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升-第4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你这一趟跑得很有价值!”叶庆平把资料要过去,很认真地看了,然后放下来,问道:“小楚,这个土地管理的新规,还没通过吧?”
楚天舒说:“还没有呢,我从王厅长那里要来的,先学习学习,消化消化!”
叶庆平看着他,问道:“就没有点别的想法?”
“叶书记,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您啊!”楚天舒笑笑,说:“路上我就琢磨了,省里的政策还没下来之前,我们青原市可不可以先探索探索。”
叶庆平笑了:“呵呵,我就知道,你年轻,思想活跃,有闯劲,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探索机会哦。”
楚天舒看叶庆平心情不错,便放了胆子,说:“前几天,南书记在镶陶市视察时讲话说,改革没有禁区,只要对发展有利的举措,都可以先行先试。我就想,能不能抓住这次土地政策调整的契机,建立我市土地储备制度,提高财政收入,走出资金困境,大力发展城市基础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加快推进青原的发展进程,我们的步伐可以比不上临江,但也不能被镶陶市拉开了距离。”
叶庆平听了,点了点,按了几个号码,将秘书朱赫然叫了进来,让他通知郎市长和简市长,到办公室来议事。
很快,郎茂才和简若明拿着笔记本一起过来了。
还没坐下,简若明就抱怨道:“叶书记,青北县的老师代表又来了,反映工资拖欠的问题,我把财政局的老刘和教育局的老杨都找来了,他们也是叫苦不迭,别说我不是巧妇,就算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
对此,叶庆平也有点上火,忍不住说道:“这个欧阳健有点过分了,青北县的困难自己不想办法解决,总往市里推,那要他这个县委书记做什么?”
郎茂才解劝道:“叶书记,这也不是欧阳健一个人的毛病,其他县区的领导也有,只是表现得没他这么突出罢了。他们私底下说,这叫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南岭县不比青北县困难么?杨富贵和耿中天他们不哭不叫,还不是咬着牙把困难都克服了。”简若明愤愤不平道:“郎市长,欧阳健他们这些坏毛病,还是被惯出来的。”
听了简若明的指责,郎茂才不高兴了,立即把脸拉了下来……
………………………………
第1174章 背负骂名
“简副市长,坏毛病没人愿意惯着。”听了简若明的指责,郎茂才有点不高兴了,板着脸说:“今天老师来反应问题,你不也指示让财政局和教育局想办法解决么?”
“不解决怎么办?”简若明说:“我能让他们来找你和叶书记么?”
“这不就得了吗?”郎茂才苦笑着说:“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我市的财政收入不足,要是手里有钱,谁不愿意安安稳稳地过自在日子,何苦要出此下策呢?”
对于正副市长的争执,叶庆平并没有制止,而是不动声色地看着。
这个时候,郎茂才与简若明的争执,不是什么路线斗争,而有点像居家过日子的两位家长,日子过得很艰难,磕磕碰碰总是难免的,叶庆平作为这个家里的大当家的,得让他们各自把苦水都倒出来,把观点亮出来。
正在这时,朱赫然拿着一叠资料推门进来了,郎茂才和简若明这才停止了争执。
叶庆平让朱赫然把复印的资料发给郎茂才和简若明,然后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说:“郎市长,简副市长,我把你们找来,就是商量提高财政收入的事,小楚提出了几点建议,你们都看看,有没有可行性?”
楚天舒吓了一跳,这明明是从王少磊那里带回来的意见,怎么成了我的建议了?可当着叶庆平的面,又不好把话挑明,只能尴尬地坐着。
简若明仔细看了,放下来,不无担忧地说:“土地政策的调整,政府确实可以大幅提高财政收入,但是,羊毛总要出在羊身上,房地产开发商的成本高了,房价也必然随之上涨,青原的老百姓还不富裕,承受不起高房价,怕是要背负骂名啊!”
