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分隋-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依据军法,中军鼓响,三军齐进。一鼓尽而军未动者,斩千夫长;二鼓尽而军未动者,斩百夫长;三鼓尽而军未动者,全军皆斩!所以鼓声一响,全军上下的大小军头们立刻像是被火烧到了屁股,大声重复着“攻击”的命令,招呼着手下赶紧冲锋,性子急的已经开始踹人屁股了。
于是刚刚还在忙活着堵窟窿的盾兵们连忙拆解巨盾,之后熟练的抱起巨盾向侧方一转,方才还像一道坚固的木墙一样守御得密不透风的大阵顿时打开了一扇扇大门,一列列矛兵一边被军头们踹着屁股,一边战战兢兢的挺着长矛,伴着虽然有些颤音但还是富有节奏的呼喝之声踏步前出,向着不到三十步外的突厥骑兵压了过去。
盛彦师在赌——赌那些正牌的突厥人没有拓揭那样必死的勇气!
矛兵们大都是第一次见识了这样血肉横飞的场面,一个个腿直发软,胳膊直打颤,两丈多长的长矛的矛头也跟着晃悠了起来,看上去倒是挺像杨霖怎么也学不会的那招“凤凰乱点头”。这一下似乎把突厥人也晃得直眼晕,离着那片长矛森林还有十多丈远,他们的队形就从中一分为二,向着两翼包抄过去。
突厥人这是又玩出新战术了?其实原因没那么复杂,突厥人之所以变阵,就是因为盛彦师赌对了——突厥人怕了!
突厥人在长城以北纵横无忌,从大兴安岭横扫到中亚的河中地区所向无敌,靠的就是一往无前的铁骑突击,只不过这一战术在如今和往日还是有些区别的。想当年突厥人的老祖宗不堪柔然的欺凌奋起反抗之时,一马当先冲锋陷阵的可都是正牌的突厥人。虽然明知必死,可是以少数人的生命换取大部分族人的生路在突厥人看来是理所当然、责不旁贷的,也正是因为这种全族上下皆抱必死之心的勇气,让突厥人杀出了一片天地,建立了称雄塞北、强大无匹的突厥帝国。胜仗打得多,缴获也就多,俘虏更不会少,一开始突厥人还按照草原的惯例,将身高超过车轮的青壮男子统统处死。可是时间一长,突厥人就发现这么干其实很不划算。
塞北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持续不断的战争给突厥人繁衍后代、扩大人口规模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东西横贯上万里、南北纵跨数千里的庞大国土上,最多时也不到五百万人,所以每个突厥人的生命对于帝国而言都是十分宝贵的。所以突厥人认为,与其让那些俘虏、或是被迫降服的杂胡白白的死在自己的刀下,还不如让他们替自己去冲锋陷阵,也算死得有些价值,因此将不知挽救多少突厥小伙子的生命。
所以突厥军中从此就有了“拓揭”。无论是面对高句丽人、高昌人和波斯人的步兵方阵,还是与匈奴人、吐谷浑人和契丹人的骑兵对冲,那些后退就是死路一条,前进还有一分生机的拓揭们无数次爆发出惊人的求生勇气,将一个个敌人击破、击溃,然后再由正牌的突厥人闪亮登场,收拾残局。这套异族人拼命、突厥人捡便宜的战术用了几十年,除了对大隋不太好使之外,几乎从来没出过差错。
看着别人去送死,自己捡便宜的时间长了,突厥人早就没了祖宗那种向死而生的勇气。这回送死的死光了,终于不再使花招的隋人看上去连皮毛都没伤着,还举着那么老长的长矛冲出来拼命,胆子退化的速度比脑子进化快出好几倍的突厥人能不害怕?而且突厥人捡便宜捡惯了,所以冲在最前边的都是些有钱有势的贵族子弟,都想抢个头功。谁知道头功没见着,眼瞅着要带头送死了,这帮草原上的纨绔子弟哪有胆子硬拼?所以不待主将下令就自作主张的改变了冲击的方向,看上去是要包抄两翼,其实根本就是被吓破了胆,准备逃命了。
“两分圆阵!”
