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霸主德意志-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娜塔安排人送上热茶后,也找了个靠角落的位置坐下,只要她坐在这里,争吵的声音就会自然减少几个分贝,同时,她也可以认真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并向埃里克提供第一手应对资料。
作为女性,她也许对战争的话题了解不多,但是,两派的辩论终于让她明白了一个浅显的道理——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国家就没有硬气的外交,更没有国际舞台的话语权。
形势总是会变的,现在一片详和,并不等于下一刻还会风平浪静。德意战争、希土战争、西班牙内战,无不精准诠释了这个道理。
“别看德国现在拥有那么多新型战机,如果面对英美联手、或是英苏联手、甚至是英美法苏联手,德国便有可能手忙脚乱。真正的强国应该可以同时应对来自多方面的敌人。”这是泽克特说的话,安娜塔觉得颇有前瞻性,虽然有可能花费不少国家储备,但似乎势在必行。
接下来,亚尔马和汉斯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泽克特是庸人自扰,当今世界,只要德国不找别人的麻烦,别人也不敢唐突地主动与德国为敌。
格勒纳自然是站在泽克特一边,他的意思非常明确,强军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埃里克非常清楚,这笔账他早就算过,一战以后,联邦德国建国之初,德国在国际舞台上是不存在什么话语权的,但是经过1930年开始的大举扩军,虽然军队与财政的麻烦与日俱增,但国家却不断赢得了尊严。如果说内阁一定要寻找军方的麻烦,那也只能说明汉斯内阁并没有放眼世界,也没有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
安娜塔不便随意发话,这样的场面也不是她一个小小校级军官能够参言的,于是,她离开了,同时走进了埃里克的办公室。
不久,格勒纳、泽克特、汉斯和亚尔马也同时离开了一号会议厅,他们几乎紧随安娜塔之后走进了埃里克的办公室。
“诸位,刚刚在一号大厅还没吵够,现在准备转移到我的办公室来继续吗?”埃里克笑笑说:“一边怨声载道,一边振振有词。我觉得你们的争吵实在是别开生面。”
格勒纳等人都没有说话,而是各自低头寻找落坐的地方,然后你瞪着我,我瞪着你。
“我现在有点无助的感觉,大家苦心经营的德意志联邦,难道如同你们所说的那样,真的不堪一击吗?换言之,德意志联邦难道真的强大到了能与世界列强们一较高下的地步了吗?”埃里克大声问道。
大家还是一声不吭,时间开始凝固……
………………………………
第407章 圆桌密谋
6月下旬,下一财年的预算会议在总理府大型圆桌会议室召开。每年都不会迟到的埃里克今年缺席了。
此时,麦克斯出访华厦未归,各部委掌权的人又大都是埃里克一手扶持起来的少壮派,汉斯·路德非常尴尬,感觉自己只不过是一名自我陶醉的舞者,没有人捧场,没有人吆喝,身边竟然连一个能够说得上话的人都没有。
整个财政预算会议共有两天,总统都一直忙于三军武器装备的新老更替,没有见到人影,甚至连总顾长格勒纳也以外事太多为由而没有参加,让这下一个财年的展望会失去了应有的激情。
三天后,由总统埃里克·艾德里安亲自主持,汉莎宫里也举行了一次小型财政工作会议,只不过这个会议无论从场面上还从政治影响上都不能与总理府的大型圆桌会议想提并论。
因为这次在汉莎宫参加会议的人都是几位总统府直管的几位部门负责人,外界根本没有什么猜测,更不可能说三道四。
国民军警卫队总司令汉斯·克卢格、联邦情报局局长科尔马·拉姆斯登、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局局长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汉莎宫总统幕僚长格勒纳、总统府办公室主任兼国家政策宣传主任安娜塔、财政部部长沙赫特、全国军工企业生产管理委员会委员长凯恩斯等,无一人请假,全部按时到会。
