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上骄子-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呆坐许久,刘玄方才道,“想不到他们竟然还是想对朕下手!”
闻言,诏狱立即道,“陛下,如今这般情势您可要多加小心啊!”
刘玄叹了口气,朝其摆了摆手,那诏狱便迅速离开了。
“陛下,请恕老奴多嘴,您对比阳王是何等的信任,想不到他竟然……”未及常侍说完,刘玄立即摆手阻道,“此事关乎江山社稷,不可胡言乱语!”言罢,刘玄立即起身,与殿内不断徘徊。
思索许久,忽然心中念头闪过,立即对常侍道,“你且将右大司马请进宫来,切记,不可惊动其他人!”
常侍领命后匆忙离去。
半个时辰后,朱鲔已然赶到刘玄书房之内,“如此深夜,陛下仍然未曾就寝,还望您能够保重龙体!”
刘玄笑道,“倒也无妨,朕也并非日日如此,只是近日有事心中烦闷的紧,故朕才这般难以入睡!”
听其言,朱鲔自然是知道其心中所想,“陛下可是为了那围场之事?”
刘玄叹道,“不错,朕左思右想,始终想不到这想要刺杀朕的究竟是何许人也!”
朱鲔道,“陛下不必担忧,此事王爷已然派人前去查探,想必不日便会有所结果。”
“如此甚好,不过朕倒是有一物想要与你看!”话毕,常侍赶忙以托盘将那箭镞呈到朱鲔跟前。
“你且来看看这是何物?”刘玄又道。
朱鲔伸手将其拿在手中仔细观瞧,“陛下这是……”
“这乃是那日行刺之人所使用的箭矢上取下的,你且看看可有异样?”刘玄忽然正色道。
朱鲔再次查看,忽然心中一惊,登时暗道,“这不是王匡大军所用的箭吗?皇帝为何要给我看?”
其实朱鲔这般确认,皆因王匡的本部绿林军虽人数众多,然其缺少能工巧匠,且士兵大多绿林强盗细心,故在军队器械方面却未曾有过任何改动,无论刀剑还是箭矢皆延续前朝格式,而相较之下,当初刘演所带领的舂陵军却是与之截然相反;由于刘演广纳能人异士,其中自然不乏些许锻造能人,因而这器械上也做了较大的改良,箭镞方面自然也是与绿林军完全不同,故朱鲔自然是当即认出。
思考片刻,朱鲔恍然,赶忙叩头,“陛下明察,就算给予我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做出刺杀陛下之事!”
刘玄神情冷漠,迈步来到他的跟前将他扶起,“爱卿这是作甚?朕又没有说此事便是你们所为,只是想让你瞧瞧而已!”
看刘玄这般表现,朱鲔心中登时想起王匡的表现,不觉心中好生反感,转念想来,忽然灵光闪过,“多谢陛下!既然陛下能单独唤微臣前来,那微臣便斗胆一言,还望陛下恕罪!”
刘玄佯装无碍,笑道,“爱卿讲来便是!”
朱鲔佯作咳嗽,借机思索片刻后方道,“其实此番围场防卫部署,臣自然略有耳闻,起初微臣并未相信,可想不到比阳王竟然如此这般的松懈,竟然只是派了一千人来作为围场的守卫士兵,可想而知,王爷的态度……”他虽说心中很是生气,然毕竟与王匡也算是共患难,且在皇帝面前,这言行自然是要拿捏有度,纵使心中愤愤不平,自然也要为自己留下退路。
刘玄只是淡然笑道,“倒也无妨,只是此番之事,倒是给朕提了个醒。”言至于此,当即转身看着他,“这朝中能真心为朕着想的,恐怕也只有大司马你了,看来朕器重你自然是对的!”
朱鲔登时明白其言,赶忙叩拜,“陛下隆恩,微臣没齿难忘,日后定当尽心竭力效忠陛下,效忠大汉!”
想不到这一起共同患难多年的朱鲔与王匡的情义就这样的破裂,如此也自然归咎于他们出身绿林,烧杀抢掠的行径以及贪慕虚荣的脾性注定他们最终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
就在刘玄暗中召朱鲔入宫之时,比阳王府上也有人将此事禀报给了王匡。
“什么?皇帝竟然暗中召见了朱鲔?还不许任何人知晓?”王匡甚为震怒。
禀报的下人又道,“是的,入宫之时由皇帝身边的常侍亲自持令牌自宫门引他进去的!”
