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霸主德意志-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家合研的这种发动机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发动机之一,和之前的改进型zw230型以及美国的f440型在同一水准,而且甚至更胜一筹,动力有望突破1000大关。

    当前,容克与埃里克集团合作研制的最新型发动机最合适的使用者并非d016和d0161等机型,也不是由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生产的教练机,而是容克自行研制的ju24型对地击机以及更先进的下一代舰载机。

    因为容克敏锐地发现埃里克・艾德里安总统一定会将航空母舰作为德意志联邦强军的终极目标。

    有了好发动机,研发一款足够先进的战机就不是大问题了,新型发动机的净尺寸与zw230、f440等大功率发动机基本上处在在同一水准,即它的长度、直径、重量等都不适宜现在服役的各类机型,因此,容克的目标也不得不瞄准新型舰载机和战斗机。

    实际上,埃里克更侧重于支持新机型的开发,虽然他有时候根本看不惯容克恃才傲物的作派,但也并不反对德意志联邦空军能够有更多的先进战机可供选择。

    埃里克憋着一股劲,潜心发展,决心以实际行动来回答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挑衅。

    不过他也并非只是察觉到英国对德国快速崛起的担忧,还有美国这个自以为可以随时拿捏德国的暴发户。
………………………………

第351章 东亚利益盘

    马迪娜果然从艾德里安庄园搬进了总统府,现在她上下班都非常方便,快乐得象小鸟一样。

    那台加长版奔驰车也一直停放在艾德里安庄园,她不想开过来,因为盖哈德是个要强的人,为了他的那点小尊严,不管怎么劝说,都不肯要车,既然左右为难,这样反倒挺好的。

    两天都没有看到埃里克的人影了,马迪娜感觉好失望。

    下班的时候,艾娜塔告诉她说总统今天可能会回来吃晚饭,听到这个消息,马迪娜非常高兴,亲自在后厨“大显身手”,做了一道自己唯一拿得出手的番茄鱼籽酱,准备让埃里克尝尝自己的手艺,可是,直到后勤处下班,埃里克都没有回来。

    失望之余,马迪娜决定出去走走,自己去外面找点乐子。

    刚走到秘书处门口,只见埃里克的奔驰车疾速迎面冲进了大院,随后,外交部、国防部、司法部、联调局、联情局、军情局等部门的公务车也相继进入总统府。

    车队陆续停稳后,各部门主官匆匆下车,紧紧跟随埃里克的身后走进了总统1号会议大厅。

    马迪娜闪在一边,惊慌之余,职业习惯又驱使她开始好奇地打探眼下出了什么大事。

    于是悄悄地跟在这些人后面,假装工作人员给各位官员端茶送水、混进了1号会议大厅。

    不知是担心1号会议厅保密措施并不如意还是觉得1号会议厅过于空旷,没等大家落座,埃里克又转身带着大家离开,最后还是选择去自己的办公室。

    马迪娜本想看个究竟,结果一无所获,只得无可奈何地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埃里克表情凝重地坐在自己的高背座椅里,从案桌上的小木盒里抽出一支全新的雪茄叼在嘴上,然后操起汽油打火机有一下没一下拔拉起来。

    打火机发出嚓嚓嚓的声响,随着黄色的火苗燃起,雪茄烟的烟嘴处开始冒出一缕缕青烟。

    “大家都说说,对这事有什么看法?”埃里克不紧不慢地说。

    “这件事很显然是日本人所为,从案发现场情况与时间节点分析,日本人作案的可能性最大,暗杀动机也非常明确,首先,德、日双方在华厦东州湾存在利益冲突,同时,托特将军受命军援极其敏感,日本人早有警惕,因为华厦国民军空军的成长将对日本在华厦北部的进犯造成极大的威胁。现在,最有力的证据是英国警方在托特将军船仓的卧室里发现了日方生产的毒素残余。”联调局局长奥利弗分析说。

    “奥利弗的分析目前只是一种推断,大家有没有不同意见?”埃里克对在场人大声发问。

    “本人也认为日本人作案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托特将军是在英国人的邮轮上被害的,英国人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联情局局长科尔马冯拉姆斯登建议立即照会日本、英国驻柏林大使馆,务必讨要公正的说法,并要求英国政府采取果断行动,对凶犯所在国和凶犯实施制裁和国际通缉。

