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上骄子-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中所有百姓几乎都已经跑光,街巷、商铺、住宅皆是一片狼藉。面对这样的情况,刘秀不由得长叹这战争给百姓们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

    来到未央宫,刘秀将邓禹、冯异以及其他诸将都叫到殿内,“眼下长安城百废待兴,不知众位爱卿有何高见?”

    冯异道,“当下首要之事便是要发出告示将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都尽数召回,再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对冯异的观点,刘秀十分赞同,“不错,朕也觉得此办法甚好,那此事就交由爱卿全权处理吧!”说道这“全权”二字,在皇帝的口中还是很少能够听得到的。总是再好的皇帝,对大臣也会有三分猜忌,不过刘秀却并未这样去做;他总是认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把事情交给对方去做,就一定要相信对方一定会做的很好。否则便不会交给他们,故刘秀惯用这个“全权”一词。

    又将长安京兆尹叫来进行询问状况后,刘秀便立即询问邓禹,“他们已然出城向华阴方向而去,看样子他们是决定要东归!”

    “生于人马多少?”

    “二十万左右。”

    话到此处,刘秀当即站起身来,双手后背,于龙椅跟前不断踱步。

    片刻后,他忽然道,“此番他们东归路途遥远,而且又是人多,一路之上行进速度自然不会很快,既然如此,我们就有能够追赶上他们的机会。”话到此处,忽然念头于脑海中闪过,遂又道,“仲华你且派出两个千人队作为先锋部队,以最快的速度追赶上他们,切记,跟踪之时不要着官服、铠甲等,沿途跟着他们,偶尔对他们进行骚扰,切记不要正面对敌,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是不得不偿失的!”

    邓禹点点头,当即领命离开了。

    说来刘秀这一招还的确是管用;这一路上邓禹派出的队伍始终尾随在赤眉军的周围,每遇到树林或山丘,便会对他们进行骚扰;久而久之,搞得赤眉军是人心惶惶。他们本以为刘秀的军队也只是几日的追赶和破坏,怎料他们竟然一路相随,这可是的确让已然筋疲力竭的士兵们难以接受,无论是心态还是身体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途中许多士兵忽然病倒或因胆小怕事而自杀者屡见不鲜。

    建武二年正月,刘秀派出的这两股小队终于停止了对赤眉军的骚扰。不过,这也只不过是一种表象;眼看着他们饥寒交迫之下,急切的盼望着东归,可却由于此时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根本无法快速前行。终于,这日在渑池淆底,由于樊崇的判断失误,他们中了刘秀和冯异事先设下的圈套当中,就在这一役中,赤眉军被俘人员超过八万。而此番前面路已经无法再走,他们也只能顺势向南而行,朝宜阳方向而去。

    (本章完)
………………………………

第206章 险阻(四)

    眼看这么多的士兵被俘,樊崇身为主帅自然是无能为力,不过眼下这般情况之下,逃命乃是当务之急,他又怎么会当场想起此等事情来。

    带着剩下的赤眉军一路向南顺势而下,如今的樊崇已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兵败,可以说是败的一塌糊涂,完全不知所措,尽管他手中有二十余万人,可最终最是毫无还手之力,所谓兵败如山倒便是这个道理。

    既然还有残部,冯异自然要将此事上报给刘秀。

    得知消息后,刘秀心中大喜,当即将群臣召集入宫商议对策。

    “如今樊崇兵败,赤眉军状况急转直下,如今他们正一路南下,不知众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刘秀问道。

    吴汉身为武关,这种打仗的事情他自然是喜欢不已,赶忙道,“起奏陛下,臣以为樊崇带着他们的大军南下无非是想要找一处气候温暖之地休养生息,待时机成熟便会再次启程东归。若不趁此时将他们一网打尽,恐怕日后必然后患无穷。”

    耿弇亦是赞同道,“臣附议,眼下他们既然已经南下,不如我们就趁此机会乘胜追击,反正他们的大军士兵们大多饥寒交迫,行动力极差,只要我们让冯将军派出铁骑迅速追赶,定然会追上他们的!”。

