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妃为君纲:商女太嚣张-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妈妈很快追了上来,取毯子,点齐婆子丫头们,又吩咐诸多事项,耽误了些时间。但她的脚程要比老夫人快些。

    刘妈妈远远喊着,“老夫人,坐轿子,坐轿子去,快些。”

    老夫人一听快字,果然停下脚步,等刘妈妈到了,扶她上了软轿又盖好毯子。

    软轿风一般跑起来,最前面有两个掌灯的小丫头。夜里走路,抬轿的婆子们又赶得这样急,两盏灯显然不足以照亮。可刘妈妈早已想到了这一点,没过多久,又有七八个小丫头掌着灯从后面追上,顿时前路一片光明。

    老夫人捂着胸口,看着清风院的方向,不一会儿跨进了清风院的院门。眼看老夫人就要下轿,刘妈妈焦急的回头看了一眼。总算看到一个小丫头抱着披风上气不接下气的赶来,刘妈妈横她一眼,边接过披风边道,“取个披风罢了,怎么这个时候才过来。”

    “刘妈妈息怒,您走时没说要取老夫人的哪件披风。咱家老夫人穿衣又讲究,奴婢奴婢是一时拿不定主意才耽误了时间,谁知天黑,赶来的途中又摔了几个跟头,再加上,再加上老夫人走得太快了”

    刘妈妈这时才看到她身上泥土点点,手上也有擦伤,可看了一眼老太太的披风,却仍是干干净净的。

    那丫头看刘妈妈看她的手,赶紧道,“刘妈妈放心,奴婢一路上拿自己的外袍裹着老夫人的披风呢,半点儿没有弄脏。”

    恩,笨是笨了点儿,好歹忠心。

    打眼一看老夫人要下轿,她赶紧道,“你回去给伤口擦些伤药,然后休息吧,今日这里不用你伺候了。”

    说完后赶紧上前将披风为老夫人披上。

    那丫头感动不已,眼里也是泪花闪闪,都说刘妈妈平日里最是严厉,其实也是刀子嘴豆腐心,看见自己手上受了伤,还免了自己值夜。越想越感动,到了后来,眼眶一热眼泪终于流下,她举袖擦着眼睛离开。

    却不知刘妈妈看她走开,却在想,这丫头笨成这样,今日情形特殊,可不敢叫她再在老夫人身边儿伺候,万一惹出什么事来可怎么好。

    另一边老夫人走下轿子,清风院暖阁中的公孙炎和公孙芫父子立刻迎了出来。

    公孙炎上前一把扶住老夫人道,“好容易醒过来不好好歇着,这么晚了还出来做什么?你腿脚不好。”

    “我怎么还能歇着”老夫人身子抖得筛糠似的,“安哥儿,若是没有婉儿,现在躺在里面的就是我啊!”

    太老爷面色一黯,也知道阻止不了老夫人守在这里。于是叹了口气,“医女和大夫们在里面替婉儿医治,我们不方便进去。你进去看看婉儿吧”

    老夫人听着这话里的意思,心中不免一片冰凉。

    可进了门看见屋内的情景却是怒火中烧,“你们做什么,你们怎么不救我孙女儿。”

    原来大夫们和医女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窃窃私语,却将公孙婉儿放在床榻上不管不顾。

    老夫人远远看着公孙婉儿毫无血色的小脸,又看着她小小的一团蜷缩在床榻上,心疼的扑上去揪着几个大夫就打,“庸医,庸医,本夫人一定报官抓了你们!你们简直就是草菅人命!”

    “老夫人老夫人莫动手”

    “老夫人孙小姐已经没了呼吸了”

    “老夫人孙小姐已经没了脉搏了”

    “老夫人孙小姐孙小姐去了啊”

    “老夫人孙小姐孙小姐夭亡了啊”

    老夫人正动手间,听见几人这般说,心口一闷,哇的一声吐出一大口血来,连带着脸色也白了几分。

    大夫们大急,“老夫人怒极伤身,莫要动怒”

    老夫人却泪流满面的扑到公孙婉儿身边,抱着她不住的抚摸着她的头发,“我的孙女儿没死,我的孙女儿没死啊”

    感觉怀中的身子一动不动,老夫人再也忍耐不住,放声大哭,哭声惊动外面。公孙炎和公孙芫一道儿冲进来,却见老夫人抱着公孙婉儿失声痛哭。满屋子大夫们不敢上前,面色惶惶。

    两人心中咯噔一声,公孙芫连忙上前道,“婉儿这是”

    “婉儿没事!”老夫人徒然拔高声音斥道。

    而后又像是想到了什么,小声道,“我的婉儿不会死的,不会死的,我的婉儿只是睡着了,她只是睡着了。”

    公孙芫看着老夫人失神的模样?又看着一动不动被老夫人抱在怀中的公孙婉儿,不由得眼眶一红。

    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大骂道,“这个小畜生,我打死她!”

