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寒门栋梁-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刻既然青年百户这样说了,周致索性就卖个人情,慌忙拱手道,“这位大人说的哪里话?我和大人有过两面之缘,自然要听大人的话,现在就放了这妇人!”
周致很明白,青年百户这是有涵养才和自己这样说话,依照他们的能力,想从自己这边把这妇人抢走,那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要知道,他们十几个人都骑在马上,都是训练有素的军士,要比自己这边一群混混泼皮的战力大的多。
随后周致朝身后两个混混使了个眼色,两个混混上前来便给李小英解开了绳索。
她现在虽然外面披着一件长衣,但也冻得瑟瑟发抖。李霖见状,慌忙下马将他自己的黑色大氅脱下,给妹妹李小英披上,看样子对李小英是分外心疼爱护。
青年男子朝周致又是略略拱手,便朝身后道,“回了!”
他身后的军士便各拨马头,这就要扬鞭催马。
此时周致的目光却是紧紧追逐着那美貌女子的红马,她的红马此时刚刚掉头,还未奔跑起来,周致头脑似乎一热,快走了两步奔到了那红马跟前。
面露微笑,朝那美貌女子郑重的一拱手,道,“小子多谢姑娘多谢公子。”
“谢我作甚?”那美貌女子秀美微挑,纳闷道。
本来周致还以为这姑娘是对自己有好感,刚才是有意在为自己美言呢,不料她却是说出了这样几个字,让周致又是心里一凉。
不过那女子却随后笑道,“咯咯,你这乡下小子看样子很不错,又是读书又是纠集人打架群殴的,还纠集了这么多乌合之众,像模像样的,有点儿意思,不过不过我真是看不懂你哩,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呀?”
显然女子对周致有了些许好奇。
呵呵!很多男女之间的故事其实就是从好奇开始的
美貌女子微微一笑时那种美丽不可方物,让周致心中又是一阵荡漾。不过周致反应倒是机敏,答道,“我什么人也不是,就是一个乡下穷小子周致。”
“哦!你叫周致啊!”美貌女子重复了一次道。
“小子想请教姑娘芳名?”周致随后便问。
“哼!你这小子好生无礼,我家小妹的名姓也是你可以随意扫听的吗?”美貌女子和周致短暂的一问一答,只是耽误了片刻功夫,早已跑在前面的青年男子却又返回头来接妹妹,恰巧听到了周致这样一句问话,顿时恼火道。
他浑然忘了刚才还和周致以礼相见。
周致何尝不知一个男子随意打听同龄女人的名字年龄之类的很是失礼。可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之下,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走了,小妹!”青年百户不再理会周致,朝美貌女子道。
“驾!”美貌女子扬鞭催马。
键马跑出了数步,她却忽然回头,快速说道,“唐县寇家便是我家”
而后和青年百户扬尘而去。
………………………………
第九十二章 一辈子的好兄弟
凝望着美貌女子远去的背影,周致愣怔在那里,心里默默嘀咕着“唐县寇家”,这女子一定是姓寇了,可她到底叫什么名字?寇家又是个什么来历?却是无从得知。
刘惠站在周致身边,见周致暗自神伤,用胳膊稍稍碰了一下周致,笑道,“呵呵!周致兄弟,伊人可是早已远去了,连影子都看不到喽!”
周致这才回神,面色微红朝刘惠尴尬的一笑。
刘惠二十岁了,自然明白周致的心思,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刚才那美貌女子虽是女扮男装,但眼角眉梢秀美绝伦,周身还散发着一股英武之气,周致为之心动自是情理之中,无可厚非。
周致只是一个乡野间的穷小子,那女子定然出自大户人家无疑,按理说周致这样的想法无异于是癞蛤蟆在琢磨着吃天鹅肉了,可刘惠却不这样以为。在刘惠看来,周致眼下虽说出身寒苦,但依周致这样的气度胆识和手段,周致日后必有一番作为,和那美貌的女子不一定就配不上。
刘惠又是笑道,“周致兄弟若是和那女子有缘,他日定然还会相见,有缘千里一线牵呐!”
