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霸主德意志-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怜的麦克斯,我一个女人都看得出来,总统现在已经不需要一个总是拖他后腿的人了,这你是知道的。”麦克斯的妻子也是大家闺秀,虽然从不参与政治,但却有着极其敏锐的观察力。
“是的,亲爱的,你没有说错,正因为这样,我才不能马上从他的身边走开。”麦克斯的忠厚令妻子无话可说。
“那好吧亲爱的,不过我得提醒你,我们的总统可是个很有主见的人,他不可能轻易听取任何人的见解,除非他认为你说得绝对有道理。”妻子一边收拾凌乱的桌子,一边告诫麦克斯。
“随时提醒总统拔乱反正是我的职责,作为总顾长,我不能置身事外。”麦克斯以手抚额,眯着眼睛说道。
“好了亲爱的,那也得注意方法,千万不要和他硬顶。”妻子擦拭完桌子,叫下人将麦克斯的手提包拿进书房。
“放下!你们以后不能随便动我的东西,也包括你。”麦克斯突然从沙发上暴跳起来,一把抢过自己的手提包。
妻子笑了笑,暗示下人们退下,然后让麦克斯先在沙发上好好休息一下,等饭好了再来叫他。
实际上,在麦克斯的心里,埃里克只是被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们给气昏了头,万不得已才做出如此下策。然而,事情并没有他想像的那么简单,第一个从埃里克集团下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似乎要对那些不听话的企业赶尽杀绝。好吧,做也就做了,杀鸡儆猴的目的达到了就行。可是,埃里克似乎意犹未尽,干脆不一做二不休,连同外资企业统统来了个一勺烩。
当场撤换国防部长,麦克斯没有提出任何异议,甚至认为失去一位爱将总比得罪所有企业要划算得多。没想到埃里克的组合重拳对全国范围内的所有企业来了个无差别对待,全部翻了个底朝天。现在,麦克斯都不知道怎么帮助埃里克和外交部长康斯坦丁收拾这个抗议成堆的外交烂摊子了。
1930年年底,全球的经济动荡已经愈演愈烈,几乎让所有西方人都感受到了生活的艰难。各国的失业率成倍上升,个别企业大佬因为一夜之间负债累累,在强大的压力面前,只得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跳楼。目前,欧洲大陆国家仿佛世外桃源,以德国为首的十几个国家组成的欧洲经济联盟一切照旧,仍然坚守着一方平静。
实际上,埃里克在下重拳的时候不是没有考虑过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德国身处欧洲腹地,也是欧亚大陆经济的桥头堡,就算德国的做法一时有些过激,外企也不会卷起铺盖行李走人,因为在精明的商人们看来,这方土地是他们翻盘的风水宝地,甚至能够趁着全世界重新洗牌的机会大捞一把。
埃里克也没有把事完全做绝,合理惩罚了一番后,便马上收了手。
现在在德国的外企基本上都能做到自觉地合法经营,谁都不想再惹毛埃里克这位商人出身的总统,除非是脑残。但是,就有一些脑残的企业咽不下这口气啊,仍然到处寻求本国使、领馆为其主持公道。
美国和英国是这次经济危机的重灾区,对于德国的幸福指数一直眼热心酸。世界的平静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失去了乱中取利的大好机会。尤其是埃里克对全国企业进行无差别整顿的时候,两国趁机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甚至进行百般抹黑。
共同的喜好,共同的目的和情操,在贸易决斗中“杀”得遍体鳞伤的美、英两国随即默契地将枪口对准了德国。两国驻外使节、外交部和决策层连发出通告,要求德国无条件收回罚单,并向世界各国企业诚恳道歉。
此时此刻,英、美两国想干什么?是和稀泥还是搅局?埃里克心知肚明,英、美两国的心态已经扭曲了,他们从来见不得人家比他过得好,所以才借机充当老大,让全世对他们感激涕零。
