这个做法不仅避免了朝中有些人对于公孙瓒的嫉妒,而给了公孙瓒不小的恩典。可惜这些朝堂上的这些人都是看不出来的,他们只以为灵帝只是为了快点退朝,好去自己的后花园之中与嫔妃谈心。

    “陛下,臣有本要奏。”在朝臣的最前方,一个发须皆白的老者站出,朗声道:”在下侄儿袁术被汝南太守举为孝廉,不知陛下欲如何安置。“

    被举了孝廉就等于有了官职,袁术乃是汝南袁氏的嫡子,要是把官位给的小了怕是会引起袁家的不满。

    “太傅你看朝中有何官职空缺给他按上不就完了。”灵帝摆了摆手,一副慵懒的模样。

    “陛下,朝中官职无空缺的官职,但是南阳太守秦颉在多日前病故,臣表奏公路为南阳太守。”

    “南阳太守!”不仅是灵帝,连带着朝中的诸位大臣脸色都是大变。

    “好你个袁槐,好大的胃口。”灵帝慵懒的目光中闪过一抹精芒。

    “陛下,臣以为袁公路年幼,南阳太守之职太过紧要,现在的袁公路怕是不能胜任,应当予以历练。”首先站不住的是卢植,立马提出了反对的声音。

    “卢尚书所言极是,南阳太守之职还是因有一德高望重之人担当为好。”在队伍最前方的另一侧,武官之首何进附议道,连带着朝中的文武居然有一大半跪倒在地表示附议。

    这些人当中有不少是真正忠于汉室的,当然也有不少是何进的人。

    “太傅曾言袁公路才华出众,但是朕听闻你袁家的长子袁本初更为的不凡,论资历,本初与公路尚且年幼,南阳太守之职对于他们还早了些,不过袁氏四代忠良,朕自当优越对待,这样吧,朝中还有一司隶校尉的职务就从这两个兄弟中选出一人担任吧。”

    灵帝的一句话使得朝堂之下的的大臣们纷纷变色,司隶校尉是掌官司隶兵马的官职,虽然只是一个校尉之职,但是手中的权力却是极大,甚至比之那南阳太守的权力还要更大。而且他让袁术与袁绍竞争司隶校尉,必然会有一人失败,那么失败的那个人必然会对胜利的那个人怀恨在心,长子与嫡子的斗争想想都知道会何等的激烈,分裂的袁家对于灵帝也是极为有利的。

    袁槐原先先开出了南阳太守的官职只是为了漫天还价,坐地还钱,而灵帝给出的筹码却是远远地超出了他的预计。

    在堂下,卢植的目光有些闪烁,身为汉室忠臣的他居然在此时没有站出来。

    司隶校尉可以掌管全京基的兵马,而全京基的兵马都是在何进的掌握之中,灵帝的一句话直接把袁家也何进推到了对立面,以前袁槐与何进多的只是暗斗,现在的他们要面对的是正面的明刀实枪。

    “此事就这么定了,朕有些乏了,退朝吧。”

    “陛下,臣还有本要奏。”何进站了出来道。

    灵帝看着何进站了出来,心中的不耐烦似乎完全爆发出来一般。

    “到底还有何事。”

    何进拿着手中的玉笏道:”近日,臣听闻陛下欲组建一支新军拱卫京基,此事却为通过我大将军府。“

    闻言,灵帝的眼中光芒连闪,怒喝道:‘大胆何进,难道朕做什么事情都要你同意吗,京基力量薄弱,朕组建新军又如何。“

    “臣知错。”何进立马跪伏了下来,毕竟刘宏是皇帝,而且他对刘宏也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心思。

    “何进犯上,从今日起罚俸禄半年以示惩戒。”灵帝也不看堂下的百官求情,就那么径直的就走向了皇宫之内。

    灵帝刚走出朝堂,一个貌美的妇人就带着一个孩子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臣妾(儿臣)参见陛下(父皇)。”看着眼前的这两人,灵帝的眼中不自觉的闪过了一丝厌恶之色。

