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神玉凰之卷一情殇-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位变了,他的胃口也变大了,变得挑剔起来。如今面对七十多岁的女皇,他再也提不起什么兴致。虽然女皇善于保养,毕竟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家了。
每每看见召他入宫侍寝的内侍,他都犹如吞了苍蝇一般恶心。或许是出于补偿,他在府中偷偷蓄养了几个十几岁的年轻貌美的女孩,供自己玩乐。
同时为了尽量少去宫中侍寝,他竟然住进了白马寺,招募了两千多壮士,落发为僧,每日诵经布禅,焚香打坐,一副忙于佛事的样子。
女皇对他的心思岂有不知之理?就是对他家中蓄养年轻女孩的事,陛下也知道的一清二楚。想他四十多岁正值壮年,偶尔偷腥也是可以理解的。女皇忙于国事,对薛怀义的私事也就没有多加考虑。
没想到竟然有大臣弹劾他私蓄勇士,图谋不轨。女皇感到好笑,一个街头混混哪里会有这样的机心?可是既然有人弹劾,查上一查也是好的,至少可以让薛怀义收敛一下。
于是她对弹劾的大臣周御史道:“卿且回去,朕让他自己去肃政台找你。”
周御史走后,女皇下旨薛怀义急速赶往肃政台。
薛怀义不敢抗旨不尊,随即骑马赶往肃政台。薛怀义往里一站,周御史就命左右将其拿下。薛怀义看情势不对,迅速逃出衙门,跳上自己的马匹,疾驰而去。
周御史大怒,从来未见如此藐视公堂之人!周御史上报女皇,女皇笑道:“这个薛怀义近来有些疯癫,你就不要去和他计较了,爱卿赶紧处置了他招募的那些和尚要紧。”
周御史听女皇这样一说,只好不再去追究薛怀义的罪行,转而将他寺庙里的那些和尚全部发配边疆了账。
薛怀义从这件事发觉女皇才是自己的保护伞,必须将女皇紧紧抓在手心,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的荣华富贵。
这晚薛怀义没有等待女皇的召见,自己偷偷从自己预留的小门进入了女皇的内殿,想给女皇一个惊喜。
没想到进去后竟然闯见女皇正在和新欢厮混,薛怀义的心里仿佛打翻了醋瓮。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被替代的一天。
女皇的新欢他也认识,正是御医沈南璆。薛怀义虽然愤怒不已,可是他也知道些分寸,他没敢声张,自己悄悄又从暗门退了出去。
知道御医新宠的存在,薛怀义有了危机感。他又开始把心思放在了女皇身上,他不知道能做些什么能唤回女皇对他的痴心。
眼看正月十五就要到了,他用尽心思布置、安排,想给女皇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从布景到歌舞的安排,那是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再三。
当正月十五到来的时候,薛怀义为陛下呈现了这场花尽心思的晚会,没想到女皇只略略看了几个节目,就以体乏为由,早早回宫休息了,甚至没有邀请薛怀义同往。
薛怀义万分沮丧,可是仍旧安慰自己:女皇陛下已经古稀之年,精力不济也是有的。
正月十六薛怀义又偷偷前去探视陛下,没想到竟然又看见了沈南璆。只见沈南璆正在女皇陛下的身上奋力耕耘,女皇高声称他为“朕的宝贝!”
薛怀义气得一把推翻了身边的花瓶,沈南璆吓得委顿在地,女皇也抬头看见了薛怀义。
女皇伸手道:“小宝,过来!”
薛怀义气得扭头就走。女皇陛下不由笑出了声,“小宝吃醋了!”
薛怀义走出皇宫,越想越气,自己四十多岁的男子尽心尽力伺候七十多岁的女皇,不娶妻,不生子,至今孤家寡人一个。没想到女皇陛下说变心就变心。薛怀义想要报复,他要陛下知道自己不是好欺负的!
要怎么让女皇心痛呢?薛怀义想到了自己为女皇督建的明堂。
明堂外观分上、中、下三层,可登临,底层为正方形,各边长约90米;中层为十二边形并覆有圆盖,上有九条金龙;顶层为二十四边形,覆有圆顶,圆顶上有镀金凤凰。
当时明堂是全天下最高的木制建筑,是武则天引以为傲的地方,而且建筑中一凤压九龙的造型深得女皇陛下的心。
薛怀义心想,你不是想要留存后世吗?我如今要一把火烧去,让你大大的心痛一下!我能建,也能毁!