抗议也好,警告也罢,此一时彼一时,德国不会就此屈服。外交部长康斯坦丁在新闻发布会上正告:英、美若想继续与德国保持良好的发展关系就必须闭上自己的嘴巴,否则,这种假仁假义的做法一旦被全世界戳穿,丢人的不是别人,而正是英、美两国自己。
汉莎宫里,埃里克端坐在总统办公室,离此不远的会客厅已经分开成两大区域,一边是会客厅,一边是提供给外宾或上访者的等待区。但是,今天的等待区也不见得人头攒动,而是来一个就被请走一个,即便是英、美两国驻柏林大使亲自光临也不好使。
此时,总统办公室里只有两个人,埃里克和麦克斯。
一开始,两人争吵并不激烈,但却显得十分对立和较劲。
“好了我的总顾长阁下。你不用再被那些人当枪使了,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那些罚单,而是想拿到德国所谓打压商企的‘把柄’,一旦我们在这方面屈从,罪名就坐实了。你是个老实人,不会把问题拆开看,不信的话,以后就会一目了然。”埃里克耐心地做着麦克斯的工作,希望他能看清英、美等国的本质。
“总统先生,我不想把问题政治化,而且英国人也没有把这件事往政治上引诱,为什么我们就不能酌情让步,互相给一个台阶呢?实际上,各国企业也同样为德国的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不是吗。”麦克斯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
“德国从来没有抹杀过他们的功劳,桥归桥,路归路,我们可以在经济上让步、政策上扶持,但并不等于一定要牺牲原则。凡在德国合法经营的企业,都获得了德国法律的保护。至于你刚刚提到的几个企业,明显属于官办,里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只是照顾你与当事国的面子,没有拿到桌面上来谈,否则,这就是针锋相对的政治问题!”埃里克说到这方面时,非常生气。
“作为总统,你只图自己一时痛快,却至国家外交形像于不顾,这分明是个性的偏执!照这样下去,德国将会失去所有的朋友!非常抱歉,我现在正在考虑是否还有必要继续担任这个总顾长。”麦克斯的声音开始加大。
“我在干什么自己心里非常清楚,遗憾的是你竟然敌我不明、是非不分,还总是用长者的口吻对我说话,我也很难适应!还有,从现在起,英、美两国的事你不要管了,免得你上了他们的当还蒙在鼓里。”埃里克不愿意被胁迫,立即还以颜色。
“非常感谢您的建议,我早就不想管这方面的烂事了,但有一句话我非说不可,作为总统,你必须成熟起来!”麦克斯同样反对被胁迫,一步也不肯相让。
两人的吵闹声让艾娜塔不知如何是好,其他工作人员也停下了手上的工作,侧着耳朵细听。
艾娜塔思来想去,准备以送茶的机会进入总统办公室,促使他们双方的争吵缓和下来。然而,一杯开水还没倒满,就听见埃里克发出一连串的怒吼。
“滚!滚!滚!……”
紧接着,只见麦克斯怒容满面,摔门而出,拿着自己的手提包气冲冲地直奔大门口,头都不回地离开了总统府。
………………………………
第387章 黄金组合(二)
平时井然有序的柏林街头连续多日都是人头攒动,除了穿戴整齐的军人,还有恰逢暑期放假的学生。人流量突然增大了好几倍,市面上也显得非常热闹。
笑语喧哗的大街就像是年轻人的天下,让人赏心悦目。麦克斯放慢脚步,从人群中穿插而过。现在,他已经没有了刚从总统府出来时的那股怒气。受年轻人的感染,他也似乎年轻了许多。
“干!我也曾年轻过,怎么回想起来却从来没有像眼前的这些年轻人这么快乐过?”麦克斯自言自语着。
他本来可以开车回家,但他放弃了,因为那是公家的财产,他觉得自己现在没有理由继续占用。
离家很近的时候,他犹豫了,不知道应该先在外面冷静一下再回家、还是应该马上回家向妻子倾倒自己心中的苦水。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回家。
相比大清早出门上班时的踌躇满志,晚上回到家里的麦克斯显然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随手将手提包往沙发上一放,麦克斯的整个精神都痪散了。
