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术宗师-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玉常?”王五沉吟了一下,点头道:“嗯,这孩子的实力的确是不错,有他替你管理镖局,也不是不行。也罢,那你就向玉常交待一下,然后跟我们一起去bei jing吧!”

    “大师兄!”却是王若道提议道:“我觉得我们人手还是不足,你不如把七师弟和婷婷也叫上吧!”

    尚云祥闻言不由皱了皱眉头:“你要我们带上城子和婷婷一起去bei jing?”

    “是的,城子长相敦厚,在师兄弟们中又比较能说会道,而且也很能打,这对我们的用处很大。至于婷婷,此次bei jing总会有些事情是我们男人不方便做的,有个女人就会方便许多,何况,我们这些大男人这一路上也需要有个女人照顾。”

    尚云祥想了一想,点头道:“好吧,既然你这么想,那就随你吧!”

    张城和卓婷婷得知因为王若道的提议,尚云祥同意带他们去bei jing,喜得都差得要跳起来。李星介、郝思光等也想去bei jing的师弟们则是双眼“幽怨”的瞪着王若道,令王若道感觉毛骨怵然。

    尚云祥向马玉常交待了一切事宜,并嘱咐了李星介、郝思光等师弟们几句后,即跟王若道等人起程了。

    因为谭嗣同是病体刚痊愈,同行又有卓婷婷这个女孩子,尚云祥即租了辆较大的马车,一行六人都坐上马车,向bei jing驶去。

    因为有过金六的事件,再加上王若道上次对维新变法运动的分析,令王五一行人都意识到此去bei jing危机重重,故众人都有点紧张。卓婷婷甚至提议改走夜路,或是伪装一下身份。

    不过王若道却反对道:“这样未必有用,敌人真要是想对付谭先生的话,走夜路或是伪装身份只会给他们提供方便。实际上,我认为王师伯和谭先生你们之前就做错了。你们以为地方官员大都是守旧派的,所以一路上瞒着他们,就算被山匪追杀也不请他们派官兵来护送。但是你们忘记了谭先生是皇上亲自下旨宣诏入宫的,皇上目前虽然还没有实权,但仍然是天下之主,那些地方官员仍然是他的臣子,在太后没有发话之前,除非他们想造反,否则是绝对不会阻挠谭先生入京的。如果谭先生当时就提出有山匪作乱,要他们派兵护送,他们也没法拒绝。否则传到皇上的耳内,就算皇上一时之间治不了他们,也会令他们不好受。何况有山匪在他们的地方作乱,要是谭先生上报了他们却不派兵保护,反而任由山匪追杀谭先生的话,只怕太后也不好护着他们。但是谭先生一路上瞒着他们就不同了,出了什么事情他们都可以推说不知情。”

    卓婷婷听得有点发愣,禁不住的问道:“若道,你的意思是我们此次去bei jing,要通知官府,请他们派官兵保护吗?”

    “没错!”王若道点头道:“保定到bei jing不过是三百里的路程,是挨着天子脚下的。保定的官员就算再大胆,也不敢无视于皇上的旨意。要是我们通知了官府,这一路上仍然有山匪或是别的凶徒追杀谭先生的话,不要说是皇上,估计太后也会生气。因为从保定到bei jing这条短短的官道上都有人行凶作乱,而且受害者还是被皇上亲自下旨宣诏入京的人。朝廷的脸面何存?真要是发生了这种事情,保定官员的后台再大,也会丢了官职!”

    张城闻言,也忍不住问道:“五师兄,这么我们应该先通知官府,让官府知道我们要去bei jing,并让他们派官兵保护了?”

    “没事,这样看似危险,实际上百分之百安全!”王若道肯定的道。

    谭嗣同叹了一口气,苦笑道:“若道果然是机智过人之辈,这样的明显的道理我居然一直没有想到,还生恐被官府发现我的行踪,真是可笑!”

    尚云祥下车道:“这件事情让我去派吧,保定的知府跟师父有点交情,我也见过他几次,我去见他一定能见得到!”

