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上骄子-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秀点头道,“没错,郾王尹尊已经在五社津大肆招兵买马,而且已经与我们的前线大军发生冲突。”
听此言,刘植当即主动请缨,“陛下,臣愿前往消灭此贼!”
贾复亦是出列,“臣也愿前往!”
思考片刻,刘秀点头道,“那好朕就荣升贾复为执金吾、昌城侯刘植为骠骑大将军,你二人立即赶赴前线,调度大军,务必要将那郾王尹尊铲除!”
“臣领命!”贾复与刘植齐声应和。
其实此时与郾王尹尊一样有动作的可不止他一人,当中势力最大的,要数朱鲔和李轶,不过他们眼下的动作很小,倒是并未引起刘秀等人的注意。
就在刘秀排除了贾复和刘植赶赴前线的几天之内,针对赤眉军的情报比比皆是,这不禁让刘秀有了另外的想法;至于当中主要原因,乃是赤眉军攻占长安后,三辅之内惨遭涂炭,他们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可谓是苦不堪言,如今此等情势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程度,故这日早朝之上,刘秀便立即下了命令,“如今赤眉大军横行无道,百姓苦不堪言,朕不忍他们再次遭逢此难,今日郑重宣布出师讨伐……”
常侍当即宣读旨意,最终由邓禹率领前线大军直捣长安,冯异带兵南下孟津以此来断绝赤眉军后路的同时,以便于遏制刘玄残部的反扑,至于河北郡由寇恂、王梁二人以作留守,至于刘秀自己则是亲自帅军北上,清缴那些尤来军的残部。
圣旨下达,大军即可开拔,如此之下,周边的势力又岂会不知,当中最先知道的,便是在洛阳防守的朱鲔和李轶二人;
冯异想要南下孟津,洛阳则是必经之地,也是重要的关口,若是洛阳一旦失守,那便是等同于取下一般的孟津。然此时洛阳守军三十余万,而且早在绿林军之时,王匡带兵一向都是朱鲔出谋划策,其带兵打仗能力其实远胜于王匡,只是他不喜欢张扬,惯于幕后操纵。
待冯异赶到洛阳后,双方交战数次,冯异虽说并未大败,但是却是始终久攻不下,而且还不少次都被朱鲔设计击退。如此可是着实让冯异吃了不少苦头。
得闻前线战事不利,刘秀便让寇恂前来助战,不过寇恂前来所获得效果依旧甚微,几乎是不胜不败的情况。
这日,冯异正在军中思索,忽然寇恂来到营帐当中,“冯将军为何愁眉紧锁?”
冯异一怔,笑道,“倒也无事,只是如今双方战事许久,均未有建树,如此可是对我军不利啊!”
寇恂点头道,“是啊,这般下去,到时我们的粮草快要断绝之时,就不得不撤退了。”说到这里,忽然一个念头在冯异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他当即对寇恂道,“寇大人你现在立即带着大军后退六十里。”话毕,立即其身边走。
库存不解其中用意,赶忙拦住了他,“将军这是何意啊?”
冯异却一脸笑容,“寇大仁照做便是,当中之意,容我日后告知。”
有了冯异这主帅的命令,寇恂也不得不照做。
冯异的大军后退六十里,这就意味着洛阳城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百姓们也都相继的可以进出城中。
这日,李轶闲来无事,便习惯性的到城中区吃花酒,毕竟此人平素里总是喜欢到那些风月场所去消遣一番。
叫来了一个姑娘后,原本刚要解衣宽带的李轶忽觉背后一股寒意迅速靠了过来,刚要转身,一把匕首已然欺近,“李大人真的是好雅兴啊,双方战事尚未结束,就到这里花天酒地来了。”
看到眼前此人,李轶不由得大惊失色,“是你!你怎么敢到这里来?”他做梦都没想到冯异竟然能够出现在他的面前。
冯异只是冷笑一声,朝那妓女摆摆手,扔了一锭银子给她后,便让其离开了。
收了匕首,与李轶并肩坐下,冯异笑道,“这种消遣之地,你李大人能来,为何在下就不能来啊?”
李轶知道他所到之处,身边定然是跟了很多人,因而不敢轻举妄动,只好赔笑,“冯大人说的是,只是不知此番前来,所为何事啊?”
