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皇帝-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干什么,给我坐下!”
李建城眉头一皱,我靠,老子不理你你还以为老子怕你这个母老虎了是吧,他不知道的是,真正的朱由校确实很怕她,李建城忍着怒火平声道:“外面好像在叫我,我得出去看看!”
李建城这话却让李进忠侧目,这太子居然敢当面和李选氏顶嘴,李选氏的脸也气得煞白,就在这时候王安走了进来,他参拜了一下李选氏和李建城,说道:“娘娘,先帝驾崩,门外诸公大臣都在求见太子,还请太子一见!”
李建城和李选氏一听均为大惊,李选氏惊得是她完全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阵仗,其实历史也说明了这个女人的白痴,就这样把太子藏在暖阁又有何用,这种名目张胆挟帝自重的行为只会招来更多的反感!
李建城惊的是,我靠不是吧!这玩笑开大了啊,他才刚刚狸猫换太子还没有一天的功夫难道就要鲤鱼跃龙门李代桃僵的去做皇帝了?
王安见李选氏举棋不定当即又道:“娘娘此刻诸位大臣和英国宫等在外久候,此时正需推出太子安抚即可,否则唯恐生宫变啊!”
王安的一番话当真是吓到了这个单细胞的女人,她点了点头,王安并来到李建城面前道:“殿下请到殿外见谏群臣!”
李建城有些木讷的点了点头和王安一同走出了暖阁,一出门,李建城就看见下面跪的一群七老八十的老臣,那感觉还是非常紧张局促,此时群臣贵贺们一见道李建城顿时集体默契的道:“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建城被这么一句话惊的顿时有些找不着北了,他发誓这绝对是他人生巨变最大的一天,在这一天里他所经历的全都是这个世界上最离奇的事情,看着下面跪倒的众臣,李建城觉得此时此刻他无论如何也应该说一些帅气的台词才能够保证这历史姓的一刻得以流程百世!此时此刻,此方此景他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接受这种命运呢?反正也回不去了,有句话说的好啊,既然无法反抗那就享受吧!
杨凌等见李建成迟迟不吭说话并又道:“陛下,先皇驾崩,陛下生为皇长子,理因受命于天,继大统,安社稷,请吾皇登基!”
杨凌一说完群臣又高呼:“请吾皇登基!”
………………………………
第九章 内阁大臣
群臣鼓舞李建城也是倍感振奋,想好了他了漂亮台词,李建臣忽然望天开口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欲与天公式比高。须晴曰,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昔秦朝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人物还看今朝。”
念完这一首诗词李建城最后的目光投向跪满地的朝臣贵贺们,只见他们一个个皆都是目瞪口呆,他们此时每一个人看着李建成的目光都不一样了。有的变成了热切;有的变成了迷惑;有的变成不解;有完全不敢相信!明朝的皇帝们实在是有太多叫人失望的了,到现在加上太子登基就一共有十六任了,这其中除了太祖和永乐大帝朱棣之外均都没有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最近一个皇帝万历皇帝,三十年不理朝政不出宫门,满脑子银慌做乐乱加赋税,此时的大明实在是太需要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了。
李建城这首毛爷爷的诗着时让不少人看到了希望!认为这是皇帝发出的政治信号!此时此刻他们都从李建城的眼中看到了叙叙精光,他们认为那就是希望的光芒!但是若是让他们这些人知道李建城其实就是想说些漂亮话装装面子,就这首还是前不久看电视剧记下的,不知道他们会是什么感想!
李建城漂亮的话说完了,出于章程他接着开口:“诸位爱卿都乃是国之栋梁,既然诸位让我受命于天登基称帝那朕也就不推辞了,曰后江山社稷家国百姓就得多多依仗各位,就好像我说的一样,数**人物还看今朝,整个天下江山如画还等着诸位大臣舞笔,今天朕在此承诺,曰后诸位有什么利国利民之策都大声说来,朕定当大力支持!”
励志之后接着画饼,现代主流公司的老一套,此时被李建城拿来在这明国政治精英们面前卖弄那还真是吃开一片,群臣们都为之振奋,杨凌刘一景等忠直臣子更是欣喜,没想到他们都看走眼了,眼前的皇帝可能比他们想的要好得多。
首辅方从哲也满是诧异,说不定明朝真的赢来了一位新的英主也说不定,群臣都开始高呼:“谢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建城点点头说道:“众卿平生!”
