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霸主德意志-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埃里克瞬间一脸愁容,想了想对安娜塔说道:“找个机会,去把我桌上的几份昨天送来还没来得及签字的文件送到总理那里去,我得避避。”说完也不等安娜塔回复就匆匆的原路返回,然后乘车汽车在特勤人员的保护下又到了总理府。对于埃里克的到来,施特雷泽曼没有半点心理准备,就他所了解的,埃里克现在最怕看见的两个人,一个是粮食部长菲利普谢德曼,另一个就是财政部长亚尔马沙赫特了。菲利普还好,已经在苏德波三国达成友好协约后忙着去督导运输援助的粮食,可沙赫特的难题就没这么容易了,他的问题在于战争能否尽快结束,让国家的金融机制步入正轨。埃里克能给沙赫特一个肯定的答复吗?很明显是办不到的。
看到埃里克出现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古斯塔夫打趣的说道:“总统先生,怎么有空会来这里了?”
埃里克灿灿的说道:“别提了,亚尔马把我的办公室当成他自己的了。”随后又掏出一包烟来问道:“来一根?”
古斯塔夫没有接话,而是拿着桌上的烟灰缸走到沙发边说道:“我就怕你这根烟没抽完,亚尔马就找到你了。”
埃里克耸了耸肩表示无可奈何。
果然不出古斯塔夫所料,一阵清脆的脚步声传来,那是高跟鞋踏在木地板上的声音。埃里克看着疑惑不解的古斯塔夫说道:“是我的秘书,我叫他趁机把文件拿出来送到你这来。”
安娜塔礼貌的敲了敲门,古斯塔夫说了声请进后才非常礼貌的站在门口问候了一声再将文件摆在了沙发前的茶几上,又变戏法一样的拿出一支钢笔。
埃里克非常迅速的将文件签完字交给了安娜塔,还问道:“亚尔马走了吗?”
安娜塔早知会有这么一问,简练的回答道:“沙赫特先生离开了。”
古斯塔夫也好奇的在旁问道:“他真把总统办公室当财政部办公室了吗?”
乖巧的安娜塔微笑着解释亚尔马沙赫特的办公方式是在会课桌上进行的,技巧的挽住了亚尔马沙赫特的名声。安娜塔如此维护他人名声的做法瞬间博得了埃里克和古斯塔夫两人对安娜塔的好感。从古斯塔夫的眼神中,埃里克看到了一种男人都懂的眼神。而埃里克也回了一个我可是有家室的眼神。
两人在眼神交流的时候,房门再次被推开。这种没有窍门报名的做法实在是有失礼节,古斯塔夫正想看看是谁这么不知趣的时候,发现门口站着的并不是别人,而是话题的主角亚尔马沙赫特。
而埃里克没有回头也从古斯塔夫的惊愕表情中看出了是谁。
亚尔马沙赫特,出生于丹麦,在基尔大学和慕尼黑大学攻读过医学和政治学,还在柏林大学考取了经济学博士衔,是一个标准的多面手政客。1908年的时候担任过德累斯顿市的银行副行长,并在那时与埃里克艾德里安结识并一支在经济上给予支持,是埃里克兵工厂的主要融资方。在埃里克服役初就任布鲁塞尔占领区政府的经济顾问,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处理基础。接着在1916年调回国内担任德国国民银行的行长,再次触摸到更大的经济施展舞台。这些丰富的金融经验成了埃里克组建政府的首任财政部长的人选,而亚尔马也很支持埃里克,于是走马上任。在汉诺威时,埃里克还能就布伦瑞克王国一地的经济问题给予亚尔马助力,但是到了整个国家这个层面,埃里克就显得力有不逮,实在是核心问题就是战争还未结束。
