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浩瀚仙秦-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我片刻!”
赵政心中一喜,再拜道:
“政代替大秦锐士谢武安君!”
已然是阴魂鬼躯的白起轻轻摇了摇头,嗤笑道:
“你代替不了秦锐士,也不懂秦锐士,秦锐士不需要谢我,因为这是我三十七年来欠他们的。”
白起低头笑了笑,然后收敛起来了笑容,他看了赵政一眼,说出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
“受不了的话,就退出去。”
话音落下,整个长庚宫之中的阴气与肃杀杀伐之气震动起来。
白起的身躯之上似乎一瞬间化为了无尽的空洞。
长庚宫之中,那泛着丝丝寒光的石躯鲸吞龙吸着整座宫殿之中的杀伐之气。
眨眼之间,整座大殿之中如有龙吸水,声势浩大。
赵政这时终于明白武安君是什么意思了。
冷!
无尽的寒冷。
寒意侵蚀着赵政的身体,而杀气冲击着他的灵台。
静心守灵台,涌血壮阳身。
赵政结了一个手印坐了下来。
而整座长庚宫之中,已然泛起的淡淡寒霜。
长庚宫,在偏殿之中的白虎刚刚合上了双眼,有了入梦的迹象,就瞬间被惊醒。
又来?
“吼!”
白虎发一声不满嘶吼。
大清早就不能消停会?
不知道猫科动物白天都没有精神吗?
可大白也没想到,这一吼把小白虎吓的猛然一跳,四脚离地,满脸迷茫。
当小白虎落地之后,大白恍惚之中看到一双闪着幽光的双眼,泛着丝丝的寒气走了过来。
完犊子!
正殿之中,在吸纳了最后一口寒气与杀伐之气后,武安君白起缓缓睁开了双目,其中幽光一闪,犹如长剑锋刃。
浩浩宫楼之中,一切又陷入了平静。
白起周身的石身之上,溢散着一丝丝的白气,像是无尽的阴气包裹。
赵政缓缓的站起身来,拱手而道:“恭喜武安君!”
“走吧!”
白起大步朝着外面走去,而赵政慢一步跟在白起身后。
一出长庚宫,赵政和武安君便听到了侧殿之中的厮打声、呜咽声。
“这?”
赵政皱了皱眉。
“正常,这两只白虎每日都要打一打,也不知道它们谁更胜一筹,我估计是那白虎打老婆呢。”
白起摇了摇头似乎是对此习以为常,只是看了一眼便迈步走开。
赵政闻言瞥了一眼后也跟着白起离去,但是他嘴里念念有词,充满了疑惑。
“大白有这个胆子?”
而侧殿之中的呜咽声似乎更加凄惨了。
……………………
……………………
“咚咚咚……”
雄风吹,战鼓擂,这已经今日第二次响起了中军大鼓的声音。
这鼓声让大营之中的白起有一种似乎又回到了往日的感觉。
伊阙之战、伐楚之战、长平之战,那战鼓动天、烽烟摇曳的日子之中。
他与秦锐士所向纵横,那是何等的痛快!
………………………………
第八十六章 郑国
白色的军帐之中,寒冷肆意。
赵政呼出的气都变为雾蒙蒙的蒸汽。
在太阴学宫之中,还有着勾画的阵纹将武安君白起身上的杀气与阴气压制,可出了太阴学宫之后,他身上的杀机几乎凝实。
常人若是被其阴气与杀伐之气所侵,必然病痛缠身。
赵政下意识的看了那已经化为石躯的武安君,但看到白起的脸上笑容的时候,他却愣住了。
没有昔日的冷笑与莫名的杀伐之气,白起的脸上那是一种可见不可说的温柔。
“武安君,您笑了?”
赵政呆呆道。
这还是那位十骑敢乱塞外三族,声威盖压六国的武安君吗?
在太阴学宫之中,赵政从来没有见过白起这般的笑容。
“是吗?”
