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烽火奇侠传-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我没有详细过问,听说大枪二十支,粮食一马车。”
“兆荣兄大概不知道,这次总的缴获大枪近百支哟!您还算不错,您们究竟也是亲戚嘛!黄家集却没得到一支大枪、一袋粮食啊!”钟明的语气明显带着气愤,“黄家集虽没有派人参加行动,可我们是按规定承担费用,分文不少啊!”
兆荣对这个话题颇感意外,不由暗自吃惊。他并没在意分到战利品的多少,却为两个兄弟间为此产生龃龉而遗憾,一时沉吟无话。钟明接着说:“我哥没说什么,他大概不在意,但我却不能忍受。姚三爷太霸道了,出风头,占便宜,高傲自满,目中无人。我早看出,我哥名义是黄沙会总会长,您是第一副会长,实际上的会长却是姚三爷。”
兆荣觉得事情严重,忙劝慰钟明:“兄弟这些话虽不无道理,但究竟应大局为重,相互多些谅解为是。黄沙会是我们弟兄三人的事业,关系几十个村庄的父老乡亲啊!”钟明随即表白:“兆荣兄放心,这话我只说给您,我对哥哥也从不说这些话,唯恐伤害您们之间的和气。”兆荣点头表示赞赏。
珊珊也在做出嫁的准备。她的所谓准备,不是父亲为她筹办的那些东西。她知道,这几天父亲为她置办嫁妆绞尽脑汁。崭新的被褥衣物,名贵的金银饰品,整套的新式家具等,可谓样样俱全。其中被褥衣物均由金菊和表姐文卿找珊珊商议后定制,大件家具则派懂局且可靠的人去济南购买,亲自过目检验。但珊珊还有自己另外的要求。她提议由秀婷和金菊做陪娶伴娘,并请秀婷提前来家帮忙。兆荣便去找老王头,烦他去顾家庄把秀婷接回家来。吉日前一天,兆荣安排人夫将嫁妆全部送往黄家集黄家,临出发找到珊珊,让她将所有物件一一验看,慈祥的脸上洋溢着兴奋,手捻胡须望着女儿,期盼听到女儿满意的笑声。不想,珊珊只不屑地扫一眼,噘起嘴巴对兆荣说:“爹,这些东西我不稀罕,我想要的您却不给我。”兆荣想一想:“噢,你是说……那匹枣红马?送你了,过门那天让秀婷给你牵上。”珊珊说:“还有呢?”兆荣纳闷:“孩子,您说还要什么,爹设法给您置办。”珊珊娇嗔说:“您亲口答应过我的,现在却忘了!”
(本章完)
………………………………
第170章 黄元辉迎娶苏珊珊
苏兆荣猛然想起什么,带珊珊到自己房间,打开炕头上那个加了锁的柜子,取出一个布包,里面又有几重绸布包裹,竟是一只崭新的手枪。兆荣笑说:“你是要这手枪吧,这只毛瑟,是从李俊岚匪徒手中缴获的。我给你留着呢。”父亲的这件礼品让珊珊激动不已。她近来几乎每天和黄沙会的小伙子们一起,跟三全练拳脚,学射击,她能立姿平举汉阳造大枪数分钟,也能熟练地使用手枪。此刻她把毛瑟拿在手上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又拉开枪栓上了仅有的一发子弹,挥手朝天试一试,高兴地扑在父亲怀里,连声说:“谢谢老爹。”
这一天是珊珊出嫁的日子。
