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霸主德意志-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构问题,就会引发严重的空难。埃里克将门扉放置在机头,确实很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卡斯丁哥尼有了这样一张草图,心中也就有了谱,顿时信心大增。不过,接下来并非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真正的难题还在后面。

    “总统先生可能并不知道,您的汉莎1号占用了全国大量的铝材,想要打造新的大型运输机,恐怕国内铝材会出现短缺。”卡斯丁哥尼说得一点没错,虽然德国的铝材年产量已经很惊人,但依旧需要靠更多的进口维持国内需求。

    德国对外军售的坦克、无线电、运输船、客机等等,都是在德国本土生产组装的,占去了很大一部份原材料供应量。接着又是空军的200、1、10等等这些飞机,铝材消耗量大得更是惊人,140万吨的电解铝根本无法满足国内需求。

    如果每年消耗200万吨铝还不叫可怕,那么一直没有停歇下来的基建、造船业、军工业、国内工业区等等内耗的钢铁产量7400万吨,就连美国都瞠目结舌。因此,必须从美国和匈牙利不断进口大量的铝矿和铝块支撑国内产能。

    埃里克不惜花费大量人物力铺设全国铁路、公路,占用了几乎近一半的财政资金,仅1920年的全年发电量为1300多亿千瓦时,比美国高出一半,是除美国外世界发电量的总和。

    1920年的钢产量为7000多万吨,还需要进口近千万吨弥补空缺。这倒并非说明德国的内需一定需要这么多原料,而是因为德国在埃里克的布局下,有太多的各种隐形计划,诸如大吨位船舶,大型浮船坞等等。

    同年,德国全年产煤量因为发电的需要,已经增至18亿吨。但很少有人知道,18亿吨的煤炭并非全都用在了发电上,几乎一半以上用来支持“煤能计划”。

    煤能计划也是在合成油之后,进行了几个项目整合,其中就包括了“合成油”和“煤分解”。

    合成油主要的用途还是供应给航空用,毕竟产量和性价比不如进口原油炼制来的便宜,而煤分解项目则是为了缓解国内的民用燃气消耗。为了弥补缺口,开始用煤分解,但产能并不高,技术也有待提升,最终,这方面的缺口还是很大,只得从苏联和美国进口。

    “原料的问题我会想办法的,你的任务就是解决好飞机的设计。”埃里克不担心发动机的问题。德国现在并不缺乏有色金属,在华夏的开采一直没有间断,而且每月都有一些提升。

    送走了卡斯丁哥尼后,埃里克又叫来了汉斯路德,全国资源协调工作,埃里克准备全部交给汉斯路德处理,这是汉斯路德在竞选国家总理之前必须的历练。
………………………………

第281章 狼噬主的故事

    提到德国,很多人会联想到工业技能、精密装备、产品质量等等,不可否认,德国历史一系列的产品都贴了这些性能的标签。

    但很多人却并不知道,在一战前后的德国,这些标签的由来全靠工人的手工技术,而不是车床和工业流水化。但是,这样的好处虽然显而易见,而弊端也更加突显,那就是产能严重跟不节拍。

    一战时,美国凭借大量的对外军售订单,奠定了国内的工业基础,一些军工巨头更是蓬勃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大量的机床代替了人力,诸如高效的自动车床和专业化的流水线都开始慢慢普及。

    反观德国,因为国内就业的需要,埃里克没有大力推广这种机床的应用,在民生方面,就连可以明显增加生产率的大型挖掘机,也不得不停下了生产脚步,统统给国内人力岗位让步。

    随着战后两年时间的发展和国土面积的扩大,务工状态也趋渐缓和,自动车床和生产流水线需求越来越迫切,是时候来一次工业基础的大发展了。

    汉斯路德接到通知后很快就带着自己的随身公文包赶到了汉萨菲尔特宫总统办公室,然而,他见到的却是一桌子的白纸和地散落的许多张飞机设计图。

    “总统先生,这是您的第二职业吧?”汉斯路德轻声打了下招呼。

    “哦,部长先生来啦,正好,有些地方我也记不清了,你来帮我斧正一下。”埃里克随意拿起几张图纸走到汉斯路德面前,然后一起肩并肩坐下来。

    “你看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埃里克把纸递了过去。

    “国内工业基础大发展的思路?总统先生下决心了吗。”汉斯路德看着纸的标题很是不理解,德国现在的工业水平已经很高,国民生产总值与日暴增,根本没有必要再大张旗鼓地投入资金搞什么工业革命。

    虽然各行各业都有一些缺口,但这在汉斯路德看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然怎么会有资源调配的职能这一说呢?

