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上骄子-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到一处长廊前的靠栏坐下,忽见对面的湖心亭之中,正有两名少女在其中,一人手执青色瓷罐站立一旁,另一人则侧坐于靠栏,用手轻轻的向池中挥洒着鱼食。

    但见那少女约么十一二岁,身着一袭玉兰锦蝶长裙,梳着一头瑶台髻,发间还插着一只凤尾簪,眉若翠羽,明眸皓齿,肌如白雪,纤纤玉手每每探出,总让人的心跳也随之颤动,而她看到池中鱼儿争夺食物时的一颦一笑也不得不让旁观者为之动容。

    “不知那位是?”已经看的痴了的刘秀迟疑了片刻方才问起身旁的下人。

    那人下人很是得意的道,“那是阴府的千金,老爷的掌上明珠!”

    “那不知小姐的芳名是?”刘秀又问。

    那下人看到刘秀直勾勾的神情顿时不高兴了,“我们家小姐的芳名岂是你们这些普通贫民所配知道的?”说着,转身便走,刘秀也未听其所言,只是觉得身旁的那人离开了,自己想必也得离开,只是他见到如此倾国倾城的少女一时间心中自然有百般的不愿。

    自此,这阴家小姐的容貌便深深的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

    离开时,坐在马车上的刘秀还是忍不住好奇心问了邓晨阴家小姐的名字,原来她叫阴丽华。想不到刚来到新野的他就见到了让他终生难忘的女子。

    从阴家回来,刘秀自然是要把所见所闻及所感同邓晨和二姐刘元分享一番,邓、刘二人自然也是十分的高兴。

    半月后,刘演亦是前来探望二妹刘元,恰封邓晨有要事前往宛城,于是,兄弟二人便跟随邓晨一同前往宛城。

    到了那里,邓晨很快便处理完自己的事情,既然已经同家人说过会晚些时日回去,于是,便临时到好友蔡少公的府上做客。刘秀倒是被大哥拉去到街上闲逛,只是邓晨已经交代去处,二人结束便去寻他即可。

    由于是好友许久未见,二人自然要好好畅谈一番,两个人从未时一直聊到了酉时,眼看天色已晚,身为东家,自然是要略进地主之谊,当然邓晨自然也未曾客套,于是,蔡少公便设宴款待邓晨,而且宴上,蔡少公也请来了当地的不少名士前来一同陪衬助兴。

    酒过三巡,忽然有仆人前来禀报,“老爷,外面有两个年轻人说要这位找姓邓的客人!”

    闻言邓晨赶忙对蔡少公说,“这是内人的胞弟和胞兄,此番他们是我带来宛城的,临行前我特意交代,让他们到此处寻我!”

    听此话蔡少公赶忙命人将二人请了进来。

    来到人前,兄弟二人赶忙与蔡少公见礼,待坐定后,蔡少公不禁打量了二人一番。

    但见这刘演虽说身体健壮,但相貌平平,不过他身旁的刘秀,倒是与其不同,身体健硕,相貌堂堂,眉宇间透出一种独特的气质,看到这里,他不禁转头对邓晨道,“我见这位年轻人气宇不凡,相貌出众,蔡某一时兴起,想以图谶来推算一下这位年轻人的运势,不知邓兄以为如何?”

    邓晨知道蔡少公此人精读图谶,于是边立刻转头询问刘秀,而刘秀倒也并不在意,忙拱手道,“既然先生盛情,那就有劳先生了!”

    众人闻听刘秀的贪图完全不像是出自普通人家,于是对蔡少公的推算也甚是好奇。

    刘秀迈步来到蔡少公的跟前,将手伸了过去。蔡少公仔细观瞧片刻后,又抬头看刘秀的相貌后,顿时面露喜色。

    待刘秀回步坐定,邓晨赶忙询问,“少公有何结果?”

