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分隋-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广留下的那把空椅子。可问题是宇文化及活儿干得太差手太潮,没把皇帝搞死倒把自己搞成了丧家之犬。这下好了,大家伙只能恨铁不成钢的随着皇帝的大溜儿宣布这个笨蛋为叛逆,人人得而诛之。

    再比如许多人的实力还不足够强大,准备得也不够充分,不想这场问鼎天下的总决赛这么早开打,所以宇文化及的作为就很遭嫌弃。还比如这货下手太狠,那么多龙子凤孙说弄死就弄死,让这些身份原本就高贵或是刚刚才高贵起来的贵人们有点心有戚戚和同仇敌忾,毕竟贵人的命总是非常值钱的,谁都想给自己留条后路,而这个傻蛋显然是开了一个对他们来说非常恶劣的先例。

    这些理由很私人,更不足为外人道。所以大家放在明面上强烈反对翟让接收宇文化及和他的同族的理由就非常的冠冕堂皇、毫无瑕疵了——背主弃义、辜恩反噬,世所不容!

    简单的一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这个天下谁都能反,就你宇文家反不得,如果反了,就人人得而诛之!

    这是为毛啊!凭什么姓宇文的就得这么倒霉?

    其实姓宇文的确实挺倒霉,但绝不包括宇文化及一家,而且理由绝对充分。

    跟宇文化及的情况比较相似的就是杨霖他亲爹杨玄感了。二者都是世家子弟,都曾起兵反隋,都被杨广恨得咬牙切齿,而且都因为造反的手艺都不咋地而先后失败,不过此后两人的际遇就大不一样了。

    杨玄感命苦,兵败而且身死不说,还拖累了整个家族被皇帝一网打尽。不过天下人、尤其是士族豪门对其的观感普遍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却少有反感更别提仇恨的情绪。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很多,比如杨玄感出身弘农杨氏,那可是家世延绵数百年而不倒的汉家顶级大族,这个阶层的人士闲着无聊改个朝换个代啥的一点都不稀奇,更何况造造皇帝的反,没什么大不了的;比如杨家世代显贵,尤其是杨素曾经权倾朝野,但是很会做人,人缘也好。大家都是豪门大族,彼此间交往密切,不是通家之好就是世代姻亲,虽然平常免不了磕磕碰碰,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往往都立场一致相互照应;再比如杨家为大隋前后两位皇帝立下汗马功劳,称其为大隋第一功臣也不为过,尤其是对杨广来说,如果没有杨素的倾力相助,能不能继承大宝都很难说。可是杨广对杨家一直心怀忌惮,不仅刻意打压而且手段卑劣,杨素因此忧惧而亡,杨玄感也长期郁郁不得志。因此,在这件事上各大士族与杨家立场一致,普遍认为皇帝刻薄寡恩、薄待功臣,杨玄感因此造反就得到了他们普遍的同情,不仅在其起兵之时就有大批士族子弟前来投奔效力,而且在其事败之后更是纷纷出手,说情的说情,维护的维护,比如杨霖就没少因此受益,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还没少得到他们的暗中相助。

    宇文化及跟杨玄感一比,就大不一样了。

    首先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家世,也是士族们最较真的东西。宇文化及祖上原姓破野头,在鲜卑宇文部为奴,后随主人改姓宇文。也就是说他们家出身极其低贱,就算后来发达了,传承也不过一两百年,在真正的士族眼中只能勉强算是个暴发户,所以从来都没瞧得起他们家过。而且宇文家不光是出身不好,人品也不好。宇文述曾权倾朝野,但此人逢利必逐,锱铢必较不说而且贪得无厌,对于权力只愿独占而无意分享,同时还心胸狭隘、睚眦必报,没少得罪人,更没少招人烦,除了皇帝,整个朝堂和士族圈子里就没人待见他。再者宇文家真正崛起还是在宇文化及之父宇文述时期,同样是有大功于杨坚杨广父子,但是宇文述论文治比不上高颖、苏威,论武功不及杨素、韩擒虎、贺若弼,但是受到皇帝的宠信厚待却远在后者之上。尤其是当今天子杨广,曾对宇文家信任和宠爱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为过,就连杨广唯二的亲闺女之一的南阳公主都嫁给了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士及。可以说没有大隋的先后两任皇帝的信赖和扶持就没有宇文家的兴旺发达,要说其皇恩浩荡来,整个大隋也就宇文家真正受得起这四个字。