    “好,我们先在这儿等你吧!”王五说道。

    尚云祥的面子果然够大,办事速度也很快,不到一个时辰就回来了,在他的身后,还跟着十来个带着兵器的官兵。看来尚云祥很顺利的跟保定知府见了面,并按照王若道所教的说法将谭嗣同的事情通知了他,并提出了要官兵护送。保定知府果然无法拒绝,派这十个官兵跟了过来。

    有了这十个官兵护送,这一路上果然没有出过半点事情。只不过这十个官兵是步行,行程不可避免的再次被拖慢了。早上起程,直到第二天中午的时候众人才到了bei jing城。

    此时的bei jing城虽然没有后世的规模,但也很雄伟辉煌、气势磅礴,无一处不显耀着这座千古名城的伟大,光是眼前高大厚实的城墙和如巨人一般的城门,就令还没有来过bei jing的卓婷婷和张城心神震荡,难以平静。王若道也为眼前宏伟的bei jing城感到震憾,不过一想到最多两年俄意、奥等八国联军就会攻陷这座古城,并对它大肆掠夺,烧杀抢jian,对这座古城造成无法估计的破坏时,心情即不由沉重了起来。

    到了bei jing城后,一路护送的十来个保定官兵也算是完成了任务,告辞回去了。

    众人都下了马车,谭嗣同和王五走上前,向守护着城门的官兵提交了身份证明,官兵得知眼前的两人一人是皇上下旨宣诏入京的谭嗣同,一个是在bei jing开了顺源镖局,弟子无数、侠名远播的大刀王五后,不敢为难,尊尊敬敬的让他们入京了。

    进了bei jing城,谭嗣同就得去皇宫面圣,而尚云祥和王若道等人得打探李存义的消息,于是众人约好了晚上见面的地点,彼此告辞。

    卓婷婷和张城始终还是小孩子的心xing,第一次来到这座繁荣的古城,一路上东看西看,兴奋得不得了,估计已经将此行的目的忘记了。幸好尚云祥够稳重,对眼前的一切无动于衷,问王若道:“五师弟,你认为我们该如何打探师父的行踪?”

    因为王若道这几天所表现的智慧,尚云祥也不由自主的看重他的意见了。

    王若道想了一想道:“义父在bei jing除了王师伯外,就属与程廷华师伯、耿继善师叔和张占魁师叔的交情最深,对吧?如果义父已经到了bei jing,并将所护的镖送到李莲英的府上了,那么以他的xing格,必会一一的拜访这些师伯和师叔们,我们不如先找这些师伯师叔们打探吧。如果没能找到义父,以这些师伯师叔们和义父的交情,知道了缘故后必会主动帮忙找义父。bei jing是他们的地盘,有他们帮忙,只要义父在bei jing,就一定能找得到!”

    “好吧!”尚云祥点头同意,问道:“那我们先去找那一位师伯师叔呢?”

    “耿继善师叔不是在bei jing开了家四民拳社吗,听说在bei jing的武术家们都爱去那个地方交流,义父以前也常去。我们先去四民拳社拜访一下吧!”
………………………………

第十六章 四民拳社

    bei jing的皇城有四门,正门乃是后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而东门称东安门,西门称西安门,北门称为地安门,亦称后门。地安门是bei jing中轴线上的重要标志xing建筑之一,与正门的**南北互相对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

    在地安门外有个什刹海,在后世乃是bei jing城享有盛名的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景区由前海、后海、西海水域、沿岸名胜古迹和民居民俗生活组成。什刹海景区风光秀丽,被誉为“北方的水乡”,是古都之源、文化之源,是民众休闲、感受历史、享受时尚的胜地。元朝曾依托这一片水域在东岸确定了都城建设的中轴线,什刹海始成为元、明、清三代城市规划和水系的核心。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什刹海积淀了上至皇亲国戚、士大夫下至普通百姓的深厚的各阶层文化。这里的胡同和四合院组成了老bei jing的风俗文化,组成了老bei jing的历史,沿着什刹海迤逦的河沿四周,形成了不规则但密如织网的网状胡同,这些胡同依势而建,自然天成。直到后世,这里仍旧保存着十分难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胜迹交相辉映的历史风貌。亲王府、花园、广化寺、火神庙、钟鼓楼以及银锭桥等古迹都在这一处地方,这些古迹有如一颗颗明珠,将什刹海点缀得美丽灿烂。

    位于地安门外、什刹海旁的火神庙称“火德真君庙”,建于元末。chun夏之际,绿柳披拂,碎影筛金,映照于涟漪之间,南与白衣庵毗连,西与药王庙相望,乃是地安门外著名的古迹。耿继善所创立的四民拳社,正是在火神庙内。

