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霸主德意志-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治疗的后期,虽然伤势一直未能完全痊愈,但为了让威廉勒布有一个良好的心情和治疗环境,埃里克同意让他回家继续养伤,因此,威廉勒布便一直只能赋闲在家。
埃里克总统的工作非常繁忙,汉萨菲尔特宫几乎每天都有国宾接待,虽然内阁总理施特雷泽曼能够独当一面,但有时候还是必须有国家总统出面。但是,不管有多忙,埃里克和夫人黛娜还是偶尔抽空去医院看望自己的开国名将。此时的德国还没有什么高级营养补品,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作为礼物,他们只能凭着相互的理解与支持、更多的是知遇之恩进行交流。
威廉勒布是一位出了名的闲不住将军,在汉诺威时,他还不能下床就让轻伤员扶着他归队,所以埃里克才一定要把他转移到柏林第一医院,以便亲自管束,可是,习惯了部队铁马钢马生活的威廉勒布将军,特别不喜欢医院的嘈杂,几次开小差溜号,尤其是在柏林第一医院后期的表现更是让医护人员大伤脑筋,稍不留神,他就偷偷溜出了医院,好几次都是埃里克亲自派人在柏林卫戍区将其“逮住”,然后送回医院。
威廉勒布将军不肯安心好好疗养、屡屡脱身潜回柏林卫戍区观看部队操练,让埃里克不得不痛下决心,下令把当初在国家统一战争中与威廉勒布同样在战场奋勇当先、拼死搏杀、也同样屡立战功的另一员虎将调回来监督他养病。
埃尔温维茨勒本接到这个命令的时候有点哭笑不得,但是威廉勒布作为他的同僚和战友,有时候更像兄弟,所以,接到命令后,他没有提出异议,非常及时地赶回了柏林。有了埃尔温维茨勒本的陪护,威廉勒布的疗养才算真正获得了明显的效果,尤其是回到家中的后期康复,更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至少维茨勒本能够让威廉勒布安下心来静养,也能基本上服从医护人员的诊治。
得到维茨勒本的陪同与监督,威廉勒布也很快就掌握了国防部和边防各部队的发展情况,始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归队。
8月底是德国体感温度最舒服的季节,威廉勒布每天早上都会在自家门前的小树林里进行轻微的跑步煅炼,这时,维茨勒本也会积极陪同。一天中午,主治医生在小树林里找到了他们,并郑重宣布威廉勒布身体的各项指标已经基本恢复,只要平时注意保养,可以正式结束治疗。这份份声明刚刚宣布,威廉勒布便心急火燎地拉上维茨勒本,离开家人赶到了汉萨菲尔特宫,并要求马上觐见埃里克总统。
身穿德国国防军中将礼服的将军虽说在国内、尤其是首都柏林并不少见,但要细看人家胸前的勋章都有哪些属性,尤其是将军级军官中,如果是挂有重大战役或因功负伤的高级别勋章,无疑都是国防军的中流砥柱,地位和影响都非常高。总统府的卫兵长期在上流人群中当差,当然懂得这些门道,于是非常敬重地请威廉勒布和维茨勒本两位将军在会客大厅里稍候,并把他们要求觐见埃里克总统的报告传达到了总统办公室,身为办公室主任的安娜塔对威廉勒布这个名字感到很陌生,于是,又立即报告了总统埃里克。
此时,埃里克总统刚刚参加完一个由内阁总理施特雷泽曼主持召开的重要会议,正在签署与捷克、奥地利等国家关于在柏林设立大使馆的报告。完了还要赶往附近几个工业区检查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除了吃饭和睡觉,埃里克似乎就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艾娜塔的报告让埃里克总统非常吃惊,没想到这个大难不死的家伙终于恢复健康并可以回来帮自己挑起大梁了。埃里克高兴地让艾娜塔将两位将军请到自己的书房,自己随后就到。