    “此人相貌堂堂气宇不凡,有帝王之才,将来定会做出一番惊天伟业之举!”蔡少公神色凝重的看着刘秀说着。

    邓晨闻言甚是高兴,不过此番也已是酒至半酣,多半也不会在意的。

    闻听此言,刘秀自然也是心情激荡,无论如何,毕竟自己都是皇室后裔,虽说如今刘氏宗族被王莽势力强行打压,但是这血脉传承是不变和不争的事实。

    “那既然他叫刘秀能做皇帝,那国师公刘秀呢?人家可是国师公啊,距离皇帝可是一步之遥,若真是如此,他一个贫民岂不是差得太远了!”说完,众人顿时哄然大笑。就连在一旁的大哥刘演也不禁满眼鄙夷之色的看着他。

    闻言刘秀登时回击道,“他虽然是国师公,但是你们怎么知道我将来当不了皇帝?我虽为平民,但机会却很多,可他是国师公,上面有皇帝压着,恐怕是有那贼心,没那贼胆不是吗?”说完,众人又是一片大笑,刘秀自己也跟着笑了起来,尽管众人的此时对刘秀的话那只当是黄毛小子的戏言,而此刻邓晨的心中却并非与他们相同,因为刘秀也是皇室之后,虽说家道中落,但毕竟是皇室血缘,这点不可否认,而尽管此刻王莽专政,但他的苛政已经是怨声载道,人们起来反抗,那是早晚的事,而刘秀他又是天生的气宇不凡,想必将来光复汉室也是很有可能的,毕竟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当然,这虽说是宴会上的一句戏言,但是也是推动刘秀不断前行的重要动力,因为他的心中所想正如他所言一样。只是如今的自己还不具备重新光复汉室的能力,然若若那一天真的降临,他势必会做到。

    宴会完毕,邓晨带着刘秀和刘演立刻返回住处,半夜时分,邓晨忽然将刘秀唤出,二人坐在院中,邓晨不禁问道,“今日对蔡少公之言你觉得如何?”

    (本章完)
………………………………

第5章 即将启程

    刘秀倒十分淡然,“弟见其与姐夫的关系甚密,想来,自然不会是讨好之辞,不过就算没有此言,日后光复汉室,恢复刘家宗族的地位,自然也是我辈的分内之事!”

    闻言邓晨不觉点头,“不错,虽说如今刘氏宗族身份低微,但王莽不顾百姓死活,执意执行如此荒谬的苛政,想来日后群起而攻之,也是早晚的事。”

    刘秀点点头,“我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是父亲在世之时,常念叨:国以民为本,帝王应当多关心黎民百姓的疾苦,而非处处强征暴敛,向百姓施压,搞的人心惶惶,民不聊生!”

    闻听此言,邓晨不禁对刘秀另眼相看,若是平日里看他勤勤恳恳耕作的样子,与普通的农民无异,然却没想到他的内心是如此的胸怀天下。如此,他顿觉蔡少公所言非虚。

    “对了,你曾有过前去求学的想法?”邓晨又问。

    说到此处,刘秀不禁面露为难之色,“如今大哥与二哥整日结交天下之士,田中事务无人照看,家中又琐事繁多,只有母亲和大姐二人打理,而我那小妹又年纪尚幼,需要看管,所以……”听此话,邓晨自然知晓了他的心意,不过,他倒是能从刘秀的眼中看出他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积极的态度,于是,一个想法便在他的脑海中萌生。

    当然,这次蔡府之行,收获最大的便是刘秀。蔡少公的话,不仅仅是他人生前进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明确了他的人生目标。

    几年后,随着王莽改制的不断推进,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苦不堪言,与此同时,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刘秀已经觉得现有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他,同样对外面的世界也充满着好奇,当然,他更多的是想要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只可惜家中除人多开销较大之外,自己的大哥仍是依旧以不惜散尽家财的方式结交各类人士,使得本还算过得去的日子一下子便紧绷了起来,主掌家中钱财的母亲自然以大局为重,无法为其提供求学所必需的银两。

    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刘秀外出求学的心情变得越加的强烈,不过向来以大局为重的他并未在母亲和家人的面前表露,只是偶尔会托人向在新野的姐夫邓晨寄去书信,求借基本书籍回来阅读,而且,他每次都会在耕作之后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抄写书籍上的内容,这样也便算是有了自己的书籍。

    针对这件事情,起初的邓晨并未在意,只是觉得妻子的弟弟好学,自然是借来于他,但是毕竟他所借的,大多为普通的书籍,内容粗浅,甚至有些是刘秀小的时候便读过的,因此,他便萌生了让刘秀去他乡求学的想法,而他在与妻子刘元商量后,得到了刘元的赞同,毕竟家中虽然有男丁三人,但是最成熟稳重的,当属刘秀,家中的两个姐姐自然是甚为喜欢,在乡里乡亲面前的夸赞,那自然是常有的事。