虽是吉期良辰大喜之日,珊珊仍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淡然。清晨被金菊和秀婷叫起,任由两人为自己梳妆打扮。苏官寨大街上,早早挤满看热闹的人群。听村口连续几声炮响,新郎黄元辉带迎亲队伍浩浩荡荡进入苏官寨。花轿停在苏家大门前,珊珊披上嫁衣蒙上盖头,由金菊和秀婷搀扶着踏上红地毯。看到披红挂彩的八人抬大花轿,珊珊不由皱一皱眉。但她没有拒绝上轿,却回头看看秀婷。秀婷笑笑:“快上轿吧。放心那马,我骑上跟在你后头。”
迎亲队伍在鼓乐声中出发,三全带十几个青年队员,身上暗藏枪械,跟随在迎亲队伍后面护送。去黄家集沿路村少人稀,过了黑虎岭和白龙岗便是一片荒漠。白龙岗的指挥亭恰好轮到顾家庄分会值班守护,星奎安排在钟楼和路边树上挂了鲜红的彩绸,在周边增放了岗哨,主要的防卫目标自然是当下正在东南平原地界活跃的土匪李俊岚。
十点左右,苏兆荣和本家几个近支兄弟也出发去黄家集。这是他和黄钟奇、姚金廷预先约定的。按习俗明天珊珊应由元辉送她回门,兆荣在家接待新亲。但虑及往返路上的安全,加之自己事务繁忙,提议珊珊未必拘于俗礼,就在婆家多住些日子再回家看看,并决定今天与姚金廷同赴黄家集聚会。
黄家大院喜气盈门,里外门厅悬灯挂彩。苏兆荣和儿子永禄来到时,元辉和珊珊的婚礼早已结束,元辉跟随父亲、叔父在大门外迎候。钟奇看元辉喜形于色的样子,断定一切顺利,不由觉得欣慰,曾对女儿珊珊变卦抗婚的隐忧彻底消除了。兆荣与钟奇牵手步入客厅,现在他们已经不只是异性兄弟,而且又结了儿女亲家,情感上更觉亲密无间。这客厅是间小厅,钟奇厌文喜武,平时很少看书,故不设书房,这里实际便是他私人独处的房间,今天被用作接待兆荣、金廷等少数重要宾客。现在金廷尚未来到,兆荣的几个兄弟被带到大厅去了,只和永禄留下。钟奇陪兆荣坐下来,元辉斟上香茶,两人款饮慢叙。钟奇不时抬头看墙上挂钟,时间已过正午了,大厅的宾客和院内喜棚中的本家及街坊都已开宴,却迟迟不见姚金廷到来,心中却有些焦急了。
(本章完)
………………………………
第171章 盼神助金廷遇法师
姚金廷没按约定直接去黄家集,而是先去了白龙岗和黑虎岭。他从姚家庄沿一条沙尘覆盖的土路径直插西北方向,约十余里路便是白龙岗。他来到这里时,苏兆荣一行刚从岗下经过去了黄家集。姚金廷并非独来,他带去今天刚刚结识的一位自称思真法师的僧人,应他的要求,专来白龙岗看那口旷世稀有铜钟。那口从大云寺遗址的砂砾堆中挖掘出的古钟,现正被悬挂在黄沙会指挥亭旁的简易钟楼内。
姚金廷今天清早起床,照例独自在院中练功习武,然后用过早餐,便准备出发去黄家集。这时有会员来报告,说村外来一和尚,被放哨的队员拦在寨门口,那和尚坚持要见会长,说有要紧事情。金廷不由心中一动,当即答应:“让他进来见我。”
原来金廷近日正有心事。此次大败朱序五,黄沙会声势日益浩大,姚家庄附近村庄成立分会,会众快速扩张。不少村子的乡绅大户对金廷率部赶走匪徒甚是感恩戴德,纷纷跑来向他送礼致谢。金廷不免志得意满,但内心却也藏一隐忧:这一仗虽大获全胜,对方伤亡近百,黄沙会缴获颇丰,然而会员也有六死七伤的损失。在庆贺胜利的热烈气氛中,牺牲会员的家属纷纷跑来岳家门前哀声哭号,让他伤透脑筋。金廷当时大发雷霆,召集部分参加行动的骨干到场,当众对这些人加以训斥,义正辞严地历数死者的种种劣迹,如贪财好色、不听指挥、哄抢枪支钱物窃为己有、贪生怕死畏葸不前,以致丢了性命等。