冯异道,“其实也没什么,只是皇上让我来探望一下李大人,顺便想了解一下李大人是否还记得当年你们二人的交情?”
话到此处,李轶恍然,登时吓得赶忙道,“冯大人你不会是来要杀了我的吧?”言罢,普通跪在了地上。
冯异赶忙将他扶起,“李大人你这是干什么?快请起快请起!”他这般举动,更加让李轶害怕。
片刻后,李轶平复心绪,“冯大人亲自到访,想来定是有要事,不如您有话直言,看本官是否能够一尽绵薄之力!”
冯异点点头,“看来李大人还是跟当年一样的识时务。不错,其实今天本官前来就是想要告诉大人一句话,陛下说如果你能够弃暗投明,那你们之间的恩怨就会一笔勾销,而且若是此番能够顺利取得洛阳,陛下还会给你加官进爵。不知道李大人觉得如何?”
李轶虽说一直都听从朱鲔的意见,但是这如今天下大势,他自然也是看得清楚,其心中早就有想要投靠之意,毕竟他可是一向的唯利是图,只求保命不求其他,然如今朱鲔独掌大权,又对其有些轻视,故也让李轶心生偏见。
低头思索片刻后,李轶忽然道,“我可以答应你,但是希望皇上能够说到做到!”
冯异道,“你当陛下是何人?岂会与王匡等人一般?”
既然如此,李轶当即爽快的答应了,最终与冯异商定,由他在城中做内应,冯异在城外悄悄调回大军,待他在城中举事成功,打开城门后,大军便会即可攻入。
(本章完)
………………………………
第203章 险阻(二)
虽说已然答应了冯异的要求,然事关体大,可谓是的牵一发则动全身,故这种事情李轶还是要慎之又慎的。
回到家中,妻子见他始终眉头紧锁,便立即询问,“夫君可是有什么心事?”
李轶点点头,“是啊,你夫君我现在可是要做抉择的时候了。”
“那是什么抉择?该不会是要你叛逃吧?”妻子话到此处,李轶立即起身捂住了她的嘴巴,低声道,“胡说什么呢?什么叫叛逃啊?现在这世道这么乱,有叛逃这一说吗?”话到此处,松开手缓缓坐下,又道,“如今乱世当中,人民如草芥,又何况是我们,只有活得更久,才能够对最终的结果进行评判,否则,就跟那刘玄一样,只是做了三年的皇帝,又怎样了?最后不还是落得没有好结果!”
李轶的妻子乃是出身平民,诗书读的不多,加之后来嫁入李府后,安逸、舒适的生活已经让她摒弃了过去的品行,开始变得更加的奢靡,如今在她的眼里,想法倒是跟李轶颇为相同,只有活命才能够这真正的享受那些荣华富贵,遂赶忙坐下来询问李轶,“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啊?我听说现在那个什么刘秀势力大的很,要不然我们去投奔他吧?”
想不到妻子竟然也想去投靠刘秀,如此倒是的确让李轶动了心思,然眼下他跟朱鲔两个人已经“搭伙”,那边是一个绳子上的蚂蚱,谁都跑不掉,故眼下之际,还是先想好摆脱他为上策。
在房中稍坐片刻后,忽然有士兵前来禀报,“大人,有五社津的战报请您过目。”
李轶接在手中,赶忙查阅一番。
看到当中内容后,李轶脑海当中一个念头闪过。
拿着这份消息,李轶立即千万朱鲔的住所相见。
“我说的这个消息想必你也已经知道了吧?”李轶问道。
朱鲔点点头,“是啊,郾王尹尊那边已经被刘秀派去的大军进行围攻,看样子他们那边的情况并不利啊!”
“郾王尹尊可是我们最得力也是最强大的伙伴,若是他那边出了什么状况,可就等同于我们没有了退路,得必须想办法替他解围才行!”李轶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便赶忙讲了出来,当然,他更多的是想让朱鲔前去支援,这样一来,便可以给他机会。
“你说的我未尝不懂得呢?只是眼下敌人大军还在六十里外扎营,我若是匆忙带着大军离去,那岂不是……”没等朱鲔说完,李轶赶忙又道,“你难道忘了这洛阳城有一半的部将可都是我的手下,我李轶虽说带兵打仗不如你们,但是我可以死守不出啊,也总好过我们对郾王尹尊那边置之不理强吧?”