白起轻轻摇了摇头,他冰冷的石指轻轻地划过沙盘的边沿。
“我生命里所有的快乐都在这里,军营,这是归家的感觉。”
“我已然开始期盼亲手再次塑造这只秦锐士。”
“这种感觉,你是不会懂得的。”
白起的言语之中是说不尽的沧桑与喜悦,像是一位老者在稚童面前谈春论秋。
他不在意眼前人听懂了没有,他只是无法抑制此刻的心潮澎湃。
赵政双手合在身前,尽皆没入黑色的长袖之中,他看着武安君的侧脸和那沙盘上点点山脉。
尽管赵政并不明白这究竟是为什么,可他知道尽管此刻寒风凛冽,可武安君的心却已然暖了起来。
将军的心只属于那沙场。
………………………
………………………
在军帐之外的军营校台之上,蒙骜带着莫名的笑容,这是他数年不曾有的。
秦锐士是熟悉自己将军的,蒙骜异常的笑容让他们有一种不太对的感觉。
高台之上,蒙骜缓缓开口。
“秦国立国六百余年,自商君立法之后,秦锐士横空出世,震惊诸国。”
空气之中似一种莫名的肃穆之感弥漫开来。
“自此而起,诸国纷纷高呼: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可真正使得秦锐士名震天下之人,唯有一人。”
蒙骜环视众人。
“秦锐士曾跟一人征战天下,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斩籍二十四万;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水淹军民数十万;上党之争,掳获韩、赵、魏三国大将,斩首十三万;长平之战,射杀主将赵括,斩籍四十五万。”
“他才是秦锐士真正之魂!”
“如今他回来了!”
“诸君!”
“迎武安君!”
蒙骜缓缓一拜,高声长啸。
整个校场之上,狭路相逢敢亮剑、百战敢以争先的悍卒们一呆。
下一秒便是震动整个军营的欢呼。
一万秦锐士将手中的长戈举起又落下,长戈之声震动着整个大营。
“迎武安君!”
“迎武安君!”
…………………………
白起缓步走出中军大营,他的目光划过在场的众人,一如三十余年前他第一次挂帅那般。
一步又一步踏上了那校台之上,白起身上如同裹挟着无尽的雾气。
威势无双。
站在高台之上他轻轻的压了压手,一瞬间整个大营像是从来没有过那般的呐喊。
“吾回来了!”
嘶哑之中沧桑像是离别无数年的朋友。
没有什么动人心魄的宣言,可此时没有什么比这一句更能体现此时的情绪了。
那着着重甲的悍卒一个个拱手拜倒,密密麻麻的人头齐齐低了一大段。
中军大帐门口,赵政一声黑衣独自站立,遥望着那站在高台之上的身影。
“秦军魂魄不失。”
少年笑了笑,然后转身从一旁的小道走出了军营之中。
师尊曾言:少年莫多见沧桑,以免失了少年锐气。
余下便交给武安君了。
回家的他应该可将一切料理妥当。
…………………………
…………………………
太阴学宫之中,赵政缓步走上无极宫的大殿,却发现已然有一人坐在其中,立于老师身前。
赵政皱了皱眉,他记得这人,这人也是招摇宫之中的一人。
赵政去琅嬛宫之时,曾经见过他,当时他好像抱着一本撰写农桑水利之术的书简。
他的名字名字叫什么来着………好像是………叫做郑国。
在高大的无极宫之中,郑国身着一身棕色长衫,拜倒在琉璃高台之下。
赵政缓缓走过他的身边,落座在自己的位置之上。
拜倒在高台之下的郑国高声道:
“吾读仙人之策,闻世间之道有亩产千斤之粮,然其间所言之术,郑国不明,特来请教。”
战国秦有两大水利传之万世,一为李冰已然在修建的都江堰,另一者便是郑国日后修建的郑国渠。
治水者多也是农桑好手。
“起身吧!”
高台之上的李春秋轻轻抬了抬手,郑国便觉得自己被无形力道抬起。
“汝之问题,吾已然尽知之。”
李春秋轻声道,然后他看了一眼郑国。
“此不应是汝来此缘由。”
郑国低首,他知道仙人说的是什么,培育之法上面写的很清楚。
仙人之问在于他不该问这个问题。
郑国再拜道:
“此时天下仍有饿殍遍地之时,培育之法,数十年之苦工,期间不知要饿死多少世人!”
