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希罗尼穆斯这位将官。

    争论激烈的谈判也落下尘埃,最后确定的雇佣协议的主要内容是:

    一、图里伊雇佣戴弗斯领所率领的部队,共两千一百三十三人,薪酬为每名士兵每个月两个达利克金币,每月月末必须付清,并且免费提供驻地和每人每天一斤小麦粉的给养,如有拖欠和延误,到下一个月薪酬和给养加倍。(这是吸取了小居鲁士的教训,由于他的提前死亡,雇佣军随后不但没有一分钱报酬,还得赔上生命,花费一年时间,从波斯回来。所以戴弗斯学了乖,万一雇佣军早早的打退卢卡尼亚人,图里伊不再雇佣,不就麻烦了吗!所以他设立的期限,不管任务完成没有,期限内必须按照协议付钱)

    二、雇佣军只负责防御图里伊,打退卢卡尼亚人对图里伊直属领地的进攻,如有其他要求另行商谈。(这是戴弗斯怕图里伊人提出一些额外的困难的任务,如进攻卢卡尼亚的领地等等,这样会大大损耗戴弗斯的兵力。)

    三、雇佣军到达图里伊后,不得违反处理图里伊的法律,如有违反,将按图里伊法律进行处罚。

    四、未经图里伊许可,雇佣军不得进入图里伊城内。

    五、战斗中,雇佣军的缴获归雇佣军所有。

    ……

    该协议签署于第九十五届奥林匹亚运动会的第二年四月一日(即公元前三百九十九年)执行,至第三年四月一日结束。签约期到时,根据双方意愿,决定是否再行续约。

    布尔科斯以图里伊议会的名义与戴弗斯一起向神祗起誓后,分别在羊皮纸写就的两份协议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在克莉斯托娅的教导下,戴弗斯已经初步掌握了希腊文字)。

    布尔科斯将羊皮纸塞入怀中,看似随意的问道:“戴弗斯领,有个问题我不太明白。那些奴隶和妇女,你都要带到图里伊去,不但要自己掏钱给他们购买食物,还要保护他们不被卢卡尼亚人劫掠,明显是累赘,还不如就在此地卖掉,为什么一定要带上?”

    那些奴隶和妇女就有将近五百人,为防止布尔科斯起疑心,戴弗斯当然得认真的回答:“雇佣兵们大多是单身男人,家里没有钱买奴隶帮助干活儿,也没有钱娶妻,所以他们将从波斯劫掠来的这些奴隶和女人视为他们宝贵的财产,如果我不带上他们,士兵们恐怕也不会跟我们去图里伊!”

    “其实没有必要,一年后他们可都成了富人啦。”布尔科斯开玩笑的说道,协议顺利签署,他心情很好。

    “那也得活着才行啊!”戴弗斯回了一句。

    “好吧。”布尔克斯无奈的耸耸肩,说道:“我只是担心他们会影响你们战斗。既然协议已经签订,明年我们就出,船只我已经联系好了,现在我要赶往城里,按照你队伍的人数准备粮食和水。”

    “克里安德允许我们进城了?”

    “哎呀,我差点忘了!”布尔科斯用手拍额:“克里安德允许你们进城,但是要求你们空手进城。”

    “空手?”戴弗斯心中一凛。

    “就是放弃你们的圆盾、刺枪,还有佩剑。”布尔科斯安慰道:“不过,这没关系,到了图里伊,我们会给你们配备新的武器装备。”

    “不,这有关系,关系非常重大!”戴弗斯神情严肃,一字一顿的说道:“我们绝不放弃武器!”且不说克利尔库斯他们当年被骗的事情,回来的途中也多次生当地土著笑脸相迎,转眼就举刀相向的事情,万一这是克里安德的阴谋,雇佣兵空手进城,岂不是引颈就戳!戴弗斯绝不会允许自己的性命捏在别人手中!武器是他的凭仗!

    “可不放弃武器,克里安德就不会让你们进城,我们就无法出呀!”布尔科斯着急的说道。

    戴弗斯想了想,做出让步:“我可以让士兵们用布包上枪头,裹上佩剑,但是绝不会放弃武器!”他再次重申。

    布尔科斯见戴弗斯态度强硬,不得不妥协:“好吧,我再去跟克里安德协商。”

    注:古希腊人的纪年方法主要是用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的次数来计算年代,因为古代奥运会也是四年举行一次。
………………………………

第七章 告别

    克里安德最终答应雇佣军持武器进城的要求,戴弗斯让士兵用布包裹武器并非主要原因,布尔科斯送给克里安德的半个塔连特银才是打开城门的关键。。 戴弗斯知道实情后,不得不感叹:生活简朴的斯巴达人也开始收受贿赂了!

