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⒏缢埂⒙蠹永暗扔胨拱痛镉邢兜某前睿庋媸┭梗嘈潘拱痛镆膊荒懿簧髦乜悸恰

    众祭司听完,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万一戴奥尼亚不愿加入神圣同盟怎么办?’,因为在他们看来戴奥尼亚能得到希腊人的圣地德尔菲的邀请,肯定是欢喜若狂。

    帕特摩斯看向一直闭目养神的皮提亚,恭谨的问道:“关于这一次的事情,阿波罗的神谕怎么说?”

    像这么重大的事情,事先一定请教过阿波罗的神谕所,如果完全没有成功的希望是不可能在祭司的会议上提出来的。

    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皮提亚身上。这位穿着少女装束的老年妇女(这种装扮是阿波罗神庙的要求,她是贞洁的象征)睁开浑浊的双眼,用她沙哑低沉的声音悠悠的颂道:“炙热的太阳啊,

    正在耗尽它的光辉,

    坠落到群山之下,

    漆黑的夜幕已经降临,

    一簇簇熊熊的篝火,

    将它照得如同白昼,

    ……”

    就在祭司们思索这神谕的深奥含义之时,西尔西塔斯接口说道:“由于戴奥尼亚奉哈迪斯为王国保护神,这位神祗是黑暗之主,因此我认为阿波罗神谕是在说,‘斯巴达所代表的太阳已经快要没落,戴奥尼亚将会取代。至于那些篝火,我还没想明白,或许指的是又一个新兴的势力……”

    神谕总是晦涩难明,就像神祗本身令人琢磨不透。众祭司虽然一时难以理解,但并不影响他们对这件事的执行,因为看起来至少大方向是对的……

    ……………………………

    去年的酷夏热死了一个斯巴达王阿格西波里斯。今年的夏天,对戴奥尼亚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在戴奥尼亚王宫,国王戴弗斯、商务大臣马里吉、财务大臣梅尔西斯、五位元老院轮值主席都在神情凝重的倾听农务大臣布尔科斯的汇报。

    “其实在去年的时候,春夏两季的雨水就比以往要少。而到了今年,从2月到现在7月,南意地区已经由5个多月没有下过一场雨,卢卡尼亚、阿普利亚(这一地区包括梅萨皮、普切蒂和道尼)、大希腊、布鲁提这些地区都面临着严重的缺水,像西斯诺河、萨拉切诺河这些小的河流基本上已经裸露河床、变成了小溪,像克拉蒂河、拉马托河、内托河这些大的河流也是河面变窄、水位下降……

    如果不是水车大范围的应用,绪巴里平原、克罗顿平原、欧费米亚平原、科森札高原可能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麦苗枯死,但是如果这样的干旱继续持续一个月,恐怕到9月秋收的时候整个南意地区会严重歉收。从现在这种情况来看,这种糟糕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大!……”

    “可不光是谷物歉收的问题。这样干旱的天气持续了这么久,山区里的牧草也都枯死了,牧民喂养的牲畜死去的也不少啊!”韦斯巴哀叹道。

    “我记得上一次南意地区发生旱灾还是在25年前。这些年风调雨顺,王国和民众都获益不少,恐怕很多人对此都没有做任何防备!”吕西阿斯神色凝重的说道。


………………………………

第三章 旱灾袭来和罗马的消息

    “哦,对了。”布尔科斯又提醒了一句:“我们农务部专门调查过图里伊、克罗托内、格鲁门图姆、科森扎、洛克里等城市民众家里的储粮情况,他们的粮食最多能维持到11月!”

    “西西里的情况怎么样?”安塔奥利斯问了一句。

    “西西里今年雨水充沛。卡塔奈、那克索斯这些城市的谷物丰收应该没有问题。”布尔科斯回答。

    “坎帕尼亚呢?”

    “那个地区的农田情况还不错。”经安塔奥里斯提醒,布尔科斯继续说道:“阿非利加的迦太基也没有干旱的情况出现,只有中希腊和伯罗奔尼撒地区遇到和我们相同的情况,不过他们的情况要稍微轻一些。”

    戴弗斯听完属下的汇报,手指不自禁的轻敲着桌面,脸色同样有些不好看。但很快,他又舒展了眉头,缓缓说道:“上天阴晴不定,人有旦夕祸福,诸神不可能永远照顾我们戴奥尼亚,这一场即将袭来的旱灾正是对我们王国的考验。但是我们有什么好害怕的!我们早有准备,不是吗!以前在元老院会议上,不是总有人说,‘我们建的那些粮仓除了偶尔供应军团打仗之外,大部分时间都白白空置在那里,完全是浪费。’而这一次,这些看似浪费的粮仓将会拯救我们上百万戴奥尼亚民众的生命!”

