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第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首先对面的敌人有很强的防御,他们很擅于用盾进行防御,相互之间配合很好;其次,他们应对士兵们的短剑攻击很有经验,使得戴奥尼亚军团步兵引以为傲的近身短剑厮杀,效果并不明显;再次,他们的战斗经验丰富,进攻节奏掌握得好,他们并不轻易的挥动手中的刺枪,而是先集中精力使用长盾防御士兵们的勇猛进攻,用适当的后退来缓冲其带来的冲击力,而待到其力缓之时,立刻用长矛回击,将对方逼退、甚至刺伤……所以,狄奥卡西斯所指挥的连队始终处于进三步、退两步的状态,进展缓慢。

    他当然不会知道,当初马戈尼德家族之所以招募腓尼基和努米比亚的流民,是因为他们的雇佣费用低廉,能够吃苦耐劳,并且不隶属于任何城邦和部落,容易培养忠诚。而腓努步兵经过严格训练之后确实成为了马戈尼德家族征战伊比利亚半岛的主力,由于十几年来他们所面临的敌人都是凶悍的土著,力量、速度均不占优的腓努士兵靠的就是坚韧的防御和默契的配合,在持久的对抗中拖垮敌人,或者将敌人主力粘住,再让迅捷的努米比亚骑兵或毛里塔尼亚骑兵绕到敌人后方进行攻击,最终一举击溃敌人,这已经成为玛哥、哈斯德鲁巴等将领对付伊比利亚土著的常用战术。由于伊比利亚土著大多使用的是法卡塔短剑,因此菲鲁步兵应对短剑进攻的经验自然也很丰富。

    作为军团的高级队官,狄奥卡西斯心中焦急,在战前列奥提齐德斯已经向他们简单讲述过自己的作战意图,第八军团是戴奥尼亚联军在本次会战中的胜利之钥,然而狄奥卡西斯目视着正在前方艰苦厮杀的士兵们,他猜测其他连队的情况恐怕也会同样如此,第八军团自开战以来不但没能打开胜利之门,反而陷入了鏖战之中,短时间内恐怕看不到胜利的曙光……

    就在狄奥卡西斯浮想联翩之际,身后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嘶喊声:“第八军团的勇士们,我是你们的军团长!我命令你们加强进攻,击败你们面前的敌人,为你们自己赢得荣誉和奖励!第八军团的勇士们……”

    这确实是普罗索乌斯军团长的声音!狄奥卡西斯先是感到吃惊,随后又感到不安,在他印象中的普罗索乌斯性格较为冷淡,缺乏激情,无论是在训练中、还是在以往的战斗中,从来没有过大声激励士兵们的情况,而这一次突然一改往常,难道是整个战局对我们不利?

    有一些像狄奥卡西斯一样敏感的队官也产生同样的不安,但是绝大部分的第八军团普通士兵们在听到这位和他们相处10年、对他们要求严苛、却给他们带来胜利和荣耀的军团长的声音,无不心情激荡,士气再次高昂,他一声声的呼喊换来的是一片片如潮水一般吼叫:“哈迪斯!!哈迪斯!!战斗!!战斗!!!……”

    ……………………………………

    在第八军团的士兵被列奥提齐德斯激励、加强进攻的时候,在迦太基左翼的后方,戴奥尼亚骑兵正在快速的从两侧冲向巴利阿里投石兵。

    巴利阿里投石兵虽然在同戴奥尼亚轻步兵相互进行着远程攻击,但也一直在警惕戴奥尼亚的骑兵,所以一发现敌骑在向他们移动,立刻无视正面的轻步兵,集中全力对付骑兵。此时的投石兵尚有1000多人,他们分成两部分,密集的铅丸飞向冲锋的骑兵,妄图要将他们纷纷击落。

    一时间,马嘶人叫,不断有骑兵倒地翻滚。

    但是,第四骑兵军团既然已经发起了冲锋,就不可能再停止,否则将带来更大的损失,他们怒吼着,驾驭着战马,从在地上哀叫的战友身上掠过,杀向不远处始终在甩动投石索的敌人。

    在第四骑兵军团勇气的感染下,友邦骑兵也紧随其后。

    望着从漫天尘雾中出现的敌骑,以逼人的气势向自己杀来,距离越来越近,巴利阿里投石兵们终于感到了惊慌,他们开始纷纷往后跑。

    戴奥尼亚骑兵冲到近前,用枪刺、用马撞,彻底让投石兵们溃散,然后有意的驱赶着他们逃向前方的迦太基军阵。

    几百名溃兵被迫冲击正在战斗中的迦太基左翼后方,后部的腓努步兵不得不转过身来,对这些溃兵大开杀戒,避免其扰乱战阵,同时还得小心应付戴奥尼亚骑兵投来的标枪,这必然分散了他们正面抗击第八军团士兵进攻的力量。

