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第4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他二人昨天得到消息:迦太基又往阿迪斯派遣了几千名援兵,并且这些援军士兵看起来年纪不是偏小、就是偏大。

    根据目前的战局,他们很快就做出推断:迦太基人恐怕是要准备冒险出击了。

    就像之前阿莱克西斯对军团长们所说的,“这可能是迦太基人的最后一战,他们必然会拼尽全力,戴奥尼亚军队虽然现在占据着优势,但毕竟身处险境,一旦战斗失利,处境也会相当危险。”所以阿莱克西斯面临的压力同样不小,他因而采取了一个稳妥的办法,立刻派出快船,赶去通知驻扎在科斯拉岛的第三舰队(在戴奥尼亚军队登陆阿非利加之后,戴弗斯给麾下的两支舰队做了一个简单的分工,迦太基以西的阿非利加海域交由西西里舰队负责,以东的海域交由第三舰队负责)。

    米多拉德斯得到消息之后,感到欢喜:西西里舰队步兵们已经联合第十军团向迦太基的腓尼基盟邦发起了进攻,第三舰队又怎么可以错过这一场击败迦太基的重要战事!

    于是,他立刻连夜聚拢在各处巡逻的战船,第2天一早就率领舰队南下,进入鲁斯皮纳港口,所运载的3000名舰队步兵上岸后,迅速向西行军,等他们到达戴奥尼亚营地的时候,戴奥尼亚军队已经开始在营地外列阵了。

    得知“第三舰队步兵已经到达”的消息,阿莱克西斯让传令兵通知他们:在营地里好好休息,等待命令,随时准备出击。

    而现在到了这支生力军上场杀敌的时候了!

    在迦太基军队已经出现颓势的时候,生龙活虎的第三舰队步兵们出现在了战场上。

    在到处都尘雾弥漫、喧嚣震天的战场,很难及时准确的了解战情,所以当萨摩尔斯得知这一糟糕的消息时,舰队步兵已经对迦太基的左翼发起了攻击。

    尽管迦太基士兵还在顽强战斗,但战败已成事实,为了避免伤亡过于惨重、导致无人防御迦太基城,萨摩尔斯下令:立即吹响撤退的军号!

    迦太基联军士兵的体力和士气都已经在急剧的下降,号声响起之后,很快就形成了全面的溃退。

    戴奥尼亚军团士兵们立刻进行追击,阿莱克西斯还派人催促在战斗的后半段就在旁观休整的西努米比亚骑兵也参与到追击之中。

    这迫使大量的迦太基溃兵不得不逃入山岭,以摆脱戴奥尼亚军队的凶狠追击。

    黄昏时候,阿莱克西斯才收兵回营。

    这一场由5万多人参加、战斗持续近四个小时的会战非常惨烈,仅仅是正面的厮杀就造成了双方近5000人的死伤(戴奥尼亚士兵伤亡近2000人,迦太基士兵伤亡3000多人),此外还有近6000名迦太基士兵被俘虏。

    消息传回迦太基,全城震动,民众恐慌,痛哭声持久不绝……

    第2日,萨摩尔斯不顾阿迪斯人的挽留,也不顾还有溃兵在陆续返回,就集合残余部队,逃回迦太基城。

    因悲痛而愤怒的迦太基民众将灰溜溜进城的萨摩尔斯团团围住,先是怒骂,然后是痛打,直至其倒地不起。

    元老院为了平息众怒,用最快的速度对其进行了缺席审判,审判结果:钉死十字架。

    这或许是迦太基历史上最悲催死去的一位领军将军。

    但处死萨摩尔斯并无助于战局的改变。

    第3天,阿莱克西斯率领休整后的军队向西行军,阿迪斯开城投降。

    第4天,戴奥尼亚军队与北上的东努米比亚部队在阿迪斯会合。

    第5天,戴奥尼亚联军继续西进,图内斯城投降,紧接着迈加洛波利斯城投降。

    最后,4万多戴奥尼亚联军士兵绕过图内斯湖(即今突尼斯湖),逼近了迦太基城。

    惊恐万分的迦太基民众站在西面城墙上,眼睁睁的看着密密麻麻的戴奥尼亚士兵,在比塞大湖和图内斯湖之间的地峡上大肆毁掉纵横的沟渠、铲掉一块接一块的农田,然后在上面开始修建营地,显然是准备将迦太基人彻底封锁在城内(迦太基人认为它是地峡,实际上两湖之间的最短距离也约有10里,而且地势非常平坦)。