    说来他这句话倒是提醒了刘秀,“朕倒并不这样认为,眼下他们南下想要投靠的无非就是宜阳一代,毕竟那里的势力范围还比较薄弱,而且地势较高,易守难攻,若是能够得到此地,那便会事半功倍。故朕以为,若是想要彻底将他们铲除,‘追赶游戏’往往是费时又费力,毕竟眼下我们双方各自兵力在前线交战许久,若是再持续下去,恐怕与他们又有何意义。如此一来,不如我们跟他们来一个痛快的!”话毕,一个计划当即产生了。

    这边已然计划完毕并迅速实施,而此时的樊崇、逢安等人带领着大军只是一路的奔走,有许多的士兵都已然掉队,原本剩下的十二万大军,如今都是零零散散,已然减员到十万人,当中的那两万人许多都已然不知去向了。

    行进多日,他们终于来到了距离宜阳不远处的一处地界。此处名为凤头岭,此处树林茂密,山高陡峭,层峦叠嶂,对于作战而此,此处可是个绝佳的隐蔽和埋伏之所。

    眼看就要来到凤头岭之上,忽然只见前方不远处烟尘四起,轰隆隆之声不绝于耳。随后樊崇立即让斥候前去打探,想不到他眼睁睁的看着暗斥候没行多久,便被乱箭射死。

    片刻后,视线里面的事物变得越来越清晰,前方的岭上此时正有大军摆开阵仗,当中高高升起的帅旗的标志可以看得明白,那正是刘秀的大军。说来此番为了堵截樊崇,刘秀所带领的阵容可谓是十分豪华;全军整编均为刘秀手下最强战力的步兵、骑兵、弓兵等共计三十万人,前军由大司马吴汉统率,左军是由骑都尉刘隆、马武、阴识统率的骁骑营;右军是大将军朱祐,扬化将军坚镡,偏将军王霸统率的羽林、虎贲两军;中军主帅自然是刘秀亲自坐镇,当中副指挥有建威大将军耿弇、骠骑大将军杜茂、执金吾左将军贾复等,如此阵仗可谓是把刘秀的“家底”都快抖露出来了。

    面对眼前如此阵仗,樊崇依旧不曾慌乱,毕竟是久经沙场之人;他命令全军停止前进,并原地下寨。

    端坐中军的刘秀看到赤眉军下寨的举动,不由得心生敬佩,不得不说樊崇的应对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待尽数下寨完毕,樊崇与众人在大帐当中商议。

    “想不到他们竟然会出这么一招,还真的是出人意料的很!”逢安很是气愤。

    徐宣也是叹了口气,“谁说不是,本以为到了宜阳可以休整一下,却想不到眼看就要到了,竟然被人半路劫杀。”说着,立即看向樊崇,“樊大人,您倒是说句话啊,总不能就让大军原地下寨就结束了?我们是要怎么办啊,总归要有个办法吧?”

    此时刘盆子也是心里有些害怕,赶忙问樊崇,“樊大人,你可有良策?”

    樊崇摇摇头,“没有,眼下我让大军下寨,其实是为了拖延时间,能够让人大家都能够有一个喘息的时间。”

    “依我看,现在我们的将士们早已经是筋疲力竭,根本没有办法与他们相抗衡,不如我们就归降吧,刘秀这个人倒是个礼贤下士之人,想来他们是不会杀我们的!”刘恭此时已经看不下去了,于是赶忙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徐宣和逢安两个人都对这个想法保持中立,既不答应也不反对,毕竟他们的心中还是有侥幸的心理。不过此时的樊崇却是并不这样认为,因为经历了这一番的战役过后,他已经重新审视了真正失败的原因,并且也看到了士兵们在这样凛冽的寒冬的寒冬当中还穿着单衣,吃不饱穿不暖,这样的艰苦条件实在是看着让人心里难受,遂立即道,“我赞同刘大人的说法,不知道诸位意下如何?”

    在军中樊崇一直都是说话最具权威之人,既然他都已然觉得这样去做,那其他人自然也是没有必要反对了。于是樊崇派刘恭为使臣前往刘秀军中商洽投降事宜。

    “来使有何事要说?”刘秀亲自接见了刘恭。

    刘恭道,“下官仅代表我家主人来向您表示诚意,我们愿意归降,只是不知陛下要如何待他们?”

    刘秀道,“既然你们弃暗投明,朕自然不会杀你们,毕竟这打打杀杀朕也见的多了,也看的够了,不想再看到那么多的杀戮,不知道朕的回答刘大人可否还满意?”