“刘惠大哥莫要取笑小弟,小弟也只是对他们这一行好奇而已。”周致轻声道。
“呵呵!好奇,对喽!就是好奇!”刘惠笑着附和道,随后又接着说道,“不过周致兄弟和刚才那青年百户相识,实在是一件幸事。若不是周致兄弟和他相识,刚才少不得有一场大麻烦呐!没想到周致兄弟交友竟如此广泛。”
周致和一个百户相识,这的确让刘惠好生羡慕。要知道,像是刘惠这样的混混,在白岳村附近,甚至在整个高昌镇都有了些名望,但所结交的却还是一些乡野之间的角色。像和正六品的百户相识,那是刘惠做梦都不曾想过的事情。
“刘惠哥哥说笑了,小弟如何能和百户大人相识,不过是碰巧见过两次面罢了!”周致轻描淡写的说道。
像要了人家的大雁,被人家的健马差点儿撞到,而后还让人抽了三马鞭,当然了每次都没抽到。这样的事情,周致自然是不会说出来的。
不管怎么说,刚才算是有惊无险,去辛庄救人这件事做的还算漂亮,目的终究达成了。在此地自然没有久留的必要,刘惠朝众人挥挥手,那些混混泼皮们便紧跟在刘惠和周致身后,一行人又踏上了行程。
从昨日傍晚到了现在,众人都没有吃喝,他们在路过一个村庄后,便派人买了些吃食,大家在野外就地吃喝。
周致这时候让张东把从耿钟家里搜罗来的五十两银子分发下去。每人一两,还余下了四两,自然就交给了刘惠。
昨日行动之前,刘惠和大家说的清楚,这次行动只有惩罚,却没有奖赏,可没成想最后每人竟有了一两银子的分成,众混混泼皮们无不拍手称快,欢呼雀跃。
一两银子很是不少,这些混混泼皮们以前每次跟着刘惠出去,也从来没得到过一两银子的分成,此时无不暗暗敬佩周致的大度豪爽。
就是连刘惠也对周致更加敬服,刘惠凑到周致身边,大声说道,“周致兄弟有这份胆识,不若就做了众位兄弟的老大,领着大家一起干有何不好?”
听老大刘惠这样说,那些混混泼皮们此时也是叫嚷拥戴声一片,“是呀,周致大哥,你就领着兄弟们干吧,兄弟们服你!”
听到众人这样说话,老爹周铁的一颗心旋即提到了嗓子眼,暗暗皱眉。小致可不能和他们搅在一起,我周家就是世代为农,老实本分,若真是出了匪类,让我周铁死后有何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他心里这样,嘴上却是不能说啥,因为毕竟周致若不是靠这些人,周铁绝对不能脱困,说不好真被耿钟等人给残害至死。
还好周致笑道,“刘惠哥哥,众位兄弟的心意我周致领了,并牢记于心,但这样打打杀杀的事情周致事出无奈做得一两回还行,若是让周致整日这样下去,周致倒不是这个性子。
刘惠哥哥,你就好生和弟兄们说说。”
随后将声音压低,道,“刘惠哥哥,你知小弟志不在此呀!”
上次刘惠就有让周致入伙的心思,怎奈当时周致一口回绝。依照刘惠的性子,他绝不会强人所难。今日之所以又提出来,完全是在考虑那些混混泼皮们的心思,必须要安抚他们。
呵呵!说起来这也是刘惠的一种管理手段了。毕竟领着这么多人混,单单凭着狠辣是不行的。
刘惠佯装十分不乐意,但又无可奈何的这才去安抚混混泼皮们。
天近午时,一行人接近了南庄。
他们就在南庄外分手,混混泼皮们各奔东西,各自回家。
刘惠最后朝周致一拱手,爽朗道,“周致兄弟,为兄还是那句话,日后你周致但有驱使,我刘惠定会鼎力相助,万死不辞。你我既是兄弟,那便是一辈子的好兄弟。”
周致好生感动,急忙朝刘惠拱手道谢。
和刘惠辞别,周致便搀着老爹周铁缓缓而行,回白岳村。
老爹周铁其实并没受什么大的伤害,只不过是在耿钟家挨了几鞭子,被绳索捆绑着动弹不得,周身血脉不通,再加上又冷又饿,才行动不便,精神萎靡。
吃过了饭食,这一路又不停地活动,此时俨然能自己走路了,只不过走的慢一些,精神还有些不振罢了。
父子二人一边走着,周铁暗暗心里嘀咕,我离开家这些日子小致变化又是不这孩子性子太野了。唉!带领那么多人去了辛庄,一场群殴,这是闯下了多大祸事呀。周家以后提心吊胆的日子可是少不了啊。可是,这次不用这样的强硬办法,我这条老命还真是不知能不能活下来呐!