    惊恐的迦太基人不敢出击,只能躲在高大厚实的城墙内,加紧做好防御的准备。无论男女老少都被动员起来,配备武器,随时准备上城作战,城内所有的铁匠铺全天二十四小时开工,紧急生产各种兵器:短剑、标枪、长矛、盾牌……

    甚至已经惊慌失措的元老们还通过了大祭司的提议,说服城内民众举行规模空前的祭祀,向戴奥尼亚的保护神巴尔。哈蒙祈求庇佑,这个仪式就是曾经在西地中海腓尼基人中流行、让其他种族谈之色变、近几十年来已经较少举行的火祭。

    但此时的迦太基民众已经濒临绝望,这是他们所剩不多的希望,于是几乎没有人反对。通过抽签,一共有两百名六岁以下的儿童被选中,在全城民众的颂唱声中,他们被活生生的推入了巴尔。哈蒙神像前的火坑中,他们凄厉的惨叫声更让迦太基人痛苦而迷茫……

    然而火祭仪式之后,巴尔。哈蒙的庇佑并没有显现,反倒是坏消息在不断传来:戴瑞托斯也向戴奥尼亚投降了……没过多久,除迦太基之外,阿非利加第二大的腓尼基城邦——乌蒂卡也选择了投降。因此另一支戴奥尼亚军队(即第四军团和西西里舰队步兵),得以通过西面的海岸道路,从西面抵近迦太基城。与此同时,西西里舰队和第三舰队的部分战船驶进了比塞大湖和图内斯湖,停泊在戴奥尼亚军队在营地内修筑的简易码头(迦太基人很早就打通了这两个泻湖与大海之间的交通,并且还在湖泊伸入城区的地方修建了港口),至此迦太基城已经被完全包围,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

    以汉诺为首的元老们之所以在此时此刻还没有下定决心、完全接受戴奥尼亚的谈判条件,那是因为他们还抱有最后一点侥幸:来自波斯的干涉。

    实际上,泰尔确实响应了迦太基的要求,向巴比伦派出了使者。

    波斯王阿尔塔薛西斯在得知“迦太基居然被戴奥尼亚逼入绝境”的消息后非常吃惊,在考虑再三之后,他还是决定派一名使者去西地中海,详细了解一下这场战争的过程,探一探戴奥尼亚的虚实,了解这个新崛起的希腊王国对波斯的真实态度。

    而对这场战争进行调解只是次要目的,毕竟已经在位二十多年的他很清楚:戴奥尼亚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将敌人逼入绝境,又怎么可能因为千里之外自己的几句话就放弃掉之前所做出的一切努力,更何况波斯还从未向这个新建立的国家展示它的强大。

    2月中旬,波斯使者乘坐的客船进入迦太基海域时,遭到戴奥尼亚战船的拦截,即使他宣称自己是波斯王派来的使者,仍然被禁止进入迦太基城。

    波斯使者不得不转而求见戴奥尼亚国王,遂被带往利利俾。

    戴弗斯并没有慢待波斯使者,接见仪式还算隆重。

    但是自从科林斯战争之后,不但希腊本土的霸主斯巴达依靠着波斯的支持,象雅典、科林斯、底比斯这些希腊大城邦也得仰波斯的鼻息,波斯成为东地中海事实上的霸主,所以希腊城邦使者每到波斯,为了达成目的,往往是贿赂讨好各级官吏,而波斯使者到希腊各地却享受着高规格的接待。

    但这位波斯贵族使者踌躇满志的来到西地中海,却当头挨了一棒,不但客船被劫持,提出的要求也遭到拒绝,心里自然是憋了一股子气,见到戴弗斯之后,又看到这位野蛮人的国王既没有佩戴贵重的王冠,也没有穿着华丽的长袍,甚至只是在一个普通的客厅里接见了自己,心中满是鄙夷,还没说上几句话,他就以命令式的口吻对戴弗斯说道:“我们神圣而尊贵的王上非常关注戴奥尼亚和迦太基之间的战事,他希望双方能够立即停止战争,退换各自占领的土地,重新回到战争开始前的状态!只要双方照此执行,将会得到波斯的友谊,否则后果将非常严重,戴奥尼亚将无法承受!”

    面对波斯使者的傲慢,已经快五十岁的戴弗斯有了更深的城府,没有象当年讥讽斯巴达使者菲比达斯一样,对波斯使者进行有力的嘲讽,他用平静的口吻说道:“你们波斯能将亚细亚的事情管好就不错了,西地中海的事不需要你们来操心。”

    双方不欢而散,连见面之后要举办的宴会也被取消了。

    第二天,波斯使者的客船就驶离利利俾,并被一路“护送”,直至远离西地中海。

    波斯使者回到巴比伦后,将他在西地中海的“悲惨遭遇”以及戴奥尼亚国王要他带给波斯王的话添油加醋的说给阿尔塔薛西斯,这位波斯王气愤不已,当众发誓:总有一天会给与戴奥尼亚王国最严厉的惩罚!