维茨勒本其实也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埃里克艾德里安总统了,自从德意志联邦国家防军授衔仪式完毕后,他一直在边防第一线带兵,如果不是因为威廉勒布的重伤治疗问题,他也许不会这么快再见到埃里克总统,因此,他也感到非常的激动。
对于威廉勒布和维茨勒本两位将军,埃里克自然非常熟悉,作为自己起兵初期的部下,尤其是深得信任的爱将,埃里克是不可能忘记的。威廉勒布在柏林的整个治疗过程,埃里克都会和夫人随时关注,有时候还会抽空亲自前往医院探望。威廉勒布是个闲不住的勤奋型军人,而且喜欢开动脑筋思考总问题,带兵打仗更有非常独特的一套,随着的伤情的逐步稳定,埃里克也悄悄地给他规划了一个去向。
埃里克艾德里安要建设一支德国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部队,一支能够深入敌后的部队。一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部队,一个只有威廉勒布这样骁勇善战、敢打敢拼的人才能带领下的部队,虽然这支部队的规模暂时还不是太大,却是一支能左右战争胜负的关键部队。埃里克知道威廉勒布一定会成为这支部队的灵魂,这支部队的名称已经想好,那就是德意志联邦国防军空降部队。
成立这样一支特殊部队是在与国防部长勃劳希契、陆军元帅伦德施泰和参谋总长马克思霍夫曼特等军内高级将领们反复磋商后拍板的,此时,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这个方面有过哪怕一丁点的经验,甚至连想都不曾想过。可是,埃里克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他不但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成功。
福克飞机制造公司研发生产的超大型200侦察机下线后,首飞非常成功,接下来的长时间连续试飞,情况也都表现优秀,获得空军质量认可,并已进入量产和逐步列装空军部队。埃里克专程从柏林飞往什未林,通过仔细观摩后,对该飞机的性能和作用赞不绝口。受到国内许多伞降爱好者悬崖跳伞运动的启发,埃里克思路大开,有了更加大胆的想法,他要开世界历史之先河,成立国防军伞兵部队,也就是空降兵部队。
有了想法的埃里克,开始积极考虑将军人选,只有把这支部队的灵魂找到,这支部队才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埃里克几乎不假思索地想到了威廉勒布,他觉得也只有威廉勒布才够得上第一选择。第二选择是他的战友埃尔温维茨勒本,虽然埃尔温维茨勒本缺乏威廉勒布的狠劲,但却有威廉勒布不曾具备的谋略,如果两者能够融合,那就德国空降部队最好的搭配。所以,埃里克想到了让维茨勒本去陪同威廉勒布疗伤,实际上也是在让这一对分开一年多的老战友再度磨合,为自己谋划的奇迹部队充当灵魂人物。
威廉勒布和埃尔温维茨勒本在安娜塔的带领下,七弯八拐地走进了总统埃里克的书房。
无数次听说过这个神密的地方,却也是人生第一次走进这神密的汉萨菲尔特宫,更是第一次走进这么神圣的内室,这位久经沙场的将军有些局促起来,毕竟在这种地方让这位权倾德意志的总统接见,威廉勒布终于发现了自己的缈小。
埃里克艾德里安现在已经是德意志联邦国家总统了,不再是从前帝国最年轻元帅,所以他再怎么大大咧咧也得小心翼翼,毕竟现在已经今非昔比了。但是,埃里克却并不是威廉勒布这样想的,在他的眼里,威廉勒布仍然是那位敢打敢拼、一往无前的勇士,更是他今后的左膀右臂。
