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之无良诸侯-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灵帝:“王卿,我要你做之事你做的如何了。”

    王允:”启禀陛下,陛下的密诏已经由臣发了出去,兖州刺史刘岱,幽州刺史刘虞,北平太守公孙瓒皆以奉诏,一月之后便会带兵进入洛阳城内。“

    “子师,你做的很好,若是此次能够真的助朕扫清寰宇,那你就是我大汉日后的司徒。”

    灵帝的话音刚落,王允的脸上便露出了狂喜之色,司徒是什么官职,那可是三公之一,也是王允梦寐以求的官职。

    “子师,刘焉的兵马到了何处了。”

    “刘益州的兵马已经过了葭萌关,囤积汉中。”

    “有多少兵马。“

    “刘益州的书信中说有五万兵马,但是根据我们的探子来报,汉中兵马不下七万。”

    “刘焉这几年在益州到是快活的紧啊。”灵帝的脸色一冷,即使在洛阳能够抽调的常备军也才只有十万,而刘焉在益州居然能够拿出七万的军力,这不能不使得灵帝不忌惮。

    “陛下,关中之战还需要刘益州的帮助,此时万不能得罪他啊。”

    “朕当然知道,不过七万大军,哼哼,若是刘焉不想在这次大战中获得什么好处,为何要隐瞒兵马的数量。”

    刘焉的兵马是灵帝用来保卫关中的,安定现在岌岌可危,若是董卓一不留神让羌兵进入关中境内,那么刘焉的兵马便是救命的兵马。可是现在灵帝隐隐有些后悔让刘焉提兵入汉中,因为关中的兵马已经全数调入了前线,刘焉现在屯兵汉中,手上兵马七万,若是有不臣之心的话,关中危矣,而且长安乃是天子祖庙,刘焉若是进入了长安,未免不可能窃据正统之位。刘焉也是汉室的皇亲。

    “命刘焉的兵马暂缓进入关中,命皇甫嵩放弃天水,残兵经安定进入长安,命弘农的杨彪为行军主簿辅助皇甫嵩管理关中军事,追上卢植让他过长安之时多留下一万兵马,长安告诉皇甫嵩,安定可以丢,关中不能弃,朕要他三月之内将关中打造成铁桶江山。“

    听到灵帝的话,王允不由得长叹一声,灵帝就是那么的多疑,即使刘焉谎报了兵员的数目,可能也是为了避免灵帝的猜忌,毕竟刘焉身为汉室的宗亲大臣,要是手握重兵可比地方诸侯可怕得多。即使刘焉想要在此战中获得什么好处,那么就给他,七万大军也是一笔不俗的战力,在解决外患之后在做削藩之策岂不更好。

    在王允的心中,刘焉不可能会造反,因为刘焉一旦造反,那么他就将成众矢之的,先不说刘焉有没有这个胆子,益州的百姓支不支持刘焉造反,单是在关中前线的兵马就够他喝上一壶的了。但是灵帝却是不信任这个汉室的宗亲。

    现在大汉的敌人是凉州的羌人,而不是刘焉,但是灵帝却为了心中的那点猜忌不能全力对敌,这又如何不使人悲哀呢。

    在送走了王允之后,灵帝的身前忽然出现了一个黑影。

    “无良十二,将刘焉这几年的情报全部给朕拿来。”

    那个被称之为无良十二的黑衣男子很快就捧着一大堆的书简放到了灵帝的面前,灵帝细细的端详着刘焉的情报,越想越觉得不安。

    “巴蜀之地,天府之国,钱帛广盛,可屯集百万之兵,刘焉在此处实在是太危险了,朕要制衡,要平衡。”

    灵帝看着关于刘焉的情报看了整整一夜也没有觉得困意,终于灵帝在情报上发现了一个人的名字,忽然就大笑了起来。

    “终于有人可以制衡刘焉了。”

    灵帝看到的那个名字叫做张鲁,是刘焉的部将,也是囤积在汉中的先行官,情报中说张鲁近年来对刘焉颇有微词,而刘焉在益州站稳了脚跟之后也渐渐的疏远张鲁。

    “传命下去,任命张鲁为汉中太守,择日领兵进入关中听候皇甫中郎将调遣。”

    灵帝没有让刘焉进入关中,而是选择了张鲁领兵入关中,对于张鲁来说这是一个无比的殊荣,汉中太守的位置也是仅次于益州牧的,而且让张鲁领兵进入关中他又能带走多少兵马呢,是本部兵马,还是刘焉的兵马,这也是需要值得商榷的,拉拢张鲁,来制衡刘焉这便是灵帝想出来的绝好法子。