    刘恭连连点头,“多谢陛下隆恩,下官这就回去传达您的圣意。”

    待刘恭回去后,将刘秀的话一字不漏的告诉了他们,听完后,樊崇决定,带着手下三十余名将官以及十万将士前去归降。

    最近每天就只能睡两到三个小时,所以经常会出现标题写错的情况,还望大家多多包涵。

    (本章完)
………………………………

第207章 险阻(五)

    面见刘秀,刘盆子将传国玉玺、刘玄曾经佩戴过的七尺宝剑都尽数恭恭敬敬的呈给刘秀。待常侍将物件都尽数收下,刘秀起身来到跟前,将刘盆子和樊崇搀起,“两位请起,众位也都请起,你们来到这里也自然不必拘束,刘秀自当言出必践,不会杀了你们的!”

    既然他已经这样说了,加之众人都知道刘秀以仁义著称,便都相继站了起来。

    樊崇拱手道,“皇上如此善待我等,着实让我等愧不敢当。”

    刘秀笑道,“樊大人不必如此,无休止的战争只会生灵涂炭,让天下不得安宁,黎民百姓更是困苦不堪,而战争的产生便是不停的杀戮,这样的场面,实在是不想再次见到,故朕是不会杀你们的。你们也不必担心。”话到此处,回到龙椅跟前缓缓坐下,又道,“各位前来以表诚意自然是好的,只是眼下你们的士兵可能还不知道这些事情,所以,还请你们速速回去将各自的想法告知手下的众将士,他们若是愿意留下的,便跟着里你们,不愿意留下的,也可以自行离去,朕决不强求。”如此一言,其实便是让他们回去各自做好安抚工作,毕竟这一路走来双方交战多次,敌意自然是极深,若是不做任何的措施和通告,那时一旦双方混编在一起,定然会有问题产生。

    樊崇等人自然也知其意,只是樊崇对刘秀的决定有些好奇,“陛下,臣有一事不明,还望陛下赐教!”

    “但讲无妨!”刘秀点头道。

    “若陛下就这样放我们回去,难道就不怕等于放虎归山吗?”樊崇忽然问起。

    刘秀笑了笑,并未正面回答,只是道,“那依樊大人的意思,是想再打一次吗?”

    樊崇连忙躬身低手,“罪臣不敢!”

    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那显然已经不用再说,樊崇等人遂回去立即安抚各自人马,并将他们所有人的铠甲、兵刃都尽数上交,刘秀派冯异前去轻点,并给他们分发必要的棉服、被褥等物资,那些士兵们得到了这些东西都很是感动,纷纷叩谢皇恩。

    铠甲、兵器等尽数清点完毕后,冯异立即回到大帐当中,此时众人都在于刘秀商议着。

    “陛下,这樊崇、逢安等人可不是什么弱角色,要是这么善待他们未免有些太过仁慈。”耿弇道。

    寇恂亦是道,“是啊,我们他们的言谈,恐怕是并非真心实意前来投诚。”

    刘秀想了想,转头看向刚回来冯异,“你以为如何?”

    冯异道,“我同意二位大人的看法,如今赤眉军虽是投降,但是想必也是迫于当下形势,并非真心实意。”

    他们这样说倒是让刘秀想起了今天樊崇的话,当即起身点点头,“不错,你们所说的倒也不无道理。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索性给他们来一个‘扬刀立威’”当下朝冯异、耿弇招了招手,在二人耳边一阵低语后,两人立即领命离开了。

    翌日,刘秀派人将樊崇等人叫到了军总大帐内。

    “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樊崇等人倒是转变的很快。

    刘秀赶忙起身相迎。

    待众人起身后,刘秀拉着樊崇的手笑着道,“昨日朕觉得既然樊大人已然投诚,那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战事再言,遂朕特准备了一样东西想让樊大人及诸位一同随朕前去观摩一番如何?”

    樊崇恭敬的道,“多谢陛下,这是臣等的荣幸。”

    闲谈几句后,刘秀便立即叫上群臣与樊崇他们这三十多人一起快马出大营而去。

    很快,他们便来到距离此处不远的洛水河畔。

    赶到之时,只见此刻洛水河畔整齐的排列着刘秀的大军,他们当中都在操练着,呼喝之声震耳欲聋且十分整体,着实是震慑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脾。

    看到此处,刘秀翻身下马,待众人跟随片刻后,刘秀止步看向身旁的樊崇,“樊大人,朕的这般军队你以为如何啊?”