会议虽小,但议程几乎与总理府的财年预算会如出一辙。会议地点安排在了总统府地面作战指挥部。这几乎是一个特例,联邦德国成立到现在,除早年为了粉碎空军后勤长官普雷·冯·亨利克和鲁道夫·冯·鲁普赫特二人图谋反判外,把一场小型会议安排在这里进行的做法,在埃里克政府尚属首次。
会前,沙赫特强调了这次会议的保密等级,加上安娜塔选择的会议地点,外界根本不可能知道总统府里在谈论些什么。
会议期间,一日三餐都是由总统府后勤保障部精心配制,就连晚上也没有任何人随意进进出出。
会议进行得非常顺利,个人提案、分组讨论和埃里克与沙赫特的综合讲话等等,所有程序都没有落下。
就在沙赫特最后宣布会议结束时,接线员将一个外来电话导入了总统府地面指挥部。
埃里克吃惊不小,非常生气。这么隐蔽的会场竟然也有人打破宁静,德国还有安全的地方吗。正要发脾气,安娜塔附在他耳边,说是汉诺威打来的。
此话一出,埃里克更是愕然。虽然老丈人并不讨厌他这个乘龙快婿,但埃里克与岳家的联系却并不太多,尤其是希尔娜陪同儿子去丹麦后,埃里克更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奥古斯特三世很早就不再过问政治了,加上对女婿的扩军备战并不认同,因此,也不怎么联系。
打电话的人是汉诺威古堡的主人,埃里克的岳父,这是毫无疑问的。埃里克连忙起身,去了电话室。
希尔娜的爷爷、奥古斯特二世病逝于古堡。这位曾经在欧洲大陆上最有威望的老爷子与世长辞了。
埃里克听到这个消息,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以奥古斯特二世的显赫身份,国家应该按国礼将老人的葬礼安排得热热闹闹,风风光光。可是,眼下在台上吆五喝六的人正是自己的滴亲孙女婿,而更不巧的是,国家为了三军建设正在大把大把地花钱,一旦大操大办,或许招来朝野上下的口殊笔伐。
这都还是其次,让埃里克更为难办的是,奥古斯特二世曾经享誉欧洲,算得上是一代伟人,是俾斯麦时代的人物,他的逝世还必须向共有血缘关系的英国、丹麦等国发出唁电。这就不好办了,埃里克顿时一筹莫展。
奥古斯特三世虽然并不想打扰自己的女婿,但是,作为一代伟人的逝世,这已经不仅仅是他们的家事了。不仅如此,埃里克也有知情权,毕竟,因为希尔娜的缘故,奥古斯特二世也是埃里克的祖父。
埃里克接电话的神情异常复杂,这个消息让他有些措手不及,不知如果安排为好。
这位老爷子的有生之年,看起来似乎对联邦德国的振兴没有半点贡献和作为,于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与兴登堡、鲁登道夫、马肯森等人其实是德意志联邦的定海神针。不说别的,有老爷子在,高傲的容克家族根本不敢与埃里克在明面上对着干,尤其是那些来自各个权利机构的老阵营,更是成为了埃里克重要的政治力量。
奥古斯特三世的政治能力虽然也不错,但终究在权谋、能量和社会影响上不抵他的父亲,因为自己的女婿在台上,他只得放弃了自己继续从政的想法。
放下话筒,埃里克愣在原地。现在他思考的是用怎样方式办好祖父的善后和是否向邻国发出唁电的问题。
安娜塔站在电话室的门外不远的地方,也早就得知了这通电话的详情。眼下,她要弄明白埃里克本人的想法,并提醒他继续把本次会议的议程全部完成。
“大家都在等候您的讲话,您必须先圆满结束这次会议,然后再处理您祖父的后事。”安娜塔走过去小声对他说。
埃里克当然清楚摆在面前的两件事情对德国前途与命运的重要性。于是转身向指挥部的小会议室走去。
看到埃里克满面愁容的样子,沙赫特给了一个疑惑的眼神,并没有问埃里克怎么回事。其他人也没问,因为他们都知道,总统不说的话一定有不说的苦衷。
“非常不幸,尊敬的奥古斯特二世今天凌晨因病逝世了。”埃里克坐回自己的位置,轻拿重放地说了一句。
