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第4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起,这样防波堤军营里的士兵要上城墙必须通过灯塔,而夜晚在这段城墙上巡逻的哨兵也可以直接进入到灯塔中。
还好总共也就5名利利俾士兵,怎会是凶神恶煞般的山岭侦查队员的对手,很快就被山岭侦察士兵们干掉,其他人也被俘虏,但突袭的10名队员中也有一人被标枪刺中,奄奄一息。
泰伦图斯带和士兵们带着俘虏,赶到灯塔下层一个像巨大磨盘似的装置面前,齐力推动它,降下的水门再一次缓缓的升起。
接着,又有一名队员赶到塔顶,拿出准备好的火把点燃,然后高高的举起。
这样一来,灯塔上就有了两股燃烧的火焰,火光穿破漆黑的天幕,传向了极远处的海面,在正西面停泊着戴奥尼亚西西里舰队的一百多艘战船,还有少部分战船在追击着逃窜的迦太基货船。
“大人,利利俾灯塔上传来了我们的信号!”一直在旗舰甲板上焦急等待的舰长兴奋的喊道。
“那还等什么,立刻给我加速前进,目标利利俾!”塞克利安脸上也难掩兴奋。
甲板上满载的第二军团士兵们此刻也都明白偷袭利利俾港口成功,个个摩拳擦掌,兴奋不已,但格于军令,没有人大喊出声。
而在北面,第三舰队100多艘战船也满载士兵在朝着利利俾港口急速赶去。
……………………………………
由于心中一直挂念着“昨晚向帕勒莫斯运送援兵”之事,所以今天到了傍晚,伊米瑟雷就几次派出奴仆到港口,询问:去了帕勒莫斯的利利俾货船有没有返回?
得到的回答都是:“没有。”
他的心腹劝慰他:“救援帕勒莫斯的货船不但要避开南海岸的戴奥尼亚舰队的巡航,还要不被距离它更近的北海岸戴奥尼亚舰队发现,不可能这么早就返回……”
伊米瑟雷想想也有道理,就没有再派人去关注港口,到后来身心疲惫的他也坠入了梦乡,直到被奴仆叫醒,他还迷迷糊糊的问道:“货船回来了?”
“主人,港口那边响起了钟声!”
“钟声?!”伊米瑟雷心中一惊,睡意全被吓醒:“有敌人入侵港口?!”
他猛地跳下床,一边抓起衣服,一边对奴仆喊道:“快去备马!快去!”
………………………………
第三百四十一章 利利俾守军的应对
利利俾是个军事要塞,当初建立的时候是为了应对强势的锡拉库扎僭主狄奥尼修斯的军队,所以它城内的一半区域都是被军营占据,总共有三个军营,分别位于城区东南、西北和西南。在利利俾刚建成的时期,城内曾经驻扎过3万士兵,在和戴奥尼亚签订和平协议之后,利利俾城内驻扎的士兵人数逐年减少,最少的时候只有1000人,与戴奥尼亚开战之后,守军人数再次飙升至万人以上。
玛哥率军登陆西西里之后,先后从城内抽调走不少士兵,利利俾城内现有兵力约10000人,其中2000人为迦太基士兵,另外8000人是努米比亚人,看起来人数不少,但他们的来源主要是在之前与戴奥尼亚的战斗中遭受惨败、士气低落、编制缺口很大的部队,玛哥将他们替换到利利俾,是希望伊米瑟雷将他们重新整编、训练,恢复士气。
伊米瑟雷忠实的执行了这个命令,到现在为止,他干得还不错,在守军中也拥有了一些声望。他现在骑马赶去的是西南军营,这个军营紧挨着港口,里面居住着2000名迦太基士兵。
迦太基的港口与城区是连为一体的,并没有用内墙隔开,这样使得城内的货物运输和贸易更为便利,也体现了一个西地中海强国的自信。而利利俾作为一个军事要塞,港口和城区不但隔开了,而且这内墙不只是起一个哨卡作用而已,它是真正的城墙,高大坚固,同样还建有不少塔楼,和外围的城墙并无两样。
等到伊米瑟雷赶到军营时,营地内的士兵们已基本集合起来,倒是几名迦太基年轻将领这时才慌慌张张的跑来了操场,头盔没带,甲胄不全。
伊米瑟雷有些不满,但他没有出言斥责,而是急切的问负责集合部队的队官们:“港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刚才哨兵们赶来汇报,说戴奥尼亚人冒充我们迦太基船队,混进了港口,正在袭击码头,但他们……好像人数不太多,而且也没有穿戴盔甲……”一名队官说道。
听到这些,伊米瑟雷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他下达命令:重步兵立刻进入港口,消灭入侵码头的敌人;轻步兵上城头,远程攻击港口的敌人和敌船。
下达完命令,他还有些不放心,又派传令兵去通知另两个军营,让士兵们都集合之后,上城头做好防御。
即使戴奥尼亚船队混进了港口,但伊米瑟雷仍然对港口的防御充满信心,所以他产生一种错觉:戴奥尼亚派这么少的兵力来进攻港口,或许只是想要吸引守军的注意,而真正的攻势是在陆地上?