    而此时的第八军团士兵在列奥提齐德斯的鼓舞下,正竭尽全力发起一波新的攻势。

    原本腓努步兵对此并不畏惧,反而会心中窃喜,因为敌人过早的耗完余力,就该轮到他们反击了。但现在,他们却有些抵挡不住,不得不连连后退。

    ……………………………………

    在迦太基军队的右翼,连连后退的却是戴奥尼亚联军一方。

    迦太基军队的士兵人数本就多于戴奥尼亚联军,又摆出的是与对方相同长度的军阵,这就意味着迦太基军队在右翼的阵列厚度甚至还超过了对方。戴奥尼亚联军士兵在个人战斗力上弱于卢西塔尼亚战士,在整体的力量推挤方面也不如对方,所以在激战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卢西塔尼亚战士在开战时的那一点优势已经变得异常明显。

    虽然卢西塔尼亚战士的进攻虽然比刚开始减弱了不少,但是卡曼利纳和杰拉士兵的抵御和反击减弱得更加明显,时不时战友倒下惨叫的声音更增加了他们心中的恐慌,所以戴奥尼亚的左翼阵列在卢西塔尼亚人的进攻压力下不断的后撤,在后退中原本密集的阵形变得越来越稀疏。

    卢西塔尼亚战士趁机挤入这些缺口,从侧面攻击敌人,不断将缺口扩大,将战火烧到了卡曼利纳、杰拉阵列的后部。

    终于,恐惧压倒了斗志,军阵后部的有些卡曼利纳士兵开始转身逃跑,他们这一逃立刻影响到了周围同样军心不稳的队友,大家也跟着逃,溃败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

    左翼开始溃退?!列奥提齐德斯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还是有些失神。

    片刻之后,他提起精神,看向前方。为了更方便了解战情,此时的他已经紧挨着第八军团阵列的后部,骑在马上,甚至能够看清与士兵们厮杀的敌人的面孔:虽然由于他的督战和他所派出的第四骑兵军团在侧后方的攻击,敌人已经在大步后撤,但是在他们脸上并没有显示出过度的惊慌,而第八军团单薄的横列,也无法抓住这个机会,加大向前的推压力量,而实行更加有效的突破……所以从目前的战斗状况来看,右翼的相持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而现在第八军团缺的就是时间。

    在斯巴达待了二十多年的他很清楚:左翼那些传统的希腊重步兵一旦出现有士兵溃逃,那么距离整个左翼完全溃散的时间不会太长,接着就会波及到中路……

    列奥提齐德斯当机立断:“命令全军……撤退!”

    尽管列奥提齐德斯依旧是木无表情,但他说话的音量仍然显露出他心情的变化。

    一旁的穆克鲁同样心情复杂,再次重复命令的时候,连声音都有些颤抖:“快……快吹响……撤退的军号!”

    由于戴奥尼亚撤退的号声与希腊城邦军队的号声不同,所以司号兵们需要吹两遍。

    当类似希腊军队进攻的号声响起时,第八军团的士兵们都有些不敢相信,因为对面的敌人还没有溃退,这时候响起这号声就意味着:……我们败了?!

    尽管难以接受,但是多年养成的严格遵守军队纪律的习惯让他们选择了服从,在突然间的猛攻逼退当面之敌后,士兵们迅速转身后撤……

    “命令士兵们加快撤退的速度,从杰拉的北门和东门入城!”列奥提齐德斯接着下令,他没有因为失败而昏了头脑,心里很清楚:一旦联军全面溃败,惊慌失措的士兵大多会本能的涌向距离他们最近的杰拉城门西门,这样必然会造成拥堵,轻易的成为被追击的敌人所屠杀的对象。北门虽然距离远些,反而会因为道路通畅,能够让士兵们更快的入城。而且由于列阵时,第八军团大部分士兵位于右翼,和中路和左翼的位置相比,他们距离北门更近。


………………………………

第两百五十六章 落井下石

    “是!”穆克鲁指挥传令兵奔往各处,向撤退的军团士兵大声的叫喊。

    而列奥提齐德斯已经带着卫队向着北门奔去,他需要抢先回到城内,同杰拉人一起迅速最好布置,接应溃兵和防御敌人趁乱攻城。

    卫队中的旗标手高举着军团大旗,迎风飘扬,它为正在后撤的第八军团士兵指明了方向。

    敌人的溃败让哈斯德罗巴疲惫的身体仿佛注入了一股活力,他跟随着卢西塔尼亚战士一起追杀逃跑的敌人。

    这时候,卢西塔尼亚人擅长奔跑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而希腊重步兵笨重的盔甲则让他们轻易的就被敌人追上。

