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上骄子-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王匡刚要反驳,刘玄登时怒吼,“够了!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
众朝臣皆赶忙跪地齐声道,“陛下息怒!”
刘玄强压心中怒火,“罢了,朕相信比阳王忠心耿耿,不会做出悖逆之事,此事谁也不准再提!”言罢,起身气冲冲的走掉了。
刘秀这边众人得到消息后都是哄堂大笑,众人皆嘲笑王匡此时的窘态。
“大人,现在我们还要做些什么?”吴汉问道。
刘秀想了想,朝其和耿弇招了招手,待来到跟前,一阵低语,“接下来你与耿弇去办些事情……”
耿、吴二人领命离开后,冯异忽然道,“你是不是还忘了些什么事情?”他这是在有意提示刘秀。
刘秀摇头笑道,“怎么会?”话毕,立即回身由架子上取过一个竹简交于邓禹,“你且将其送到赤眉军首将樊崇的手中!”
(本章完)
………………………………
第157章 河北之行(三十三)
樊崇此人乃是赤眉军的高级将领,为人骁勇善战且又十分仗义,故才引得许多有识之士前来投奔,只是这赤眉军虽作战勇猛,然却是缺少内部组织结构的建立和战略部署,导致他们始终游离与许多势力的边缘。
尽管刘玄称帝后,樊崇带着三十万士兵前来投诚,本以为能够得以重用,却不成想刘玄只是授予了一个车骑将军的官位,并未将其列入任何侯爵当中,甚至是封地都不曾拥有。更有甚者,对樊崇的这三十万大军未曾做出任何安置,以致樊崇心灰意冷,只是在长安生活数月后便即反了出去。
“大帅,帐外有一人说是河北招讨使的属下前来求见!”守卫士兵走进樊崇的大帐禀报。
听到刘秀这个名字,樊崇但是想起他是何许人也,只是当中还是因为刘演被害之事后,方才得到了他的注意,“请他进来!”
士兵领命离开,将邓禹带了进来。
“在下奉河北招讨使刘秀大人之名前来面见大帅!”邓禹拱手道,话毕,微微抬头瞧了一眼樊崇;只见他四十多岁,脸型方正,浓眉大眼,络腮胡须,身披铠甲端坐当中,样子倒是很是威风。
樊崇打量了一番邓禹,“不错,想不到这刘大人身边一个小小的信使都是这般气宇不凡,看样子如今的他身边定是能人辈出吧?”
“大帅过奖了,只是我家大人特命我送来书信一封,还请大人过目。”话毕,邓禹赶忙双手呈上竹简。
樊崇自副将手中接过来仔细阅读一番后当即拍案而起,“来人,给我把此人拿下!”帐外登时冲进来四名士兵。
邓禹倒也并不慌张,“大人如此待客之道,难道就不怕他人知道后耻笑您只是一介山野痞夫,不懂得规矩吗?”
“规矩?难道你们忘了在陈县是如何阻拦我们进军的了?”樊崇怒道。
邓禹道,“大帅此话可就说的不对了,既然双方交战,各显神通那凭的是本是,岂能是作为你胡乱抓人的理由?”邓禹说话之时谈笑风生,没有丝毫胆怯,反而是显得十分随意。
听此话,樊崇踌躇片刻后忽然仰头大笑,立即挥了挥手,待士兵下去后,樊崇点头道,“好,想不到这刘大人的手下竟有如此沉着冷静之人,我樊崇佩服。”当即起身迈步来到邓禹身旁,拱手道,“适才多有得罪,还望来使莫怪!”邓禹并未在意,因为这当中的事情早已经被刘秀料到,所以这樊崇此举也只不过是试探而已。
待二人坐下,邓禹笑道,“不知大帅看过书信作何感想?”
樊崇并未直接回答,反而道,“你家大人这么做难道就不怕本帅将此消息放出去?”
“我家大人若是担忧,又何必这般去做?”邓禹淡然道。
樊崇很是满意,低头思索片刻,“好,既然如此,你家大人的要求我答应了便是,还请来使回去代为转告,我樊崇定会准时赴约。”
邓禹离开后,樊崇的副将赶忙说,“大帅,这次您真的要去?”
樊崇点点头,“是啊,怎么了?难道本帅去不得?”
