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土紧急在镇内修筑起一道防御南面的土墙。
马西阿斯因见弩炮射程所限、无法彻底摧毁梅亚罗镇,竟狠下心来让弩炮部队换上火罐,企图弹射入镇内,燃起大火,焚毁梅亚罗镇,消耗敌人的体力,打击敌人的士气,甚至将敌人彻底赶出梅亚罗,更方便锡拉库扎军队的进攻。
幸亏第一军团士兵和流亡者在修筑土墙的同时,为了方便取土,挖掘了一条由东向西的壕沟,阻止了火势的蔓延,保存了梅亚罗镇北部住宅区的完好。
锡拉库扎的弩炮部队用石弹、短矛和火罐不间断的轰击了一天,光折损的弩炮就将近一半数量,几乎一半个梅亚罗镇变成了废墟,大火直到傍晚来临时仍在燃烧,倒是为第一军团的哨兵观察敌人动向、防止偷袭提供了便利。
但是,镇内的流亡者及其家眷一万多人猬集在镇内的狭小区域,整整一个白天的轰鸣和大火已经让他们身心俱疲。包括第一军团的士兵同样如此,虽然人员损失并不大,但是这样的远程攻击让勇敢的第一军团士兵甚感无力,同时也增多了对明日战事的担忧。
在这一天的轰击中,最惨的是那几百名被俘而还未释放的西库利青壮年公民,因为所有人都忙于应付锡拉库扎的弩炮攻击,没有人去顾及这些被囚禁的俘虏,结果全部被大火活活烧死……
…………………………………
第二天拂晓,在西里庭外的戴奥尼亚中军大营,第四军团的一个小队正在木墙上巡逻。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又因雨水开始增多,因此南意地区清晨常有大雾,往往到上午还不消散,西里庭也不例外,尤其今天更是大雾弥漫,天地之间,灰茫茫一片,人走在其间,雾气浓厚的仿佛伸手就能抓起一团,五米之外完全看不清人,连呼吸都有点困难。
在这样困难的天气下,士兵们不但没有懈怠,反而更加提高警惕。
小队长爱菲阿尔特反复提醒士兵们打起精神,注意倾听营地外的动静。在锡拉库扎人入侵大希腊之前,他还只是个军团士兵,克罗托内会战之后,原小队长负伤,他被队友们推选接任了这一职务,像这样的例子在戴奥尼亚的军队中很普遍,战争会夺去无数士兵的生命,也会让真正的勇士脱颖而出,临危受命。
突然,有士兵喊道:“队长,好像外面有声音!”
爱菲阿尔特一惊,忙示意士兵们不要说话,他抓住城垛,探出身子,仔细聆听。
其他士兵也纷纷做着同样的动作。
前方似乎有唏唏嗦嗦的细微杂声,但浓密的大雾让大家听不真切,也不敢确定。
发不发警告?爱菲阿尔特在士兵们的注视下有些紧张,因为一旦发出警告“有敌袭”,那么整个戴奥尼亚大营及几万士兵就必须在这寒冷的凌晨爬出温暖的被窝,穿戴好盔甲,拿出盾矛,在很快的时间集合完毕,立即赶往各军团、各大队、各连队、各分队指定好的防御位置。这还是在平时,像今天这样难见的浓雾天气,如此大规模的紧急备战行动必然会出现一些混乱,如果最终确定没有敌袭,爱菲阿尔特的小队所面临的责任可想而知。
爱菲阿尔特咽了口唾沫,对手下说道:“立刻去通知各哨楼上的弓箭手,请他们往前方射上一支箭。你们各自在哨楼前方,仔细倾听营地外的动静!”
命令很快得到执行。
爱菲阿尔特回首仰看着身后距离自己有三米高的哨楼内弓箭手弯弓搭箭,箭矢射出后不久,就被浓雾吞没……
爱菲阿尔特侧耳倾听,几分钟过去,营地外没有什么异常的动静,他暂时松了口气,心中还略微有点失落。
就在这时,斜前方一声凌厉的尖叫刚划破浓雾,随即又嘎然而至。
“队长,有敌人!”不远处的士兵急喊。
爱菲阿尔特立刻变得既紧张又兴奋:“立刻通知大营!”
“呜!呜!呜!……”高亢的军号声响彻戴奥尼亚营地,原本沉寂的大营顿时沸腾起来……
戴弗斯也被吼声惊醒,刚翻身坐起,书记官赫尼波利斯就急匆匆的走进来:“陛下,锡拉库扎人来袭营了!”