如果说仅仅只是因为战时经济问题,亚尔马不会这么纠缠埃里克,而是另外一个问题,埃里克实在是不想触及到,那就是限制德国商界运作模式,这触及到了几乎所有德国上层人物的利益,这是一个连埃里克都不敢得罪的群体,可亚尔马似乎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提出方案,如何执行,成了埃里克的难题。埃里克很想将问题甩给自己的总理,毕竟内阁就是这个作用,可事实上德国的联邦制里,身为内阁总理的施特雷泽曼成了一个总统的话语人,这就是集权的恶果。
亚尔马好像不知道埃里克在躲着自己一般,非常不客气的坐到了埃里克的对面,然后问道:“考虑得如何了?要知道拖得越久,对于国家的经济复苏也就越难。”
施特雷泽曼站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顿时有些尴尬,一个总统,一个财政部长,自己的上下级在总理的办公室里商讨国家事务,无奈的他只好插话说道:“那你们谈,我出去到公园里转转。”
哪知埃里克却说道:“不必了,一起谈谈吧。关于这件事,我也需要让你们知道我的态度。”然后他吩咐安娜塔说道:“叫两个卫兵来守在门口,你就回去吧。”
安娜塔乖巧的带着文件离开了,埃里克才开口说道:“麦克斯已经在英国就和平谈判一事跟乔治首相进行了几次交谈,据他发回的电文中,也曾提到爱德华在途中发回英国的电报里美国外交大使的态度,事情的发展正如我们所预期的进行,但是最终是否还有变数,需要看巴黎的态度,如果他们依旧态度强硬坚决战斗到底,我们也要做好对应的打算。而你,我的老朋友,你的方案是很好,但是别忘了,现在这个阶段任何过激的手段都是不可预知的变数,等战争结束后我们再重新讨论吧。”
………………………………
第95章 停战会谈
伦敦,大英帝国的心脏之地,也是全球的外交中心,这个说法并不偏颇,这是靠着几百年的霸主地位博来的,并非是空穴来风。
从威廉港出发,乘坐英国的铁公爵号战列舰达到伦敦的麦克斯利赫诺夫斯基亲王在大为劳合乔治首相的安排下住进了阿灵顿街的一家旅社,陪同他的还有一个年轻的苏格兰小伙作为照顾他日常生活的佣人,是劳合自费掏钱雇佣的。
在两国还在交战的时候只身来到敌国的首都,需要很强大的内心,利赫诺夫斯基不缺少这种强大,因为他曾经就做出过在上议院当众指责德国将欧洲拖入战火的行为,这已经很大胆了,毕竟德国的大多数权贵都在场,这无疑是在批判那些赞成德国开战并且为其提供财力的人。
远在柏林的埃里克被自己的官员们逼得日子难过,而在唐宁街10号内统战中心的劳合乔治的日子也不好过,11月末到12月的德国大举进攻直接将英法美三国的防线打得四分五裂不成样子。英国发给联军统帅费迪南德福煦的求援电报也是石沉大海,迫不得已的劳合乔治只好与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联名给法国总统雷蒙普恩加莱发去充满斥责的电报,仍旧是收效甚微。
就在这时,联军统帅福煦却让另一侧的法军猛攻阵前的德军防线又不得寸进,这就让英美两军陷入了尴尬境地。援兵没等来,等来了法军独自发起进攻的消息。这让劳合乔治遭到了英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黑格以及帝国参谋总长威廉罗伯特罗伯逊的指责,连乔治五世也因此责怪他当初不该让法国人担任如此要职。
此时的情况万分危机,英美两军被德军大举包夹的时候,德国总统埃里克艾德里安却在全国讲话中透露了和平意向,又让温和派的麦克斯李赫诺夫斯基亲王担任幕僚长,这个风向标立即被劳合乔治紧紧抓住,当即也发表了和平倡议。结果证明他的决定是对的,埃里克总统任命李赫诺夫斯基亲王担任德国代表到英国就和平谈判一事进行磋商。德国的回应和善意让劳合乔治的政治生涯在军事决断的失误后又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既然战争的手段已经不太可能,就让外交解决吧,这是英国人民的普遍呼声,多年的战争已经磨灭了他们仅存的斗志。