    “辩,蔡师已经回京,有时间多去他那里转转。”灵帝此话说完就转身欲离去。

    “陛下就那么讨厌我们母子吗。”那个貌美的妇人眼带泪花,楚楚可怜的说道。

    ”皇后为何如此说,你是大汉的皇后,自然要有一番大汉国母的气度,这样像什么话。“灵帝的语气放缓,安抚道。

    听得灵帝的话语,那个貌美的妇人转涕为笑,灵帝已经好久都没有跟她说话了。

    “好了,快些回宫,。这里风大,你不冷辩儿还冷呢,有时间我会去你宫里好好看看辩儿的。”

    灵帝只留下这么一句轻飘飘的话就转身离开,但是这句话对于何皇后而言却是高兴了许久。

    何皇后是何进的妹妹,灵帝对她是有感情的,要不是因为何进的原因,灵帝也不会冷落甚至讨厌他这个发妻。

    “蹇硕,新军之事手脚要做的麻利些,朕不想手下的这支新军有何进的人。”灵帝说完此话便转身离去,他走的方向是昭仁宫,了解灵帝的人都知道他这是要去看他的小儿子刘协。

    刘协生母王氏,在生下刘协之后就被何皇后害死,为了保住刘协的性命,灵帝将他交给了自己的生母董太后抚养。

    灵帝到现在只有二子,长子刘辩因为何家的关系极为不受灵帝待见,故而灵帝对于这个幼子极为喜爱,刘协也是不凡,小小的年纪就展现出了聪慧睿智等优良品格,使得灵帝对其更为喜爱。

    (本章完)
………………………………

第116章 见何进

    李休来到洛阳已经接近十日了,这十日里,李休被安排在了驿馆之中,朝廷对他不闻不问,仿佛就没有这个人一般。

    驿馆之中,有着不少的人前来等候朝廷的任命,其中论身份当以幽州太守刘虞之子刘和最高,除此之外,徐州牧陶谦之子陶应,泰山人鲍信,颍川荀攸等人也陆陆续续的得到了朝廷的任命。(陶应在黄巾之乱中参战,获得战功,所以将他编入洛阳新一派人)只有李休,直到现在还没有得到任命。

    今日,风和日丽,驿馆之中居然来了一个信使,邀请李休前往大将军府。这个信使李休认识,正是曹操曹孟德。

    在曹操的身上,李休没有看到一丝枭雄的意味,相反,现在的曹操很有冲劲,对汉室很忠诚。联想日后的曹操,李休心中暗道:“不知道我日后会变成什么样。”

    李休与曹操在一路上相谈甚欢,,其实李休见到曹操的第一个想法不是和他聊天,相互了解,甚至结下一点可有可无的友谊,而是想要直接把他干掉。

    曹操是谁,是一个文治武功都十分厉害的霸主,若是现在干掉曹操,或许日后就等于少一个强敌。以李休的武艺想要干掉曹操二十个回合足够,可惜一路之上人多眼杂,使得李休将这点心思收了起来。

    曹操很风趣,也很幽默使得李休对他生出了几分好感。这是一种人格魅力,使得李休不由得感叹道:“不愧是日后的魏武帝曹操啊。”

    李休在曹操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处府邸的门口,上头写着四个大字大将军府。大将军府很大,曹操带着李休可谓是九曲十八弯。

    何进每日都会换一个地方办公,身为何进这样的高官,总会有心怀不轨的人前来刺杀,这是为了安全。

    今日,何进在最靠南边的书房办公,看着何进书桌上堆积如山的公文,李休就知道何进的权力到底有多大了。

    书房之中并不只有一个何进,还有一个白发老者,手中握着一把铁剑,从他身上的气势来看,李休认为自己不是他的对手,但是若是生死搏杀的话李休认为自己至少有五成把握将他斩杀,还有五成能够与那人功归于尽。黄巾之乱的洗礼以及前世的经验使得李休在生死搏杀之时能超常的发挥自己的实力。