盛彦师悬在嗓子眼里的那颗心终于放下了,下达命令时也是中气十足,声若洪钟,他知道这一仗已经胜券在握了。
吓得三魂七魄差点出窍的矛兵们一看不用跟敌人同归于尽了,顿时也来了精神,按照操练过无数遍的战法迅速集结,从中而分,缩成了两个圆阵,无数密密麻麻的长矛指向阵外,像是一只巨大的刺猬,向左右两翼压去。
突厥前军的主将快被气疯了。那些拓揭死就死了,反正打完这一仗想要多少还有多少。方才那些隋人已经红了眼睛从巨盾的掩护下冲出来拼命了,这时候只要前队的骑兵能碾压过去,就算伤亡惨重也能将其冲开一个大口子,乱了阵脚的步兵哪里还是骑兵的对手?除了任人宰割还有什么法子?可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他的兵竟然成了怂包软蛋!所向无敌的突厥骑兵竟然连那些卑贱的拓揭都比不上,居然临阵脱逃了!
可是生气归生气,战场之上战机稍纵即逝,他敏锐的发现隋人的矛阵一分为二,此时的中路露出了一个大空挡。要是他能抓住这个机会从中路穿插过去,将隋人的阵型从中断成两截,而逃到两翼的那些怂包要是能再一合围,使隋人左右不能相顾,说不定还能挽回败局!
前军主将当机立断,带头领着身旁的千余亲兵一头扎进了隋军的中路空档,冲着阵后的盛彦师杀了过去。
“中军四分!左右军突击!”
随着盛彦师的一声令下,两个矛兵圆阵瞬间二分为四,靠近中路的两千多名矛兵立刻转身向后方冲去,中路刚刚拉出的二十多丈的空间转眼间被他们挤压得不到十丈。可怜突厥人的前军主将自以为抓到了隋人的痛脚,没想到却是自己跳进了一个大陷阱,千余骑兵的两翼无遮无拦的毫无保护,手中的弯刀又太短够不着敌人,所以连人带马被不断从两侧攒刺过来的长矛捅得全身都是血窟窿,不到半顿饭的工夫几乎全军覆没!
还是那些率先逃命的怂包们运气不错,虽然有两个矛兵圆阵向他们的侧翼碾压了过来,而且一直躲在矛兵的侧后方担任掩护任务的左右两军步兵,也开始前压堵住了他们的去路,不过他们压根也没打算配合那个倒霉的主将包围隋人,他们转向两翼的目的就是拉开距离以便调转马头逃命。此时将近两千多突厥逃兵已经完成了转向,正准备向山口方向逃走。
“弟兄们,老盛玩得漂亮!现在轮到咱们过过瘾啦!”
………………………………
第一百零八章 初战(四)
杨霖虽然放弃了地势最为险要的山口,但是并没有放弃布设口袋阵的想法,显露行迹诱敌来攻的盛彦师部实际上是他的后军,而前军就是他亲兵营中的五百骑兵。这个前军的人数实在是可怜了点,可是谁让他的骑兵太少还另有重任呢?而且只有骑兵才有足够的速度及时扎住这个四处漏风的口袋阵中的最后一个口子。
杨霖他们一直埋伏在突厥人身后的一个山坳里,此时眼见盛彦师胜局已定,两千突厥残兵正在夺路溃逃,哪里还敢怠慢?便在杨霖一声招呼之后率先杀了出去。
杨霖手里举着他那根张牙舞爪的狼牙棒,张牙舞爪的一马当先,他麾下那些没有具体差事的武将们紧随其后,就连名义上是文官的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都全副武装,挥舞着马槊鬼哭狼嚎着随他冲锋,也不知道他俩这是准备去杀敌呢还是去送死。
逃命心切的突厥人眼见一小队人马从斜刺里杀出,即将挡住他们唯一的一条活路,即便他们再怂包软蛋,也知道再不豁出命去拼一把,结局就是必死无疑。因此无需任何动员或是命令,他们纷纷开始催动战马,将速度加到了极致,看那意思即便不能把这小队骑兵吓退,也要活生生的撞开一条血路。
可是他们哪知道杨霖此人最是惜命,所以他的亲兵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猛士,大都是在八百里太行纵行无忌的老马贼出身,一身骑射本事比起突厥人来也是不遑多让。一看突厥人要玩命了,根本无需命令,几百支羽箭便狂风暴雨般的泼洒了过去,其中不乏像李秀宁、李仲文这样可以一发三矢的好手,登时将冲在最前边的突厥人射倒了一片,还连累着来不及避让的后续骑兵们一阵人仰马翻,乱成了一团。
