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霸主德意志-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法军也面临同样的情况,现在双方已经搅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看谁能熬到最后。谢里登在黑暗中摸到一床冰凉的被子,突然灵机一动,抓起往窗外的雪地上一扔,紧接着,猛然间,双方士兵几乎同时开火,谢里登迅速辨别火力,端起冲锋枪对准单发步枪一阵扫射,很快,法军应声倒下……
这是第几个了,谢里登在心里盘算着,他得从脑子里急速统计一下敌我双方的态势。这时,16式冲锋的声音再次响起,紧接着,又是一片宁静。
谢里登这时候终天明白了,车组的兄弟们都学着聪明了,他们已经掌握了两个诀窍,那就是法军士兵的帽子和德军坦克兵的头盔明显不同,加上车组人员天天在一起,每个人的身型和行走姿态都一目了然,这就充分减少了误伤的可能,而法军则需要凑近点仔细观察才能确认,这样就让德军掌握了开枪的先机。夜已经很深了,双方彼此都不断地进行试探,也多次交火,但终因天色太暗,无法知晓伤亡情况。
现在,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让谢里登焦虑不安,他发现车组兄弟们开火的频率越来越低,一个可怕的猜测是阵亡,另一个可怕的猜测是没有子弹了,两个猜测无论哪一个都非常要命,而他却无能为力,更何况他自己也开始弹尽粮绝。法军也可能看到了这一点,开枪的频率慢慢高了起来,这反而让谢里登感到欣喜,至少说明兄弟们还在,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法军暴露方位的机率。就在他思索如何摆脱困境时,法军再次开枪了,子弹打在砖头上反弹起来的声音嗡嗡作响。此时,法军判断德军没有子弹了,胆量也越来越大,并不时地朝着可疑阴影果断开枪。
谢里登不敢再胡思乱想,定了定神,准备悄悄接近开枪的法国士兵,刚要迈步,肩膀上被人轻轻拍了一下,他吓了一跳,正要反击,发现是克雷吉,谢里登又惊又喜,开始用手比划着合力干掉那个躲藏在暗处开枪的法国士兵。克雷吉会意,两人便一前一后,顺着墙脚悄悄摸了过去。拐了几个小弯,他们几乎同时发现目标,谢里登首先故意在对方眼前一晃,躲在暗处的克雷吉则迅速举起手上的砖头朝那人狠狠地砸了下去,一下,两下,三下,直到那个法军士兵一动不动了才收手。谢里登松了口气,胆量也慢慢大了起来,根据他的估算,法国士兵也没几个了。
天色蒙蒙亮的时,普里斯特利、劳里、罗利也奇迹般地会合了。原来大家在黑夜里都不敢在外胡乱走动,只能等到天色渐亮时才开始观察周围的状况。在此之前,德法双方似乎都睡着了似的,一无枪声二无动静。突然,一声枪响,子弹从谢里登和克雷吉之间的耳际擦过,两人惊出一身冷汗,立即闪开隐蔽,就在这时,普里斯特利、劳里、罗利已经出现在法军士兵的身后,四个人打斗在一起。克雷吉二话不说,翻过矮墙,准备冲过去共同制服敌人,这时,只听身后一阵急促的脚步,一名法军士兵端起长枪正要射击,谢里登眼疾手快,飞身一跃将其紧紧抱住,双方展开激烈的搏斗。
………………………………
第83章 联情局与军情局
如果说前政府只是一个单纯的统治性的机构,那么现政府就应该算是一个多功能性的服务机构,政治,外交,军事,科技,民生等等。为了确保德意志联邦国家长治久安,通过艾德里安再三斟酌,国安部共分为5个分部,分别是联邦情报局、联邦调查局、联邦军事情报局、国安部科技局、联邦特勤局。其中联邦调查局坐落于柏林选帝侯大街28号,内部俗称28号。
在巴黎行动开始之前,国安部部长汉斯克卢格就曾劝说艾德里安将总统府转移到了汉萨菲尔特宫,这里三面临河,被施普雷河和汉莎广场紧紧围在中间,服务性、保密性,安全性都相对提高了很多。艾德里安在分别听取了总理施特雷泽曼和副总统兴登堡的意见后,遂将这里确定为总统府。