“书中既然有培育之法,必然有人曾作出,郑国预知天下何地可以寻之,请仙人怜悯。”
郑国绝不是什么简单的水利大师,历史之上能够建造郑国渠,他首屈一指。
先出疲秦计说服韩王使其出秦,再说服秦王与老狐狸吕不韦举国之力花费十年来建造郑国渠,这可不是谁能够轻易做到的。
后世人说郑国这是在为自己谋划,他有意建立工业,可大势不许,所以他玩转秦韩两国,最终得偿所愿修成了郑国渠。
名传千古!
李春秋仔细的打量了一眼郑国,缓缓道出一个字:
“有!”
郑国闻言一拜到底。
“请仙人怜悯!”
李春秋淡淡道:
“可需汝等自取。”
他望向了那篆刻在无极宫顶的龙凤,谈了口气道:
“自强者天强,哪有不劳之得?”
“师尊,真有此物?”
坐在桌案之前的赵政一惊道。
李春秋点了点头。
“等武安君成军之日,或可取之。”
“现在,汝等取不得!”
李春秋不准备事事亲为。
一个浩瀚帝国的一切不是一个人可以撑起来的。
他们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帝国体系来适应李春秋传出的知识。
………………………………
第八十七章 圣人不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圣人不为,天下而动。
秦国太阴学宫之中的那位春秋仙人未出太阴学宫一步,可六国之人无不为之奔走。
“这便是仙人吗?”
魏无忌饮着酒尊之中的淡酒,望着桌案之上的放着情报,淡淡道。
他虽然不出赵,可是他的门客却遍布天下。
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如此而言,也无怪他的兄长忌惮于他。
“诸位如何视之这位仙人?”
魏无忌目光扫视过众人,他的目光很柔和,如同三月春风,带着丝丝暖意。
温玉君子,军国公子,都是他身上的标签,却也多堵恰如其分。
在信陵君魏无忌的两侧是林立的门客,他门下食客何止三千之数。
作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中最杰出之人,他手下有着无数人杰。
三个臭皮匠尚且顶的上一个诸葛亮,更何况是一帮人杰。
往日之中,最多十几人开口,再复杂的问题也将被剖析的清晰至极,解决的办法甚至可以罗列数十种。
可是唯有那太阴学宫的仙人,众人已经议论了月余可仍旧不可得之。
如同水中捉月,只留幻影。
“据太阴学宫之中谈吐,此仙人所谋者,天下矣。”
有人缓缓开口。
“另外,据小人友人所言,此仙人绝非巫蛊术士等无能之辈,巨掌遮天之闻,非是虚言,昔日秦王宫却是毁于一掌之下。”
“而逝者复生亦不是虚言。”
他的声音越来越弱,似乎声音大了就会助长这位敌手的气焰。
谈人,便是鬼神之才也难以抵住众人剖析,可偏偏此人不是人,而是仙。
魏无忌缓缓饮尽杯中美酒,叹道:
“世间又起惊天巨浪!”
“太阴学宫广收天下之徒,馈赠长生引气之法,吾亦知其所图不小。”
“可为之奈何,就连四方之大才入太阴学宫也甘为所用。”
“可见那仙人之谈绝非虚言。”
“今日,与诸位论之,唯入秦之道。”
赵国整个国家还沉浸在与燕国的战场无法自拔,可信陵君魏无忌则不同。
三千门客如同他的耳目遍布天下,四海之时刻如在其眼前。
秦之变远胜于燕赵之战,他想好好看看这位仙人。
“君上为何想要入秦?”
“君上为秦之大患,秦人欲得之而甘心,此时入秦,岂不是自投罗网?”