当队官们都去执行命令后,伊米瑟雷这才对那几位年轻将领提出批评:“玛哥大人不愿要你们,说你们只会说大话,完全缺乏带兵的能力,所以把你们扔到我这里,现在证明你们的机会到了,英勇的去战斗!为迦太基贵族的荣誉去战斗!,不要再让别人因此看轻你们的家族!……”
几个将领唯唯称是:绝不会让城主失望!
伊米瑟雷看着他们在奴仆的帮助下重新穿戴好盔甲,心里有些后悔:之前在城内没有严格要求他们,真正到战斗的时候,才发现他们是如此的不堪。
幸好他听从了玛哥的意见,把那些有战斗经验、作战英勇的平民提拔为中级队官,平时带兵训练也主要依靠他们。
西南军营就建在港口通向城区的城门附近,伊米瑟雷很快就上到城头,哨兵们已经在城垛上竖起了一个个燃烧的火把,因此他可以直接俯瞰码头的情况:那里已经是一片混乱,无数被惊醒的民众惊叫逃窜,不少人还光着身子,几十名手持皮盾短剑的戴奥尼亚士兵将他们驱赶向城门口,而城下已经有不少民众猬集,他们拼命的敲打着城门,大声哀求着守军打开城门放他们进去……而在码头的栈桥上,还有几十名戴奥尼亚士兵押解着的一些人,强行让他们登上停靠的货船……
“大人,城门前的民众太多了!如果我们在此时打开城门,他们都往里冲,城下的士兵们根本拦不住,很可能让这些戴奥尼亚人也混在其中,一起冲了进来……”一名队官担忧的说道。
一名年轻的迦太基将领立刻反驳道:“这有什么好担心的,敌人就那么几个,就算放他们进城,他们也只是来送死。”
伊米瑟雷却陷入了沉思:如果让戴奥尼亚人跟随人群冲入城内,趁着黑夜四处逃窜,要想杀死他们还确实有点不容易,更何况这么多港口区的民众中谁知道有没有混入戴奥尼亚的奸细,万一他们到城中搞破坏……
要知道,作为军事重镇,利利俾城内控制很严,最开始城内只能居住守军、守军家属、官员及其家眷、还有铁匠、木匠、工匠等军事辅助人员。到了和平时期,由于贸易的兴盛而有所放松,允许迦太基的贵族在城内购地居住,但它始终有一个规定一直在坚持:除了军队和入驻利利俾的城内居民,其他人如果没获得允许,不得进入城内。
正是因为利利俾对进出城区控制得非常严,城内的安全得到很高的保障,因此也使得对城内一些设施的防护就有些松懈,比如储放军粮的辎重营地,虽然绝大部分的辎重都已运送到了迦太基大军营地,但它一旦着火,伊米瑟雷的日子将不会好过,元老院的审讯、玛哥的质问……
伊米瑟雷的迟疑被另一名年轻将领看在眼中,他当即建议道:“大人,敌人人数不多,可以让轻步兵在城上进行攻击。”
伊米瑟雷有些犹豫,毕竟他是利利俾城主,不光是要消灭敌人,还要管理整个城市。但戴奥尼亚人少,又和民众混在一起,现在又值晚上,箭矢、标枪落下,伤亡更多的只会是利利俾人,还会导致更大的混乱。民众伤亡多了,善后事宜处理会很麻烦,而且还会影响整个港口的运行,得不偿失。
“去通知西北军营的拉格纳卡将军,让他立刻带领部队来这里,到那时再开城门,进攻港口内的戴奥尼亚人!”经过思虑之后,伊米瑟雷终于下达了命令,他认为西北军营的4000名士兵,再加上城下的1000名士兵,足够冲开拥堵的城门口。
“大人,来不及了,等拉格纳卡带军队赶到,港口的民众会死伤更多!”年轻将领焦急的提醒道。
伊米瑟雷不耐烦的瞪了他一眼,以他的判断:戴奥尼亚人如果大肆砍杀,民众就会四散逃开,城门堵塞的难题反而迎刃而解,戴奥尼亚人的诡计就会破产,因此他们不可能这么做。
所以他冷声说道:“请记住,我才是这个城的城主!”