    第二天清晨,雇佣军的各营地的领、队官、士兵们全都来为即将远行的队伍送行。

    作为在困境中一起拼杀了一年之久的战友,不仅是士兵,还有队官们和领都奉上了自己真诚的祝福,就连最初不喜欢戴弗斯的提马宋,也给了戴弗斯一个有力的拥抱:“要是我再年轻几岁,我也会和你一起去大希腊。”

    “你现在也不老啊。”戴弗斯笑道。

    提马宋指着自己的胸口:“这里老了,只想着回家!总之希望你活着回来!还有――”提马宋深吸了口气,低声说道:“感谢你给我们的巨大帮助,如果不是你,我们会死更多的人!”

    “这是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能和你一起战斗是我的荣幸!”戴弗斯谦虚的说道。

    “应该说是我的荣幸,愿宙斯保佑你此去一切顺利!”提马宋真诚的说道。

    “你也是!希望我们还能再见面!”戴弗斯挥手向他道别。

    …………………………

    提马宋,克里安诺,赞提帕里斯他们带领士兵后退几百米后,拜占廷的城门打开,戴弗斯率军进入拜占庭城。

    赞提帕里斯感叹道:“时间过得真快,终于到了分别的时候了!戴弗斯当选领上台演讲的场景好像就生在昨天一样!”

    赞提帕里斯的话引几位领的感伤:半年多的并肩战斗,到此时终于要开始各奔东西了。

    几人默默的远望拜占庭城,直至城门关上。

    这时,传令官托尔米德说道:“你们说戴弗斯是不是真的是哈迪斯的神眷者?”

    “如果不是,那他就是很有能力的领。可是能力强的领,又这么年轻,你们以前有见过吗?”提马宋反问道,他宁愿承认戴弗斯是神眷者,也不太愿当面承认戴弗斯确实能力比他们强。

    克里安诺、赞提帕里斯都摇头。

    “我想,等客里索普斯知道戴弗斯去了大希腊,估计会非常懊悔。前段时间,你们都看到了,客里索普斯明显想让戴弗斯成为斯巴达的贵宾,还在临走之前,托安那克西部斯照看。可惜,安那克西部斯小看了这个年轻人,而戴弗斯宁愿去大希腊,也不愿意去斯巴达。”克里安诺幸灾乐祸的说道。

    “没有人喜欢斯巴达,他们太霸道了!”提马宋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可是希罗尼穆斯为什么也选择去了大希腊?”托尔米德问道。

    “还不是那个雅典人!”提马宋眉毛一扬:“士兵们在西诺波重新改选领,结果希罗尼穆斯丢掉了领的职位,反而让那个爱耍嘴的色洛芬坐了上去。他或许是想远离这里,去大希腊证明自己。”

    “不当领也很好啊,至少没有那么多操心的事儿。不过,很快我们也可以轻松的回家了!”赞提帕里斯说道,也引得其他几人大感慨。

    或许是意识到接下来聚会的时间不多了,四人郑重的行了军礼,然后调转马头,往各自的军营驰去。

    ………………………………

    斯巴达士兵全副武装分列街道两边,在他们明晃晃的刺枪监视下,戴弗斯的部队列队走向港口。

    雇佣兵们尽量不去看街道两旁的斯巴达士兵和他们身后的拜占庭民众,直视前方,以一种不卑不亢的姿态前行。

    “该死的雇佣兵,滚蛋吧!”一个拜占庭人突然怒吼道,向走在最前面的戴弗斯扔了一颗烂椰枣,顿时打破了之前的平静。

    “滚出拜占庭!”

    “强盗!”

    “小偷!”

    “神祗会惩罚你们,让你们不得好死!”

    ……

    拜占庭的民众骂声如潮,还不停的向行走在道路中间的雇佣兵抛掷杂物。

    虽然事先戴弗斯已有预料,并告诫过雇佣兵们。此刻,他感觉到了危险,一手护住头,急喊:“亚西斯特斯,带领你的传令兵,快去告诉每一位队官,必须严格控制好自己手下的士兵,不得让他们脱离队伍!”