    “对于两位局长的分析,本人持有不同看法。原因很简单,托特将军援外虽然并非秘密,但案发地点是在出国途中,就算日本人存在暗杀可能,也不会如此明目张胆,况且托特将军的行程非常紧凑,日本人根本不可能迅速组织如此严谨的刺杀行动,至于在案发现场找到了日本人研发的毒素残余,也不排除有人栽赃陷害……”军情局局长埃尔哈特塞西尔认为美国人与英国人的目的性很强。

    接下来,司法部代部长奥巴登冯霍尔维格、国防部部长瓦尔特勃劳希契、空军总司令胡戈施佩勒、海军总司令弗兰茨冯希佩尔等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共同目标直指日本,并同时认为英国政府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并不排除合谋的可能性。

    埃里克无声地看了看在座的官员们,想听听他们还有什么见解。

    外交部代部长康斯坦丁冯牛赖特最后发言,他的建议是马上照会英国、日本驻柏林大使馆,将托特将军遇刺事件命名为“826事件”,启动国际纠纷程序,责令英国政府务必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就算不能达到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可以借此转移公众视线,减轻各国揪住德国大力扩充军备的压力。

    康斯坦丁的话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大家的见解和推断都有一定的道理,我想,在案情还没有完全明朗的前提下,任何结论都只能停留在推测的层面,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马上开展向日本和英国政府讨要说法的程序。”埃里克从总统座位上站起来,慢慢走到办公室的中间,不停地用力地吸着雪茄。

    在弥漫的烟雾中,埃里克表露出一种难以让人琢磨的表情。

    勃劳希契等人的目光随着总统的身影不停地转动,不知道埃里克下一步准备做出怎样的决定。

    “正式任命安德里亚斯冯施密特先生为德国驻英国大使,明天下午启程飞赴伦敦就职,并协同麦克斯就826事件与英国政府进行严正交涉。还有,同时电令总顾长先生近期回国,与外交部拉特瑙副部长前往华厦办理托特将军善后事宜。”埃里克转身对康斯坦丁说。

    “这事不能便宜了日本人!总统先生,暹罗国羞辱德国使节这笔账还没有算清,这次又变本加厉,竟然谋杀了我们的将军,是时候找他们算算总账了!”龙德施泰特“腾”地一下从座位上站起来。

    埃里克赶紧招手让他坐下,龙德施泰特顺从地坐下来,但心里却总是愤愤不平。

    “日本人欠下的债一定要清算,但不是现在,将军阁下,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做到这些,日本人在华厦东北部经营了多年,势力非常强盛。据可靠情报,日本对我国在华厦东州湾这块宝地一直虎视眈眈,如果我们逼得太急,不但解决不了问题,东州湾也有可能处于被动甚至永远失去。826事件就是日本对德国制造磨擦和事端的开始,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大的行动。”埃里克心知肚明,因为海军还没有形成战斗力,他为此感到无可奈何。
………………………………

第352章 麦克斯接盘

    “那也不能就此罢休,否则这帮强盗会得寸进尺!放着826事件不说,东州湾曾是我们管辖的势力范围,日本竟然有胆量找英国人要过去!”龙德施泰特怒不可遏。

    “826事件实际上就是东亚磨擦的开始,日本人的目标早就不在胶州半岛了。”联调局局长奥利弗意味深长地说。

    “不能让日本人打歪主意,国防部可以就此向日本方面提出严正抗议!”司法部代部长奥巴登冯霍尔维格说。

    “抗议,抗议,抗议个屁!部长阁下,一个小孩子对一个大人说你不能抢走我的巧克力蛋卷,可是,那能管用吗?”龙德施泰特狠狠地呛了奥巴登一句。

    “可我们鞭长莫及啊!将军阁下。”

    “那也不能让日本人在那里为所欲为!德国的武装力量也不是吃素的。”

    “东州湾在遥远的太平洋西海岸,尊敬的将军阁下,您的陆军暂时还不能部署到那里。”

    “笑话!那可曾是我们的地盘!”