副将摇头道,“那倒也不是,只是那个刘秀可是河北招讨使,如今河北的大部分势力已经尽在他的掌控当中,若是能够借此机会将其产出,那我们攻克河北岂不是指日可待?”此话倒是登时让樊崇心中为之所动,一个念头顿时应运而生。
待邓禹返回,刘秀便立即准备动身,收拾行囊时,邓禹赶忙来到房间,“大哥,不如这次让我陪你去吧!”
刘秀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担心,我这次去没有危险的,再说现在城中还需要有人镇守,其他人也都相继分派出去,你要不在城中,若是敌人来犯,倒是谁来指挥作战?”
“可是……”没等邓禹说完,刘秀又道,“放心吧,没事的,有冯异陪着我不会有事的!”
邓禹对冯异自然是十分敬佩,刘秀跟在他身边自然也是不用担心,只是他响起那樊崇的样子和神情,就仍是担心,“我看那个樊崇的样子就不像是什么好人,万一……”没待说完,忽听得外面传来冯异的笑声,“你这家伙还真的是小气,只不过我跟着大人出行而已,看把你着急的。”语落人到,冯异迈步走了进来。
既然冯异都已经来了,邓禹自然也就没有说什么,毕竟他相信刘秀的决定。
刘秀和冯异趁着夜色悄悄地离开了,他们连续赶了几天的路到达了弘农郡。
进入城中,他们俩很快便来到了相约好的那家酒楼当中。
“大人还真的是守约,竟然提前到来了!”眼见樊崇正在等候,刘秀赶忙上前。
樊崇笑道,“大人也不晚,只是相较之下本帅来的更早一些而已。”言至此处,樊崇怔了怔,又道,“说来大人还真的是会选地方,着实让樊某人有些意外!”说来这弘农乃是刘玄的地界,既不属于河北也不属于赤眉军,若在此见面,双方都不必担心会遭到对方算计。
刘秀道,“只因为了安全起见,秀方才选了此地,毕竟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灯下黑可总好过被人监视的强!”说着,顿时大笑起来。
“既然大人这么喜欢灯下黑,那么本帅倒是想知道你这灯下黑到底有多黑?”樊崇冷笑一声,忽然从身后的屏风之处走出来六个人。
刘秀佯做害怕,连连道,“大帅何必这么心急?倾听秀将话说完才行,再说,这酒楼当中这么多人,大帅搞得这么大动静,难道就不怕惊动当地官府,到时候我们都称为逃犯?”
如此一说,樊崇挥了挥手,让那几个手下坐了下来。
“你说的计划倒也是不错,本来可以算得上是绝佳计策,只是本帅为什么要相信你呢?”樊崇道。
刘秀又道,“其实这当中自然很简答,那是因为你的赤眉军铁骑根本无法进入我们河北之地,不知本官说的对不对啊?”此话一出,顿时弄得樊崇哑口无言。
(本章完)
………………………………
第158章 河北之行(三十四)
其实刘秀所言不虚,樊崇久攻河北不下,其中主要原有还是因为有刘秀率领诸将镇守,当然还与河北繁多的势力有关。
“不错,既然如此,那大人就不怕我樊某人趁此机会将你抓了去?”樊崇眼中忽然闪过杀意。
刘秀淡然笑道,“倒也无妨,我刘秀被抓并无大碍,殊不知我军中比秀更是德才兼备的大有人在,刘秀一人倒下,还会有人接替这个位置,到时你樊大人依旧是徒劳无功,我想你也不想多花那么多的兵力和物力来吧?”
其实此时的赤眉军由于常年征战,早已经是人疲马乏,加之各地抽调粮草不及时,军中早已经是人心惶惶,此时的樊崇想要维护好自己的军队还来不及,岂能有心思去做多余的事情。
樊崇仰头大笑许久,“都说刘大人智勇双全,胆识过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话毕,立即举起酒杯,二人对饮起来。
片刻后,樊崇又道,“大人今日找樊某前来想是定然为樊某想好了计策,为何不趁此机会将其中详情娓娓道来?”
“大帅果然是快人快语!”刘秀立即从冯异手中取过一张地图交于樊崇。
接过一瞧,樊崇登时大吃一惊,赶忙将其合上,低声问着,“这……你是怎么得来的?”
刘秀笑道,“这个大帅就不必操心,只是我知道大帅手下还有一只赤眉军,若能将两路大军会师于此,那刘玄定会如坐针毡,到时按捺不住的,可就不是大帅您了!”