    可是就这样宇文化及还反了,那么忘恩负义这四个字要不扣在他的头上,整个大隋好像也同样没人受得起了。

    在这年头,辜恩可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道德污点,而且是一旦碰触就能终结政治生命的大禁忌。如果不但辜恩而且反噬其恩主,那就不仅是道德问题了,而是世所不容、人人喊打的不赦之罪了。

    况且宇文述的人品就不咋地了,他儿子宇文化及更是人渣中的极品。稍有点身份的人都耻于与之为伍,连提到他的名字都觉得脏污了自己的嘴巴,可以称得上是个天生厌物。

    这年头世家子弟和二世祖中,品行不佳的并不少见,但是肆意妄为的却不多,毕竟世家大族还是很讲究门风和影响的,就算干坏事也不能太过明目张胆,以免遭物议。可是宇文化及就是一个异类、奇葩,他肆无忌惮的轻薄无行之名几乎到了世人皆知的地步。

    宇文化及本性贪婪而且骄横,手段凶狠残忍,依仗父亲的权势,胡作非为,不遵法度。昔日在京师时,他经常带着大批家奴,挟弓持弹,纵马狂奔急驰于长安道上,因此,城中百姓称其为“轻薄公子”。

    杨广当太子的时候,宇文化及为其侍卫,同杨广相处甚密,因之累迁为太子仆。他因收受贿赂而屡次罢官,但在杨广的庇护下很快又恢复了官职,使其更加目中无人,在同公卿百官交往中语多不逊,受其*者甚众。

    杨广即位后,授其太仆少卿显职,使其更加贪婪妄为,横行不法。大业初年,宇文化及与其弟宇文智及违背杨广禁令私下售卖盐铁与突厥,从中大肆获利。杨广得知后大怒,一度下令诛杀宇文化及,但被南阳公主所救,杨广虽将他赐予宇文述为奴以为惩罚,但不久又起用他做了右屯卫将军,直到东征战败后才免其军职改任吏部侍郎。

    可以说杨广对宇文化及简直比他亲爹还好,就这样他还能说翻脸就翻脸,把杨广往死里整不说,还差点让他断子绝孙,这简直就是当代中山狼嘛!

    不论出于公理私情,谁都没有放过他的道理,但是翟让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蠢货

    翟让之所以这么干的原因有二,一是穷,二是蠢。

    他本来是靠着一己之力打下了瓦岗偌大的基业,可是因为出身低、见识浅又自卑,光想着攀附大族光宗耀祖,结果先是为了巴结杨玄感随之造反,兵败之后没少受到牵连。可老翟不是那么轻言放弃的人,于是把他又羡又敬的大名士李密请上瓦岗为他主持大业。等他发现这位大名士人品也不咋地,大肆挖他墙角不说,瓦岗还有分裂之虞时,他又自作聪明的想联杨霖以制李密,没想到这俩货非但没有两虎相争让他坐收渔利,反而成了一对翁婿,合起伙来算计他。这下好了,瓦岗是没一分为二,直接三王并立了。

    老翟算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哪能咽下这口气?于是他开始大肆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好跟那两只白眼狼算账。不过这样一来他之前昏招迭出的恶果就显现出来了,那就是原本属于他的很大的一部分地盘现在不是姓了李就是姓了杨,他的税赋因此大减,钱不够花了。

    无奈之下,老翟只好揪住宇文化及这只弱鸡狠揍,以图扩大地盘增加税源。宇文化及虽然在宿豫被王世充打得很惨,几乎只身脱逃,不过他此前洗劫了杨广为了二次东征所准备的辎重船队,抢到了大批的钱粮。宇文化及籍此招兵买马、纠集旧部,占据了东莱、北海、高密等郡,并大肆搜刮剥削百姓,还仗着地利发挥特长跟倭国、百济、新罗甚至是高句丽做起了买卖,简直富得流油,老翟想劫富济贫不找他还能找谁?

    宇文化及虽弱,但是翟让想一时三刻就将其吃干抹净也不容易,所以这仗一打就是几个月,还把李密这头同样不怎么宽裕的饿狼给招来了,二者差点提前就掐起来了。所以当宇文化及向他投降的时候并非走投无路,翟让要是不收他,人家就投奔李密,那样的话老翟可就亏大喽。

    毕竟宇文化及呈给他的见面礼包括精兵(要是精兵还投降个屁啊,说白了就是败兵)三万、甲胄数千套、军械若干、粮草数十万石,以及带着大隋宫廷御制记号的钱帛金珠不计其数,还附赠当今天子的亲生闺女一枚和千娇百媚的宫妃十七位……就问你老翟动不动心,哪个不想要?