    哈斯德鲁巴带领战士们一路砍杀,到最后个个都变成了血人。

    等到他们追至城下、想要趁机攻入城中时,城头上标枪、箭矢倾泻而下,给缺少防备的他们造成了不少的伤亡。

    哈斯德鲁巴看到城头上众多黑盔、黑甲的守军,没敢再继续攻击拥挤在城下的溃兵,而是转过身来,去追杀其他方向的溃兵……

    直至黄昏,迦太基军队才收兵回营。

    ………………………………………

    这一场会战,戴奥尼亚第4骑兵军团损失了一半的骑兵,第八军团伤亡约1300人,其中轻甲兵和轻步兵大队都损失过半,杰拉军队死伤超过2000人,卡曼利纳伤亡最多,原本出战的3000名士兵,仅有300多名逃回,整个联军伤亡近7000人。而迦太基军队一方伤亡2000多人,其中巴利阿里投石兵伤亡最多,超过了半数。

    由于戴奥尼亚联军的溃退,受伤的联军士兵大半没能逃回。

    杰拉一战重创了杰拉和卡曼利纳的公民兵,让列奥提齐德斯能指挥的兵力更加捉襟见肘,更重要的是“迦太基人击败了此前一直连战连捷的戴奥尼亚军队”的消息就像一块石头砸进了西西里看似平静的政局,在某些城邦中产生了波澜。

    杰拉之战后,尽管米诺亚人再三求援,列奥提齐德斯却继续待在了杰拉,一边休整部队,一边抵御迦太基人的攻城。在他所指挥的兵力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他更不愿意将其拆散,分驻各个城邦,这样只会被迦太基大军一个一个吃掉,而且相比较米诺亚,他认为杰拉的战略位置更加重要。

    当然,他也不能对米诺亚坐视不理,所以他派出信使,连同米诺亚信使一起前往帕奇努斯求援。

    ……………………………………

    在杰拉会战之后的第4天,在卡塔奈的西西里总督西普洛斯却收到了王国在西西里情报部门负责人谢洛芬尼斯的急报:锡拉库扎城内正在进行着军事动员,其动机不明。

    为了谨慎起见,西普洛斯立刻派出信使去通知到达卡塔奈之后、奉命前往赫那的第七军团,让其迅速赶回,驻守位于列奥提尼附近的新军营,防止意外发生。

    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帕奇努斯答应救援米诺亚,派出了3000名援兵,乘船离开港口后不久,突然遭遇到锡拉库扎的舰队。

    这些年,西西里东部海域是戴奥尼亚第二舰队的天下,曾经称霸西西里的锡拉库扎海军早已风光不再,已经萎缩成一支只有30艘三层奖战船、总共50艘战船的小舰队,平时只在自己城邦附近海面巡逻,这时却突然出现在了帕奇努斯附近海面,对运兵船队展开了攻击。

    由于戴奥尼亚西西里舰队这段时间一直驻守在塞林努斯,一面警戒西部海域、一面关切塞林努斯的战事,并没有派出战船护卫。当然,帕奇努斯人也没有向卡塔奈提出要求,毕竟它这里远离战场,附近海域一直很安全,与戴奥尼亚关系密切,与邻邦锡拉库扎也算相处和睦,他们认为从自己的城邦到米诺亚这一路的航行应该是安全的。所以帕奇努斯人只派了自己城邦仅有的5艘3层桨战船护航,象征性的做做样子。

    结果,在遭到锡拉库扎舰队的突然袭击之后,帕奇努斯战船虽然顽强抵抗,但是寡不敌众,除了有四艘运兵船逃回了港口,其余全部被撞沉。

    而与此同时,锡拉库扎派出了12,000人的军队,它并没有向北行军,去进攻距离它很近的陶尼斯,而是掉头向南,迅速赶往卡曼利纳,对外宣称是“要帮助卡曼利纳人,抵御迦太基人的入侵”。

    在卡曼利纳人拒绝了锡拉库扎军队入城的要求之后,锡拉库扎军队立刻变脸,将卡曼利纳城包围,一边作势要攻城,一边派使者进城,威胁卡曼利纳人:锡拉库扎已经与迦太基结盟,要么重新归附锡拉库扎,这样在迦太基大军到来时能够得到保全;要么选择拒绝,锡拉库扎将攻打此城,城破之后,城内的民众将交由迦太基人处置。