受到格外礼遇的李赫诺夫斯基表现出了该有的从容和自信,这与埃里克的支持非常有关系,他现在代表的是埃里克总统,更是代表着德国进行谈判,而就目前的战争态势分析,德国已经处在了有利地位。
劳合乔治带领着战时内阁的成员在门口迎接麦克斯,在劳合乔治的介绍下,麦克斯纷纷友好的结识了一番,接着穿过拥挤的走廊。麦克斯发现这里的人似乎多得不正常,这里他也来过,不过想想现在的情形和劳合乔治的财力,雇佣这些人手短时间里还是不成问题的。一行五人穿过了拥挤的走廊后来到了屋后的花园,这里也被劳合乔治当作了办公场所。
一张圆桌上摆放着可口的糕点和茶饮,可五人的心思都不在这上面,而是当务之急的和平。
麦克斯发现在座的包括自己也只有五人,据他了解,劳合乔治组建的战时内阁应该是五人,在这里的是枢密院议长及上议院领袖寇松勋爵,战时内阁财政大臣及下议院领袖安德鲁博纳劳,还有工党党员阿瑟亨德森。
麦克斯疑惑的看着劳合乔治,后者也反应了过来说道:“没关系,米尔纳勋爵正陪同陛下作为传递我们这次谈判内容的代表。”
麦克斯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这种说法。其实劳合乔治仅仅只是和麦克斯单独会面交谈了几次,两人的谈话只是一次铺垫,也是提前演练,在一切还不能拿到台面上宣布的时候,提前的沟通和一致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大国间的外交法则。以劳合乔治为首的战时内阁五人,三人来自保守党,一人工党,作为首相的劳合乔治则是自由党党魁。而未到场的米尔纳勋爵其实是代表着国王乔治五世,这是政治妥协,也是一种获得支持的手段。
麦克斯确信自己只要能够让眼前的四人答应,乔治五世更加不会反对。
就在大家保持沉默的时候,劳合乔治钦点的和事佬工党党魁阿瑟亨德森首先开口了,而且一开口就让麦克斯觉得不可思议。
“尊敬的李赫诺夫斯基亲王,德国总统埃里克先生在对待工人的举措上树立了榜样,我代表英国工人党感谢艾德里安总统为此做出的表率和贡献。”亨德森这话说得非常顺口,更是他内心的话,毕竟埃里克对待工人的待遇确实要比英国更好。
麦克斯微笑着说道:“亨德森先生的话我一定带给总统先生,而且我也希望能尽快的结束战争,因为只有结束了战争,我们的人民才能吃得饱穿的暖,才有工作,对吗?”前面是说给亨德森听的,而后面则是麦克斯在做表态了。
劳合乔治作为这次和平磋商的主要发起人也开口说道:“麦克斯先生,和平大家都想要,我想,英国的态度也很明显了对吗?”大卫没等麦克斯开口又接着说道:“不知道德国能否就和平一事做出一些表率,就像贵国总统对待己国工人那样?”
大卫的意思就是想说,德国能否作为表率停止目前的军事行动。
麦克斯心想你这话说得可真要脸,却不敢明着说出来,又不能不说,只好反问道:“如果德国停止现在针对英军的行动,英国能够给出一个什么样的理由让我可以建议艾德里安总统暂停行动呢?”
劳合乔治没有接话,而是补充说道:“是针对所有国家的军事行动,不只是英国,这才是和平的姿态,不是吗?”
只见麦克斯摇了摇头说道:“不可能。谁愿意和德国达成和解,谁就能成为德国朋友,现在的德国在艾德里安总统的带领下已经不同往日,请大家相信我们的诚意。”
大卫其实没有想过麦克斯会答应,只是忍不住还是提了出来,然后接着说道:“英国的诚意难道亲王看不出来吗?”