    “但那块地盘也是我们非法侵占的,这与日本人从我们手上非法抢过去没有什么区别,阁下。”

    “好了,大家都不要吵了,外交也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忍气吞声。现在,大家要统一思想,在向日本提出严正抗议的同时,限制他们驻柏林大使馆的活动范围。另外,把所有的压力转移给英国,逼迫英国交出凶犯。”埃里克最后拍板定调。

    埃里克的决定作出后,龙德施泰特便不再说什么了,此时此刻,他也非常理解总统的无可奈何。

    宣布散会时,已经很晚了,陆军总司令龙德施泰特、空军总司令胡戈施佩勒、海军总司令弗兰茨冯希佩尔三人便迅速登车赶往机场,并从机场乘专机远赴地中海某无名小岛,他们将亲自参与指挥当地驻军9月2日进行的海陆空三军岛屿登陆作战演习。

    8月28日,美国纽约各大报纸报道称,日本首相此前一天在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举行电话会谈时,对德意志联邦指责日本特工在英国邮轮上使用化学武器暗杀德国前空军总司令托特的做法提出了质疑和谴责。

    日方表示:“日本对罪犯在英国皇家邮轮上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感到愤慨”并认为“使用化学武器行凶的组织或个人都应该受到严厉的制裁”。

    但日方对不久前德意志联邦政府指控日本特工组织在英国皇家邮轮上行刺德国前空军总司令托特的事件矢口否认。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同时表示,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英国不会一口咬定这事就是日本特工所为,但是,英国皇家警察在邮轮上采集的所有证据都对日本及为不利。

    针对“826事件”,英国政府不会就此罢休,相信真相总会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随后,英联邦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警告杀人凶犯最好投案自首,并宣布驱逐数名日本驻伦敦外交官,暂停英日计划在年内的所有高层双边接触。

    接下来,调查工作在华厦已经展开,但千头万绪,没有丝毫进展。

    事情逐渐闹大,世界各地都是一片指责之声,甚至有媒体怀疑是英国政府所为。导致英国政府与日本政府之间不断扯皮,并产生了难以弥合的裂痕。

    在英日之间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德国也没有闲着,只要“826事件”趋冷,驻英国大使安德里亚斯冯施密特便会想办法炒热,并多次召开记者招待会,以此表达德国的诉求。

    明眼人都知道,此事背后疑云重重。如果英国政府真想暗杀这位德国前空军总司令,在此之前有很多机会为什么不实施,非得选择在去华厦的本国邮轮上进行,而且还是在托特被削职之后动手,显然,外界对英国的指责是毫无根据的。

    但是,也有媒体认为是德国政府所为,如果从德国新旧两届政府对立的角度分析,托特是典型的帝国时期保守派,为了消除异已,不排除联邦党实施了这一起谋杀事件。

    由此可见,德意志联邦政府自导自演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当托特被暗杀的事件发生后,美、法、德、英、日等国家都各执一词、吵闹不休,纷纷要求对方做出彻底交待,包括向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提供有关其毒剂的信息。

    尽管日本一再否认,但法国仍然表示无条件支持英国的做法。

    事件在进一步发酵,许多国家开始无限放大想象的空间,猜测日本也许是暗杀事件的主角,但实际上德国总统才是真正的操盘手。

    随着事件的影响越来越大,美国对日本施加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美国需要日本在这个时候出来表态,一方面展现自己世界老大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是向德国有一个交待,同时让英国尽早摆脱嫌疑。

    美国在此时放出来的信息非常明确,如果日本不能按美国的意图办事,美国将在能源供应、国际话语权等领域让日本处于不利的地位。

    可是,对于美国的恐吓,日本似乎并没放在心上,因为自从进入华厦,日本的野心已经越来越大了,考虑到日后会在东亚利益问题上和美国翻脸,虚与委蛇的日子并不多了。

    此时此刻,德国在谴责日本的时候也是提心吊胆,因为日本在华厦的所作所为可谓惊世骇俗,德国旅居在东州湾的侨民大都见识过。

    发现这个让世人无法理解的东方民族向来不按套路出牌,随时可能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说不定东亚已经就在人家的谋取之中。