他命令这些悲悲切切的家属赶快抬走亲人尸体掩埋,不然便抛到东边沙河荒滩,交由上天处理,声言“这是对他们应有的惩罚。”当然,事后金廷又派人去死者家中,给他们的亲属送去些钱物作为补偿,并代表金廷在亡灵前鞠躬致哀。这些人家大都是穷苦人,得到这样的善待也就心满意足了。事情这样平息下来,姚金廷心中却不能平静。他连续数日重新翻阅《战国策》、《三十六计》等典籍,特别把《奇门遁甲》一书的重点章节细细加以揣摩,他的目光定格在这样一句可谓经典的论断上:天时、地利、人和、神助。姚金廷在“神助”上重重划了记号,似乎有所感悟。金廷向来有成就大事的志向,现正他对此更有新的感悟:欲成大事,除天时地利人和,尚需“神助”啊。当下时值乱世,群雄蜂起,有枪有人便可得势;而黄沙会的成立,顺应了这一带百姓保家护村的心愿;从地理上,姚家庄与苏官寨、黄家集互为犄角,且成鼎足之势,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但会员毕竟都是村夫百姓,属乌合之众,组织涣散,兵器简陋,人心易散,必有“神助”才能成大事建大功。昨天夜间他很晚入睡,朦胧中竟想起历史上的白莲教、义和团,想起传说的佛法道术等。及入梦境,恍惚见一仙风道骨似僧似道的神仙在前面招手,便大步追去,竟跌了一跤,便再无睡意。正想今天去黄家集,将近日所思所想告于黄钟奇、苏兆荣,一起探究一番。所以听人报说有僧人来访,便立即来了兴趣。
(本章完)
………………………………
第172章 假和尚乔装大云僧
这和尚来到姚家院中,向站在客厅前迎候的姚金廷合掌施礼。金廷邀他到厅内叙话。看他约三十余岁年纪,面孔瘦削,鼻高颧凸,一双眼睛颇显机灵。这和尚没等金廷开口,便作自我介绍:“贫僧法名思真,在大云寺出家。岳施主为黄沙会总会长,名扬遐迩,贫僧今天特来拜访。”金廷不由感到惊讶。大云寺曾是本地有名的千年古刹,只是早已断了香火,殿堂凋敝,寺僧云散,不知这思真从何而来,是真是假?和尚或已察觉金廷的疑虑,便笑问:“姚会长想必听说过大云寺福广法师吧?我是他的第十四代传人,多年在外云游,却未改向佛初心。”金廷越发觉得惊异。他少年时曾随父母去大云寺烧香许愿,那时便听说福广法师的许多事迹。福广本是游方道士,来到大云寺后矢志皈依佛门,夫妻双双出家,使这座业已兵燹的名刹重现辉煌。而福广的许多道家警语、神奇法术更是广为流传。金廷不禁对面前的思真肃然起敬,欠身又施一礼说:“法师既为福广传人,实在令人景仰。今天光临蔽村寒舍,必定有所指教吧?”思真笑笑:“姚会长成立黄沙会,组织百姓护村保家,实在是大仁大义之举,贫僧由衷赞佩,今天特来表达敬意,盼望能尽微薄之力,助会长成就大事。不过,我需先向施主打问一件事,望能据实告诉贫僧。”说罢目光觑定金廷,“大云寺曾有古钟一口,现是否寄放在施主处?”姚金廷没有料到思真问这事,脱口回答:“本会起事之时,确实从沙砾废墟中挖掘到一口铜钟,却不知是不是法师所说大云寺古钟。”思真脸上掠过一丝惊喜,旋即变得正颜厉色:“看来我的运气不错。不知这钟安放于何处?施主可否带我一见,是不是大云寺那口钟,贫僧一眼便能辨得出。”姚金廷略一迟疑,随即回答:“当然可以,只是我想知道,若那钟真的属于大云寺,法师打算如何处置?收回寺中留用,还是变卖做银钱?还是……”金廷话没说完,思真便呵呵笑起:“施主多虑了。