相比之下,维茨勒本倒要大方得多,给总统敬礼的时候也非常专业。威廉勒布一年多没有在部队生活,许多部队条令条例、内务要求、队列和行进方式都已发生根本性改变、或是更加正规化,让威廉勒布感觉自己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埃里克知道威廉勒布觉得很尴尬,赶紧让他放松放松,并告诉他还和以前一样,可以自由奔放,并带头唱起了当时国民军在行进时经常唱起的汉诺威民歌。
维茨勒本和威廉勒布也跟着轻轻哼哼,没多久,三个人便在汉萨菲尔特宫放声歌唱起来。
………………………………
第145章 伞兵
不知道什么缘故,我是这样悲哀,一个古代的童话,萦回脑际不能相忘。凉气袭人天色将暮,莱茵河水静静北归群峰侍立,璀璨于晚霞落晖……这首德国早期家海涅的名诗,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后来被人们谱曲传唱。
埃里克最初起兵之时,国民军还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军歌,一天,大部队在战斗中遭到艾伯特顽军的三面夹击,受了重大的挫折,不得不撤退到高山密林中宿营。静静的夜晚,莹火点点,凉风阵阵,士气非常低落,忽然有一名士兵轻轻唱起了这首德国古老的民歌,接着,很多人也跟着吟唱起来。悠扬婉啭,凄美动人的歌声鼓舞着全体将士,后来,每当行军或宿营时,国民军队伍都会不约而同地唱起这首脍炙人口的老歌。
威廉勒布今天显得非常开心,这是他重伤出院后第一次找到激情澎湃的感觉,就象回到了一年前冲锋陷阵的战斗生活。他是个急性子,歌声一停,便开口找埃里克总统要工作。
埃里克快步走到一个大型墙壁灯光屏前,忽然改用极为严肃的口吻:“两位将军请过来一下,你们看,这是欧洲目前还没有广为流传、但正在悄然兴起的悬崖跳伞运动,如果我们把它利用在军事上,这就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我们的伞兵可以机载投送到敌人的后方,对敌人的指挥机关或重点目标实施突然袭击,甚至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改变战争态势。现在,将军们可以展开一下自己的想象了。”
维茨勒本对悬崖跳伞略有耳闻,也知道这是企业家们为了产生轰动效果而支助大胆平民进行的一项促销活动,目前还属于非法性质,也是一项耗资很大的项目,但并没亲自接触过这类运动,而威廉勒布则是闻所未闻。不过,两人在里克的讲述中似乎听懂了其中的意思。维茨本说:“总统阁下一定是想让这项运动正规化,并纳入军事训练中,成为空军未来的一个革新体系,我觉得这个想象非常新颖,非常富有创造性,这太好了总统先生。”
埃里克认真地说:“埃尔温维茨勒本将军说得非常没好,这种士兵叫伞兵,部队对外的名称就叫国防军空降部队。但是,现在这个部队还没有寻找到合适的灵魂人物,需要一位对国家和总统忠心耿耿、敢挑重担的将军挂帅,不,是两位将军。”
威廉勒布略带生气地说:“尊敬的总统阁下,难道威廉勒布对您和德意志联邦国家不够忠诚吗?您是不是还在寻找您认为忠心耿耿的人选而从来没有用正眼看过我和埃尔温维茨勒本将军?”
这可是埃里克最想听到的话,于是,他看了看埃尔温维茨勒本和威廉勒布,非常严肃地说:“两位将军的忠勇是不容置疑的,除了二位将军,还有谁更值得我信任呢?我的确非常想让二位将军挑起这付重担,但不知二位将军是否有足够的信心,这非常重要我的将军们。这支部队目前不需要太庞大,而且,在保留级别的同时,你们的职位也并不会太高。”
威廉勒布和维茨本两人猛地从座位上站立起来,异口同声地说:“请尊敬的总统阁下放心,我们非常愿意挂帅,从明天开始我们便到各大院校或部队挑选伞降人才,尽快成立德意志联邦国防军空降部队,并把这支部队训练成优秀尖兵,为国家和总统服务!”