    说罢,转身出了屋子。

    公孙炎有心上前安慰老夫人,可又怕刺激了她,正急的不知该如何是好。

    门外又传来吵闹声,和女子嘤嘤的哭泣声。

    太老爷公孙炎眉头一拧,“这都是什么时候了,到底是谁在外面吵吵嚷嚷的。”

    瑛婶儿赶紧进来回话道,“是小姐从外面带回来的丫头春兰,平日里挺乖巧的丫头,今天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硬是要进来。”

    公孙炎心烦意乱道,“一个丫头也来添乱,这清风院都成什么样子了,快些打发了。”

    瑛婶儿正要出去,外面春兰却像是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在门外哭喊起来,“让奴婢进去吧,太老爷,老夫人,奴婢有法子救小姐。瑛妈妈,让奴婢看一眼小姐看一眼小姐吧”

    公孙炎更加烦躁,“救什么救,人都死了还救什么救?”

    却在这时听见冷冷的一声质问,“谁说婉儿死了?”

    公孙炎脸色一变,看向老夫人。

    老夫人也抬眼看他,原本温和的眼里此时是枯木般枯萎衰竭的死气。他甚至都觉得,如果断了妻子心里最后的一点儿念想,告诉她婉儿死了,怕是她会毫不犹豫的跟着去了吧。

    他一生不曾纳妾,对妻子情深爱重,哪能受得了妻子用这样的眼神看她。当下一个机灵,挥挥手道,“叫那个丫头进来,进来罢”
………………………………

第五十七章 死而复生

    他心里想着,现下不宜刺激妻子,须得顺着她来,她一时接受不了孙女儿夭亡也是人之常情。

    可日子还长着呢,过了今晚说不准就想通了呢。

    是,她没有了孙女,可她还有儿子。那些庶孙庶孙女不作数,可儿子总算要续弦了,儿子媳妇小夫妻两个又还都年轻,没了这个孙女儿,还会有许多孙女,孙子,她自己个儿子孙满堂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只是,女人的心思重些,就是不知道妻子多久能迈过这个坎儿了。

    至于那个丫头能不能救回自己的孙女儿?

    公孙炎摇了摇头,满屋子的大夫都束手无策,一个小丫头能有什么法子?

    何况……看那样子,人已经死了。

    把一个死人救回来,那……那成什么了……

    春兰是被瑛婶儿揪着领子拖进来的,她眼睛哭得红肿不堪,进了屋子没顾上理会太老爷,跌跌撞撞的走到公孙婉儿身边。有心想探探公孙婉儿的鼻息,可老夫人紧紧的抱着公孙婉儿根本就不许旁人触碰。

    她手足无措了一阵儿,大着胆子道,“老夫人,奴婢想看看小姐。您能不能……叫奴婢试试小姐的体温……”

    老夫人的眼睛原就一直盯着她看,此时离得近了,老夫人能看清些了,才哑声道,“我知道你。”

    这是婉儿前几日带回来的丫头,因着婉儿喜欢,她还叫手底下的婆子调教了一些日子。原本没个一两年,她根本不打算将这个丫头放到婉儿身边的,可手底下的婆子手段厉害。有一回教训这个丫头的时候被婉儿看见了,婉儿不愿意这个丫头受苦,日日来找自己说情。

    正巧这时候,根据这丫头的说辞,她派出去的人打探清楚了这丫头的身世,分毫不差。

    想着这丫头也是苦命人家的孩子,就亲自见了春兰。

    第一眼的感觉是,这孩子胆子怪小的,话也不多。考校了一番,做事倒也稳妥。

    就放下心来,把这丫头放到了婉儿身边。

    想到这里,老夫人将怀中的婉儿放到床上。

    “你看吧。”

    春兰紧张的点点头,用手探上了公孙婉儿的鼻息,发觉呼吸已经没有了。

    她深吸口气,又去听公孙婉儿的心跳,才发觉心跳也停止了。

    最后,春兰颤颤巍巍的才去试公孙婉儿的体温。

    发觉公孙婉儿体温还热着,春兰几乎要哭出来,“还有救,还有救。”

