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霸主德意志-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通过艰难的谈判,德国首先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利益,这与本国发起这场战争之前的诺言是完全相符的,其他四国也很快将意见达成了一致。
为了彰显这场战争的正义性,“第二次柏林和会”在柏林菩提树下大街前总统府再次召开,除了各国相关领导悉数到场外,德意志联邦国家总统埃里克・艾德里安和施特雷泽曼总理却双双缺席,转而代之的是德国内政部长汉斯・路德与国防部长勃劳希契。
为了获得德国的支持,希腊新主康斯坦丁一世同意割让色雷斯以北地区,刚刚夺取的马其顿地区不得不如数归还保加利亚。
爱琴海以东的岛屿重新回到了土耳其,而原属希腊的罗德岛却割让给了近邻意大利。康斯坦丁为了表示对德国帮助他重回国王宝座的“感谢”,半岛西部的科浮岛及附属群岛全部割让给了德国,成为阿尔巴尼亚州的一部分,这让德国喜出望外。
至于伊皮鲁斯地区,德国与希腊的接壤处往南六十公里为非军事区,双方都不得集聚武装部队。
战争的结束导致希腊的国际债务十分沉重,经过艰苦卓绝的谈判,康斯坦丁一世最终同意向联军赔偿共计价值262亿马克的等值黄金,分20年付清。
其中土耳其获赔比例占到了44%,法国获赔占到了22%,意大利则为11%,英国11%,德国11%,保加利亚因为保全了疆土,也同时获得1%的战争赔款。
军事方面,希腊本国2000吨以上军事舰船和5000吨以上的民用船只被英、法、美三国彻底瓜分,其中美国获得最少,而英国因为对大海情有独钟,开走了大部份舰船。
因为康斯坦丁一世的请求,德军留下第3集团军继续维持本地区社会治安,并退出雅典后在市郊临时驻防,其军费和补给由希腊新政府按德国标准发放,其他部队则陆续向国内开拔。因为道路还没有完全修通,部队仍然乘坐联军的各型舰船,浩浩荡荡,凯旋而归。
这次战争的完胜,让埃里克的国际声誉进一步放大,德国的话语权也得到了更大的改善。
………………………………
第330章 陆海不合
希腊的事情刚刚结束,德国外交部长米勒趁热打铁,在驻美大使的带领下,频频会见美国国务卿,并在各国的努力下,德、美两国外交使节共同会见了暹罗国驻美国代表,郑重提出由暹罗国政府出面,逮捕行凶打伤德国大使的凶手,而且必须引渡到德国受审。
这个条件让暹罗国代表感到压力极大,既无力抓捕“逃犯”,也无法将行凶动武的元凶引渡回国,除邀请美国出面斡旋外,别无他法。毕竟小小的暹罗国与德意志联邦毫无可比性,也绝不可能实现米勒的要求。
德国几乎成为了欧洲大陆的好战国,德、意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尽,德国与希腊战争也如愿结束,德意志联邦不断在国际上创造着不败的神话。
再往前数几年,德国帝国悍然在东西两线发起旷日持久的战争,东打沙俄让其政权土崩瓦解,西打法国并攻入首都巴黎,而且一举俘获其大部份政府要员,迫使强大的法国递交了投降书,这一系列战役无不彰显德国的强盛军事实力。
外交风波让暹罗国面临尴尬,驻美大使非常清楚,这是德国有意利用强势敲打暹罗,如果这件外交风波处理不善,德国有可能以此为借口,悍然出兵。
希、意两国的问题用战争的方式解决了,下一个目标则很有可能选在东南亚,而暹罗与德国在能源问题上早已结怨,米勒的话语虽然平淡,却也咄咄逼人。
事发突然,暹罗国驻美大使发现米勒来者不善,立即向美国政府寻求帮助。然而,美国是无利不起早的人,在绝对的利益面前,美国人或许能够出面勉强调解,但此次似乎也感觉力不从心,对于暹罗的做法,美国政府其实也不认可,悄悄采取了回避的态度,除假意劝解外,根本不太愿意帮助这些非亲非故的东南亚人。
碍于在东南亚拥有既得利益的美国仍旧还是勉强召开了“第二次华盛顿和谈四边会议”,因为看不到实际意义,米勒断然拒绝了美国外交官的邀请,无奈,这次四边会议被迫流产。
暹罗算得上是美国的利益圈中重要的一环,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有的能源诱惑,德国和英国一直就想在暹罗国插手,法国也不例外。
多年以来,美英两国在暹罗的殖民地紧密相连,而且还有相当一部份利益重叠,矛盾逐年深,但因为其他利益纠缠不清,双方才没有彻底撕破脸皮。