众人七嘴八舌,纷纷阻止信陵君的入秦之念。
信陵君入秦之风险,他们是最懂的人。
此比之登天三尺还难。
“此入太阴学宫门客之信,汝等可以观之。”
魏无忌站起身来,将一丝巾缓缓递给了身侧之人。
而他本人则是再次斟酒,直到酒杯之中美酒满尊。
“昔日,我曾言之平原君赵胜无有容人之量,遂其门下门客半数投奔与我。”
“不想今日,我竟然面临昔日赵胜之局。”
“如此仙人,当得一见,当得满饮。”
魏无忌缓缓将酒杯之中的美酒全部饮尽。
而此时看了信件的众食客纷纷大怒。
“君上,如此忘恩负义之辈,吾愿为君上杀之。”
“吾当拖刀而行,分其尸骨,为君上杀之。”
“为君上杀之。”
满座之人拜倒一小半,魏无忌则是轻轻摇了摇头,似乎丝毫不曾恼怒。
“人有其志,为何勉强?”
“再说,他却是未有辜负我。”
“不可言此。”
轻轻将手中的酒尊放下,信陵君魏无忌看着众人,依旧气度超人。
“若仅仅是一人,我绝对不会如此。”
“可是进入太阴学宫之门客,十之八九皆送出了丝巾信件。”
“看来那位仙人真有独到至极之处。”
魏无忌淡淡的笑着,但是他眉宇之间流露着淡淡的愁思。
这世间无论是谁和那位仙人敌对或图谋,都会忧愁,因为那位仙人是在不是人力可以谋划的。
魏无忌已经感受到了其难缠,只是打探消息,没有和那位仙人说上一句话,他的门客却甘愿留于太阴学宫。
这已经不仅仅是难缠了。
“我不能坐以待毙,秦本身就太过强大,今时今日有了仙人,六国局势就更难了。”
“唯一机会便是说服仙人。”
魏无忌的声音虽柔,可其中的坚决却不容置疑。
见到信陵君魏无忌这般神态,众人便不再规劝。
魏无忌有着今日这般的威名,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食客,也是因为他的决断。
三千食客三千谋,唯有雄断果敢之人可以驭之。
“可君上入秦,难入登天。”
有人忍不住的叹息道。
信陵君入秦怕是根本见不到那位仙人,就会被秦人抓住。
魏无忌轻声笑了笑,他看着在场的众人,眼中满是信任。
“我相信诸位之才,登天亦是小事。”
在信陵君的手下,几乎从未有过背叛,因为这一份信任。
士为知己者死。
“小人必然使得信陵君如愿。”
“必然使得信陵君如愿!”
众人齐齐拜倒,信陵君魏无忌缓缓扶起众人,然后看了一眼北方。
“此外,送消息给我兄长吧!”
“把得到信息与推测皆写上,再加一段话:必争太阴学宫之中每个位置。”
魏无忌的眼神之中满是复杂。
有时候才高八斗,聪慧绝世出现在不应该出现的位置上,未必会是好事。
至少,他就时常思考自己如果不是这般出众,是否兄弟之间会更加亲近一些。
不过,若是他不这般,或许魏国也不能像是今日这般的安逸。
夜色之下,关于太阴学宫的讨论随着夜色渐深。
…………………………
…………………………
远方,楚国同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同样愁眉。
太阴学宫,已然搅动了天下的风云。
可是相比于信陵君魏无忌而言,手握相权,独受楚王宠幸的黄歇主动权会更大些。
望着那皎洁的圆月,已然白发的春申君黄歇轻叹道:
“太阴学宫?”
“这可不是第二个稷下学宫,这是比稷下学宫更加恐怖之存在。”
“稷下学宫可以兴齐,太阴学宫可以平天下。”
“秦之运道,当是冠绝天下。”
………………………………
第八十八章 最严考试
大世而起风,风卷万里。
中原诸国而动,天下布衣而行。
而太阴学宫是风暴的中心,风暴席卷整个中原。
荣华富贵、出人头地乃至长生不死都可以在此寻得,世间还有可以与之媲美的地方吗?
没有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名利财帛动人心,况乎长生也?