听他这么一说,朱鲔倒是觉得倒也很有道理,“也罢,不过这件事情我们还是先与众将商议一番再说吧。”遂朱鲔将军中诸将都叫了过来,在府上商讨此间事情该当如何决定。而他们这些人其实多半也都曾是绿林军的百夫长、千夫长出身,并不懂得去看形势,只是因朱鲔、李轶二人将他们拉拢在身边后,给他们提升职位,以便于更好的对手下之人的控制并收拢人心,至于这种事关生死的决策,他们是没有什么主见的,当然,他们也挨不住李轶的旁敲侧击,最终都表示赞成李轶的想法。既然众人都觉得此方法可行,那朱鲔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待众人离开后,朱鲔回到房间兀自纳闷,“这李轶平素里可是很少带兵打仗,而且对战事的理解也是极少,平日里就算是有大小战役,主动请缨的都不会与他有关,为何今日却是突然对带兵这么积极。”想来想去,这当中定是有所不对,遂立即命人悄悄的去打听了一番。一个时辰后,那个人返回前来禀报。
“今天李轶依旧去妓院风流快活,只是他进去以后没多久那个姑娘就出来了,而他却好久才出来!”那人向朱鲔禀报了李轶的行踪。
听这话,朱鲔倒是冷笑了起来,“看样子他这经常到这种地方去快活,想必定然是疲惫不堪了……”话到此处,顿时笑了起来,也就未曾多想。
两天后,朱鲔集结了五万大军,正准备开拔之时,忽然又有人悄悄的来到了他的身边,一阵耳语。
听完那人的话,朱鲔不禁皱起眉头,“应该不会,他这个人虽说是见利忘义,但是还不至于傻到这种地步。”言罢,当下下令大军即可开拔。
趁着夜色悄悄地离开了洛阳城,眼看着朱鲔带着大军离开,李轶总算是安心了,遂回到府中放出一只飞鸽后,立即与那些洛阳被他拉拢过来的部下一同畅饮起来。
带着大军悄悄的行进了一个时辰后,他们进入到一片树林当中,这片林子位于半山腰之上,地势较高,从上至下倒是可以看得清楚,可是相反之下却是什么都看不到。
片刻后,忽然有斥候来报,“启禀大帅,前方不远处发现有一支队伍正与我们迎面而来。”
“对方多少人马?”
“大约一万人左右。”
听到这里,朱鲔顿时倍感奇怪,“这些都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深更半夜的前来……”想到这里,当即令大军原地隐蔽起来,他自己在斥候的带领下迅速赶到了一处山头,顺势向下望去,只见不远处火光通明,长长的队伍在山道之上蜿蜒着,借着火光,朱鲔看得清楚,他们是冯异的军队。当下立即调转马头,返回队伍跟前,“所有人听命,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只留下一千人,其他人原路返回洛阳!”
朱鲔的突然决定让所有人都是大为不解,不过既然他是主帅,下了命令,就必须要执行,所以所有人都不得不依令行事。
留下的一千人来到了不远处的一处峡谷入口,他们悄悄地搬来了许多的碎石后,待冯异的前头部队进入范围为内,立即以碎石进行攻击,而冯异的队伍似乎也并没有要纠缠的意思,见出现情况立即离开了。
(本章完)
………………………………
第204章 险阻(三)
遭遇到这样的境况,其实早在预料当中,毕竟与李轶“暗通款曲”的计划便是刘秀告知冯异的,毕竟刘秀在当初跟大哥刘演与绿林军结盟之时便知道朱鲔的能力,只是双方当时的各自处境都不同,故也就没有人会在意这件事情。
当然,冯异这般败落后匆忙的逃跑也是在计划当中。
看到冯异的军队就这样仓皇的逃窜,顿时让朱鲔产生了怀疑;
骑马站在山头之上向下望着正在折返的冯异的军队,朱鲔皱起眉头;他们虽说是败落,但是却队形整齐,丝毫看不见任何的散乱和混乱之相。
满怀着这份疑惑,朱鲔迅速返回洛阳城。
得知消息后的李轶很是意外,赶忙亲自前去迎接,“朱大人你怎么回来了?”
