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匪君天下-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兴完了自然要感谢“活神仙”“大贵人”张德明!

    虽说孩子是秋月生的,种子也是胤莪撒的,可要没有张德明,还真不知道能不能见到这孩子呢!没看有福晋暗地里守着还早产了,再说,太子世子还险些溺亡呢!皇家无亲,天家无情,高高的院墙里边,发生什么事儿都不稀奇!

    老道更在此时锦上添花,看出孩子先天不足,大舍财的留下了一颗丹药,按照他的说法,师门秘传,专为洗经易髓用,就连他自己都没舍得用呢!有这一颗,足保世子一生无虞!没错,就这一根独苗可不就是世子么?

    胤莪被这一句话提醒,也不喝酒了,招呼一声备轿就奔了禁城。一来他得到太子那去讨封,请太子哥哥分享快乐顺带赐福;二来,他得把冤状递上去,不如此难以感谢!

    乾清宫后阁。

    胤礽与索额图的叙话正在紧要,一见魏珠儿进来,登时勃然大怒,顺手就将茶碗惯过去,“你这狗奴才,刚蹬了高枝就忘了规矩,来人——”

    魏珠儿蹬了高枝倒是没错。

    胤礽没想到会与华嫔在那种情况下相见,还没来得及赞叹更见风致就承了人家的人情。太后懿旨是华嫔与定嫔同关鹿苑,太子也知道这时候不适合上演“小别胜新婚”,他干脆把华嫔手下的魏珠儿调到了乾清宫,一来暗示自己要保华嫔,二来,能做华嫔的贴身太监,必定是心腹人,有他牵针引线,鹊桥会都得守口如瓶!

    存了这样的心思,胤礽自然担心这奴才会恃宠而骄!

    “太子爷饶命!”魏珠儿扑通跪下了,“太子爷,不是奴才不懂规矩,而是十爷说十万火急的事要见您,奴才劝他,说您有要事任谁不见,可十爷——”魏珠儿一抬头,白净的脸上多了五指山红,也不知道怎么打的,连两颗奇葩的青春痘都打破了,擦也没擦干净,还带着血渍呢,“十爷抓着金瓜子赏了奴才一巴掌!”

    “这个十弟!”胤礽又好气又好笑,连索额图也乐了,一点魏珠儿,“都说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十爷一下就赐全了,你这奴才倒是好运气!”

    被索额图这一打岔,胤礽也不好在发作了,摆手示意魏珠儿起来,没好气道:“去,请十爷进来,孤倒要看看他究竟有什么十万火急,说不上来,莫怪孤免了他那军机大臣的差事!”

    胤礽遵太后懿旨移居乾清宫,坐龙椅行御门听政事,虽非登基承宝却也有皇帝之实。为王上,首要就是那句一朝天子一朝臣。

    打发走擎天保驾的胤莪,胤礽便拉着索额图一起商议。

    索额图既是铁杆又是积年老吏,此番自然是要大用的。复起的谕旨由其手书,重复索额图为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任吏部尚书。原保和殿大学士、太孙太傅、吏部尚书张廷玉,迁礼部尚书。

    原本的“上书房首辅”排名被索额图去掉了,不是谦虚而是明哲保身、另有所谋!

    索额图懂史,知道历代皇帝最忧心的不是外患而是内忧。真有外敌入侵,可以向东西元帝司马睿,宋高宗赵构那样“南渡”,也可以像唐玄宗、唐僖宗那样“西狩”,可内忧一起,皇帝更要犯愁;就像孔老夫子所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就像季孙氏之忧恰是其家臣阳货,君臣的权力之争是历来皇上最为头疼,尤其是那些挽大厦于将倾的,赏无可赏,处置起来也最为冷酷!比如商之宰相比干、逢龙,剖心破腹;比如秦之宰相商鞅、李斯,车裂于市!比如汉之淮阴侯韩信,宰相霍光,满门抄斩无遗类;比如前明的火烧庆功楼……

    于是,有人总结出来一句话,与雄才大略者与,可同患难不可同富贵!

    咱们这位太子呢?从小看着他长大的索额图知道,雄才大略怕是没多少,可他的帝王心境比之那位皇帝也不多让,换句话说,他小心眼!

    铁杆,也怕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铁杆的明哲保身,不是急流勇退的知机,而是附之骥尾之后的主动转过身去,您抓着我的小辫儿如何?