王匡登时拍案骂道,“好啊,都能耐了,翅膀都硬了,现在觉得本王已无用处,这是要准备卸磨杀驴了!”
想到此处,王匡立即穿上衣服提剑欲走。谁料忽然又有下人禀报说李轶突然造访。
(本章完)
………………………………
第116章 杀机(七)
“王爷这么匆忙是要去哪啊?”李轶笑着问道。
王匡勉强笑了笑,“没什么,只是近日精气神不错,便想出来练练剑,自打当了这王爷就好久没动刀枪了!”
李轶点点头,忽然将王匡拉到一旁,低语道,“王爷你可知道这朱鲔竟然被皇上秘密召见了?”
王匡脸色一沉,“你怎么知道的?”
“这个你就不用管了,现在我们应该做的,是要小心提防才是!”李轶话中似乎刻意遮掩。
虽说绿林出身加之大字不识得一箩筐,可王匡的头脑倒也并非那般愚笨,“你就不要在这里瞎猜了,要不这样吧,侯爷同本王去喝酒如何?”
李轶似乎很在意,“王爷!我在跟你说正事,我可没有在开玩笑!”
既然他这样说,王匡自然也不必伪装下去,“这个事情现在还不能下定论,毕竟我们也都是一条船上的人,彼此要信任才是!”
“话是这么说,可是这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王爷……”没待李轶说下去,王匡立即打断,“好了舞阴侯,你若是想来跟本王喝酒,那自然是欢迎,如若不是,那就请他日再来吧!”既然这王匡都已经将话说到这般地步,如此李轶也只好闭口不言了。当然,王匡也只是嘴上这般说而已,实则却是口不对心。
正待王匡等人相互猜疑之际,武信侯的府上,刘秀自然也是正在谋划当中。
“想不到这个消息被我放出去以后,李轶登时就按捺不住了!”姐夫邓晨笑着说道。
刘秀点头道,“那是自然,朱鲔、王匡、李轶等人沆瀣一气,有任何的风吹草动自然他们是抓的紧。”
“想不到这一次的离间之计对他们的影响竟然这般大!”李通在一旁道。
说来这李通乃是李轶的大哥,若是换做他人,恐怕这亲疏有别自然是要考虑当中,然刘秀却是并未将此放在心中,因为他知道李通已然与李轶决裂,而李通的从弟李松如今又是宰相,两面孰重孰轻自然一看便知,当然这其中还是要归结于刘秀对李通的信任。
刘秀又道,“他们毕竟绿林出身,利益乃是他们的核心,一旦利益产生分歧,那便是他们即将分崩离析之时。”
在场之人纷纷点头。
“三弟,你这棋子究竟埋了多少颗啊?”邓晨笑着问道。
刘秀只是淡然一笑,“不可说,不可说!”
闻言,众人皆是哄然大笑。
一个月后,刘秀箭伤已然痊愈,而刘玄得知此消息后,便立即命其必须每日上朝,共同参与朝政之事。由此便可以看得出刘玄已然放下了许多对其的戒心。
这日,乃是刘秀康复后首次上朝,身着官府手持笏板正行走间,迎面走来二人,乃是王匡与李轶。
“见过王爷!”刘秀赶忙见礼。
王匡点头道,“武信侯今日身体终于康复了?想不到看你身体也似比普通人健壮许多,却不成想却是这般的羸弱,看来你还得多去外面多打打仗才行啊!”此言自然是他对刘秀的一番试探。
刘秀苦笑道,“多谢王爷教诲,只是本侯如今家中俗事缠身,就算是想要出去打仗,恐怕也是有心无力啊!”
“也对,武信侯自打成婚以后,便是每天跟那些‘红粉知己’在一起,身边尽是女人,哪还有心事去打仗啊?”李轶在一旁大声嘲笑着。
刘秀也不曾反驳,只是一笑对之。
待上了朝,刘玄一眼便看到刘秀已然到来,赶忙道,“想不到武信侯这次竟然奉旨办事了,着实是难得啊!”
刘秀赶忙出列,“之前皆是微臣身体抱恙,故无法前来上朝,还望陛下恕罪!”