    四民拳社,后称四民武术社称是四民武术研究社。根据后世的有关武术资料记载,四民拳社当时成立最早,建续时间最长的民间拳社。

    耿继善创立这家四民拳社,意在团结武林同道,宏扬中国传统拳术,振奋民族jing神,培养武术人才为目的。

    耿继善,因以形意大枪称著于世,人称“粉面金刚耿大枪”,驰名南北,与“单刀”李存义并为刘奇兰最著名的弟子。因xing情贤达适淡,为人又谦虚仗义无门派之见,故所结交的会拳术的朋友很多。自从他在京城创办了这家四民拳社后,常邀请各门各派的拳术高手来此相聚交流。时间一久,四民拳社即成为京城各派高手最常聚之地,京城的武术人士无一不知。

    王若道、尚云祥、张城以及卓婷婷四人来到火神庙,尚未进入四民拳社,就听到一阵阵呼呼风声和刺耳的兵器挥舞声,间中还夹着少数人的喝彩声。显然,四民拳社此时正有人在较技。

    王若道不由兴致大盛,前世查阅的有关四民拳社的资料,提到常来四民拳社聚会的人大都是这个时代最出名的武术名家。比如形意派系的李存义、张占魁、尚云祥,八卦派系的尹福、程廷华、程有功、刘凤chun,太极派系的杨建候、吴鉴泉、吴图南等人。这些武术名家,无一不是当时鼎鼎大名的技击高手。不过真正让王若道心动的是,当时常来四民拳社的还有一人,就是王若道最崇拜敬仰的国术宗师,号称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的孙禄堂。

    王若道之所以会选择先来四民拳社打探李存义的消息,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在这儿打探到李存义消息的可能xing最大,另一方面却是想见见心中的偶像。

    虽然还不知道此时正在里面较技的双方是什么人,不过听听这惊人的声势,显然正在较技的两人必是顶尖的技击高手。据说孙禄堂年轻的时候喜欢到处踢场子,人到中年后也从来不拒绝与人交手切磋,故这较技的两人中也有可能是孙禄堂。

    想到这儿,王若道禁不住的加快了脚步,从微开的门口挤了进去。

    拳社里面果然有人在较技,而且还有很多人在围观。遗憾的是,较技的两人显然都不是孙禄堂。

    王若道虽然没见过孙禄堂,却在前世时见过孙禄堂的照片,虽然只是老年的照片,不过却也推测得出中年时的模样,明显不是较技的两人。而且较技的两人所较量的乃是长度超过三米以上的大枪技艺。历史上的孙禄堂虽然号称将形意、八卦、太极三门拳术都练至化境,而且刀枪剑戟都无一不jing,不过与人较技时都大都用拳脚功夫或是剑术,鲜有用大枪与人较技的。

    用大枪较技的两人中一人身材魁梧,面如扑粉,这人在王若道以前的“记忆”中却是见过的。这正是四民拳社的创始人,李存义的师弟,也是他的师叔,人称“粉面金刚耿大枪”的耿继善。

    耿继善虽然也是形意拳名家,但是因为平生爱骑马,又很擅长大枪技艺,故才被人称为粉面金刚耿大枪。据耿继善的大枪能长枪短用,出神入化,jing妙绝伦,与人较技时能轻易的用枪尖点中对手的眉心而不伤肤,百发百中。可以在这时代的武术界很少有人的大枪技艺能与耿继善相比。

    只不过,耿继善此时却显然是遇到了敌手,与他较量大枪的对手是个枯干瘦貌不惊人的中年人。然而,这个貌不惊人的瘦年人的大枪技艺却显然要在耿继善之上。

    只见他将大枪一抖,即挑开了耿继善攻来的大枪,力道之大,居然将耿继善的大枪挡开了。然后,这人手腕一送,大枪快如闪电的对着耿继善的面门直插而来。在不少围观者的惊呼枪尖点在耿继善的右眼的眼皮上,蓦然停止,真正的一沾就停。这种准确无误的掌控力,不止是出神入化,简直是鬼惊神泣。

    围观者都一片默然,无人再出声,也不知道是吃惊此人打败了以大枪称著的耿继善还是更吃惊此人神奇的大枪技艺。

    耿继善显然也愣住了,不过他却是很看得开的人,只是愣了一会儿,就突然的大笑道:“好枪法,书文兄的大枪技艺果然是出神入化,在我之上,真称得上‘神枪’也,我耿继善心服口服!”