匆匆十日,这十日之中,咸阳城人满为患。
赵、魏、韩、楚、燕、齐、东胡、匈奴、月氏纷纷而动。
而此时,太阴学宫的主人,李春秋除了审批了琅嬛宫老子试卷,余下的时间,便是不停的闭关修炼。
因为,这世间只有他足够强大,才能真正的控局,一步步把这个世界推到他想要的位置上。
赵政在这十日之中基本上与琅嬛宫之中的众人在一起,准备着太阴学宫的收徒事宜。
太阴学宫收徒绝非小事,可李春秋觉得人要成才,必须多多历练。
更何况,师傅有事,弟子服其劳。
淡蓝色的宫幕之下,太阴学宫永远是人间六月的风,让人飘飘欲仙。
在巍峨宫殿之中,高台之上,李春秋缓缓的睁开了双眼,他双目之中越发的璀璨,似乎有着朵朵莲花要破土而出。
而他身上的威势则是更加的凝练。
“只差一点点了,收徒之日后,便是我三花聚顶之时。”
李春秋呢喃自语道。
轻轻的声音在巍巍华宫之中回荡。
而此时,无极宫外的淡色蓝幕缓缓消退,那一个个刻在虚空之中一般的玄妙字迹缓缓消失。
琅嬛宫之中,一身麻衣常威微微抬起头,遥望那太阴学宫最高的宫殿。
“先生出关了!”
不一会,常威带着四位壮汉缓缓走入无极宫之中,四位壮汉跟在常威的身后各捧着一卷卷丝巾。
一入殿,四位壮汉单膝跪地,常威拱手一拜道:
“禀春秋仙人,自仙人闭关始,太阴学宫一共收到二十三份拜帖。”
“拜帖?”
李春秋皱了皱眉,然后伸手在虚空之中一抓,二十三份丝巾无风而动飞上了琉璃高台之上,他手掌轻轻一荡,丝巾全然排列整齐落在了他的身前。
目光微微一扫所有的拜帖,李春秋手指轻轻一勾,一卷丝巾出现在李春秋的面前。
在丝巾的下笔落款处,写的是魏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吗?
李春秋轻轻笑了笑,他手指一弹,丝巾落下。
然后如同时间倒退一般,二十三卷丝巾倒飞回了四位壮汉的手上。
“让他们等!”
“诺!”
常威没有问为什么。
就连秦王,仙人不见便不见,六国腌臜之辈让他们等便等,仙人不说准,那就等到死吧。
“今日,太阴大考也该开始了吧?”
李春秋抬起头,那如同星辰璀璨一般的双目注视着常威。
太阴学宫大考,也不知道自己的弟子准备的如何了。
不过想来应该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毕竟琅嬛宫那些人随便出一个便足以组织一次大考了。
可琅嬛宫之中可不只是一人。
常威闻言一拜,道:
“禀仙人,已然将要开考,王孙与琅嬛宫之中诸位先生将地点安排于咸阳城北,渭水河畔,风景宜人,视野开阔,是大考不可多得之地。”
“此外秦锐士调动九千士卒监考,传秦王孙命,舞弊者无论功爵,无论何国,皆斩!”
常威不觉得这个命令有什么过分的地方,太阴学宫入学考试,你竟敢舞弊?
这不是欺骗仙人吗?
可知仙人之怒?
仙人之怒,便是秦之君王亦不敢触之。
你能大过秦王吗?
若是觉得可以大过大秦之王,那是死罪,亦当斩之。
琉璃高台之上,李春秋闻言愣了一瞬间,然后立刻便反应了过来。
他无奈地摇摇头。
这应该是最严厉的考试了吧。
不过也好,彻底将舞弊之事杜绝,亦是一件好事。
太阴学宫,承载诸夏未来之地,可不能鱼目混珠。
有时雷厉风行的手段,会有着奇效。
“赴考者几何?可已开考?”
高台之上,李春秋再问。
常威轻轻一拜道:
“禀春秋仙人,赴考者,一万八千人,分两阵,每一阵有四千五百秦锐士,其皆持军弩,凡一百五十步之内,箭可穿杨,绝无可舞弊者。”
“未曾开考,此时应还有三刻开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