朱鲔道,“路上遇到了刘秀的小股部队,看样子他们是想要反扑了,我担心你们的安危,所以就原路返回。”
“那郾王尹尊那边……”李轶有些支吾。
朱鲔摇头道,“暂时先搁置一旁吧,敌方虽然人多势众,但是郾王尹尊到也并不是吃素的,他的行军打仗能力我还是信得过的,等过些时日我们把冯异的大军击退后,便会立即派兵支援。”
听他这么一说,李轶顿时脸色沉了下来。
朱鲔自然也是看得出,当即问道,“李大人这是怎么了?难道是你不愿意让本官回来?”
李轶赶忙摇头道,“没有没有,只是我适才已经睡下了,现在状态还有些迷迷糊糊,所以……”
“好吧,那李大人就赶快回去休息吧,今天晚上是不会在有其他的事情发生了,你不必担心。”话毕,朱鲔也是自行离开了。
待李轶走后,朱鲔不由得再次将那个送信之人唤了上来,“你所说的可是真的?”
“千真万确大人,当时虽非我亲眼所见,但是我可是清楚地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而且他们也是分先后顺序离开的。”那人十分肯定的道。
听此言,朱鲔拍案怒道,“如今都已然这般情势,竟然还是这样做,还真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屏退左右后,朱鲔一人在房中愤怒不已,然恼怒之余,他还是十分清醒的,毕竟眼下局势混乱,他们已然是游魂一般游离在外,没有主心骨,如此坚持便是勉强而为之,毕竟他们都已然到此境地,恐怕已无退路,如此之时最需要的便是盟友之间的帮助。说到底,便是他并不想就这样与李轶闹僵,毕竟现在在洛阳,李轶也已经从当初的手下无一兵一卒,发展到如今手下也有上万之众。若此间若是与他撕破脸皮恐怕并非明智之举,可这种事情如若不处理,那边会是极大的隐患,这般可是着实让朱鲔很是为难。
经过一日的思考,朱鲔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
这日,朱鲔来到了李轶的府上,二人寒暄一番过后,各自做下。
“李大人,我前些日子出师之时,在半路上遇到了敌军,不知道之后的几天时间内,你可有派斥候前去打探?”朱鲔问道。
李轶有些惊讶,支支吾吾片刻方道,“既然是朱大人已经将敌军击退,他们自然是不敢再来犯,所以本官就没有派人前去打探,毕竟本官可是相信朱大人的实力!”
朱鲔大笑道,“多谢李大人,只是当下局势迫在眉睫,可容不得一丝马虎,李大人还是要小心为上。”
李轶连连点头。
片刻后,朱鲔又问,“对了,我听说就在前些时日,城门开放之时,城中来了不少异地的货商,而且我还听说李大人可是与他们有所交集,不知此事是否是真的啊?”
听此言,李轶顿觉有些不妙,当即摇头道,“是吗?此事我怎么不知道?不知道朱大人是从哪里听来的?”他直起腰板,声音高亢,似乎是理直气壮的样子,不过再看起面部,却是神色闪烁不定,明显有心虚害怕的迹象。
看到他这般表现,朱鲔笑道,“李大仁不必生气,本官也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要质问的意思,李大人何必这么紧张呢?”看到他的表现,其实朱鲔已然知道了他的意图,心下不由得好生失望。
片刻后,朱鲔起身离开了,回到府上,他心中既愤怒又失落;想不到如今他们流落在外之时,竟然还会有这样的叛逆之事出现,着实是让他倍感难过,不过,适逢乱世,想要在这样的条件下生存,心狠手辣是在所难免的,故他立即唤来了自己的贴身侍卫,并对其吩咐一番。
深夜,李轶的府上依旧灯火通明,因为白天之时,他已经发现了朱鲔已然有所察觉,这般情况之下,恐高不知会出现何等情况,当即他命人悄悄地将自己的妻儿都送出城去,而他自己则是为了不让人怀疑,继续待在府上。
三更过后,此时天色人们都已经是困倦不已,李轶自然也不例外。
正待他在烛盏之前打瞌睡之时,忽然窗外有黑影闪动,而此时的李轶却是浑然不知。片刻后,忽听得李轶的房中传来一声惨叫,守在外面的侍卫听到声音后立即冲了进去,想不到当他们赶到之时,只见李轶正趴在桌子之上,背部正有一把匕首刺了进去,鲜血直流,上前检查,他早已经断了气。至于他的妻儿自然也没有逃过一劫,在眼看着就要赶到冯异的军营之时,被一队快马追上,以乱刀砍杀在马车之内。