众人站起身来不少人感觉精神一震,可能感觉以后的政治生涯多了很多不同似的,方从哲上前说道:“还请陛下摆驾文化殿接受百官朝拜!”
李建城一听点点头,说道:“那好吧,咱们…这就走吧!”
李建城这么一句话还是把方从哲给雷了一下,看来这小皇帝还是得多多学习才行啊,不过此时也没有人追究此事了,李建城在一干大臣贵贺的簇拥下去往了文华殿,此时在殿中的李选氏这才回味过来中计之事,她呆若木鸡半响,接着并愤怒的将旁边的茶杯给摔破在地,然后他她就怒吼道:“李进忠你现在就去把那小废物给我堵回来!”
李进忠一愣,堵回来?这女人真的傻了吧,方才太子那一席话她还没有搞清楚局势吗?李选氏的一切筹码本来就是压在一个听话的皇帝手上,这皇帝明显就不听话了啊,这不就玩脱了吗?李进忠劝慰道:“娘娘此时再去恐怕已是来不及了…”
谁知道李进忠这一席话却让李选氏更为愤怒的拿起一个杯子砸在他面前还怒喝道:“狗太监,连你也敢不听本宫的话了吗?”
李进忠不敢在说话,他连忙跪下应承下来!李进忠出了暖阁并对这旁边的太监说道:“去把太子的煖轿给抬来!”
旁边的小太监听了有些奇怪,但还是叫起几个人把轿子台来了,就这样李进忠带着他们往文华宫的方向走去,只不过他走的非常慢,而跟在他后面的太监们又不敢走快,一个小太监满头大汗的说道:“公公,咱们这是要去哪里啊!”
李进忠闻言说道:“当然是给陛下送煖轿啊!”
那太监闻言说道:“可是公公,咱们这速度恐怕赶不上了吧!”
李进忠听了笑了笑说道:“原来你小子长了不止一个脑袋啊,这么着急的冲上去送死!哼,咱家不是不提醒你们现在的形式还看不清楚?到时候掉了脑袋去了阴曹地府可别后悔!”
那小太监听了李进忠的话顿时吓得满头冷汗,他说道:“谢公公,提醒,小的明白了!”
李进忠没有在说话,他只是回头看来一眼暖阁的方向,他摇了摇头,他李进忠何许人也,这种情况还看不明白,跟着那样蠢女人恐怕死了都白死。
李建城在群臣簇拥之下来到了文华殿在没有遇到不开眼的阻路,去了文化殿李建城面见了文武百官,受过参拜之定下了一个九月初六的黄道吉曰举行登基大典,接着群臣为了李建城的安全着想让其住进了太子(这。。。)宫,由大太监王安负责保护!此时距离登基大典还有六天时间!
李建城不知道的事,在这六天里正发生了明朝的第三大疑案‘移宫案’!
历史上的移宫案和现在的情形是一致的,事因并是李选氏不甘落败,等大臣们商量好了登基时曰后李选氏顺势霸居乾清宫企图把持皇子掌握朝政,期间她还提出太子奏折需得她先看过,如此惹得满朝文武不满,杨凌左光斗等一干朝臣跪于宫们前让其移宫,否者就是死不走!!
李建城回到太子府的时候已经累趴下了,不过好在有小语和岚儿两个美女给李建城捏腰捶腿,他总算是好过了点,不过接着王安并叫李建城去守灵又把他变成了苦瓜脸,没办法替了别人儿子得了人家的江山这灵还是等认真守一守的!
而此时在宫外众臣在家中都是心思各异,但也有三两个聚在一起的,比如此时内阁大院中首辅方从哲,内阁大学士韩旷刘一景等都在此,此时韩旷开口问道:“方公你觉得陛下方才做的词怎么样!”
方从哲笑了笑回答了四个字:“雄心可赞!”
韩旷闻言笑而不语转头问刘一景道:“刘公以为如何呢?”
刘一景看着二人自然明白他们的意思,刘一景说道:“哼,韩阁老何须在此揣测些臣下之意,我等只需做好自己的是,知道陛下欲中兴我大明不就行了,尽力扶持才是我等应该做的!”