    戴弗斯的命令来得十分及时,新加入的雇佣兵中有一些人开始愤怒,如果不是考虑到路边全副武装的斯巴达战士,估计已经冲上去,和拜占庭民众打起来。

    队官们跑上跑下,阻止他们犯错。而戴弗斯也适时下令:“全军跑步前进!”

    ……

    克里安德站着官邸的屋顶平台上,俯视着雇佣兵从街道经过,看到这些散漫而无纪律的雇佣兵居然能够克制,没有与拜占庭民众生冲突,使得他准备收缴雇佣兵武器的计划落了空,不禁感到意外。

    “这支雇佣兵的领是谁?”他随口问道。

    “好像叫……戴弗斯。”副官想了想,答道。

    戴弗斯?克里安德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是在什么地方听过:“他带领的雇佣兵还不错。”

    “大人,要拦住他们吗?”

    “算了。”克里安德摆摆手,他收了图里伊商人的贿赂,之所以还设计了这个小阴谋,想的就是一旦生冲突,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收缴雇佣兵的武器,以堵住手下人的嘴。

    雇佣兵们顶着羞辱,强忍怒火,加快行军脚步,恨不能几步就赶到港口。

    等雇佣兵们和奴隶妇女分别上船,一切都安排妥当,由五十七艘商船组成的船队驶离拜占庭的港口后,士兵们才开始破口大骂,就连脾气好的亚西斯特斯也忍不住大声喊道:“拜占庭人,总有一天――总有一天我会回报这份羞辱!”

    戴弗斯没有理会士兵们如何泄怒火,他静静的站在船尾,目注着拜占庭城消失在水平线下……

    船队进入马尔马拉海,然后掉头南下,行至半途就被迎面而来的十几艘斯巴达战船给截住了。

    布尔科斯不得不让自己的座船靠过去,并亲自上到斯巴达旗舰上,请求斯巴达人放行。

    过了一会儿,他又让手下抬一个大箱子到战船上。

    约等了一个小时,他和手下回到船上,他长出了口气,下达命令:“可以出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戴弗斯好奇的问。

    “斯巴达人现在控制了这个海峡,任何大型船队经过这里都要接受他的盘查,尤其是我从拜占庭雇佣了你们。”布尔科斯接过手下递来的水杯,说道。

    “这是为什么?”戴弗斯更好奇了。

    “自从斯巴达打败雅典,控制爱琴海之后,曾有规定,‘任何城邦要想在斯巴达势力范围内雇佣士兵,必须得到他们的允许。’而拜占庭现在被斯巴达占领,当然也属于斯巴达势力范围。以前在大希腊地区,只有锡拉库扎的狄奥尼修斯得到过斯巴达的允许,可以长期在斯巴达,甚至是本土雇佣士兵。”

    “狄奥尼修斯?”

    “锡拉库扎的一个僭主、独裁者!”布尔科斯厌恶的说了一句,明显对其印象不佳,而戴弗斯则记住了这个名字。

    “幸好这次情况特殊,我说服了斯巴达长老议事会,开具了可以雇佣的证明。”布尔科斯喝了口水,叹道:“就算是这样,我还不得不再花费半个塔兰托去疏通。唉……现在斯巴达的将领怎么变得这么贪婪!”

    他看看戴弗斯说:“希望你们用接下来在战场上的表现,证明我的花费是值得的!”

    “你会看到的!”戴弗斯认真的说道。

    这时,对面战船上有人大喊:“戴弗斯!戴弗斯!”

    注:到这一章,戴弗斯在波斯的故事才算真正告一段落。他和提马宋、克里安诺等雇佣军领、以及波斯总督蒂萨弗尼斯、奥戎塔斯还有交集吗?

    我们拭目以待……
………………………………

第八章 到达

    戴弗斯抬头仰望着旁边的三层桨战船,只见有人在船舷边向他挥手。

    “嗨,色诺芬,我还以为没有机会向你告别了!”

    “戴弗斯,我接受安那克西部斯的要求,匆匆的赶往拜占庭,准备重新将我们雇佣军集合起来,火赶往小亚细亚,没想到你已经要去大希腊了!留下来,让我们一起继续并肩战斗!”色诺芬诚挚的向戴弗斯做出请求。

    戴弗斯暗道好险,然后耸耸肩,认真的说道:“很遗憾,我已经与图里伊签订了协议,并且向哈迪斯了誓!”

