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发塚-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姐翘着指头摁了摁眉尾,“光是尸首也就算了,可那水底下还有不少咱们铺子走出去的东西。”

    这说的应该是我们家从鬼市搜集来的那些了,都是实打实的宝贝,物主死了,居然还没被凶手带走,简直匪夷所思。当然这些问题也轮不到我去深究,我只知道,那些东西是很多家拼凑出来的,要追,那遭殃的可不只是我们一家。

    “谁给的信儿?”

    “沈灵敏。”

    我总觉着这名字我好想从哪里听过,可是怎么想也想不起来。最后还是江染提醒我,上回省中酒宴有一个满身皮草的贵夫人,说话有些。。。。。。豪爽。噢?是她。

    “那些东西里,有她家的?”

    二姐点点头说有,“就算没有,这事儿是在她的盘口发生的,早晚得追到她家。”

    真特娘的是好巧不巧,看来这个小年又不能在家过了。

    一番讨论过后,我们就从家里出发了,目的地是枣庄沈家。

    枣庄我去的次数不算多,但是这个地儿在山东省确实是很有名的,早年八路军打地道战的时候把那片儿的山都挖遍了,山里好多的宝贝都为革命铺了路,又因为枣庄地底下多煤矿,长年累月的掏,很多地方都空了。听老一辈的人说,那地底下都有大柱子撑着,不然早塌了。可尽管这样,已然阻挡不了它前进的步伐,繁荣程度,不下于省中。
………………………………

第一百八十一章 沈灵敏

    沈宅位于枣庄柳城,离市区也就三五里路,算是倚繁华偷闲静的好地段儿,我把地址往导航上一输,显示出来的是沧澜居私家别墅区。

    车程只有三个小时,但是我却坐得相当的不耐烦,车里开了暖气,吹久了就发闷发热,自打背部受了伤,我就不耐热,只要出个丁点儿汗就痒得不行,关键还不敢挠,破了皮又是一阵麻烦。

    车子是直接停到沈宅院子里的,她们家这栋别墅是应该单建的,占地很广,左右两个楼道,和周边一圈儿的独栋比起来大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和我那天见到的差不多,沈灵敏还是一身的皮草,亲自给我们开门,“妹子,来了。”

    二姐应了一声,“来了。”

    这就算是把我们迎进屋。

    屋里的摆设很有意思,家具都是欧式的,装修风格却偏向法式,大面积的使用了雅红色,给人第一眼就有种罗曼蒂克的感觉。

    沈灵敏让我和二姐坐会儿,亲自去泡了两杯红茶,倒不是她讲究,而是这里就没有能使唤的人,太不符合她的身份了也。

    果不其然,她把茶送到我们手里就笑吟吟的开口了,“让弟弟妹妹等久了,你看我这房子也是新装的,准备着过两年给闺女当嫁妆,还没安排下人,啥事儿都得自己来。”

    我看着那张只有四十出头儿的脸微微吃惊,女儿都要结婚了,那实际年龄肯定也得五十多了吧。估计也是在脸上下了不少功夫。不得不说,今天瞧见的沈灵敏和当初在省中酒宴上看到的完全不是一个人,当初那种泼辣,得理不饶人的感觉完全消弭,代替的是一种精致,端庄有追求的妇女形象。

    走过拉家常的必要步骤之后,我才明悟过来。

    这沈家和我们谢家还是有着本质性的不同的。早年的沈家其实不姓沈,而是姓黄,也就是沈灵敏她男人的姓。那个时候她们家也走坑,上上下下的伙计五十来号儿,但是后来黄老大折在了坟里,按照常理来说,当家的埋了,下边儿又没有男娃,那这个家肯定要散。但是沈灵敏也是个倔脾气,偏偏不信邪,一个女人,硬生生的把这个家给扛起来了。现在从明面上都还是说黄家,但实际上呢,大家伙儿都叫沈家,这也是对沈灵敏的一种肯定。时至今日,她们家也比我们早一步洗白了,做的是行里生意却不再下墓,里外半只脚两边儿吃香。