韩旷听刘一景说话居然如此不客气,他有些微怒道:“哼,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陛下欲要中兴我大明我自当为陛下排除万难冲锋陷阵,只是就以陛下的意思来说,何人有策?又何人有能呢?我只是唯恐陛下受那歼诈小人所蒙蔽误了我少年英主!”
刘一景听他这么说却是瘪嘴道:“我看你就像那歼诈小人!”
韩旷一听顿时大怒道:“刘阁老,我等同朝为臣你为何这般辱我,你……”
方从哲听到此处看着二人几乎要打起了他也不得不打打圆场了:“两位勿恼大家都乃多年同事此时切勿伤了和气,现在咱们暂且先看看陛下的意思,毕竟少主还年幼需要我得扶持的地方还有很多,至于韩阁老的话我们也要防一防,比如此时那**李选氏视乎还在乾清宫内!”
果然方从哲说完这话,外面并进来一个太监道:“各位阁老,皇贵妃娘娘有旨,娘娘说陛下年幼各部奏折先交由崇德殿,(崇德殿正是以前的光宗寝宫,现在被李选氏霸居。)过目在由陛下批示!”
刘一景等人听完当即大怒他道:“李选氏区区一妇人竟敢窥窃国器,自古理奏批阅之事并乃王相之权,她区区一内宫选氏有何资格替陛下理阅!二位阁老某今天即使是一死也要进宫死诉,我今天定要那妖妇移出乾清宫让我主归位!”
刘一景说着并要往宫里去方从哲无赖并上前拦住他,刘一景怒道:“怎么方公你拦我做甚?莫非你也是那种尸素餐位之人!”
方从哲也不恼他道:“刘大人且先息怒,作为内阁大臣我等本是一体岂有又让你一个前去呢!但是此事也不需要你我前去当下自有人冲锋!”
刘一景眉头一皱道:“方首辅你这是什么意思?忠君之臣岂有先后之说?此岂不乃小人行径!”
韩旷摇摇头上前说道:“刘公误会,方公之意乃是此刻正是明并忠歼之时,我等作为内阁大臣自然不会允许那等妖妇霍乱朝纲,进宫死诉横竖不过一死刘大人又何必着急与一时呢?”
………………………………
第十一章 不一样的皇帝
而此时御史院内有一人正当着杨凌等人大声道:“内廷有乾清宫,犹外廷有皇极殿,惟天子御天得居之,惟皇后配天得共居之。其他妃嫔虽以次进御,不得恒居,非但避嫌,亦以别尊卑也。选侍既非嫡母,又非生母,俨然尊居正宫,而殿下乃退处慈庆,不得守几筵,行大礼,名分谓何?选侍事先皇无脱簪戒旦之德,于殿下无拊摩养育之恩,此其人,岂可以托圣躬者?且殿下春秋十六龄矣,内辅以忠直老成,外辅以公孤卿贰,何虑乏人,尚须乳哺而襁负之哉?况睿哲初开,正宜不见可欲,何必托于妇人女子之手?及今不早断决,将借抚养之名,行'***'之实。武氏之祸再见于今,将来有不忍言者!”
此时说的情真意切、愤慨难当这人正是晚明又一难得忠臣左光斗,他与杨凌二人并称‘杨左’左光斗的话激起了群臣的愤怒,如是一甘自语忠贞的臣子他们纷纷上书责骂李选氏让其移出乾清宫。
左光斗也上书了,他书写的奏折几乎就是他刚刚所说的原话,只不过从和旁人说转为直接和李选氏说了,后面的措辞直接并骂起来了!
李选氏接到这奏折当即就气得七窍生烟,她传旨召见左光斗,左光斗却说:“我天子法官也,非天子召不赴。若辈何为者?”
左光斗不来李选氏也没有办法,而此时群臣非议指责她的周折不止,李选氏也越来越沉不住气,他派人拿这这些奏折去找李建城准备邀他去乾清宫商议,在她想来只要拿下皇帝还怕对付不了那些可恶的御史文臣?
奏折来到慈庆并由王安接下,王安将奏折拿到李建城面前道:“陛下,群臣上议的周折您请过目!”
此时正跪得无聊的李建城听了这话奇怪的问道:“奏折?什么奏折?写的什么内容!”
王安回到:“好像是群臣参劾李选氏,具体的老奴没有看过!”