其实刘秀交给樊崇的乃是一张弘农郡的布防图,有了这张布防图,他们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攻破这里。
听刘秀所言,樊崇登时恍然,“看样子刘大人是想要把本帅在河北的兵力撤走,这样就没有对你构成威胁了。”
既然对方已然知晓,刘秀倒也并不避讳,“不错,这自然是当中一点,然当下秀觉得大人可是更要憎恨那皇帝一些吧?”这话顿时说道樊崇的心坎儿里,他顿时点头,“没错,想我赤眉先与王莽周旋十余年,本想能够认祖归宗,却不料最终却是个弃子,若没有我赤眉军在北方行程大范围的潜质,难道以他刘玄的能力能够轻易打败王莽那狗贼?真是可笑!”言罢,眼中尽是轻蔑之色。
刘秀倒是赞同他的观点,“不错,大帅在北方的势力甚大,王莽的主要兵力都在对付你们,这才让刘玄有了可乘之机。”
“那便是了,想来最终他却只是认可那般亲属,对他们大肆封赏,对我们这些冲锋陷阵的将士不闻不问,此等背信弃义的小人也配做皇帝?”樊崇愤怒不已,朗声之下,周围的宾客都纷纷投来目光。
“既然大帅心知肚明,那我们就更应该同仇敌忾了,至于日后我们是否会兵戎相见,那还要看大人的抉择了!”刘秀端起酒杯,满面笑容的看着他。
樊崇倒并未回答,只是将仰脖一饮而尽。
二人相见匆匆,未做多久的停留便各自离开了。
待回到各自回去,仅仅半月后,河北边境的所有赤眉军尽数撤走了。如此一来,这樊崇自然是被刘秀说动了。
不久,樊崇返回濮阳,与众人商议后,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樊崇率领直入颍川,攻取长社,直指宛城,另一路由徐宣、谢禄率领,大军迅速攻占阳翟,后向西至梁郡,攻下城池后当记者就地斩杀郡守。由此,赤眉军便正式与刘玄的更始政权决裂,而他们接下来的计划便是准备攻取长安,直捣黄龙。
就在赤眉军发兵攻打的同时,刘秀也下令诛杀王匡所有派来的心腹,并将他们所有亲自带来的兵马尽数收编。也正因如此,刘秀正式与刘玄“反目”,二人彻底成为对手。
还在沾沾自喜的长安众人,却没想到如今的局势竟然变化的如此之快,突然间就多了两个强劲的对手,这下着实让刘玄、王匡等人措手不及。
“赵大人,前方来报,赤眉军已经攻下宛城,已经连续有大大小小十多座城池失守!”兵部赶忙传来战报。
此时虽说是赵萌掌握大权,然其只不过是一介书生出身,又岂懂得兵事,直至此时,他方才想起来去找王匡,可是由于王匡得知前方战报之事后甚是震怒,加之又对赵萌很是颇有意见,已经连续半月有余在家称病拒不上朝,而朱鲔等人也只是每日只在有事之时直接面见刘玄,其他时候根本不上朝,为今能够在朝堂之上看到的,也只有忠于赵萌这一面的大臣。
“陛下!臣无能,还望陛下责罚!”赵萌来到后宫哭哭啼啼的面见刘玄。
正值怀抱温柔乡的刘玄不悦道,“赵大人为何如此委屈?难道是朝中大臣有不听你之言的?”
赵萌挥泪道,“陛下,前方战事频发,臣虽熟读诗书,但对着排兵布阵却是一窍不通,如今比阳王又是抱病不出,臣实在无力掌管这朝中之事,还望陛下另择贤能。”话毕立即跪下叩首。
刘玄赶忙起身将他扶起,“爱卿不必惊慌,不就是有战事吗,那又有何妨?”话毕,当即派人传旨召比阳王王匡进宫。
其实关于战事,王匡等人早已经有了对策,只是眼下赵萌横行朝野,他为了不让自己的实力旁落他人,这才始终闭门不出,当然,此时他已知刘玄昏庸至此,遂就算他下旨宣召,却依旧让下人搪塞了。
“他这是什么态度,竟然胆敢公然抗旨!”传旨太监回报后,赵萌立即在旁挑唆。
刘玄闻言甚是震怒,“好啊,他王匡的胆子还真的是越来越大了,竟然胆敢抗旨不尊了!”
