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神玉凰之卷一情殇-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这等事?”

    “村长,栓柱没事就好打他娘撒气,我看这事不一般。报官吧?”

    “栓柱常打他娘?”

    “可不是吗?!你不信问问栓柱的邻居们!”

    村长找来人一问,果然如此,随即着人去报官,自己则去找栓柱商量,让其停灵三日。栓柱因为娘去世如今哭得昏天黑地,村长说什么都点头。

    忤逆是重罪,何况是打杀老母。衙门里接到此命案,随机派下仵作前来验尸。

    听说仵作前来验尸,栓柱上前拦住,“不能对我娘不敬!”

    仵作看向尸体,见死者的脸部鼻青眼肿就开口问道:“死者脸上的伤是怎么来的?”

    栓柱回头看了看,跪到娘的尸体边死命地磕头,“娘啊,对不起啊,栓柱猪油蒙了心啊!我不该对你动手啊!你起来打我啊,打我啊,打死我啊!……”

    “儿不孝啊!儿给你陪命!”说着栓柱起身,一头碰向梁柱。拴柱一下子就昏死了过去。

    众人赶紧把他抬到一边救治。仵作查验了尸体,发现浑身上下都有淤青,致命伤却是脑后的碰伤。

    仵作着差人将醒转过来的栓柱带回衙门受审。栓柱一心求死,便说母亲确因自己而死,请求县官判斩立决。

    县官道:“你就将你如何打死母亲的事,如实招来!”

    栓柱哭着将上午母亲为何被自己捶打,自己如何在一农人的劝导下幡然悔悟,又是如何亲迎母亲,母亲如何惧怕,撞树后摔倒死去。

    县官听后道:“这样说来,你母亲是死于意外啊?!”

    栓柱跪下磕头道:“是我不孝顺,是我忤逆,我娘才会惧怕于我,是我害死了我娘,请县官判我斩立决!”

    “胡闹!斩立决是随便判的吗?走,带我们去你娘摔死的地方看看!”

    栓柱带着众人来到娘摔死的树下,县官果然发现地上有块带血的石头,让人挖出带回衙门验证。

    仵作上前仔细查看,发现石头的形状与死者伤口的形状吻合,遂对县官道:“栓柱所言不虚。”

    最后县官宣判道:“栓柱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判游街三日,任由众人唾骂、砸打!”

    第二日栓柱被关押在囚车中从闹市经过,众人知道栓柱忤逆后,纷纷用石子、菜叶、臭鸡蛋砸向囚车中的栓柱。

    有老妇人走上前唾骂道:“你这个不孝的东西,将来死后必下地狱!来世投胎做个有娘生,没娘养的孤野种!!”

    更有抱着孩子的妇女,让小孩儿撒尿去浇淋栓柱。嘴里还说道:“好好看看这个不孝顺娘亲的东西!以后千万别学他!”

    栓柱自打娘死后就有求死之心,不知道如何赎罪,如今见众人唾骂于他,心里还好受些。

    想着自己小的时候,娘是如何宠爱于他,再看看现在唾骂自己的众人,悲从中来,不可遏抑。栓柱在囚车里痛哭流涕。

    从闹市里回到牢房,浑身骚臭,一个囚牢里的人嫌其脏臭,把他赶向一个角落。众人都很不耻一个对娘下手的人。

    有个小偷道:“我虽然偷东西,可是偷来了钱,我都会买些东西孝顺我娘。我娘虽骂我是个混帐,可也说我是个孝顺孩子!”

    另外一个骗子说道:“是啊,娘十月怀胎生了我们,含辛茹苦地养大我们,哪能不孝顺呢?我只骗外人钱财,在家里我从不骗我娘!”

    于是这些偷鸡摸狗的人在他面前都觉得自己很不错,是个大大的好人!于是吃饭的时候,栓柱是最后一个吃;睡觉的时候,栓柱则睡在最阴暗潮湿的地方。

    栓柱对这些都不在意,他只深悔不能再尽孝道。

    三日游街之后,栓柱被放回家务农。栓柱的老娘早已在众乡亲的帮助下入土为安了。栓柱不知道该如何赎罪,在家里不吃不喝躺了一天,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第二天,他找到村头的木匠,请他给他娘雕个人像。

    木匠道:“木头我就有,你让我雕个人像,对不起,师父没教过。”

    最后,栓柱只好从木匠那里买了一块木头,自己买了刻刀回家自己刻。

    每天煮一锅稀饭,饿了就喝碗粥,其他的时间都在雕刻上。不知道手被刻刀划破了几次,终于雕刻出母亲的人像来。

    因为雕刻的时候,手被割伤了几次,所以木头上留下了斑斑血迹。栓柱用水清洗后晾晒干,还给人像刷了层漆。晾晒干后,栓柱再出去干农活的时候都会背上母亲的人像。

    村里人看到了都说:“这是栓柱在赎罪呢!”