    看着进来的李休,白发老者的双眼不由得一咪,迸发出一抹精光。

    “王师,重光是我请来的宾客,不得无礼。”

    何进将话说完之后,那个白发老者继续闭上了双眼。这个老者名叫王越,是皇长子刘辩的剑术老师,因为早年受过何进的恩惠,故而也承担着保护何进的重任。

    李休没时间细细打量那个被称之为王师的人,朝上首躬身抱拳,声音不卑不亢:“末将李休见过大将军。”

    “嗯。”何进轻轻的嗯了一声,然后就不再说话,书房寂静无比,让人感到有些可怕。

    李休静静地站立,神情沉着,面色不变。李休知道这是何进对他的考量,也是对他定力的考量,一旦自己露出什么不耐烦的神情,哪怕只是一丝都会被何进直接踢出局。

    做大事的人都需要具有一个品格,那就是沉稳,李休虽然年轻,但两世为人,论应变能力自认不差于任何人,李休将自己的脊梁挺得笔直,宛若一杆标枪。

    大约半刻钟之后,何进率先开口打破沉寂。

    “重光,在日前你可是入宫见过陛下了。”

    听得何进的问话,李休的心中不由得一突,读过历史得到李休当然知道东汉末年最有权势的人就是眼前的何进,而何进的这句话却直接把他划到灵帝的派系中去了,一旦自己把话回答错了,那么就等于站错了队,到了那时自己这个在洛阳没有根基的人恐怕就要被各方打压了。

    “在下受大将军府的征召,在路在颍川的路途上偶遇蔡大家,有幸护送蔡大家一路。”

    李休先说自己自己是受大将军府征辟,然后再提到了蔡邕,以增加自己的分量,同时对见灵帝的事情只字不提,表明自己与灵帝并没有任何的关系。

    听得李休的回答,在一旁的曹操脸上露出赞赏之色。

    何进微微的笑了笑:”重光,你可愿意在我大将军府任职。“

    “固我所愿也。”李休单膝跪地,斩钉截铁的说道,没有一丝拖泥带水。

    看着没有丝毫犹豫的李休,何进微微一愣。

    “属下李休,参见大将军。”李休很无耻的将末将换成了属下,以取得何进的好感。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像自己这样的人,出身也不算好,加入士人的一派必然会受轻视,若是加入宦官一派,那么就得要背负骂名,若是加入卢植等一派保皇派,那么自己日后恐怕会穷得卖裤裆,由此可见,加入何进一派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当然何进的马屁也是要拍的。

    “重光请起,我思来想去大将军府似乎也没有什么空缺,你之前是校尉,那么我便在洛阳个给你安排一个校尉。”

    何进的一句话使得在李休身边的曹操目光微变,甚至在何进一旁的王越双眼也是微微一眯。

    “在洛阳当校尉可比在地方上当校尉强多了,可以这么说,洛阳的校尉即使是州郡的太守都要礼让三分。

    李休自然也知道洛阳的校尉有何等的分量,对于何进的任命也不由得一愣。

    “下去吧。”在承诺给李休校尉之职之后,何进挥手,示意李休下去。

    “大将军,此人虽然有些小聪明但是也不至于大将军在他的身上下那么大的本钱吧。”在一旁,王越低声说道。

    “王师,他可能是陛下的人,新军即将建立,若是能够有几人能够打入新军之中对于我的将来是极有好处的,此次我许诺李重光一校尉之职对我来说百利而无一害,若是他是陛下的人,那么新军之中必然有他的一席之地,一旦日后有变,有了这层关系他也会倒向我们这边,若是他不是陛下的人,那么我也算对她有了恩典,他将对我感恩戴德,当然想要让我们的人加入新军之中也需要付出些代价。”说完最后一句话之后何进的脸上露出了肉痛之色。

    (本章完)
………………………………

第117章 刁难?