说完这话,伊米瑟雷没有再理会这几个年轻的迦太基将领,而是对轻步兵队官们下达命令:“你们现在的任务是用火箭攻击港口里的戴奥尼亚船只!”
“大人,戴奥尼亚的船只距离太远,已经超出了我们的射程!”
这时,伊米瑟雷才将目光转向海湾内,果然依稀看到海面上的船只都靠向了天然防波堤那一侧,从这边城墙到那边的天然防波堤300米左右,就算城墙高于海面10多米,弓箭手的射程也不可能达到这么远,所以还得依靠对面城墙和堤岸上的远程攻击。
伊米瑟雷的疑惑随之产生:为什么对面城墙上没有点燃火把?对面军营里的士兵在干什么?!
伊米瑟雷的目光投向斜前方,他所站的位置距离天然防波堤上的小军营更远,如果不是几个快速晃动如同烛光一样的火把,恐怕连军营的位置都找不到,由于城下民众的喊叫声太过响亮,完全掩盖了对岸小军营里隐约传来的厮杀声和惨叫声,再加上伊米瑟雷从来没有想过敌人会乘船在不可能登陆的天然防波堤上登陆,因此他也不会想到对面的小军营已经遭到袭击,他现在还以为那些士兵因为贪睡,直到现在才慢悠悠的跑出军营。
因为小军营里的士兵都是由西南军营派遣的,城头的队官们见伊米瑟雷脸色不渝,也没敢为他们辩护,再说他们也是刚上城头,还不太了解情况。
伊米瑟雷没有再提出批评,因为他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更西面的灯塔所吸引。他在利利俾待了好几年,对于“夜晚灯塔上守塔人点燃油灯、通过独特的晃动来通知港口官员港口外来船情况的传达方式”已经比较了解,但从来没见过这种情况:在燃烧的灯塔火焰之旁又高高树立着一个火焰。
“这是什么意思?”他手指在那里,问道。
没有人能够回答。
他心中开始滋生不安,又问道:“港口水门的铁链都放下来了吗?”
还是没有人能够回答,由于开关水门都只需灯塔人员操作,到了晚上人工防波堤这边的塔楼里并没有派驻哨兵。
………………………………
第三百四十二章 战塔门
“赶快派人去查看!”伊米瑟雷心中的不安更甚,他大声的命令道:“再派300名轻步兵,给我立刻赶到对面的城头上去。”
“是,大人!”
…………………………………………
在泰伦图斯带十名山岭侦察队员冲向灯塔的同时,其他的队员则冲向距离神庙不远的小军营,正好撞见出营查看情况的迦太基队官。
自利利俾建成后的10多年以来,夜晚的警钟从未响起过,被吵醒的迦太基队官甚至认为是守塔人的手误,所以在毫无防备之下被刺到。
当越来越多的山岭侦查队员们冲进军营,迦太基士兵有的在穿戴盔甲,有的刚爬起床,有的甚至还在睡……所以这成了一场屠杀。
队员们轻易的解决了这些迦太基士兵之后,立刻奔向灯塔。
这一支被戴弗斯留在卡塔奈的山岭侦察队原本人数为500人,在偷袭锡拉库扎的时候,伤亡了100多人,所以参与这次行动的有360人,其中160人正在扰乱港口区,而剩余的200人都在陆续爬上堤岸,最终他们都会进入到灯塔。
泰伦图斯在塔中见到汇集到自己周围的战友们越来越多,不禁豪气陡生:他带领山岭侦察大队通过台泊河,潜入下水道,为最终夺取罗马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偷袭凯斯莱拉时,山岭侦察大队作为先锋,他一马当先攻占了城头;在锡拉库扎的攻城战中,又是他率领队员们先行攻占了尤里亚鲁斯堡垒,为夺取整座城市打开了胜利之门;现在占领港口灯塔,打开水门,已经是完成了任务,但他却有些不满足了。
“兄弟们,跟我去夺下前方城墙上的哨卡,赢得更大的功绩!”泰伦图斯振臂一呼,队员们齐声响应。
他留下10名队员看守灯塔,带着一百多名队员,通过灯塔,进入了城墙走道,
一群人沿着走道,向前疾奔,途中正好撞上迎面赶来的迦太基轻步兵。
在黑沉沉的夜幕中,这些迦太基士兵听到前方传来的杂乱的脚步声,还以为是小军营里的士兵已经上城了,没有防备,直到撞在了一起,才发现是敌人。
而这些迦太基轻步兵身上除了弓箭、标枪和匕首,再没有其他武器,又怎会是手持皮盾、短剑的山岭侦察队员的对手,很快就被杀得大败。
在回逃的途中,他们惊恐的高喊:“敌人杀上城了!!戴奥尼亚人杀进来啦!!……”
随着这些溃兵跑近塔楼门,他们的喊声清晰的传入了伊米瑟雷的耳中,这下他有些慌了,因为这意味着戴奥尼亚人占领了天然防波堤,占领了灯塔,他们就可以控制水门,然后让戴奥尼亚的战船进入港口!让戴奥尼亚军队登陆港口!