    天水方向,皇甫嵩在天水境内调集了守备的官军一万,再加上零零散散的败兵以及在天水境内征召的兵马兵力还剩下三万。皇甫嵩善守这是天下闻名的,一时间金城韩遂的兵马也无法攻入天水郡,可是今天,皇甫嵩却得到了一份诏书,让他放弃天水进入关中。

    (本章完)
………………………………

第138章 大局为重

    天水城中,皇甫嵩在接到了灵帝的诏书之后不由得握紧了拳头,金城大败已经过去了十几日的时间,这十几****收拢残兵,招募新兵,在极短的时间内稳住了天水的各方形式,期间也不知道牺牲了多少条性命才保住了天水城。而现在,就这么一份诏书居然让他带兵撤退。

    “爹,诏书上写什么。”皇甫嵩无力的抬起了头,一张清秀的脸落入了皇甫嵩的脸庞眼中,此人正是皇甫嵩之子皇甫郦。

    “郦儿,你自己看看吧。”皇甫嵩无力的将灵帝的诏书递给了皇甫郦,皇甫郦接过诏书,脸庞瞬间也变得苍白无比。

    “昏君啊,昏君。”皇甫郦的手掌紧握诏书,指节因为过于用力而有些发白。

    啪的一声,皇甫嵩的手掌打落,打在了皇甫郦的脸上,留下了一个可见的巴掌印。

    “混账,我皇甫家三代忠良安可说此无君无父之言。”

    听得皇甫嵩的这句话,皇甫郦的心瞬间就凉了下去,他知道他父亲的性格,对于汉室的忠贞在他心中远高于一切。

    “父亲,整整十三日的时间,耗费了上万名兵士性命才构建好的天水郡就要那么放弃吗。”虽然早就知道结果,但是皇甫郦还是忍不住说道。

    “他是陛下,我们是臣子。”皇甫嵩似乎用尽了全身力气才将这几个字迸出,一瞬间皇甫嵩好像老了十岁。

    “郦儿,你写信去给子干,让他在安武布下一支兵马以作接应,准备撤军吧。”

    卢植此时已经领兵到了安定屯守高平,期间也与羌人叛军交战数次,虽然胜少败多,但是其手上的新兵卫士的战斗力却是在一点一点的提升起来,五万西园新兵加上两万河内新征发的兵马现在已经初具规模。

    对于卢植的领兵手段,李休只能说一声佩服,领着一大批的新兵蛋子与如狼似虎的羌人大战,还能取得一些胜利,虽然新兵有些死伤,但是每一次开战都能使得他们的战力提升一分,这样的领兵手段已经不能称之为单纯的领兵了,而是一门艺术。

    今日,卢植接到了灵帝的诏书,让他调一万兵马进入关中,尔后领兵接应从天水撤下来的皇甫嵩。

    “陛下糊涂啊。”看着手上的诏书,卢植的神色瞬间也是大变,最终只能苦笑的说了一声陛下糊涂。

    “老尚书,到底发生了何事。”

    “陛下要”卢植将手中诏书的内容说了一遍,使得李休的脸上也是露出了惊容。

    皇甫嵩虽然在金城大败,但是他也很快的在天水站稳了阵脚,凭借着城池的高大坚固,与韩遂马腾以及烧当老王的十万羌胡兵形成了对峙之势,可以这么说皇甫嵩只要能够拖住那十万羌人兵马就是获得了胜利,而现在灵帝的诏书却是让皇甫嵩撤退,撤到关中坐镇长安。

    “老尚书,皇甫将军的兵马不能撤。”李休焦急的说道,有皇甫嵩在天水坐镇才能吸引羌兵的注意力,一旦皇甫嵩撤到了关中,那么十万羌人精锐将腾出手来攻打安定,虽然卢植和董卓在安定的兵马号称三十万,但是实际上却只有十八万上下,且卢植似乎很看不上董卓,到了安定郡之后并没有去见董卓,而是屯兵高平,独自与羌兵交战。

    “重光,你现在立刻带上本部兵马再将军中所有的骑兵带上,连夜前往安武,以义真的性子,我想他的求助书信就会在这一两日内到,希望这一次撤退不要让我大军死伤惨重好。”

    羌人多是骑兵,擅长野战,皇甫嵩守着天水凭借着天水的城池足以让那些羌人头痛,但是现在皇甫嵩却是要面对羌人的追兵,失去了天水城池的保护,皇甫嵩这支临时抽调起来的兵马哪能是羌兵的对手。