    戴弗斯的话让吕西阿斯、梅尔西斯等人感到羞愧。

    小小的敲打了一下,戴弗斯继续问道:“布尔科斯,你有没有做过统计,咱们王国的这些粮仓中的谷物能维持南意地区民众多少时间的食用?”

    布尔科斯对此早有准备,他沉声说道:“陛下,现在我们王国总共有九大粮仓,它们分别位于格鲁门图姆、图里伊、科森扎、克罗托内、特里纳、洛克里、卡塔奈、乌迪埃、斯尔维乌姆(它们分别对应10大军团的驻地),大约共有粮食10万吨,南意地区人口大约150万,如果按照每人一天两顿,仅仅维持温饱的话,大约能保证六个月的粮食供应。”

    “才六个月!这些粮食无法供应民众食用到明年的秋收啊!”韦斯巴叹道。

    其他几位轮值主席看了他一眼。

    马里吉为防止他尴尬,立刻解释道:“前些年公民们因为连年丰收,出售粮食赚了不少钱,贫困的公民很少。我们粮仓里的谷物不是无偿的供应给他们,而是以一个较低的价格在市场上售卖,让他们都能买得起,以度过这个难关,以此来防止粮商借此机会疯狂抬高粮食价格,从而造成民众的恐慌……”

    戴弗斯沉吟道:“10万吨的谷物还是稍显不够,挑们必须要有充足的粮食储备来应付这即将到来的旱灾。而且我们还要为明年的播种蓄留足够的麦种,因此梅尔西斯你要趁着消息还没传开之前,动用国库,派人到迦太基、昔兰尼加、甚至埃及去购买大量的谷物。”

    “好的,陛下,我马上去办!”梅尔西斯回答的很干脆,一点儿也没犹豫和推诿,因为他知道这是王国的首要大事。

    “马里吉,你们商务部要对各城市的市场严格加以管制,让出售谷物的粮商以合适的价格售卖粮食,不得肆意扰乱市场,盲目抬高价格……对于无视警告、执意乱来的粮商,允许商务部联合法院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

    同时,你们要与各城市的行政长官通力协作,在出售粮仓的粮食时,要核对购买者的身份,每人每天只准购买一定数额的谷物,不能超过,要防止有人大量倒卖粮仓的粮食,借机发财,像这样行为卑劣的人发现一个、重惩一个!”

    “我明白了,陛下!”马里吉同样是神情严肃。

    “布尔科斯!”戴弗斯又转向农务大臣:“现在旱灾来临,河流变浅,水车的作用大大的减弱,要解决民众吃水的问题,挖井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你们和营造部要通力合作,在各城市挖掘深井,解决民众缺水的问题。”

    “好的,陛下,我一会就赶去营造部!”布尔科斯神色稍霁。

    戴弗斯的目光最后落在五位轮值主席身上:“诸位大人,元老院需要紧急召开会议,尽快商讨出一个应对旱灾的提案,以提醒民众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要节省粮食,节约用水,并且还要在家里多储备水……同时,还要宽慰他们不用惊慌,保持镇静,有哈迪斯的庇佑,有王国的全力相助,他们一定会渡过这个难关!”

    “陛下,我们下午就召开会议。”科尔内鲁斯立刻作出答复。

    戴弗斯点点头,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他们凝重的神情中又透出紧张,于是他大声问道:“吕西阿斯,25年前大希腊发生旱灾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应对的?”

    “陛下。”吕西阿斯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脸上露出了几分痛苦之色:“当时克罗托内的民众筹集金银,到迦太基去买粮,可狡猾的迦太基人知道我们出现了旱灾,立刻将谷物价格翻了数倍。所以我们没能买到更多的粮食,议事会没有办法,只好通过抽签,将部分民众派到伊比利亚去殖民,后来这些出去的民众都死于伊比利亚土著的袭击……”

    “是啊!国小力弱,遇到这样的天灾就只能忍受亲朋离别、家破人亡的痛苦。但是戴奥尼亚王国有能力让王国的每一个民众家庭不用承受这样的苦难。我们要看到这次的旱灾是坏事,但也是好事!它会让那些还醉心于原来城邦悠久历史、妄想着城市独立的少数民众看清楚、想明白,只有呆在这样一个国力雄厚的王国中,才能保证平安的度过每一次的天灾人祸,他们的家园才会获得长久的安宁!”