    春兰转过头冲太老爷公孙炎磕了一个头道,“太老爷,劳烦赶紧为小姐煮一碗参汤,奴婢好喂小姐服药。”

    公孙炎此时情绪本就暴躁非常,听春兰一个小丫头竟然敢对他发号施令,当下险些就骂出口。可一转眼看见老夫人,他只得生生忍下了,吩咐道,“将参汤端上来。”

    参汤一直煨在火上,这是续命良药,大夫们一进门就命下人去煮。

    只是,还没来得及喂孙小姐喝下,就看见这个小人儿已经一命呜呼,想必此时就算是喂她,孙小姐也难以吞咽了。

    于是几人面面相觑,却皆心照不宣的缄口不言。

    不管怎么说,这个傻丫头现在肯冲进来接这个烂摊子对他们而言是好事,他们才不会现在还上赶着去将这个麻烦接回来。

    于是一众人就抄着手,沉默的看着丫头送了参汤进来。

    等参汤到了手边儿,春兰先是看了一眼平躺着的公孙婉儿,后又为难的看了看自己手上的参汤。

    犹豫了好一会儿,忽然眼睛一亮,看着人群后的一位小大夫。

    那大夫连连往人群里钻,像是要避开春兰的目光一样。

    可春兰还是出声道,“那位大夫。”

    那是济世堂的小陈大夫,年纪约莫只有三十岁上下,据说天资聪慧,已尽得老陈大夫的真传,时常出来会诊瞧病。

    平日里也是挺妥当的一个人,此时听见春兰叫他,却慌得忍不住夺门而逃。

    这丫头真是,真是没事找事……

    原本瞧病,小陈大夫是最后一个到的,刚进门没多久,还没上前去瞧见那位小姐。前面到的几位大夫们就纷纷说,不行了,已经不成了。

    那他哪里还敢上前,慌得连忙和几位大夫们就商量起来。

    根据那些大夫们说的症状,小陈大夫更加确定这位孙小姐是活不成了,哪里还敢沾惹这件事情。更是站的远远的,半步也不敢靠近。

    在这群人里,他年纪最小,资历不够,他正担心着会不会被这群老前辈们推出去顶包。

    却见外面进来的这个小丫头一直拿眼睛看他,此时听见春兰叫他。几位大夫们慌忙躲开,就余他一个人留在那里。四周半个人也没有,他就是想躲也不知该躲到哪里。

    于是他只好硬着头皮上前一步,声音颤抖道,“姑娘有何吩咐?”

    春兰指着他道,“要麻烦大夫了。”

    小陈大夫压抑着嗓子眼儿里几乎要大声喊出的,不干二字。

    继续颤抖道,“某才疏学浅,实在是,没法子撬开小姐的嘴去喂药啊。”

    春兰这才道,“不用不用,不用撬开,大夫,奴婢见这里只有您背着药箱,想问问里面是不是有银针?”

    “有有有……”小陈大夫忙应着,将背着的药箱打开,取出一副银针来小心的递给春兰,然后迅速站在了人群后面。

    此时他打眼儿一瞧,外堂的桌子上密密麻麻的摆着一排药箱。想了想,自己方才进来时候急了,也没放下家伙就进来和这几个老东西打探消息,平白招来这一场惊吓。

    站定了之后,他也不敢现在将药箱搁出去,只心里难免郁闷着。现下这小丫头用了他的针,也不知道最后会不会带累他,毕竟,人已经死了,救活是没什么希望了。

    可千万莫要说是他的针扎死了建康首富家的嫡女,那他的招牌可就砸了。想他兢兢业业的经营,接的病人一般都很慎重,这类的从来不肯来的,才有了如今的小名声。可假如若是传出了他的针扎死了人,那他可就说不清了。

    可其实这公孙小姐原本就是个死人了?