    迦太基元老们始终没有等到波斯人的消息,但是戴奥尼亚人的进攻却一直让他们心里紧绷:戴奥尼亚军队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派士兵直接攻城,但他们的弩炮却每天都在轰击着城墙,甚至还往城里抛射火罐,增加城内民众的恐慌;他们还建起比城墙还高的土垒,居高临下,远程攻击城上的守军;戴奥尼亚人不但是陆军在进攻,其海军同样也没闲着,他们将几艘战船拼接起来,铺上木板,在上面安置弩炮和腹弓,逼近两个湖内的港口,攻击城内的防御设施……戴奥尼亚军队没有使出全力,更像是在演练海陆配合攻城的战术,但是从未遭遇过如此绝境的迦太基人已经感到有点喘不过气来。

    围攻持续了三个多月,城墙破损、饮水缺乏、城区毁掉大半、士气极其低落的迦太基人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颅,被迫与戴奥尼亚人签署了极其苛刻的停战协议:迦太基承认西西里、科西嘉、萨丁尼亚划归戴奥尼亚王国统治;

    将伊比利亚的全部殖民城割让给戴奥尼亚(不包括马戈尼德家族后来征服的新殖民地);

    迦太基同意哈德鲁门图姆的领地并入戴奥尼亚王国;

    迦太基不得侵害戴奥尼亚盟友东、西努米比亚人的利益;

    迦太基和戴奥尼亚恢复和平,恢复贸易,期限20年,期限内发生利益纠纷,由双方协商解决;

    期限内不得侵犯协议双方的盟邦……

    ……

    半年之后,奥提吉亚岛也因粮食耗尽而投降。至此,戴奥尼亚与迦太基的战争结束。

    文学馆


………………………………

第一章 底比斯战争在继续

    “戴奥尼亚击败迦太基、迫使其签订停战协议”的消息传遍戴奥尼亚王国,各地民众一片欢腾。

    而不久后,这消息也传到了希腊本土,让很多城邦感到震惊,尤其是斯巴达。

    曾经在戴奥尼亚陷入多方势力围攻的危险局面下,斯巴达还暗中做手脚,唆使阿普利亚地区逃亡势力去夺回自己曾经的领地,而现在戴奥尼亚凭借一己之力,干净利落的消灭了罗马,降服了萨莫奈、战败了迦太基,无可争议的成为西地中海最强大的势力。

    而斯巴达现在反倒是陷入战争泥潭,在中希腊迟迟打不开局面,做贼心虚的斯巴达长老们担心之前自己的所作所为瞒不过戴奥尼亚王国的有识之士,如果此时戴奥尼亚突然翻脸、要向斯巴达讨回公道的话,无疑会让局势变得更加糟糕。

    所以,斯巴达慌忙派出使者,前往图里伊,以友邦之名祝贺戴奥尼亚赢得了与迦太基之间的战争,同时还试探性的提出要求:希望戴奥尼亚能够为战争中的斯巴达提供一些援助。

    戴弗斯早看透了斯巴达人的来意,他既没有和斯巴达人撕破脸皮,指责其在西地中海战争期间所做的那些龌龊事,也没有答应斯巴达人的请求,而是委婉的表示:戴奥尼亚是赢得了战争,但战争之后重建家园、整顿秩序、安抚民众、恢复贸易……等等一系列棘手的事务还需要王国上下同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逐渐恢复战前的繁荣,因此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关心他国的事务。

    斯巴达暂时放下心来。

    戴弗斯又用相似的话语回应了随后前来求助的雅典使者。

    至于底比斯人,此时他们还处于斯巴达军队的围困之中,疲于应付各种进攻,对西地中海发生的大事不太清楚、同时也没有精力去了解。

    戴弗斯虽然给了斯巴达一粒定心丸,但斯巴达长老议事会还是感到了局势的紧迫,他们不满于斯巴达王克列奥姆布洛图斯长时间征战、却未能取得进展,终于决定再一次启用更多谋善断的阿格西劳斯担任全军指挥官。

    阿格西劳斯慨然接受,并且宣称:既然长老和民众们认为他是最佳人选,他本人定当全力以赴!