薛怀义思及此,手拿巨烛点燃了天堂里的帷帐。当夜北风甚巨,火借着风势很快就将天堂包围在火焰之中。守夜的人发现火情,立刻鸣锣。只是木制的建筑一旦起火很难扑灭。
众人只能看着大火吞噬了天堂后,又将前后相连的明堂包围在火中。大火烧了整整一夜,等到天亮时,两座曾经辉煌灿烂的建筑变成了两堆黑炭。
这场大火将大周朝空前宏伟壮丽的两座标志性建筑物—明堂和天堂烧为了废墟。
女皇早朝得知后心痛不已,这可是她征用了数万民工,耗时十年之久才建成的传世之作。如今毁于一旦,女皇的心上犹如针刺一般的疼痛。她下令彻查此案。
冷静下来后,女皇前后一思量就知道这火定是薛怀义放的。想这明堂乃是他督建,当时建成后,自己还为此封赏了爵位。想到昨晚薛怀义离去前气急败坏的样子,女皇心里就有谱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薛怀义恃宠生娇,越来越跋扈,不仅对朝臣无礼,如今竟然敢毁去朕的心爱之物。他真是活够了!”女皇想到此,心里就有了杀他之心。
“可是如果以烧毁明堂的罪名杀他,天下人会耻笑朕的荒淫。”女皇心想不能光明正大的斩杀他,只有找人将他偷偷除去。女皇想到了太平公主夫妻俩。
女皇交待太平公主要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太平公主道:“这个薛怀义无法无天,早该去死了,陛下仁慈留他至今。请陛下放心,我们这就去安排。”
太平公主以陛下召见为由,将薛怀义骗至皇宫。薛怀义自从大火烧了明堂后也很是惴惴,陛下一直不召见自己,自己也很心虚。
如今见陛下召见,以为陛下回心转意,高兴地收拾了一番,光鲜亮丽地来到了皇宫。
到了大殿却不见陛下,只见太平公主站在当中,太平公主道:“陛下等你不及,先去御花园赏玩。陛下让你来后蒙上双眼去找她。”
薛怀义听了,以为陛下要和他玩什么游戏,便高高兴兴地蒙上了双眼。太平公主让人将他扶上轿子,一路抬出了宫。
薛怀义路上还问:“公主殿下,怎么还没有到?”
太平公主冷笑道:“快了,你不用心急。”
当轿子歇在一处荒山时,太平公主让薛怀义下来解下了蒙住双眼的缎带。
薛怀义一看,慌了。只见驸马武攸暨带领几个卫士手持钢刀站在一边。
太平公主道:“薛怀义胆大妄为,藐视朝廷,对陛下不敬,赐死!”
薛怀义一下子跪下求饶道:“太平公主饶命,这里面一定有什么误会,请带我去和陛下当面说清!”
太平公主看了武攸暨一眼,武攸暨大手一挥,卫士们就上前乱刀砍死了薛怀义。之后,太平公主以火焚烧薛怀义的尸首,将这个曾经享受尽荣华富贵的人化成了一堆灰烬,随风吹散。
薛怀义死后,女皇陛下的心里还是有一些难受的,毕竟这个精壮的男人陪了女皇十多年,曾经给女皇带来过无数的欢乐。是他让女皇焕发了生机,女皇登基的过程中,他也曾经不遗余力的为女皇造过势。
若不是他此次的祸闯的太大,女皇会给其终生的荣华富贵的。
心绪不佳的女皇频频召御医沈南璆侍寝,沈南璆的医术不错,身体却有些文弱,比不上薛怀义健壮,面对女皇的每日召见,渐渐有些力不从心。
为了能让女皇心满意足,沈南璆给自己用上了壮阳之药。或许是药下的太猛,以至于他竟然暴死在宫中。
沈南璆死后,女皇忽然觉得后宫寂寥不已,早已经习惯下朝后有人奉承伺候的陛下老态顿显。
太平公主看见母亲的状态不佳,心焦不已,自己便四处寻找可以替代薛怀义的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被太平公主找到一位貌美过人擅音律的人——张昌宗。他也是世家子弟,女皇一见甚是满意,当即宠幸于他。
欢爱过后,女皇将昌宗搂在怀中把玩,昌宗道:“陛下臣兄易之器用过臣,兼工合炼。”女皇大喜,遂将张易之也招进了皇宫。
为了掩人耳目,她专门设置了控鹤府,任命二张为控鹤府供奉,令选美少年左右伺候。