    既然妻子也同意,于是,刘元便驱车赶回白家村,同母亲谈及此事,不过母亲却是始终都未表明态度。

    “娘,您就同意三弟去求学的事情吧,他从小就勤奋好学,而且有十分懂事,让他在这乡野之地生活一辈子,那岂不是屈才了?”刘元不断的在做母亲的工作。

    大姐刘黄也是赞同,“是啊,咱们家里里外外很多事情都是三弟在做,虽然他也是家里男丁,但总不能让他一人承担了,而且,爹在世的时候也说过三弟将来定会大展宏图的……”

    樊氏闻听姐妹二人的“一唱一和”,顿时明白他们的想法,不过此乃家中大事,不可随意决定,于是她决定考虑些日子。

    母亲既然说要考虑,那就表示她会同意的可能性很高。不过,两位姐姐倒是也没有闲着,待刘秀回来之时,两个人便到刘秀的房间向他提起此事。

    刘秀虽然很高兴,但却已然十分的冷静,因为他平日里是最善于察言观色的,任何的举动、神色都会让他清楚对方的想法,因此,身为儿子的他,自然也清楚母亲的想法,于是,赶忙笑着对两位姐姐道,“大姐、二姐,你们就不用为我操心了,就算母亲不同意,我也不会有怨言的,毕竟咱们家的条件……”没等说完,刘元立刻拿出了一个钱袋交到了他的手上,“这是我和你姐夫替你准备的,你要收好,这些钱虽然不多,但是倒也够你在长安那边生活的了,而且,你姐夫也托人帮你在那边联络了一下,过些时日他外出回来便会亲自前来告知你。”

    二姐刘元的这番话让刘秀很感动,他万万没想到二姐刘元竟然会这样的支持他,使他再次看到了通向他乡求学的希望。

    本以为樊氏会在短短几日后便下决定,可是不料已然五天过去,她却只字不提,这不禁让刘秀心中捉摸不定,但是他又害怕母亲生气,所以也不敢前去询问,只是重复着每天的必做之事。当然,樊氏之举自然也是被刘元和刘黄看在眼中,她们也自然知道她的想法,但是自打父亲刘钦去世后,母亲便性情大变,所以,姐妹两人也只能静静的等待,不过大姐刘黄在等待之余倒也没闲着,偶尔抽血时间便会到刘秀的房间除了整理房间外,便是悄悄的为他整理随身衣物,便于随时可以上路。

    又是几日,恰逢叔父刘良前来探望。想不到转眼经年过后,刘良也是两鬓斑白,看上去苍老了许多。

    来到刘家,除了同往常一样的见面客套一番外,倒是并没有其他的事宜,刘良还是同往常一样会询问家中近况,是否有短缺、兄妹六人成长如何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简单的沟通过后,刘黄便忽然冒出个胆大的想法,“母亲,上次我跟二妹向您提出的那个事情您考虑的怎么样了?”

    (本章完)
………………………………

第6章 求学生涯

    樊氏顿时骤起眉头,不禁瞪了她一眼。刘黄虽然赶忙站立一旁不再言语,但是她倒是清楚若是叔父刘良听到,势必会过问一番。

    “看嫂子的脸色,似乎是什么难为情的事情?不知道贤弟我可否能帮得上忙?”刘良赶忙询问。

    樊氏知道刘良是个热心肠人,而且这么多年她也未曾有什么事情对他遮掩过,毕竟是刘良在她最艰难的时候向他施以援手,帮助她照顾六个孩子,此情此恩,自然是无以为报,所以平日里对他自然也是礼敬有佳。

    叹了口气,樊氏只好将事情始末讲了出来,听完后的刘良顿时高兴的道,“这是好事啊,秀儿那孩子从小就懂事,而且又勤奋好学,虽说现在这世道不太安定,但是,让他去长安求学未尝不是件好事,若是学有所成,说不定能光复我们刘氏宗族的门楣呢!”

    “这……”樊氏很顿时面露为难之色。虽然她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出人头地,只是此时家庭条件窘迫,勉强维持生计已经算是不错,而前去求学,那自然是少则一年半载,多则三年五年,家里根本没有那么多的钱给他。

    刘良在表示赞同的同时,也看得出樊氏的为难之处,于是便赶忙道,“嫂子不必忧心,只要你同意秀儿那孩子求学,这几年的花销我给他来出,虽然我刘良不是什么高官,但是给自己的侄儿拿些生活的盘缠还是出的起的!”