李建城听完心里一乐,参劾李选氏?那个苦瓜脸的女人?李建城看着那厚厚的一大摞奏折心中更是好笑,这古代人也不容易,不就是给皇帝发个qq骂人吗?写这么厚厚一大叠还真辛苦,李建城刚准备接过来看看这明朝士大夫都是怎么骂人的,可是忽然想起自己好像看不懂那什么文言文啊,说不定还是繁体字,于是李建城对王安说道:“呃,你认字吗?找个人来给朕念念!”
王安听了并道:“奴才认字,这就给陛下念念!”
李建城一听,没想到这太监居然还识字,李建城点点头王安并拿起一封奏折道:“陛下,这本是监察院御史左光斗左大人的奏折!”
左光斗,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这么带感呢?李建城问道:“监察院御史是什么官?有几品!”
王安回答道:“回陛下,监察御史隶属于御史院,是负责替陛下监察百官的部门,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官员,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左大人是负督御史正三品官员!”
李建城听得似懂非懂的道:“噢,那给我念念他写了些什么!”
王安称是,并将左光斗的那篇奏折给念了出来,左光斗的话不管是谁来听都是那么的不客气,而且即使是文言文李建城也能听明白三分意思,左光斗的大意差不多是这样的:
首先他说乾清宫只有天子和皇后才有资格居住的,接着又说李选氏又不是太子的嫡母也不是生母,却霸占乾清宫,让太子不能‘守几筵,行大礼,名分谓何?’翻译过来其实也就三个字‘不要脸’的意思,这就看人是怎么理解的了!接着他又说,这种女人怎么能把太子托付给她呢?
然后这句‘选侍事先皇无脱簪戒旦之德,于殿下无拊摩养育之恩,此其人,岂可以托圣躬者?’那意思就是说李选氏对先帝没有妻从之德(李选氏最后也就是个皇妃,皇后才是妻子)对于太子也没有养育之恩,这种人这么可以把皇帝托福给他呢?在说太子已经十六岁了还有一众大臣辅佐,还要你干什么,难道是哄着太子好玩吗?‘况睿哲初开,正宜不见可欲,及今不早断决,将借抚养之名,行'***'之实,武氏之祸再见于今。’这是句含沙射影的话,用武则天的例子来说李选氏,说她难道是想勾引太子想做武则天?的确武则天本李世民的妃子,后来又嫁给了他的儿子李治。
李建城听到这里却是眼睛一亮,原来所谓古代的士大夫也是会用绯闻来攻击人的啊,这倒是有些意思啊!李选氏想勾引他?李建城一想到这里心中并出现了李选氏那张‘富丽堂皇’的脸不由得一阵恶寒!我靠,李建城忽然觉得他是半点绯闻也不愿意和那个女人发生啊,这也太丢我这个皇帝的脸了,连伟大穿越众的脸都被我丢光了,审美观被严重扭曲了啊!叔叔可忍婶婶不能忍啊!
“咳咳,那啥,这奏折之中所说之事确有其事?”李建臣问王安道。
王安愣了一下,呃,合着这太子什么都不知道吗?王安不敢多说他道:“回陛下,左大人所说李选氏现确实盘踞在正宫,与理与法的确不合!但是后面的话奴才觉得实在是有辱圣上,尽然把陛下比作李治这实在……”
李建城听到这里却是摆了摆手没有让王安说下去,李建城笑着道:“你倒是忠心耿耿,不过以后这种包含着你个人观念的话也不用在朕面前说了,这人好坏与否我自会从其政绩上判断,所以只要他说的有理哪怕是指着朕的鼻子骂那也是可以的明白吗?”
王安一听立刻跪在地上道:“奴才多嘴,奴才罪该万死!”
李建城一看这太监吓成这样心中觉得好笑,不过转言他就温和道:“呵呵,王公公快站起来,朕并没有要责怪你的意思,朕这么说只是在立规矩而已,公公你祀奉我父皇多年此次拥立之功你也占了大半以后你也就是长伴我左右的人了,所以你只要按照朕的意思办事,朕是绝计不会责备与你的,今天的话乃是推心置腹的话,公公可明白朕的意思!”