    埃里克觉得还是应该先摸清对方的底细后再出牌。

    麦克斯从伦敦回到柏林后,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总统府。埃里克慰问一番后,决定由他带队,携同外交部拉特瑙副部长、空军第二副总司令曼弗雷德阿尔布雷希特里希特霍芬、以及托特将军的遗霜赴华厦处理托特的后事。

    麦克斯非常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因为他还只是在传说中听说过华厦这么个地方,却从来都没有去过。

    接下来,埃里克问及伦敦各界对“826事件”的看法时,麦克斯总是笑而不答,后来在埃里克的一再催促下才说出了简单的四个字“一塌糊涂”。

    “英国人对这事会不会不了了之呢?”埃里克担心地问道。

    “您说人家会不会不了了之呢?”麦克斯笑着反问道。

    “我在问你啊我的总顾长先生,你怎么倒问起我来了。”埃里克莫明其妙地说。

    “您竟然不知道?”麦克斯故意吃惊地问。

    “我在德国,怎么会知道英国的事情?”埃里克笑着说。

    “您应该是非常清楚的,总统先生。只是我万万没有想到您派去的驻英国大使竟然是安德里亚斯冯施密特先生,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可不是一般的善茬啊!”麦克斯说到安德里亚斯时,眼睛一亮。

    “这我倒要听一听了,麦克斯,我很感兴趣。”埃里克见麦克斯夸赞安德里亚斯,也很想知道这个年轻人在那边的工作情况。

    “这小子的父亲曾经是我的好朋友,更是个外交多面手,亚、非、欧、美几大洲无所不及,在帝国时期,那可是在国际界呼风唤雨的角色,只可惜联邦建国前昔没有挺过灾荒,饿死在逃亡的路上……”麦克斯说到这里时,无比感慨。

    “既然有这样的能人,你为什么不早点向我推荐啊?”埃里克故意生气地说。

    “那时候我都不知道这世上出现您这样的国家总统,我向谁推荐呢?”麦克斯笑着说。

    “那么后来你可以向我推荐安德里亚斯啊。”埃里克接着说。

    “我也是几年后才在伦敦看到他的,之前根本就不知道他们一家子流亡去了哪里,没想到他们后来还是返回了柏林。”麦克斯说到这里,心里倒有几分感叹“这孩子行事颇有他父亲的风格,我做梦都没想到他会为您所用,而且是派驻英国的大使。”

    “这事多亏了代总理汉斯路德先生,要不是他,这样的人才就白白地浪费了。”埃里克感慨地说。

    “伦敦各界对826事件的关注度比德国还高,不得不说,英国民众对时势政治的敏感远远超过了德国。现在日本和英国正在互相撕咬,双方除了撂狠话,基本上毫无厘头。您先看看当地的新闻就知道了,这是今天早上我在机场附近买的。”麦克斯边说边从手提包里取出一份当天的报纸。

    “报纸先放这里,我等下再看,你给我说说安德里亚斯的工作情况,还有,为什么说英国政府不会对826事件不了了之。”埃里克一直想知道这方面的情况。

    “这小子把美国人的心理摸得透透的,早就知道美国政府一直也在大张旗鼓地援助华厦政府,不光是政治、经济,军事上也有很大的力度,德国的援助计划其实正中美国人的下怀。”麦克斯象打开了话匣子“托特的死让美国人非常恼怒,认为是断其一臂,因此不断对英国政府施压,要求彻查。”

    麦克斯喝了一口茶,又从埃里克的手里把刚刚那份报纸拿过来打开,指着头版头条让埃里克自己看。

    “你接着说。”埃里克的眼睛没有认真关注报纸。

    “安德里亚斯通过其父亲的影响成功地与美国驻伦敦大使交上了朋友,哪怕日本和英国休息片刻,这小子都会马上举行记者招待会重提此事,并利用美国朋友造势,让英、美、法等国无法从中抽身出来……”麦克斯说得津津有味,埃里克也听入了迷。