杨霖深知他胯下这匹大黑马的德性,所以早就拿厚布蒙上了这货的眼睛,连耳朵也堵了个严严实实。所以此时他这一催动战马,大黑马理所当然的认为主人这个二货又想跑路,自然抖擞起精神跑得那叫一个快,没一会儿工夫就把杨霖的保镖和亲兵们甩出了好几个身位。
杨霖这才发现自己弄巧成拙了,似乎把自己搞成了孤胆英雄……可是他没工夫后悔,抡起棒子三下五除二的将迎面冲过来的突厥兵砸得满天乱飞,而他自己身上也被弯刀划开了几道口子。
说起来突厥人的弯刀那是设计的十分缺德。弯刀的刀刃并不长,只有两尺有余,这是因为突厥人无论是提炼铁料还是锻造兵刃的技术都很糟糕,弯刀的质量跟隋人惯用的横刀根本没法比,刀刃一长就很容易折断。弯刀的刀刃在靠近刀柄处是直的,随后便向刀脊处大幅后弯,使得弯刀的重心远离刀柄,增加了刀的杀伤力,同时弧形刀刃可承受强度较大的撞击而不至于损坏,弥补了突厥人冶铁水平低下的不足。正是因为弯刀的这个特点,所以突厥人在与敌人作战时,根本无需大幅度的劈砍动作,只要在快马交错的瞬间,保证刀刃与敌人的身体斜线接触,便可以轻易的切开对方的身体或是甲胄。
比如说现在的杨霖,不过在快马交错间被突厥人的弯刀轻轻的划了几下,他那身好不容易才搜罗到的铁甲上,用来固定甲片的皮质套索就被轻易的扯开了,露出了两个大口子,连内衬的皮甲都被划开,鲜血很快的涌了出来。
身体上剧烈的疼痛一下子激发了杨霖的凶性,哇呀呀的暴叫着,挥舞着七十斤重的狼牙棒发了疯似的左劈右砸,凡是靠近他的突厥兵无不被打得筋断骨折、人马俱碎。而此时的大黑马也觉出不对劲了——这个二货主人怎么连逃命都能逃到人堆里?你活腻歪了,难道还不让马活了?人想找死马得自救,大黑马的危机意识骤然提高,可奈何眼睛被蒙耳朵被堵,想逃命都找不到方向。于是急疯了的大黑马尥起了蹶子,四蹄乱踹,拼命的想找到一条出路逃之夭夭,这下可好,一人一马都发了疯,而且这俩货都是野路子出身,人乱打马乱踹,一时间竟在重重敌军围困下清出好长的一条血肉胡同,死死的挡住了突厥人的去路。
杨霖正杀得忘形,紧随而至的众将和亲兵们刚刚跟突厥人撞到一块,突然间就觉得右肩上一阵大力传来,紧接着身体就向后倒飞了出去,却被双腿死命的一拽又拽回了马鞍之上。
原来杨霖知道自己的马术实在是太丢人,碰到点意外情况就免不了掉落马下,弄不好就会被践踏成泥,所以干脆把两腿绑在了马上。此时不知从何处飞来一支利箭,正中他的右肩,幸亏他双腿被缚,才免去了落马之厄。
可是这下子他也被射得不轻,中箭处铁甲的甲叶子都被击飞了好几片,箭簇深深的扎进了杨霖右肩的肉里,一瞬间他的半个身子都疼得失去了知觉,全身的力气也像是被扎漏了的皮口袋里的水,一下子漏了个精光,连左手里的狼牙棒都握不住了,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人也在马上晃晃荡荡的摇摇欲坠。
“主公!”
“郎君!”
杨霖的四大保镖——名义上的亲兵校尉被临时调走了一个周大虎,剩下那仨都是一见到血肉纷飞的战场比看到亲娘老子还兴奋的杀神。此刻雄阔海、李仲文和邱师利早就嗷嗷嚎叫着冲进敌群大开杀戒,老雄更是连马都不骑了,抡开两把硕大的板斧跟砍瓜切菜一般的狂虐那些心胆俱裂的突厥兵,一斧子下去连人带马都劈成了两半,哪还记得他们的主公是谁?杨霖伤不伤、死不死的更是连瞅都顾不上瞅一眼。这会儿工夫还能惦记着杨霖的只有他的亲亲好老婆李秀宁和准大舅哥长孙无忌,咦?怎么还有个成天对他酸溜溜的房玄龄?
这仨人赶紧冲过来护住杨霖,紧随而至的十几个亲兵举起了骑盾又将他们四个围成一圈,就要缓缓退出战场。
“不能走!命令盛彦师迅速压上解决掉这些游兵散勇,我们去堵住葫芦口,那些府兵们也该露头了!”
