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据说在这两项比赛的观众中经常有军务部人员和各位军团长观看。因为这两项比赛不仅仅是允许公民和预备公民参赛,同时也允许自由民、外邦人、甚至奴隶参赛。获得好成绩的他们就会被军务部游说,加入戴奥尼亚王国或者脱离奴籍,因为这样出色的选手一般都会是优秀的士兵。
除了这两项比赛之外,庆典还有其他有趣的比赛。比如:骑牛比赛,赛羊,赶猪比赛……这同样是为了向畜牧保护神——赫拉克勒斯表示尊敬。趣味横生的爬山比赛则是显现赫拉克勒斯的探险精神,而令人捧腹的抱妻子跑步比赛则是向这位风流的天神表示致敬……
因此和其他庆典不同,赫拉克勒斯庆典期间始终充满了欢笑。在开心的同时,柏拉图他们还发现在各项比赛的参赛者和观众中,至少有一半都是非希腊人,能充分感觉到他们从内心发自的对这位希腊天神的崇敬,在尽情的享受着比赛的快乐,和希腊公民和谐的互动。
柏拉图并没有待到这个庆典结束,到了6月初,他就向戴弗斯国王和戴奥尼亚学园辞行,准备返回雅典,毕竟阿卡德米学园还有一大堆事务等着他去处理。
戴弗斯为他举行了送别宴会。
在宴会上,柏拉图欣然说道:“这一段时间,非常感谢戴弗斯陛下您对我的巨大帮助!让我有了充足的时间来观察戴奥尼亚王国政体的运行情况,我发现戴奥尼亚相比其他希腊城邦,有不少的优点。
首先,戴奥尼亚重视教育,由政府出资在各个城市修建学校,低廉的入学费用让王国内六岁以上的儿童几乎实行了普及的基础文化教育。这种教育是全方位的,不但对孩子们教授数学、文学、修辞、逻辑、哲学……而且还教授雕塑、音乐、舞蹈来熏陶他们的心灵,进行体育锻炼来加强他们的体魄。等他们成年后,他们就是戴奥尼亚的金种和银种,他们很容易就能成为王国的优秀公民。
其次,戴奥尼亚虽然强调法律的作用,但其实更强调德育。不然不会信奉哈迪斯为你们王国的保护神。宣扬哈迪斯公正严明的冥狱惩罚来引导民众在生前多做善事……你们对赫拉的推崇也是如此,引导民众爱护婚姻,爱护家庭,这对王国的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戴奥尼亚利用神祗引导公民向善,这是一种非常新奇、却又非常有效的方法,完全值得其他城邦学习。
再次,戴弗斯陛下你之前对我说,‘你不会对王国的公民进行严格的分工’,但是戴奥尼亚通过一种叫“考核”的方法对王国的公职人员进行了严格的分工。让通晓法律者担任法官,让擅长制作者担任监造,让擅长挣钱者管理贸易,让擅长统计者掌管钱财……连你们的统军将领都是经过士兵、队官一级一级提拔上来的,你们的城市行政长官也大多具有丰富的城市管理经验。这完全不像大多数的希腊城邦,包括雅典,被民众通过公民大会选上来的城邦高级官员大多是只会花言巧语、迎合民众的伪善之徒,他们不知道如何管理好一个城邦,更不知道如何率领部队去赢得胜利。民众的盲目无知让这些人掌握了城邦的权力,又怎么可能让城邦强盛了!
还有,戴弗斯陛下,你让女孩和男孩一样从小接受相同的教育,进行体育训练,成年后给予她们更多的财产和生活的自由,虽然还没有做到让女性也担任王国的一些公职,但是相比较其他希腊城邦,你们在男女平等这个问题上已经做的非常的好。
还有,戴奥尼亚在财产的分配上也做到了公平。每位王国公民都能分到五亩土地,其后根据公民在王国中所作出的贡献,还能再分配到土地和其他的财物奖励,而不是让王国的公有财产大半被贵族和富人赚取……”
听到这些话,戴弗斯心情舒畅,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对其他来赴宴的元老说道:“你们听见了吗,我们党员有这么多的优点,你们应该对王国更有信心、更加努力才对!”
其他人也笑着回应。
柏拉图却没有笑,他注视着戴弗斯,认真的说道:“我发现戴奥尼亚还有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戴弗斯陛下你!”
“我?”