    他率军前往斯巴达的边境进行献祭,并向士兵们展示为吉兆,于是全军士气高昂。

    由于与科林斯地峡相邻的皮奥夏地区南部边缘的山岭地带有底比斯的重兵防御,再加上雅典又与底比斯联手,因此通过陆路从科林斯地峡翻越山岭、进入皮奥夏地区,不但道路难行,而且充满危险。

    阿格西劳斯率领军队加速行军,到达在科林斯西面不远的西吉翁城港口后,乘船横跨科林斯海湾,在皮奥夏地区的海滩登陆。由于事先他已经派人通知在该地区驻守的一支斯巴达军队抢先攻占了距离登陆地不远的一座山岭隘口,所以全军没有阻碍的翻过了山岭,进入到皮奥夏地区的平原地带,并且迅速同支持斯巴达的泰斯皮亚(该城位于底比斯的西面,相距只有20里)联起手来。

    原本阿格西劳斯认为自己快捷的军事行动会打乱底比斯人的防御部署,结果他发现底比斯人和其盟友在底比斯城周边的所有战略要地上都修起了栅栏和土垒、建造了壕沟、布置了鹿砦……

    斯巴达军队要想逼近底比斯城,就必须将一一这些要地攻克,而底比斯军队也不会任其施为,阿格西劳斯率军进攻哪里,底比斯就会派重兵驻守那里。

    由于底比斯是内线作战,调动兵力更为灵活快速,并且底比斯军队不会只是死守,他们也会适时出击,攻击脱离了大部队或者正在吃饭休息的斯巴达联军士兵……这一系列的防御策略主要出自伊帕密浓达之手,很让阿格西劳斯深感头痛,半年时间的征战也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到了秋季,斯巴达盟邦的士兵们纷纷返回家乡,阿格西劳斯也要率领斯巴达战士回国,于是他任命菲比达斯带领雇佣兵们留守泰斯皮亚地区,并伺机进攻底比斯。

    被底比斯人极度痛恨的菲比达斯采取了更加狠毒的策略,他派出多支小股部队,绕过底比斯人的防御要地,杀戮躲在其后方的底比斯民众,不断破坏其田地……

    底比斯人对此极为愤怒,他们不顾伊帕密浓达的劝阻,贸然出动军队,进攻泰斯皮亚。

    结果菲比达斯早有准备,他有针对性的进行列阵,在会战中击退了底比斯军队的进攻。为了扩大战果,削弱底比斯人的力量,他亲自率军猛追溃兵,结果底比斯人的骑兵和一些步兵慌不择路,逃到了一条无法通过的峡谷里。

    走投无路的底比斯溃兵反而集合起来、决定拼死一战,而此时由于追击速度太快,导致泰斯皮亚的重步兵远远的落在了后面,只有菲比达斯和几百名色雷斯轻盾兵挡在了底比斯骑兵的面前。

    事情发生得太过突然,菲比达斯刚刚让这些色雷斯雇佣兵们列好阵势,底比斯骑兵就不顾一切的从正面发起了冲锋,上百匹战马奔跑起来所产生的气势无疑是可怕的。

    经过长途奔跑、已经非常疲惫的色雷斯人畏惧了,还没等底比斯骑兵冲至面前,色雷斯人就已经开始溃退。

    底比斯军队趁势猛攻,色雷斯雇佣兵全线溃退,菲比达斯混在溃兵中,企图逃脱。

    但底比斯骑兵怎会让他逃脱,一直紧盯着他,很快就将其包围,并乱矛刺死。接着他们又驱赶溃兵冲乱随后赶来的泰斯皮亚重步兵,斯巴达联军大败。

    底比斯军队追击到天黑,才收兵回营。

    这一战,底比斯人先败后胜,不但杀死了他们最痛恨的敌人——菲比达斯,而且还削弱了底比斯的腹心之患——泰斯皮亚的实力,底比斯民众为之欢呼,也让其他被斯巴达控制的皮奥夏城邦民众感到振奋。

    借此有利时机,底比斯甚至再次派出军队,主动进攻泰斯皮亚及其周围附属于斯巴达的城邦,迫使斯巴达不得不在冬季派出一支军队,帮助防御泰斯皮亚。

    第二年初春(公元前377年,戴奥尼亚王国17年),斯巴达长老议事会和监察官们再一次任命阿格西劳斯为联军指挥官。

    这一次阿格西劳斯声东击西,率领军队走陆路,急行军通过科林斯地峡,趁着底比斯人缺乏防备的情况下,一举突破他们在山岭的防线,攻入底比斯城以东的地区,以普拉蒂亚为基地,大肆蹂躏了这一片土地,虽然也获得了一些胜利,但底比斯人的抵抗仍然十分顽强,使斯巴达军队未能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到了秋季,阿格西劳斯不得不再次收兵回国。