    书文兄?这个枯干瘦小的中年人原来是八极门中最著名的技击大家,人称“神枪”的李书文?难怪他能用大枪击败耿继善,要知道这时代以技击能力称著的国术高手李书文的实力是公认最顶尖的,在后世有一篇关于这时代国术高手的实战能力的评论大多数的人都很坚定的认为,“神枪”李书文的大枪技艺在这个时代是无人能比,甚至是后无来者的。而论整体的实力,他仅仅次于孙禄堂,远在李存义、张占魁、李瑞东这些名家之上。甚至比起程廷华、尚云祥这些国术大家也是只强不弱。

    这样的国术名人,居然让自己遇到了,而且还亲眼目睹了他神惊鬼泣的大枪技艺。虽然没有见到孙禄堂,但这次也不算是白来。

    这个李书文显然真如历史所沉默寡言又个xing高傲,他见耿继善认输,即一言不发的收回了大枪,也没有说句“承让”之类的客气话。

    不过耿继善并不在意,很热情的道:“书文兄,你远道而来,想必还没有住处吧,不如暂时在四民拳社住下如何?我创立这拳社的目的就是希望能为国家,为我们民族培养大量的武术人才,强国强民。你的大枪技艺如此jing妙,何不留下来,我相信拳社的弟子一定很希望能得到你的指点!”

    李书文想了半晌,才回答了一个字:“好!”

    耿继善喜不自禁,忙说道:“我立即让拳社弟子为你和你的弟子准备几间上房,让你们有休息的地方。”

    “多谢!”这次李书了两个字。

    在场的武师们见耿继善对李书文这么客气,心中都有点不服气,不过一想到李书文刚才的枪法,却又默然。

    “咦,大师兄,若道,师父和二师兄在那儿呢!”却是卓婷婷也挤了进来,她没像王若道、尚云祥和张城一样被耿继善与李书文的jing彩较技所吸引,眼光只是在围观的人群中一扫,就发现了李存义和黄柏年。

    王若道、尚云祥和张城闻言一惊,忙向卓婷婷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了李存义和黄柏年,不过却不见博剑秋。

    李存义显然在王若道进来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他,还曾经举手向他打招呼,只是王若道一进拳社就被耿继善和李书文的较技吸引,根本就没有李存义的方向看,这令李存义感到不悦。待王若道四人来到他的面前时,李存义仍然没有好脸se,只是淡然的问了一句:“你们怎么会到这儿来了?”

    “义父,二师兄!”王若道先跟李存义和黄柏年打了个招呼,然后才答道:“我们是应王五师伯的所请,护送谭嗣同先生来bei jing。其次是因为你和二、三师兄走了差不多七天都没见回来,也无音信,我们心中都有点担忧,故护送谭先生到bei jing后就第一时间来拳社打探你们的消息。现在看到你和二师兄平安无事,我们太高兴了。对了,怎么不见三师兄?”

    王若道本来想直接说是来找他们的,不过见李存义的目光不悦,立即先把王五和谭嗣同给抬了起来,把来找他们的事情排在第二。这样一来,李存义倒不好责怪他们了,有点惊讶的问道:“子斌兄请你们护送谭先生来bei jing?为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尚云祥、张城和卓婷婷本来还有点不安,听了王若道的回答,即明白了他的意思,知机的闭口不语,任由王若道来回答。

    王若道看了看四周,道:“义父,这儿人太多,不是说话的好地方,我们先换个地方吧!”

    “跟我来吧!”

    李存义正要带领众弟子离开这儿,却见一个人影蓦然的挡到了他的面前,问道:“存义兄,我正要找你谈谈你弟子博剑秋的事情呢,你急匆匆的是打算去哪儿?”
………………………………

第十七章 樊氏八卦

    这个突然出现挡住李存义的人显然是个满人,年约五十上下,身材魁梧强健,头戴凉帽,穿着棕se的马蹄袖袍褂,裤腿扎青se的腿带,脚穿皮靴,腰上佩带着一块价值不菲的古玉饰物,左手大拇指上还戴着一块又厚又大的祖母绿板指,右手掌中却在不停的转动着两颗如鸡蛋般大小的铁胆,典型的恶霸模样。

    只不过这人不但满脸横肉,双眼凌厉无比,颈脖粗壮得有如牛颈,一双手掌更是大如蒲扇,一看就知道是个练家子,估计实力还很强横。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此人的身后也跟着四男一女,年纪也大都跟李存义身后的王若道五人相若。那个十四岁左右,穿着旗袍的满族少女虽然没有卓婷婷秀丽,但也姿se不俗,只是她的目光却无卓婷婷的温婉,而是凶巴巴的,挑衅xing的瞪着黄柏年。

    王若道心中奇怪,禁不住的低声问黄柏年道:“二师兄,那女孩子干吗要这么瞪着你,你欺侮她了?”