“是的。”柏拉图情绪开始激动的大声说道:“作为一个国家的国王,你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而是依照法律行事。你没有大肆挥霍、追求奢华的生活,而是低调节制。据我所知,戴奥尼亚王国的政体以及这些令我感到惊叹的法案大多出自你的建议,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深刻的观察和良好的判断是很难做到的。而能够做到这一切的只能是哲学家!哲学家并不一定要写作论著、广为人知。我的老师苏格拉底从来都是只说不写。而戴弗斯陛下你却是只做不说,你就是一个真正的哲学王啊!”
说到这里,柏拉图神情兴奋,两眼放光:“我之前的判断错了,我的理想国并不是在现实无法存在,而是它正在实现,就在戴奥尼亚!”
在前世,柏拉图曾到过塔兰图姆游历,当时的塔兰图姆正处于强盛时期,柏拉图对长期担任执政官的阿契塔一见投缘,因为身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重要人物,阿契塔正是柏拉图心目中所期盼的“哲学王”的典型形象,因此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对阿契塔大为推崇。但是在这一世,阿契塔早死,塔兰图姆也沦为戴奥尼亚王国的一个自由市,但柏拉图却将目光转向了比阿契塔创造更多辉煌的戴弗斯。
当然,在送别宴会上自傲的柏拉图并没有承认他在《理想国》一书中和戴奥尼亚的现状相比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即以前他的目光有些狭小,只聚焦于一个城市,甚至认为城邦人口的数量以5040人为宜,而戴奥尼亚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广袤的土地,同样可以治理的不错,这就让他心中有了很大的触动。
怀着不舍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憧憬,柏拉图离开图里伊,返回雅典。在专注于教学的同时,他也将大半精力投入到对城邦政治制度更深入的思考,并在几年后写出了《戴弗斯篇》,并声称这篇文章的价值远超过他之前所写的《吕西斯篇》、《高尔吉亚篇》、《希庇阿斯篇》……等文章,而且不亚于《理想国》一书,这是后话。
注:终于写完了这一卷!之前一直不敢动笔写柏拉图、写哲学、写学术争论,因为我很不擅长这个,曾有书友劝我避开它,但我后来想既然写的是古希腊,又怎能没有古典时代文化百家争鸣的场景,所以硬着头皮写了,为此看了好几本书,虽然写的比较肤浅,好歹是战胜了自己。
接下来的一卷就更精彩了,因为有你们想看的东西:罗马、迦太基、伊特鲁里亚、埃及、凯尔特、伊比利亚……
所以下一卷的名字是《西地中海风云》!
………………………………
第一章 德尔斐
阿格西劳斯的兄弟泰琉提亚斯在卡尔基狄亚半岛战死,阿格西劳斯倍受打击,再次病倒。
最终由另一位斯巴达王阿格西波里斯重新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盟邦中招集了一支大军,再次前往北希腊,进攻卡尔基狄亚同盟。
结果阿格西波里斯到达北希腊时正值盛夏,他因为酷暑而不幸染上热病,还未与敌人激战就病死了。
斯巴达长老议事会在匆匆的举行完国王的葬礼之后,再次派出远征卡尔基狄亚同盟的继任者,经过连番的苦战,在第三年春季(即戴奥尼亚十三年,公元前380年),迫使奥林图斯投降并解散了同盟,同时还让卡尔基狄亚半岛上的其他城邦被迫加入斯巴达同盟,马其顿的沿海城市也都归还了马其顿国王阿明塔斯,斯巴达一举获得了在北希腊至高无上的地位。
而在北希腊战事激战正酣期间,斯巴达人在伯罗奔尼撒半岛采取高压政策,他们逼迫半岛中部的一个城邦弗琉斯招回之前被放逐在外的贵族,结果贵族与平民爆发战争,斯巴达支持了贵族。经过半年的围困,迫使弗留斯投降,然后按照斯巴达的意愿,实行了新的政体。