    这个时候,底比斯出现了粮食严重短缺的状况,因为战争的破坏,他们的土地已经两年颗粒无收了,在前世的历史中底比斯人是派船队到北部的塞萨利城镇去购买的粮食,但是这一次佩罗皮达斯却提议:到亚得里亚海海对面的戴奥尼亚王国去买粮。

    有人提出异议,认为:戴奥尼亚和斯巴达一直签署着友好协议,相互之间关系密切,戴奥尼亚不可能买粮给底比斯。

    佩罗皮达斯的回答是:反正距离近、路途很方便,试一试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一旦成功了,我们不但开辟了新的购粮渠道,而且还探得了戴奥尼亚人对这场战争的态度,意义非常重大!

    最终佩罗皮达斯的建议得到通过,底比斯派出了三艘三层桨战舰,携带10个塔连特,趁着冬季斯巴达人歇兵、科林斯海湾的海上封锁松懈之际,冒险驶出科林斯海湾,横穿亚得里亚海,到达了戴奥尼亚王国东海岸的港口城市——奥德鲁姆。

    奥德鲁姆行政长官听说底比斯人前来买粮,考虑到其背后所包含的政治意义,哪敢擅作主张,立刻派信使赶往图里伊请示。

    戴弗斯知道后,用一句看似玩笑的话给此事定了调:“斯巴达人都能让阿普里亚的逃亡分子到我们国内旅游,我们为什么不能给予底比斯人一点小小的帮助,更何况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商贸行为。”

    因此,奥德鲁姆城不但以低价将粮食卖给底比斯,而且还派出货船帮助运送。

    实际上斯巴达舰队已经得到“底比斯人派船队出外买粮”的消息,他们已经做好布置,就等底比斯船队返回科林斯湾时,将其捕获。

    结果当斯巴达舰队船员看到底比斯船队中那几首船帆上绘有戴奥尼亚王国旗帜的船只,愣没敢轻举妄动,眼睁睁的看着底比斯船堆在海湾北面登陆,不紧不慢的卸下了货物。

    事后,斯巴达舰队统领慌忙将此事回报给斯巴达,长老议事会和监察官们都大为震惊,急忙派出使者前往图里伊。

    戴弗斯根本就没出面,元老院轮值主席安塔奥里斯接见了使者,面对斯巴达人的质问,他以国王的原话轻描淡写的回应:“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商贸活动,不值得大惊小怪。”


………………………………

第二章 底比斯圣队初露锋芒

    斯巴达使者要求戴奥尼亚做出保证:下次不得再资助斯巴达的敌方。

    安塔奥里斯还是用戴弗斯国王的原话做了回应,不过言语中更多了点火气:“你们都能让逃亡到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阿普利亚叛乱分子轻易回到王国境内旅游,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卖给底比斯一点粮食。斯巴达应该感到庆幸,我们戴奥尼亚只是卖的粮食,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

    斯巴达使者悻悻而归,戴奥尼亚人的话让所有斯巴达长老和监察官们都提高了警惕,使他们意识到:戴奥尼亚人一直对斯巴达心怀芥蒂。

    这让他们更感到急迫,但是新的一年、春回大地之时(公元前376年,戴奥尼亚王国18年),阿格西劳斯却卧病在床,无法出征,监察官们不得不认命另一位斯巴达王克里奥姆布洛图斯为全军统帅,继续进攻底比斯。

    等联军部队汇齐之后,克列奥姆布洛图斯决定采取阿格西劳斯第1次进攻底比斯的路径——乘船横渡科林斯湾,登陆皮奥夏西部,与泰斯皮亚人会合。

    但是,底比斯人已经吃过一次亏,又怎会再上当,他们事先在泰斯皮亚南面的山岭里埋伏,等登陆后的斯巴达军队通过山谷隘口时,突然出击,将其击退。

    克列奥姆布洛图斯见底比斯人占据了要道,自认为不可能再经此进入底比斯境内,因此率军撤回伯罗奔尼撒。

    之后,各盟邦使者齐聚到斯巴达,他们对斯巴达常年征调其公民征战底比斯、却始终未有明显进展一事感到不满,抱怨说:公民们对这场战争越来越懈怠,再这样打下去,恐怕他们会拒绝再作战。

    他们提出新的建议:底比斯人在南面布置有重兵防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