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升-第5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黎响也笑了起来:“楚副市长,你虽然身在官场,没想到也是性情中人啊。”

    楚天舒说:“这次借出差的机会等着面见黎总,就是想把话摊开了,与其让沈红葵与卫世杰磨磨蹭蹭谈上几天,不如我们当面开诚布公。好在青原市政府与世纪阳光是联合体,两边我都能说得上话。”

    “楚副市长快人快语,那我也打开天窗说亮话。”黎响说:“沈红葵提出的那些条件,自然都是我的授意,作为朋友,这些条件不仅苛刻,甚至有些不近情理,不过作为商场上的合作伙伴,我认为那几点并不为过。”

    楚天舒微笑点头,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

    黎响接着说:“以世纪阳光的财务状况,承接青北生态城的开发建设,尤其是建造摩天大楼,无异于一场豪赌。既然是豪赌,就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与收益。作为一家以逐利为天性的企业,我们对这项计划可能带来的巨大利益十分感兴趣,同时,尽可能规避掉所有风险,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楚天舒淡淡一笑,说:“黎总,我实话实说,青北生态城开发建设走到这一步,不仅对世纪阳光,对青原市政府、对叶老板,也包括我本人,都无异于是场豪赌。所以,我们都希望黎总能伸出援手,鼎力相助。”

    “感谢楚副市长如此信任,”黎响耸了耸肩,说:“但我是生意人,趋利避害,是再正常不过的逻辑。我在资本市场沉浮多年,一行总有一行的行规,就像你们官场一样,谁也破坏不得。”

    “黎总之言,我不敢苟同。”楚天舒说:“官场有规则,也有潜规则,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虽然没有在资本市场上做过,但也听说一些行规,被人踩在了脚底下。”

    “愿闻其详!”黎响阴沉着脸,说道。

    楚天舒说:“中介机构运作企业上市,收取佣金作为报酬,行规一般按照融资额7%左右的比例收取,我没有说错吧?”

    “没错!”黎响说:“这7%就是行规,不仅是中国的行规,也是全世界的行规。”

    楚天舒抿了一口茶,说:“但黎总一定听说过,美国著名网络公司谷歌上市时,付出的佣金是多少?”

    黎响默然。

    楚天舒伸出三根指头:“3%,连所谓行规的一半都不到,而且负责谷歌项目的,全是那些平时牛气冲天的华尔街大投行,可是面对谷歌,这帮家伙还为3%的佣金争得头破血流。他们做谷歌的项目,不为赚钱,只为强化企业的影响力以及促进品牌价值的提升。”

    “可是,像世纪阳光这样的客户,恐怕人家一眼都不会拿正眼去瞧。”黎响鄙夷地笑了笑,收起了惯有的温和谦让,霸气十足地说:“这单生意做成,创投资本多赚一个亿而已,但是,如果不做,我们也不损失什么。买卖不成情意在嘛。不过,对于世纪阳光,对于青原市,却无异于是一场不生便死的豪赌。”

    楚天舒苦笑着说:“如此说来,黎总是吃定我们了!”

    黎响将后背靠在了沙发上,说:“中国人讲究缘分,能与楚副市长相识,也是一场缘分。生意场上,没有谁吃定谁的事,我之所以能应邀而来,是因为我看好楚副市长你这个人,否则,以世纪阳光目前的处境,我断然不会与之合作。”

    “多谢黎总夸奖。”楚天舒说:“我也不说见外的话,事实上,比创投资本有钱的投资机构多如牛毛,但是,比黎总更了解青原市,更了解叶老板的人,恐怕是没有第二个。”

    “楚副市长这话说得透彻!”黎响笑道:“我混迹商界多年,与不少的官员打过交道,像楚副市长这么有非凡胆识和过人魄力的,还真很少见,如果不是看中了这一点,我也不敢把一亿美元投进来。”

    楚天舒喝了口茶,缓缓说道:“既然黎总这么说,肯定对我很了解了。我这个人靠着勤奋和运气,一步步做到了现在这个位置,相比于同龄人,也算得上是成功了。”

    “确实如此!”黎响点头道:“三十岁就干到了副厅局级,不说是绝无仅有,但也是凤毛麟角。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楚副市长前途无量,选择跟你合作,也可以说是我的一个风险投资,自然希望能实现双赢。”