作为安全专家,汉斯克卢格的建议是有一定道理的,总统府东面紧邻的贝尔维尤宫作为特勤局的办公地点。再往东沿河5公里的地方就是施特雷泽曼的总理府,仅与国会大厦隔一条大街。
在组建国安部这一特殊职能部门的时候,总理施特雷泽曼提出过部份反对意见,他认为国安部设立的机构过于繁琐,联情局和军情局的属性几乎一样,却新增子机构这会增加国家财政开支,甚至造成人浮于事的局面。当然,施特雷泽曼的意见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据不完全统计,国安部光调查局、科技局还有特勤局的总人数就已经多达9万余人,剩下的联邦情报局和联邦军情局,其员额之众恐怕连施特雷泽曼这位国家总理也拿不准具体的人数。
联情局的前身是幽灵组,算是艾德里安的嫡系部队。而毒蝎组是艾德里安和威廉二世妥协产生的怪物,两者功能相似,仅在处理事务方面的手段不一。情报机构虽然庞大,却并没有动用多大的政府开支,相当多的人都是以政府职员、企业高层出现在国外、甚至敌对国家,他们是德意志联邦放飞的鸽子,也是世界各地无所不在的苍鹰,只有他们才能完成政治与外交、战争与抗议无法完成的任务。
让施特雷泽曼最恼火的还不是人员的问题,这说明他对各机关职能的理解存在偏差,联邦情报局与联邦军情局的职能是完全不一样的,联邦情报局以前身幽灵局为主体建立,这是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情况机构,而联邦军情局则不同,他几乎只完全服务于军事专务,而与政治、经济无关。
总统艾德里安现在要的是情报和安全,要的是西线战争的胜利,至于短时期内,各部门的负责人一事,暂时还没有时间考虑,但是,这场战争已经打响,他需要这些部门迅速地运转起来。幽灵局的科尔马冯拉姆斯登局长与毒蝎组领导埃尔哈特塞西尔因为镇压国内暴动的事情有过几次正面交锋,埃尔哈特塞西尔更是艾德里安最为头疼的人物,毒蝎组的规模要比幽灵局大出很多,这得益于威廉二世的财力支持,也有艾德里安幕后推动的原因。如果不是因为毒蝎组的名声太臭,艾德里安宁愿把毒蝎组改组成负责国内事务的联邦调查局,而不是职能相似却不能在一个部门统筹的军事情报局。碍于国内的动荡和外部的战争压力,艾德里安给军情局的任务规划为负责国外的行动,包括刺探情报、绑架、暗杀、破坏、组织或领导国外反抗武装等。而联邦情报局的任务就温和许多,负责国内外的情报搜集、整理汇总情报、策反、反间谍、评估威胁等。这样,两个部门的负责方向完全不同,大体的任务方向也有区别,只是总理施特雷泽曼似乎并不太满意。艾德里安并不想在这个时候给谁作解释,新成立的政府和内阁刚成立不久,战时就应该有战时的职能部门,西线战斗正在进行的时候,在这个事情上不宜耽误太多的功夫。
艾德里安起事之初,联情局和军情局都将总部移到了汉诺威,联情局坐落于汉诺威市海恩豪森大街33号,军情局就在联邦情报局的旁边,也就是海恩豪森大街34号。国安部科技局被艾德里安选在了德累斯顿市,在拉贝河畔划出了一大片土地。
德意志联邦为什么敢于在敌强我弱的时候敢于主动发起对协约国的全线攻击,与上述几个部门的紧密合作是分不开的,那些长期分布在英、美、法国之间的国家精英们,时刻不停地向德国境内输送着上述国家机密的情报和武器研发信息,他们给了艾德里安和霍夫曼启动战争开关的第一手资料和险中求胜的把握与胆量,也可以说没有这两大情报机构,德意志联邦只得在“投降书”上签字,并对所有协约国进行战争赔偿。换言之,艾德里安的救生舱发挥的作用不是长期的,能量的消耗会让它很快停止工作,而情报机构却可以永远存在而且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说这次西线北部的突击以及南部弱势进攻都得益于散布在法、英、美境内的各个情报来源。
022坦克组英勇战斗,采取果断措施、出色完成对凡尔登附近小镇的军事控制,12月2日再一次顺利进行了对法军马斯河岸防火力的侦察任务,隆美尔非常满意,给予了高度赞扬,并通报整个南部战线,实行阵前物质重奖。
班杰明谢里登开心极了,除了正常补给,022坦克组的所有成员都获得了一份直接由埃尔温隆美尔将军亲自签发的奖品,有服装,有副食,还有不少罐头。