    对啊,可是,一个死人,那个丫头非要无事生非啊。

    原本今日看诊公孙家请的是他父亲,可谁想到,老爷子几天前去了深山采药,至今还没回家。他急忙派了人去找,可人命关天的事情,公孙家又不愿意久候。等了一会儿终于没了耐心,架起他就往外拖。他虽有心推脱,又不敢得罪公孙家。好容易拖到最晚的时候进门,哪里想到一进门就晓得了这位小姐活不了了。他为了撇清干系,都没敢上前诊脉,立即躲得远远地,却不曾想被一个小丫头坑害了。哎,这可真是无妄之灾啊!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能说是我的针扎死了人啊,用针的是那小丫头,打造的……唔……似乎是花重金在公孙家的铺子里打造的,样式嘛……都是一样的样式……这么说起来和自己也没什么干系。

    他正在这里碎碎念,急于想摆脱和自己的干系,屋内却忽然间像是炸开了锅,“咽了,咽了,居然咽下去了。”

    “妈呀,诈尸了!”

    小陈大夫眉头突突一跳,急忙踮起脚尖,扒开前面的人要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只见春兰正咬破手指滴血在公孙婉儿的明堂上,口中念念有词道,“荡荡游魂,何处留存,三魂早降,七魄来临,河边野处,庙宇村庄,宫廷牢狱,坟墓山林,虚惊怪异,失落真魂,今请山神,五道游路将军,当方土地,家宅灶君,吾进差役,着意收寻,收魂附体,帮起精神,天门开,地门开,千里童子送魂来。奉请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咄!”

    众人感觉心跳都停了一拍,再看春兰,只觉着说不出的怪异,最后见她取出一根最粗的银针,一针扎在了公孙婉儿的人中穴上,又取出一针扎在了公孙婉儿的百会穴上,最后一针,直直插在公孙婉儿的明堂穴上,各个施针都没入一寸之多。

    完了完了,真的要插死人了。

    他的针原本针柄长半寸,针身长一寸多,现在针身几乎整根都插进穴位里,还有一根直直的钉进明堂穴,简直……

    正待小陈大夫腿软背过身就想开溜之时,只听前面的大夫惊喜的喊出一声,“动了动了,睁眼了,睁眼了。”

    那之前的小丫头的声音也传了过来,“小姐活了,你们快,开些舒筋活血的方子,此外再开些金创药治小姐额头上的外伤。”

    一帮人听罢呼啦啦的要往那边儿涌,小陈大夫一个激灵,转了个弯儿扒开人群往前边儿挤。“都让开都让开,让某看看公孙小姐,都是某家传的神针救了小姐的性命啊!”

    “某的神针啊,那是某的神针啊!”

    一众大夫哪里还肯理他,先不说其中有一帮有真才实学的大夫实在是想看看这起死回生之后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儿。

    就说其他的,眼见人已经有了口气,自然是要抢在前头看看还能不能救好,若是能,自然要第一个抢功劳,若是不能,也要趁早开溜,将烂摊子留给其他人啊。

    自然也是不肯叫小陈大夫近前,一帮人推推挤挤的都要第一个上前。

    公孙炎这时候才回过神来,想着妻子、一个丫头和自己的孙女儿都是女眷,又看了一眼这群人的神色,额角的血管突突的跳了几跳。上前一个一个的揪开,挤到前面张开手臂护住身后的女眷大声道。

    “都出去外堂!叫医女进来看诊。”

    见大夫们还在愣神儿,公孙炎再也忍耐不住,“来人!”

    于是一群婆子们涌进来,七手八脚的将几个大夫拖出去,要么劝了出去。
………………………………

第五十八章 神魂何处归

    那天,公孙婉儿正在屋子里挑选自己要去学堂时用的笔墨纸砚,高兴了,拿起毛笔沾了墨汁写起了大字。

    素华急急忙忙的来了清风院,说是刘妈妈派她来的。现下家里太老爷,老爷都不在家,家里没有主母,五位老太爷们身子不好又时常在修养不好惊动,再加上老夫人最是喜欢听公孙婉儿的话,叫她赶紧去劝一劝自己的祖母。

    公孙婉儿奇道,“劝祖母什么?”

    素华心急之下也顾不上说话得体,直接道,“鸾儿小姐疯了,扑上去要打老夫人呢。可老夫人也不知是因为什么缘故,不仅不避开,还将自己和鸾儿小姐关在了一间屋子里。”

    说罢哭着道,“小姐您快去劝劝,劝劝啊。”

    公孙婉儿的脑子轰的一声炸开,公孙鸾儿疯了,还要打人?