    “人在官场,有点像黎总您人在商场,往往也是身不由己,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楚天舒又说:“谁都想进步,要进步就得有政绩,做政绩就必须冒风险。我和老卫探讨过,做官与做生意没什么区别,都是富贵险中求。”
………………………………

第1340章  一展宏图

    “人在官场,有点像黎总您人在商场,往往也是身不由己,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楚天舒又说:“谁都想进步,要进步就得有政绩,做政绩就必须冒风险。我和老卫探讨过,做官与做生意没什么区别,都是富贵险中求。”

    黎响赞赏道:“楚副市长如果没有这么一番雄心壮志,也不会有今日的成就。”

    楚天舒又说:“可黎总提出的条件,却是稳赚不赔啊。其实,生态城项目一旦失败,世纪阳光会倒闭,我个人的命运也注定会改变,要是头顶上的帽子没了,全部风险我们都承担起来又有何妨?”

    黎响说:“楚副市长的意思,是答应我们的条件了?”

    楚天舒无奈地苦笑道:“城下之盟,我们哪里还有讨价还价的资本?不过,刚才黎总也说了,我们之间的合作也是一笔风险投资,当然希望双赢。那么,我现在遇到点困难,希望黎总为了我们的合作成功能伸出援助之手。”

    黎响笑道:“既然你们把全部的风险都承担起来了,那我作为合作伙伴,能帮得上忙的,自然责无旁贷。说说看,需要我做什么?”

    “谢谢黎总!”楚天舒说:“青原市为生态城的开发建设,申请发行城投债,已经通过省发改委报到了国家发改委,各项手续都正规齐全,我想烦请黎总帮忙从中协调一下,看能不能早一点批复。”

    黎响看了看楚天舒,忽然笑了起来:“楚副市长,你也是谈判的高手哇。我想这才是你请我非要面见我的真正目的,前面铺垫了那么多,都是虚晃一枪。我提的条件你们都答应了,这个忙我再不帮,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如果手续完备,只是程序上的问题,我可以找人疏通疏通。”

    楚天舒说:“黎总,我们已经别无选择,倒是我提的这个要求,黎总您不帮是本分,帮了是情分。”

    “帮,当然要帮!”黎响说:“因为创投资本取得收益的早晚,取决于生态城开发建设的快慢,能帮得上的忙,我没有不帮的道理。”

    楚天舒露出了笑容:“有黎总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谈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有了结果。楚天舒看了看手表,说:“饭菜应该准备得差不多了,走,我陪黎总喝两杯。”

    “好的。”黎总站起身来,摸摸肚子,说:“中午在飞机上随便吃了一点,这会儿还真感觉有点饿了。”

    在驻京办的餐厅里,有一个装饰精美的包间,专门用于接待来访的贵宾。

    富有青原特色的菜肴摆了慢慢一桌子,青原市驻京办主任梁书生按照楚天舒的吩咐,特意从湖北某地级市的驻京办弄来了一箱子白云边酒。

    上一次在从香港飞赴泰国的飞机上,楚天舒与鲁西西闲聊,无意中得知黎响是湖北人,对白云边酒情有独钟。

    不知是由于条件得到了满足,还是见到了喜爱的白云边酒,黎响特别的高兴,酒量也出奇的大。

    梁书生能当驻京办的主任,酒量本也不小,但仍然不是黎响的对手,早早就败下阵来。

    幸亏楚天舒也是好酒量,才陪黎响喝了个尽兴。

    酒至微醺,楚天舒端起杯子,说:“黎总,干完这杯就结束吧,以后有机会我们再喝,您可是快五十的人了,得保重身体。”

    “老弟,单凭这句话,你就是个实在人”黎响说:“我参加过很多的酒局,招待方都是一杯一杯不停的劝,好像不把我喝倒就不足以表达出他们的热情,哪里还管你保不保重身体哦。”

    不谈生意时,黎响那慈眉善目的表情重新回到了脸上。

    楚天舒一笑,说:“呵呵,黎总,您酒量太大了,我硬着头皮也陪不好,只好提议早点结束了。”

    “哈哈。”黎响大笑两声,说:“老弟你过谦了,喝酒最终拼的就是身体,跟拳怕少壮是一个道理。喝了几十年的酒,我还看不出来么?你是怕我喝高了,故意示弱,给我台阶下啊。”

    楚天舒忙说:“不敢,不敢!”