埃里克非常高兴地说:“很好我的将军们,我的兄弟,等的就是你们这句话,不过,部队成形暂时不必过急,你们可以先去悄悄观摩一下民间非法悬崖跳伞活动,把所有器材、动作、气候等要素搞清楚,然后将资料写成一个报告,对了,可以先摸清那些悬崖跳伞人的住址和家庭情况,并与他们多多进行交流,毕竟他们非常有经验。”
威廉勒布一蹦三尺高,兴奋极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埃里克总统会把这么高度机密的部队交给自己,这是他和家族的荣耀。
空降部队组建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悄悄进行,威廉勒布和埃尔温维茨勒本两人身着便装,走出营区,多次观摩民间的跳伞活动,然后又找到几位民间跳伞高手,主动拜师、虚心学习,没多久,威廉勒布和维茨勒本两人便很快掌握了悬崖跳伞的技巧。
经过多次大胆试跳,两人的跳伞技巧已经越来越娴熟,得到了师傅们的一致盛赞,也为今后的伞兵训练积累了丰富的跳伞经验。
通过对气流、风向、风力、地形、天气的研究和分析,专家们发现从飞机上进行跳伞更优于悬崖跳伞,并对今后的伞兵训练教材进行了系统编纂,也对跳伞动作进行了统一规范。为了尽早掌握空中跳伞技巧,在埃里克的帮助下,福克公司研制的全铝结构4引擎单翼飞机通过对尾舱门的修改,很快便生产出了第一架适宜于空降人员出舱的大飞机。威廉勒布和维茨勒本两人非常兴奋,并在埃里克总统亲自参加的观摩中完成了数十次大飞机投送的空中跳伞,自此,空降部队的组建变得越来越接近现实了。
刚开始,空降部队人数并不太多,按照埃里克艾德里安的要求,以试验为主,而且埃里克也不想让这支部队过早地向外界暴露,所以,只要求组建一支小规模的军官训练营,由威廉勒布和维茨勒本两人担任正副营长。
第二天,德意志联邦国防部发布了建国史上两个最低调的人事任命。国防军中将威廉勒布将军接到了一份教导营空降部队营长的任命书。他的老战友埃尔温维茨勒本也收到了同样的任命书,并担该营副营长。
获得正式任命后,两位将军迅速拿着埃里克总统的手令要求国防部长勃劳希契和内政部长汉斯路德进行帮助,在全国各地高校和部队招募第一批特殊参训人员。
对于这个任命,威廉勒布没有有任何异议,现在就是让他当一名普通士兵他也会乐于接受,更何况有埃里克的一番前景描述,让他感觉使命非常神圣。威廉勒布和埃尔温维茨勒本兴高采烈地走马上任,让很多军内人士都感到惊疑,不明白这两位曾经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军中名将,怎么会愿意出任一个小小的营长和营副。
其实,这个小小的副营长对于埃尔温维茨勒本来说意义极其重大,他非常清楚,这项工作唯有值得总统放心的人才有可能胜任,同时,他和威廉勒布将要完成的这项目任务必将改写德意志联邦国防军的历史,也是一个让世界改变认知的历史。
埃里克的计划是首先培养第一批空降兵指挥官,也就是空降兵教官。这批学员可以从现役部队选拔,也可以将目光投向全国各大院校的毕业生。然而,威廉勒布和埃尔温维茨勒本还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所有新招募的学员必须克服心理障碍,胆大心细,吃苦耐劳。
新招募的伞兵们一律为普通老百姓的装束,按照最新编纂的教学大纲循序渐进、稳步施教。通过严格的体能训练、心理障碍训练和地面跳伞训练后,学员们才正式登上飞机,并完成了他们作为德意志联邦国防军空降兵的处女跳。
教导营是德国空降兵的摇篮,也是为空降部队提供教官和空降部队指挥官的大熔炉,并直接决定德意志联邦国防军的战斗力,更是未来两国交兵时取胜的关键,用埃里克一贯的说法,兵看将,将看兵,只有强将手下才没有怕死的士兵。士兵和指挥官的素质才能决定武器的综合杀伤力。
教导营第一批学员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这些学员或成为部队指挥员,或留在教导营执教。然而,空降部队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作为空投作用的大型运输机,不久,勃劳希契给福克飞机制造公司下了第一笔订单,要求在全铝结构4引擎单翼飞机的基础上采用更新的性能和指标。福克飞机公司接到订单后立即马不停蹄的开始了改进性研究,动力方面无法在短期内改观,他们仍然采购了本茨公司与埃里克公司携手研发的大功率发动机。
空降部队在威廉勒布和埃尔温维茨勒本的带领下,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并掀起了一批批以老带新的练兵热潮,当一朵朵盛开的蘑菇从天而降时,埃里克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然而,从无止境的埃里克又把目光投向了同属天空的另一款新杀器,那就是空军必备的大型轰炸机。