    戴弗斯的话语振奋起在座元老们的精神,更是激起他们的共鸣,在这个政体独特的王国里努力了十多年,即使是最晚加入的吕西阿斯也越来越认同这个强大的国家。

    ………………………………

    戴弗斯送走科尔内鲁斯他们之后,还没等他喘口气,阿里司提拉斯就走了进来:“陛下,情报部从北面传来了有关罗马的消息。”

    一听到罗马,戴弗斯立刻提起精神,忙问道:“什么情况?”

    “罗马南面的沃尔西人(olsci)联合罗马东面的埃奎人(Aequi)、东南面的赫尔尼基人(Hernicũ)受叛乱的罗马拉丁盟邦普里尼斯特(Praeneste)的邀请,入侵了罗马的领地,据悉其兵力约有两万人。”

    普里尼斯特?戴弗斯想了想,脑海里没有什么印象,立刻回身对书记官赫尼波利斯说道︚“赫尼,去把意大利中部地图拿来。”

    地图摆在了办公桌上,戴弗斯低头细看,终于找到了这座拉丁城邦的位置:普里尼斯特是位于罗马东南方60多里、靠近山岭的一座较大的拉丁城邦,它恰好是在山岭间低地的入口,扼守着进入埃奎人和赫尔尼基人的通路。反过来就是说它的叛变会让埃奎人和赫尔尼基人可以轻易的侵入罗马的拉丁盟邦,并威胁到罗马城本身……

    “罗马前往其北方、进攻伊特鲁尼亚的部队都调回来了吗?”戴弗斯又问道。

    “暂时还没收到消息。”阿里司提拉斯回答。

    戴弗斯摸着下巴,陷入沉思。

    在戴奥尼亚三年(即公元前390年),盘踞在意大利的北方波河上游流域的凯尔特王布伦努斯联合了大部分的凯尔特部落,大举入侵了南面的伊特鲁尼亚人。

    他们一路摧枯拉朽,击败众多伊特鲁尼亚的势力,攻占不少城镇。就在他们开始围攻克禄西姆(Clusium)城时,作为盟邦的罗马派出军队前来救援,结果凯尔特人和罗马军队在阿里亚河附近进行了会战,最终罗马惨败。

    戴弗斯不知道的是,由于在这一世没有狄奥尼修斯派遣的使者的蛊惑(狄奥尼修斯在两年前死于菲比达斯手中),凯尔特人并没有抛开沿途的伊特鲁尼亚城镇不去攻打,快速急进,直逼到罗马城下,而是继续一路杀伐、一路抢掠,直到两个多月之后才渡过了台伯河。

    这个时候的罗马城墙破旧,甚至还没有将整座罗马城区完全包绕,再加上城市的青壮年有一半都战死或负伤,还有大部分的平民在前几年因为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冲突最终愤然脱离了罗马城,前往维爱城定居。因此,这是罗马城内已经没有足够的兵力进行防御,除了少数老人年老力弱、不愿离开故土,还有少数人愿意坚守在卡皮托利卫城外,大部分民众不得不撤离罗马城。

    其中一部分人去了维爱,还有少部分人去了罗马南部的一个拉丁姆城市叫阿迪(Ardea)。曾经攻克维爱、却因受诬陷而被驱逐的罗马名将卡米卢斯就隐居在这里。

    凯尔特人轻松占领罗马城,屠杀了城内的老人,但对地势险要的卡皮托利卫城却久攻不下,只好将其包围,同时派其他部队前往周围地区征收粮草,于是拉丁姆地区的城镇和乡村惨遭蹂躏。


………………………………

第四章 现在的罗马

    卡米卢斯知道罗马陷落后,非常悲痛。他召集起逃亡到阿迪的罗马人,组建了军队,同时说服阿迪人也加入进来,然后找准时机,夜袭了前来征粮且粗疏大意的凯尔特部落,并大获全胜。

    胜利的消息很快传遍拉丁姆,卡米卢斯威名大震,对凯尔特人的侵略充满仇恨的拉丁姆人纷纷前来投靠他,而维爱城内的罗马人也要求接受他的指挥。

    在冒险获得了还在坚守卡皮托利卫城的罗马元老的任命、担任军事独裁官之后,卡米卢斯一边整编越来越庞大的队伍,一边袭击侵扰各拉丁姆城镇的凯尔特征粮队。

    凯尔特人的处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困难,因为缺乏粮草、又畏惧卡米卢斯军队的袭击不敢四处去掠夺。大批的尸首堆积在罗马城内,没有人去处理、掩埋而引发了疫病,再加上水土不服,凯尔特人病倒的病倒、战死的战死,士气极度低落。