    “酒品看人品!老弟,你这样的朋友值得一交。”说罢,黎响与楚天舒碰杯,一饮而尽。

    酒喝完,吃了几口面条,饭局就结束了。

    楚天舒送黎响出胡同口。

    “我们合作能否双赢,取决于阳光股份最后能否上市,而能否上市,又在于生态城建设的成败。”谈到生意,黎响的表情凝重起来:“你们拟定的战略规划总体框架不错,但还可以细化。像资金如何调配,要精确到月,甚至是周,时间太宝贵了,一天都浪费不起啊。”

    楚天舒点点头,说:“我会组织相关方面修订计划。”

    黎响说:“回头我找几家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联系几位中国地产界的大腕,就下个月,大家在青原聚一下,搞一次头脑风暴,把即将付诸实施的战略规划的每个细节,再认认真真地研讨一遍。”

    楚天舒笑着说:“这几家咨询公司的收费,可不便宜哟。”

    黎响说:“这钱我出了,朋友为我担了风险,我也得为朋友出把力嘛。”

    楚天舒说:“黎总费心了,谢谢你。”

    黎响说:“现在还说这个谢字,就见外了。”

    楚天舒摇着头说:“对于我和老卫来说,这是一场豪赌,而黎总您,却签了一份稳赚不赔的合同,即便我们赌输了,你也毫发无损,所以啊,黎总这般热心,我们理应致谢。”

    黎响哈哈大笑起来,说:“作为生意人,我当然在乎稳赚不赔,但是,我更希望楚副市长能借东风助力,一飞冲天,这既符合我们的利益,也不负我们结交一场的情谊。”

    “是啊!”楚天舒说:“我也希望有朝一日,能与黎总痛痛快快地喝一场庆功酒。”

    黎响眺望着长安街的方向,缓缓地说:“大江东流,总归是后浪推前浪。我相信,以老弟的胆略和才干,终究有一天,你会来到京城一展宏图。”

    楚天舒握着黎响的手:“承老兄吉言,但愿有那么一天!”
………………………………

第1341章  如火如荼

    送走黎响之后,楚天舒回到驻京办的房间里,立即将自己与黎响面谈的情况,通报给了卫世杰,说:“老卫,我和黎响谈过了,能作的让步都确认了,你和沈红葵的谈判,速度应该可以加快了。”

    卫世杰说:“我会抓紧与沈红葵谈,尽早把所有细节敲定。”

    “越快越好!”楚天舒说:“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就意味着一切,青北生态城的开发建设已经引起了省领导的关注,就等着资金到位,甩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卫世杰问道:“听你这么一说,发行城投债的事,黎响答应帮忙了?”

    “是的!”楚天舒说:“他认为,我们答应他提出的所有条件,目的就是为了提这个要求。”

    “老楚,这出戏,你唱的很到位啊!”卫世杰笑笑,又说:“沈红葵如今也很急切,上海的项目谈得很艰苦,他巴不得早点跟我们签署协议,尽快抽身出来,专心谈上海的项目。”

    三天之后,世纪阳光与创投资本的投资协议最终签署,国家发改委对青原市发行城投债的申请也得到了批准。

    阳光股份注册手续一完备,创投资本的一亿美元投资很快陆续到账。

    青原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成立之后,吸收了政府注入的土地资产,事实上享有土地储备职能。所以,苏幽雨兼任了城投公司的总经理。

    通过发行城投债,城投公司融资十个亿,用于生态城的开发建设。

    万事俱备,东风又至。

    以摩天大楼阳光大厦破土动工为标志,青原生态城开发建设正式启动。

    为了组织筹备好青原生态城暨阳光大厦的开工庆典活动,楚天舒也动了一番心思。他非常清楚,叶庆平不喜欢钱,却喜欢政绩,在乎外界对他的评价。在名与利之间,叶庆平更在乎前者,既然这样,那就让他好好出一次风头。