暹罗国虽小,却是东南亚矿藏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最新探出的大量锡矿,让各国羡慕不已,而英美两国之间因为利益的重叠,再次出现了裂缭。
和谈举行容易,但要让英国放弃即得利益则不太可能,除德国断然拒绝参加外,英国也同时宣布不想参与这次会议。
外交风波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严重,然而,一场精心准备过的好戏却不得不继续上演,被送往新加坡养伤的埃尔哈特米尔希在英国记者采访时愤怒地揭露了暹罗政府的无能和黑暗,但丝毫没有提及真正的始作俑者,似乎从头到尾与日本没有半点瓜葛。
亚非拉国家有心想要揭穿这件事实的真象,但都莫名其妙的闭上了自己的嘴,细心的美国人同时发现德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明白肇事者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说白了,这完全是埃里克艾德里安总统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而有意针对暹罗的行为。
不久,德、英、法、日四国联手,绕开美国进行了多轮磋商,似乎准备共同在东南亚强行彰显本国的存在。此时,美国在东亚的力量显得非常单薄,已经无法阻止这些国家势力在东亚的进一步扩大,万般无奈,为了还能继续分得一杯羹,只得溪随河走,共同参与进来。
汉莎宫内,埃里克正在一幅超大的地图上看来看去,他的目光死死地盯在东南亚这块土地上。刚刚经历过了乌龙事件的德国首都柏林,幸运地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一切仍旧如同往常,可喜的是,希腊战争虽然打了几个月,却并没有给德国民众带来多大的伤痛,反而因为战争的福利让这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补充。
德意志帝国时期,虽然统治阶级也想不断对外开疆拓土,但因为整体实力不够,每每让英、美等国抢得了先机,随着埃里克的执政,这种扩张意识似乎得到了更加明显的臌胀。
虽然托特事件只是一场虚惊,但埃里克变得更加谨慎,似乎对谁都有了戒备之心,以前那些敢干与总统推心置腹的人现在消失得无踪无影,而且那些曾经公开反对过联邦总统的人也把自己隐藏得越来越深,这让埃里克时刻如同芒刺在背。
对此,亚尔马这位老友也无可奈何,因为德国只能有一位总统,虽然高高在上,但高处不胜寒,埃里克注定只是孤家寡人。
埃里克的猜测不一定是正确的,越是想抓紧政治和军事这根稻草,就越是感觉自己的统治何等的虚弱,虽然外表光鲜亮丽,实际上每天如坐针毡。
德国大使被日籍人员无故殴打,这种事情其实仅仅只是外交纠纷,根本上升不到劳师远征的程度,然而,利益的驱使随时可以点燃德国人好战的炮火。对于扩张,德国似乎对此乐此不疲。现在,希腊雅典郊区的驻军竟然足足是一个集团军,国际社会都在猜测这支集团军为何离地中海如此之近,极有可能就是为了远征暹罗做好准备。
实际上,在埃里克的设计中并没有考虑最终以战争方式解决问题,德国和暹罗也根本不需要战争,因为德国想要的只有贸易,只有能源,而对于事态的发展,埃里克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失控。
坐在会议大厅的大部份官员和将领们讨论的根本不是如何解决德国和暹罗的外交问题,而是对出征的时间和人数展开了争议。
“诸位,大家的讨论有些离题了,对暹宣战显然不行!首先,我们不能从欧洲走到东南亚,也不可能用汽车一个营一个营地往那里运兵,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希佩尔坐在埃里克的身边,嘴唇的上的胡子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打完意大利,接着打希腊,现在又马上进攻东南亚,这会被其他国家视为国际麻烦制造者,况且现在已经有人说德国是战争专业户,对我们的外交环境是极为不利的!”内阁的人七嘴八舌。
埃里克知道希佩尔对陆军一直不满,而陆军这次明显又想借用英法意美四国的军舰远征暹罗,作为海军司令,希佩尔无法为国建功,更是觉得脸上无光。
“希佩尔将军为什么这么胆小怕事,难道德国人的颜面丢了,也就让他丢了吗!”龙德施泰特最不想错过这次建功立业的机会,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想让德国陆军布局全世界。