“陛下,此人其实早已经是心存忤逆,只不过一直心照不宣而已。”朱鲔此时见王匡如此胆大妄为,正好也可以落井下石。
刘玄雷霆大怒,刚要下旨捉拿王匡,却忽然想起前方有战事紧随,便立即对朱鲔道,“爱卿你且替朕多做些准备,待战事一过,朕倒是想好好的了解了解这个王匡究竟在想些什么。”
(本章完)
………………………………
第159章 河北之行(三十五)
刘玄于深宫之中大发雷霆之事自然很快传到王匡的耳中,不过此时的他并不在意,因为最初这个皇帝也只不过是他们用作抵抗外界的“挡箭牌”,如今这般作威作福,也只不过是看到朝中已经有大半势力尽在其掌控当中,故这才以为他算是有了些许的资本。
“我们这般行径,恐怕有不妥吧?”众人于王匡府中密谋几日,王凤等人忽觉这般所为恐有不妥,便向王匡提了出来。
王匡冷笑道,“怎么,难道你们还想真的为这个昏庸无道的皇帝卖命?”
一向不喜言语的张印也终于开口,“如今他把朝中大权都交给一个秀才,还真的是心宽的很!”
李轶在一旁不禁撇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来这句话还真的是不假!”
“行了,你们也别在这说些有的没的,现在赤眉军已经打过来了,还是赶快想想办法怎么对付他们吧,反正那个皇帝也是个可有可无的家伙。”王匡很是不悦。
这边战争要事直接越过皇帝,若是按照律例可不止僭越这般简单,当中还有其他的罪责,不过眼下这些事情已经不重要了,只要能够保得住江山,这才是他们应该考虑的事情。当然,他们这么做其实刘玄也并非丝毫不清楚,毕竟在王匡的府中自然也有刘玄的眼线,虽是报告他们的动向,不过眼下却有人在极力的蒙蔽着他的双眼,那便是赵萌。
要说这赵萌之所以会这般去做,主要原因还是来源于其至高无上的权势;试想一旦权势到手,又有谁愿意拱手让给别人,当然,就在赵萌任职这期间,刘玄也将不少军政大权交给了赵萌,其手下如今倒也是拥有不少的将士,只是这些将士的战斗力相较王匡的绿林军还差了一些。
就在长安城内的两方争斗不休之时,有人悄悄的将这消息飞鸽传输告知了远在河北的刘秀。
看过书信,刘秀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看样子,他们都动起来了?”冯异见刘秀脸上露出笑容,便赶忙问道。
刘秀点头道,“不错,如今他们的动作可是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遂将心中所说内容尽数讲了出来,众人闻听都是十分高兴。
“那眼下我们岂不是就只要坐等赤眉军攻破长安就可以了?”吴汉问道。
摇了摇头,刘秀缓缓起身,“虽说以逸待劳乃是最佳选择,然当务之急,便是我们要尽快将河北的势力竞相铲除,将河北统一治理,待我们尽数将河北平定,长安距离被攻陷亦不远矣!”他说的没错,眼下长安方面已经无需他再多过问,反而跟重要的是眼下河北的铜马、尤来等势力继续铲除,否则这如今的天下大势便是此消彼长,孰胜孰赢还是犹未可知。
就在刘秀正准备全身心投入平定河北之乱时,意外之时还是发生了。
这日,李通阅读完刘秀的回信后,立即动身前往一家古董商行,由于此间正值夜晚,他便没有身着斗篷,然正走在街道之中时,忽然被刚刚从酒楼当中出来的李轶给看到了。
“李通?他深更半夜的来到这里干什么?”李轶晃晃悠悠的朝李通前行的方向看着,心中不由得很是奇怪,遂悄悄的跟了上去。
由于身上酒气很浓,加之步伐沉重,李轶未曾敢跟的太近,只是悄悄的在相距他很远的地方观望。
待李通来到那家商铺前,左右环顾片刻后,立即迈步走了进去。趁此机会,李轶赶忙向那店铺靠近。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忽然又出现一人;此人身材高大,披着一件黑色斗篷,无法看清面目,不过如此倒是可以肯定其定然是与李通前来见面的。本想悄悄偷听他们的谈话,可是此时已然差不多就醒的李轶知道自己浑身透着酒气,一旦靠近便定会被发现,故仍旧等在外面。
半个时辰后,忽然有两个人走了出来,躲在旁边偷窥的李轶看到其中一人后,大惊失色;
“那接下来的事情就有劳了!”李通对着眼前那人躬身施礼。
那人笑道,“侯爷不必客气,这是老奴应该做的,不过还望侯爷回去后能够多替老奴美言几句。”
李通连连点头,“那是自然,您尽管放心便是。”
两个人又是闲聊几句后便各自分道扬镳了,至于李轶则是躲在那里久久不曾离开,“怎么是他?这个老东西竟然是个最大的叛徒”想到这里,他赶忙来到王匡的府上,然此时王匡已然入睡,被他这般吵醒,着实让其很是不悦。
“这三更半夜的不睡觉跑本王家里面做什么?”王匡只是穿着一件长袍坐在书房当中。
李轶很是惊慌,“原来我们当中竟然有一个大叛徒!”