    一日午后,大家都在晾晒才收割下来的谷物,忽然来了阵暴雨,大家都手忙脚乱地来抢收稻谷。

    栓柱却扔下谷子,跑向树下母亲的雕像,抱在怀中跑到最近的房屋,安置好母亲的雕像,栓柱才去抢收自己晾晒的谷物。

    马大婶看见此情此景,撇嘴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拴柱自打娘死后,懊悔不已,总想着要做些什么报答母恩,可惜子欲养而亲不待。

    拴柱游了街,被众人唾骂,臭名远扬。这下更没有人愿意给他说亲了。拴柱也无意婚姻之事,每日里都是背着木偶下地。

    后来马大婶的外甥女过来走亲戚,看见拴柱这样就奇怪地问舅妈,“舅妈,你隔壁那人是傻子吗?怎么天天背个木偶?”

    马大婶就将拴柱的事告诉了外甥女,外甥女感叹道:“他好可怜哦!有娘的时候,不知道孝敬;等娘死了,想孝敬又没有了娘!”

    马大婶道:“他呀,自作自受!”

    外甥女为之唏嘘不已。

    “舅妈,我娘让我来问问:托您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马大婶道:“我放在心上呢!一时半会儿的也办不好,你先回去等消息。”

    “你在我这儿过两天,这村子里的年轻人你也相看相看。若有中意的,我就帮你去说亲。”

    外甥女娇羞地道:“哎呀,舅妈?!”

    外甥女待了几天,走的时候对舅妈说:“舅妈,我看那个拴柱可怜的很,身子壮实,干活也有劲儿!”

    舅妈道:“我的老天,你别是看上他了吧?他名声可不好听,还游过街呢?!”

    外甥女道:“我看他也诚心悔改呢?!”

    “庄户里那么多年轻后生,你怎么单单看上了他?我要是把他说给了你,你娘还不得拔了我的皮?”

    外甥女道:“那天我上山拾柴,碰上了他,他见我的柴少,还主动帮我打了柴。我觉得他人挺好的,反正我愿意。”

    马大婶头疼,这外甥女是家里的独养女儿,娇宠无比,要金不给银的主。如今她相看上拴柱,自己实在不敢做主。当天便送她回了家。

    和她爹娘说起这事,她爹娘也犯憷,后来她娘提出亲自看看人。来后看到拴柱是个壮壮实实的棒小伙儿,又见她每日背着木偶,诚心诚意。

    回来便对马大婶说:“你说这人哪有不犯错的,知错能改就还是个好人。我家妮儿能看上他也是他们的缘分,要不你就去说说吧?”

    马大婶见人家亲娘都愿意,也就没有什么阻拦了。走去和拴柱一说,拴柱哪有不愿的,千恩万谢的送马大婶出门。

    两家很快结了亲,婚后妮儿以家中二老无人照顾,提出回家居住。拴柱道:“你的爹娘就是我的爹娘,我的爹娘都已不在了,就把他们二老接过来,我们来奉养!”

    于是拴柱和妮儿回家接来了丈人、丈母娘,一家四口和美过日子。拴柱把对娘未尽的那份孝心全部都放在了丈人、丈母娘身上,也全了自己的孝道。

    玉凰和太乙看到了整件事的始末,不由扼腕叹息。

    玉凰收集了此地的秽气后和师父赶往下一个地方。
………………………………

第四十章 万利镇

    这次他们来到了万利镇,集市上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摆摊开店的到处都是。所卖的东西也是琳琅满目。师徒二人转了半天没发现有什么不对。

    这时他们看见两个小孩儿在愉快地玩耍,开始各自玩着自己的玩具,后来就交换着玩了起来。

    一会儿一个妇人过来拉孩子,一把拿过自己家的玩具道:“哎呀,你这个玩具好贵的,他的那个破玩具才几个钱?”说着抢回孩子手中的玩具,丢了回去。

    孩子玩得正高兴,被母亲这样一搅合,立马大哭起来,“啊!不嘛,不嘛,我要玩!”