伊米瑟雷此刻没时间去想戴奥尼亚人是如何占领的灯塔,他想到的是戴奥尼亚的舰队和军队很可能马上就会袭来,没有太多战斗经验的他难免惊慌失措,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千万不能让戴奥尼亚人杀进城来!
所以他非常紧张的高喊:“赶紧关闭塔楼门,不能让戴奥尼亚人杀进来!港口的城门没有我的命令,也不准打开!赶紧关闭……”
迦太基人修建利利俾港口时,考虑得比较周到,在这个天然防波堤与陆地连接的地方用墙堵死,中间只有城墙通过,并且还在城墙两侧各建了一栋塔楼,因此要想进入天然防波堤,只能通过城上的走道进入,而且这两栋塔楼是利利俾所有塔楼中最高的,它比城墙还要高出四米。而且,迦太基人还以走道为底、两侧塔楼为门框,在此处修建了一道大门,既是为了控制天然防波堤的进出,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事实上,此时迦太基士兵已经进驻了这两个塔楼,在听到对面的城墙上先是传来厮杀声、接着惨叫声不断响起后,小心谨慎的队官就赶紧下令士兵们暂时关闭塔楼门,等了解清楚情况再说。
伊米瑟雷听到塔楼门已关,心中稍定,他赶紧又下达命令:“去通知东南军营的萨卡多斯将军,让他调拨2000名士兵赶来这里!”
“再派人去催促拉格纳卡,让他赶紧带兵赶来!”
下达完这些命令之后,他心中还是不安,想了想,又对自己最信任的手下沉声说道:“你马上骑快马赶去见玛哥大人,就说利利俾港口遭到戴奥尼亚人的登陆袭击,希望他立刻派军队前来救援!”
迦太基人关闭塔楼门,任由溃兵拼命叫门不应,反而在塔楼上点燃多处火把,然后让轻步兵占据塔楼,向前方城墙走道上正在追击迦太基溃兵的戴奥尼亚人进行远程攻击。
这一次,山岭侦查队员们为了便于隐藏在货船上、为了便于攀爬,甚至都没有穿戴皮盔、皮甲,除了一个皮盾,身上没有多余的防护,而且聚集在狭窄的走道上,成为远程攻击的最佳目标,几轮弓箭过后,冲在前面的山岭侦察队员就多有死伤,就连泰伦图斯也被射中了左手胳膊。
疼痛消除了泰伦图斯狂热的战意,他急忙下令:让士兵们撤退,扼守灯塔。
戴奥尼亚人撤退了,但迦太基士兵却不敢打开塔楼门,怕有意外,直到城下的重步兵赶来,伊米瑟雷才命令,开了塔楼门。
天然防波堤上的城墙5米多高,只有通过灯塔才能下到堤岸上,迦太基士兵要想重新夺回灯塔,只能通过城墙走道,这无法发挥他们兵多的优势,灯塔与城墙的连接口虽然没有门,但灯塔却比城墙高一倍多,因此泰伦图斯让一部分队员堵住城墙进出口,另一部分人去小军营拿了敌人存放的标枪、弓箭,然后到塔楼上层的石窗前,攻击下方进攻的迦太基步兵,从而减轻迦太基重步兵对灯塔入口的冲击。
泰伦图斯现在感到后悔:利利俾的迦太基人不像凯斯雷拉和锡拉库扎,他们对于夜晚突击的反应比较迅速,早知道如此,他就不应该着急去想攻占塔楼门,而应该抓紧时间用门板或其他东西,先封锁住城墙与灯塔的入口。
如今双方形成顶牛之势,对山岭侦察大队非常不利,在几乎没有闪避的空间里,重步兵与轻甲兵正面厮杀,自然是山岭侦察队员伤亡大,但即使伤亡再不断增加,山岭侦察大队却一步也不能退,否则让迦太基人冲进灯塔,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灯塔和城墙的入口处山岭侦察大队只能倒下一个,再顶上一个,死死支撑。
伊米瑟雷同样非常着急,因为赶到人工防波堤塔楼上驻守的士兵很快派人回来汇报:发现有很多战船正在接近港口!