除了安娜塔,所有的人几乎都吃了一惊,如果不是因为埃里克突然宣布了这么一个坏消息,他们倒真把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总统先生准备以个人的名义办理您祖父的丧事,还是准备以国礼的形式办理奥古斯特二世的丧事呢?”沙赫特非常直白地问道。
“所有议程都完成了吗?”埃里克答非所问地看着沙赫特。
“都完成了,总统先生,只剩下会议记录和行成的决议等候您签字。”沙赫特随即将两份材料递能埃里克。
埃里克看都没看,拿过材料分别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部长阁下认为我应该怎样处理老人的丧事比较好?你们大家也可以帮我出出主意。”埃里克看了看沙赫特和所有与会人员说。
“以在下愚见,如果只以您祖父的名义办理老人的丧事,肯定是行不通的,放下邻国问责不说,国内的反响就会非常激烈,更何况帝国们遗老并不在少数,而且他们都是因为奥古斯特二世的影响才对联邦政府忠心耿耿……”沙赫特说。
“我当然知道这个问题,不然也不会如此苦恼。可是,考虑到我现在所处的位置,又不适宜于过份操办。再说,这也是我岳父大人的意思。”埃里克左右为难。
“如果是这样,我看这事您就别管了,您只要以孙子的名义进行悼唁就行。”施特雷泽曼说。
象这样的事情,施特雷泽曼在总理任期里遇到过很多次。一般而言,在德国享有极高名望的丧家都会主动地将“丧事通告”事先送达总理府,更何况奥古斯特家族如此显赫,说不定汉斯·路德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
“那好吧,如果大家都这么认为,就请国储局长阁下协助一下汉斯·路德总理,共同处理奥古斯特二世的后事。”埃里克说完,宣布本次会议顺利结束,并鼓励大家同甘共苦、同心协力,为德国的经济和国防事业继续献计献策。
………………………………
第408章 希尔娜的劝阻
所有的计划全都被打乱了,埃里克有点沮丧,怒气正盛的他正准备杀鸡儆猴,宣泄怒火,老爷子的离世让他把所有心思转移了。
埃里克考虑过使用暴力,眼下只有暴力最容易解决问题,也更加直接。只要埃里克一声令下,龙德施泰特领导的陆军,希佩尔领导的海军和里希特霍芬领导的空军都会不遗余力,紧紧相随。可是,老爷子的过世让他增加了几天考虑的时间。他不得不暂时放下心中的怒气,重新理解一下反对的声音。
一个用军队指挥政府运作的国家,不可能收到良好政治效果,更不可能获得良好的经济利益。埃里克对此心知肚明,充其量象自己一样,偶尔横行一下,达到目的就行了。埃里克是靠着军队起家的人,如果再贴上独裁的标签,那就会众叛亲离了。
果然如施特雷泽曼所言,汉斯·路德在同一天收到了奥古斯特三世发往总理府的唁电,并立即启动了国家丧葬礼仪程序。
受埃里克的委托,施特雷泽曼暂时借调到总理府,协助汉斯办理奥古斯特二世的丧事。
埃里克没有多想,处理好政务以后,准备轻装前往汉诺威悼念祖父。在安娜塔的安排下,现在他只需要等希尔娜和儿子海利斯到达柏林,便可以一同乘上前往汉诺威的专机。
与此同时,柏林北边的哥本哈根起飞了一架涂着丹麦国旗的专用飞机,上面坐着的是埃里克的妻子希尔娜以及他们的儿子——丹麦国王海利斯。
德国将以高规格的国家礼仪接待丹麦国王,这是最起码的国际惯例。作为总统,埃里克既是父亲,又是东道主,他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将这个复杂的接待工作坚持下去,更何况他与妻儿多年不见,还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情绪化。
飞机在跑道上滑行了很长一段距离,慢慢地停在柏林西郊机场三号航站楼。负责接待的仪仗队在军乐声中跑步到位,地勒服务人员也迅速地铺好了红色地毯。
埃里克紧盯着机仓的自动门,心里怦怦直跳。
此时此刻,联邦国家政要人物已经悉数到场,比迎接美国总统坷立芝的仪式都显得隆重多了。不过,这层含意谁都理解,就两国这种特殊的关系,许多官员甚至认为还不够足以表达感情。
一位亲人的逝去,换来了埃里克一家人的团聚。希尔娜踏上柏林这片熟悉的土地,看着眼前的故人,眼泪不禁哗哗地往下流淌。埃里克默默地看着眼前的妻儿,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妻子还是原来的模样,而海利斯却早已成长为帅气的小小少年,认不出来了。