    索额图的谏言:不论是当务之急的追缴亏空,还是一改千年官场弊端的厘清火耗,乃至树万世典范的一体纳粮,都需谨慎以求完全,就如康熙一直强调的“治大国如烹小鲜”,其势之妙,可以“战事当前”论之。更有光明会、复国社等叛逆露出端倪,有倒卖国储仓粮之泼天大案,诸事国事繁杂琐碎,如同“军机”,不若由太子筛选谨密者,专门处置这些要务。至于名称,不妨叫做“办理军机处”。

    办理军机处之员,可称军机大臣,下有军机章京,不设品级,不定员额,皆称行走。各员可自皇亲王爷、皇子贝勒、上书房大臣、议政王、八旗都统、各省督抚、各地总督、议政大臣,内廷官员,乃至勋贵子弟中挑选。

    军机处总览机要,各地奏章由军机处票签后呈请太子批示。太子谕旨,凡属机要,由军机处草拟,称“密谕”,经由军机处送达地方督抚,称“廷寄”。

    上书房大臣可以参赞军机,军机处只对太子负责,上书房无权过问!

    至此,胤礽已拍案叫绝!

    为一人治天下,让天下奉一人,这是所有天地一人的最大梦想!有军机处,除去需办“要务”,朝廷剩下的也只有鸡毛蒜皮,一人而决,梦想成真!

    孝道云:父死,三年不改其制。何况皇上只是昏迷?设军机处,绕过上书房却不撤上书房,就像当初皇阿玛成了内阁而弃议政王会议,不修栈道也度陈仓,那时候也给了各位议政王参赞的权力,没有决策权,参赞无非是“插一嘴”,一想自己点灯熬夜弄出一份呕心沥血的奏折,却可能被人弃之若履,谁还愿意热脸去贴冷屁股?三来两往,万马齐喑!

    父皇只是昏迷,自己只是暂署,可一旦掌权谁又甘心放弃?

    恰好,然军机大臣可选之范围如此之广,假如自己组建的军机处真的包括了王爷皇子议政王,包括了都统督抚乃至总督,那就是一个小朝廷,更好,有沉香木自己可以拉上五叔,有保泰联系八大议政王,有太子三公、太孙三公,有镶黄旗属,有索额图,有年羹尧、岳钟麒……

    幸福,权欲的满足的幸福让胤礽有些晕晕的,胤莪是太子既定的第二人,无后绝无二心,可他……他娘的这时候来了!

    胤莪并不知道自己打扰了太子的美梦,进门见礼的第一句便是:“太子哥哥,你恭喜我吧!”

    “你这又是说的什么荒唐话?”胤礽的鼻子一拧,孤给你封官还要恭喜你?

    “太子哥哥,胤莪有后了?三天前生的,儿子,”依旧沉浸在幸福中的胤莪有些语无伦次,“臣弟请太子为我那孩儿赐名,并册为世子!”

    “原来是这样!孤还真要恭喜十弟了!”胤礽的话肯定是口不对心,刚刚还因老十无后才册封,立马就暗度陈仓?

    “对了,臣弟也要恭喜太子哥哥呢!”胤莪从袖口取出那“冤状”,“太子请看,这是江南道御史岳子风的一双女儿状告两江总督阿山的御状!”
………………………………

一九五章 太子之难,奈何阿山

    “好他个阿山,皇阿玛以两江总督托之,掌朝廷赋税重地,许以都察院右侍郎,监察长江以南文武,是多大的信任?为重臣为肱骨,不思报效皇恩浩荡,竟敢勾结匪类,倒卖国仓储粮,他,他缺那点钱吗?”

    胤礽一怒而起,扒拉出阿山六百里加急的奏折,一把摔到龙书案上,“你们看看,你们看看,看他是怎么说年羹尧的,‘但有一丝天良未泯,万不能行此天怒人怨之事,奴才思量,当与江南百姓一个交代,当与天下人一个交代’,还敢向朝廷要交代,孤看阿山怎么向朝廷交代!”

    “天良丧尽,天怒人怨,该死,该杀!”胤礽咬牙切齿,“索额图,传孤谕旨,别让阿山押送年羹尧了,孤怕他累着,累倒了,难撑刑部五木之刑,累瘦了,孤想点天灯都熬不出油来!着他坐着囚车入京,孤带着满朝文武出京去迎他,孤要让这些朝臣们都看看,什么叫大奸似忠,什么叫大恶似善,什么叫刁钻恶奴……”

    胤礽越说越急,越说越怒,怒到恶心,怒到惊惧,一番语无伦次,人也瘫坐在榻上!