一战时期,轰炸机仅仅只是一个初来乍到的毛头小子,但在战术的运用上却逐步得到了各国的重视与青睐。作为轰炸机,往往受到地面防空火炮和空中作战飞机的打击和封锁,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防护措施便显得非常重要,因此,福克在飞机发动机不断提升推力的同时,采用更加坚固的特殊钢材,埃里克极为重视,并多次亲临现在进行指导和规范,不想让任何一个疏忽让飞机带着问题飞上天空。
气候条件、载弹量、投弹精准率等也是限制轰炸机完成任务的主要因素,但现在的航空轰炸机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领域还在不断探索中。埃里克当然明白这些问题客观存在,但还是对福克飞机公司再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必须在这一方面走到世界的前列,即刻组成专家团队,努力攻关,并在研发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埃里克要着力于一支强大的空军部队。
………………………………
第146章 军事演习
自从埃里克艾德里安上台执政以后,随着国内政局的稳定,首先调整了德国的国际外交大战略,积极主动靠拢西边的英国和南面的意大利的同时,表面上开始高调反对苏联,以此获得英国和法国的放心。
实际上,德国一直暗中与苏联保持着紧紧密的商贸和外交关系,只是在表面上做得非常巧妙。选择靠拢意大利是因为其意识形态都属西方国家体系,与德国的发展方向有着很明显的相似性。靠拢英国则是为了增加德国在欧洲的外交空间,毕竟英国曾经主导了欧洲和世界的政治局势,是国联权力的中心,至少现在美国目前还不具备成熟的领导经验。
违反“柏林和约”条款和联合大英帝国平衡欧洲,这两项措施对法国影响都非常大,迫使法国放弃敌视德国并追随英国对德国进行妥协。但是,法国人并不是傻瓜,在法国人看来,一战虽然遭受了重大损失,但也获得了丰富的经验,那就是积极防御,只要防御到位,德国人就必将在冲破这层铁布衫时付出巨大代价。也许法国在经济、工业、本土人口实力上不足以匹敌德国,但军力却并不弱,因此,打好防御战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如果法、德磨擦时法国能得到英国支持,打败德国就有了一定的把握,否则只能听从上帝的安排。但是,法国人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能够把德国的注意力转向东部,让德国人与苏联火拼,法国就能稳稳掌握欧陆的霸权。因此法国总统普恩加莱宁愿牺牲一些对法国并不是特别友好的欧洲国家,例如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等,也要与德国在表面上搞好关系。
埃里克更不是傻瓜,他无比开心地接待了普恩加莱的总统特使,而且是亲自接待,并颇有深意地表达了他对德、法改善关系的迫切需要。当法国总统普恩加莱和老总克里蒙梭变得不再在意捷克等国的感受时,外交部长米米却正在加紧对捷克、奥地利、匈牙利的访问,并在广泛的范围内进行了深度合作。
德型坦克在实现对奥地利交货后,最终还是拿到了捷克的定单,在古德里安新型坦克设计出来的同时,埃里克当即同意了将德型坦克生产线转移至捷克生产。这样将会给德国带来很多便利,首先是便于国内制造产业获得及时更新的机会,并更有利于德国参与通过捷克的原材料转手交易获得更多的原材料输入,然后是加强德捷之间的友好往来,以减少东部苏联影响。
法国总统普恩加莱以抛弃捷克等国也同时换取了英国呼应,并拉上英国签订集体安全条约,以此共同制约德国,然而,这一举措正中了德国的下怀。埃里克一方面真心抨击“柏林和约”对德国的不公平,一方面假装中断了与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合作,然后,悄悄通过捷克这一途径继续与苏联保持着长期的经贸与外交关系。
英、法两国并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而是为此大为宽心,因为只要德国宣布中断了与苏联的友好关系,德国就只能被绑架在欧洲共同命运的战车上,这是英、法两国一直以来的心愿。德国似乎很听话,英国也产生了极大兴趣,于是,英国开始考虑缓和“柏林条约”对德国的海军限制,同时公开签订了英、德海军合作有关条约,显而易见,英国扶持了德国,同时也希望德国能成为英国的真诚伙伴。劳合乔治的午餐同样不是免费的,有德国共同对抗来自其他强国的海上竞争,英国的海洋信心就会更足,因为许多新兴国家已经具有了非常雄厚的海上实力,而英、法两国目前的能力还无法保证海外的利益,如果再加上德意志联邦,大英帝国在大西洋的地位才有可能得到保障。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当然也非常清楚与德国合作会有一定的风险,但至少能暂时缓解海外的军事压力,因为英国目前的海军任务远远超过美国,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主要是海外支点相隔遥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