    “陛下,臣听闻陛下欲招募新军充实京基的防御,此乃利国利民之举,臣建议扩新军五万,以保洛阳的安稳。朝堂之上,何进手持玉笏向着灵帝建言道。

    听得何进的话语,灵帝的脸色一沉,他知道何进不可能会有那么好心让他扩军掌握一支足以威胁他的力量,要知道洛阳的兵马也才只有四万。不过何进的下一句话就将他的目的给暴露了出来。

    “陛下,洛阳有兵马四万八千,若是将老军分散打入新军之中,凑足十万之数,拱卫洛阳,当可威慑天下。臣建议将这支兵马称之为西园军,设立八个校尉,此乃我大将军府这几日来选拔的优秀青年,若是有他们掌管新编的西园军那么定然能为陛下保国安民。”

    何进从怀中拿出一份文书,递给了传递文书的太监。何进建议将自己的部队编入新军之中,就是为了让新军有他的影子,进而完全掌控这支新军。

    灵帝的脸色有些难看道:“大将军,既然是新军,那么老军还是不要掺和的好,所谓新人新气象吗。”

    ”陛下此言有理,但是新军扩充所需巨大,臣家中尚有些余粮,臣愿拿出五万金作为新军扩军的经费。“在朝堂上一直不声不响的太傅袁槐忽然站出,连带着袁槐身后的官员也一个个的表示愿意拿出钱来扩军。

    新军是一块极大地肥肉,袁槐此举,便是为了再度扩张他袁家的实力。

    “袁太傅愿意拿出钱来扩充新军当真是忠君报国,我大将军府也不甘落于人后,愿意同样拿出五万金扩充军力。”何进的话音一落,属于何进派系的人也纷纷表示愿意拿出钱来。

    “诸位,国库之中尚有些钱粮,朕怎么好意思要各位出钱。”灵帝知道他们都是为了眼前的这块肥肉,新军决不能有他们的影子。

    “陛下,保卫家国是我等的责任,请陛下勿要推辞。”袁槐率先发话,连带着他身后的官员都纷纷跪倒在地,何进见状,表示附议。

    在利益的面前,何进和袁槐两个政敌也开始了合作,朝堂之上,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官员下跪表示复议,看的灵帝的眼皮直跳。

    “好了,新军之事尚未成型,容后再议。”灵帝此时已经被逼得下不来台了,现在能做的就只是拖延时间。

    灵帝退朝,跟随着他身边太监的手中还拿着一份文书,正是何进所书的西园八校人选。

    灵帝从宦官手上接过文书,细细的看了起来,这些人都是何进的人,其中还有袁家的人,袁绍,袁术。这一次袁槐和何进一唱一和逼迫灵帝交出新军的权力,原来就是因为有这么一层。灵帝将何进所列的十几个人选扫过,当他看到一个名字的时候双眼不由得一咪。

    李休!

    “莫非那李重光是何进的人。”在第一次看到李休的时候,因为相似的相貌使得灵帝的心神不由得一阵失守,现在看来他可能是何进的人,要不然非亲非故,何进为什么会如此的保举他。

    灵帝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他闷哼了一声冲着身边的亲信说道:“传命下去,任命原青州破贼校尉为鸾卫军校尉,望其能重整鸾卫军之雄风,时限一个月。”

    灵帝的命令传递到了大将军府,使得何进的眉头不由得一皱,他让曹操将李休找来,宣布对于李休的任命。

    李休走出了大将军府,脸上满是落寞之色。

    风很轻柔,吹在李休的脸上却使得李休感到了寒冷。

    “重光,何事如此不开心啊。”远处,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李休将头一转,只见一张熟悉的脸庞落入眼中,不由得一愣。

    说话的是荀攸,现在已经担任了黄门侍郎的官职,因为荀家的出身,即使是比他官职高上一级的大员都要对他客客气气。

    “什么,鸾卫军校尉。”荀攸的脸色先是变得有些古怪,然后便哈哈的大笑了起来,抱着自己的肚子直接蹲到了地上。

    读书人注重仪态,但是这次的荀攸却是什么仪态都没有了,从这点看荀攸是真的将李休当成了好友。

    “公达,你还要取笑我。”李休的脸上露出了一抹愠色,终于使得荀攸止住了笑容。

    “重光你可知鸾卫军的由来。”荀攸问道。

    “不就是一群娘么组成的一帮乌合之众吗。”