    亲政理朝,不管是萧归陈随保留上书房的格局,还是采纳索额图的谏言成立“办理军机处”,与昏迷的皇阿玛、与朝臣,争夺的无非是处置权,就像左手与右手,不管怎么争,入手的都是朝政。年羹尧在江南之为就首当其冲。

    调兵越境可以用手札带过,可三千条性命,杀的尸横遍地,血水漫踝,还一把火烧个干净,献给朝廷的钱粮再巨,以此功掩彼过,也显得苍白无力。就像阿山所说,怕是江南人不答应,天下人也不答应!

    然重处年羹尧却左右为难,尾大不掉不提,更难看的是——新登位就打自己的脸?

    挥巴掌的是阿山,虽恨却也无奈!两江总督,辖制江南江西两省,历来是文兴之地,九分天下,控朝廷三分之一的赋税,以都察院右都御使监察文武,这才是真正的尾大不掉呢!

    索额图提到办理军机,胤礽头一个动念的就是阿山,挤出去是本分,不收拾你都是情分!可他真没想过将阿山与倒卖国仓储粮联系,偏是胤莪送来的冤状上,阿山铁铁的与那事挂上了钩,拉都拉不开!

    为重臣,焉敢不知朝廷大事?既知大事,如何不慎对江南道御史之言?堂堂总督府又怎会如此跑风漏气?出一门进一门,阖家遭难?若无人指使,一个小小的西席幕僚焉敢如此大胆?无需旁证,但只这些不合理,为阿山定罪便算不得莫须有!

    就随皇阿玛听政,胤礽对江南之特异如何不了解?

    江南分为江苏、安徽两地,前者临海,后者则是朱洪武的老家。前者出海盐,扬州为漕运起点,南京自古就是盐商云居之地。康熙二十四年,朝廷设立粤、江、闽、浙四大海关,允许外番之海船入长江口,准予经商。其中的江海关就位于江苏,英蛮红夷贩来的各色稀奇古怪,就在两江总督府所在的南京设立商行,于是更促进了南京的繁荣。

    盐税、关税、外带漕运银子就是那三分之一的赋税之源,烟雨江南、秦淮脂粉就是此地盛景!

    而安徽则截然不同,似乎是被那朱洪武一人占尽了气运,世祖顺治御极十八年,江南有十八场洪水,皇阿玛临朝四十年,江南上报水灾三十回,旱灾七次,蝗灾两回。动辄洪水盈墙饿殍遍野,朝廷不得不挤出银子赈济,多则二三百万,少则几十万,可安徽的老百姓从没吃饱过肚子!

    以此做推论,岳子风的假设更显得合情合理……阿山做总督,关防大印通行运河,漕运船只往来,究竟是空的还是满仓,没人留意,也没人敢留意!

    安徽粮贵,朝廷与官府极力打击囤积居奇者,因为阿山做总督,以其在江南一手遮天的权势,才能保证京城运出的粮食在安徽全省销售。同样,也只有安徽的几百万百姓才能吃尽九大粮仓的粮食!

    大胆点猜想,说不定阿山就是一面向朝廷报灾,要赈济要减赋,另一面则大发其财。更大胆点,那些赈济钱粮怕是直接落尽了他的腰包!

    朝廷赈济,上上下下不知道要经过多少道手,近六十年没出过纰漏,想来江南上下必定是上下勾连,沆瀣一气!林林总总怕是上亿两的银子,两省的官员必定早被泡透了!

    朝廷赈灾,不知道又多少双眼睛看着,远的不说,就说世袭靖逆侯、江南提督张云翼,就说江南织造曹寅,这两位都是皇阿玛的亲信之人,而曹寅更是朝廷安插在江南的耳目!偏是都没有回报,偏是只有一个岳子风戳破了窗户纸,他们是没看不透还是装作没看见?朝堂上的冠冕者,又有多少牵涉其中?

    而救命活人的钱粮都敢动,别的呢?海关关税,朝廷赋税,他难道就没有下手?

    最可怕的推测,近六十年的时间,两江总督换了一任又一任,江南的报灾折子一年也没少过,难不成“坐江南、捞银子”已经成了历任两江总督的本分?

    可这事不能顺藤摸瓜,看那历任总督,马国柱,灭了李闯王逆军的功勋。马鸣佩,败郑成功寇海,保住朝廷漕运的大功臣。马明佐,抗击耿精忠保住江南一地的战死英雄。张朝璘,天下百姓从吃广东盐变成吃淮盐,就是他的功劳。麻勒吉,科举满汉分榜,他是头一位满状元,世祖遗照草拟者,战死江南,南京现在还有祠堂祭祀呢!