叶庆平未置可否,而是看着楚天舒,说:“小楚,说说你的考虑吧。”
楚天舒硬着头皮,说:“简副市长,你这个担忧我也想过,就算政府不控制土地的价格,房地产商还是在低价囤地,等到房价大幅上涨时,他们也不会便宜了青原的老百姓。与其这样,还不如政府把土地卖出高价来,再用于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吧。”
叶庆平又看向郎茂才:“老郎,你的看法呢?”
“我赞同小楚同志的意见!”郎茂才滔滔不绝地说:“这几年,我从常务副市长干到市长,挨下岗工人的骂,挨工资被欠的老师骂,挨钉子户的骂,已经习以为常了,还得陪着笑脸……政府手里有要是钱,我们哪会这般狼狈?手里没钱,什么也干不了,谈何发展?没有发展,同样要背负骂名……与其在落后中挨骂,不如在发展中挨骂……我的意见是,先把财政收入搞上来,把经济拉动起来,就算老百姓将来要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我们也认了!”
“鳌头湾地块上给我们带来的各种麻烦,想必各位还记忆犹新。”叶庆平转着签字笔,说:“我个人以为,这条土地新政对于我市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想想过去,拿地、批地的过程不规范,就像青原地产的梁麦新那样,低价拿到土地,待价而沽,既没有达到抑制房价的目的,还留下了一块滋生混乱的土壤。实施新的政策之后,所有土地出让都要通过招拍挂的流程,实行公开竞价,价高者得。如果还有谁敢囤地,我们就依法强行收回。这么一来,我不敢说以后就可以完全杜绝鳌头湾现象,但最起码,会比以往大大减少,因为拿地的成本高,他们耗不起,也不敢耗。”
党政一把手的意见统一了,简若明也无话可说,只是幽幽地看了楚天舒一眼,似乎在埋怨他,向叶庆平汇报之前,没有跟她通个气。
楚天舒也是有苦难言,自己原本只是把从国土资源厅带回来的政策精神向叶庆平汇报一下,没曾想,却被叶庆平说成了是自己的建议,简若明对此有想法,也是十分正常的。
郎茂才见叶庆平也同意,便说:“按照分工,国土资源这块由简副市长分管,我想,这个建议是小楚同志提出来的,那就还由他协助简副市长分管吧。”
“行,就这么定了。”叶庆平做出了决定:“小楚,你和简副市长召集相关部门的人员商议一下,尽快拿出具体的操作方案来,我们讨论通过后就组织实施。”
从书记办公室出来,楚天舒跟着简若明到了她的办公室。
没等坐下,简若明放下笔记本就说:“天舒,以后像这样的大事,最好先跟我通个气。”
楚天舒苦笑着,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简若明想了想,说:“既然是这样,这条新政早晚要实施,我们抢抓一个先机,总归是利大于弊。”
“我就是这么想的。我很担心,新政的消息一旦传出来,会不会有开发商抢在新政实施之前,通过暗箱操作的方式,把土地先拿到手,那我们就得不偿失了。”楚天舒解释了一句,又说:“只是没想到,叶书记会把这说成是我的建议!”
看楚天舒还有点小情绪,简若明又安慰道:“天舒,叶书记这么说,你也应该理解,要不然,说成是从国土资源厅提前得到的消息,对少磊也不好,以后谁还肯跟我们透底说实话呢。还有,叶书记始终没提以出台正式文件的方式颁布实施,而是让我们拿具体操作方案,也是留了退路的,万一少磊的建议省里没通过,我们至多是先行先试的探索,进退自如,比较容易掌控。”
楚天舒不得不感叹,简若明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副手,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领导,吃苦受累的活儿干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委屈也默默的承受,却反过来还在想方设法维护正职的权威,安抚好下属,实属难能可贵。
在这样既能理解上司的苦衷,又能照顾好下属情绪,任劳任怨品德高尚的领导下工作,不仅心情舒畅,而且受益匪浅。
而且,简若明紧接着说出来的一番话,更是令楚天舒感动不已。
………………………………
第1175章 名片外衣
“天舒,刚才我有不同意见,也是担心将来房价被推高之后,政府大幅增加了财政收入,却要让你来背负这个骂名。”简若明善解人意地说:“有道是,枪打出头鸟!你总是在扮演激进派的角色,这对你今后的成长未必是好事啊。”
楚天舒淡然一笑,说:“明姐,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总要有人冲在最前面。在青原,我不冲,就得你来冲,那还不如我来冲更好一些,反正我已经被贴上了激进派的标签,这个骂名,背就背了吧。”
“你呀……不让你冲锋,你也是个闲不住的主儿!”简若明伸出手指隔空点了点,说:“那你就往前冲,我来给你殿后。”
楚天舒笑道:“谢谢明姐!”