    然而,碍于埃里克的权威,汉斯路德并不敢直白地提出质疑,只能随着总统的指指点点继续往下看。

    “总统先生,这句1922年确保1亿吨产量是什么意思?”汉斯路德看着这张埃里克的手稿问道。毕竟手稿的内容不详细,很多都是仅凭埃里克的印象写下的,并没有注释单位和名称。

    “哦,这都怪我没有注明,是国内自产钢铁1亿吨。”埃里克顺口回答了一下,然后习惯性地抽出一根雪茄点。

    汉斯路德听完,没有任何异样的表情。想实现国内年产1亿吨钢材,对现在的德国来说并不十分困难,咬咬牙就能办到,当然,为了总统的面子,也必须完全办到。

    “总统先生,还有这个2亿吨是什么意思?”汉斯路德看埃里克的手稿,必须不断猜迷,暗暗苦恼。

    “这是国家年产2亿吨粮食,我们要做到自给自足,还要有盈余。”埃里克随口回答。

    汉斯路德眨巴了一下眼睛,表情很是夸张,毕竟去年组建的农业部和粮食部都有了明显的成效,本年度已经在东部地区开发了大量的农业种植区,配套足够的机械化设备后,实现次年高产能不是问题。

    并入德国前的波兰地区和波罗的海三个邦国地区以及新加入的南斯拉夫诸地都是农业区,只是南斯拉夫地形多山,暂时还很难实现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

    “这些项目全部由国家拨款吗!?”汉斯路德看到某处的时候激动得跳了起来,因为面标注的内容把他给吓住了。一身冷汗未退的汉斯路德结结巴巴地说:“总……总统先生……您是说……您是说这么多的地区的农业机械,都……都由国家出资!?”

    “是啊,部长阁下,你这么激动干什么?”埃里克有些不理解,国家财政扶持民生事业、发展工、农业生产不是很平常的事情吗,难道这些钱只能用于战争和国防?

    汉斯路德并不这么认为,因为现在的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财政真正会出钱给农民种地,实际背后都有着极大的回报。

    比如苏维埃,农民通过租用政府的机械,需要缴纳收入的3040给国家,然后缴纳3040给这些提供机械的当地政府,剩余的部份才是农民自留或拉到市场自由销售。

    别以为剥削已经到此为止,农民将拉粮食运往市场销售还要通过缴纳一定比例的销售税,还得租用农用拖拉机……

    这种现状不光苏维埃正在发生,所谓“先进文明”的西方也是一样,只是纳税比例和手段不同罢了。

    汉斯路德没想到埃里克的想法竟然是政府出钱,而且不收取任何回报。他认为,各个有联邦德国户籍的家庭都有贷款购买机械的权利,只要通过当地政府的审核,达到机械化播种收割的条件就可以了。

    汉斯路德见埃里克理所当然的样子,真是又气又恼,默默沉住气后,他开始引导埃里克:“总统先生,今天出门的时候,本人偶然听到一个小故事,不知道您是否有兴趣听一听?”

    埃里克有些好奇,今天的汉斯路德这是打算给他课了?不过他没有拒绝,而是礼貌的点了点头,毕竟自己作这样的决定后,下面的事情他没法亲力亲为,必须交给部、委的专人去实施,如果无法做通、委领导人的工作,所有计划就将无法展开。

    看到埃里克允许后,汉斯路德清了下嗓子说:“是这样,我的邻居家养了一头狼,据说他是在外游历的时候,偶然在山中获得的小狼崽,因为母狼放弃了对小狼的哺乳,这头小狼饿得枯瘦如柴,已是奄奄一息。”