红色的地毯上,海利斯象一位成熟的政治家,左手托着母亲希尔娜的手缓缓走向埃里克,走向自己的父亲。
一家子面对面,眼圈都红了,但谁都没有开口说话。
百官们也都远远地站着,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这久别重逢的一幕。
埃里克强忍着泪水,向妻儿们张开了双臂。希尔娜和海利斯也同时张开了自己的双臂,一家子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时间在这一瞬间突然凝固了,希尔娜的泪水就象断了线的珍珠,不停地流淌在埃里克的肩上。实际上,埃里克和儿子海利斯也早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紧紧相偎,泣不成声。
这样的情景也只有这样的特殊家庭才能演绎,埃里克轻轻拍击着希尔娜和海利斯,以此将自己这些年的苦苦思念尽情释放出来。一家三口足足拥抱了一分多钟,然后才共同走上长长的红地毯,并向前来迎接的官员们挥手致意。
海利斯凭着记忆认出了不少熟悉的官员,最后开始四处搜索着另一个人。埃里克明白他在找谁,连忙告诉他,说麦克斯正在出访华厦,已经发出电报,或许近两天便会回到德国。
此时此刻,汉诺威古堡正在紧急地张罗着奥古斯特二世的丧事仪式场地。因为可能有不少外国政要前来悼念,因此,仪式的规格进行了很大的调整。
施特雷泽曼不愧为场面上的老手,只要有他在,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而奥古斯特三世也非常喜欢他的沉稳干练,加上本来互相熟悉,沟通起来也简单快捷。
相比之下,汉斯·路德总理倒显得非常轻松,交待完汉诺威古城堡的工作后,马上飞回了柏林。因为埃里克离开首都后,接待外国来宾的工作就全部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肩上。
柏林的欢迎仪式完毕后,因为希尔娜与儿子海利斯都是专程回来奔丧的,便不打算在柏林逗留,甚至连机场都没有迈出一步。
德丹双方在机场发表了一番简短的讲话后,埃里克即携妻儿迅速登上总统专机直飞汉诺威。
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埃里克的所有部署,也让希尔娜准确地了解了埃里克此时的心情和打算。此时,有希尔娜在身边。埃里克就算是一块坚冰,也都被融化了。两人有意背着海利斯吐露着自己的心声,也谈论着德国的处境与变化。
虽然海利斯是自己的儿子,但他毕竟是一国之国王,许多事情并不能随意当着他的面表述,于是,他们夫妻乘坐的是另一个机仓。
海利斯非常懂事,在本国官员的陪同下,腑瞰着德北平原,心情无比激动。这条航线他还是第一次作为“外宾”经过,以前他都是和父母乘坐的蒸汽小火车,因此,感觉完全是两回事。
因为国内政见不一,尤其是将民生投入的资金削减后大力发展国防军事,埃里克遭到了朝野上下的猛然抨击和百般阻挠。异常气愤的他,认为“那些人”正在一步步背离自己,甚至准备大动干戈、杀鸡儆猴,以挽回自己的颜面与权威。
总统府的财政预算小会,希尔娜表示赞同,但对埃里克准备向几位军政大员开刀的做法却极力反对。万一弄巧成拙,必将引发国际舆论和指责。往小里说,可能激发国内矛盾,往大里说,可能让英、美等国抓住独裁把柄,甚至动摇整个联邦德国的根基。
希尔娜建议埃里克以温和的手段解决目前的困境,并提议让费迪南德退商入政,她回国亲自主持埃里克集团事务。
儿子海利斯现在刚满12岁,因为丹麦国王无需参政,所以短时间内并不会出现什么大事。最终,埃里克同意了希尔娜的方案。
希尔娜非常开心,但她也需要时间,因为回国的计划最早也要到1932年的5月份才能实现。
突然,前方黑云压顶,电闪雷鸣,飞机一阵阵激烈颠簸,似乎马上要被狂风暴雨撕裂,吓得希尔娜直往埃里克的怀里钻……
………………………………
第409章 始乱
飞机连续抖动得非常利害,好象随时都有可能被恶劣天气撕粹。