朱鲔本以为李轶被杀的消息可以暂时的隐瞒下去,可是想不到消失却是不胫而走,两天后,城中所有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那些跟随李轶的手下也都是大吃一惊,他们完全没想到竟然会这样被杀害。当然,消息传出之时,凶手自然也不由自主的被指向了朱鲔,那些人得知后纷纷前去朱鲔的府上讨要说法,但是朱鲔始终闭门不见,而且还把他们带头的都抓了起来,并从他们的手中夺过了兵权,可惜他这么做并没有真是的效果,最终那些追随李轶的人都相继带着自己的队伍离开了洛阳,转头驻扎在六十里外的冯异军中。
(本章完)
………………………………
第205章 险阻(四)
说来这既是如此多的将士尽数叛逃,朱鲔也并不在乎,当然,当中更多的原因是因为他无法管理,毕竟那些人可都是听从李轶的,可如今李轶已死,别人想要通令他们恐怕是难上加难。
眼下其他地方的战事都是连连告捷,可是唯独这洛阳一带冯异方的战事始终迟迟没有动作,也不曾有建树,如此的确是让人有些头疼。僵持了数月,刘秀知道此番也并非冯异的过失,加之其他方面的大军也是颇有压力,遂将冯异调回,并派往其他处进行征战。
眼看着冯异带领大军离开,朱鲔这才松了一口气,不过在其心中还是有一股想要追赶的冲动,毕竟如今久攻不下,士气低落,正是他们反击的最佳时机,然此时城中大乱尚未平息,民心惶惶,若是此时出兵,恐怕会有城中带来不测,故只能暂时休养生息了。
这边冯异退兵后,刘秀也相继的平定叛乱而回,此时的河北已经近乎完全落于他的手中。
这日,刘秀与花园当中散步,身边有冯异陪同,不过自打冯异前来后,他却一句话都不曾说出来,与平日截然不同。
“陛下,您可是有什么心事?”冯异与刘秀相处甚久,自然懂得他的心思。
刘秀怔了怔,“倒也没什么,只是不知道仲华他那边怎么样了。”
冯异道,“如今他正在直逼长安,而如今的长安城已然是破败不堪,民生凋零,恐怕就算是他们能够坚持也不能够维系多久了,毕竟他们赤眉军一路行来,没有粮草供应,只能靠到处抢夺,长此以往,终会有没落的一天。”
“爱卿所言极是,其实朕之所以对长安颇为伤感,只是因为那里是我曾经最艰难,也曾经是最快乐的地方,毕竟那里有很多的美好回忆,只可惜,这些早已经不复存在了。恐怕想要找也找不回来了。”刘秀不禁感叹起来。
两个人坐下来品茶片刻后,忽然由宦官呈上来前方塘报,刘秀当即详细查看一番,想不到上面的内容顿时让他喜上眉梢,“太好了,真的是太好了!”说着,将塘报递给了冯异。
冯异很是好奇,接过塘报后赶忙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如今长安城中每日都有许多百姓逃窜而出,如今城中除赤眉军外,即将成为一座空城,另外前日天降大雪,赤眉军因没有棉服、棉被,许多士兵都被冻伤,如今战斗力急剧下降,正是将其铲除的大好时机,还望陛下准奏臣立即出兵,收付长安。”
看到这些,冯异也是高兴不已,“真的是太好了,这样一来,樊崇他们依然是无路可退了。”
刘秀点点头,当即道,“冯爱卿你且立即传朕口谕,让仲华即可发兵,以最快的速度拿下长安,不过切记要速战速决,不要给赤眉军留任何的机会。”
冯异当即领命前往。
得到了刘秀的命令,邓禹当即发兵攻打长安。由于此时城中的赤眉军还穿着单衣,冻得浑身瑟瑟发抖,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两个时辰后,长安城们相继被攻破,而樊崇带着皇帝刘盆子及众人从北门悄然的离开了。
邓禹占领长安后,立即上表给刘秀。阅毕,刘秀决定亲自前往长安督导当地的情况。毕竟此时的长安城几乎快处于一座死城,城中所有百姓几乎都已经跑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