简若明摆手:“我们之间客套话就别讲了,说说吧,鳌头湾这块地拿下来,你想过怎么办没有?”
楚天舒如实回答:“还没想好!”
简若明严肃地说:“天舒,如果世纪阳光拿到手之后还是闲置不用,新政一出,怕是有人会说闲话的。”
此言一针见血。
新政没出之前,楚天舒把卫世杰拖进了鳌头湾这个火坑,有不少人是幸灾乐祸的,但新政一出,卫世杰就相当于捡到了一个金娃娃,而新政的建议还是楚天舒提出来的,时机又这么凑巧,没有流言蜚语反倒是不正常了。
楚天舒说:“明姐,最初我是想让世纪阳光把这块地整理出来,租给凌云集团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厂做员工公寓,可卫世杰与吴梦蝶在一些关键条款上未能达成一致,下一步该怎么办,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出来。”
“天舒,你让卫世杰抢在新政出台之前,把鳌头湾的土地整理出来,这样你的压力相对会小一点。”简若明看着楚天舒,缓缓说道:“不过,捅鳌头湾这个大脓包,困难和阻力都不会小,你得有思想准备啊!”
“我知道!”楚天舒重重地点了点头。
三天之后。
许文俊从北京回来了,当天下午,他就给楚天舒打了电话,说林国栋收到了向晚晴写的信,非常的开心,说抽出时间来会尽快回复。
楚天舒道了谢。
许文俊又说:“天舒,晚上我答应了参加东南商行副行长魏诚鸣的饭局,你能不能把支行的张宝智约出来?”
“应该没问题,我马上安排。”楚天舒说:“贷款张宝智可以不给我这个副市长面子,但请他吃顿饭,这个面子他不能不给!”
“行,到时候你让卫世杰跟我联系!”许文俊说:“天舒,我还有点事,先就这样了,有变化再通气!”
两人说了再见,就挂了电话。
楚天舒喊来了苏幽雨,让她以自己的名义,邀请青原几家信用社的负责人和东南商行青原支行的行长张宝智,晚上六点半在湖心岛度假村吃饭,让财政局局长刘光仕、城建局局长闫志勇、国土局局长杜凭风作陪。
苏幽雨问:“领导,不安排在青苑宾馆么?”
政府接待,定点在青苑宾馆。
楚天舒摇头:“不用,有人买单!”
苏幽雨笑道:“又是卫世杰当这个冤大头。”
楚天舒问:“小苏,你什么意思?”
苏幽雨一笑:“呵呵,想跟你去混吃混喝呗。”
楚天舒说:“可以,但别乱说话!”