    于成龙,太子少保,大学士,天下廉吏第一!董讷,活着百姓就立生祠,二十八年康熙南巡,百姓持香跪在生祠之前,求皇上让董讷重回江南,皇上亲口说“汝官江南惠及民,民为汝建小庙”。范承勋,太宗皇太极第一幕僚范文程之子,康熙亲自手书“元辅高风”至今还挂在其祠堂上。张鹏翮,皇上说了“天下廉吏,无出其右”,现在还在黄河清淤呢!

    扳着手指头算算哪个能动?

    站的位置不同,考虑的问题也不同。胤莪拿到冤状想到的是帮太子“擦粉”,为自家世子添福,而胤礽坐在龙椅当思天下,想明白,弄清楚,他怎能不惊不惧,惊惧却只能咬牙忍着,他只能狠狠发作阿山!

    “殿下,稍安勿躁!”看完了冤状,索额图自然省的太子的恼恨与憋屈,捻捻胡须,道:“阿山此人,自吏部笔帖式历刑部主事、户部院员外郎起,十八年,皇上开博学鸿儒科,其以翰林院侍讲身份,七迁至户部侍郎。三十三年擢升都察院左副都御使,三十五年随皇上亲征噶尔丹,参赞军务。三十六年,授翰林院掌院学士,三十九年为两江总督……”

    索额图不愧为三眼索相,阿山的履历随口拈来,娓娓而道,落在胤礽耳朵里,没有结论也是结论,一者,阿山乃皇上亲简,作为满人中的博学鸿儒,圣眷优隆。二者,阿山历任吏部、户部、翰林院、都察院等职,履历就是人脉是人望。三者,在两江总督任上不过两年,把所有的罪责都扣在他的头上,还要非刑处置,真若叫起撞天屈,疯狗乱咬,那就已发不可收拾了!

    “别说了!”胤礽的一张脸成了铁青色!

    这比自己想的还多呢!阿山阿山,难不成真的千鸟难飞?

    “他娘的,爷还不信,还收拾不了这个狗奴才!”胤莪之怒倒也不假,虽说他没胤礽、索额图想的这么多,可他也知道,老索唠叨的无非是让太子哥哥投鼠忌器,问题是,不拿阿山他怎么向张德明交代?不拿阿山,怎么给自己的世子求赐福?

    “太子哥哥,您不是镶蓝旗么?这阿山也是镶蓝旗的奴才,拿咱们的祖宗家法治他,就算点天灯也不算非刑!”
………………………………

一九六章 索某解忧,胤礽之脍

    “十爷为殿下分忧之心是好的,但殿下既然御门听政,断不能以家法处置阿山,否则不管对错,都是一锅夹生饭!”

    看胤莪似乎懵懂,索额图淡笑解释道:“家法为孝为私,只为敬宗收族,确立尊卑。国法以忠为纲,畏之以刑,安邦定国,才有堂堂皇皇。”

    “殿下遵国法行君事,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不动则已,动则如霹雳,纵是泰山,也当义无反顾。”索额图的目光似乎也变得深邃,“奴才以为,就算把前几任的总督揪出来,也不过是除了民贼,哪怕是皇上醒来,想必也为太子的查漏补缺而欣慰!”

    “哦——”咂摸着索额图之言,胤礽眼睛一眯,心里却亮。

    查漏补缺?有漏有缺才需查补,有阿山,甚至是皇阿玛亲口称赞的几位“重臣”做铁证,朝廷之崩坏,皇阿玛的之“不明”还用再说么?自己责讦过皇阿玛“谁之过”,就算清醒,也不过是再一次镌刻,以皇阿玛的骄傲性子,他还好意思重新临朝?那时候,欣慰的当是自己吧?

    “索相以为当如何去做?”

    “依奴才看来,此事不妨从都察院入手,江南道御史本为都察院辖属,属下含冤而死,都察院必定不能装聋作哑,”索额图诡秘一笑,“奴才听说,那郭三本已经回京了,太子不妨成全了他的四本宏愿!”

    “好!”胤礽拍手而赞,“胤礽得索相之助,何其幸也!”

    幸,是荐人中怀!

    盗卖国仓储粮已经是本朝第一案,再牵扯两江上下官员、历任两江总督乃至朝中文武进来,堪称有清第一案!

    纵观满朝,能由一张状纸联想到朝廷赈济者不少,可有此慧心又有胆拔剑向不平的,怕只是郭琇一人!郭三本,一本总督、一本上书房大学士、一本天子近臣,自此声动天下。盛名如水,推人做择,郭某必定也只能咬定青山不放松!

    他要成就名声,可名声将要踩着无数的鲜血和顶子,对两江而言,幕僚都敢铤而走险,正主焉能不会杀人泄愤?更莫说盘根蔓枝。无论结果如何,郭某怕也危矣!