    埃里克听到这里就知道汉斯路德接下去要说什么了,这是责怪他步子一下子跨大了脚步,不容易收场。不过他没有打断他的话,继续认真听下去,当然,这也是对部下起码的尊重。

    “我的邻居把这头小狼带回了家,开始,他也知道每顿不能喂得太饱,因为狼和狗的脾胃大致一样,容易撑坏,于是,每天只是给他一些油汤油水,使其慢慢恢复体力。不久,小狼没有让他失望,体质慢慢变好,并逐渐和我的邻居熟络起来。”汉斯路德说到这里的时候,悄悄用眼睛的余光看了看埃里克,透露出眼前的总统就象自己的那位邻居,而小狼指的就是从一战困境中脱离而出的穷苦大众。

    “有一天,我这邻居带着小狼出去溜弯,碰到了一位并不很熟的朋友,奇怪的是,这位朋友也养了一头狼,而且块头很大。小狼在大狼面前哆哆嗦嗦,样子十分可怜,让我这个邻居很没面子,甚至有些生气。于是,他回到家后就四处打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狼快速长大。”汉斯路德说到这里的时候故意多看埃里克的表情,看后者故意装着有没有明白他的意思。

    “终于有一天,我这位愚蠢的邻居明白了,狼是肉食动物,天生就得吃肉,要想让狼长得快,就得喂更多的肉给狼吃。于是他每天宁愿自己省下一口,也要让小狼吃饱,这小狼挺能吃,也长得非常快,结果自然如他所愿,这条狼不到两年的时间,块头比他的个头还大。”汉斯路德用了“蠢”字,明显是冲着埃里克去的,只是骂得很隐晦,埃里克听在心里,骂在心里,但没有出言反驳,因为他不好意思把汉斯路德的话挑明,否则就是对号入座了。

    “今天,我出门的时候,隔壁邻居家里来了不少警察,也有不少市民在他家门前围观,闹闹哄哄的,好象出了什么大事,接着,警察从屋里带抬出了一具残缺不全的尸体,我认不得这是谁,但围观的民众告诉我,这具尸体就是我那位养小狼的邻居,因为狼的个头越来越大,食欲也不断增加,他已经无力供养这头大狼了,后来,狼为了活命,把他给吃了。”汉斯路德说完后往沙发一靠,感觉轻松不少。

    “这个故事讲完了?部长阁下这个弯子绕得可是有点大了。”埃里克干咳了几下,将手里的烟火轻轻掐灭,然后往沙发一靠:“我这就是提个小小的建议,大概如此,具体数额和发放的方式,还需要进一步修改。也就是说,接下来的工作计划由你们内政部拟定好,完了后给我看看,再认真实施。记住,部长阁下,我并没有取消这一计划的打算。”

    埃里克听完汉斯路德的故事,确实很尴尬,但是,他并没有生气,因为汉斯路德平常从来不顶撞他,肯定是自己的决定让汉斯路德心理准备不足,一下子把他给逼急了,所以才用了这么个自编自导、指桑骂槐的小故事来指责总统违反原则和自然规律。

    当然,国家富强了,反哺民众是很自然的事,有时候还不惜花点大代价,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一个常人,往往也会有一个毛病,那就是习惯,习惯了接受,习惯享用,然后慢慢地感到不知足,甚至当这种不劳而获停止了时,他反而会觉得别人欠了他的什么。除非,施舍从一开始就永远保持下去!
………………………………

第282章 工业新方向

    埃里克的决定并没有改变,却有了很大的弹性,而这恰好也符合埃里克本人的性格。汉斯路德非常清楚,这一次总统算是给了他天大的面子,他满意地笑了笑,也算是默许了埃里克的这个决定。

    德**政两界都了解这位说一不二的意统,也知道总统治国的良苦用心。汉斯路德算是与埃里克相处比较近的人,他心目中的总统既霸道、也能接受反对的意见,但反对的意见必须站得住脚。埃里克是一位特别的人,也是一位特别的总统,他从心里佩服。

    揭过1亿吨钢铁和2亿吨粮食的话题后,汉斯路德翻开了下一张手稿,那是一份对德国工业规划的详细报告,只是从这些涂涂改改的地方来看,作者心中似乎也没有决定下来。

    “如果看不明白我写了些什么,可以问我,也可以直接讨论。”埃里克砸吧了一口雪茄,指着两个大标题说道。

    “总统先生小瞧我了,最近和斐迪南先生接触的时间比较多,倒是从他那里听说了您的许多打算。”汉斯路德所指的斐迪南是埃里克集团的新总裁,自从黛娜离开德国前往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照顾不满3岁的儿子后,就把生意交给了埃里克看中的斐迪南。