普里斯特利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这么多好东西:“军士长,我想把这些东西寄回家,有什么办法吗”
谢里登也很想把这些奖励品寄回家里,战争相持了这么多年,加上国内的动荡,本来经济并不十分稳定的德国,目前全国上下食物匮乏,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都很艰难,这些东西对家里人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后勤部把我们的包裹带回德国境内,交给邮电部门寄到我们家人的手上,听着,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物品做成邮件,大家先学着我的做法,然后把家里的详细住址和收件人写清楚就行了。”
雷尔夫克雷吉、托比罗利、亚尔维斯劳里都非常高奋,一齐行动起来:“其实我们都有津贴,部队上也不缺这些,在家里,别说舍不得吃这东西,就连看也难得看到,是的,家里人也许更需要。”于是,大家全都照着谢里登的做法把奖品寄回家了。
………………………………
第84章 桥梁争夺战
德第502坦克营和德第一集团军第1装甲师在小镇进行了快速补给,各部队齐聚小镇西部,筹措搭建浮桥的材料和器械,准备随时突破马斯河。这时,马克斯霍夫曼给埃尔温隆美尔和埃里希曼施坦因发来电报,命令他们“大张旗鼓,积极准备,蓄势待发,暂不过河”。隆美尔和曼施坦因都很清楚,不发动进攻会比进攻的效果更好,不亮出自己的底牌可以牵制斐迪南福煦更多的兵力。
维特里城,马恩河东岸上的一个小城镇,是德第集团军直插巴黎的必经之路。德军于1915年曾一度在这里遭到英、法两军激烈的抵抗,最终失利退守。现在这个地处巴黎东部前沿的小镇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不同于其他战线,这里的战斗是一股憋着劲的暗战和小规模搏杀,德、法之间在保持一种斗而不破的姿态,谁先在这里亮出老底,谁就有可能万劫不复。凌晨的战斗刚刚结束,第集团军副总司令弗里德里希伍尔夫冯巴特莱上将悄悄致电隆美尔和第一集团军第1装甲师师长埃里希曼施坦因去往马恩河,对巴黎正前方的法军主力进行武装试探,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跨过马恩河上的大桥,掩护第集团军步兵向法国境内纵深地带穿插。谢里登022的型坦克车组首先接到命令,上午八时许,会同一辆武装运兵车快速由南往北,赶往第集团军副总司令指定区域。
法军一个约百人的步兵加强排在马恩河侦察到这一重要情况,指挥官已没来不及向总司令斐迪南福煦请示、也没有及时进弹药补给,便匆忙决定进行伏击。十时许,坦克和运兵车进入法军的视线,谢里登和运兵车也发现了法军的企图,几乎同一时间,双方在马恩河东岸开始投入战斗。运兵车实际上是一支精悍的突击队,包括一名司机和一名突击队队长外,另有八名队员,枪声一响,队员们立即跳下运兵车,占领有利阵位进行火力还击。德军虽然兵力不多,但大多都是富有战斗经验的老兵,加上武器精良,法军竟一时没有得到任何便宜。手榴弹沉闷的爆炸声掩盖了双方的喊杀声,近距离的战斗也使得双方都失去了回旋余地。由于德军拥有冲锋枪和一挺16型机枪的猛然打击,加上坦克37口径主炮的狂轰,法军伤亡非常严重,逐渐处于下风,与此同时,运兵车的两名队员在交火中不幸身亡。
一场有准备的战斗却因为火力不足而使战场形势处于不利,法军被迫撤入身后的一小片密林,德军突击队凭借精良的武器呈扇形包抄,步步紧逼,双方在密林中展开近在咫尺的枪战和白刃战。德军突击队对丛林战并不陌生,但法军却对这片山林更加熟悉,眼看几名队员马上要被法国兵围困,022坦克车组的迅速越过障碍,寻找一条稍微宽敞的坡道赶来增援。37口径炮弹不断在法军中间爆炸,小山丘上的杂草被弹片点燃,浓浓的黑烟呛得双方咳嗽不止,根本无法搜寻目标。法军在密林中无法坚持,只得快速穿过侧面的公路潜入路边的教堂。