    由于卡曼利纳已经派出了大部分的公民兵去援助杰拉,此时在城内能作战的卡曼利纳公民兵只剩500多人,势单力薄,只能无奈的推脱说:需要时间考虑。

    锡拉库扎使者蛮横的只给了一天时间。

    使者回去之后,锡拉库扎军队不但立刻封锁了卡曼利纳通向杰拉的道路,而且锡拉库扎战船也封锁了其港口。

    而此时在会战中获胜的迦太基军队已经将营地往东迁移,加大了对杰拉城的围困力度,所以列奥提齐德斯忙于应对迦太基人的攻城,对卡曼利纳的变故一无所知。

    半天之后,才有冒险入港的戴奥尼亚商船带来消息:锡拉库扎舰队袭击了帕奇努斯的运兵船队,并且封锁了帕奇努斯和卡曼利纳的港口。

    列奥提齐德斯知道之后,大吃一惊:锡拉库扎终于参战了!

    锡拉库扎的加入无疑让戴奥尼亚在西西里的困境雪上加霜,尤其是在南海岸,戴奥尼亚联军不但在数量上更显劣势,在战略态势上也陷入了被两面夹击的危险境地。

    列奥提齐德斯即使想增援卡曼利纳,一时间也无能为力,走陆路有迦太基军队的威胁,走海路有锡拉库扎舰队挡道。在没有舰队护航的情况下,恐怕船队连卡曼利纳港口都无法进入,就喂了鱼虾。

    列奥提齐德斯派出了停靠在杰拉港口内的戴奥尼亚快船,立刻赶去通知在塞林努斯的塞克利安。

    一天之后,茫然无计的卡曼利纳人在城头看见黑压压的锡拉库扎士兵扛着云梯、推着高大的攻城器械,向城墙逼近,让他们心惊胆颤,害怕遭受阿格里真托悲惨遭遇的卡曼利纳人最终选择了投降。

    10多年过去,由于戴奥尼亚王国的强势,以及同卡曼利纳人长期的友好往来,卡曼利纳城内几乎没有了亲锡拉库扎的公民,使得攻占了该城的锡拉库扎人暂时无法扶植起一个亲近自己的政府,为了防止反叛,所以他们要求:卡曼利纳人交出众多的质子,同时让3000名锡拉库扎士兵进驻城内,美其名曰一旦迦太基大军到来,能够有效阻止其对卡曼利纳的破坏。

    此外,锡拉库扎人还要求抽调仅剩的500名卡曼利纳士兵,加入锡拉库扎军队,以协同作战。

    如今已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卡曼利纳人最终同意了这些条件。

    锡拉库扎军队得到了卡曼利纳的依附之后,并没有率军西进,同正在围攻杰拉的迦太基军队会合,而是进入卡曼利纳城内,留下3000名士兵驻守,其余士兵乘船到达帕奇努斯海岸附近登陆,旋即将帕奇努斯城包围,并且派使者进入城内,要求其归附锡拉库扎。

    锡拉库扎使者威胁道:如果帕奇努斯拒绝这个要求,锡拉库扎不但会立即处死那2000多名帕奇努斯公民(锡拉库扎舰队击沉了帕奇努斯运兵船队之后,并没有扬长而去,而是救起了落水的帕奇努斯公民兵,并将其俘虏),然后率军攻打帕奇努斯城,城破之后,城内所有民众都将被卖给迦太基人、做奴隶。

    锡拉库扎的威胁吓坏了帕奇努斯民众,他们的城被锡拉库扎军队包围,港口被锡拉库扎战船封锁,民众在城头上泪眼汪汪的望着城下几千名被跪绑在地上、神情委顿憔悴的亲人,惶惶然不知所措的帕奇努斯人紧急举行了一次公民大会,迅速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这个在戴奥尼亚人进入西西里岛之前就一直是锡拉库扎附属城邦的帕奇努斯再次依附于锡拉库扎。

    在几天时间内,锡拉库扎就相继将帕奇努斯、卡曼利纳纳入了自己的同盟,转眼间整个西西里岛的东南角再次变成了锡拉库扎的势力范围,一直梦想重温锡拉库扎辉煌的公民们无不欢欣鼓舞。

    而提出了这个计划,并且不顾同僚的反对,强力推行此事的锡拉库扎首席将军泰阿根尼斯大受民众的赞誉,一时间声望大增。

    但同时,也有人对泰阿根尼斯的做法表示不满,比如将军希克塔斯就公开提出质疑:“就为了获得两个不大的城邦,锡拉库扎却冒着巨大的危险,去激怒强大的戴奥尼亚,这是十分危险的!泰阿根尼斯,你别忘了迦太基人远在阿非利加,而我们锡拉库扎就在戴奥尼亚的旁边!”