    黎响联系的几家国际知名咨询公司的专家和中国地产界的几位大腕齐聚青原,组织了一次头脑风暴,把即将付诸实施的战略规划的每个细节,逐一进行了研讨。

    楚天舒不失时机地力邀他们参加了隆重的庆典仪式,又联合东南财经政法大学,一起举办了一个高层论坛,邀请陆坊岭等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莅临。

    庆典活动的最后一个内容,就是嘉宾对话。

    青原市委书记叶庆平作为特邀嘉宾,上台与众多名家面对面,纵论经济发展大势。

    那一天的叶庆平,容光焕发、神采奕奕。

    新华社东南分社发表了专题报道,青原卫视全程直播。

    这样的活动安排,无疑令叶庆平十分满意。

    通过与专家学者和地产大腕们的亲密接触,楚天舒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大多数的专家学者,并不甘于纸上谈兵,总想着跃马疆场展平生所学,说直白点,就是指望有机会能出仕为官或下海捞钱;而那些功成名就的高官巨富,却十分渴望与学术沾上边,让自己成为学者型领导或儒商。

    认识到这种“围城”现象后,楚天舒索性将这个高层论坛固定下来,取名为“青原经济阳光讲坛”,每季度举行一次,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与东南省政商名流对话。

    叶庆平之后,市长郎茂才、东南省副省长伊海涛与几位副省长都受邀出席了论坛。

    青原经济阳光讲坛声名远播,急剧升温,不少的专家学者和政商名流都以出席论坛为荣,正是凭借这个平台,楚天舒累积的人脉资源迅速膨胀。

    有一次,一位著名专家从北京来临江讲学,应邀出席青原经济阳光讲坛,临江大学资深教授祝庸之陪同,省长乔明松特意从省城赶过来,亲自设晚宴款待。

    作为活动主办者的楚天舒,也有机会成为了省长的座上宾,得到了乔明松的当面表扬。

    楚天舒灵机一动,又想出另一招。他让卫世杰出面,邀请陆坊岭等多位东南省经济学界的专家担任了阳光股份的名誉副总裁。

    当然,这些副总裁都有名无实,有好多位甚至连补贴都拒绝领取。

    但这些专家却十分看重“副总裁”的职务,有了这个头衔,他们就从“学院派”变身为“实战派”,再出去讲课也硬气了许多。

    为了彰显自己的实战经历,专家们在讲台上总是爱举阳光股份的案例,甚至还略带夸张地说阳光股份在青原生态城开发建设取得的成功,其中就有自己的功劳。

    如此一来,等于为青原市生态城和阳光股份请了多个义务宣传员。

    这些专家学者在东南省和外地的政府机关和工矿企业讲课,言必称青原生态城和阳光股份,这是怎样的品牌效应?

    尽管此时阳光大厦的高度还赶不上乐腾市的致远大厦,但论外界的名气,却有后来居上之势。

    加之有青原市政府与创投资本的鼎力相助,青原生态城和阳光大厦的建设如火如荼展开。

    这个项目,或者说这场豪赌,对于青原市和阳光股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旦成功,无论叶庆平还是楚天舒,抑或卫世杰,都将完成鲤鱼跳龙门的飞跃。

    事实上,叶庆平兴奋的同时,也对这场蛇吞象的豪赌,始终保持着如履薄冰的心态。

    一开始,叶庆平有三个担心。

    首先是担心青原生态城的整体建设进度。

    所幸楚天舒是个难得的干才,在他的一手推动之下,生态城的面貌日新月异,生态城管委会的办公大楼有望提前半年竣工,阳关大厦也以每天一层的速度在增高,对于生态城的前景,叶庆平稍微可以放心了。

    其次就是担心阳光股份的资金链。

    城投公司发行的城投债陆续到位,生态城的建设倒是问题不大。

    叶庆平最关心的还是阳关大厦,这个地标性建筑才是政绩的外在体现。虽然有创投资本的强势介入,解决了大厦前期开工的资金问题,但是,后续资金的来源需要阳光股份自筹,一旦资金链断裂,阳光大厦就会半途而废,超越乐腾市的希望也将落空,前面所有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