“还是在家里舒服啊。”他又开始自言自语。
妻子习惯了在自家二楼张望,等待丈夫下班回家。此时,她发现丈夫没有开车,而且脸色也有些不太对劲。不用说,她的心里便已经猜着了八九分,于是飞一般地直奔楼下。
“我的上帝啊,从明天起,我绝对不能同意你再去上班了!亲爱的,听话,我们应该享享清福了,现在我想出去旅游,去那个你曾经说过的东方神秘国家,叫……叫什么来着?”还没等麦克斯开口说话,这个女人便用双手抚摸着麦克斯的面颊,撒起娇来。
“叫华厦。”麦克斯两眼看着妻子说:“记好喽亲爱的,那地方叫华厦,是一个非常文明的古国。”
“对!叫华厦,你看看,我的记性就是不如你。”妻子的赞美从来都不会迟到,往往还带着些谦虚。
夫妻两人说话的时候,下人们会很自觉地去忙自己的工作。此时此刻这对老夫老妻就像年轻人一样,会唠叨不停,至到下人们来请他们去餐厅就餐。
麦克斯的妻子毕业于慕尼黑工业大学物理系,不光才貌双全,更有一个令人羡慕的显赫家世。埃里克的许多政令都是受了她的影响,而麦克斯偶尔只充当了一个传声筒。
“亲爱的,你是对的,我们的总统埃里克先生现在处理问题已经没有从前那么冷静了。”麦克斯没有提他和埃里克不愉快的争吵。
“政府的事情让他们去操心好了,亲爱的,我只想让你天天这样陪着我。”妻子只想尽量减轻麦克斯失去工作后的烦恼,虽然她并不确定麦克斯是否真的丢掉了这份工作。
此时此刻,埃里克还在总统办公室里呆呆地坐着,但已经不见了下午的暴躁。实际上,将麦克斯气走后,他现在也很懊恼,对自己的出言不逊充满了自责。麦克斯或许并不是可以一直陪伴他在国际政坛叱咤风云的最佳人选,但却是一位在建国初期到目前不可或缺的外交理政人才。没有麦克斯,埃里克可能要独自面对那群年轻的鹰派和纷繁复杂的国际风云。
夏日的夜晚太磨人,埃里克在床上辗转反侧,心事重重,整晚无法安睡。回想当年风华正茂、大权在握,要不是麦克斯摒弃嫌隙出山相助,真不知道年轻的德意志联邦怎样面对西方世界的政治碾压与排斥。十几年来,两人私交甚笃,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正当国家准备大展宏图之际,两人却因为一次相左的政见而以争吵收场。
第二天,麦克斯很早就来到总统府,并递上了自己的《辞呈》。恰巧安娜塔和汉斯·路德两人在场,埃里克顿时左右为难。他本想放下面子极力挽留一番,因为有第三方在场,碍于面子,结果反而在众目睽睽之下非常爽快地在《辞呈》上签了字,令安娜塔和汉斯·路德两人目瞪口呆。
麦克斯走进总统办公室的时候,汉斯·路德并不知道他只是来送《辞呈》的,还开了一句玩笑,打趣麦克斯小气。而埃里克也以为麦克斯已经消气,今天到底还是准时来上班了。没想到仅仅几分钟后,格局就变得不可挽回了。
汉斯·路德仿佛还在做梦,而麦克斯却主动地过来与他握手,并非常诚恳地说:“你还在,我放心。”
此时,埃里克似乎还有挽留之意,却怎么也张不开嘴。就在迟疑之际,麦克斯回头向埃里克挥手示意,然后拍了拍汉斯·路德肩膀,潇洒地离开了。
看着这个正值事业的巅峰期、不到50岁的男人渐渐走出总统府的大门,埃里克忽然有种莫明其妙的孤寂感。
麦克斯的身影消失了,埃里克的眼眶红红的。但他只能咬紧牙关忍着,他不想让下属发现联邦总统儿女情长。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时光也不能倒流,毕竟德国现在已经不再需要鸽派,埃里克只想打造像狼一样的团队。
总顾长不能缺席,埃里克打了几天的腹稿,人选是有了,而且还不止一个,其中最让埃里克感到满意的人是埃里克集团的现任总裁费迪南德。然而,小伙子要处理集团内部庞大的一摊子,而且担子远不比总统幕僚长轻。
由此说来,费迪南德现在根本就不能离开埃里克集团。
除了费迪南德,还有几个备用人选,只是因为年龄的关系而失去了培养价值,能力方面也比费迪南德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然而,现在的局面有些尴尬,麦克斯的突然离开使得埃里克不得不马上做出选择。