“现在远征东南亚简直就是劳民伤财,我是坚决不赞成的。”希佩尔说。
“等我们的海军舰船下水,黄花菜都凉了,东南亚一直不太听话,已经到了非教训教训不可的地步,对于辱使之事,我们忍无可忍!”龙德施泰特和希佩尔一直不对头,说话也是丝毫不留情面。
德国的军费让海军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这让龙德施泰特很是不爽,而这次希佩尔想要阻挠德国对暹罗的进攻,又一次触动了他的底线。
然而,空军这边,因为埃里克和麦克斯正在暗中调查托特,这次会议空军没有派代表参加。
………………………………
第331章 加速
在是否向暹罗发兵的问题上,海军和陆军的意见很难达成一致,双方从头到尾争吵不休。此次由埃里克艾德里安总统亲自主持召开的军事会议,注定又一次没有结果。
空军方面只有驻柏林司令部部份中低级将领参加,显然没有什么发言权,但他们似乎对此并不关心。
整个讨论会只有陆、海两军领导人争相发言,但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目前地位偏低的空军代表乐得冷眼旁观,虽有不同的声音,但大都是冷嘲热讽。总统埃里克艾德里安一言不发,一边察言观色,一边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6月12日,柏林下起了毛毛细雨,朦朦胧胧的雨雾中,人们顶着五颜六色的雨具来去匆匆,大街小巷别有一番风情。这个夏天与往年不同,天天焦阳似火,难得有这么个阴沉天气。柏林人喜欢阳光,但今年夏天的阳光过于充足,毕竟还是带来了许多烦恼。
希佩尔在这次外交风波解决方案的会议上势单力薄,加上龙德施泰特中气十足,最终在舌战中处于下风。一直保持中立的埃里克并没有偏向任何一方,而是立即宣布休会,让双方冷静下来后再说。
空军代表没有发言,让这次会议失去了重头戏,现在的德军,陆军是国防部的腰杆子,但是,万里转战,再强大的陆军也只是一句空话。埃里克之所以没有发言,问题就在这里,因为美、英、法、意四国不可能包送包接,即使将德军运抵东南亚,也不能保证将部队全数带回。勃劳希契的观点与埃里克相似,虽然他也主张讨伐暹罗,但考虑到实际情况,这一行动似乎并不现实。
老希佩尔上将窝了一肚子气,回到司令部后,立即召开了海军驻柏林校级军官以上会议。平时不太发火的希佩尔,这次一反常态,在整个大会上屡暴粗口,甚至连舍尔这些德高望重的老将也没有放过。新调海军的绍肯上校对工作一直勤勉负责,但也被点名狠狠地训斥了一番。
这股怨气缘自于总统府会议厅,希佩尔听够了龙德施泰特对海军的嘲笑,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
假如海军建设是另一番景象,希佩尔说话的底气将会牛气冲天,可是,他现在除了带着原来的老部下在岸上奔来奔去,一艘真正的军舰都没有,更谈不上带着陆军万里远征。
怒火似乎没有发泄完,最后连海军总务长吕特晏斯和在外督导造舰的雷德尔也捎带着骂了一个遍。
其中雷德尔是从基尔港赶回来的,这次倒成了希佩尔的出气筒。
“雷德尔先生,我现在很想看到成绩,而不仅仅只要你们在努力工作就行,我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军舰,一种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海上利器!明白吗!希望你能清楚地认识到这次会议上,海军所受的耻辱也有你的一份!”希佩尔激动地敲击着桌面。
雷德尔了解希佩尔上将的性格,不敢反驳,除了直挺挺地坐在沙发上挨训,然后就是连连承认督导不力。
舍尔将军算得上是希佩尔的老同事了,虽然情面上有些过不去,但他知道希佩尔的怒气只是对事而不是对某一个人,因为海军的建设过程实在拖得太长,他也只能接受批评。
对于老上将的批评,大家只能大眼瞪小眼,不敢直视希佩尔。吕特晏斯几番想将话题扯开,但一直没有机会。
“计划进行得怎么样了?搅点干货给我!”似乎训够了,希佩尔终于开始询问雷德尔的舰艇建造督导情况。
“施工进行得非常顺利,看情况,能够按原定计划在明年8月下水,如果动力不出问题的话,同年年底进行海试。”雷德尔立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重新敬了一个军礼。
希佩尔站起来背着双手绕着会议室走了一圈,然后非常严肃地说:“这恐怕不行,速度太慢,如果陆军那些棒子们铁了心非要选择今年去攻打暹罗,海军就会失去这次立功的机会!”