“知道啦。”苏幽雨愉快地答应道。
对于苏幽雨私底下的嬉皮笑脸,楚天舒也拿她没办法。
晚上六点,湖心岛度假村。
豪华包间里,财政局局长刘光仕,城建局局长闫志勇,国土局局长杜凭风,还有青原市农村信用社主任、城市信用社主任,都已提前来到。
十分钟之后,东南商行青原支行的行长张宝智也到了。
握手寒暄,众人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恭候副市长楚天舒的莅临。
卫世杰作为东道主,也早早守在了包房里迎接和招待。
今晚上,卫世杰穿了一件深色夹克,里面是一件白衬衣,搭配一条黑色西裤,脚下一双休闲皮鞋,混在这帮官员当中,没有任何的违和感,完全不像是一个搞土建的老板,倒像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随着世纪阳光的不断发展,卫世杰在颜婕妤的教导下,也置办了不少名牌服饰,什么古奇的皮鞋,阿玛尼的西服,应有尽有。
但在和官员打交道的时候,卫世杰从不穿名牌,倒是喜欢打扮得官味十足,官员们在电视上穿什么衣服,他总会不自觉地跟风。
卫世杰不是官,从前更没有当过一天官,但平时的待人接物中,他似乎更爱将自己往官场上靠,无论穿着打扮、处事方式还是思维模式,有时候楚天舒还嘲笑他,比官员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宝智进来之后,与熟悉的刘光仕、闫志勇、杜凭风打过招呼,散发了一轮名片。
尽管张宝智青原大财神的名号早已如雷贯耳,但卫世杰过去从没见过,他拿起张宝智的名片,仔细端详起来。
名片上的头衔很多,有金融博士、东南财经大学客座教授、临江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省作协会员等等,唯独漏掉的职务,竟是最能体现他价值的东南商行青原市支行的行长。
卫世杰下意识地判断,这位张行长大概属于不学有术的那一类人,真正的学历并不高,而且在银行内部作风霸道,一言九鼎。
从名片、称谓来分析一个人,是卫世杰从商以来,跟不少官员打交道的过程中,领悟出来的一套本事。
如果说,卫世杰的穿着打扮折射出了他特别希望与官员们打成一片,或者说,他需要得到官员们的认同和支持;那么,官员的名片,也是他们的一件无形的外衣,可以折射出他们内心需要什么,或者在现实中缺少什么。
卫世杰得出的理论是,但凡名片上印满学术头衔的人,一般接受的正规教育并不多。如今功成名就,才用各种唬人的头衔壮胆。那些名片上不印单位职位的人,多是霸王级的“一言堂主”, 平时已享尽官威,就没兴趣再拿出来显摆。
其实,类似的例子古今都有很多。
………………………………
第1176章 软硬不吃
卫世杰得出的理论是,但凡名片上印满学术头衔的人,一般接受的正规教育并不多。如今功成名就,才用各种唬人的头衔壮胆。那些名片上不印单位职位的人,多是霸王级的“一言堂主”, 平时已享尽官威,就没兴趣再拿出来显摆。
其实,类似的例子古今都有很多。
比如说蒋介石,最喜欢的称谓是“校长”。
因为此人一生戎马倥偬,是不折不扣的军事强人,他反而不喜欢人家把他看成赳赳武夫,一个“校长”的称呼,平添许多文人气息,但他在杀伐决断的时候,从来就没有仁慈过。
而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呢,最喜欢下属叫他“经国先生”。
为什么?
因为他原本就是天潢贵胄,当朝太子爷,再尊崇的官职,也不过锦上添花。
一句如邻家大叔一般的“经国先生”,使他少了高高在上的贵气,多了几分与民同乐的亲切感。
清末几位重臣,唯独张之洞清流出身,从未领兵血战过沙场。
可恰恰此人,最喜欢人们叫他“香帅”(张之洞字香涛),仿佛他已然是手握雄兵,杀敌无数的大帅。
还有某直辖市那位大名鼎鼎的王姓公安局长,名片上印满了各种教授头衔,唯独不印局长职位。
那是因为他在公安局内,是无可置疑的权力核心,那些早已获得满足的事,就不再重要,反倒是学历上的欠缺,一直令他耿耿于怀。
这一套“卫氏识人术”科学性几何,无从考证。
但今天卫世杰通过名片这件外衣对张宝智的判断,却是十分的精准。
张宝智临江财经学校中专生出身,毕业后进入银行系统,凭着踏实和钻营,一步步爬到了东南商行支行行长的位子上,期间利用工作之余,拿到了东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的博士学位。
在银行内部,张宝智的强势众人皆知,说一不二、霸道异常,容不得一丝半点的冒犯,他敢对青原市的官员说不,既是地位使然,也是本性所在。