    母亲一手拎抱起孩子道:“走,娘带你去看戏!不哭了,不哭了。你缺心眼儿啊?你这个玩具可花了好几吊钱呢!”

    剩下的那个孩子,捡起自己的玩具,困惑地看了看妇人,扭头跑回了家。

    没走多远,看见一家人正在修围墙,有人见了就问匠人:“他家的围墙已经是镇里最高的了,为啥还要修?”

    匠人道:“我们只管加高,不管原因,只要给钱,哪怕他要修到天上去呢?!”

    来人撇嘴道:“切,挣了几个钱,烧包的!”

    没走几步,看见一个妇人正在围篱芭,门口小小几块菜地,还有几棵花草,可是篱芭围得很齐整。

    “二嫂,你又在修篱笆啦?”

    “可不是吗?昨天不知道哪个贪心狗,偷了我几颗菜,把我的篱笆也弄坏了!”

    “几颗菜能值多少钱?还费劲扒拉地修篱笆?!”

    “再不值钱是我的东西,他偷就不对!别看我门前这块小菜地,一年能卖好几个月的菜呢!就我这几棵花树,开了花,采了,拿到集市上也能卖几个钱的!”

    “二嫂,你可真会算计,这块菜地都快变成你家的聚宝盆了!”

    “嗨,我这点儿算什么啊?你家生财那才是个挣钱的好手呢!对了,我听我家保柱说,你家二小子不上学了?”

    “也上了几年学了,认得字,会算账,做生意就行了。让他跟他爹出门做生意去了。”

    “你才是会算计呢!家里男人都放出去挣钱了!”

    ……

    玉凰和太乙在镇子里逛了逛,发现所有的人都几乎在谋算着挣钱的事。玉凰小声问太乙道:“师父,这个镇子里的人都掉钱眼里了,还有救吗?”

    太乙道:“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走到一处茶摊,二人坐下喝茶。只见对门出来一个壮汉,随手锁上了门,这时有人从里面拍门道:“相公,相公!”

    壮汉回头道:“你在家,我去做生意!”说完扬长而去。

    里面的人拍了会儿门,见无人应答便停了下来,很快屋里传来唱戏的声音。

    有茶客道:“张老三的娘子又犯病了?”

    “可不是吗?锁了几天了!”

    “咋不去看大夫呢?”

    “张老三说这阵子店里生意正旺,舍不得丢手呢!说是忙过了这阵子再去看大夫。”

    不一会儿,唱戏的声音又变成了哭声,没过多久又变成了笑声。

    有人嘀咕道:“这到底是人好,还是钱好呢?”

    “嗨,有了钱,什么样的人娶不来?”

    “啧啧啧!”

    玉凰问太乙:“师父,她神智不清到这种程度,一个人在家里会不会有危险?”

    太医掐指算道:“此女前世杀孽太重,致使冤魂索命,故而生狂发病,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我们不可插手。”

    即便师父这样说了话,玉凰还是偷偷前去送了股凝神香,让女子昏睡在床上后,这才和师父一起走开。

    晚上师徒二人歇脚在镇上的平安客栈,两间上房,各自歇下。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玉凰就被鞭炮声惊醒。起来后站在窗前,看见斜对面的人家正在办丧事。

    “你个老东西啊!年轻的时候,常年在外做生意不着家边。好不容易,孩子们大了,出来了,你拍拍屁股就走了啊!你丢下我一人怎么过啊?!”

    一个老妇人跪在灵前哀嚎。很快后面跟着跪了一群人一起嚎哭。

    过了一会儿,一个长子模样的人走过去搀扶起母亲,让人送入后堂。随即安排妹妹跪着哭灵。

    玉凰便去找太乙,“师父,这里太吵了,我们换家客栈吧?”

    太乙道:“何处不嘈杂?到底是他们在吵,还是你在吵?”