    眼瞅着阳光大厦一天天的长高,乐腾市委书记温庆雄坐不住了,他赶赴鲲鹏实业与王致远商讨对策。
………………………………

第1342章  快速开盘

    眼瞅着阳光大厦一天天的长高,乐腾市委书记温庆雄坐不住了,他赶赴鲲鹏实业与王致远商讨对策。

    王致远倒是稳如泰山,他在书房里陪着温庆雄喝茶,端起杯子喝了一口,劝道:“温书记,急什么,离下一次干部调整,还是有四年的时间呢。”

    “王总,不急哪行啊?”温庆雄说:“别说四年,我看要不了一年,阳关大厦就要超过致远大厦了。”

    王致远冷冷地说道:“别看叶庆平和楚天舒他们现在闹得欢,小心秋后拉清单。”

    温庆雄忙问:“王总,莫非你已经有了对策?”

    “那是自然!”王致远放下杯子,微微笑道:“下这么一盘大棋,没有几步后招怎么行?”

    温庆雄探过来头来,问道:“王总,那现在该怎么办?”

    王致远不紧不慢地说:“第一步,当然是不费吹灰之力,坐等他自生自灭。”

    “坐等他自生自灭?”温庆雄不解:“怎么讲?”

    “就卫世杰的那点实力,我们分析过,他的世纪阳光撑不到大楼建成就已经垮了。”王致远说:“等到他无能为力之时,就是叶庆平等人坐以待毙之日。”

    温庆雄提醒道:“王总,你可别忘了,他背后还有一个创投资本呢。”

    王致远说:“创投资本的实际控制人叫黎响,不过是京城某公子的白手套,他手头上能动用的资金超不过十个亿,我一个电话,就能让他收手!”

    温庆雄问:“王总,那你为什么不在之前就阻止他呢?”

    王致远反问道:“温书记,你想想,前期就阻止他,我能得到什么呢?”

    温庆雄楞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说:“王总,你的意思是,连同创投资本的十个亿和世纪阳光一起吃进来?”

    王致远淡淡一笑:“世纪阳光这只羊已经廋成了皮包骨,身上几乎没有肉,吃起来也是味同嚼蜡,没有创投资本的十个亿,我根本提不起兴趣!”

    “呃……”温庆雄顿了一顿,又问道:“王总,万一,我说是万一,卫世杰挺过来了呢?”

    “挺过来更好哇!”王致远说:“他挺过来了,说明这只羊养肥了,吃起来不是更有味道么?”

    看王致远不以为意,温庆雄真急了:“王总,问题是,他挺过来了,你还能吃得着么?”

    王致远一笑:“呵呵,温书记,不用你替我操心,我能等得起他自生自灭,自然就还有后招。”

    温庆雄急不可耐:“什么后招?”

    “下棋讲究的是走一步看一步,对手这一步还没走完,我怎么就能走后一步呢?”王致远卖了个关子,又说:“温书记,你只管把鲲鹏实业在乐腾市的事办好,对付叶庆平和楚天舒他们,我自有安排。”

    温庆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看王致远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也不好再问,只能带着一颗忐忑的心,返回了乐腾市,盯着鲲鹏实业乐腾分公司的经理梁麦新,抓紧致远大厦的建设。

    王致远看得到的问题,楚天舒和卫世杰也看得到,阳光大厦后续的资金来源,就得靠杨家岭和鳌头湾两个地块的楼盘销售。

    拿下杨家岭这块地之后,楚天舒和卫世杰就安排颜宇捷筹划这块地的开发。

    在与沈红葵谈判之初,杨家岭地块的楼盘就动工了,颜宇捷还给这个楼盘,取了个诗情画意的名字,叫阳春三月。

    这一切,当然没有出乎王致远的意料。

    但接下来,让王致远跌破眼镜的事,却一再上演。

    首先是阳春三月的开盘速度,震惊了整个东南地产界。

    从拿地到开盘,只用了短短五个月时间。

    五个月后,这个周边环境不很理想的楼盘,自身的环境营造却已经相当出彩。

    中央喷泉广场四周花团锦簇,体验中心装修考究,园林景观则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巨大的草坪、藤制的木椅、成片的白桦林搭配紫色的薰衣草,浪漫气息扑面而来。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衡量一家地产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就是开盘速度。

    而看一个楼盘的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