而在中希腊中部,斯巴达在控制底比斯,扶持普拉蒂亚之后,又得到皮奥夏其他城邦的依附,斯巴达的势力在中希腊中部的皮奥夏地区开始向东部的阿提卡地区、西部的弗基斯地区扩张……
度过多雨的春季,就是炎热的夏季。斯巴达北征的统帅波利比阿达斯率领军队从北希腊得胜回返。在进入平坦肥沃的皮奥夏地区之前,他们首先要通过塞萨利、马利斯、多利斯、佛基斯等地区,这里有很多个地方是值得作为得胜归来的斯巴达将军去祭拜的。
首先是欧伊铁山峰(Oeta),传闻中斯巴达王室的祖先赫拉克勒斯就是在这座山上将自己献祭在一座火葬堆上,并在火焰中升天加入奥林匹斯山众神大家庭的。
其次在跨过狭窄的关隘的时候,其中最为狭窄的通道仅仅能够容纳两辆四轮马车并排通过,这个通道被叫做温泉关,它的名字在斯巴达将士中间能够引起强烈的共鸣,因为百年前斯巴达国王莱昂尼达带领他的300卫士就是在这里抗击波斯大军,并且全部战死,为斯巴达战士赢得了不朽的荣耀,几乎每一次斯巴达军队经过这里时都要进行祭拜。
在跋涉完崎岖的山道后,就进入了一小块以富饶著称的低地,它叫多利斯平原,希腊种群中多利安人的名字就是从这个地方得来的(斯巴达人也是多利安人)。几百年前,从荒凉的北方迁移来的希腊人先是在多利斯平原暂时歇息,并最终侵入了群山环绕、散布在海岸线各处的低地。几百年过去,他们已经忘却了自己的蛮夷身份,如斯巴达人一直宣称自己是赫拉克勒斯的血脉,占领地斯巴达曾经的国王墨涅拉俄斯的后裔。
在多利斯平原以南、靠近科林斯海湾,同样有一座全希腊都知名的高山,名叫帕尔纳索斯。传说中这座陡峭的山上盘踞着一个巨大的蟒蛇叫皮同,以吃人著称,曾经在赫拉的指使下,追杀过幼年时的阿波罗、阿尔忒尼斯兄妹以及他们的母亲勒托。长大成人的阿波罗来到这座山上,找到了这个正在孤寂阴暗的峡谷中吞噬鹰群的巨大怪物,用致命的弓箭射死了他,从而成为了统治这片地区的主人。
阿波罗种下了月桂树,来净化这片神圣的土地。后来人们砍伐月桂树的树枝,并在这里修建起一座又一座阿波罗神庙,这里就成了全希腊人的神谕圣地——德尔斐。
这个地方山高林密,土壤贫瘠,当地居民难以为生。
阿波罗对他们说:“守护我的神庙,热情接待来访的人群。”
于是德尔菲的民众都成为了阿波罗的祭司,他们修建起庞大的阿波罗神庙群,公正的向每一位来求取神谕和祭拜的人收取相同的费用。正因为德尔菲祭司的这种公正,使得越来越多的希腊人信任德尔菲的神谕,并且坚信:在空气纯净的帕尔纳索斯山上每年有九个月的时间,天神阿波罗都会在那里居住。
又因为传闻中宙斯刚登上统治世界的宝座时,想要丈量自己继承的这片国土,分别向东方和西方放出两只鹰,相向而飞,观察两只鹰的飞翔情况,以确定世界的中心,结果两只鹰在德尔斐会合,宙斯在此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石蛋——翁法勒作为标记(这个石蛋留存至今),因此德尔菲更是名声大噪,超越了希腊种族,在整个地中海都知名。为此,德尔菲祭司们还欢迎异邦人来这里祈求神谕。
当各个互相争斗的城邦前来寻求德尔菲神谕的判决时,它们是完全的相信神谕的判决。因此,德尔菲的中立性就必须得到保证,否则其后果无人能够承担。
200年前,邻近的一个强大的城邦克利萨(Crisa)试图吞并德尔菲的时候,整个希腊都被震动,并且发动了愤怒的反击,很多城邦组成联军来保卫这块神圣的地区,它们甚至违反希腊的传统,向克利萨人饮用的河流中投毒,克利萨城被攻破,这座不虔诚的城市被夷为平地,将希腊大陆与伯罗奔尼撒半岛分隔开的海湾原本摄于这座伟大的佛基斯城邦而叫做克利萨湾,战争结束后则以地峡上的重要城邦科林斯来命名。200多年过去,克利萨当年所在的原野仍然是一片荒芜,没人敢去居住,因为这是受神诅咒的地方。
在经历了这次最为惨烈的教训之后,德尔菲周边的城邦建立了一个近邻同盟,即安菲克提奥涅同盟,它包括了塞萨利人、弗提奥提斯人、洛克里斯人、佛基斯人、皮奥夏人、雅典人……后来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城邦也在斯巴达的带领下陆续加入了进来。