这样想着便唉声叹气不已。
周致安慰道,“爹爹无须单惊,去辛庄这一次不会惊动官府的。一来辛庄本身是个贼村,他们躲官府还来不及,哪里还会招惹官府?二来那百户大人的手下带着农人假扮官差,罪责不他更是要想办法平息此事,不惊动了官府。”
“嗯!嗯!”周铁轻轻点头,随后道,“不过,小致你这性子可是要收敛一些,还好你不打算和那些混混们一起混,这让为父心里还踏实一些。”
周铁此时和周致说话,语气很平和,不再像是以往那样横眉立目了,俨然把周致真正看成了有主见的成人。周铁虽然只是一个最为普通的穷苦农人,但也看的清楚,周致说话行事很有分寸,章法有度,他有了这样一个儿子,内心深处不禁暗感自豪。
万分感谢书友594588几天的推荐票,一次就是8张,让飞雨好生感动,这就是我前进的动力。请书友们继续支持此书,求推荐!
………………………………
第九十三章 有朋自远方来
让周铁更为自豪的是回到家中,周何氏向他说起那未种上麦的半亩田,周致种植了蔬菜大棚。只是短短两个月的光景,就赚下了五十多两银子,并且在年前还会卖上一茬韭菜,还会有不少的银钱可赚。
尤其是亲眼看到那些白花花的银子和一串串的铜钱之后,周铁的那颗心几乎停止了跳动。好久之后才缓过神来,继之的是精神焕发,万分欣喜。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周致的功劳,当初他是错怪了周致,周铁心内歉疚不已。可真若是让周铁给周致低头认错,周铁自然是不会做的。
周铁虽然刚刚四十岁,但腰板却总是直不起来,尤其是在外人跟前,周铁更是木讷萎靡,低声下气。可就当他看到了那些银子之后,腰板在瞬间就笔直了起来,言谈似乎也跟着多了起来。
他这样的表现惹得周致不禁暗笑,但更多的是高兴。一家人团聚了,老爹周铁又心下欢喜,这就比什么都幸福。
昨夜周致一夜未归,虽然天冷的厉害,蔬菜大棚却一点儿没有受损。那几个学习窍门的农人比周致还要细心,照顾的还要周到,这让周致也是十分欢心。
老爹周铁回来,尤其是得知周致那蔬菜大棚能赚钱,本来浑身酸痛的他,立时就有了精神,感觉不到任何疼痛了。在家饱饱的吃了饭,便兴冲冲的去了大棚,言说这以后就不用周致去照看了,都是他自己的事了。
至于周致嘛,周铁说的非常坚决,现在家里有了银钱,周致就安心读书,读书累了可以写些春联。
真可谓人逢喜事精神爽,老爹周铁的变化也太大了,由原来的不支持周致读书,一下就转变了观念,说周致日后定会考一个功名出来。
蔬菜大棚因为有农人的帮忙,其实并没有多少活计了。周致索性就依从了老爹周铁,专心在家读书习字,偶尔去大棚转转,可就是偶尔去上一次,还是要被老爹很快撵到家来。
这样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四天,值得一提的是周铁被周致带领着一帮混混泼皮从辛庄救了回来的消息不胫而走,
尤其是在邻人李婶儿,那长舌妇人添油加醋的宣传之下,白岳村很快便盛传“冷面人屠”周致带人在辛庄打了个几进几出,几乎一夜之间据差点儿踏平了辛庄。辛庄的百姓们此时就是连做梦都不敢梦到周致了。
对这样的传言,周致只是一笑置之。
这一日是腊月十四,大棚里的韭菜再过上两日便可割第二茬了,正好可以赶上年前卖上几日。
周致早早起身,读书喂马习字,刚刚吃了早饭,吕行川家的那丁姓老仆急急的走进了周家。丁姓老仆早已改变了对周致的态度,此时对周致万分尊敬,他见到了周致旋即满脸堆笑,道“周家小哥,我家少爷今日有请周家小哥,让小哥一定要过去一趟。”
周致自打从吕行川家借书回来之后,这些日子就再也没去过吕行川家,今日吕行川突然有请,让周致好生纳闷。简单收拾了一下,便紧随着那丁姓老仆去舒吕村。
路上周致才问道,“老管家,行川兄让我过去是为了何事?”