后有大臣谏言:“臣闻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嗜欲之情,愚智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则前圣格言也。”
“陛下内宠已有薛怀义、张易之、昌宗、固应足矣。近闻上舍奉御柳良宾洁白美须眉,左监门长史侯祥云阳道壮伟,过于薛怀义,专欲自进堪奉宸内供奉。无礼无仪,溢于朝听。臣愚职在谏诤,不敢不奏。”
女皇听后反躬自省,遂令:改控鹤府为奉宸府,以张易之为奉宸令。
为了能让二张能够名正言顺的出入宫禁,武则天索性敕令由张昌宗总领,在宫中编修《三教珠英》,引进文学之士分门撰集,成一千三百卷。
………………………………
第三十章 迎回庐陵王
随着女皇的年龄增长,立嗣问题又再次被提出。
武承嗣对皇嗣之位势在必得,为此他所做的工作从来没有停止过。知道女皇好祥瑞,他再次投其所好。
“陛下,前几日,洛阳河涨水,竟然冲出一块巨石。石中有石函,函内有一铁卷,上有篆书金字。”
女皇感兴趣地问:“上面写着什么?铁劵何在?”
武承嗣取出铁劵道:“铁劵在此,请陛下过目。”
女皇打开石函,拿出铁劵,只见上面有五个凸起的金字赫然在目:“武周万万年”。
女皇将铁劵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心头窃喜,“这不是上天要我将帝位传与武家吗?”想到此,她将铁劵交于狄仁杰道:“狄卿家,你来看看。”
狄仁杰对这种弄虚作假的把戏早就了然于胸,可是女皇一辈子喜好祥瑞,倘若当堂戳穿,女皇必定不悦。
狄仁杰迅速的想了想道:“陛下自执掌国柄以来,数次改元,其中就有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的年号,这武周万万年恰恰印证了这两个年号,说明陛下所用年号上合天意。”
女皇默然,“这样倒也能说通。”于是赏赐了献宝之人了结了这件事。
可是女皇对选皇嗣一事始终举棋不定。这晚她做了一个怪梦,梦见一只体型健伟,羽毛绚丽的大鹦鹉,正在空中飞翔之际,突然折断了双翼,无奈落下哀鸣。
女皇陡然惊醒,她觉得此梦凶险,无奈左思右想都参不透其中玄机。
此事蹊跷,她没有告诉其他人,甚至宠爱非常的二张也不知道。她找来狄仁杰,将此梦告诉了他,让他一同来参详。
狄仁杰开始以为皇上要与他商谈政事,没想到竟然是让他来解梦,一愣过后,狄仁杰仔细思索后道:“陛下,鹉者“武”也。双翼折断,乃是指陛下儿子未得大用也。陛下若能启用二子,则双翼得全也。”
女皇心窍大开,近来她也常想起被贬谪的两个儿子。“狄爱卿,依你之见,朕还该将大位传与儿子?”
狄仁杰道:“陛下,此并非臣下之见,乃上天启示也。”
“那你说是传给显儿,还是传给旦儿呢?”
“大位向来立嫡立长。”
女皇点头道:“爱卿说的是,你先回去吧,朕再思量思量。”
狄仁杰回到府中,心潮难平。他知道武、李两家的皇嗣之争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他想到了和二张同在奉宸府供职的吉顼。
当天晚上,他约来了吉顼。吉顼听后,知道此事关系着江山社稷的命运前途。
吉顼是个八面玲珑的人,和二张共事的他早就和二张打成一片了。二张视吉顼为知己。
狄仁杰道:“武皇虽然现在属意于儿子,可是朝中之事,波云诡谲,立嗣之事,一日不定,朝局一日不稳。倘若此时二张能在陛下身边进言,请立庐陵王为太子,则可系天下苍生之望也。”
吉顼深知此事干系甚大,不敢耽搁,很快他就约二张出去游玩。
在四下无人时,吉顼说道:“我有一事想和二位说,又怕冒犯了二位,可是倘若不说,又恐对不起朋友。”
二张道:“何事为难?但说无妨!”
“既然如此,在下就得罪了。二位如今蒙圣上恩宠,富贵无限,位高权重,可是此功名都是陛下所赐,并非你们建功立业所得。倘若陛下万年,二位将如何自处啊?”