第二个人选是卡尔·格勒纳,前陆军中将,曾经力劝威廉二世退位。就因为如此,他成为了最让人熟知的公众人物,同时也导致他在政界几乎完全失去了同僚的拥戴,其影响力也逐渐被军界所淡化。
第三个人选是埃里克的老熟人,埃里希·冯·鲁登道夫。这位已经退居二线的陆军大佬,目前只是插手一些巴伐利亚州的政务。从前的合作和这些年的磨砺,让埃里克将这位老人列入了备选名单。
如果以上人员都不能让埃里克定下心来择一而用,再接下来的就只有鹰派代表人物、前总理施特雷泽曼和现任第5集团军司令奥古斯都·冯·马肯森。
除施特雷泽曼在野,这些人基本上都身居高位。局外人都难以置信,这些政界或军界高官怎么可能会放弃现有的地位而去屈就一个总统幕僚长。其实恰恰相反,在总统府,幕僚长虽然职务不高,却是总统的传声筒,其行使的权利几乎和总统一样,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先斩后奏,甚至是百官仰慕的轴心人物。
在很大程度上,能干的总统慕僚长可以左右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政策纲领,甚至代行总统职权。有了行使总统职权的经验,而且还能深得民心,也就为自己的未来积蓄了政治资本。不得不说的是,总统慕僚长这个位置实际上是一举多得的美差。
虽然总统慕僚长虚位以待,但这种能在国内呼风唤雨的重要岗位,只要埃里克发出邀请,就没有人愿意推辞。
埃里克现在非常纠结,所谓花中选花,两眼巴巴,他真担心自己在选择的时候失去起码的判断力,因为这四个人各有所长,而且都是埃里克深信不疑的好帮手。
格勒纳以勇猛著称,不但是军中将领,也是政界人物,虽然被外界所误解,但他的忠诚是不容置疑的。
鲁登道夫曾经是改善一战东线战场形势的领导人之一,年岁虽大,但行事稳重老辣,综合能力远远强于老兴登堡。
马肯森是现任第5集团军司令,头脑灵活,行事果断,有了他就等于可以让近半数的容克家族跟着政令走。
施特雷泽曼则是埃里克最为熟悉的老同僚,前国务总理。其行事风格颇与埃里克相似,用起来肯定要比其他人顺手。
不管怎么说,格勒纳、鲁登道夫、马肯森和施特雷泽曼都只算是总统慕僚长的备用人选,埃里克心中的第一人选仍然是费迪南德,只是现在这小伙子无法脱身,才导致了在选人时的许多的周折。
麦克斯离任之后,内阁总理汉斯·路德在总统府走动的次数比平时多了许多,因为埃里克时常会为一些政令的发布拿不定主意,多一个人说道说道要稳妥很多。有时候,埃里克稍不留意就会把汉斯·路德当成麦克斯,这样的情况传到麦克斯的耳朵里后,麦克斯也非常感叹,只是时过境迁,他与总统的合作也仅限于私交了。
人是有感性的动物,尤其是相处时间一长,互相就会有种相互依存的感觉。埃里克曾坦率地承认,汉莎宫的工作人员已经换了几轮,但没有哪一个能比得上麦克斯的离开给埃里克带来的触动大。
马迪娜自从上次回汉莎宫因为一句话“惹祸”,使得前国防部长勃劳希契丢了乌纱帽,此后便一直没有回来过。埃里克心里烦闷,便趴在桌上将费迪南德和其他四位候选人员的名单一遍一遍地在纸上毫无目的地书写着。
突然,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了,一阵风将桌上的纸片吹得满地都是。埃里克稍稍一惊,招头发现是马迪娜,顿时眼前一亮。
“我回来喽!”马迪娜又恢复了她调皮的本性。
“这才是我小姨子的本性。说!是想我这个哥哥才回来的还是想给自己的胃进行补偿才回来的,说实话!”埃里克似乎在失落中找到了一点点安慰,心情也好了许多。
“那还用说吗?当然是想……”马迪娜突然不往下说了。
“想什么?老实说!”埃里克催促道。
“当然是想给自己的胃进行补偿啊!”马迪娜说完,咯咯笑了起来。
“我就知道你不是想我这个姐夫才回来的。那好吧,你现在要帮我解决一个小问题,否则,吃饭时间顺延。”埃里克指着刚刚随意书写的那份名单说:“这里有五个人,你可以不假思索,随意挑选,你选中的那个人便是今后的总统慕僚长。”
“上帝啊!我的总统姐夫,你不会痴迷于玩这么神秘的游戏吧,这可太有刺激感了!”马迪娜闭上两眼,似乎非常享受这种“游戏”引起的心跳,然后将手指随意地指向了一个名字。
………………………………
第388章 鹰派上位