    已经在罗马城里呆了半年之久的凯尔特王布伦努斯拗不过众多部落首领的劝说,决定要同罗马人议和。但是,防御卡皮托利山的罗马人悄悄的知道了“卡米卢斯正率领大批部队赶来罗马城”的消息,于是拒绝议和。

    布伦努斯尽管愤怒,却无可奈何,但又不甘心空手离去,就在他犹豫不决之际,听闻卡米卢斯率领庞大的部队赶来救援。鉴于如今凯尔特人士气低落,布伦努斯不敢率队与之交锋,被迫下令撤退。

    然而在其撤离罗马不到十里,卡米卢斯率领的士气正旺的拉丁姆联军赶上,双方展开激战。

    最后,凯尔特人遭遇惨败,大部分人被追兵围歼,少部分人分散向各处逃跑,结果邻近村镇和乡村的民众全体出动搜捕,几乎将他们屠杀殆尽,只剩布伦努斯及其亲信等几十人逃回。

    这一战让波河流域内上游地区的凯尔特人遭受重创,实力大减。

    而罗马人在与凯尔特人的这一场战争中虽然遭受了损失,但它却缓解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曾经迁移到维爱的民众又返回罗马,齐心协力重建了罗马城。元老院还颁布一些有利于贵族和平民和解的法案,同时主动吸纳不少在这场与凯尔特战争中失去家园的流亡者为罗马公民。

    卡米卢斯鉴于在阿利亚河会战失败的教训,结合自己以往的战斗经验,在获得元老院的支持后,对罗马军队实行了改革,同时罗马还意外获得了西地中海一个强大国家的大力支持,因此在与凯尔特战争之后的第二年,罗马就开始恢复了生机,开始向周边那些因为战争而脱离拉丁联盟、背弃罗马的拉丁姆城邦发动了进攻,经过几年的辛苦战斗,已经将拉丁人的大部分城市重新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并重建了拉丁同盟。

    而在此期间,北面的埃特鲁利亚人趁着罗马的军队被牵制在拉丁姆地区的有利时机,出动大军包围了十几年前罗马花费多年时间攻占的伊特鲁里亚人的重要城邦、如今已经完全是罗马的一个殖民城——维爱,并企图逼迫其投降。

    罗马人防御坚城,拒绝投降,多次打退敌人进攻,并多次渡河求援。

    拉丁战争刚一结束,卡米卢斯率领罗马军队向台北河北岸包围维爱的伊特鲁利亚军队发动了进攻。

    之前遭受凯尔特人蹂躏的伊特鲁利亚人实力尚未恢复,而实行了卡米卢斯改革军制的罗马军队则士气旺盛,双方几次交战,罗马都获得了胜利。

    在击退伊特鲁利亚军队之后,罗马人并没有善罢甘休,而是通过战争了解到伊特鲁利亚人的虚弱之后,抓住时机,持续对百年来一直威胁罗马的伊特鲁利亚人的领地发动了进攻。

    在几年时间内,随着塔尔奇纳(Tarchna)、沃尔奇(Velch)、诺维(Novi)、沃尔希尼(Volsinii)等伊特鲁利亚的重要城邦被相继攻占,罗马也将伊特鲁利亚的南部大部纳入到自己的控制之中。

    在此期间,罗马南部的沃尔西人、赫尔尼基人害怕一个强大的罗马崛起而威胁到自己领地的安全,也不时纠合罗马周围的其他势力侵袭罗马及其盟邦的领地,而这一次是应该是这十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戴弗斯凝视着地图上的罗马及其殖民城、还有臣服于他的盟邦,所囊括的已经是一块不小的地域。

    他何尝不知道让罗马成长起来会给戴奥尼亚造成多大的麻烦,但是戴奥尼亚这十多年来,一直在为了整合和统一南意以及西西里东部而倾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实在没有多余的力量去干涉远在意大利中部的罗马,那里对戴奥尼亚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区域,派出大部队对戴奥尼亚王国来说消耗太大,而派出小股部队又容易被消灭。