    黄柏年闻言苦笑道:“别胡那女孩子凶得很,她不欺侮人就不错了,谁敢欺侮她?她瞪我是因为我伤了她的几个师兄,但我那是为了救三师弟,三师弟被她的师兄弟们打成重伤了!”

    “什么,三师兄受重伤了?”王若道闻言不由一惊,尚云祥、张城和卓婷婷也不由se变。

    却见李存义眉头微皱的瞧着眼前这批人,拱手道:“志涌兄,劣徒打伤你弟子们的事虽说是他不对,但事情却是你的弟子先挑起来的,何况劣徒也被你的弟子们打成重伤,现在都下不了床,你何必斤斤计较,不如彼此都退让一步,就此作罢如何?”

    “你说得好听!”却听这位叫“志涌兄”的冷哼道:“你的三弟子博剑秋先打伤了我的弟子敖庆,然后你的二弟子黄柏年又将我另三个弟子给打伤,现在京城已经传得纷纷扬扬,人人都认为我樊志涌的弟子不如你李存义的弟子认为我的樊氏八卦掌不如你的李氏形意拳,这让我颜面何存?”

    李存义说道:“志涌兄,首先,我李存义的形意拳乃是家师刘奇兰所传,我传授给弟子们的也是原汗原味,从来没有称其为李氏形意拳。其二,你将这问题看得太严重了,只是几个小辈在打打闹闹,又怎么会损失你的颜面?再说了,劣徒剑秋与令徒敖庆相斗时用的并不是形意拳,而是八卦掌。这八卦掌乃是程廷华师兄传给我,我又传给他的。这八卦掌跟志涌兄你的八卦掌是同出一源,并不存在优劣之争。”

    经过这位志涌兄和李存义的一番对话,以及黄柏年在一旁低声的解释,王若道等人基本上已经明白了发生什么事情明白了这位志涌兄是谁。

    这位姓樊名志涌的满清汉子却也是近代武术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他不但是满清正白旗的世家子弟,还是樊氏八卦掌的创始人,八卦掌祖师董海川的八大弟子之一。据说因为他的xing格有点颠狂,疾恶如仇,故京城武术界的人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做“樊疯子”。

    樊志涌的樊氏八卦掌以“瓦垅掌”为基本掌型,其拳势紧凑,轻捷灵活,以“三角步、打四面、踩八方、穿九宫”为主,走转圈为辅,具有独特的风格,在后世的名气不下于尹福的尹氏八卦和程廷华的程氏八卦。

    至于博剑秋与樊志涌弟子敖庆的冲突,却并不是博剑秋挑起的,错在敖庆的身上。

    这个敖庆也是个满族八旗的子弟,祖上因为有军功,世世代代享受食禄受到朝廷的照顾,在京城不但有很大的地,还有豪宅一座。跟其余的八旗子弟一样,敖家的子孙也凭借祖宗福荫,领着朝廷的“月钱”,不知进取,不从事劳动,整ri只会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沾染恶习,腐化沉沦。敖庆也是这样的人,每天赌博,斗蟋蟀,放风筝,玩乐器,坐茶馆,一天到晚只会吃喝玩乐或是找刺激。除了吃喝玩乐外,敖庆还天xing好斗,仗着一点祖传的摔跤功夫,经常恃强凌弱,与人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只是京城乃是藏龙卧虎之地,而且家世在敖庆之上的也不少,这些人可不是敖庆欺侮得了的对象,反倒令敖庆受到欺侮。敖庆可是很好胜的人,为了扭转这局面,恃着同为“八旗子弟”的身份和机灵的口舌,获得了樊志涌的青睐,拜他为师,不但学得了一身好武艺,还花言巧语的得到了师兄弟们的支持,再一次的在京城横行霸道,渐渐的在京城恶少们中混成一霸,将以前踩在他头上的恶少们全打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