    在行里的时候,她的形象是咄咄逼人的,那是情景需要,在私底下,她还是黄家夫人,还是一个追求安稳的正常女人。

    “浏阳河那边儿,到底是什么情况?”二姐之前也就是简单描述,算是划了重点,沈灵敏知道的肯定要详细许多。

    后者叹了口气,开始徐徐道来:“事儿是昨天晚上的事儿,我是今天早上才知道的。说是被人在脚腕儿上绑了石头沉下去的,得有半个多月了,这两天下雪,河面上冻,底下的鱼儿没食吃,都快把人啃没了。昨天放了半天晴儿,冰融了,雪化了,水一涨,这三五个水斗儿就打河心儿往外走。当时岸边儿还有几个趁化冻钓鱼的,老远儿瞅见一个大斗里卷着乌糟糟一团,就用鱼钩儿搭上了往回拉,上了岸,才知道是个死人。”

    说到这儿,她停了停,端起茶杯来抿了口红茶,“当时拉上来的尸体已经破破烂烂了,可还是有人认出来了。”

    我一愣:“他是本地人?”

    沈灵敏摇摇头,“听说是北京人,外边儿人叫齐三爷,这两年一直在这儿,好赌,是老煤坑的常客。”

    老煤坑我知道,是枣庄有名的地下赌场。

    “那咱那些东西是咋回事儿,一块儿卷上来的?”

    沈灵敏:“派出所儿下去捞的。估计是想看看有没有漏的,但折腾了半宿,人没找到,倒是弄上来一个大铁箱子,用锁锁着,也巧,钥匙还就在齐三爷身上。打开一看,全是用密封袋儿封好的文物,这么一来,事儿就大了。”

    我沉吟了一下,如果这个齐三爷没有将东西变卖的话,那箱子里的文物价值就还是原封不动的两亿三百万,县公安局接了之后首先要往自家地盘儿上烧两把,然后还得往上捅,搞得整个省内市场都不得安宁。我对现在的办案方式也不是很了解,能不能找到我们家还是个未知数,就感觉头上像是悬了的一把剑,凉飕飕的。

    “除此之外,我倒是还听到一点儿小道消息。”沈灵敏说。“头两个月的时候,老煤坑走过几场大局,几千万流水的那种。有人当时在场子里看到齐三爷也上桌了,只不过他没带现金,用的是古董。”

    “古董当筹码?”

    沈灵敏点点头。

    枉我和东子还处心积虑的想办法好让他方便化现,结果呢?人家更直接,顺手就当钱用了!

    我:“送出去多少?”

    沈灵敏苦笑,“一件儿都没送出去,倒是还赢了不少现钱儿。”

    “叮咚叮咚”外面突然有门铃响起。

    沈灵敏示意我们坐着就好,而后起身去开门。不大一会儿,就领了个四十多的男人进来,国字脸,一身上下的旧衣裳,看上去很是拮据。可眼睛却出奇的亮,也就是这么一双眼,让他整个人看起来多了一种绝非等闲的感觉。

    沈灵敏:“来,我来介绍一下,这是老宋,市公安局的二把手。老宋,这是我跟你说过的,长森,这是谢二妹。”

    听到市公安局二把手的时候我和二姐就已经站起来了,齐齐喊了声:“大爷。”

    老宋楞了一下,看了一下沈灵敏,沈灵敏也有点儿不太好意思,说:“叫哥就行,大爷显老。”

    我:“。。。。。。。”

    二姐:“。。。。。。。”

    本来以沈灵敏的年纪,我和二姐都该叫姨的,但是她却顾忌我这个鬼市支锅的身份,喊了声弟弟,那我也就不说了,可这老宋,也不是行里人,咋就和她抡成一捆儿了?多半,这两个人,嗯,有点儿猫腻。

    我能想到的,二姐自然也能想到,两个人都是心照不宣,按理说这沈灵敏也寡了十来年了,女儿也大了,家业也稳了,找个老伴儿也不稀奇了,只是,找的人也太好了。

    老宋比我们想象的要坦荡些,端起沈灵敏的茶杯就是一大口,这就等于明确的告诉我们俩,他是自己人。直接确实直接,但副作用就是在边儿上的沈灵敏脸一下子就红透了,不是亲眼看见不敢信,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居然如此轻易的害羞了。唉,都是爱情惹的祸。

    “你们姐弟俩大老远的过来周折了。”他客套了一句。

    二姐:“应该的老哥,咱们都是一家人,而且那批东西,我们家还占大头,倒是麻烦你们了。”

    老宋摆了摆手,“麻烦倒也谈不上,东西已经被我扣下来了,现在就在市公安局,这边儿还能拖个两三日的,得快点儿想个办法。”

    我:“上边儿已经准备追查了?”