杨霖任由李秀宁扯下披风把他的半边身子连着那根箭裹成了个大粽子,却坚决不肯后撤。因为失血过多而彻底成了一个小白脸的他,哆嗦着左手扒拉开长孙无忌,指向了葫芦口处刚刚露头的突厥中军。
如果说刚才死了个干净的那些拓揭是突厥前军的敢死队,那么整个五千前军在三万突厥中军眼中,就是替他们趟雷的倒霉蛋。五千倒霉蛋就算打不过两万隋人,也能把战场局势搅和得一片混乱,他们此刻满心思都是趁乱给隋人来上最狠的一刀,然后赶紧占便宜抢东西和立功发财的念头。占便宜不积极,那一定是脑子有问题,突厥人可不觉得自己的脑子有什么问题,个个奋勇向前,拼命的往前挤打算抢个头功。
前边啰嗦了那么长的篇幅,实际上从两军接触到现在只过去了不到一刻钟的工夫(古时一刻相当于现在的三十分钟——作者注),此时杨霖的五百亲兵就算再玩命也不可能将那些死中求活的突厥前军的残兵全都堵住,还是让数百骑突破了阻截冲向了葫芦口,正好跟刚刚赶到的中军挤到了一处。
突厥中军足足有三万人,被从山口到葫芦口长达两三里、又逼仄难行的山路压缩成了一字长蛇阵,冲在前边的几千人已经冲出了葫芦口,夹在中间的步利正在龇牙咧嘴的牵着战马爬山,排在队尾的还等在山口处跟后军的弟兄们扯着闲篇呢。先赶到葫芦口的突厥兵一看前军的敢死队们不管是真敢死的还是假敢死的都已经死了一地啦,就剩下几百个命大的还被隋人撵兔子似的撵得满地乱窜,一下子都慌了手脚。有想往前冲跟隋人拼命的,有想往回退离隋人远远的,还有的想去找步利拿主意的,可是不管想往哪去的都不容易,葫芦口处被挤得满满当当的,而且还不断有后续的突厥人涌进来,葫芦口都快挤成沙丁鱼罐头了,最后不管想去哪儿的都是动弹不得。
这就是步利进到山谷里看到的景象,由不得他不胆战心惊。虽然步利胆子小,还没主见,可是此时也明白必须下决断了,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比被堵在葫芦口要好。三万人挤在这么一个狭小的空间,用不着隋人来攻,弄不好一个自相践踏,就得全军覆没。
步利的第一个念头当然是离战场越远越好。可是方才的一场部下抗命到现在还让他心有余悸,值此危急时刻,自己人的阵脚说什么也乱不得,那就不能再退,唯有进攻!而且对面的隋人看起来也不太多,还大都是步兵,前军人少没打过,中军的三万骑兵一哄而上,即便是光用马踩,也能把这一万多人踏平了吧?
步利难得的勇敢了一把,派出一万人将阵型前推半里地,以便拉开空间让大军能够从容的展开。可是还没等他手下的将领来得及招呼自己的士兵,葫芦口两侧的山岭之上突然间滚落下大量的积雪,随之在山腰处冒出来无数个身披白斗篷的人影,一个个的正在弯弓搭箭,在正午的惨白的太阳底下闪着寒光的精铁箭头直直的瞄准了山下乱成一团的突厥人。
………………………………
第一百零九章 意外收获
从葫芦口两侧山腰上突然冒出来的,自然就是近两万名右侯卫的府兵。
杨霖手下的近九万大军中,实力最弱的就属从磨坪山下来的守兵和屯田兵,统统被他留在了楼烦关,让倒霉的李君羡带着布置溜冰场。剩下的六万人中,除了被留作预备队的万余民军之外,战斗力最弱的还是他磨坪山的嫡系,也就是盛彦师统率的那两万人。而战斗力最强的,不用问就是这两万右侯卫的府兵。
可是府兵虽好,却始终对杨霖这个大反贼深怀戒心。要不是府兵们个个心高气傲,对收拾突厥人这件事也颇为心动的话,他们也不会随军北上。同样因为心高气傲,身为内六卫的右侯卫哪能甘心屈身于低人一等的左骁卫麾下?更别提那些杂牌的河东军了,倒是杨霖这个大反贼提出的战后护送返乡的条件让他们很感兴趣,所以勉为其难的来到了中路军,但是听调不听宣那是一定的了,让他们当炮灰打头阵更是想都别想。
杨霖对这些兵大爷们非常头疼,却也只能敢怒不敢言,谁让人家能打呢?跟他那些听话的嫡系们比起来,这些右侯卫的府兵肯定不能一个打十个,但是如果不耍阴谋诡计,一万个打他十万个一点问题没有!所以杨霖对他们的就得哄着惯着,今天设计的这个战术也是本着这个原则,最听话但是最怂包的磨坪山嫡系打头阵当炮灰,比较听话、战力凑合的边军负责收尾也免不了一场血战,只有不听话但是战斗力最强的府兵最舒服。虽然猫在山腰上藏了两个多时辰差点冻死,那也比亲临战阵被人家砍死强得多,不过最重要的任务也必须由他们担着。
尽管每个府兵身上最少裹着两件老皮袄,却也在这滴水成冰的鬼天气里几乎被冻僵。但是唯有最宝贵的双手,他们一直学着胡人的法子塞在裤裆里保暖,毕竟一会儿见真章的时候全都得靠这双手啊!