那大云寺钟来历非凡,本是先辈祖师行千里历艰辛,募得青铜三千五百斤,铸成后悬于寺中木楼,四时鸣撞,轰然鲸吼,声震四野,山川共鸣。实在是我寺传世异宝,哪能变卖?贫僧本意,只能继续遵循先辈遗愿,让它助仁人义士成就利国利民之大业……所以,此钟若果属敝寺,便足以证明姚施主与我佛家结缘至深,此钟便可为您的黄沙会长久使用。”姚金廷惊喜地站起,“法师所言当真?”思真也起来合掌欠身:“佛家不打诳语。”金廷即忙躬身说:“姚某谢过法师。”思真笑说:“姚会长不必言谢。除此之外,贫僧还打算将一法术传于施主的会众,管保让黄沙会如虎添翼。”金廷忙问:“是什么法术?”思真笑说:“姚施主还是先带我去看那古钟吧。”
(本章完)
………………………………
第173章 怀鬼胎思真探古钟
姚金廷与思真和尚来到白龙岗,远远被刘星奎带人拦住。幸亏星奎认识姚金廷,方才放行。星奎一路陪同两人爬上岗坡。思真和尚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只好走走停停。思真向四周眺望,见丘岗起伏,林木丛杂,连声赞叹:“姚会长真将才,这白龙岗黑虎岭正是用兵的好地方,平坦旷野上难以寻觅这样的去处。”又对金廷夸奖星奎,“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你这下属也好威武好胆气。黄沙会大有可为啊!”金廷颔首笑答:“若得法师相助,我们黄沙会一定会有大作为。”
三人在走到钟楼前,思真看见悬吊在楼内的巨钟,不由急急走上前,细细抚摸,贴近察看,一边惊异地连声叫好:“百闻不如一见,真是稀世罕有,价值连城……”星奎听他这样说,便疑惑地问:“法师也没见过这钟?您要买下它还是……”思真脸上显出瞬间尴尬,忙说:“不不。这钟正是当年大云寺那口古宝钟。我看见这钟,即刻想起当年。”见姚金廷也过来,便回头问他:“姚会长可知道这钟声之于雷声于万物于佛家……”金廷当即接过话茬:“当然知道,‘雷以春鸣,钟以晓警’嘛,《易经》中说,惊雷一响,万物振奋,而古时音乐中的八音,均以钟声为始为终,帝王用来控‘八面之风’,祭祀上天;佛家则用以报告晨昏,教化众生。”思真向金廷竖起拇指称赞,“姚会长博学多才。”接着便又眉飞色舞地说起,“想当年,我大云禅寺钟声一响,四野回声,日月增光,远近百姓,前来拜佛还愿的信众,无不跂视敬听,更觉得大云寺越发气势恢宏……”星奎插话:“听法师讲来,真像是身临其境。可我去过大云寺多次。据说那寺几十年前就断了香火,只剩下南堂一座殿,也墙坍顶露,破败不堪,而且从来没见过……”他几乎说出从来没见过“寺中的和尚”,觉得不妥便没有出口。思真觉察出星奎的不信任,脸上现出微红,随即反问星奎:“这是我听先辈祖师所说,这位施主难道还有什么怀疑吗?”姚金廷向星奎丢个眼神,接口说:“他们年轻人没见过这样的场面,感到新奇,法师不必多心。”