………………………………

第两百五十七章 退防

    泰阿根尼斯却理直气壮的回应道:“戴奥尼亚和迦太基在西西里发生的这一场巨大的战争,将所有的西西里城邦都卷入了进来,我们锡拉库扎能是例外吗?不能!迦太基的军队已经逼近到杰拉,而戴奥尼亚的军队就在列奥提尼驻扎,我们必须做出抉择,否则就会被双方的力量给碾碎。

    但是,我们并不会和几十年来就一直是我们死敌的迦太基人做真正的盟友,也不会冒然去挑战夺走我们霸权的戴奥尼亚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场激烈的战争中,抓住一切有利的机会,重新获得锡拉库扎昔日的辉煌!”

    泰阿根尼斯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当卡塔奈的西普洛斯派来使者,在锡拉库扎议事会上愤怒的质问:“你们锡拉库扎舰队袭击帕奇努斯的船队,率兵攻占卡曼利纳,这是对戴奥尼亚的挑衅!必须立即停止这种危险的行为,从卡曼利纳撤军,同时对帕奇努斯作出赔偿,并保证以后不会再做出类似的行动,否则戴奥尼亚将不会坐视不管!”

    泰阿根尼斯不慌不忙的回应道:“请问你们戴奥尼亚与帕奇努斯、卡曼利纳是同盟吗?当然不是,你们和这两个城邦既没有盟约,甚至连协议都没有,而我们有,而且是全面的军事同盟。”

    卡曼利纳说着,还让人取来了刚刚签署的盟约,展示给戴奥尼亚使者看,并且略带嘲讽的说道:“很感谢戴奥尼亚对最近发生的事情的关心,但这是我们和盟邦之间内部的事务,我们自己协商就可以解决,不需要你们戴奥尼亚这个外人来操心了。”

    戴奥尼亚使者一时语塞,片刻之后,他恨声说道:“锡拉库扎这是准备同迦太基人联手了?!”

    “我们锡拉库扎人怎么可能跟死敌迦太基人联手!”泰阿根尼斯神情认真的说道:“我们不过是想在这个战乱频繁的西西里岛上保护好我们自己而已。”

    戴奥尼亚使者明白了,他冷声说道:“原来你们锡拉库扎是要做乌鸦,在猛兽搏斗之后偷吃死尸,但乌鸦吃再多的腐肉,它也还是乌鸦。但愿十几年前赫罗利斯等反抗狄奥尼修斯暴政的英雄们用鲜血换来的锡拉库扎今天的和平安宁不会在你们的手中失去!”

    议事会上泰阿根尼斯与戴奥尼亚使者之间的对话被传扬了出去,很多民众都为他们的首席将军面对戴奥尼亚使者说话时的硬气和机智而大加称赞,也有少数人为戴奥尼亚使者所提出的警告而忧心。

    就在戴奥尼亚使者离开锡拉库扎城时,很多锡拉库扎人闻讯赶来,对其进行谩骂和羞辱,借此来发泄对戴奥尼亚的不满。

    泰阿根尼斯对此早有预料,他暂时还不想与戴奥尼亚公开撕破脸皮,于是专门派出了巡逻队护送。

    戴奥尼亚使者离开锡拉库扎时鼻青脸肿,所穿的衣服都被撕破,被其视为一大耻辱。

    ………………………………………

    塞克尼安率领舰队到达杰拉时,列奥提齐德斯已经知道卡曼利纳、帕奇努斯归属了锡拉库扎,这让他不得不将原来的计划取消,同时接二连三的变故也让他对继续稳守南海岸的信心产生了动摇。

    于是,他一见到刚刚到达的塞克利安,就直截了当的说道:“卡曼利纳、帕奇努斯已经投降了锡拉库扎,估计米诺亚也支撑不了多久,现在我们已经完全处于了劣势,可是我的军队却被分散在塞林努斯和这里,对整个战局起不了任何作用,所以我决定要全部撤离在南海岸城邦里的军队,如果米诺亚和杰拉人也愿意跟随我们,那么就一起返回卡塔尼亚,与第七军团会合,重新壮大我们的力量,再寻找机会,继续抵御迦太基人、甚至锡拉库扎的进攻。”

    塞克利安看着列奥提齐德斯一脸严肃的表情,认真的想了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