右侯卫的弓弩配备比例高达七成,剩下那三成射术也说得过去。所以杨霖在打劫了他老丈人的军械库之后,就把这两万府兵统统变成了弓箭兵。如今葫芦口被突厥人挤得满满当当,正是他们大显身手的时候。
要想单纯用弓箭手阻挡一支骑兵,在一定的地形、策略等条件配合下是可行的,但想要击溃一支骑兵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骑兵就意味着速度,速度就意味着弓箭的命中率和杀伤力根本无法保证在骑兵冲过弓箭射程的那两三轮射击中,就能将其统统干掉。就算弓箭兵的数量远远大于骑兵,人家骑兵打不过还不会跑吗?两条腿的难道能跑过四条腿的?
可是今天的情况就属于特例,突厥骑兵被堵在一个狭窄的地域里进退两难,而右侯卫的弓箭兵们藏在山上可以肆无忌惮的把他们当固定靶射,而且一点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危――突厥人的战马可不会爬山。
山上的第一波箭雨就给突厥人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以致于步利要求向前突击以展开队形的命令根本没法执行――这一波箭雨已经把他们前进的道路封的死死的。
“弓箭!还击!”一个突厥将领灵机一闪,大声吼叫起来。
这一仗打到现在,习惯了射不过隋人,所以一门心思的短兵相接的突厥人,终于想起来自己这回上阵居然还背着弓箭这种东西。可惜的是他们的弓箭质量本来就比不上隋军的,又是以下射上,根本够不着山上的弓箭手,倒是给正在压上的杨霖的步兵们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可惜的是,突厥人今日最后的反击也就到此为止了。山腰上一波接一波的没完没了的箭雨真的像暴风骤雨似的泼洒下来,几乎在半顿饭的工夫就将数千名突厥人射成了刺猬,这下子突厥人再也受不了了,纷纷掉头向山谷外逃去,自相践踏中又不知有多少人死于非命。
杨霖在李秀宁的搀扶下,命令盛彦师始终跟不断后退的突厥人保持着一箭之地的距离,然后下令给在山腰上不断挥旗请求出击的周大虎,让他老老实实的继续没完没了的射箭,这才回到后阵让郎中给他拔箭疗伤。
山口外,绕了老大一个圈子隐藏行迹的边军们,在李孝恭和达奚莫熊的带领下又绕了回来,隐藏在山口外五里处的一个洼地里。这时有斥候来报,山口处发现大约两万名突厥人。
“孟平将军,不如让末将去打他一下子!末将隐蔽行踪,贴近急袭,突厥狗的战马拉不起来速度,定然不是我军的对手。一旦咱们攻占了山口,那就是关门打狗,山里边的突厥狗一个都跑不了!”
“达奚,你忘了主公是怎么说的了?你的任务不是围堵,而是侧击和驱赶!你要是敢违抗将令,看主公战后怎么收拾你!”
“可是按将军的意思,突厥狗起码得跑掉一半!”
“我说达奚,你的野心不小哇!居然想全歼突厥人?想当年卫王和楚公每战必斩十几万突厥人,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把突厥人击溃、打跑,想要全歼那就是做梦!你可别把那些突厥人逼得破釜沉舟跟你决死一战,到时候谁胜谁负可就不好说了!”
达奚莫熊还是不太服气,正要顶嘴,又有斥候来报,突厥人出现了混乱,阵后发现大股雪尘和飞鸟惊起,敌军似有逃走的迹象。
“主公那边成了!达奚,你速将麾下骑兵分作三队,每队三千人,人数不够的那一队用我的斥候补上。这三队人马每隔半柱香出击一队,侧击逃走的突厥人。千万记住!以杀伤为主,不可恋战,一击便走,反复冲击。待敌军逃出你的防区之后,在后尾随,尽量将逃敌向四处驱赶,不可使其汇集一处,可曾听明白了?”
“末将尊令!”
达奚朝李孝恭重重的一抱拳之后掉头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