“罢了,既然你能重新来参加早朝,那便是好的,其他的倒是无须在意!”刘玄笑道。
待刘秀入列,众大臣便开始每日的例行朝会。
“陛下,近日来臣受到密保,河北近日来屡发战乱,铜马、尤来等势力竟然各自封地并自立为王,如今的河北已然是被搅的乱成了一锅粥,亲恳请陛下派兵前往镇压!”有大臣进言道。
朱鲔道,“陛下,微臣也以为这河北之地若是能够攻下,那日后对我大汉乃是百利而无一害。”
“朱大人所言甚是,坊间有歌谣称‘得不得,在河北’,这河北之地不禁地大物博,而且民生富足,若是能够将此地收复,那可谓相当于我大汉的半壁江山啊!”赵萌亦是道。
此时王匡刚要开口,却不料刘玄却立即看向刘秀,“武信侯,你以为如何?”
刘秀赶忙道,“几位大人所言甚是,河北之地的确乃是富饶之所,若得之,必定天下归心!”
刘玄点点头,“如此甚好,那依众位爱卿之见,这河北之地应当如何收复呢?”
“陛下,臣以为……”王匡又要插口,不料刘玄竟做充耳不闻一般,反而是又去询问丞相刘赐。刘赐道,“此地如今多叛乱,然只要派出使者前去游说便可,无需调兵遣将,毕竟这莽新覆灭不久,我大汉已然因战乱致百废待兴,所以应当多以恢复社稷、协助民生才是。”
闻听此言,王匡此事心中甚为不满,可这朝堂之上又岂能容他发作,也只能隐忍不语。
“想不到众卿与朕想法甚为一致,如此那朕便派一位能臣前去。”话到此处,登即看向刘秀,“武信侯听旨!”
刘秀一怔,赶忙出列跪拜。
“今日,朕特命你为我大汉使者,出抚河北,此番定要将河北之地收复,你可有信心?”刘玄问道。
这繁华可是登时引得了许多站在王匡等人这一边的大臣不满,当然,王匡自然是不会同意,“陛下,这出抚河北之事乃是关乎我大汉社稷,此职责任非常重大,而武信侯如今大病初愈,在朝中又是功勋微薄,平日里只知道花天酒地,出没于风月之地,这般之人岂能担此重任,若是让河北那帮人知道了,还不得让他们嘲笑我们是无人可派了?”
(本章完)
………………………………
第117章 杀机(八)
王匡一旦开口,这王凤、张印等人自然是纷纷附议,使得这占据朝中大半势力的他们逼得刘玄也只好暂时搁置此念头,“既然众卿态度不一,那此事便容后再议!”
刘秀深知此番自己出抚河北之事定然是微乎其微,遂拱手道,“陛下不必忧心,臣自知能力浅薄,不敢担此大任!”
刘玄也不曾言语,只是瞧了他一眼后便与其他大臣议论他事。
下朝后,刚出门口,王匡便快步走了过来,“武信侯可是为今日本王而生气?”
刘秀淡然道,“王爷多虑了,如今本侯这般身体,恐怕也是不便远行,就算王爷同意,恐怕路上秀也是挨不住的!”
“这就对了,你看你现在的身体,比以前可是差得多了,现在恐怕还真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身板,所以啊,你还是好好在家养养身体吧!这立功的机会有的是,本王又不是那种奸佞小人始终扼制与你,你说是也不是啊?”王匡笑着拍了拍刘秀的肩膀。
刘秀躬身连连点头。
得到刘秀这般回答,王匡自然是心中甚是欢喜。昂着头,大摇大摆的走掉了。
回到家中,刘秀将此番事情于阴丽华讲了遍,听后阴丽华毕竟抿嘴而笑。
“夫人为何发笑?”刘秀有些不解。
阴丽华道,“都说男人行事大方得体,但是在我看来,你们之间却是好似孩提吵嚷一般!”