    “那……真是太不巧了!”尊重神祗的色诺芬流露出遗憾的神色:“我们不能在一起战斗了!……”

    “看来,斯巴达要与波斯开战了。我只能祝愿你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受宙斯庇护!”戴弗斯此话倒是自内心。

    “我也祝福你同样如此!”色诺芬真诚的说道:“本来还想邀请你去雅典一趟,见见我的老师苏格拉底,他一定会对你的那些新奇的看法非常感兴趣!而他的一位学生,我的好友柏拉图,和你的观点有些相似,你们俩一定会成为好友的!可惜……”

    “总有一天我会去雅典!相信那时你已经写完了我们在波斯战斗的故事,别忘了送我一本。”戴弗斯只知道色诺芬后来写了《长征记》,却不记得色诺芬的生活经历,毕竟前世他不是史学家。

    “放心吧,我会给你多抄写一份。”色诺芬笑道。

    戴弗斯依稀记得:苏格拉底是被雅典当局给定罪毒死的,具体时间他不清楚,可他记得苏格拉底本可以选择被驱离雅典,他却执意留下,想以死亡唤醒麻木的雅典公民。所以戴弗斯放弃了提醒色诺芬的决定,只是挥手说道:“再见!”

    “再见!”

    谁知这一挥手,再见时已是沧海桑田,好友成了敌人。世事难料,令人唏嘘……

    船队前行,斯巴达的战船渐渐消失在碧蓝色的天际下……

    布尔科斯见戴弗斯还伫立在船尾,不禁走过去说道:“还在想你那位雅典好友?”

    “色诺芬是个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戴弗斯怅然若失,毕竟色诺芬是将这个世界和他的前世联系起来的第一位历史名人。

    “雅典就是靠着一批又一批有才华的人,才造就了它的辉煌!”布尔科斯深有感触的说:“甚至我们也是沾了雅典的光,才有了图里伊一建立就繁荣的景象!”

    “哦,是吗?”布尔科斯的话成功的引起了戴弗斯的兴趣。

    “当时,负责组建图里伊的领导者是两个能力很强的雅典人,兰博恩和色洛克利图斯,还有雅典著名学者普罗塔戈拉斯为图里伊制定法律,雅典还邀请了希腊著名工程师希波达摩斯为图里伊设计城市,负责建造……同时还有两位雅典贵宾移居图里伊,一位是写《历史》的学者希罗多德,一位是著名的修辞学家蒂西雅斯,甚至还有斯巴达人克里安德里达斯为图里伊指挥作战。所以,图里伊才能向南与克罗托内保持和平;向北,与塔兰图姆争夺塞里斯平原;向西,防御卢卡尼亚人和布鲁提人的侵袭;向东;与希腊加强贸易。因此,一举成为大希腊的强邦!”布尔科斯追忆过往,说得眉飞色舞。

    戴弗斯认真地倾听着。

    然后,布尔科斯自豪的神情变得黯淡:“可惜,雅典输给了斯巴达。现在斯巴达是希腊的霸主……”

    “对图里伊的影响大吗?”戴弗斯急问。

    布尔科斯不想再多说,只回了一句:“你到了图里伊,慢慢就会知道。”

    戴弗斯笑着安慰他说:“你不用担心,斯巴达的霸主地位一定维持不了多久。”

    戴弗斯的惊人之语当即引得布尔科斯的注意:“为什么?”

    “因为斯巴达人开始收受贿赂了。”戴弗斯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来库古为斯巴达制定的独特的制度,本意就是将斯巴达公民都培养成凶猛的战士,才能对内压制人数比斯巴达人多得多的黑劳士,对外称雄希腊。为此,让所有斯巴达公民都维持简单朴素的生活,才能保证基本的平等,否则就会有斯巴达公民提出异议,‘凭什么你吃好穿暖,我就要从小就要接受残酷的训练,要三十岁才能脱离军营的单身生活,’因此他们封闭国门,禁止商业贸易,禁止使用更利于携带的货币,禁止辩论,禁止戏剧,禁止诗歌、禁止书写和出售除军事外的其他书籍……人人都说斯巴达战士可怕,是因为斯巴达人没有其他的乐趣,战斗和杀戮就是他们唯一的乐趣!现在好了,斯巴达成了希腊的霸主,战略要地需要驻守,他们的舰队需要巡航,斯巴达人走出国门,在外一呆就是半年一年,当然会接触到他们以前没有接触的东西。培养简单朴素的生活不容易,可要想破坏这种生活就太容易啦!一但让斯巴达人称雄希腊的战斗精神被消蚀殆尽,斯巴达的霸权还能维持多久!!”