    “那么重光可知仕官当为执金吾,娶妻要娶阴丽华吗。”

    “自然晓得,莫非鸾卫军是光武皇帝创立的。”

    “不,不是光武皇帝,而是那位传奇皇后阴丽华。”

    李休的脸上露出恍然之色,要不是荀攸说他还真的不知道鸾卫军的由来,原来是女人创立,怪不得全军上下都是一群娘么。

    阴皇后乃是新野阴家出身,家财亿万,陪伴光武帝经历了最为艰苦的岁月,鸾卫军就是在那时候的一场大战中创立,而那场大战就是当年的昆阳大战。

    昆阳大战光武帝领兵突围求助援军,那时候的光武帝手下虽然有不少的悍将,但是手上的兵员却是少得可怜,那时候出身阴家的阴皇后就给光武帝提出了有她的护卫女兵保护光武帝突围。

    本来光武帝噗之以鼻,但是当这群女兵上战场之后却发挥了极为强大的战斗力,竟然一举击溃了敌方的精锐部队,后来光武帝登基,感念当初那群女兵助他突围之功,设立鸾卫军,至此鸾卫军流传于世,不过现在的鸾卫军早就已经不能和当初的鸾卫军相提并论了。

    李休将何进给他的召令原原本本的和荀攸说了一遍,使得荀攸的眉头不由得一紧。

    “重光,你可是得罪了陛下。”

    “没有啊,我与陛下只是一面之缘,那时候只为护送蔡大家进京。”

    “那么就奇怪了,陛下给你的召令是一个月内将鸾卫军训练完成,这明显是刁难。”

    “公达若是不能完成陛下的任务有该当如何。”李休从荀攸的话语中听出了意思,不由得问道。

    “天子一怒,流血千里。”

    荀攸的一句话使得李休机机灵灵的打了一个寒颤。

    (本章完)
………………………………

第118章 宝剑出鞘

    光武帝之后是汉明帝,而汉明帝则是阴丽华的儿子,少年时的汉明帝在尔虞我诈的后宫之时也受到过鸾卫军的保护,为了报恩以及保住自己老娘的心血,汉明帝就将这支兵马传了下去,专门保护皇后和太后。

    古人对祖宗是极为尊敬的,故而这支兵马就成了历代皇帝的传统,到了这一代,鸾卫军的数量更为的惊人达到了两千之众。

    随着太平年间的到来,鸾卫营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小,打仗自然有男人出征,而保护皇族成员自有禁军统领,要是让这些娘么上战场,那么那群当兵的老爷们就真的没有脸皮了。

    鸾卫军中多是只出身清白,相貌过得去的女儿家,都是平民出身,世家的人是绝不会让自己的儿女加入这么一支没有前途的兵马的。

    李休来到了鸾卫军的驻扎营地,只觉一片的乌烟瘴气,眉头不由得紧皱。

    若是换一个人来或许会将这里当成天堂,因为这里的女人各个放浪形骸,因为天气炎热,各个穿着单薄的衣服。

    鸾卫军的士兵各个都是肤白貌美,透过肚兜可以看到那一点点的春光,可是李休却是没有心思欣赏,他可是记得荀攸的那一句天子一怒流血千里。

    李休进入了鸾卫军中最大的营帐之内,只见一个胖子正在做某些事情,几个女子正在奋力的迎合。

    “军营重地,安可做此污秽之事。”李休的一句话将胖子正在做的事情打断,那个胖子脸上露出不悦之色。

    “我是太傅袁槐的侄儿,你算是什么东西,敢来干扰老子。”那个胖子提了提自己的裤裆,看向李休,脸上满是不悦之色。

    李休见状,握了握自己手上的宝剑,一剑就是砍出。

    李休的剑很快,只见一道银光闪过,那个自称袁槐侄儿的男子就倒地不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