姚金廷邀思真法师一同去黄家集,思真当即同意。两人骑马上路。金廷急于知道思真所说的神秘法术,一路几次询问,思真反问:“你们黄沙会有多少人?”金廷说:“一声号令,可以集合起成千上万。”思真又问:“又多少枪炮?”金廷说:“正在设法制造土炮,土枪、火铳有数百支,洋炮洋枪却很少。”思真叹道:“就凭你们的土枪火铳,怎能对付得了强敌,怎能保家护村?眼下的土匪像罗尚武、李俊岚、孔三磙子高粱茬,都厉害得很,更不用说日本人。”金廷不由叹气:“所以,我也为这事惆怅不已,正为此求法师帮助。”思真大笑:“我要传授你们的法术,正是为了解这一症结,让会员们在战场上免于流血,放心大胆地冲锋陷阵。”金廷追问:“是什么法术?”思真说:“前面就到黄家集了。我想面见你们黄沙会的几个头领,如果他们也相信贫僧,我当然会履行诺言。”金廷不再说话,即便快马加鞭,奔黄家集而来。
(本章完)
………………………………
第174章 姚金廷怒闯黄家集
姚金廷和思真来到黄家集北门,却见寨门紧闭。门口排列着十几个全副武装的会员,持枪横刀,拦住两人不许进村。姚金廷忙下马自我介绍:“我是姚家庄姚金廷,今天特来祝贺元辉大婚。快放我进村。”带队的会员却说:“我们会长有令,婚庆吉日,必须严加防范。现在吉时已过,来祝贺的客人都已散去,哪有这时才来的道理?你们到底是啥人,我们却不认得。既然是姚家庄姚三爷,为什么不进西门,反倒从北面来?既然为少爷贺喜而来,怎不见带来贺礼,两手空空,是什么道理?”金廷一时有口难辨,气得大喊:“快快开门放我进去!看我告诉钟奇兄,必定对你们严惩不贷!”有会员回答:“是会长亲自安排的。你告诉他又怎样?”金廷立刻火冒三丈,刷地拔出腰间佩剑,待要强闯寨门。,忽然见围墙边闪出一个中年人,高声问道:“是谁在这里耀武扬威?”姚金廷怒吼:“姚家庄你三爷!当真不放我进村?”那人却大笑说:“哎呀,原来是金廷三哥,您怎么姗姗来迟?快开寨门,放姚三爷进来。”金廷抬头看那人,认得是钟奇的弟弟钟明,便强压下火气,回身招呼思真和尚,拍马闯进寨门。进入门洞的瞬间,金廷觑定带头拦他的那个头目,顺手就是一掌。金廷一身功夫,这一巴掌又打得狠些,那人当即倒在地上,口鼻流血,昏晕过去。金廷头也不回,与思真径奔黄家大院。
金廷带思真来时,黄家院内午宴已散,元辉刚离开院门回到客厅。他已多次多时在门前迎候金廷,已到下午三点仍未见人影,便失望地回复父亲了。钟奇当即眉头紧蹙长叹一声。兆荣虽也有所失望,但看出钟奇脸色难看,便笑着安慰说:“三弟必有缘故,或者是为咱们黄沙会的重大事务……今天忙乱,金廷不来也罢。另约个时间,咱们弟兄小酌款叙,更从容些。”钟奇却勃然变了脸色:“兆荣不必安慰我!我这大哥无才无德,金廷从不把我放在眼里。黄沙会这个总会长,我让他干得了……”话音未落,姚金廷踏进客厅来,身后跟着思真和尚。金廷没有听清钟奇的话,虽仍然面带怒气,但心中也有歉意,所以进门便双手抱拳,向黄钟奇和苏兆荣施礼:“兄弟迟到了,因为另有大事,备好的贺礼竟也没顾得带上。还望大哥原谅。”思真和尚也随后施礼致贺。兆荣和元辉起身相迎,请两人就坐,元辉奉上茶,一边派人安排酒菜送来。
黄钟奇始终端坐在沙发上没动,脸上的愠色倒也渐渐消退。见金廷和思真坐下,钟奇便说:“三弟迟迟不到,大哥只挂念你出了大事。”金廷说:“今天早晨思真法师登门造访,给咱们黄沙会带来神助福音,应该说是一件大事。”在座的几个人听他说得玄妙,都惊讶地侧
起耳朵倾听。
(本章完)
………………………………
第175章 刀枪不入和尚说神功