    于旁人看来,文死谏,郭琇死得其所。若有幸能得朝廷追封谥号,就是郭家最大的荣耀,是满朝文臣的尊崇,可旁人想不到的背后还有好几层意思呢!

    郭某之死,是皇上亲简的大臣杀了皇上称赞风骨的大臣,谁是谁非先放到一边,刮脸皮的意思总是持续进行的。郭某之死,必定震动天下,身为理朝太子必问责群臣,杀几人以敬天下,黜一批以慰忠魂。不管杀或黜,必定腾出地方,恰恰可以给自己“栽萝卜”。

    痛定思痛之后,“行事不密,处置不周”的朱批中,顺理成章的提出“当以军机办理”!

    荐一人而解太子之难,死一人一马平川,这才真是老成谋国之言,太子何其幸也!

    何其幸,这话刘备对诸葛说过,张绣对贾诩说过,他们的幸运,对别人就是——你好毒!

    谁让郭某曾言四本之憾呢?满朝文武都知道,他的第四本是对着索相的。被这么一个慧心剑胆又王八样咬着不松的盯着,索额图想必也如鲠在喉。有机会小小的阴郭某一下,人之常情!

    两人四目相交,彼此会意而笑,胤莪却撇嘴,本等着太子哥哥一言而决,却因索额图不做“夹生饭”成了自己的夹生饭,可他也知道那两位才是决定大局的,悻悻间,却听索额图道:“奴才不过遵太子训示,尽臣子的本分,哪敢当如此赞誉,”转头迎上胤莪,“倒是十爷,他才真是有福之人啊!”

    “对对对,老十确是有福,”胤礽也知道冷落了胤莪,笑道:“十弟,你那孩儿可能起名?”

    “得亏哥哥提醒,小弟,小弟还真忘了这事——”胤莪一拍额头,对他来讲,有子万事足,有这一问所有的郁郁也都飘散,笑呵呵道:“忘了也好,正请太子哥哥赐名!”

    赐名为礼,延请长者尊者也是添福,胤礽不好推辞,还带也是南书房苦读的主,倒也不算为难,略略沉吟,道:“我爱新觉罗三代子孙以‘弘’排序,皇阿玛为孙辈取名又有一个‘日’字,十弟之子于小辈中序齿第九,九日正好得一‘旭’字,十弟以为如何?”

    “好!”不等胤莪回答,索额图这第一号的捧哏者已经赞叹,“旭者,红日西沉重又初升,就如太子殿下初掌朝政,激浊扬清,澄清宇内,好,好!”

    君有赐不敢辞,再听索额图一说,儿子的命相已经跟太子哥哥的亲征挂上联系,胤莪乐得嘴巴都拢不上了,自是连连谢恩。

    得了口彩的胤礽一样高兴,当下命魏珠儿取过金册,胤礽口述,索额图执笔,刷刷点点写下册封谕旨:

    嘉玉叶之敷荣,恩崇涣号。衍天潢之分派,礼洽懿亲。咨尔胤莪,乃皇之第十子,孤之弟也。温僖贵妃钮钴禄氏所诞,孤之下最为高尊者。孝行成于天性,子道无亏。清操矢于升平,躬行不怠。念书记之缜密,睹仪度之从容。授以册宝,封,和硕敦郡王,袭三代不降,配三眼花翎。

    福晋博尔济吉特氏阿巴亥为郡王福晋,子弘旭为世子。弘皙生母郭络罗氏为侧福晋。

    钦哉!

    “臣弟谢太子殿下隆恩!”本为儿子来的,却不想父子同封,阖家同册,即便那郡王不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可袭三代不降已经是难得的尊崇,跪在地上的胤莪就像喝多了老酒,整个人都是醺醺的,“臣弟必当肝脑涂地,鞠躬尽瘁,以报太子殿下!”

    “十弟请起,”胤礽将胤莪扶起来,拉着他的手道:“皇阿玛病重,我爱新觉罗家的江山就压在哥哥一人肩上了,阿山的事咱们兄弟是知道了,可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官员结党朋比为奸,若不是有索相之谋,就是哥哥也奈何不得他!”

    “这还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又不知有多少,”胤礽叹了一口气,“可不管知道还是不知道,既是皇阿玛宽仁之政留下的弊端,哥哥就要把这些疖子的脓水全挤出来!其他的兄弟指不上,孤也没打算指望他们,你要打起精神来,帮着哥哥才是!”

    “福寿膏的事,你要先做起来,那两姐妹你也要看护着,过几日,孤还有大事要办,到时候自有旨意给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