这是一座早已经残破不堪的老教堂,神职人员因为连连不断的战事已经暂时停止了祷告。
由于德军突破防线后没有及时得到消息,隆美尔的坦克营一路奔袭都缺乏法军的大部队阻拦,只有驻扎在各个城镇负责巡逻的零星部队偶尔会与隆美尔的坦克营作战。这种阻击的效果并不好,这得益于隆美尔总汇让小分队脱离大部队打前哨火力侦查。
留守在此的法军仅有一个排,唯一的重武器是一挺遗留下来的马克沁重机枪,机枪的子弹也是不足。
法军的排长选择的这所教堂的后面就是马恩河大桥,此时,法军驻守在教堂里。周围有一片开阔的广场,突击队缺少掩护地形无法靠近,这对占领大桥十分不利,无奈之下,谢里登命令托比罗利,将坦克逼近教堂大门,并让普里斯特利用法语连连发出警告,勒令法军出来投降,可是,里面没有丝毫回应,谢里登暗自诽腹法军可能是没听懂德语,可是一时间也找不到会说法语的人来了。
谢里登遂下令炮击教堂大门,一枚炮弹轰然爆炸,教堂的大门随之粉碎。激战后的法军因为没有得到及时补给,已经没有了子弹,见教堂已非安全之地,决定用仅剩的几枚手榴弹炸毁桥梁,以达到阻止德军过河的目的。法军排长带领几个士兵将剩下的手榴弹收集起来带走,吩咐其他士兵继续坚守。他们悄悄的从德军的盲区翻窗脱身,隐蔽的到达了大桥旁找到一艘木船慢慢的划到了桥墩处。法军牌子看着这个石墩心里也是打起鼓来,这么粗的石墩,这几枚手榴弹能炸断吗?他自己也没谱。
谢里登看着法军依旧守在教堂里不出来,只好下令坦克继续靠近伺机开火,就在谢里登打算继续炮击的时候,一阵爆炸声从远处传来,他仅仅只是思考了几秒就猜到了法军的意图,赶紧将自己的猜测告诉了突击小队的队长。
突击小队迅速集合在坦克的火力掩护下绕过了教堂。看到了正在破坏桥梁的几个法军士兵,迅速冲上去,一排冲锋枪猛烈射击,法军纷纷倒地,剩下几名法军趁着同伴的掩护、不顾枪林弹雨,冲向桥头,准备继续用手榴弹将大桥炸毁。这时,突击队员一边射击,一边迅速冲了上去,队长和一名队员眼疾手快,猛地紧紧抱住那名冲在最前面的法军士兵,双方开始激烈地争夺手榴弹,就在这时,手榴弹的引线拉响了,两名突击队员和几名法国兵当场粉身碎骨,而大桥的石墩仅仅只是有了一道裂痕,并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一番火力掩护后,法军士兵已经将最后的弹药打光,只好将枪口插上刺刀与德军拼死一战,可德军小队并不打算与法军肉搏,而是四散跑开,让谢里登的坦克好发挥作用。法军士兵再次被坦克的机枪和大炮压制,眼见事不可为的法军排长只好下令投降。
………………………………
第85章 军情局
奥布里特雷西,法国人,1885年出生于法国北部城市卡昂,父亲曾是法国驻德大使馆职员。奥布里对德国的了解远远超过了对自己的祖国的熟悉程度,在德国的生活期间,他认识了不少德国朋友,包括他的妻子也是一名德国金发碧眼美女。父亲调回国内的时候,奥布里特雷西一家也跟随回到了法国。但是,他的父母突然无故去世,让他的生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他甚至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工作,而父亲的朋友也不愿意屡次施以援手相助。特雷西其实是一个很有政治抱负的年轻人,他只是需要一个发展的平台或一个展示才能的机会。
奥布里特雷西的妻子是一个温柔贤慧的女人,她没有抱怨,也没有被生活所压垮,在特雷西最困难的时候,是她默默地从娘家获得帮助,才没有让这一家人喝西北风。也是在岳父的帮助下,奥布里终于成为了一名政府职员,战争爆发前夕,他正好升任卡昂市政府人事科办公室副主任。三年前,随着法国在抗德战场上的节节失利,奥布里也因为国家安全动员令以少尉军衔、宪兵队长的身份调到前线参战,通过技能培训后现在就任前线某部机关的机要科长。他的前途一片光明,这让他开始慢慢重拾家族荣誉与自豪的信心,他的朋友圈也在逐步地扩大。