    这位斐迪南就是原本打算送到财政部历练,然后下放到地方后提拔做内政部长、接手汉斯路德工作的奇才。

    埃里克确实有识人的本领,只是这个本领也借鉴了很多后世的经验,斐迪南就是他依据后世经验辨认出来的人才。

    “是吗?你们俩最近接触很多吧?那么就请说说你的想法吧。”埃里克虽然是联邦总统,但是为了给部众做表率,很少以总统的身份谋取私利,除非在很大的项目上不得不依靠自家公司参与,这才有可能公私合作,比如火箭项目、雷达、合成油等等一些很费资金项目。

    “哦,我们也没有谈及其他的,就是埃里克公司提炼煤油的事情。最近苏维埃正在高加索地区打仗、平叛,所以导致煤油外销供应量减少,而且曾断供了两天。”汉斯路德马上解释了一下,免得埃里克误会。

    “哦,苏维埃正在打仗?怎么会在高加索打起来了呢?是和土耳其有冲突吗?我怎么一直不知道?”埃里克确实没有听到任何报告,“隐敝战线”也没有发回这方面的说明,这可能缘于德国一直两眼盯着西方,却忽略了自己的东面。

    看来这东面的“隐敝战线”也要加强了,埃里克暗暗盘算着,不然,苏维埃与邻邦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作为联邦总统竟然一无所知,这太可笑了。

    高加索油田是苏维埃俄国最重要的石油高产区,因为德国需要的燃料很大一部分都是苏维埃借助苏德过境铁路运输线运抵德国境内,以换取外汇后从德国购入生产设备和部份工业产品。这其中还有另一个层面,苏维埃许多油田、包括高加索地区的油田都曾铬上过德国的印记,其勘探和开采技术就德国独家提供的,而且物美价廉、高产高效,相比其他国家的水平,苏维埃俄国没有其他选择。

    一旦高加索油田出现任何危机,都是对苏维埃俄国的一次重大打击,所以这里长期驻扎着大量的俄武装部队,包括在土耳其的边界线上和黑海沿线。虽然土耳其与德国有着从属关系,俄国也不敢掉以轻心,因为沙皇俄国曾经吃过奥斯曼帝国的亏,这种记忆是永远不会淡忘的。

    此时,俄国境内的苏维埃政权虽然一家独大,却并不是唯一的一家派系,想要拼一下成为国家主人的势力不在少数。因此,国家政治也不是十分稳定的前提下,经济就显得尤其重要,而经济的主要来源是石油,这一份蛋糕是不能被他人所染指的。

    目前,东欧的格局一直没有详细的分割,扯开了说,克里米亚半岛就有法国和英国扶持的势力,当然,里面也有德国人的身影,为提供情报和给予通行便利,创造不少暗地里的机遇。

    在北面的波罗的海附近,芬兰也是苏维埃俄国的心头大患,趁着沙俄土崩瓦解后,芬兰抢占了萨拉、贝柴摩、奥洛涅茨等部分地区,也是边境摩擦很多的地方。这其中以英国的支持力度最大,法国相对较小,德国虽然似乎是局外人,但同样也提供了通行和情报上的便利。

    在俄中部地区还有诸如哥萨克人的动乱、塔什干地区的民族武装运动等等,都是阻扰苏维埃政权统一的痛楚。最近的高加索地区只是许多危机中冒出的新矛盾,而格鲁吉亚复国运动在俄土边境也闹得风生水起,不少驻扎在这里的军队都是土生土长的居民,在英、法两国明里暗里的支持下,矛盾不断激化,最终演变成了武装抗争。

    回到克里米亚半岛问题上,乌克兰人的武装运动并不比芬兰人差多少,相比而言,他们就只差一个国名和外交环境,整个第聂伯河以南都被乌克兰的小股部队四处占领,许多俄政府的公共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政治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因此,德国需要苏维埃俄国不断提供低硫煤油的火箭计划也收到了很大影响。