戴弗斯听到这个消息,不慌不忙的掀开盖在身上的皮袍,仆人给他拿来衣物和盔甲,他边穿边说道:“狄奥尼修斯终于出城了,他们来了多少人?”
“现在外面有大雾,不知道有多少敌人出城。”
“哦,大雾!狄奥尼修斯倒是很会选择时间。”戴弗斯在仆人的帮助下,将厚实的胸甲套在了身上,用手拍了拍,感觉松紧度正好:“左、右两营的情况怎么样?”
“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传来,会不会是——”赫尼波利斯大胆的猜测道:“狄奥尼修斯集中兵力,专攻陛下你所在的中军大营?”
戴弗斯一笑:“好想法,但不要着急下结论。我们只需按照之前的部署,守好营地,再慢慢观察敌人的动向。”
“需要我去把阿明塔斯、马托尼斯等各军团长叫来吗?让陛下您给部署任务、下达命令?!”赫尼波利斯又问道。
………………………………
第两百一十三章 西里庭营地攻防战(二)
“不要着急,赫尼。传唤将领是托尔米德的职务,你抢了他的活儿,他会不高兴的。”戴弗斯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轻声说道:“你刚担任我的书记官,还需要慢慢适应。现在我交给你的第一个任务就是——”
赫尼波利斯立刻端正姿势,等待戴弗斯下令。
“就是和我一起吃早餐。”戴弗斯促狭的说道。
“啊!敌人马上就要进攻了,陛下您还要吃早餐?!”赫尼波利斯带着几分斥责的惊呼让仆人瞥了他一眼:也就是赫尼波利斯敢这样对戴弗斯国王说话,其他将领在戴弗斯面前,谁不是毕恭毕敬的!
戴弗斯没有在意,他示意仆人去端早餐,然后踱步到帐门,看了看外面的天气,然后说道:“不吃早餐,哪有力气同敌人厮杀。说不定,现在外面的士兵们正嚼着面包,喝着热汤取暖……一场战斗自有它的规律和节奏,我们既不能慢,也不能急,掌握好行动的节奏才能更好的保持士兵的体力和士气!”
赫尼波利斯似懂非懂的点头。
相比较大帐内气氛的平和,营地里则是气氛紧张。因为大雾浓厚,根本看不清所属分队、连队的军旗所在,小队长就显得非常重要,他不但要聚拢手下的九名士兵,检查他们的武器装备是否有问题,还要在嘈杂的营地内分辨出上级队官的叫喊声,然后带着士兵们赶去会合,同时还要避免在人来人往的通道内被挤散。
一堆堆篝火相继在营地内被点燃,它不只是为了给这雾蒙蒙、灰蒙蒙的天气带来光亮,也是辎重营的厨师们在为各个分队士兵烧制面包和肉汁、热粥。
之所以戴奥尼亚的军团士兵们还没有被紧急调往东面营墙附近,防御敌人的进攻,那是因为锡拉库扎人还没有出现在壕沟前。这几天,戴奥尼亚士兵们不辞辛劳,在营地前铺设的长达60多米的各种陷阱和鹿砦,阻碍了敌人的快速突进。
就在锡拉库扎人借着浓雾的掩护加快排除这些阴毒可怕的陷阱时,戴奥尼亚中军大营内集中了所有军团的近40架弩炮,很快都就位了(这些弩炮是在戴奥尼亚军队包围西里庭的第二天,随内托河北岸大营一起迁移过来的)。
拥有更多的弩炮使用经验、并且在克罗托内城的防御战中有出色表现的第四军团攻城营弩炮校正员库尔多罗德被戴弗斯任命为整个弩炮部队指挥官。
此刻在库尔多罗德前方是白茫茫一片,观察不到任何可疑目标,无法判断距离。但是库尔多洛德胸有成竹,数据都牢记在他脑中,弩炮位置距离东面木墙多远?木墙有多高?营地外陷阱地段有多长?……
他略作沉思,就开始下达命令:“50度仰角,五公斤石弹,退三格,准备!”