    布尔科斯从未听过有人用如此简单而生动的语言来分析斯巴达的政治制度,就像一把锋利的匕直刺斯巴达制度的脆弱核心,听起来非常的有道理。他有些呆的看着戴弗斯,这个年轻人让他感到了些许的敬畏,他突然想起了关于戴弗斯是“神眷者”的传闻,他张张嘴,现嗓子有些干涩,干咳了几声,不禁问道:“如果……如果是这样,那么在希腊,将会是谁来作斯巴达的对手?”

    戴弗斯耸耸肩:“我不是神祗,我怎么会知道。”说着,他抬起头,仰望着碧蓝的天空那展翅翱翔的海鸥,底比斯、马其顿……脑海中闪过一大串的城邦名字,不知为何心中升起了一股豪气……

    ……………………………

    经过了斯巴达战船堵截之后,布尔科斯怕再出意外,命令船队日夜兼程。

    几天后到达优卑亚岛后,才上岸补充粮食和淡水,然后航行穿过基克拉迪群岛,绕过雅典的阿提卡半岛,由于没时间上岸逗留,戴弗斯只能遗憾的在船上向西远望那不在视线内的、闻名前世的雅典。

    接着,船队途径阿尔哥斯,又小心翼翼的绕过伯罗奔尼撒半岛了,一直到达扎金索斯岛,才上岸歇息一晚。第二天继续向北航行,到科基拉岛,这时才掉头向西,进入了以大希腊强邦塔兰图姆命名的塔兰托海湾。

    这是一个平静的海港,潮湿的海风掀不起一丝波澜,湛蓝的海水安静的如同一块光滑剔透的蓝色丝绸,无数船只如同不停穿梭的银梭,在这块巨大的蓝色丝绸上织出美丽的图画。

    雇佣兵们看到这美丽的景象,原本因长时间海航而疲惫的身心,陡然变得兴奋起来,开始大声说笑打闹。

    布尔科斯这支不小的船队也引起了有心者的注意,几只船帆上绘着“人骑海豚”图案的三层桨战船,迎了过来。

    “没事儿,是塔兰图姆的巡航船。”布尔科斯正对戴弗斯说道,船队的领航船已经迎了上去。

    “是我们进入了塔兰图姆控制的海域?”戴弗斯好奇的问。

    “还没有。这只是这个海湾几个城邦间的协议,相互之间保持通气,以防万一。”布尔克斯解释道。

    就见塔兰图姆的战船掉头离去,船队继续前行……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布尔科斯手指前方,说道:“前面就是图里伊。”

    戴弗斯忙扶住船舷,睁大双眼眺望:前方五百多米处是一片绿色的海岸线,其中有一条白色的“飘带”由西向东,直入大海;在“飘带”尽头,无数星星点点的白色船帆汇聚,天空中万千海鸥盘旋,但是没有看到城市的影子……
………………………………

第九章 废墟

    布尔科斯似乎看出了戴弗斯的疑惑,于是解释说:“图里伊城在距离克拉蒂河口约二十里的地方。”

    戴弗斯“哦”了一声,问道:“图里伊在和卢卡利亚人交战,怎么还有这么多的船只来进行贸易?”

    “卢卡尼亚人没有船,无法截断图里伊的海上交道,而越是战争,所需的物资就越多,这些商船都是来挣钱的……”两人正说时,船队已经停止前进。

    领航船独自前行,很快汇入那一片白帆之中……

    约一个小时之后,领航船返回,靠拢布尔科斯的坐船,然后上来一个人。

    “布尔科斯,你终于回来啦!我还以为卢卡利亚人吓得你已经移居到希腊去啦。”来人笑嘻嘻的走上前。

    “连最胆小的你都没有离开,我又怎会离开。”布尔克斯开玩笑地说着,给了他一个拥抱。

    “一切都还顺利?”

    “图里伊还好吧?”

    两人同时问道,又同时笑了。

    “看你一副轻松的样子,图里伊城应该还很安全。”

    “你知道的,野蛮的卢卡利亚人没有高的技艺,既不会打造攻城器械,也不会造船,他们只是破坏了城外的村庄和农场,幸好秋天的时候,小麦早已收割完毕。在冬天的时候,在城外的卢卡尼亚人爆了瘟疫,不得不退回了北面山区,只在阿门多拉腊留下了少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