雷德尔非常认可老上将的观点,站在那里一个劲地点头。希佩尔轻轻挥了挥手,示意雷德尔坐下来,然后一转身冲着吕特晏斯和舍尔说:“总务长阁下,我这张老脸今天算是丢在总统府了,以后象这样的军事会议,你和舍尔将军参加,我就不去了。”
吕特晏斯见希佩尔上将慢慢温和下来,着实松了一口气。正在这时,埃里克从总统府打来电话,向吕特晏斯询问了希佩尔上将受了陆军窝囊气后的状态。当他得知老上将回到司令部后大发雷霆时,非常诚挚地进行了安慰,并要求吕特晏斯亲自执笔,写一份进军暹罗的利弊分析,同时多听听希佩尔的意见。
随后,希佩尔和舍尔先后也接听了埃里克的电话。
放下电话,吕特晏斯回头问雷德尔:“我们可以考虑一下建造顺序,争取在陆军行动前下水,缩短海试时间,直接服役几艘,数量不用太多,但吨位要足够大,只要能够护卫整个运输船队就行。”
希佩尔双眼直视吕特晏斯,非常惊讶他的想法:“你是要把航母建造计划延后?”
吕特晏斯点了点头,然后接着说道:“只是借用一下布洛姆福斯的船台赶造6艘军舰而已,他们现在有3个大型船台,计划的驱逐舰都是模块化建造的,如果利用他们的船厂,进度能缩减到2个月。”
雷德尔张了张嘴,很想阻止吕特晏斯这种做法,因为埃里克最关注的是航母的建设,只怕延后航母计划会影响到埃里克总统的战略决断,如果总统一旦因此动怒,整个海军都会吃不了兜着走。
希佩尔和雷德尔都有同样的担心,对于吕特晏斯的主张都拿不定主义。
第二天上午,希佩尔不知不觉地走到了舍尔将军的办公室。
看见希佩尔进来,舍尔赶紧放下手上的工作,起身让座,并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绿茶。
两人都是从帝国时代走过来的人,平时并无客套。
“尊敬的舍尔将军,对于海军舰艇的建造工作,我想我们俩应该好好合计一下,这很重要。”希佩尔已经没有之前盛气凌人的作派,看上去依然象个老好人。
“谢谢老上将的赏识,其实,关于海军的建设与发展,除了联邦总统以外,您完全可以作出任何正确决策,我们一定会严格遵照执行。”舍尔非常诚恳地说。
………………………………
要过年,向各位大爷请假,另附彩蛋
虽然大家都过年
但是貌似写作这个行业没有假期的说法
无奈时间和条件都比较囧
所以暂停更新了
连续更新146天的记录被无情打破
年后决定在初八或者初九这两天开始更新
感谢大家长期以来的支持!
祝大家新年快乐!