    “这小子没有让我失望……”埃里克非常开心。

    “总统先下一步准备怎么走?其他援助随行人员抵达华厦后已是群龙无首了,美国和华厦人虽然不说,其实也在等候德国下一步的决定。”麦克斯说。

    “军援继续,不能因为托特死了事情就结束了”埃里克说。

    “总统先生早就有准备吧。”麦克斯神秘一笑。

    “事出突然,我哪有什么准备?只是对华军援的事不能虎头蛇尾。否则就会让别人当成笑话。美国人不是对华一直青睐有加吗,我们现在非常巧合地与他们站在一起了,这对我们国内今后的军事投入大有益处,让他们觉得德国与美利坚是一条心的,这很重要。”埃里克非常认真地说。

    “您准备派谁去顶替托特成为援华的领队?”麦克斯问道。

    “上次的援华队员中有一名上校副官,你只需要带去一份任命他为领队的委任状就行。”埃里克随即从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中抽出那份委任状交给麦克斯。

    麦克斯仔细看了看,放进自己的手提包里,然后向埃里克告辞,回家休息去了。
………………………………

第353章 德地中海三军演习

    地中海西北部的科浮岛及周边群岛原属希腊,土希战争期间,希腊被以德国为首的联军打败,后来便割让给了德国,并成为阿尔巴尼亚州的一部分。

    9月2日凌晨5时30分,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升空,龙德施泰特、胡戈、弗兰茨亲自策划、导演的地中海某陆航部队岛屿争夺战红、蓝双方演习正式拉开帷幕。

    因为没有海军大型舰船的配合,参演红、蓝双方部队只能将一批小型商船临时武装成海上打击群,模拟海上实战化进攻。

    演习的第一波次是对目标岛屿上的蓝军阵地实施远海火力覆盖。在红方主官的指挥下,几十门临时架设在商船上的128毫米榴弹炮连连喷射出红色火焰,炮弹呼啸着划过海天,目标岛屿顿时火光冲天、烟雾弥漫……

    随着海上“舰船”的逐渐逼近,第二波次火力迅速完成了对岛上战斗集群的搜索打击。两轮火力覆盖后,从内陆出发的空军10航空兵五个中队分别从东北、东南方向低空掠过海面,对岛屿上的假定目标反复进行补充打击。紧接着,载有陆军突击队员的“舰船”冲破惊涛骇浪,朝目标岛屿奋勇前进。与此同时,掩护登陆部队实施突击的第三波火力打击群在离海岸线数公里的海域万炮齐发,刹那间,炮声震天、水花翻腾,小岛再一次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

    红方参演部队估计,在经过几次火炮覆盖和10空中补充打击后,岛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重要目标被毁伤,如果空军再次出动战机对其它重要目标和一般目标进行压制,岛上蓝军的其他武装将再次失去部份反击功能。

    此次演习,200侦察机属于首次亮相,主要是与歼击机形成侦察打击相结合,力争尽可能彻底地消灭岛屿上的零星复活火力。

    在突击队进攻之前,红方统一思想,如遇守军逆袭、反突击、坚守防御要害和支撑点,攻击部队则无须强攻,可以随即召唤海上火力进行定点摧毁。这样一来,蓝方守军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此时,蓝方守军岸防远程火炮经受几轮打击后,迅速重新组织强烈反击,紧接着,其后方空军航空兵、陆军航空兵、救援舰炮火力开始发挥作用,并一齐向红方发起反制。

    令人惊奇的是,蓝方部份特别坚固的地下设施在红方反复打击后竟然毫发未损,以合成营为骨干的守卫部队,马上构成强大的反击集群,并再次成为了红方前进路上的重要阻力。

    红方200侦察机再次出动、并引导空军和海上集群再次向目标小岛、蓝方陆航指挥部、空航指挥部等目标进行火力打击。但是,蓝方回援的舰炮开始与红方舰炮互相纠缠,迫使红方不得立即寻求空军的支援。

    在这种情况下,红方空中火力只得放弃了对蓝方指挥机构的打击转而回身对已方舰船进行紧急增援。

    摆脱了红方打击后的蓝军空军和陆航战机迅速加满油料,在塔台的指挥下再次升空,与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