机要室的工作量很大,难得有空闲休息一下,奥布里刚想眯一会儿,正在值班的士兵忽然惊喜地指着帐篷外面的一位年轻人对身边的人说:“瞧,鲍里斯来了,这个可恶的家伙总是让人特别地期待,他得给我们发这个月的津贴了。”
鲍里斯是一位来自里昂的阔少,职位并不高,由于年少轻狂,目前只是前线某部的后勤参谋。落落大方的行事风格和挥金如土的气度令政界不少权贵极其仰慕、并与之关系密切,其中还不泛军届高层。奥布里看不惯这种趾高气扬、油头粉面的花花公子,但有时又不免极其羡慕而苦于无缘相识。
前线的战况非常糟糕,英军并不象人们传说的那样英勇无比,在德军猛烈的炮火压制下,英、法两军不得不再次转移指挥中心,奥布里的机要部门必须紧跟指挥部的步伐,但那些笨重的机器和复杂的设备也让他们感到头痛不已。德军的炮声越来越近,奥布里和同事们手忙脚乱,非常被动,正在这时,鲍里斯忽然雪中送炭般地出现:“快!往后勤部的车上搬,好了,别犹豫了,上车吧”……
就这样,鲍里斯从此成为了奥布里特雷西机要科的常客,也成了特雷西最贴心的、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在二人的交谈中偶鲍里斯突然谈及到了奥而里的父母,并从怀里掏出一份绝密文件的手抄本递给奥布里。这是一份法国高层关于法国高层处决奥布里父亲的文件。在文件里,有他的父母涉嫌变节并多次向德国泄露国家机密被秘密处置的所有内容。奥布里看完文件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既愤怒又有害怕,一再逼门鲍里斯从何得知了这些情况,鲍里斯努力劝说奥布里冷静,然后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所有的秘密。
奥布里心象无数把尖刀在绞动,汩汩淌着鲜血,很痛苦,很悲伤,直到现在,他才如梦方醒,父母的离奇死亡,亲友的无故疏远,一切的一切,一度让他迷茫,让他猜测,原来……他为之奋斗、为之流血的政府却是谋杀他父母的凶手,这个事实是他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所谓无知无畏他算是深刻的明白了。在鲍里斯的连番劝说下,奥布里同意暂时放下仇恨,仍然在自己的岗位上默地工作。
鲍里斯经常会送给奥布里一些急切需要、却又无力购买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越走越近,就象亲兄弟一样。与此同时,鲍里斯也会向奥布里提供一些上层领导的帮助,使得奥布里的工作逐渐有声有色,并多次获得升迁的机会,就在协约国齐心协力抵御德国的时候,奥布里因突出的表现被上级看中,直接提拔到协约国前线指挥部负责机要和保密工作。这个职务让他如鱼得水。
晚上,奥布里特雷西正在指挥部一间专门为自己开办的小办公室吃着食堂提供的热饭热菜,一阵敲门声过后,一名下士推开门站在奥布里面前,他敢确信自己从来没有见过,于是开口问道:“哪个部队的?有什么事?不知道这里是禁地?带没带证明?”
下士偏着头问道:“你是奥布里特雷西?”
奥布里没好气的回道:“如假包换,是不是找错地方了?”
下士并没有直接回答奥布里提出的问题,而是走近了一步问道:“您是卡昂人?”
奥布里皱着眉头说道:“是,有什么事情?”
下士还是没有回答,而是问道:“1885年出生吗?”
奥布里终于不耐烦了,正要下逐客令,下士说道:“鲍里斯先生让我向您问好,并让我把这件东西亲手交给您。”说完将一件密封的包裹放在奥布里的办公桌上。
拆开包裹后,瞪大了眼睛的奥布里只是稍一惊愕,立马恢复了常态问道:“哪来的?”说完也不等下士反应,直接将包裹放进了文件柜下面的隔层里。
下士确信自己刚才没有看走眼,也不会认错人才敬了一个军礼说道:“长官,下士唐纳德布莱克向您报道。”
奥布里没有理唐纳德,赶紧走到门口看了看,关好门用低沉得让人发冷的声音问道:“哪来的?回答我,不然我会让你出不了这个门,下士先生!”
唐纳德好像没有听到奥布里的警告一样,非常冷静的地说道:“我是您现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