    玉凰低头不语。

    太乙道:“正好看看他们如何理丧。”

    于是玉凰和太乙这几日就都在客栈不曾出去,看着他们忙忙叨叨地治丧。三天后,起灵上山,孝子贤孙们把逝者埋入地里垒成坟冢。

    丧事毕,亲朋好友散尽,家人们回到家中,聚在老宅里商讨着什么。长子和母亲坐在堂上,下面跪着一些人。

    母亲拿出家底道:“这是你们父亲积攒了一辈子的财产,如今他走了,你们弟兄几个给分了吧?”说着把东西都交给了长子。

    长子逐张看过道:“父亲的几处房产你们都知道,如今各家都住着一套宅子,我看就不用再分了。”

    “几家店铺也各个兄弟守着一间,也不用分了。母亲住着的这套老宅就让母亲住着暂时不用去管。”

    “至于剩下的这些银票,咱们弟兄几个分分吧?”

    这时三弟媳妇捅了捅老三,老三起身道:“什么就不用再分?!老二家的铺子地段好,生意多,睡觉都挣钱!”

    “我们家犄角旮旯那个小店勉强维持,父亲在的时候常贴补我们,我们才得以度日。”

    “如今父亲走了,你们占着好铺子,就不分了?!说得过去吗?”

    小儿子也站出来道:“父亲走了,母亲自然跟着我们过。她上岁数了,一个人住这老宅,要是有个磕碰,我们也不知道啊?我看还是把这老宅卖了,银子大家分分算了!”

    这时候母亲哭道:“你们这些没良心的,你们父亲刚走就要卖老宅,要是你父亲没走远,想回家看看,都找不着家门了!”

    二儿子说道:“娘,人死如灯灭,哪里还能回来看看?你一个人住这么大房子也不合适不是?”

    母亲突然暴起:“这房子是我和你爹挣下的!怎么我住着不合适?!你们要敢打这老宅的主意,今晚我就一根绳子吊死了,去找你们爹去!”

    大儿子喝退老二,上前搀扶母亲道:“娘,今天太晚了,这几天大家都累了,要不都回去歇两天。过两天就是中秋了,我们过节的时候再商讨这事,您看行吗?”

    母亲劈手夺回房契帐款道:“中秋就中秋,这东西先放在我这儿!”

    于是子孙媳妇们各自散了。母亲则让家丁严格审查了门户,再三叮嘱后才抱着钱匣子回屋了。

    进了屋,关上窗户,插上门闩,打开暗门,将财物都放入其中,关上机关后,这才洗漱上床歇息。

    夜里,老太太睡梦中忽然听到一声巨响,惊醒后就再也睡不着。睡不着后就总觉得黑夜里有声响,反复几次后,老太太喊醒厢房里的丫鬟。

    “我心慌眼皮跳,你在我身边守着我睡!”丫头听后就将铺盖移到老妇人床边的塌上躺下。

    过了一会儿,老太太睡梦中放佛看到一个黑影扑了上来,大叫醒来。丫头赶紧挑亮灯花道:“老太太,怎么了?”

    老太太道:“算了,你还是不要睡在我旁边了,你到屋外的春凳上将就一晚。”

    丫头出去后,老太太闩上门,又四处看了看,这才歇下。

    老太太一夜没睡踏实,早上便不想起床,准备多睡一会儿,打发走伺候起身的下人,自己又躺了回去。

    这时候三媳妇带着点心上了门,“娘,还没起呢?”

    老太太闭着眼睛道:“昨晚没睡好,早上想多睡会儿!”

    三媳妇让丫头把早点拿走温着,体贴地道:“娘,您睡吧,我守着你!”

    老太太闭目不语,又昏沉沉睡了过去。

    三媳妇在边上等了半天,见老太太还没有起身的迹象,就坐在小塌上,依偎在床头小声说道:“娘,娘,娘?”

    老太太闭着眼“嗯”了一声,三媳妇继续说道:“娘,你看其他兄弟的铺面都比咱家的铺面挣钱,你可不能看着我们挨饿受饥!”

    “铺面挣不挣钱都是靠人来经营,你们没事和生意好的兄弟多走动走动,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生意的!”

    “怎么走动啊?他们高房大户的,我们就挣两个糊口的钱,去了就跟打发叫花子一样!”

    老太太皱起眉头道:“都是自家兄弟,怎能这样说话呢?以后我说说他们,让他们多帮衬帮衬你们!”

    婆媳俩正说着话,小儿媳妇带着糕点上了门,“吆?三嫂,你今天起的早啊?!”

    三媳妇回应道:“你也早!你这是干嘛呢?”

    小儿媳妇道:“昨天小伙计从杭州带了点糕点,十分甜糯,我想着咱娘爱吃甜,所以送点来!”