丁姓老仆慌忙道,“据少爷说是有几个远方的贵客要来,让周家小哥去见见面,也好认识一下。至于是哪里的贵客,叫什么名字,老奴却不知晓了。”
周致轻轻点头,越发纳闷。
远方的贵客,行川兄一个乡下的童生,他不爱交际,轻易不出门,如何会认的远方贵客?真是搞不懂了。
不过周致明白,既然是吕行川让自己前去认识,一定是想让自己多结识几个朋友。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必须走科举一路,考取功名。在这条路上多几个朋友,对日后会大有帮助。
随着丁姓老仆一路快走,五六里的路程很快便到。
刚刚进了吕家的大门,范进和魏好古便迎了上来,范进笑道,“周致贤弟来的好快,呵呵!我和好古贤弟昨日便得了行川的讯息,说今日有贵客登门,我们两个就来这外面等,谁料想到了现在那贵客还没有来呐!这吕行川,莫不是在耍弄我们吧?”
范进的话音刚落,吕行川穿着新鲜的从后院出来,笑呵呵道,“是范兄又在说我的坏话吧?哼!你这个范进,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哩!哪一个要你来了?我只请了好古贤弟和周致贤弟,你却赖皮的也跟着来了。若是不愿意等,尽可现在就回去。”
吕行川其实是个不爱说笑的人,可在范进跟前却什么都敢说,也不担心范进会恼火。
是呀,两人的关系莫逆,再加上周致,甚至再加上魏好古,都是有共同志向之人,也都是不拘小节之人,自然随意说话。
那范进果然脸色一沉,道,“哼!走就走!谁还稀罕你吕家了吗?”
嘴上这样说,可就是脚下不动弹。
四个人便说说笑笑起来。
今日天气虽然依旧冷的厉害,但周致多穿了一件新棉袄,这是娘亲周何氏刚为他做成两日的,周致也不觉得冷。尤其是和他们三个人说笑,周致更是感觉心情舒畅,好像眼界也跟着开阔不少,浑身有一股热血在快速流动似的。
四人正在说笑间,门外响起了马蹄声,四个人急急的步出院门。
一辆马车随即停在了大门口,从车上很快跳下三个人。三人年龄差不多都在二十几岁,生的相貌均是不差,只不过他们的穿着却很不相同。
三个人的个头都相仿,下车之后都是满面笑容,吕行川急忙上前见礼,道“行川见过三位贤弟,三位贤弟一路车马劳顿,好不辛苦,快快里面请。”
范进、魏好古和周致虽不认识这三个人,也是急急的上前拱手,很是恭谨。
三人便随吕行川进到院中。
一边走,吕行川一边把范进、魏好古、周致等三人介绍给了他们三个。这三人都很是知礼,和范进魏好古周致拱手见礼。
周致指着一位外罩一件华贵狐裘,面目白皙的青年男子介绍道,“这位是南直隶江阴人氏,姓徐名经,字直夫,是今年的新科举人。直夫贤弟的学识冠绝建宁府七县,甚是了得!”
周致闻听,顿时就是一惊。
作为后世名牌大学的高材生,若是没听说过明朝时候的徐经,那可就让人笑话了。比他更有名的还有一个徐霞客,这位徐经便是徐霞客的高祖。
周致不禁又细细打量徐经,见徐经面目白皙,布满了光亮,双眼虽说不大,但却很有光彩,神采奕奕。周致暗暗想到,吕行川哥哥竟然认识了这样一位人物,看来今日这三人来头均是不不知另外的两个人又会是谁?