戴奥尼亚人的主力部队正在赶来!伊米瑟雷心中无比焦急,他很清楚:一旦让这些战船进了港口,将会给利利俾带来很大的威胁。
所以他对已经赶到城上的拉格纳卡下达了死命令:必须尽快夺回灯塔,关闭水门!
尽管港口区里喊声连天、混乱异常,但双方实际上都将战斗的重点聚焦在了对灯塔的争夺上。
拉格纳卡接到命令,但并没有立刻将他所率领的5000名士兵投入到对灯塔的进攻之中,因为之前去进攻的迦太基士兵已经在天然防波堤城墙走道上排成了长队,后面的士兵即使投入再多,也威胁不到灯塔里的敌人,所以他赶紧命令手下去寻找绳索,以便从城墙上垂下去,让士兵们可以下到堤岸上,一来可以从下方进攻灯塔,二来可以防备戴奥尼亚人继续登陆堤岸。
……………………………………
西西里舰队由于天天在西部海域巡航,每一艘战船对利利俾附近的海况都比较熟悉,在灯塔的指引下,它们的速度已经升至了最高,直到逼近水门,才稍微放慢了速度,一艘接一艘贴着灯塔这一侧,依次进入。
在这个时候,对侧水门连接的塔楼里的迦太基弓箭手们不断向进入水门的戴奥尼亚战船发射火箭,在夜幕下星星点点的亮光洒向海面,煞是好看。
但戴奥尼亚战船上的人员却感到紧张,甲板上的士兵们竖起长盾,遮挡火箭,同时还要将它们清理到海里,防止战船被点燃,而船舱里的水手们则再一次加速划桨,让战船能够脱离弓箭的射程。
原本按照计划,进入港口的第1艘战船要尽量往里走,将战船贴靠在天然防波堤的起始端,然后依次往后排列,让军团士兵可以一起登陆堤岸,分舰队统领斯特法卡斯的坐舰担任的就是领航的任务。
但当他看到城墙上迦太基人正在灯塔前激战,而望手还提醒他:看到前方城墙上迦太基人正垂绳索而下。
他立刻意识到了时间的紧迫性,当即将船靠向堤岸,转动舰首的吊桥,12米的木桥很容易的就搭在了堤岸上,就像几个月前第三舰队通过台伯河进攻罗马城西岸一样,战船上的50名第二军团士兵迅速的爬过吊桥,冲上了堤岸,截住了正从城墙上下来的迦太基士兵。
………………………………
第三百四十三章 战事胶着
随后的战船见状也相继靠岸,放下吊桥,一队队的戴奥尼亚军团士兵相继登上堤岸,加入战斗。
还有的战船直接绕过斯特法卡斯的坐舰,到更前方的堤岸上登陆,企图让军团士兵从后方包围敌人。
仅仅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就有几百名戴奥尼亚士兵出现在了天然防波堤岸上,后面还有许多的战船在陆续靠向堤岸,而依靠绳索慢慢垂下城的迦太基士兵不过几十名,还陷入到包围中。
在城墙上看到这一幕的拉格纳卡感到心惊,意识到他不可能阻止戴奥尼亚人登陆堤岸,当即制止了士兵们继续下城,决定先守住天然防波堤的这段城墙。
接着,他就借着城墙上火光看到:后上来的戴奥尼亚士兵,依着灯塔前的城墙排成松散的队列,然后个个做出了投掷的动作,无数根标枪飞上城头,接着惨叫声连连。
拉格纳卡这才惊慌的想起戴奥尼亚重步兵是可以投掷标枪的,他不得不再次改变主意,让部队赶紧退出这段城墙,集中兵力守住天然防波堤的入口——塔楼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