    他倒是希望这一次沃尔西人倾巢而出的进攻能够给罗马造成威胁。可惜他前世对罗马历史的了解更多是从布匿战争开始的,对于罗马早期崛起的历史知之甚少,唯一知道的就是卡米卢斯。阅读情报部门搜集到的资料,同他前世所了解到的一点知识结合起来,他才知道这时在拉丁姆地区威名很盛的卡米卢斯就是前世被人称为“罗马之父”的那个卡米卢斯。

    “卡米卢斯现在在哪里?”他随即问道。

    阿里司提拉斯一愣,立刻明白戴弗斯所说的正是他让他们一直重点关注的那个人:“之前,卡米卢斯以年迈体弱为由,没有担任出征伊特鲁里亚的指挥官。他一直待在罗马城中,目前还没有新的消息。”

    “看来这一次罗马人还会让他担任抗击沃尔西联军的指挥官。”戴弗斯轻叹了口气:“密切观察这一场战争,随时向我汇报。”

    “是,陛下。”阿里司提拉斯回答道。

    戴弗斯沉思了一会儿,又想起一件事,忙对自己的书记官赫尼波利斯说道:“赫尼,你立刻给西西里的卡塔奈、那克索斯、西库利、赫比塔、赫拉……这些城市的行政长官写信。让他们在秋收之后尽量劝说民众将富余的粮食以适当的价格卖给市政厅,用于赈济南意地区的民众……”

    “好的,陛下。我立刻写完信件,交给你审核。”赫尼波利斯说完,立刻准备写信。

    戴弗斯再次低头看着地图上罗马的图标,心中暗叹了口气:这场旱灾来得真不是时候……

    …………………………………

    两天之后,戴弗斯又在王宫里接见了匆匆赶来的德尔菲祭司克雷提门尼。

    对于德尔菲提出的邀请,戴弗斯并没有表现出欣喜。相反,他只是礼貌的对德尔斐表示了感谢,却提出:除非德尔菲公开邀请戴奥尼亚王国加入神圣同盟,戴奥尼亚才会采取行动,否则要让戴奥尼亚主动的提出申请是绝不可能的!

    克雷提门尼愕然了,他原以为面对德尔斐的青睐,戴奥尼亚一定会感激涕零,却没有想到戴弗斯会如此的冷漠傲慢。

    其实,如果克雷提门尼深入了解戴奥尼亚的国情,他就一定会理解戴弗斯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

    因为戴弗斯可不仅是戴奥尼亚王国的国王,他还是哈迪斯神庙的大祭司、冥王的后裔,岂能主动拜服在另一个神祗的脚下,尽管这两位神祗掌控的领域各不相同,也会让他感到无法向哈迪斯的祭司们以及广大的信徒交代。但如果是对方主动邀请,戴弗斯就觉得易于接受一些。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个主不主动的态度问题,实际上是决定在戴奥尼亚这两位神祗谁主谁次的重要问题。

    双方僵在这个关键的点上,谁也无法让步。

    克雷提门尼只好将话题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邀请戴奥尼亚参加下一届的皮提亚运动会,它将在两年后举行(即公元前379年夏季)。

    戴弗斯再次感谢对方的邀请,却又提醒对方:“戴奥尼亚是个多种族混合的王国,只要皮提亚运动会允许戴奥尼亚的异族公民参赛,戴奥尼亚必然会组队参加。”

    这个条件恰恰又是德尔菲所无法独立答应的,像这种违反传统的举动必须要征得神圣同盟的成员们同意才可以。同样,德尔菲当然也不可能冒着激怒斯巴达的危险,公开邀请戴奥尼亚加入神圣同盟。

    克雷提门尼自认为自己带着诚意而来,却因为戴弗斯的傲慢而一无所获,最终他愤然离去,戴奥尼亚加入神圣同盟这件事就被搁置下来。

    但是,恼怒的克雷提门尼回去之后,却将“戴奥尼亚国王对德尔菲傲慢无礼”的谣言在德尔斐地区大肆宣传。

    对于德尔菲祭司的愤怒离去,戴弗斯是不以为然,他不认为现在是介入希腊本土事务的时机。至于德尔菲愿意在希腊本土宣传戴奥尼亚,戴弗斯也是付之一笑:这十几年来,戴奥尼亚一直不间断的从东地中海广大的希腊城邦领地中吸引希腊自由民,早已形成了多个稳定的渠道,无需德尔菲的帮助。


………………………………

第五章 罗马的扩张

    在意大利中部的拉丁姆地区,戴弗斯所关注的卡米卢斯接到了罗马元老院的命令:让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