………………………………
第九十四章 争论
周致所想的不错,另外的两个人的名头虽说现在还名不见传,但日后的名头要比徐经大上很多。
一个叫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氏。他身着青布长袍,头戴方巾,相貌魁伟,虽是秀才装束,但周身上下却散发出一股英武之气。
另外一个虽也头戴一顶方巾,但穿着却非常普通,甚至说有些寒酸,不过整个人看上去却给人一种稳重老练的感觉。他叫顾鼎臣,字九和,是苏州府昆山人。
顾鼎臣眼下显然有些落魄,也不善言辞,别人说话的时候,他只是在一旁默默的听,偶尔才会插上一两句嘴。
在后世周致对明朝的顾鼎臣自然是听说过,甚至说的上熟悉。这家伙虽说现在默默无闻,但日后却成就颇大,是三朝元老,最主要的是他日后还会高中状元。
徐经、伍文定、顾鼎臣这三人都是江南人,却和吕行川是朋友,这不禁让周致范进等好生纳闷。
还是吕行川很快说出原委,他是在信县姑母家和这三人相识。一次偶然的机会,吕行川的表弟去江南云游认识了徐经。
徐经便又介绍了伍文定和顾鼎臣与吕行川的那表弟相识,从此这三人便成了吕行川那个表弟的挚友。虽相距甚远,交通不便,但他们之间却书信来往频繁。他们三人这次来北方便是专程去信县拜望吕行川的表弟。
三人在吕行川的表弟家盘桓了数日,谈经论道,好不快活。这是眼看年底要返回江南,顺路来看望一下吕行川。
吕行川虽说和他们相识,但接触的并不是很多,现在主要是靠书信往来,互通音讯。
周致暗暗寻思,徐经、伍文定、顾鼎臣日后都有不小的成就,他们三人和吕行川的表弟是挚友。如此看吕行川的那表弟也应该是位人物。可吕行川不曾提起他表弟的姓名,周致眼下也不好问。只能留在日后向吕行川打听了。
几个人在客厅落座之后,早有那丁姓老仆奉上了上好鸦山茶。屋内燃着几处炭炉,很是暖和,徐经便脱下了他那件华贵的狐裘,只剩下里面一件锦缎面做的小袄。
他品了一口香茗,便说道,“说起来这是我第二次来北方,北方可真比不得南方啊,光是这天气就冷的厉害。去年夏季来北方时,还感觉北方甚是不错,今日看来这北方冬季还真是难熬。
大明弄了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将京城搬到了北方,呵呵!说起来对我南方士子可是不美呦!”
他这样说自然是踌躇满志,指的是日后考中了进士在京城为官,很难适应这样的冷天气了。
伍文定接口道,“好男儿志在四方,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北方的区区严寒直夫贤弟都牢骚满腹,这可不是大丈夫行径。”伍文定性格爽朗,虽然是南方人,却有一股子北方人的豪气。
“呵呵!听听,时泰兄总是这般说话,我只是说北方严寒天气不好,这与男儿志向又有何关联?时泰兄想多了,想多了,呵呵!”徐经面色如常,笑道。
那一旁的顾鼎臣只是笔挺的坐着,并不吭声。这一路上他见惯了徐经和伍文定经常为小事拌嘴。
徐经家庭豪富,从小娇生惯养,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自然就差一些。不过有一点必须要清楚,徐经虽然生活在一个富豪的家庭,但他从小就天资聪颖,读书非常用心。
正是因为如此,他仅仅二十三岁便乡试中举,成为江阴一带最年轻的举人,可谓名震江南。有“夏商人物徐直夫,周汉以来人间无。”的传说。
而伍文定生活在一般家庭,从小便要亲自做一些事情,干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所以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自然就强一些。此外伍文定性格直率,很有些刚正。
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徐经和伍文定的性格也就差距甚大。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二人的交往,两人虽然常常吵吵嚷嚷,争论不休,但他们两人的关系却格外要好。
吕行川笑道,“两位贤弟勿要做这无谓之争,呵呵!说起来北方有北方的好,南方自然有南方的好。我朝地理广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呵呵!行川兄说的对,所谓南善诗词,北人厚重,各有千秋。”徐经爽朗道。
不过他说出来这样一句话,范进脸上没有什么表现,心里却是极其不乐意了。徐经二十三岁考中了举人,自然是了不起的。可刚才这话明显是说北方人在才学方面比不上南方。
范进虽说五十多岁了,但争强好胜之心却丝毫不逊于年轻人。他轻轻摸了一下颌下的花白胡须,笑道,“这位徐经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