    老翟要是非得硬充道德模范不受贿赂,或者想黑吃黑生拿硬抢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宇文化及完全可以回头再问问李密动不动心,哪个不想要……就算李密也是个正人君子,跟宇文化及毗邻的也不止这二位,还有窦建德呢!就算窦建德那条路也走不通,天下人都想让他死,那宇文化及还不如直接南下找皇帝谢罪去——反正都是一死,死在皇帝手里还算有个认罪悔罪的表现,名声也好听些,起码不像现在这样臭不可闻不是?

    所以老翟一盘算,这个宇文化及他不收还真不行,否则这么大一笔财富不管是便宜了李密、窦建德还是皇帝,对他来说都是大患。可要是收了宇文化及,就没有后患了?

    老翟再一盘算,发现还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就是杨霖——你看这小子是杨玄感那个大逆贼的儿子吧,论罪跟宇文化及比起来也轻不到哪去,可那又怎么样呢?跟他无亲无故的李渊护着他,与其有杀父之仇的屈突通惯着他,而李密不惜悔婚、跟自己关系破裂也要把唯一的亲闺女嫁给他,更不用说皇帝的反应了。虽然皇帝只授给了杨霖一个芝麻大的小官,不过那也表明了一种态度,就是不计前嫌,尽赦其罪。

    所以老翟认为,这年头拳头大就是爷爷,惹不起就是祖宗,就算犯了天大的错只要能扛得住就不是错。他的瓦岗内军天下无敌,无人敢惹,而且有杨霖这个先例,宇文化及只要有他庇护,就不会引起什么是非。

    翟让的出身限制了他对权贵圈子里复杂关系的认知。翟让蠢,他的部下也多是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人粗人,要不就是他那些除了吃喝嫖赌任嘛不懂的亲戚。但这不意味着他手下就没有明白人,比如说王儒信、徐世绩、程咬金、谢科等。这些人不是出身大族,就是颇具政治头脑,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出来劝劝翟让呢?

    答案是他们要么不受翟让待见,要么生了异心,要么已经远走避祸。

    这个变化就发生在翟让、李密和杨霖在荥阳定下三王之约以后。因为那一次翟让威逼不成反被杨霖制住,弄了个灰头土脸、脸都丢光了,所以定下这一计策的的军师王儒信从此就失去了他的信任,沦落成了一个到处跑腿的高级信使。而在当时翟杨两部从主公到高级将领的那场大群殴中,唯二洁身自好、不肯跟着瞎胡闹的徐世绩和谢科,则在翟弘等人的谗言下,成了翟让心目中的怀有异心、欲图不轨之徒而被贬斥、疏远直至被剥夺了兵权,成了闲人,就算有心劝说也没有机会。

    这里边比较特别的一个人物就是程咬金了。

    程咬金又名知节,字义贞,出身济州程氏,先祖乃是曹魏安乡侯程昱,父祖均为前朝高官,家世显赫,至大隋一统后,程家虽然中落但在地方上也是颇具名望的望族。程咬金自幼饱读诗书,却性喜弓马,尤擅马槊,至十六岁时家乡方圆百里之内已无人能敌。

    大业六年,天下渐乱盗贼蜂起,程咬金聚众百人护卫乡里,后结识翟让,因意气相投而散尽家财倾力投靠,受到翟让的重用授其内军四骠骑之一,为瓦岗征战四方立下赫赫战功。

    不过随着时日渐久,翟让勇而无谋、贪图小利而无大慧,尤其是在他被李密忽悠得五迷三道,昏招迭出之后,程咬金对其日益失望,终在三王之约达成之后擅自率本部人马返回老家卢县,不再掺和他的破事。翟让虽对程咬金此举既怨且恨,但是忌惮他的勇武和人望,只能随之任之而毫无办法。

    身边就剩下一帮比他还蠢的货色,翟让自然就成了那个最大的蠢货,于是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收留宇文化及,也就不奇怪了。

    消息传出,天下为之哗然。

    最感到愤怒和羞辱也最应该感到愤怒和羞辱的当然是这件事的直接受害人、也就是当今天子杨广了。气得直蹦的杨广也不管他的话现在好不好使、有没有人听,立即下令传诏天下,宣布翟让为叛逆,与宇文一族同罪,天下人人得而诛之。不过他也知道光咋呼一番没用,还得来点实在的,于是又给他的头号打手王世充增兵五万,令其立刻兵出彭城,讨伐翟让。