    当下她也没顾上多想,裹了件披风就往外走。等赶到了的时候,隔着门喊了几声祖母,见没有人应。

    公孙婉儿当下就命了人撞门,并说,有事自己一力承担。

    刘妈妈早就想这么做了,又怕老夫人动怒。此时听公孙婉儿这么说,立即叫了几个婆子上前,一合力将门砰的一声撞开了。

    公孙婉儿当先一步跨进门里,看见公孙鸾儿疯了一般在摇晃老夫人,又将将撒了手,再顾不上许多。几步跑上去,推开了老夫人,自己却因为闪避不及,撞上了一旁的几案。

    那一刻,她以为自己会死。

    实际上确是如此,她浑浑噩噩的走过了一条迷雾漫布的路。

    然后在路的尽头,是一个身在襁褓中的婴儿。

    那么冷的冬天,那小小的孩子被丢在孤儿院门口。

    孤儿院?

    公孙婉儿抬头看了看,这是平山儿童之家,自己前世长大的地方。

    身边的迷雾骤然散开,天上开始飘飘扬扬的下起雪来。她就蹲在那孩子身边,想替她挡一挡风雪。

    可雪花却透过她的身体依旧落在那孩子身上,将她的小脸冻得通红通红。

    对啊,自己已经死了。

    说起来,下雪了,天气应该很冷吧,可是她却感觉不到。

    她在那孩子身边坐下来,看着她忽然醒过来,冻得大哭,然后又渐渐的连哭都哭不出声音来。

    她迷茫的看着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没人肯往这个角落里看上一眼。有一瞬间,她甚至以为,这个孩子是不是也和她一样不是人类,只是个灵魂呢。

    可她还是看见了,一个小孩子经过的时候大声的和母亲说道,“妈妈,你看,那里有小宝宝在哭呢。”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出来,已经被他妈妈堵着嘴巴带走了。

    哦,原来只是看不见她啊。

    她又坐下来,看看那孩子,又看看自己,脑海里似乎有许多片段幻灯片一样的闪过,她却没办法看清那些画面。

    过了许久,儿童之家的大门打开了。一个穿着朴素的中年女人打开门,看见门外的孩子,赶忙抱起来,抱了进去。

    公孙婉儿看着她,眼眶里一热,口中忍不住喊道,“院长,院长,我是小六,我是小六啊,我回来了。”

    可是大门重重的关上了。公孙婉儿一急,想要推门,却穿门而入,直接跨进了院内。

    此时周遭的景致突变,寒来暑往间过得格外快。

    期间她不知该去哪儿,就一直守在那孩子身边,看着她越长越大,越来越……和自己一模一样。

    转眼间,那孩子长到八岁,孤儿院里她过得很开心。虽然前前后后有许多人来领养她,最后都反悔离开。但她仍然没有半点儿不开心,因为这里是她的家啊!

    可就在八岁的一天,一对自称是她父母的夫妻出现了。

    公孙婉儿缩在角落里,看着那个自己被父母带走,看着另一个自己慢慢的走出自己的视线。

    那时候,她有了另一个名字,杜秋秋!

    自那以后的日子过得极快,或许是自己都极厌倦那样的生活,恨不得过得快些,再快些,更快些……

    公孙婉儿跟在自己身后看着那段日子,耳边永远只有争吵,争吵,争吵……

    她下学回到家里,家里要么是被砸的乱七八糟,要么就是没有人在。

    她习惯了翻开冰箱翻找些能吃的东西,冰箱里不是总有东西吃的。

    没有的时候她就只有热上一壶水,慢慢的喝到晚上。

    她习惯了默默的将乱七八糟的家里收拾干净,但第二天总会被砸的乱七八糟。

    她习惯了半夜被吵闹声吵醒,然后就是整夜的争吵……

    她习惯了家长会她的位置总是空出来……

    她也习惯了妈妈总是会忘记买衣服给她穿,她总是穿着大的,或者是不合时宜的,或者是小一码的衣服去上学……

    后来,她学会了存钱。

    妈妈高兴时会把许多钱塞给她,以前她总是不肯要的,后来,她就会存起来。

    妈妈不高兴时也会哭着给她许多钱,但是这种时候的记忆对她来讲总是不愉快的。因为妈妈心情不好,说不准就会将她当成出气筒,时常会打她一通出气。当然打完她之后又会抱着她哭,然后再给她许多钱。

    钱啊,似乎妈妈的心里这个是很重要的东西呢。

    所以小杜秋秋就学会了存钱,学会了煮饭,学会了自己买衣服,学会了交学费,知道好好学习,知道衣服脏了是要自己洗的。

    可是后来有一天,有许多阿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