    老宋点了点头:“按理说不该这么急,走章程的话应该先关心受害人,可案子昨晚就破了,法医验尸结果是绳子是他自己绑的,死前也没有过多的挣扎,复检也没有问题,最后定案自杀。这么一来时间就紧了。”

    “自杀?!”我眼珠子一瞪。这是得有多想不开,抱着金山银山还要走。不过掉过头来想想,要是他杀,这金山银山应该留不住才对。

    “对,因为怀疑存在销赃团伙儿,现在这个案子已经单独立案了,接下来只要把这些东西上交到省里,上面就会成立专案组,进行文物源头追查工作。”

    接下来就是很长一段时间的静默。

    我觉得,沈家有老宋保着,在这件事儿上全身而退应该问题不大。可沈灵敏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她懂得居安思危,我们家是不能出事儿的,否则唇亡齿寒。正反方的思维是相对,到这儿就得顾忌一下当初跟着吕老头儿那一票人了,现在因为我们家的打压过得相当不如意,一个个的巴不得我们死绝,要是他们跟着蹚浑水,不管行里规矩暗地使坏。只要有了他们的帮助,警方想要找到源头就简单了,而且一揪一个准儿。再往大了想,鬼市那边儿都可能受到牵连。

    眼下的鬼市十分动荡,我们家也才掌权不久,三条街都在整理当中,上边儿老早就有针对我们的意思,无奈老爹下手太快,这才悻悻收手,本就不甘心,眼下还正巧给了他们借题发挥的机会,一准儿小题大做。

    “其他几家有消息么?”二姐问。

    沈灵敏:“暂时还没有。”

    老宋有些力不从心:“本来我还能多压两天,但局里那位邀功心切,跟的紧,我能帮的,只有这么多了。”

    我:“您做的已经够多了,这份恩情我们记下了。”

    “行了,今天就到这儿吧,我们姐弟就先回去了,有新的消息还麻烦你们多知会。”二姐起身说。

    沈灵敏点头:“应该的。”

    上了车,二姐给老爹打了通个话,本来是打算通个气儿的,可没成想老爹好像早就知道了,吩咐我们就留在枣庄,先不要回来。
………………………………

第一百八十二章 董老

    按照老爹的吩咐,我和二姐留在了枣庄,但是却没有回头去往沈灵敏那里借宿,而是开车往市区里靠了靠,随便找了家旅馆,开了两间商务大床房。

    即使天上还飘着小雪,窗外的街道上依旧人来人往,这本该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可此时的我们却焦头烂额。

    那些被老宋扣在派出所的文物,已经不仅仅是一批赃物那么简单,而是成了上面跟我家撕破脸皮的*。

    现在,只要把这根*送到他们的面前,告诉他们,尾端捧着*的是我们,那么,绝对是一个恢复湮灭的下场。

    我们谢家,是发丘一脉,在四大派里,很受其他三门排挤,根本原因就是我们这一脉自打有史开始,就一直在和官方合作,可能是因为从小的环境熏陶,让我觉得这根本无伤大雅,甚至有助于我们的稳定发展。可其他人却并不这么想,他们觉得,我们吃里扒外。

    时至今日,我们和官方的合作也没有断过,从安徽九曲山的事件可以看出,我谢家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就算要打击黑灰势力,那也得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这些外来助力吧?倘若他们也有难言之隐,我猜,多半就是我们谢家近来的扩张速度让他们有点儿慌了。

    走到这一步,已经可以说里外不是人了。除了眼下和我们捆在一起的那些散兵游勇,怕是再没有其他助力了。

    抽了一根儿利群,心中的不畅消弭些许。我依然记得老爹在电话里的语气,好像很是疲惫。他这个人,平日里跟我一般呜呜喳喳,但只要一遇事儿,绝对四平八稳,料想这回应该是真的头疼了。

    按照他的说法,家里这会儿正乱着,吕老头儿身后的那批人,一个个都在巴望着,只要东西一到省里,绝对会告状。所以他的意思是,想办法,把东西留在枣庄。

    具体的办法也没说,只是分析了一下局势,囊括老宋,也被他算进碗里,成不成,就看明天安排好的饭局。

    熬到晚上,二姐叫了点儿外卖,匆匆吃过,闷进被窝儿。

    第二天上午八点,柳城川金楼。

    来的还是当初在省中海天盛筵的那帮人,本来他们都是要去我家的,但是被老爹安排到了这里来,说是待会儿会有个高人过来。

    既然这么说了,大家也就点完了菜等着,因为心情欠佳,桌面儿上的话也不是很多。

    等到十一点半的时候,人来了。

    挺精神一老头儿,穿的是干干净净的蓝色棉裤棉袄,腰杆儿笔直的走进来,“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了。”