    “部长阁下,请详细说说那里的情况,这非常重要。”埃里克很想知道俄国与高加索地区的危机情况。

    “别担心我的总统,地方武装叛乱终究只是武装叛乱,掀不起多大的风浪,苏联大使在接受各国记者采访的时候也表态说,俄将马上就能平定一切非法武装,也不会在能源上耽误对各国的供应。尤其是对德国低硫煤油供应的问题,不会受到影响。”汉斯路德引用了一部份苏联大使的原话回答了埃里克的提问。

    在德国民间,对苏维埃俄国的称呼确实就有这样的问题,私下里,很多时候就会说苏维埃俄国。而在英国和法国便只会称呼为苏维埃。但是在德国官方,苏联这个称呼基本上算是正确的。这是因为政治的需要,就看你的用心是什么,支持还是反对,或是合作。

    “汉斯路德部长,俄国现在有这样的能力吗,毕竟现在的反对派已经四面开花,俄政府既要赚钱又要对外作战,另外还要应对国内的政治风暴。”埃里克不太相信这样官方回答。

    “依我看,俄驻外使节并没有夸大其词,虽然俄国内部纷争激烈,但毕竟民众还是向往苏维埃,所以,只要俄国做好广大民众的思想工作,稳定国内大局,外面的事就好办多了。我想,俄官方言论与现实情况应该相差不多。再者,因为希腊的事情,英国和法国都收敛了不少。这次的格鲁吉亚叛军就是因为发现英、法两国援助减少,以后也许会逐步取消,才不得已而发起的。”汉斯路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你认为要不要表示一下德国的意思?毕竟强大的伊万也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埃里克虽然一直和苏联合作,但是提防的态度一直没有放下,苏联也是同样这样看待德国。

    “不好办啊,德国明着允许插手这些地方不就是把他们送到自家来一样吗?”汉斯路德不赞同埃里克的提议,小打小闹也就罢了,德国随时可以制止事态变化。

    可一旦明着来,德国就不可能随时喊停了,还很可能被带沟里去。

    “我看行,当然,你是联邦总统,我们都听你的。”埃里克很欣赏汉斯路德的聪明劲,不然也不会把汉斯路德当“总理”用,这是他在考虑到施特雷泽曼再连任一届后最理想的总理人选。

    至于说根据历史人物,元首提拔“自己的人”坐上高位的事情也就游戏里就行了,现实中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人。每个人都需要经历一定的危机事务处理和对挫折的抵抗力,不然一旦摔倒就永远爬不起来,还顺带把国家带进深渊。

    斐迪南本来是替代汉斯路德的最佳人选,但是也并非是唯一人选,因为一个人能不能够历练出来,有太多变数。所以霍尔维格是他的第二个选择,现在成了唯一选择。

    霍尔维格不是联邦党,一战后连保皇派都不是了,成了站在埃里克身边如同麦克斯一样的进步派人士。

    没错,埃里克虽然退出了联邦党,但是以他为首的政治圈很快形成了新的交际圈,进步派,非官方称呼,却是比官方更有权威的无政党界线的精英群体。

    “这两份工业方案你好好想想,尽可能圆满完成任务,不要让我失望。需要商量的地方可以直接来找我,也可以去找斐迪南,他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别看他年轻。”埃里克最后还不忘补了一句年轻就是怕汉斯路德觉得斐迪南年轻太小轻视他。

    埃里克登顶总统的时候刚满30岁,斐迪南比自己那时还小2岁,也就是28岁执掌埃里克集团这样的盘然大物,若非有心人确实了解过里面的故事,不然真的会把斐迪南当作埃里克的“禁脔”,不然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家业完全交出去给一位陌生的年轻人打理呢?
………………………………

第283章 两难

    从汉萨菲尔特宫总统办公室出来后,内政部长汉斯·路德一刻也没耽误,很快便就联系到了斐迪南,并约见一面。

    两人的约见的地点也很有意思,不在总理府的内政部办公区,也不在埃里克驻柏林总部的菩提树下大街,而是选在了里离政治场地偏远的希特霍芬酒店贵宾室。

    这里是由政府出地,埃里克集团出资打造的豪华商住酒店,经营权归政府,盈利后对半开。看起来是埃里克集团亏了,实际上,埃里克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