    “训练有素,英勇干练,着实是精锐中的精锐!”樊崇笑着道。此刻他已然感觉到刘秀话中有话,故不曾多言,毕竟言多必失。

    刘秀淡然笑了笑,又道,“比你的赤眉军又当如何?”言罢,刘秀面带笑容的看着他。

    “这……”樊崇登时无言以对,只是面带苦笑。

    一旁的逢安忙道,“陛下英勇神武,这军队自然也是所向披靡,英……”没待说完,刘秀忽然不悦,“逢大人,朕是在询问樊大人,你为何要多言呢?”

    逢安慌忙跪倒连连道,“陛下恕罪,臣知罪,臣知罪……”

    “罢了,你且起来吧!”刘秀淡淡的道。

    逢安闻言这才安心,哆哆嗦嗦的站了起来,原本此时身上衣着够厚并不寒冷,只是他害怕刘秀若是生气便会立即将他斩杀,那可是把原本想要替樊崇解围的心思给完全破坏了,而且还丢了性命,实在是不值。

    看着樊崇的样子,刘秀知道他难以回答,故也没有想要为难他的意思,又道,“朕知道你心中认为心中的赤眉军强大,让你投降于朕定然是心不甘情不愿,不过既然如此,那朕可以给你机会,让你重整旗鼓,你与朕在战场上重新一决雌雄,你觉得如何?”

    这些话可是顿时说中了樊崇的心思;没错,此时的樊崇的确是这么想的,而刘秀的这番话也勾起了他想要反扑的欲望。

    此时,徐宣可是看到了樊崇紧握的双手,知道他定然是有所想法,故赶忙道,“陛下皇恩浩荡,收留我们,我等又岂敢再生造次,若无陛下,我等就会曝尸荒野,无数的将士就会因此而丢了性命。皇上对我们有天高地厚之恩,我等断不敢心生歹意。”话到此处,悄悄地拉了一下樊崇的衣角。示意他赶快开口以表诚意。

    樊崇也明白他的意思,赶忙躬身又道,“徐大人所言甚是,臣等愿誓死效忠皇上,绝无二心,还望皇上明察!”

    (本章完)
………………………………

第208章 险阻(六)

    樊崇会有这般变化,自然也是在刘秀的意料之中,当然,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刘秀此刻也是已然心知肚明。

    此后,刘秀率领大军带着胜利的“果实”返回长安,城中百姓皆是夹道欢迎,对这番胜利自然也是甚为高兴,不过,甚为赤眉军的统帅,樊崇等人可就没那么好过了,入城后,他们很快就被认了出来,由于赤眉军在长安在内的三辅之时,横征暴敛,四处抢夺,导致民生凋零,怨声载道,百姓们无不对他们痛恨不已,这番他们随刘秀回城,百姓们认出他们后,当即朝他们不断的扔石子、鸡蛋、青菜等等,将他们砸的很是狼狈,可是刘秀的銮驾走在前面,他们又是战败之将,只能缓缓跟在后面,忍受着百姓们对他们的唾弃以及愤恨的宣泄。

    走在前头的刘秀在进城后,故意将行进的速度放慢,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他们好好的经受一下百姓们的宣泄,也让他们感受一下被羞辱的滋味。

    一个时辰后,刘秀下旨让众人各自散去,并未樊崇等一众人安排了住所,让他们各自回去休息。

    两日后刘秀召见了他们,并给他们封官赏地,不过他们所得的都是一些虚职的官衔,并没有任何的实职,手下的所有兵将也都相继的分给了其他人。让他们的手中毫无兵权。

    起初,樊崇等人还只是心中偶有不分之感,但随着时间一久,他们的这种情绪就转变为了野心。

    “大人,我们投降已经有几个月了,他非但不召见我们,还不允许我们回到属地,这不是明白着要软禁我们吗?”逢安来到樊崇的府上抱怨起来。

    樊崇叹道,“是又如何?你以为我不知道?眼下我们手中毫无兵权,还能怎么办?”