麦克斯点了点头说道:“若非如此,艾德里安总统不会让我来伦敦的,不是吗?我有一个提议,希望大家考虑一下。德国暂停对英军事行动,英军需要在接下来的48小时里从联合军中脱离出来并有序的撤回国内。不然我方的进攻依旧会继续,我想最后的结果是你们无法接受的。”麦克斯一边提出一个苛刻的方案一边威胁,算是开大价码坐地还价的意思。
劳合乔治很想一口否决这样的提议,但是想着那些远在他乡的英国远征军因为匆忙撤退丢失物资后还陷入了困守。130万人的物资补给不可能在短时间全部顾及到,而被分割了战线的英美大军也没了一条法国本土安全陆地的补给线,全靠海运又缺少足够的港口,运输能力大打折扣。不等德军进攻,英军就得饿死一批,而美军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指望现在的英美两军进行突围行动无异于自杀,真要这么干,他下台是小事,恐怕会被千刀万剐。劳合乔治陷入了两难,到底是答应呢?还是拒绝后再谈条件呢?他拿不准,怕惹怒这位看似温和的亲王,如果一旦惹恼了麦克斯,后果对于双方都不利。
………………………………
第96章 英德停战会谈风波
有人会有疑问,英国如此大张旗鼓的与德国进行单方面的和平会谈哪怕是邀请了美国参加,但是法国呢?如果真的有人如此询问劳合乔治,后者一定会暂时忘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狠狠的扇对方一巴掌,可能还会冲上去踹上几脚泄恨。
与劳合乔治有同样心情的占据了英国绝大多数人,因为法军不顾英美两军的死活拒绝派遣援军后独自发起进攻遭到失利让整个协约国战线陷入混乱,这其中遭受最大损失的当属英国的殖民地澳大利亚组建的澳洲帝**,如此霸气的名字其实是指的母国大英帝国。
在这次的混乱撤退中澳洲帝**竟然被一个不剩的全部被俘,知道此事的原委后,澳大利亚代表跑到法国驻伦敦的大使馆想要理论被据在门外,因为法国人觉得一个英国的小弟实在没有和自己平起平坐的身份。此外同澳大利亚一同抗议的还有加拿大的代表,不过这场闹剧在劳合乔治的解围下草草收场。
劳合乔治当然也气,但是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有被围歼危险的英国远征军,其他国家的死活,他早已经甩到了脑后,他是英国的首相,只对大英帝国负责,该死的,不听劝的法国人,自己愿意找死谁他是不会去拉了。
劳合乔治早在萨拉热窝危机升级之时就曾明确表态反对英国加入战争,只是随着事件升级,再加上德国入侵永久中立国比利时让英国作为其保护国不得不加入了战争。什么情况就做什么事的劳合乔治也曾试图在军事上获得胜利后再构建一个“永久的和平”,可是就现在的情况而言,失败了。
麦克斯的提议并不好,甚至应该所很糟糕,在场的五人都陷入了沉默,毕竟撤回英军的决定太大了,哪怕是他们四人统一了态度也会遭到军事将领们的反对,至少英国三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黑格就会反对。
劳合乔治最后摇了摇头说道:“英国撤军的条件必须是在我们双方签署了条约后才行,在此之前,我也无能为力,希望你能理解。”
麦克早就料到会是如此,只是劳合乔治并未在此基础上谈价码,他转而又说道:“这很简单,我们双方签署一个协议,英德双方单独签署的协议。”
劳合乔治饶有兴趣的问道:“什么协议?”
麦克斯喝了一口茶又清了清嗓子后说道:“英德停战协议。”接下来的反应就很热闹了,四人异口同声的说道:“不行。”
麦克斯也不奇怪他们的反应,而是耐心的解释道:“据我所知,英国并未与法国签署任何军事互助条约,英国也并非是以法国的盟友参战,对吗?”
只见亨德森接口回道:“确实如此,德国入侵比利时才是英国参战的原因。”
安德鲁劳本来很少插话,此时也忍不住说道:“若非愚蠢的凯撒进攻比利时,英国绝不会参战,更不会有现在的惨状!死去的无数冤魂全是因为一个愚蠢的残疾人和一个又肥又蠢的胖子做出的一个愚蠢不堪的决定。”
麦克斯听到安德鲁安劳的这番话后瞬间脸色铁青,全因为前者辱骂了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哪怕已经退位了,这也着实让麦克斯这个皇族难以接受,气氛一度冷了起来。
寇松勋爵坐在麦克斯的正对面,将他的整个表情都纳入了眼中,知道安德鲁劳说错了话,急忙补充道:“这些都是过去了,我们没必要为这些过去的事纠结,安德鲁,冷静点。”
麦克斯知道寇松是在解决,而且他也没打算使性子,不然他真的会拍桌子后再离开。麦克斯深吸了一口气后冷静的说道:“艾德里安总统就德意志帝国嗯,凯撒威廉二世入侵比利时一事深表歉意。”劳合乔治四人对麦克斯刚刚说的话根本就不在意,比利时的死活跟他们完全无关,若非是在1839年签署了保重比利时永久中立的条约,恐怕德国入侵了比利时英国也不会插手陷入泥潭。
麦克斯转而又接着说道:“如果英国愿意同德国单方面签署停战协议,德国可以从比利时撤军,并允许英军在现有占领区内自由活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我国士兵的护送下前往比利时休整。”
劳合乔治立即被这个方案所吸引了,麦克斯说得一点也没错,英国的参战完全是因为德国入侵比利时而被迫为之,只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撤军还不够。
劳合乔治顺势说道:“德国对比利时遭受的损失如何答复?”