年终奖接到手软
工资数到抽筋
转账数字跨屏。
蛋蛋敬上
彩蛋:书友群过年会有红包发
《工业霸主德意志》要过年,向各位大爷请假,另附彩蛋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
第332章 先下六艘(要骂的就在这章里骂,别跑远了)
会中会后的希佩尔判若两人,当他发脾气时,舍尔一般都会给予理解,尤其是在众人面前,他更不好驳了希佩尔的面子,但私底下,他们仍是非常铁的交情,也从来没有什么顾忌。
“刚才在会议上,我的话说得过重,希望将军不要放在心上。”希佩尔说。
“上将阁下过虑了,我们俩同事这么多年,我不是个爱计较的人,只是其他将领们可能有些委屈,您不妨单独了解一下情况,并将海军发展的必要性向他们进行重点灌输。”舍尔是过来人,知道受气的滋味。
希佩尔上将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侧身坐下,两人开始认真计划和推敲吕特晏斯的想法。
端起舍尔递过来的绿茶,希佩尔不悄地看了一下马上放下了。
“去我那边吧尊敬的舍尔将军,我那边有东方采购的陈年黑茶,”希佩尔说着就起身要走。
“好吧我的上将,早就想去你那里弄点好黑茶过来喝,苦于找不到机会,这次可是您亲自相送的,怨不得在下了。”舍尔笑着说。
“欢迎你们去我那里享受,但吃了还想兜,没门。”希佩尔受了埃里克的影响,对来自东方的茶叶情有独钟。
“您不至于那么小器吧,怎么象总统先生那样视茶叶如命了。”舍尔跟在希佩尔的身后说。
“你不用激我,你也一样,你看看我们海军的所有办公室里,谁没有一点好茶叶?当然,包括陆军那些棒子们,他们谁不喜欢喝茶?”希佩尔故意生气地说;“黑茶叶我可以送一点点给你,但你今天必须给我出一个好点的主意,让我解开眼下的困局,算是公平交易,可以吗?”
“好吧我的上将,但我只能尽力而为。”舍尔知道希佩尔很小气。
“你怎么回来了我的上校?还没启程去基尔吗?”舍尔一进门就看见雷德尔杵在自己的办公室中间,一双高筒军靴满是尘土,显然是急急忙忙赶回来的。
“是您在电话里通知我来的,您倒是忘了。”雷德尔瞥了瞥嘴,对希佩尔上将说。
“哦,是的,是我叫你回来的,我就想问一下军舰的生产进度,顺便共同商量一个更加稳妥的计划。”希佩尔也不摆架子,关起门来,他们的关系就象合作伙伴一样。
接着,吕特晏斯也过来了。他主要是想把自己的观点重新与三位主管人员讨论一下,通过做通总统先生的工作,借用布洛姆福斯船厂的船台提前完成计划中的6艘驱逐舰。
“这个想法不是不行,实际上,航空母舰可以缓一步建造,但关键问题就在于总统先生是否同意总务长阁下的这个做法。”舍尔看了看在座的每一个人,发现大家都在担心同一个问题。
“这件事又要拜托上将阁下和雷德尔上校了。”吕特晏斯边说边接过希佩尔上将递过来的黑茶。
“诸位,总统先生的脾气你们是知道的,从来不听什么花言巧语,只看实际行动和效果。我们在这里关着门商量没什么实际意义,不如这样,把这个想法写成完整的计划方案,上报总统府审批,行与不行就看这锤子买卖。”舍尔考虑了一下说道:“有了司令部的计划书和可行方案,总统先生必定会慎重考虑一下,更不会怪罪到某个个人的头上。”
这个小小的碰头会,雷德尔的职位是最小的,如果没有更好的、超脱的建议,基本上便只有听着的份。
舍尔的想法是比较稳妥的,雷德尔从心里表示认可。有舍尔将军和希佩尔上将亲自出马,加上完美的可行方案和计划书,这件事就算基本上摆平了,毕竟现在不光是为海军找回什么颜面,而是早日结束德国有海无防的尴尬局面。
“各位长官请放心,我现在就开始编写计划书,最迟明天晚上把一份完整的计划书呈递上来,否则,甘愿接受军法处置。”雷德尔个子虽然不高,做事却非常干练果断。
希佩尔非常高兴,站起来在他肩膀上拍了拍说:“好吧年轻人,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不过,也别太累着,德意志联邦的海军以后还得靠你们后生晚辈支撑起来。”
雷德尔非常感动,“啪”地一个立正,军靴发出清脆的响声,然后大声喊道:“愿为联邦海军拼死效力!”
“很好我的上校,你的工作责任心很强,总统先生和我没有看错人!”希佩尔还了一个军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