这个同盟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德尔菲的中立,不允许任何势力伤害和吞并德尔菲,因此这个同盟又叫做神圣同盟。每一个盟邦提供两名代表作为整个同盟会议的一员,每年春秋两季在德尔菲召开一次会议,商讨对德尔菲地区的治理,神庙的维护,皮提亚运动会的举办以及阿波罗圣产的管理。通过这种方式,德尔菲的神谕和祭司贵族获得了独立的地位,德尔菲也更加的繁荣。
这一天,来自德尔菲各处的贵族祭司踩着弯弯曲曲的石阶,来到一座陡峭的山坡上,由巨石砌成的阿波罗主神庙就坐落在这里。它背靠帕尔纳索斯山笔直而光秃秃的悬崖,俯视前方幽深的普莱斯图斯山谷,给人以冷峻庄严的感觉。
九位位高权重的阿波罗祭司是从几百年前就生活在德尔菲的九支希腊部落的代表,还有一位与九位祭司同坐在庙内的却是一个女人。
这是一位身体干瘪、皮肤松弛、脸上沟壑纵横的老年妇女。她貌不惊人,在全希腊人中却威望极大,因为就是她走进神谕所,在充满硫磺气息的熏蒸中,为民众带来阿波罗的神谕。她没有自己的名字,她就叫做皮提亚,每一任的代表阿波罗发布神谕者都叫皮提亚。
十个人围坐在庙内,神情凝重。
为首的老祭司是这座阿波罗主神庙的主祭西尔西塔斯,他开口说道:“一个小时前,我刚刚送走了征服卡尔基狄亚的斯巴达将领波利比阿达斯。在斯巴达人北征之前,斯巴达王阿格西劳斯派人为他的出征求取了神谕,他这次来是为了感谢阿波罗对他的指引。斯巴达人对阿波罗的热诚,令人感叹!但是——”
西尔西塔斯话锋一转,沉声说道:“他却带来了四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并让他们踏上了神圣的帕尔纳索斯山,在我提出抗议后,他才让这几名士兵下了山!”
“这是亵渎!这片神圣的区域不允许身带利器的人进入,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这几名斯巴达人应该受到严惩!”旁边一名祭司愤怒的喊道。
“严惩?斯巴达人的野蛮和粗鲁是出了名的,万一他们大闹起来,遭殃的可是我们,要知道他们的军队就驻扎在北面不远的多利斯平原。”另一名祭司无奈的说道。
“难道斯巴达人还敢率军进入德尔斐吗?!如果他们敢那么做,全希腊就会再组织一次反斯巴达同盟,想灭掉克利萨一样,彻底的毁灭斯巴达!”另一位祭司愤怒的说道。
“斯巴达人不会做这种蠢事,他们对德尔斐的尊敬并不亚于对他们的祖先赫拉克勒斯。”主祭西塔尔西斯打断他们的争吵,忧虑的说道:“但是希腊的势力平衡已经被打破,在中希腊的城邦越来越多的依附斯巴达之后,神圣同盟就几乎成了斯巴达独自说了算,德尔斐的中立就很难保持,这对德尔斐的生存是很大的威胁!”
………………………………
第二章 神圣同盟与神谕
西尔西塔斯叹了口气:“上次阿格西劳斯的使者来这里求取神谕的时候,还向我提了一个要求,‘希望当斯巴达的敌对城邦来这里求取神谕时,我们能够将他们求取的内容悄悄告诉斯巴达人……”
“还不止这些。”负责管理圣库的帕特摩斯愤然说道:“波利比阿达斯在离开神庙之后,还特意去我那里去转了一圈,他有意无意的说了一句,‘这一次他们远征北希腊消耗了大量的物资,还拖欠了队伍中一千多雇佣兵的薪酬’……”
“斯巴达人真是太嚣张了!”负责皮提亚运动会的祭司卡巴塔斯愤怒的喊道:“我们必须要给他们一点教训,以打消他们对德尔菲的野心!”
“给斯巴达教训?它现在可是希腊的霸主,背后又有波斯人支持。要是激怒了它,恐怕对我们德尔斐更不利……”帕特摩斯有些担心的说道。
此时,主祭西塔尔西斯将思考了许久的想法说了出来:“谁说我们要去正面的对抗斯巴达!我们可以邀请一个强大的势力加入神圣同盟,以平衡斯巴达在同盟里的占据的绝对优势。”
祭司们眼睛一亮。
帕特摩斯想了想说道:“那邀请谁比较好?马其顿?”
“马其顿!”卡巴塔斯哼了一声:“斯巴达人远征北希腊,就是为了帮助马其顿。马其顿人感激斯巴达还来不及,又怎会与它对抗!更何况马其顿领土虽然广袤,但却没有足够的力量,连蛮夷都无法战胜,又怎么可能对抗得了强大的斯巴达!”