麦克斯胸有成竹的说道:“艾德里安总统会欢迎比利时国王夫妇回到自己的国家,帮助自己的臣民清扫战乱的痕迹。而德国会无偿提供比利时所需的一切,直到德国认为比利时已经完全恢复正常运作之后。”接着他又说道:“对于英国遭受的损失,德国也愿意提供赔偿,弥补之前犯下的错误。”
麦克斯话说得漂亮,但是对于这些个老政客来说,一个笼统的赔偿是得不到回应的,除非双方拟定具体的数值和条款,还有期限。
劳合乔治其实心里已经非常满意了,这已经达到了他的预期,为了赶紧解决目前的困境,他也不再纠结,于是站起来说道:“感谢你,麦克斯先生,非常感谢你的努力和付出。德国由你出任代表是德国的幸运。”
麦克斯也站起来与劳合乔治握了握手说道:“不,这是我们共同为了和平这个伟大的事业而做出的努力。”
英德双方的谈话内容迅速被译成电报发往各方。
乔治五世也同样的知晓了全盘的谈话内容,表示可以接受。
法国的情报部门在破译了这条电报后,总统雷蒙普恩加莱直接把英国驻法大使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痛骂了一番,无耻、卑鄙的字眼不绝于耳,可英国大使并不打算和这位自大的总统有什么交谈,不然他免不了要回国后遭受人们的指责。
这就是法国咎由自取,也是马克斯霍夫曼当初制定巴黎行动中最好的一种情况,迫使法军孤注一掷的认为德军南部一带缺兵少将,而急于要打破僵局的法军会上当,而不是给予英美两军支援。法国这次的冒险行为显然被英美两国的人民记恨了,同样的,两国高层也开始有意疏远法国而获得本国民众的支持。
而作为英国的盟友美国,同样也从爱德华收到的电报中看到了英德双方的谈话内容,对英国单方面答应签署停战协议有点愤慨,毕竟拉美国入伙的可是英国。可是英国却在不顾美国的情况下单独与德国达成了停战,这听上去有些太不可思议。只是过了不久,又一封电报从伦敦传来,德国愿意和美国达成同样的和平条款,并愿意美国此次的远征军所花费的所有开支,这让美国大使犹豫了,毕竟一切都来得这么突然,就如同美军的防线崩溃一般突然。
美国会答应吗?
………………………………
第97章 拒绝和谈
约翰约瑟夫潘兴,美国在欧洲战场的远征军总司令,此前参加过许多大大小小的边境战争,算得上是美国能拿得出手的最好将军,可这位荣升远征军总司令的潘兴将军似乎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自认履历不输他人的潘兴在初到欧洲西线战场的时候就已经觉得对战争陌生了,这是一种全新的战争模式,是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其战争的惨烈程度也是他不敢想象的,但哪怕是百般不适,潘兴依旧尽职尽责的为保护美军士兵而努力,只是这位高傲的准将先生不太喜欢被英法两国指挥,所以许多的军事行动都是自行决断。
巴黎行动前,美军还能装模作样的防守着自己的阵地,可巴黎行动后,美军已经找不到可以稳定的落脚点。
被德军赶到海边的美军因为缺少必要的电台所以一直是由传令兵将需要传递的消息交由友军英国来代为发回国内,内容很简单,事已不可为,美军需要尽快撤离欧洲大陆避免全军覆没,哪怕是现在潘兴也没打算就德军的大好形势答应德国的求和,他是将军,更是军人,以打仗而生存。美国参战仅仅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光训练士兵就花去大半年,以潘兴的预计,美国的实力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美国完全无需担忧德国会赢得这场战争,所以他在回复陆军参谋部和威尔逊总统时都明确的表示美军可以继续战斗下去,只是目前需要转移,以求在其他地方继续获得突破。
劳合乔治并不知道这位美军远征军总司令竟然在回复美国高层时是抱着如此心态的,不然他有可能会截住信件,因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