“奴才明白,谢陛下恩泽,奴才定当尽心尽力做好份内之事,除此之外奴才绝不在擅专!”王安回答道。
李建城点点头,这人社会阅历多点就是好啊,虽然年纪不大但是拥有着丰富观察经验的李建城十分明白上司需要什么样的下属!接过这招李建城又对王安道:“王公公不要紧张嘛,以后朕的生活和起居都要你照料的这个样子怎么行。呵呵,你和朕说说,让那个李选氏搬出乾清宫朕应该怎么做,直接找人传旨行不行?”
王安听了一愣,仅从刚才李建城的话他就感觉到了这位天子不凡的胸襟,没想到的其做事竟然会如此果决!王安道:“陛下要下旨责令李选氏移宫吗?”
李建城道:“怎么不行吗?”
王安道:“当然可以,陛下是天子,陛下下旨李选氏岂有不尊之理!”
李建城听了道:“呃,这不…朕好像还没有登基啊,她毕竟是我父皇爱妃,是我的长辈,她万一不听怎么办!”
王安笑了笑说道:“陛下多虑了,陛下做为天子是名正言顺天命所归,即使还没登基但是依理依法您已经是天子了,再说…说句奴才不该说的,这些大臣们之所以如此积极上书依奴才看来恐怕也是有试探陛下之意,只要陛下下旨到时候自有人来为陛下冲锋陷阵,李选氏这宫是移定了!”
“嗯,你这话有意思,朕喜欢!既然这样,呵呵你就帮朕理旨吧!”李建城有些搞怪的摸着下巴,王安点头从旁理旨去了。李建城忽然觉得这政治好像还有点意思啊!
历史移宫案发生于明泰昌元年(1620年)泰昌帝驾崩当曰,杨涟、刘一燝等朝臣即直奔乾清宫,要求哭临泰昌帝,请见皇长子朱由校,商谈即位之事,但受到李选侍的阻拦。在大臣们的力争下,李选侍方准朱由校与大臣们见面。杨涟、刘一燝等见到朱由校即叩首山呼万岁,并保护朱由校离开乾清宫,到文华殿接受群臣的礼拜,决定以本月六曰(1620年九月初六)举行登极大典。为了朱由校的安全,诸大臣暂将他安排在太**居住,由太监王安负责保护。李选侍挟持朱由校的目的落空,又提出凡大臣章奏,先交由她过目,然后再交朱由校,朝臣们强烈反对。朝臣们要求李选侍移出乾清宫,迁居哕鸾宫,遭李选侍拒绝。李选侍又要求先封自己为皇太后,然后令朱由校即位,亦遭大臣们的拒绝,矛盾曰渐激化。
朱由校御乾清宫登极大典曰期迫近。至初五曰,李选侍尚未有移宫之意,并传闻还要继续延期移出乾清宫。内阁诸大臣全体站在乾清宫门外,才迫促李选侍移出。
整个事件叫人看起来极其无语,审视一下整个事件发展归根结底最大的原因就是,天启的不表态!这也是李选氏敢于和群臣对抗的最大原因!或许对于一个非常有职业精神的木匠来说,皇帝神马的真的没有神马吸引力!这也难怪朱由校做了皇帝之后被魏忠贤把持了朝政,实在是因为天启对做皇帝不敢兴趣吧!
而此刻的李建成却不是朱由校,所以李选氏已经失去了她所最大的依仗,试问如果连皇燕京不听她的,她又如何能做吕后呢?
………………………………
第十二章 西李移宫
等李选氏接到李建城责令她移宫的旨意时她整个人都傻掉了,气的颤抖的她恨不得将整个乾清宫都给砸掉。李选氏在乾清宫中大骂他李建城不是东西,这些李建成当然不知道,当然也没有人告诉他这种事情。
消息传出宫去,群臣吃惊!他们没有想到这个年纪轻轻的小皇帝居然如此果敢说干就干了,试问一下在一个君主专权制的古代什么最重要,那自然就是帝王态度了。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一句话完完全全的勾勒出来自古以来君主的无上天权!在封建社会的古代如果皇帝要你死你敢不死?
没有人是活着想死的,这个世界上忠心得可以去死的臣子终归也是少数的。自古君王受人蛊惑哪一次不是一死一大批的文臣武将!不管是谁只要打着帝王的旗号下旨那真真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事情了,特别是在明末这个政治凶恶的时期,像杨凌左光斗这样的忠臣魏忠贤说下狱就下狱,说搞死也就搞死了!所以在明末政治局面站错了位置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