六点整,楚天舒带着市府办副主任苏幽雨走了进来。
与众人热情地打过招呼后,楚天舒说:“各位局长,今天我把青原市最大的财神爷请来了,你们可得把张行长陪好,喝酒的时候,必须毫无保留,发挥出最佳水平。”
部队转业的城建局长闫志勇打了一个哈哈,说:“对对对!有句话说的好,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培养,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干部很放心嘛。”
众人一个个点头称是,都表态要把大财神陪好,张宝智听了,脸上升腾起一股得色。
论级别,张宝智套的是正处,比楚天舒要低半级。
但是,这年头,有钱便是爷,腰缠万贯自然可以身价倍增。
酒宴开始,楚天舒第一个举杯,他说:“这第一杯酒,我要敬张行长,他对我们青原的建设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不仅决定了青原发展的速度,也决定了青原发展的高度。这杯酒,我干了,张行长你随意。”
楚天舒干了,张宝智自然不好随意,也一仰脖子把满杯酒灌了下去。
楚天舒一带头,下面的人立马火力全开。
财政局长刘光仕过来要和张宝智干两杯,来个哥俩好,国土局局长杜凭风又升格为四季发财,城建局长闫志勇军人出身,更是豪爽,则提议要六六大顺。
尽管喝得头昏脑胀,但张宝智的心里还是乐开了花。
酒喝到一半,楚天舒又说:“各位财神爷,今天我请你们来,是向你们求援的。叶书记和郎市长让我主抓鳌头湾的项目,也是我上任副市长以来抓的第一个项目,希望能得到你们的大力支持啊。”
青原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的主任立即表态,对于楚副市长主抓的项目,将倾其所有予以支持。
楚天舒大声喊了一句好,并站起来敬了两位主任的酒。
这个时候,张宝智突然意识到,楚天舒的这个饭局,有点鸿门宴的味道。但他拿定主意,死不做声,这场面就有些尴尬。
善于察言观色的苏幽雨,一开始一直没端杯子,这会儿却起身,举着杯子站在张宝智的身边,说:“张行长,我酒量不行,但政府的项目需要您支持,我也必须敬您一杯。”
苏幽雨说完就干了,张宝智想推辞也不可能了,只好硬着头皮干了。
苏幽雨说:“张行长真是爽快人,您看,我们楚副市长都开口求援了,您也得表个态吧?”
张宝智有些为难地说:“为了支持青原市绕城公路的建设,我们已经竭尽了全力。现在要再加上鳌头湾的项目,恐怕没有这个实力。”
苏幽雨说:“张行长真会说笑话,您没有这个实力,那谁还有这个实力?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两家加在一起,也不及你一个零头。张行长可是堂堂省行的行长,怎么能说没实力呢?”
“我要说行里没钱,那确实是假话!”张宝智故意叹了一口气,说:“可上面监管得严,有些贷款,不是我说放,就能放出来的。”
财政局长刘光仕插话说:“张行长,你给上面解释解释,这是楚副市长主抓的第一个项目,理应支持嘛!”
因为苏幽雨是女官员,张宝智还得装出几分绅士风度,但对于刘光仕,就毫不客气了,他瞪着眼睛,口气强硬地说:“老刘,你说怎么解释?现在的规矩都定得很死,白纸黑字写在那,你让我怎么开口?形成了不良贷款,你替我承担责任?”
张宝智的话是冲着刘光仕说的,但实际上是将楚天舒贷款的要求顶了回去。
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归青原市管辖,楚天舒一句话,就能摘了他们头上的乌纱帽。
但张宝智不同,他的人事任免权在省行,他认为不合适的贷款,顶着不放,青原市是拿他没有办法的。
鳌头湾项目所需资金一个亿,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实力有限,他们手头上的资金早被市长郎茂才调用到了市政建设的各个项目上,两家加一起,也很难再三个月之内凑出一个亿来。
说到底,今天楚天舒请客,最终还是想请张宝智鼎力相助。
但这家伙软硬不吃,就是顶着不办,楚天舒来气了……
………………………………
第1177章 远亲近邻
“张行长,银行的相关规定,在座的都应该清楚,就不用你给我们普及了。”楚天舒的语气也变的强硬起来。
毕竟青原市是地级市,副市长是副厅局级,而东南商行是国企,支行行长套的是正处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