这时,另一位祭司克雷提门尼“哦”了一声,犹豫的说道:“现在能够与斯巴达对抗的希腊势力恐怕就只有戴奥尼亚了……难道我们要邀请它?”
他话音刚落,卡巴塔斯就大声的提出反对:“不行!不行!戴奥尼亚是个野蛮的王国,根本不是希腊势力!”
“戴奥尼亚王国怎么可能是野蛮国家呢?去年和今年在那里举行的全希腊学者大会,前往图里伊的学者很多,而且都对那里的学术氛围大为夸奖。更何况,戴奥尼亚王国下属的图里伊、塔兰图姆、洛克里、西里庭、克罗托内、利吉姆、卡塔奈……这些城市十几年前可都是西地中海著名的希腊城邦,每年向德尔菲圣库贡献了不少的金银……”克雷提门尼辩解道。
“神圣同盟还从来没有邀请过西地中海的任何一个希腊城邦加入的传统,因为他们都是殖民地。”卡巴塔斯依然表示反对。
克雷提门尼叹了口气:“诸位,现在已经不是几十年前了,一切都靠城邦的实力来说话,传统早已被一一打破,神圣同盟的盟约中还说过,‘不允许毁灭任何一个同盟中的城邦。’可你看象斯巴达毁灭曼丁尼亚、普拉蒂亚的例子还少吗!而戴奥尼亚是西地中海最强大的希腊国家,恐怕也是整个希腊世界中最强大的势力,就连斯巴达人也多次主动到图里伊商谈盟约,只有邀请戴奥尼亚加入同盟,才会让霸道的斯巴达产生畏惧,而收敛自己的行为。”
克雷提门尼的话让众人若有所思。
帕特摩斯为难的说道:“就算我们有意邀请戴奥利亚加入神圣同盟,戴奥尼亚就会同意吗?要知道这些年来,我们同奥林匹亚一样坚决反对戴奥尼亚参加赛会,还因为它从不向德尔菲圣库供奉金银,而暗中宣扬戴奥尼亚的野蛮,希望希腊自由民不要去戴奥尼亚移民……”
祭司们都有些神情不自然,这些事儿他们都干过。
卡巴塔斯诉苦道:“戴奥尼亚极度推崇哈迪斯,使得前来德尔菲求取神谕的戴奥尼亚民众越来越少……再这样下去,恐怕整个西地中海的希腊人都会视德尔斐于无物。”
他的话引起了众祭司的共鸣,大家也纷纷开始诉苦。
这时,主祭西尔西塔斯开口说道:“看来你们都已经确定了要邀请的希腊国家是戴奥尼亚。至于哈迪斯神庙的问题,我倒觉得大家不用担心,我了解过戴奥尼亚的哈迪斯神庙,虽然在戴奥尼亚民众心中分量很重,但是哈迪斯神庙似乎在占卜和颁发神谕方面并不是十分看重,而这恰恰是我们德尔斐所擅长的领域,也是唯一的领域!”西尔西塔斯加重语气,强调了一句。
他的心里很清楚哈迪斯之所以在戴奥尼亚能够发展如此迅速,肯定是那位宣称是“哈迪斯后裔”的强势国王的推动,德尔斐不应该傻到去捋人家的虎须:“德尔斐与哈迪斯神庙互不冲突,我想德尔菲几百年来的神谕传统会让遇到困难的带戴奥尼亚民众希望得到阿波罗的指引。而我们也可以指引生活困难的希腊自由民前往意大利半岛,去寻找新的生活……”
“就算戴奥尼亚愿意加入神圣同盟,恐怕斯巴达也不会同意他加入的,毕竟我们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帕特摩斯提醒道。
西尔西塔斯叹了口气:“这是我所最担心的问题。听说在戴奥尼亚与斯巴达签订的盟约中,有关于‘戴奥尼亚不得涉入东地中海事务’的条约。这虽然说明了斯巴达对戴奥尼亚的畏惧,但也证明斯巴达人对戴奥尼亚充满了警惕,斯巴达一定会坚决反对戴奥尼亚加入神圣同盟。”
“可是神圣同盟并不具有干涉其他城邦事务的权利,它只是一个保护德尔斐的组织,我想斯巴达不会反应那么剧烈。”克雷提门尼宽慰道。
西尔西塔斯在这时拿出了已经想好的主意:“我的建议是……我们能不能派人悄悄去图里伊,同戴奥尼亚国王商谈,让他们主动向神圣同盟提出要求,而我们私下里联系雅典、科林斯、阿哥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