    “我的樊大人,这怎么如今你已经都变得这般样子了?你是愿意一辈子都被人软禁在这里吗?难道你就不想回到北方去了?哪怕是我们回到北方去重新做一个山贼,也比整日被关在这里要强得多吧?”逢安见樊崇已然有些胆怯,就立即想要说服他。

    他的这番话倒是不由得让樊崇心动了;他说的没错,即使在成为一名山贼,也要比被软禁在这里,整天被人监视着要强得多。故他当下也动了心思。不过他既然想要东山再起,自然是得询问一下曾经的几个“合作伙伴”了。

    将他们尽数叫到自己的府上,樊崇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他们,几个人纷纷表示赞成,可是唯有一人却持反对意见,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徐宣。

    “既然我们都已经投降,那么就要再做哪些多余的事情,难道你们还想再起刀戈吗?”徐宣道。

    逢安是整个事件的提倡者,他自然是第一个反对,“徐宣你什么意思?是不是刘秀给了你什么好处了?还是他说的什么话已经把你给洗脑了?”

    徐宣摇头道,“都不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当初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他这样一问,登时让众人哑口无言。

    看到众人无人能答,徐宣又道,“那我换一种说法,当初我们高举义旗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能够天下太平,大家都能有个好日子过。如今我们已经没有了那时的能力,那么就可以依靠他人来实现我们当初的梦想,这岂不是更好?为何要再次的刀兵相见,最终弄得两败俱伤。”

    闻听此言,樊崇大怒,“够了,徐宣你是不是已经彻底的着了刘秀那小子的道了?”

    徐宣亦是怒道,“我没有,现在的我清楚地很,我不想让我的曾经那些将士跟着你们一起去送死!他们已经远离故土很久了,都盼着想要回到那片他们热爱的土地上,如果你们执意要这么做,就是要将他们的梦想尽数的破灭,我是不会同意的!”言罢,转身便走。

    樊崇想要上前追赶,可是却被逢安拦住,“算了,他现在既然不是跟我们一路人,那么就不要再理他了,就算是你杀了他也无用。”

    待徐宣走后,樊崇又与众人商议一番。

    深夜,樊崇久久都不能入眠,毕竟这反水之事事关重大,必须要慎之又慎才行,当然,此刻他心中还想着另一件事,那便是徐宣。

    今日徐宣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若是此事一旦被他泄露出去,那日后定当后患无穷,遂当下想起逢安的话,登时心中杀意便起。

    其实徐宣倒是并没有想要告发他们的意思,不过即使他不这样做,这件事情也已经被刘秀知道了,因为刘秀早已经在樊崇的府内、外同时安插了眼线,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就被刘秀知晓了。

    “这樊崇显然是有所动作,二位爱卿如何看待此事?”刘秀对前来禀报的冯异、邓禹二人道。

    邓禹道,“其实当初他们选择投降便是心不甘情不愿,只是碍于当时的情势所迫而已,如今他们这一点已经消除,我们自然会放下戒心,而眼下东北方面又是战乱不断,他们定会认为我们的兵力大多都在对付那些叛乱,故趁此机会反叛而东归倒也不是不可取!”

    冯异亦是点头道,“不错,其实这也是他们反水的大好时机。当然,最近我听其他的几位大人说起军中的那些赤眉军的原部将都在有些骚动,看来他们已经在行动了。”

    “看来他们想反这件事情是真的了!”刘秀点点头,确定了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冯异又道,“对了,臣还听闻那徐宣似乎与它们不同,并不同意他们这样去做。”

    刘秀道,“徐宣此人朕倒是了解一些,其善于谄媚和察言观色,而且此人又是十分明智,想来他能够明辨是非,倒是让朕很是欣慰。不过……”话到此处,一个念头闪过,刘秀又道,“既然他反对,想必樊崇他们定会担心他会告发此事,你们二人立即派人前去保护此人,切勿让人伤了他性命,另外,你们再让人在军中继续监视赤眉的那些原部将,一旦再有异动立即来报!”

    (本章完)
………………………………

第209章 险阻(七)

    冯异和邓禹领命后各自匆忙离开了。

    对于樊崇、逢安的举动,其实早已经在刘秀的预料当中,只是没想到他们竟然会如此之快便有所行动了。

    此时亦是有所不安的还有徐宣。当初选择投降刘秀之时,他便看出樊崇、逢安两人并非是心甘情愿,暗中密谋自然也是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