    按理说这种场合我这种小辈只要看着就好,但是碍于身份的变化,此时的话头儿还必须我来牵。

    “不久不久,您上座上座。”

    老头儿的目光自我开始围着屋里荡了一整圈儿,最终又回到我身上,也没多说啥,点点头就坐下了。

    “嗯,谢老弟倒是没骗我,这枣庄的川金楼,果然和北京的不一样!”老头看了看桌面上的菜色,颇为满意的说道。

    老宋今天穿得很精神,板板正正的给老头儿倒了一杯茶,“董老,一路辛苦,喝杯茶,润润喉。”

    老头儿看了看老宋,后者明显是有些紧张,身子挺得笔直。

    “你就是小宋吧,谢老弟电话里跟我说了,不错。”

    老宋点头哈腰的说您老看得惯就好。

    来之前我倒也听二姐说了,这位董老,是打北京来的,当官儿当了四十多年,退休是退休了,可影响力却不可小觑。所以说,老宋的行为也可以理解,无非是上下级奉承的那一套。

    多少寒碜了几句,大家伙儿就开始动筷子,我还打算着边吃边说,好就口,可结果呢,没成想这老头儿和自家老爷子一个脾性,食不言,得,忍着吧。

    这一顿可以说是在场的所有人吃得最有“风范”的一顿,筷子都是躲着董老头儿夹过的菜夹,人爱吃的全给他转到脸前儿,白的啤的一口没碰,全跟着喝茶。真是难为了这帮“土地爷”了。

    直到老头儿吃饱喝足,拿起餐巾抹嘴了,那大家的筷子也就齐齐的搁下了,不管吃饱没吃饱,那一个个的都没了继续的意思。

    “好啊,这菜,跟我年轻时候儿下乡吃得一样。”老头说。

    我:“您还下过乡?”

    董老笑了笑:“嗯,下过,不过没落户。我当时分到临沂,农家人吃菜重口儿,我跟着吃惯了,回到北京那就吃不了淡了。这两年退休了,总想着趁死前儿回来再吃一回,赶巧儿,你爷爷喊我了。”

    我心里微微吃惊,下乡落户是六七十年代的城市青年的痛点,这意味着他们与高等教育无缘,也就是说,眼前的这位董老,极有可能只是初中生的知识水平,加上京都不比这里,政策多变,往往最先落实,竞争者又多,他还能位居高官直至年老退休,确实了不起。

    “爷,您这体格还硬朗着呢,我看,二三十年以内绝对健健康康的。”

    董老:“呦嚯嚯,你这小娃子,真敢说。又不是神仙,哪能看出来我还有多久好活?你是年轻人,可别学你爷爷那一套,神神叨叨的,不好。”

    虽然不知道他嘴里说的我爷爷神神叨叨是指什么,我还是附和着点了点头,不管怎么样,哄开心了再说。

    桑九咳嗽了一声,我瞥眼看了看他,那眼神似乎在暗示我往正事儿上扯扯,周边儿的人也是等得有点儿躁,这种当无声配角儿的活,确实不适合他们。

    也不知道是不是董老察觉到了,端起茶杯来喝了口茶,直接就说了:“年轻人,还是沉不住气。你们这边儿的事儿,谢老弟在电话里也跟我提了。说是请我来吃菜,还不是想要我来搅上一棒子么?”

    桑九有些尴尬,双手提起茶壶来给董老加了杯茶,算是赔罪。

    我:“爷,您要是觉得麻烦,不去趟那脏水也成,权当是回来吃个饭,我们后辈孝敬您的。”

    董老意味深长的看着我,“欲擒故纵是吧,真是谢王孙他孙子,一个德行。不过也没法子,谁叫我欠人情呢?都该了三十多年了,再不还,也没机会还了。”

    我被揭穿了也没什么,这老头说话敞亮也计较小节,交流起来很舒心,索性就多问了一句,“欠啥人情?”