传令兵迅速将命令传达给在这个区域内的所有弩炮手。
他们立刻调动弩炮的支杆,让滑槽下降,仰角加大,然后摇动滑轮,强劲的弹簧臂“咯吱咯吱”的被拉开、固定,五公斤的石弹被放进了光滑的槽内。因为手工艺和材料的限制,50度仰角是戴奥尼亚弩炮所能达到的最大仰角,在这样状态下,石弹射出去的抛物线高,但距离近。退三格是指用几根绞紧在一起的、牛筋制成的弹簧组被拉开的程度只是半满。五公斤石弹是戴奥尼亚弩炮所能发射这种型号的石弹中的最小重量(最大重量为15公斤,这跟锡拉库扎弩炮有所不同,由于锡拉库扎在西西里频繁的攻打其他的城邦,因此弩炮对城墙的破坏力要求高,弩炮也因此更大、更重,能将一个塔连特重量的石弹(即26公斤)射出近300米)。
库尔多罗德的想法是:西里庭的早上雾大、水气多,天气又凉,对弩炮的结构、尤其是牛筋制作的弹簧组有很大影响,所以先用小重量石弹来给器械热身,同时测试一下敌人的主力所在。他预估的石弹落地点为壕沟外80…120米范围,如果敌人大举进攻,那么这个区域应该是敌人最集中的地方,但是通常发射五公斤石弹,射程往往超过500米,所以他又是调高仰角,又是减轻弹簧组的张力,就是希望能达到他所希望的射程。
第一军团的士兵们盘坐在地上,嚼着面包,仰头看着一颗接一颗石弹被射入半空,消失在浓雾中……
片刻,营地外的浓雾中突然像炸了锅似的,响起了一片惨叫声和惊呼声,彻底证实了锡拉库扎人大军来袭的事实。
“50度仰角,十公斤,退一格,准备!”库尔多罗德这位曾经温文儒雅的戴奥尼亚学园的学生经过战争的熏陶,身上多了一份杀气,弩炮队首发命中的消息并没有让他象手下一样欢呼雀跃,他继续冷静的下达命令。
昨日,戴奥尼亚第一军团在梅亚罗镇遭到锡拉库扎近百架弩炮、腹弓的一整天的轰击,而今天戴奥尼亚人在西里庭外以同样的方式还以颜色,报应真是来得太快。
狄奥尼修斯并不是不想用弩炮还击,可是当初他所携带来的弩炮因为要攻打克罗托内城,都带到了塔奇纳迪河的大营,结果会战失败,军队只顾逃命,所有的攻城器械遗弃在营地内,都落入了戴奥尼亚人手中。原本凭借他麾下近千人的工程师、工匠和学徒,在短时间内重新制作出几十架弩炮完全不是问题,但是有一个关键的弩炮器件,锡拉库扎人却无法立刻制造出来,那就是用牛筋制作的弩炮弹簧组。他们被戴奥尼亚人包围在城内,很少有民众把牛羊养在城里,而军队的驮兽也大多遗失在塔奇纳迪河大营,更何况即使城内有牛,现在杀牛、取牛筋也要经过很多道工序,用将近半年时间才能制造出合格的弹簧组,因此狄奥尼修斯放弃制作弩炮,集中人力制作其他器械。
此刻,成千上万的锡拉库扎奴隶和自由民正抓紧时间破坏陷阱和鹿砦,然后夯平土地,铺上木板,突如其来的石弹落入密集的人群中,头裂骨断、鲜血四溅。
事实上,因为石弹的抛物线高,落地之后很少再弹跳,总共造成伤亡人数也就20多个,但是每一个血淋淋的惨象吓坏了他周边的人,锡拉库扎的队官们费了很大的劲儿才能勉强稳定住他们的情绪。
既然已经被戴奥尼亚人察觉,锡拉库扎人也就不再隐藏,他们开始将制作好的攻城器械一一推出城。为了制作它们,锡拉库扎人几乎扒掉了西里庭城内所有的宅院,收集门板、木料,甚至还砍光了港口的树木……
这其中制造的最大器械无疑是近六米高的活动塔楼,为了让这几座塔楼能够运出城,狄奥尼修斯果断命令手下组织人手,暗中拔掉一小段城墙,直至昨晚才彻底让其变成一条城内到城外的通道。
狄奥尼修斯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在得到洛克里方面的报警后,他才意识到:狡猾的戴奥尼亚人修筑营地、围困西里庭,并不是要攻城,而是封锁住锡拉库扎军队,转而进攻锡拉库扎弱小的盟邦。为了达到这个阴险的目的,那个年轻的戴弗斯甚至利用和谈来麻痹自己(当然,他自然的忽略了锡拉库扎同样在利用和谈拖延时间)!