姚金廷这时似乎忘记刚才的不快,不无自得地说:“思真法师是大云禅寺福广法师的传人,我带他看了那口大钟。”钟奇惊异地瞪大眼睛:“你带他去白龙岗了?”金廷点头:“是,我带思真法师去了白龙岗。他认定,那钟正是大云寺的千年古钟,还说能得到这钟,证明黄沙会与佛家有缘,所他要传授给咱们一套神奇的佛法道术,帮黄沙会成就大事。”大家的目光一齐转移到思真和尚。和尚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扫视一下在座诸人,双手合十说:“贫僧向诸位施主致意了。作为大云禅寺的僧人,我在外乡漂流多年,却从没忘记践行先辈祖师的遗愿。黄沙会的各位首领,都大慈大悲至仁至善,组织百姓御匪徒抗外寇,报国护民,这与佛家宗旨是相通的。我思真十分敬慕。所以愿意鼎力相助,帮您们做成大事。”兆荣问道:“不知法师有何法术?”思真微笑点头说:“这套法术,系大云寺福广祖师传留,集道家佛家神功之精华,百用百灵。要说这法术的功效,用一句大家都能听懂的话说,就叫做刀枪不入。掌握这法术,在战场上就可以避免流血伤亡,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这时客厅门口已聚集着不少人,都为看这和尚而来。此刻听他这样说,屋里屋外一片哗然。人们惊异地议论纷纷,但大都半信半疑。有人高喊:“法师所说是啥样刀枪?”又有人嚷:“可否现场演试?”思真大笑:“当然是说时下的钢枪、洋枪。普通刀枪,只要功夫到家,练成金钟罩铁布衫也并不难,难对付的是这种枪……”说着他从僧袍里面抽出一支手枪,举在头顶晃一晃,“扳机一口,子弹出膛,难以躲闪,更难以阻挡。”说完又把手枪插入怀里。姚金廷起身走到思真面前,深鞠一躬说:“大伙都想见识一下这刀枪不入的法术。法师倘能现场演示,让大家亲眼看看,自然人人信服。我姚金廷代表黄沙会保证,会聘请您为掌军**师,而且重重给您报偿。”思真欣然答应。
客厅外的院子里立刻挤满人群,思真和尚被围拢在中间。按照他的要求,黄元辉派人找到一尊铜铸佛像,还有白酒一碗,摆放在一张方桌上。思真先从怀中抽出那把手枪,高声大叫:“我用这枪先打第一枪,大家请看。”说着便向院门旁的高墙上略一瞄准,一声爆响,子弹从人们头顶划过,银白色的粉墙上立即立即出现一个黑色小洞。人群中一阵骚动。思真便说:“大家看到了,这子弹出膛,墙壁立刻洞穿,若射中人身即便身亡。真是厉害!下面请看我来施展法术,然后由姚会长向我开枪,我的法术是否灵验,请大家当场检验。”说着将枪支交给姚金廷,自己取火焚香,然后伫立于佛像前,眼睛微眯,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他的声音很低,人们拥挤着向前,才听他像是在祈祷某天将降临,那天将的名字却听不清楚。良久,见他眼睛睁开,向四周环视,大声说:“那玉皇大帝的外甥杨戬已附在我身上。请姚会长立即向我开枪,看二郎神能不能替我挡住这真枪实弹!”
(本章完)
………………………………
第176章 假戏真做魔术惑视听
姚金廷举起思真交给他的手枪,手却有些颤抖,说:“法师,真的让我开枪?倘有闪失,如何是好?”思真拍拍胸脯:“我乃玉帝驾前二郎神也,姚会长尽管向我开枪。”金廷举枪瞄向思真,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