    杨广是皇帝嘛,上牙一碰下牙那就成了金口玉牙,理论上想干啥就干啥。可惜今时不同往日,他的头号亲信虞世基闻言立即跪在地上屁股撅得老高,还把脑袋磕得邦邦直响,还一个劲的向杨广请罪。

    老虞又犯啥错了?这回犯错的倒不是老虞,而是杨广那位但凡有点事就头一个想起来的“中兴之臣”王世充犯事了——这货没请假就擅离职守跑东都旅游去了,不但自己去了还拐跑了不少皇帝的兵,据说还要跟杨霖讨论一下东都的归属问题……现在老虞跟老王结下老大的仇了,自然不会踢他隐瞒,不过最近皇帝愈发的迷恋与那个术士安伽陀研究“天象”,根本不见外人,老虞直到今日才打上这个小报告……

    杨广这回不仅傻眼了,简直要崩溃了——安伽陀那个混球不是言之凿凿的说老王是他的廉贞、大隋的救星吗?怎么这货也生了异心、形同谋逆了?

    先不管慌了手脚的杨广如何善后,天下各路诸侯的反应完全出乎了翟让的意料。

    最先跳出来的居然是跟他关系一向不错的窦建德。

    说起窦建德,他的脾气同样让人摸不着头脑、

    他出身卑微,还屡受官府迫害。后来天下大乱,老窦本就是个英雄,自然随时势而起、而兴,终成一方霸主,为天下所侧目。纵观时下英雄,出身大都非富即贵,就连翟让都当过大隋的小官,所以革丨命意志不太坚定,跟皇帝和朝廷勾勾搭搭、妥协苟且不足为怪。唯独老窦,那可是根红苗正的贫下中农,而且全家老小连个由头都没有就一个不剩的被官府所害,堪称跟大隋、尤其是作为第一责任人的皇帝杨广仇深似海、不共戴天。可奇怪的是,老窦对大隋和皇帝的态度却比谁都暧昧。

    杨广曾派太仆卿杨义臣和右翊卫将军薛世雄来讨伐他,结果被他一一击败,这没啥奇怪的,老窦本来就很能打,奇怪的是战后。

    战死的隋军,不论将领士卒一一厚葬;活捉的战俘,不问高低贵贱一律奉上路费遣散回乡;打下任何地盘之后绝不扰民,还要以礼相待甚至出资安抚;至于烧杀、奸淫、掳掠这种被视为在任何一支军队中都无法禁绝的事情,发生在老窦的军队里唯有死路一条;那些被抓来的朝廷官吏,一不杀戮虐待,二不欺凌亲眷,只要愿意归顺的都毫不见疑的授予高官厚禄,比如说他驾下的纳言宋正本、瀛洲刺史王粽都是这么来的。

    如此不走寻常路的做法在当时几乎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就连一向把“以德服人”挂在嘴边的杨霖都自愧不如,谁都不知道他是咋想的。

    这还没完。

    老窦把来讨伐他的隋军打跑了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上表向皇帝请罪,自称不得已而为之……给自己的手下升个官、发点奖金啥的也要向皇帝请示汇报一下,看到别人都称王称霸了,老窦有点眼馋心痒想自称个长乐王,这回还是得打报告,而且还让使臣带上了厚礼,打算贿赂贿赂皇帝……

    老窦如此奇葩,又岂能对宇文化及这样的大逆贼无动于衷?
………………………………

第二百四十三章 连锁反应(上)

    这个世界没有神灵,号称天子的皇帝跟老天爷更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所以像老袁小袁那样的神棍以及杨素宇文述之类的显贵大员们,越是居庙堂之高,越是跟这些人造的神与半神离得更近,就越没有信仰和恭敬之心,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虔诚和忠顺可以说全靠演技,所图谋的无非是权势和私欲。

    而像窦建德这样的小人物,处江湖之远,那些被涂抹了华丽的金身或是加持了虚幻的光环的神们,对他们来说就越显得高大而神秘、神圣而不可亵渎。所以老窦所做的种种,尽管不能排除作秀和利己的因素,但是相比其他人,无疑还是多了不止一分的真诚和憧憬。更何况老窦本就是个以忠信为本、凭节义立身的好汉子、大英雄。