    李休所带的禁军大多都是骑兵,装备精良,再加上卢植给的七千骑兵足足便有上万骑兵握于李休的手中,这是骑兵,而不是步兵,一万骑兵足以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

    “尚书,一万兵马太多了些,我看五千足以。”李休知道卢植这里的艰难,同时他也相信凭借着自己的武艺断后不成问题,多留下一些老兵也能使得新兵多一些活路。

    卢植的眼中露出赞许之色,他清楚李休的意思,尔后解释道:“重光,我估计皇甫义真在撤退之时必然会布下疑兵之计,但是那韩遂也绝不是易于之辈,一旦他反应过来必然会派兵星夜追杀,羌人多骑兵,我想追兵至少会有三万,以皇甫义真手上的老弱病残失去了城池的保护必然支持不了多久,不过同样的,星夜追杀的羌人骑兵到了安武也必然疲惫不堪,我此次要你做的不是救皇甫义真突围,而是要你将前来追杀的羌人士兵击溃,开战以来我们总是胜少败多,朝中想来已经颇有微词,我们需要一场胜利来挽回失去的士气与信任。“

    “击溃三万追杀的羌人骑兵。”李休默念了一声,若是在平时以一万骑兵对战三万骑兵那是找死的行为,但是若是那三万骑兵已经是疲惫之师那就另当别论了。

    “重光,或许一万骑兵太少了些,要不我去信给董卓让他支援你一些兵马。”一万打三万即使是卢植心中也是打鼓,虽然他不怎么待见董卓,但是为了能够取得胜利也只能拉下老脸去求董卓支援些兵马。

    “老尚书,若是连这么一支疲惫之师我都战不过,安能做大军的先锋官。”卢植是一个要脸面的人,要不是此战真的太过要紧他也绝不会提出去求他一直看不上的董卓的,李休对卢植同样敬重,而且因为前世读过三国演义的关系,他也同样不喜欢那个残暴无比的董卓。李休不是逞一时之气,而是心中有了计较,他有信心能够击败羌人的追兵。

    “重光,董卓此人左右逢源,为人奸滑无比,且数次大战之中为保存实力而弃百姓,但是为了此战之胜利,我的老脸恐怕还是要卖上一些。”卢植长叹一声,心中也有了计较,他是大汉的尚书令,也是大军的最高统帅,与身后的大军相比,自己个人的一时荣辱又算得了什么。

    “一切以大局为重。”

    (本章完)
………………………………

第139章 冷酷的等待

    皇甫嵩在天水布下疑兵之计,企图拖住韩遂两日,但是韩遂却是比皇甫嵩想象的更加聪明,短短半日的光景就识破了皇甫嵩的计谋,在与烧当老王商议之后,三万骑兵由他的女婿阎行率领,星夜追杀皇甫嵩。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皇甫嵩会放弃天水,但是这实在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丢失了城池的皇甫嵩在韩遂看来就是地上的爬虫,冢中的枯骨。

    虽然天水的兵马号称五万,但是实际上皇甫嵩却不能把每一个人都带走,此次弃城皇甫嵩只带了三万兵马,但是即使是放弃了一些老弱病残,这些兵马行军的速度也是比不上阎行的追兵的。

    一场短暂的交锋,便使得皇甫嵩便死伤惨重,皇甫嵩本人也差点被阎行挑落马来,幸好其子皇甫郦拼死护卫这才使得皇甫嵩安然而去,平原是骑兵的天然战场,皇甫嵩的兵马虽然不少但是大多数却是步兵,哪能是羌兵的对手。

    此时距离安武虽然不到百里,但是皇甫嵩却不认为自己会有援兵,他的求救书信是在两日前发出去的,折去来回,卢植的兵马至少还要一日才能到达。

    “都怪我小看了那韩文约。”皇甫嵩自责道,原先他估计自己的疑兵之计至少能拖住韩遂两日,那时候他也已经到了安武,可以从容布置,再加上卢植派出来接应的兵马,即使韩遂有追兵自己也能轻松应付,甚至还能取得一场不小的胜利,可是韩遂识破了他的计谋,星夜追杀的羌兵使得他连喝口水都没有工夫。