听完此话,刘秀也是仰头大笑,细细想来,这一切所经历的事情果真如这般。
休整片刻,忽然姐夫邓晨竟然前来。
“姐夫突然前来所为何事?”刘秀赶忙问起。
邓晨道,“你看我把谁带来了?”话毕,从其身后走出一人,见到此人,刘秀、阴丽华二人登时面露喜色,赶忙起身前往迎接。
“公孙兄竟然是你!”想不到这冯异突然到来,着实让刘秀很是意外。
“冯大哥你来了真是太好了,我夫君最近时常提起你呢!”阴丽华自然也是十分高兴。
冯异笑着对阴丽华道,“侯爷最近可有欺负你啊?若是有,你跟我说来便是,他虽然智慧过人,但是这身体可没我健壮,我可以替你以牙还牙!哈哈……”
简单寒暄几句后,姐夫邓晨便离开了,毕竟此间邓晨始终处在暗中,不便露面太久。
“公孙兄今日为何突然造访?不知所为何事啊?”刘秀笑着问道。
冯异道,“倒也无事,只因一事想与你详谈!”遂将此番来意告知刘秀。
原来就在刘秀回到宛城后时至今日,刘玄已经先后派出十余次兵力前往围剿颍川属地,如今大部分颍川城池均已被攻下,唯独这冯异所坚守的父城仍然毅力不败,至于这十余次的围剿几乎都是在父城此处中断,然由于此番战争旷日持久,且消耗过大,城中粮草已然短缺,官道又是被汉军把守,此番处境可谓是十分艰难。
“如此状况,不知公孙兄有何打算?”刘秀问道。
冯异神色有些无奈,“不瞒文叔兄,这前来攻打之人解释一群酒囊饭袋,且对待下属与百姓也是那般残暴不仁,这般人又与那王莽有何异议?故我决定坚守父城,就算是战死,也不会投降!”
未及说完,忽然下人前来禀报,“老爷,大司马赵萌正在前厅等候,说有要事相商!”
刘秀赶忙应下,又对冯异道,“我前去商议些事情,公孙兄若是无事,可同我到前厅去,不知意下如何?”
想不到冯异倒也并不担心,反而答应了。
来到前厅,刘秀上前与赵萌会面,而冯异则是坐在侧面的屏风之后。
“不知大司马前来,未曾远迎还望恕罪!”见面的寒暄自然是少不了的。
赵萌也不曾在意,反而单刀直入,“此番前来便是想与你商量一事。”话毕,立即将一封塘报交给刘秀。
刘秀看罢倒也未曾现出惊讶神色,反而很是镇定,“这一座小小城池如此之久都未曾取下,这些人都在做些什么?”
赵萌叹道,“谁说不是呢?上次因派出去的众将在父城之处失利,陛下已然是雷霆大怒,而此番这塘报中所说这战事依旧未果,恐怕陛下若是知晓,恐怕定然会严惩的!”
看到这里,刘秀脑海中念头闪过,微微笑道,“赵大人不必担忧,只要将这塘报上呈给陛下,实际战况着实叙说便可,到时自然有好戏看的!”
说来这赵萌倒是很听刘秀的话,毕竟要不是刘秀,恐怕刘玄还不知道由他这样一个人,他的女儿也不会因此深得荣宠了。当然,其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便是这派出前去围剿父城的所有将领皆是王匡的绿林军手下,如此一来,岂不是更让王匡难堪。
赵萌走后,冯异快步走出,“想不到我这一个父城就把他们搞的天翻地覆,可想而知,这群人便真的是一群酒囊饭袋。”
刘秀笑道,“如此那便又如何,像我这般身在别人屋檐下,又岂能不低头呢?”话到此处,话锋一转,“我倒是有一个方法,可以让公孙兄的父城不受任何的损失,也不用向那些酒囊饭袋低头!”当即于冯异耳边一阵低语。
“废物!真是一群废物,朕给他们派了多少粮饷和兵马,想不到这么多人竟然攻不下一个小小的父城,这些人朕还要他们又何用?”看到赵萌呈上去的塘报,刘玄勃然大怒。
赵萌赶忙道,“陛下息怒,想来定是比阳王用人不差,才导致如此拖延!”一脸得意,转头看向王匡时,只见他满脸通红,闭口不语。
“比阳王你有何见解?”虽然生气,但是这面子还是要给的,刘玄只能平复心绪问道。
王匡满脸茫然,“回陛下,想来定是那父城守将诡计多端,才让我们的将士吃了亏。”话毕,当即出列,“陛下,如若不然,臣愿亲自前往平乱!”
刘玄摇头,“不可,你身为朝廷最高勋爵,应当为江山社稷着想,而非冲锋陷阵在前!”