锡拉库扎当然不能允许戴奥尼亚顺利达成他们的计划。既然戴奥尼亚军队转而进攻洛克里同盟,西里庭城外的大营里驻守的兵力自然就会减少,而且戴奥尼亚人还建造了绵延十里的庞大军营来包围西里庭,更是分薄了戴奥尼亚的兵力……
戴弗斯的“自大骄狂”让狄奥尼修斯看到了击败戴奥尼亚军队的良机。这几天,锡拉库扎士兵渐渐从失败中恢复过来,而他也花费了很大的精力,说服那几万自由民和奴隶满怀期望的加入到士兵的行列中。“给予自由、给予公民权、给予土地……”这些方法可不光戴奥尼亚做过,锡拉库扎也曾经做过,不过以前主要是针对雇佣兵,而这一次狄奥尼修斯为了击败戴奥尼亚、脱离险境而扩大了适用的范围,当然最重要的一个促使他们拿起武器的原因就是——所有人都想顺利的活着回西西里。
因此当戴奥尼亚的近两千名轻步兵赶到木墙上,开始向雾蒙蒙的营地外全力抛射无数箭矢,导致不少锡拉库扎人受伤死去时,他们尽管惊慌,但还没有出现大的混乱,基本还能继续进行扫平防御设施的任务。长度不到百米的陷阱地带在上万人的加紧努力下很快就被填平。
然后,这些自由民和奴隶躲避着箭雨和石弹,仓皇退往后方,循着喊叫者的指引,来到距离戴奥尼亚营地几百米外的地方,这里站着上千名锡拉库扎公民兵,他们组成了足有一里多长的横列,在他们的前方地上摆放着一堆堆制作简陋的长矛和木盾。
………………………………
第两百一十四章 暴乱(一)
士兵们给回来的自由民和奴隶发放盾矛,十人组成一小队,由一名公民兵带领着,重新杀向戴奥尼亚营地。如果有人拒绝去战斗或者逃跑,那么这些士兵就会抓住他们,就地处决,以震慑贪生怕死者。
在这些临时拼凑的队伍前面是近两万名锡拉库扎士兵和移动中的攻城器械。他们排列着极其松散的阵型,扛着长达十米的云梯,推着笨重的各种攻城器械,走在刚刚由自由民和奴隶平整过的泥地上。由于他们很多人在之前的会战中遗失了盔甲和盾牌,因此现在每个人的装备都比较简陋,几乎和后方的自由民一样,原先根本不担心的箭矢现在却成为最令他们头疼的远程武器。幸好箭雨大多被队列最前方的塔楼、挡箭车、攻城车所挡住。
看是声势惊人的石弹不时呼啸着落下,泥沙四溅,锡拉库扎士兵却不像自由民那样惊慌,毕竟弩炮攻击他们见得太多了,只是每一个人都在祈祷“阿波罗庇佑,不要成为被石弹直接砸中的倒霉者。”
“砰!”的一声巨响,一辆挡箭车被石弹击中,当即解体,破碎的木片还导致推车的几名奴隶受伤,吓得后面的士兵下意识的距离攻城器械远一些,最担心弩炮攻击的可是这些大家伙啊!
戴奥尼亚轻步兵在木墙上听到前方传来“隆隆”的响声,而且声音越来越大,仿佛即将释放闪电的春雷,他们都感到紧张,弯弓搭箭的速度更加快了,每听到一声惨叫,他们的心里就得到一分舒缓。
很快,前方的白雾中多了隐隐绰绰的物体和人影,当十多座比营地的木墙还要高一些的塔楼钻出浓雾、出现在壕沟前时,戴奥尼亚士兵都因为这些庞然大物而感到紧张。
“防御!”重步兵们迅速将长盾架上了头顶,形成了盾阵。
就听见“铛铛……”的连续脆响,那是从塔楼上投掷过来的标枪和长盾的中央金属撞角相碰发出的声音,也有极少数标枪扎穿了长盾,给军团士兵造成伤害。显然,锡拉库扎人知道弓箭手对戴奥尼亚的重步兵威胁不大,因此在塔楼顶上的全是标枪手。
躲在戴奥尼亚重步兵身后的轻步兵也立刻向木墙外八九米远的塔楼还以箭矢和标枪。
塔楼顶端的锡拉库扎人依靠着木质围栏的保护,即使有中箭倒下者,很快就会有新的轻步兵从塔楼后方的入口进入,通过木梯爬到顶端进行替换。
靠着塔楼远程火力的压制,锡拉库扎士兵冒着射来的箭矢、标枪,赶到壕沟前,将十米多长的云梯搭在了木墙上。
由于戴奥尼亚军团士兵建造营地的严谨,他们挖掘的壕沟足有四米宽、三米深,沟内遍布尖木桩,另一侧直接修起土垒,夯实土垒韩后,又在土垒上再建起木墙,因此土垒加上木墙有近五米高。锡拉库扎士兵根本无法在木墙下立足,只能直接站在壕沟对面,通过加长的云梯进行蚁附攻城。
长度增加的云梯在搭上木墙后倾斜度减少,不但使攻城士兵的身体更容易暴露在对方的攻击之下,而且云梯更容易晃荡,一不小心就容易摔进壕沟,被尖木桩刺穿身体。但是锡拉库扎士兵毫不畏惧,搭起一架架木梯,前仆后继的向墙头爬去。