    “父亲,此事并不能怪你,若是我们还在天水城中那就好了。”几日几夜的疲于奔命使得皇甫郦清秀的脸上多了几分风霜,眼角布满了血丝,他太累了。

    黄昏,日落,夕阳如血。皇甫嵩的士兵现在都饥肠辘辘,疲惫不堪,早在几天前的那一次接触战中他们便断了粮草。

    “郦儿,吃点吧。”皇甫嵩从怀中拿出了一个有些漆黑的馒头,递到了皇甫郦的手中。

    “父亲,我不吃,将士们比我更饿。”皇甫郦咽了一口唾沫,虽然他从小习惯了锦衣玉食,但是经过几日几夜的逃命也使得他对这个脏兮兮的馒头垂涎欲滴。

    “郦儿,吃些吧,我不是圣人,看不惯儿子受苦,你娘还在家中等着你呢。”皇甫嵩强挤出一丝笑容道。

    皇甫郦接过了馒头,将他扳成了两半,一半重新放到了皇甫嵩的手中。皇甫嵩对他笑了笑,然后站起了身来,对着周围的士兵道:“我这儿还有些粮食,有需要的来吃一些。”

    “父亲,这是最后的粮食啊。”皇甫郦的双眼通红,自从三天前的那场遭遇战之后皇甫嵩就是滴水未进。

    “郦儿,你是我的儿子,但是这些士兵却也是我同生共死的兄弟,快些吃吧,填饱了肚子才能有力气,等到了安武我想我们就能有粮食了,到时父亲再饱餐一顿。”

    皇甫嵩的一席话使得周围的士兵眼中多了几分晶莹,这就是他们的将军,即使自己饿肚子也绝不让自己的士兵受苦。

    “将军。”士兵们全都站了起来,冲着皇甫嵩一拜,他们此时眼中多了几分坚定,一定要将皇甫嵩安全的护卫到安定。

    “父亲,将这馒头让弟兄们分了吧。”皇甫郦笑道,露出了一排洁白的牙齿,皇甫嵩眉头微微一皱但是也没有表示反对。

    皇甫嵩亲自将馒头分成了数十份,然后一片片的将它们分到士兵的手中,馒头就那么多,也不能分配到每一个士兵的手上,但是拿过馒头的士兵眼中却多了几分死志。

    “将军,喝些水吧。”一个老兵从马上解下了一个水袋子递给了皇甫嵩,这是跟随皇甫嵩多年的老兵也是亲兵。

    “老王,待得我们到了安定我一定要让你为我做几个好菜,你的手艺可是我军中一绝啊。”皇甫嵩笑着道,然后拿着水袋子就是一阵猛灌。

    那个名叫老王的士兵刚想回话却不想天空中传来一阵尖锐的声音,一支箭矢穿刺了老王的胸膛,原来这支箭矢射的是皇甫嵩,而这个名叫老王的士兵却为皇甫嵩挡下了这致命的一击。

    “敌袭,敌袭。”皇甫郦疯狂的喊道,他从身旁取了一块盾牌,和几十名士兵一起护卫皇甫嵩。皇甫嵩此时哪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他看向那个对他忠心耿耿的老兵,但是此时他却无能为力,连为他收尸都做不到,这就是战争。

    “咻咻咻。”一支支利箭射来,天空中形成了一片箭雨。远处传来骑兵的呼啸声,皇甫嵩面白如纸。

    “保护将军撤退。”士兵们举着盾牌护卫皇甫嵩缓步撤退,但是盾牌不是万能的,还是有着不少的士兵被天空中的箭矢射杀。

    “难道天要亡我皇甫义真吗。”皇甫嵩悲哀的想道。

    “保护将军撤退。”数百名士兵自愿留下断后,组成了一支敢死队,用他们的身体,面对即将冲来的洪流,血与泪挂上了皇甫嵩的眼角。

    “将军出兵吧。”在远处的一处山脚之上,一支兵马正枕戈待旦,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使得士兵们胸口有些发烧,但是他们的最高长官却是没有发出支援的命令。

    “再等等吧,皇甫将军的兵马还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再等等,我们将能取得更大的战果。“为首的将官正是早在半日前就已经到了的李休,此时他看着被屠戮的朝廷大军心中也是有些不忍,但是他明白他此次要的是一场大胜,而不是这样贸然冲出去与羌兵硬拼。

    在李休的另一边,一个山羊胡子的文士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却是依旧平淡无比,甚至隐隐间眼中闪过几分兴奋之色。

    在一旁一个西凉大汉道:“军师,皇甫嵩快撑不住了,你看”