    董老挑了挑眉头,泛起一丝追忆的神色,“我当时在临沂,你爷爷在济南,年岁跟我差两岁,可名气却不得了,是省里的名角儿!要说我这人呐,爱好不多,却唯独爱听戏,我记得那天是初六,队长从省里回来,说你爷爷明天在临沂歌剧院里有一出儿,当时可把我给高兴坏了,把手上的镰刀往草垛一扔就往市里跑。我那地方是实打实的乡下,山窝窝里,到市里要走很长的道儿,大清早出发,一路上紧赶慢赶的,鞋都给我顶了个窟窿,可到最后,还是没赶上啊!到的时候都后半夜了!戏台子早收了,我不甘心呐,实在不甘心,所以我就偷摸翻进戏团的大院儿,把他给呼醒了。”

    董老越讲越带劲,脸上的笑意也越浓,“说起来,你爷爷也是个妙人,明明唱了一天乏得厉害,被我叫醒,不仅没怪罪,还用白面馒头招待我。因为怕吵到其他人休息,在槐河边儿上给我唱了一出儿小包公,啧,那腔儿,比起北京那些大园子里的老戏子都强!”一边儿说,还一边儿竖起了大拇指。

    “说句实在的,要不是你爷爷老了,我还真想再让他给我唱一回,自打我回北京以来,逛遍了戏园子,就没听过能跟他比的,啧啧啧,差太远了。”

    他说的这些,场间的大多数人都是不知道的,所以一个个的,听得目瞪口呆。

    “这人情儿啊,我也记下了,这回来,得还了,不然临了走得时候后都不安生。”

    我笑笑:“爷,您有啥高招?”

    董老头儿叹了口气,情绪低沉下来,“什么高招不高招的,你们家那老狐狸都已经帮我把招儿想好了,就等我这苦力来了。我这一辈子不敢说没拿民众的一针一线,但是起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下好了,照着他的路子,彻底把革命路线走歪了。”

    这话我是不知道怎么接了,因为我还不知道老爷子到底让他干啥。

    “行了,吃也吃饱了,唠也唠够了,该办点儿实事儿了。你今天就跟着我,我有点儿事儿交代你。”

    这话是对老宋说的,后者明显是有所察觉,连忙应承下来。

    倘若董老头儿想要在枣庄市里动作,老宋明显是最好使的臂膀。

    接下来的事情我没有过问,因为董老头儿压根儿就没有说的意思,好在他脸上也写明白了,这事儿,就交给我吧。

    送走了董老头儿和老宋,剩下的人面面相觑,一个个的追问我,这老头儿到底靠不靠谱,千万别费了半天功夫到头是一个花架子。其实我知道,这一顿饭他们心里已经有了底,只是事情太大,都怕极了万一,可我又何尝不是呢?

    和老爹通过电话,把这边儿的情况大体的描述了一下,我能听到电话那头他的松气声儿,明显也是吊着胆儿的,老爷子这一手,连他都摸不清。
………………………………

第一百八十三章 富丽堂皇的古董店

    饭后我和二姐回了宾馆,按照我们之前设想的,济南现在比较混乱,这边儿的董老头儿还不知道好不好使,所以就打算在枣庄多留两天。二姐她总有自己的事儿,在房间里闷一天不出门儿也很正常,可我就不同,身上的担子搁下来一大半儿,浑身上下都很轻快,就想着出去溜溜。

    街上还是比较冷的,白素素的雪花凌空而落,很多过往的小情侣都打着伞,乍一看上去颇有几分美感。我对枣庄谈不上熟,没什么目的地,只能顺着街道往前走,两旁的商铺闪烁着各色的灯光,形形*的人在店铺里穿梭忙碌,让我生出一种莫名的感觉。

    做店家的,往往都是背景,消费者,才是生活的主角儿。我突然就有了消费的念头,有时候钱,真的能让你找到自己生存的价值。

    摸摸口袋,掏出一把零碎的硬币和纸钞,只有三十三块。

    揣着这三十三块,我走进了一家古董店,倒不是我想逛园儿,而是这家店装修得确实有意思,明晃晃,金灯红墙,搞得有点儿富丽堂皇。

    进门儿的时候店里还有客人,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小姑娘正在招待,店里也没有其他伙计,我索性就自己逛了起来。

    东西也没有明确的分类,金器银器铜器都放在一起,不像是常规古董店的做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