    所以当他得知运河兵变、皇帝被追杀、皇子皇孙被当鸡宰的消息时,宇文化及已经兵败逃往东莱。但是这一点也不能老窦的悲愤之情有所稍减,当即下令全军缟素,打起讨逆大旗兵发东莱,要替君雪耻。可是老窦脑子一热一冲动,就给自己捅了好几个大篓子,比如他的老冤家罗艺。老窦和老罗可能是上辈子就犯冲,所以这对本来无冤无仇的老哥俩谁瞅谁都不顺眼,连“你瞅啥”、“瞅你咋地”之类的常规掐架理由都不找,一见面就打,见不着面到处打听也得打,反正是能动手绝不吵吵,能用刀子捅绝不用棍子抽。所以一直以来大伙都在默契的养精蓄锐、绝不轻易惹事,以准备最后的决战,唯独这哥俩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连地里少了一只瓜舍里丢了一只鸡都能成为一场大战的由头。就连这老哥俩打着打着也在心里直犯嘀咕:老子跟那个王八蛋有什么仇啊,又是咋打起来的?

    那会儿工夫老窦的心腹爱将王伏宝正跟老罗的宝贝儿子罗成在文安打作一团,突然间老窦一声令下,听话的王伏宝立刻丢下罗成,换上一身孝衣就气势汹汹的带兵南下去找宇文化及的晦气。王伏宝这没头没脑的一跑,差点把小罗的腰给闪折了,开始以为这是老窦的诡计,后来发现不像,便出兵打了一下,结果势如破竹。这样一来小罗还客气什么,挥兵急进,连陷数城席卷大半个河间,兵锋直指乐寿,威胁信都。要知道老窦自称长乐王,而长乐就是信都郡治,这老巢要是被掏了,老窦的乐子可就大啦。

    后院刚着火,前路又被堵。老窦现在是河北之王,谁敢给他添堵?还别说,还真有人敢,而且老窦还不好跟人家发脾气。

    谁这么牛?答案是老窦的造反领路人、革丨命老前辈——王薄、孟海公、张金称、格谦等人。

    这帮老货是最早一拨蹦出来杀官造反、反隋反帝的,尤其是王薄,“长白山下知世郎”的大名曾经在江湖上显赫一时,无人不知无人不敬。不过出头的椽子先烂这句老话那是不会错的,性急的老前辈不可避免的被那些更加阴险狡诈的后辈们算计、击败,之后死的死、逃的逃。幸亏老窦够仗义,拉了他们这些半死不活的前大哥一把,还把他们安置在清河以及齐郡北部等地容身。

    老前辈们如今名为独立,实际上完全依赖窦建德接济维生。不过老人家就好个面子,他们可不认为离了老窦就不能活,而且非常珍视独立与自由,要是他们能穿越到数百年后的苏格兰,一定会被威廉•华莱士引为同路人并与之共同战斗……

    所以老窦这回一着急没打招呼就想借道通过,使得老前辈们脆弱而又敏感的自尊心遭到了一万点暴击,所以老前辈们怒火万丈的召集了手下那小猫三两只,然后气势汹汹的堵住了老窦的去路,声称要打奉陪,要过没门,除非踩着他们的尸体……

    老窦这下犯难了。虽然他相信只要他随便挥挥手,这帮臭不要脸的老家伙就得跑得人影都见不着一个,可是老窦脸皮薄、重情义,这种事他做不出来呀?正好此时后院起火了,老窦只好就驴下坡,向老前辈们告罪之后杀了个回马枪,找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罗撒气泄火去了,至于宇文化及就只能先放一边。

    经此一事,老窦又犹豫良久终于下定决心停发了老前辈们的工资,果然没费多大工夫大部分的老前辈们就乖乖的退出一线找他领退休金了,老窦重新收回清河和齐郡北部,讨伐宇文化及的道路终于打通了。

    可没等老窦动手,翟让就先下手为强了。对此老窦非但不恼反而对翟让颇为赞赏,不但屡屡赠与粮秣军械以资鼓励,还捎信给翟让,他愿无偿发兵支援,事后不取一土一钱,只须以宇文逆贼项上之头为偿即可。

    结果言犹在耳,翟让就招降了宇文化及,不但保障其安全,还授予高官厚禄,引为心腹,这一巴掌把老窦打得就有点狠了。

    所以老窦二话不说,调集二十万大军出清河入齐郡,声称奉旨讨逆,翟让要是不交出宇文化及,老窦就跟他拼了!

    老窦真是要拼了——他也就二十来万兵,现在基本能动弹的全拿出来跟翟让斗气了,难道他不过了,就不怕老罗再抄他老巢一次?

    还真不怕,因为这回死对头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