    如此樊氏也不便再多说什么,毕竟就连刘良同赞成了,自己也没什么可顾及的。就这样,刘秀的求学之路即将启程。

    临行前,樊氏及两位姐姐、刘良以及邓晨都前来相送,与此同时,村中还有一个大户人家的亲戚也要到长安前去求学,于是在邓晨的说服下,让二人结伴而行。

    “三弟我已经为你安排妥当,你到了长安后,直接到太学去找许子威先生,见到他以后你直接把我名字告诉他,他便会让你进太学去学习的。”邓晨简单的交代了一番。

    带着对他乡求学的梦想以及对家的那份留恋,刘秀真正的踏上了求学的旅程。

    此行距离长安路途遥远,若是不行,少则两月,多则三五个月,然而,虽然一向稳重的刘秀自然也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悸动,为了能够加快脚步,他决定在路过周边小镇的时候去买一头驴来代替脚力,不过,想想二姐所给的钱自然是要用在求学这几年的。不能在这路途之上就花费许多,于是,他便与同行的同乡提议,两个人一起出钱买了辆驴车,然后路上二人轮流赶车,偶遇商队时,刘秀还会提出帮助商队拉货,或者是帮沿途人家带东西,只要他们给些简单的脚力钱就可以了,虽说不多,但是这一路下来就能够将这购买驴车的前都赚回来的同时,还会有些富裕。

    经过一路的风雨飘摇,刘秀和同乡终于到达了长安。想不到这长安城异常繁华,且街道之中人头攒动,来往之人络绎不绝,可谓好生热闹的场面。到了这里,刘秀真的感觉到自己真的是有好多的东西都未曾见过,也觉得外面的世界果然是十分的精彩。

    欣赏这些从未见过的事物之余,刘秀并没有忘记此番前来的目的。相比之下,那个同乡倒是与之不同,更多的关注好吃好玩的东西,甚至在刘秀提起要前往太学时,对方竟然嘲笑起他是个穷酸鬼,而且还说驴车可以半价卖给他。听说这话,刘秀自然是不胜欣喜,因为只要他付了钱,这驴车自然就是他的,而这驴车将来还会有其他用处也说不定。

    到了太学,他很快便见到了他的老师许子威。

    许子威在见到刘秀时,也觉得此人气宇轩昂,相貌不凡,谈吐文雅,懂礼谦逊,此番种种皆与同龄人不同,若不详细了解,倒让人以为他是出身于世代传承的书香门第之家。

    见到了自己的老师后,刘秀就被安排到了宿舍当中,由于他入学较晚,所以安排的宿舍也相对简陋,尽管如此,这对他而言已经是十分满足了,因为他心里清楚,自己来的目的是为了求学。

    宿舍里有一个与他同天到来的同学,名叫邓禹,经过二人的相互了解,刘秀得知他还只有十三岁,这不禁让刘秀对他肃然起敬,想不到一个十三岁的孩子便独自出来求学,可见其对知识的渴望。

    由于王莽登机后,文人志士自然是他强力拉拢的对象,教学机构也自然在他的“敦促”之下不断的扩建,招生人数已达到了上万人之多,这才致使许多的求学之士纷纷涌向长安。至于刘秀所在也属太学的分属院校,师资力量相对一般,不过许子威倒是这院校当中资历较老且早已很高的教师之一。他的膝下有五十名学生,刘秀、邓禹便是其中之一。

    虽然随着新到学员的增多,刘秀的宿舍也从两个人增加到四个人,然除他和邓禹外,其他的两个学员都是家境殷实,生活条件优越,对刘秀和邓禹都并未放在眼里,而刘秀倒是一直对这个“弟弟”照顾有加,加之邓禹从小无父无母,且二人又同为乡村长大的孩子,所以,这份同感倒是让二人很是投缘。当然,更多的是邓禹才只有十三岁,稚气未消,课余之时经常会缠着刘秀这个大哥哥,二人关系的亲密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时光匆匆,转眼间,一年多便已过去,刘秀除了平日里刻苦学习《尚书》外,便是经常的写信给家里报个平安,并且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学院当中有趣的事情告知家人,另外他还有一件急须去处理的事情。那便是自己的驴车;虽然这驴车一直都在学院的后院马厩当中搁置,自己带来的那头驴也逐渐的长得结实了许多,但是纵使这样搁置也并非长久之计,在他看来,任何事物都要能够物尽其用,才是举杯真正的意义,于是,他转念思考多时,忽然想到了曾经使用过的办法,这样就能在高度利用驴车的同时,还能够赚些零花钱。