“陛下所言甚是,此番再次派兵,我们应当寻找一个对颍川和父城一带十分熟悉的人带兵前去,方可万无一失!”话毕,赵萌立即转过头去看向刘秀。
(本章完)
………………………………
第118章 杀机(九)
看到刘玄这般震怒,众人无不惊愕,这是自他登基以来首次雷霆大怒,而这一点也证明让其与王匡等人的关系开始产生真正的缝隙。
“那依爱卿之见,此番派何人前去最为合适?”刘玄问道。
赵萌低头稍作由于,并悄悄将目光转去看向朱鲔、王匡等人。
听到刘玄询问赵萌,朱鲔此刻自然是按捺不住,“陛下,臣以为王爷若是此番要亲自前去剿匪倒也非不可,若是王爷能亲自前往,不但能将其轻易收复,而且还能为属下将士恢复士气,如此岂不是一举两得?”
意想不到的是,赵萌竟然并未反对,“臣以为朱大司马所言甚是!”
既然如此,刘玄也只好让王匡前去。
身在其中的刘秀此刻却并未焦急,反而变得异常镇定,待下了朝,赶忙飞鸽传书与冯异。
“想不到这个赵萌还真的是处处为那个刘秀说话,你看他今天在早朝上,虽说并未言明,但是那明摆着不就是想要让刘秀前去,好让他立功?”坐在王匡府上,李轶不住嘟囔着。
王匡冷笑道,“给他机会?那是妄想,一旦给他机会,那便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李轶点点头,赶忙又拱手道,“此番王爷前去,定能收复父城,本侯就恭祝王爷能早日得胜归来!”听此言,王匡很是高兴,当即摆酒设宴与李轶共同畅饮。
“侯爷为何不让本官在朝堂之上举荐您呢?”同样回到府上,刘秀却是显得镇定自若,好不兴奋与窃喜。
刘秀笑道,“因为大人若是说了,那他们势必会反对的。毕竟我是他们的眼中钉,岂能给我任何的机会,如今他们只是苦于没有法子除掉我而已,像本侯这般必须要除之后快之人岂能让我喘息!”
赵萌点头道,“倒也是,只是让王匡前去,那岂不是等于失去此次机会?”
“倒也未必,这父城守将与我乃是旧相识,其为人、能力本侯皆是再清楚不过,仅凭王匡,恐怕还无法攻克!”言罢,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听到此处,赵萌方才明白刘秀的心思;他相信父城有冯异在,定是无人可破,就算王匡也是无法做到,再者,一个绿林出身之人,又岂能真正懂得带兵打仗,只不过是仗着人多以及那时身边的谋士出谋划策而已了。
不久,前线便传来消息,王匡所率大军未至父城便被劫杀,损失惨重,待到达拂尘之时,所带两万余人已然折损一半之多。
然战争未曾正式打响便已然损失惨重,如此又岂能获胜;王匡在城外发动了连续七天的攻城,却想不到最终皆是无功而返,无奈之下,最终只能率领仅剩下的两千多人返回长安。
刘玄得知此事后也是甚为意外,想不到这父城一座小小城池,竟然能够挡住如此之多的攻击,着实是让人甚是以外,一时间他有些陷入迷茫。
这日早朝,刘玄甚为颓废,“想不到这比阳王此番父城之行也是无功而返,难道我们大汉就真的没有人能够拿下此城了吗?”
在场大臣皆是面面相觑却无人对答。
片刻后,赵萌终于开口,“陛下,臣倒是想到一人。”
“说来听听!”刘玄道。
“武信侯!”说出这三个字,众人的议论之声骤然响起。可刘秀却是低眉信守,十分从容。
说到让刘秀前去自然也并非不可,只是这王匡等人自然是不会同意,刘玄也是在有些犹豫,“朱大司马以为如何?”话毕,立即看向朱鲔。
此时朱鲔也是难以回答,毕竟这王匡已然失利,自然是无法再推举他们这边的人手,“陛下,臣对武信侯知之甚少,无法给陛下以正确的回答!”
“那比阳王你呢?”又问王匡,这时王匡的态度可与从前大不相同,“陛下,武信侯虽说是生于南阳新野,那距离颍川也是最近,只是……”由于此刻自己的脸已经被丢尽,也无法多言,只是这限制刘秀自然是不可缺少的,“让武信侯前去倒是可以,只是如今微臣手下兵将存储尚是不足,恐怕无法为其提供兵马援助!”他深知刘秀自己手中无兵可调,若自己不出兵,那便是让他一人前去,如此艰难之战事,一人岂能了解。
站在后面的王凤、张印及李轶等人皆纷纷向王匡低语,然王匡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