全国各地的新兵训练快要接近尾声,德累斯顿也已经开始着手新兵竞技比武的筹备工作。
如今,德国的形势一片大好,国防力量不断加强的同时,工商业发展也基本走上了成熟,尤其是民众的生活指数,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人们除了继续留意国际国内的政治走向外,对于汉莎宫准备接纳一位怎样的总统幕僚长也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
临时走马换将,这件事放在战争年代,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但是今天不一样了,民众们认为,只要埃里克还在台上,谁当总统慕僚长都无所谓。
饭前点将,马迪娜不会当真,她知道埃里克是想逗自己开心,故意让她找到点总统小姨子的优越感,同时也是暗示她多回来陪陪他这位总统姐夫。因为近期发生了很多事,勃劳希契降职,麦克斯请辞,埃里克显得非常孤独。
汉莎宫就职的官员入职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家世清白和个人修为、品性是先决条件。摸底工作由联调局和国安局分别进行,不说要求三代清白,至少两代社会关系必须弄个底掉。
很多够条件的官员从一开始就不打算竞争这一职位,一方面,他们都清楚这个职位的唯一性,甚至怀疑自己并不具有独占鳌头的起码优势。与其做一场白日梦,不如实实在在地守着自己现在的一亩三分地。另一方面,这个位置过于敏感,明里暗里都会有人削尖脑袋往里钻,弄不好被竞争者捅出点个人隐私,反而得不偿失,更何况精明的总统或许已经有了定论,恐怕自己忙碌了半天都还在圈子之外。
埃里克成天捧着“历史书”研读,也免不了历史的轨迹已经出现偏差。他没打算向外界隐瞒总统慕僚长的备选名单,国家该走的程序一样都不能少,毕竟暗箱操作本来就不符合联邦政府的要求。
几乎所有国人都知道,这个位置是接近权利巅峰的最好途径,一贯崇尚武力的日耳曼主体民族,肯定也免不了对权利的欲望和渴求。为了杜绝无序竞争,公开入选名单也是正确的选择。
外界每天都在猜测,现在只有两个可能,要么内定,要么就是一大串候选人名单。但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小道消息便开始在国内弥漫,很多人传出格勒纳和施特雷泽曼是最被看好的两个人选。
有的时候,舆论是最好的监督,也是最好的参谋和票仓,埃里克从不刻意地阻止民间这种信息的散播,从某种意义上说,舆论从侧面反应了国家的主流民意,并不是什么坏事。
就在国内民众开始传播这些毫无根据的猜测时,汉莎宫已经从联调局和国安局两个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了一个临时的秘密调查组,并开始了对备选人员有限度的政治审查。另外,各地联情、军情人员也没有闲着,本着对联邦总统和国家的负责,他们对备选人员的任何污点都没有放过。
这些散布在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联情精英、军情骨干和国内的联调局、国安局每天都会向汉莎宫发回重要信息,以确保璘选时排除可控的误差。
与此同时,国安局分别对四人进行了谈话和沟通,并告知,如果愿意参加这次总统慕僚长竞选,就必须坦然接受国家有限度的调查。
伦德施泰特比以往都忙,秋季大比武迫在眉睫,而埃里克又要为总统慕僚长的事操心,因此,大部份工作就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肩上。因为都在德累斯顿,马迪娜虽然帮不了伦德施泰特什么忙,但却是个开心果,只要逢休息日,她就会过来陪着他。左一个叔叔右一个叔叔地叫,让伦德施泰特感到十分惬意。
实际上,马迪娜之所以天天跟着伦德施泰特转悠,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如果盖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