海利斯从丹麦带来的随行人员也开始有些不淡定了,一个个面色苍白,一动不动。正相反,埃里克却镇定自若,他先检查了一下希尔娜与马迪娜姐妹俩的安全带,然后端端正正地坐着。
大约过了两分多钟,专机终于穿过了雷雨区上空,阳光斜角射进机仓,飞机也迅速平稳了。
海利斯的随从们又开始说说笑笑,埃里克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在施特雷泽曼的料理下,奥古斯特二世的丧事仪式在汉诺威古城堡进行,联邦德国高官和各国使节的悼唁活动在哀乐声中有序进行。其间,埃里克代表家属对所有来宾发表了长达十几分钟的答谢词。
由于工作紧张,奥古斯特二世的遗体下葬后的当天,埃里克就急匆匆地返回了柏林,同行的有马迪娜和其他随行人员。
海利斯和妈妈希尔娜仍然留在汉诺威。此次德国之行,其名是奔丧,其实也是应埃里克的邀请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外曾祖父下葬以后,他将在母亲的陪同下开始对德国为期五天的国事访问,其中首站就是汉诺威,然后再转道柏林与德国总统埃里克·艾德里安和内阁总理汉斯·路德会商两国双边合作的问题。
重新调整好心态的埃里克回到了柏林后,开始真正落实希尔娜所谓的怀柔政策,曾经一度与他不太合作的内阁高官也没有受到任何打击报复,而是采取了约谈、交心等措施,力争得到这一部份人的支持。
马迪娜知道姐姐马上就要回汉沙宫了,高兴不已。虽然在汉诺威已经见过了面,但总觉得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完。因为对安娜塔存在误解,马迪娜在总统府就只能找埃里克聊天解闷。
奔丧回到柏林后,马迪娜立即向德累斯顿打电话请了几天假,准备陪陪远道回国的姐姐和已是一国之王的外甥。
放下电话,马迪娜忽然想起外面有关埃里克与安娜塔的流言蜚语,觉得是时候给姐夫敲敲警钟了,于是连蹦带跳地进入了埃里克的办公室。
回到汉莎宫后,一直在认真忙碌的埃里克并不知道马迪娜已经悄悄进入了自己的办公室,当马迪娜突然闪现在他的面前时,结结实实地吓了一跳。
“喔,上帝啊,你是属猫的吧,怎么进门时一点声响都没有。”埃里克停下手里的工作,看着小姨子说。
“心里没鬼你就不用怕,除非你背着姐姐做了什么亏心事。哦!这下好了,你们也该收敛一些了。”马迪娜没头没脑地对埃里克一顿数落,让埃里克一头雾水。
近几个月,马迪娜总是含沙射影地针对埃里克和安娜塔,并说些莫名其妙的风凉话,让埃里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别装了姐夫,你没有必要把自己伪装得那么严实,狐狸的尾巴总是会露出来的。不过这样也好,至少希尔娜不会受到伤害。你们就好自为之吧。”一阵连珠炮放完,马迪娜转身离开了总统办公室。
埃里克摇头笑了笑,只当是小姨子开了个玩笑罢了。
晚餐时候,马迪娜突然提到一些有关印度最近发生的事情,埃里克顿时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但是,因为马迪娜说话时总是东拉西扯,他似乎并没有弄清楚是什么情况。
一夜无话,习惯于早起的埃里克不停地回味着马迪娜昨晚说过的那些话,却始终无法串连成一个整体意思。苦苦思不索,仍不得其解。早餐都没吃完,埃里克便匆匆忙忙赶往汉莎宫一号会客厅。
在联邦德国,谁都知道联邦情报局局长科马尔·冯·拉姆斯登的作息时间是没有规律性的。实际上,这并不是他不不遵守原则,而是因为他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
此时,拉姆斯登早已经在一号会客厅静静地等待着总统的到来。
几乎所有与埃里克走得比较近的高级官员都能辩别出埃里克沉重的脚步。拉姆斯登正要喝一口工作人员送这来的热茶,长长的走廊上便传来了埃里克非常熟悉的脚步。
“请坐请坐,尊敬的局长阁下。非常抱歉,让你久等了。”埃里克大步流星地走进宽敞的会客厅,并在主位上坐下。
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