“什么大叛徒?你是不是还没酒醒吧?”王匡捂着鼻子,满脸的嫌弃。
“是那个常侍,我刚才看到他在一家古董店当中跟李通秘密会见,而且两个人谈了足足有半个时辰之久!”李轶刚忙将适才所见告知王匡。
闻言,当即拍案而起,王匡怒目而视,“什么?你说他是叛徒?你可有听到他们的谈话?”
李轶摇摇头,“虽然我没听到,可是他深更半夜的与李通见面,这可想而知,我们曾经让他做过的事情,他一定会告知给李通的,而李通如今是那刘秀的妹夫,这样的关系难道还不明显吗?”
王匡不禁皱起眉头,双拳紧握,低头思索片刻后立即道,“现在你便随我入宫去会会这个常侍!”话毕,王匡立即穿着衣裳,带了一队侍卫急匆匆的向皇宫而去。
来到内侍的住所,此时其屋中已然灯火通明,看样子倒是并未休息。李轶立即上前猛烈的敲门。
“谁啊,这大半夜的让不让人睡觉了?”常侍起身前来开门,不料王匡、李轶气势汹汹的便冲了进来,一队侍卫也是立即将常侍团团围住。
“想不到常侍大人您隐藏的好深啊!”王匡眼中忽然露出杀意。
(本章完)
………………………………
第160章 河北之行(三十六)
此时常侍虽并不明其前来之意,但心中也大略知道了些许,“王爷您……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啊?”他神情闪烁不定,不敢抬头去看王匡。
王匡冷笑道,“什么意思?这话不应该是本王问你才对吗?”迈步来到常侍跟前,抓住其衣领,狠狠的将其提了起来。
“要是老奴做错了什么事,王爷您尽管批评便是,突然这样是何道理?”常侍吓得浑身直哆嗦,口齿也有些不利索。
王匡转头瞧了一眼李轶,他顿时明白,立即让侍卫都出去,并将房门带上。
轻轻将常侍放在椅子前坐下,王匡眯着眼睛看他,“我现在真的很好奇常侍大人你究竟是谁的人?陛下?本王?还是刘秀?”最后两个人出口,常侍顿时吓得噗通跪在了地上,连声哀求,“王爷明鉴,老奴一直都是为王爷马首是瞻,从未有过二心啊!”
“那你在古董店会见李通究竟是怎么回事?”李轶忽然插口。
这常侍虽然表面上看上去胆怯不已,实则却是心中明白的很,“那只不过是以为辅汉侯的夫人生了个女儿,他知道在朝中无人可依赖,就想让老奴帮忙与陛下的皇子联姻,好在朝中有人支持!”
听到此处,王匡转头看向李轶,“他所言可是真的?”
李轶思索片刻,“李通的妻子刘伯姬的确是生了个女儿,至于两个人谈的是不是这件事情,就真的难说了!”
王匡冷笑一声,“你觉得仅凭你的一面之词本王就会相信吗?”他当然不会相信,因为这常侍的浮出水面,让王匡终于明白为何每次刘秀都能够化险为夷,故心中自然是愤恨不已,当即取出一把匕首,在跟前把玩了片刻,又道,“我想常侍大人应该也清楚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回头的道理吧?”
闻此言,常侍已知其意,反而镇定了下来,“既然王爷想老奴死,那依了你便是,只是若老奴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了,到时候陛下该作何感想呢?”
“你敢威胁我!”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