二张倒吸一口凉气,“吉大人,我们手无缚鸡之力,如何建功立业呢?”
吉顼道:“现下就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不知二位可要把握?”
“快快请讲!”
“陛下年老,如今在立嗣之事上举棋未定,不知是立子还是立侄。可是大周建于大唐的根基上,全国上下对大唐的恩情始终未忘。朝臣们亦愿陛下传位于庐陵王。”
“倘若二位此时向皇上进言,让陛下把大位传于庐陵王,则他年庐陵王登基之时,您二位就是佐命功臣,国之柱石,可得子孙万代的荣华富贵。”
二张在得到吉顼这个建议后,果然不遗余力地劝说女皇传位于庐陵王。
在二张的游说下,女皇很快派人将庐陵王偷偷迎回。
女皇此事做得甚为机密,当狄仁杰在皇宫中见到庐陵王时,才知道陛下已经定下了李显为皇嗣。
在狄仁杰的建议下,女皇令庐陵王悄悄出宫,暂住于罗阳寺的龙门驿。为保皇嗣安全,派下侍卫日夜守护。
三月十八日,女皇下旨,令文武百官到龙门驿前迎接庐陵王回宫。
一直被蒙在鼓里的武承嗣当看到庐陵王李显的时候,顿时明白大势已去。只觉喉头一甜,一口鲜血就喷溅了出来。
左右侍卫手忙脚乱地将他抬回家,绝望的武承嗣很快一病不起,撒手人寰。
可叹的是,在房州担惊受怕生活多年的李显,当初看见召其回宫的人时,最先想到的竟然是死期将至。若不是妻子韦氏力阻,只怕他早就一根白练自悬房梁了。
韦氏拉住李显道:“陛下如今召我们回宫,吉凶未卜,怎么可以轻寻短见?我们暂且回去,倘若陛下正要赐死,那时赴死不迟。”
李显一听甚觉有理,这才丢掉赴死之念,和妻子回到了神都。
皇嗣李旦一听到皇兄已经回到神都立刻上表,固请逊位与皇兄。
女皇随即准奏。
九月壬申,女皇昭告天下,正式册立庐陵王李显为皇太子,册封皇嗣李旦为相王。
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后,朝廷内围绕立嗣问题的争斗暂告平息。这时,北部边境传来警报,突厥兵马正大肆掠夺边塞州县。
女皇降诏,任太子李显为河北道兵马大元帅,狄仁杰为副帅,吉顼为监军,前往讨伐突厥。
起初,吉顼负责征兵,结果一月有余,不过招募了不到一千人。当大家得知李显亲自出征,百姓中的青壮年踊跃报名应募,十天不到,便招募了五万多人。
女皇对李显的能力知之甚深,没想到他的号召力竟然如此之大,可见大家对李唐江山的思慕。
如此看来,立李显为皇太子倒是立对了,如果当初自己一意孤行立了武承嗣,自己百年之后还不知道要出多大的乱子呢?
自从立了李显为太子后,女皇开始考虑身后事了。
这十几年来,围绕着皇嗣之位,武、李两家闹得鸡飞狗跳,不可开交。表面上还是姑舅表亲,可是骨子里早已充满仇恨,势同水火。
对于这一点,女皇心里比谁都明白。
如今立了李显为太子,明显是李家占了上风,这对武家极其不利。女皇生怕自己身后,武家子弟会惨遭灭门之祸。
女皇日思夜想着这件事,她忽然想到了丹书铁券。
这天,她召来了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又召来了武氏子弟武三思、武攸暨等人,亲自将他们领到了修复后的明堂中。
李氏子弟和武氏子弟彼此都有些莫名其妙。
女皇开口道:“朕年纪大了,如今唯有一件事还放心不下。”
太子一听立马跪了下来道:“母皇体健身轻,虽千秋万岁也不为过,为何今日说起此事?”
其他人也跟着太子跪了下来。
女皇继续说道:“朕百年后,太子李显继位。一旦为君,你要替朕好好看顾武氏子孙。切不可同室操戈,骨肉相残。”
“儿臣谨遵教诲,永铭心间!”