在塔楼和云梯吸引戴奥尼亚守军注意力的同时,成百上千的自由民背负着装满土的麻袋,集中快速的跑向营门前的这段壕沟。中途不断有人中箭倒下,但有更多的人成功的将麻袋抛进了壕沟。
驻守戴奥尼亚中军大营的是戴奥尼亚的第四军团和第七军团共11000人,全部赶到了东面的木墙,进行防御。由于木墙内的走道并不宽,因此弓箭手退到了木墙下或者哨楼上,继续对营地外的塔楼进行狙击,以及集中对后继赶来的锡拉库扎士兵进行远程攻击。
在木墙上,是重步兵和标枪手混编部队对壕沟前的或云梯上的敌人投掷标枪,用盾矛将企图爬上墙头的敌人打下壕沟,同时还要防护塔楼上的标枪袭击。
当浓雾逐渐散去,太阳升上天空,戴奥尼亚中军大营攻防战进入白热化……
………………………………
而在此同时,在西西里的奥提吉亚岛通向锡拉库扎主城区的城门打开,希帕瑞努斯乘坐的马车及其随从鱼贯而出。
奥提吉亚岛原本是锡拉库扎人最早的殖民聚居地,直到狄隆担任僭主后,才大举迁移周边城邦的民众到锡拉库扎,开垦与奥提吉亚岛相连的内陆地区,同时大力发展海贸。从那之后,锡拉库扎逐渐成为西西里希腊城邦中的最强大者。到了狄奥尼修斯担任僭主时,他不但进一步迁移更多的希腊人口到锡拉库扎,同时因为先后两次发生暴乱,差点推翻了他的统治,还险些危及他的生命,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他强行迁出了奥提吉亚岛原有的居民,让这座半岛成为他的家眷、支持者们、忠诚于他的雇佣兵的居住地和堡垒。锡拉库扎民众私下里戏谑的称“奥提吉亚岛是狄奥尼修斯的卫城”。
菲利斯托斯与希帕瑞努斯作为狄奥尼修斯忠诚的下属,当然也住在奥提吉亚岛上,但是整个城邦的市政厅却在岛外、在阿波罗神庙以南的广场旁,所以每天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菲利斯托斯都会很早赶到市政厅处理政务,下午再回到奥提吉亚岛的宫殿,向狄奥尼修斯汇报情况。
希帕瑞努斯作为情报总管,虽然市政厅内有他的位置,其实他通常都是在奥提吉亚岛上自己的府邸内办公,因为这样更隐秘。只是狄奥尼修斯离开锡拉库扎这段时间,为了更便利、更快捷的了解城内的局势,也更方便就近监视市政厅内的这些官吏,他才每天都到市政厅去办公。
希帕瑞努斯及其随从出了奥提吉亚岛,还要经过一个长500米、宽300米的地峡才能进入锡拉库扎宽阔的内城。而在这地峡正中还建有一个很小的堡垒,驻扎有上百名雇佣军,与封锁奥提吉亚岛的城墙互为犄角,狄奥尼修斯为了自家的安全可谓是想尽了办法,但这个堡垒的存在,也让这段不太宽的通道变得更加狭窄。
希帕瑞努斯所乘坐的马车在地峡出口处突然停了下来,外面有吵闹声传入他耳中,他忙探出头,向外张望:只见峡口处有几十名男子正在打架斗殴,很多人在旁边看热闹,甚至加油助威,将前方堵了个水泄不通。
“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希帕瑞努斯忙说道。
很快手下赶回来汇报:“大人,听说是因为今天要在广场聚集公民、组建大希腊的援军,这里的一些公民响应了城邦的动员,正要前往广场,另一些民众却认为他们这么做只会让……让这一场战争一直持续下去,没有终结,所以阻扰他们前去,结果双方就……”
希帕瑞努斯心情烦躁的看着尘土飞扬的前方,骂道:“该死的菲利斯托斯在干什么?!还不快派巡逻队来将这些人赶走!”
………………………………
菲利斯托斯一般都是大清早就到市政厅办公,今天还要更早一些,因为在市场集合公民、组建军队是城邦的一件大事,尤其是锡拉库扎现在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更要维持好城内秩序,保证这件事情能够顺利完成,所以他要在公民们聚集在广场之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