    三媳妇撇了撇嘴,“吆,这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你来了这么些年,也没见你送几回糕点。”

    小儿媳妇嬉笑道:“以前不是有咱爹照顾咱娘嘛,如今爹走了,我们可不得多孝顺点?!”
………………………………

第四十一章 争抢家产

    老太太翻身坐起道:“唉,想睡个踏实觉也睡不安生!”三媳妇见老太太要起,吩咐小媳妇道:“你让他们上洗漱用具,老太太要起了!”

    小媳妇见三媳妇殷勤地帮着老太太穿衣,撅着嘴嘀咕道:“巧宗儿都让你占了!”不满地去叫下人们来给老太太洗漱。

    老太太起来后,喝了碗粥,吃了点三媳妇带来的点心。小媳妇道:“娘,我带来的糕点你也尝尝!”

    老太太尝了一口,眉开眼笑道:“嗯,好吃!”

    小媳妇陪着笑脸道:“娘,你若爱吃,我让伙计们每次去杭州都给你带点来!”

    三媳妇笑着说:“娘,这个糕点你可得少吃。”

    “怎么了呢?”老太太不解地道。

    “它可贵!要你拿房子抵呢!”

    小媳妇立马炸了毛,“三嫂,你这话什么意思?!我看你那点心只怕也不便宜吧?告诉我,值多少东西?”

    两个妯娌一斗起嘴,老太太头皮就发麻,忙摆手道:“要吵,你们出去吵!别在我这儿扰我清静!”

    小媳妇立马陪笑道:“娘,我才来,她都来一会儿了,你让她先回去呗?!”

    老太太道:“老三媳妇,点心我也吃了,你说的事我也记心上了,你先回去吧?!”

    “唉!娘,那我就先走了!”说着白了小媳妇一眼,出去了。

    小媳妇装没看见,只是体贴地问老太太,“娘,昨晚你睡的可好?”

    “唉,好什么呀?!一夜都不踏实!”

    “所以说嘛,你要是把这屋子卖了,几个儿子家里轮流过,不比你一个人在家里孤着强?”

    老太太警觉地看了小媳妇一眼,“你不要说了,说什么我这房子也不卖!”

    “我这么大岁数了,要钱干什么?我就要个安安静静的窝儿,你们还不让?!等我死了,你们要卖要拆都由你们!!”

    “哎呀,娘,你别生气嘛!我就是和你随便说说,主意不是还得您老定?来,娘,再吃块芙蓉糕!”

    “不吃了!你放着吧!要没什么事,你也回去吧,我还想去歇一会儿!”

    “唉,娘,您好生歇着吧?我走了!”

    老太太看她走了,对丫头说:“我有点累,去歇歇,谁来都不要来回我,让他们回去。有事改日再来!”

    “是!”

    幸亏好太太有先见之明。老太太睡下后,儿子媳妇们又来了几拨,都被丫头挡了回去。

    到了晚上,老太太让几个儿子过来合计合计。

    几个儿子见面后,各自说出一套分财产的方法。

    很快有抵触的两个人就起了冲突,先是言语攻击,很快就上升为站起来推搡。

    他们迅速扭打到一处,其他兄弟要来拉,被老太太制止:“不要拉!让他们打!打死一个,少一个分财产的!!”

    在地上扭作一团的两个人,听到母亲的呵斥,松开手,各自站了起来。

    “打啊?!”

    “怎么不打啦?!”

    “用拳头多不过瘾啊?!”

    “要不要让人给你们送把刀?!”

    “这也是亲兄弟?!”

    “为点财产能打起来?!”

    “这是你爹还能挣两个,要是你爹是个穷光蛋,一分钱不留,留一屁股债,看你们还抢不抢!”

    儿子们立在当场都不说话。

    老太太气得说:“老大,你带他们走,明天到你家里去商量。定了再来说给我听!”

    “是!”老大带着弟兄们走了。

    老太太一人留在家里抹眼泪。

    “老头子啊,你都看见了吧?这些就是你的好儿子!呜呜呜……”

    老太太一个人哭,丫头们想劝又不敢上前,最后还是贴身丫头翠红上前解劝道:“老太太,别伤心了,小心身子!”

    老太太赌气道:“小心什么身子?索性哭死了,不要见这些不孝的孩子!”

    “老太太,你可不能有事,你看今天要不是有你老人家在,就不知道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