    (本章完)
………………………………

第7章 街巷之乱

    能赚钱自然是好事,当然也不能忘记与自己要好的“弟弟”邓禹。尽管邓禹佳境贫寒,但前来求学之时,也同为骑着一头毛驴而来,因此,刘秀便立即找他商议。虽然在这长安乃是人生地不熟,但他还是觉得这位“老大哥”自然是不会欺骗自己的。遂去马厩将毛驴牵来,二人一同出去做些帮人运货、送人到城边村落等方式来赚取了不少的零用钱,这下两个人短期内的生活费便是有了着落。

    这一日,二人依旧趁着课余之际,外出帮人拉货,正行走在大街上,忽听得身后倏的人声鼎沸起来,呐喊呵斥之声不绝于耳,于是二人忙转头看去,只见后方正有一队官兵快速奔跑,为了不影响别人行进,二人便赶忙将驴车赶向路边停靠下来。这队士兵逼退行人至路旁两侧,随后一辆由四匹马拉动的高架马车缓缓驶来,而想来前面的那些官兵自然也是专门为其开道的。

    待马车驶过,只见那四匹身穿盔甲的马拉着那辆马车四周由两队执戟士将其围绕起来,可谓是包裹的严严实实,而马车上有四根较高的梁柱,蓬上蒙着一层薄薄的车帘,虽然看不清里面人的面貌,但从这阵仗和拍场上便能够看得出,想必这车上之人定是官位不低,想来不是皇亲国戚,也定是拜相封侯的角色。

    眼看着车队缓缓走过眼前,只听得旁边有人窃窃私语,“想不到曾经也只不过是个跑腿儿的,现在竟然当了执金吾,还真的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说到此处,刘秀知晓此人定是王莽身边之人,不由得心中很是气愤,但毕竟现在还只是个平民百姓,但毕竟自己仍然是刘氏宗族的后裔,曾经的皇族,若是被人知晓,那恐怕是会给新野和宛城的家人带来杀身之祸,于是便紧握拳头忍了下来。不过,看到这执金吾的出行的阵仗的确是让人羡慕不已,刘秀也不禁感叹,“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一旁的邓禹听了赶忙追问,“刘大哥,这阴丽华是何人?”

    闻言刘秀顿时脸颊一红,笑着道,“你还是个孩子,她是谁你便不用知晓,至于这其中道理,日后待你长大成人之时,便自然会明白!”

    邓禹似懂非懂的应了一声就没再询问,目光又回到了车队之中。

    正待刘秀对这执金吾的车队很是羡慕之际,谁料,那执金吾的车队忽然停了下来,一名士兵忽然来到马车旁,但见其中之人与其略有对话后,那士兵便立刻转身指着刘秀的方向大喝,“把刚才那两个说坏话的人给我带过来!”说完,两个执戟士兵立刻转身朝这边而来。

    刘秀心中一惊,以为是说他和邓禹,但是实际上他二人并未言及对方。及至跟前,方才知晓,原来是抓了适才人群后的那两个人,而被抓的那二人也是满脸茫然,想来是他们说话之声在这喧闹的街道之内已是很低,但却不料还是被对方听到了。

    那二人被压到马车侧面,两名士兵用力将二人按压在那,脸部都快要贴在了地上。

    站在旁边的邓禹见状很是气不过,想立刻上前,但是却被刘秀当场拦下,“不可鲁莽,对方是执金吾,乃是皇帝身边的重臣,就算他只是个县官,恐怕也是你我这辈之人得罪不起的!”

    既然老大哥开口,邓禹自然也就立刻收了心,只是在一旁看着很是气不过。

    “光天化日之下,你们二人竟然胆敢公然诽谤朝廷命官,可知该当何罪?”只听得车上之人似乎在吊着嗓子说话。

    两个人连忙磕头认错,“对不起大人,是我们多嘴,是我们不该胡言乱语,我们该死我们该死,求大人网开一面,放过小的吧……”

    听着他们的哀求,周围的百姓们也都是纷纷议论起来。

    尽管如此,车上之人似乎并没有在意人们的议论,反而是有变本加厉的想法,“既然你们知道自己该死,那我还怎么能饶了你们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