武氏子孙这时才知道女皇此次的深意,不由哽咽流泪。
“三思,承嗣已经作古,如今你是武氏长兄。朕百年后,你要带头维护皇上,如侍朕一样侍他。只有你们和睦相处,才能保李、武两家共存共荣。”
“陛下放心,侄儿一定誓死效忠皇上。不管发生什么事,侄儿都会带领武氏子孙护卫住皇上!”武三思磕头道。
“既如此,你们兄弟姐妹今天当着朕的面,对天地神灵盟誓。”
于是太子带头,这些李氏子孙和武氏子孙相继盟誓。
女皇命人将他们的誓词刻于丹书铁券上,每人手中一份,另外一份则藏于史馆内,以为千秋凭证。
各位可能要说了,女皇这是傻了吗?这些东西如果能确保李、武两家和睦相处的话,历史上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杀戮了。
可是人年纪大了就有点返老还童,想问题就有些简单。耄耋之年的武皇自以为办妥了这件事,心中犹如卸下了一块大石头,感到轻松不少。
女皇太知道权力对人性的泯灭了,如果她不是当上了女皇,哪一个母亲会对自己的孩子下手?母亲对孩子尚且这样,更不用说这些表兄妹们了。
可是她实在无能为力,她在一天,便能看着他们一天。如果有一天她撒手人寰,他们就杀成一团,她也无知无觉了。
有了这个铁劵,至少他们的良心上会有些约束。人如果管住了心,那脚就不会到处乱踏了。
她能做的都做了,至于这份铁劵有没有效力,她也就无从可知了。这手心手背都是肉,任何一方受到伤害都不是她愿意看到的。尽人事,顺天命吧!
………………………………
第三十一章 老年受制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张昌宗、张易之成了女皇身边的红人,连带着家人也一个个升官发财。
张昌宗的兄弟张昌期、张昌仪分别当上了岐州刺史和洛阳县令。官虽不大,可是仰仗着二张的风头,那是无恶不作。他们的上司看着二张的面子上也不敢申斥。结果他们就愈加无法无天起来。
张昌期路上看见一个女子美貌无比,随即抢回家做了妾室。人家夫君上告被他知晓,竟然派人将其活活勒死。
张昌议一次骑马走在路上,被人拦住马头,塞了一包黄金以求官。张倡议随即将求官的信送于吏部侍郎张锡。后来张侍郎弄丢了信来问张昌仪。张倡议不知,便说:“我只记得姓薛,你只管将姓薛的人一起升官便是!”
张侍郎回去一查铨官文卷,这年上报的名单中,薛姓者,六十余人。张侍郎怕得罪张氏兄弟,不得已,将这六十多人一一注官。
这张氏兄弟倒是个有信用的人,只要他们拿了钱,必定会把你的事办成。他们如此胡来,导致朝中怨声载道。
女皇如今已经是八十岁高龄的老人,体力精力都大不如前,每日辛苦问政之余,便要千方百计的找点乐子,放松一下。
因此,女皇便召集王公大臣、诸武子孙、二张兄弟以及奉宸府的那些弄臣一块参加宫中内宴。
宴席上,二张及奉宸府的弄臣为讨女皇欢心,便都拿大臣开涮、取乐。女皇看平日朝堂上一本正经的大臣,一个个都变成了小丑,开心不已。
宰相王及善启奏女皇道:“二张全无人臣之礼,应对张氏兄弟等奉宸府人训教约束,以免紊乱朝纲,贻笑大方。”
女皇收敛住笑容道:“卿既年高,不宜宴饮,还请回去歇息,明日早朝再见。”
王及善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怏怏而退。他走后,宴会照旧,玩笑依旧。
二张是女皇身边的红人,诸武和一些朝臣便围绕着他们拍须溜马,阿谀奉承。只把女皇哄的开怀,自己便趁机得到些封赏。
张昌宗肤白唇红,姿容不俗。朝臣们皆说:“六郎(张昌宗)貌似莲花!”女皇陛下侧目观之,确有莲花之姿!
忽然宰相杨再思道:“你们说的不对!”女皇怫然不悦道:“如何不对?”
杨再思厚颜无耻地道:“他们说:六郎似莲花,我以为:莲花似六郎!”
女皇大喜:“说得妙极,赏!”
这晚女皇心花怒放,不由得多喝了几杯,很快就有些不胜酒力。随即散了宴饮,由二张搀扶回寝宫。
二张使出浑身解数伺候的女皇筋软骨酥,飘飘欲仙。
二张见女皇心情很好,忽然跪下哭泣道:“陛下,救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