    “哼,卢子干的人都能沉得住气,我为何要趟这趟浑水,战机未到,再等等。“

    这个中年文士正是董卓手下的第一谋士李儒李文优,卢植请董卓出兵,却被为了保存实力的董卓直接回绝,知道了此事之后的李儒却是力建董卓出兵,董卓对于自己的这个首席谋士兼女婿可是言听计从,在一阵犹豫过后,他派出了一万精兵,再加上手下第一大将华雄华文开随着李儒一起到了此处。

    “卢植军中有能人啊,在此地除了我之外居然还有人能有如此见识,当真有趣。”李儒的目中闪过几分精芒,尔后看向追杀的羌人骑兵,眼中的兴奋之色更加的浓郁。

    (本章完)
………………………………

第140章 出击

    “将军,我们出兵吧。”看着山下一个个前赴后继的皇甫嵩军,在一旁的庞德眼睛都红了,他虽然出身不好,但是素来看重义士,此时他看着一个个的士兵采取自杀式的攻击只为皇甫嵩安全撤退的,心中如同火焰一般灼烧。而在其一旁的太史慈虽然没有说些什么但是他的眼神却是和庞德差不多。

    “令明,你要将目光放长远些,你看山下的官军虽然败退,但是撤的却是有条不紊,撑住一时半刻还是可以的,反观羌人的追杀军,星夜兼程早已经疲惫不堪,后队已经跟不上前队,若是再等上半个时辰,我们再度杀下,羌人必败,此次我们的任务是大胜,救皇甫将军的性命虽然要紧,但是却比不上大胜来的重要。”

    “将军,你太冷血了。”庞德听完李休把话说完,目光变得冰冷,使得李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

    “庞德,你想干什么。”太史慈虽然也不赞同李休的等待,但是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保护李休,再加上李休还是太史慈的结拜大哥,若是庞德真的想要对李休不利的话,就要先问过他的长枪答不答应。

    看着剑拔弩张的二人,李休不由得长叹一声,这就是自己人和非自己人的差距,太史慈这样的自己人即使对自己的做法颇有微词但是也是藏在心里,要是自己有命令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去执行。

    “传令下去,大军准备,全军冲锋,救援皇甫将军,令明那个敌军的主将就交给你了。”听到忽然转变态度的李休,庞德不由得愣了愣,他原先都已经做好了准备自己单独杀下去救援皇甫嵩,而此时李休居然下达了进军的命令,这距离李休说的半个时辰还有很大的差距啊。

    “令明,你说得对,我太冷血了,山下的都是我们的袍泽兄弟啊。”李休拍了拍庞德的肩膀不由得说道。在李休的心中,庞德可比此战的胜负更为重要,超一流武将在这个世间可不是那么容易找的,更别说让他对自己心生好感了。

    一万骑兵开始有条不紊的准备起来,他们列阵形成方阵,手中的马刀高举,他们早就想要冲下去杀敌了,只是碍于没有命令而已。

    “令明,大哥为人固执,能够为你改变命令怕是已经把你当做兄弟,不过你日后若是再对大哥不敬就休怪我翻脸无情。”太史慈冷哼了一声,策马往庞德的身边走过,庞德陷入了沉思,思索太史慈话中的意思。

    “重光确实待我不错。”

    “令明,准备好了”以李休的耳力当然听到了太史慈这个自己人对庞德说了什么,心中不由得感叹自己人就是自己人,可是他的心中却是更想让庞德也变成自己人。

    庞德点了点头,眼中不知道多了些什么,随着李休的一声令下,黑压压的骑兵从山上冲下。

    在山体的另一侧,李儒看着从山头冲下的兵马不由得轻笑一声:“年轻人果然还是沉不住气啊,要是再等上半个时辰,这次的大功恐怕就与我无缘了。”李儒猛地转头,对着身后的兵马发号施令:“李蒙听命,我命你领三千骑兵伏于山道右侧待的羌兵败退,便领兵杀出,王方听命,我命你领兵五千现在迅速绕到敌后,我会在此举火为号,到时两面夹击,胡轸听命,你带两千人马待的羌兵败退迅速打扫战场,我们的骑兵可还是少了些。”

    “军师,那我干什么。”听着李儒将一个个的大将派了出去华雄不由得大急,坐冷板凳这种事情他做不来。

    “文开,你这莽撞的毛病何时能改,我要你与我坐镇中军,关键时刻于我杀出,救下那个羌人的主将。”

    “军师,这是为何。”华雄不解的问道。

    李儒轻笑道:”不要多问,我自有安排,你只要救下那个羌人的主将你就是大功一件。“

    华雄泛着迷糊,但是李儒多智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这些年来李儒可是真正的算无遗策。

    李休的兵马从山头杀下,兵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